变形观测记录表
2.11安全监测外部变形观测设施质量验收评定表

表2.11安全监测外部变形观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划分工序)单位工程名称单元工程量分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单元工程名称、部位施工日期年月日~年月日项次工序编号工序质量验收评定等级1 正垂线安装工序2 倒垂线安装工序3 引张线安装工序4 视准线安装工序5 真空激光准直安装工序6 大气激光准直安装工序施工单位自评意见各工序施工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工序占 %,且主要工序达到等级。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经抽查并查验相关检验报告和检验资料,各工序施工质量全部合格,其中优良工序占 %,且主要工序达到等级。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注1:对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评定应有设计、建设等单位的代表签字,具体要求应满足SL 176的规定。
注2:本表所填“单元工程量”不作为施工单位工程量结算计量的依据。
注3:表中带“△”的工序为主要工序。
表2.11-1正垂线安装工序施工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工序编号分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单元工程名称、部位施工日期年月日~年月日项次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查(测)记录合格数合格率主控项目1 垂线材质、规格、温度膨胀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稳定,且调换方便2 支点、固定夹线和活动夹线装置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3 重锤及其阻尼箱规格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项目1 预留孔或预埋件位置符合设计要求2 防风管安装牢固,中心位置和侧线一致施工单位自评意见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监理单位复核意见经复核,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为:(签字,加盖公章)年月日表2.11-2 倒垂线安装工序施工质量评定表单位工程名称工序编号分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单元工程名称、部位施工日期年月日~年月日项次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查(测)记录合格数合格率主控项目1 倒垂线钻孔孔位允许偏差±10cm;孔深允许偏差0~20cm;钻孔倾斜度小于0.1%;孔径(有效孔径)允许偏差0~2cm2 垂线材质、规格符合设计要求3 锚块锚块高出水泥浆面约10cm;埋设位置使垂线处于保护管有效孔径中心,允许偏差±5mm 4 浮体组安装浮子水平,连接杆垂直并在油桶中心,处于自由状态一般项目1防风管和防风管中心位置和测线一致,保证测线在管中有足够的位移范围2 观测墩与坝体牢固结合,基座面水平,其允许偏差不大于4´3 孔口保护装置符合设计要求4 钻孔柱状图绘制造孔过程中应连续取样,并对地层结构进行描述,并记录初见水位、终孔水位施工单位自评意见主控项目检验点100%合格,一般项目逐项检验点的合格率%,且不合格点不集中分布。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一、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步骤1. 水准点和观测点的设置水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它应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距沉降观测点20~100 m,观测方便,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为了相互校核并防止由于某个水准点的高程变动造成差错,一般至少埋设三个水准点。
水准点之间的高差应用DS1 级水准仪、铟瓦水准尺和尺垫,或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测定,将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或进行往返观测,其闭合差不得超过0.5 mm(n 为测站数)。
水准点的高程自国家或城市水准点引测,或者通过假定得到。
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是建筑物的垂直位移监测,建筑沉降观测的首次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测量的初始值。
从基准点开始,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按照二等水准观测精度施测,经平差计算后求出各观测点的相对高程,从而计算出沉降点的沉降量。
本项目自始至终都遵循“五定”原则。
“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可靠。
观测点的数目和位置应能全面、正确反映建筑物沉降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在民用建筑中,沿房屋四周每隔10~15 m 布置一点。
另外,在房屋转角及沉降缝两侧也应布设观测点。
观测点的埋设要求稳固,通常采用角钢、圆钢或铆钉作为观测点的标志。
2. 观测时间、方法及精度一般在增加荷重前后,如浇灌基础、回填土、安装柱子和厂房屋架、砌筑砖墙、设备安装、设备运转等,都要进行沉降观测。
施工期间,高层建筑物每升高1~2 层或每增加一次载荷,如基础浇灌、安装柱子等,就要观测一次。
3. 仪器设备DSZ1 精密水准仪,铟钢尺。
4.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连续的工作,为了保证观测成果的正性,应尽可能做到“四定”,即固定观测人员、使用固定的水准仪和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基点、按固定的实测路线和测站进行。
变电站沉降观测记录

变电站沉降观测记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Q/CSG表BJ2-11 编号:ZB-01工程名称工程—1#主变基础采用仪器和型号水准仪DS3 观测次数12345678观测日期2011年12月16日2012年1月16日2012年2月16日2012年3月16日2012年4月16日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16日2012年7月16日基准点读17421527167514561587165816871568NO : 5 本次读数13221107125510371168123912691150读数差值420420420419419419418418本次变形0010010累计变形0011122NO : 6 本次读数13191105125310341165123612651147读数差值423422422422422422422421本次变形1000001累计变形1111112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及备注1主体结构2主体结构3主体结构初装修4主体结构装修中5主体结构装修中签字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测人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荷重增加情况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简图及备注1主变基础2主变基础3主变基础主变压器签字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测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Q/CSG表BJ2-11 编号:220-01工程名称所工程—220kV构架采用仪器和型号水准仪DS3 观测次数12345678观测日期2011年12月16日2012年1月16日2012年2月16日2012年3月16日2012年4月16日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16日2012年7月16日基准点读15341487156916201579162315891632NO :7 本次读数10521005108711381098114211091152读数差值482482482482481481480480本次变形0001010累计变形0001122NO :8 本次读数10541008109011411100114411101154读数差值480479479479479479479478本次变形1000001累计变形1111112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荷重增加情况简图及备注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1构架2构架3构架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累计变形荷重增加情况 简图 及备注观测次数每次 增加 累计1 构架2 构架3 构架签 字 栏监理(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 测 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工程名称 电所工程—35kV 配电装置室 采用仪器和型号 水准仪DS3观测次数1 2 3 4 5 6 7 8 观测日期 2011年 12月16日 2012年 1月16日 2012年 2月16日 2012年 3月16日 2012年 3月16日 2012年 3月16日 2012年 3月16日 2012年3月16日基准点读1475 1585 1568 1497 1531 1498 1512 1467 NO:12本次读数1016 1127 1110 1039 1074 1041 1055 1010 读数差值459 458 458 458 457 457 457 457 本次变形1 0 0 1 0 0 0 累计变形1 1 12 2 2 2 NO:13本次读数1013 1124 1107 1036 1070 1037 1052 1007 读数差值462 461 461 461 461 461 460 460累计变形1111122NO :14 本次读数10151125110810371071103910531009读数差值460460460460460459459458本次变形0000101累计变形0000112NO :15 本次读数10171127111010391073104110561011读数差值458458458458458457456456本次变形0000110累计变形0000122荷重增加情况简图及备注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1主体结构2主体结构3主体结构初装修4主体结构装修中签字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测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工程名称电所工程—全站挡土墙采用仪器和型号水准仪DS3 观测次数123456783挡土墙、围墙初装修签字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测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工程名称电所工程—全站挡土墙采用仪器和型号水准仪DS3观测次数12345678观测日期2011年12月16日2012年1月16日2012年2月16日2012年3月16日2012年4月16日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16日2012年7月16日基准点读15241607158714971564153615131499NO :20 本次读数11571241122111311199117111481134读数差值367366366366365365365365本次变形1001000累计变形1112222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荷重增加情况简图及备注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1挡土墙2挡土墙3挡土墙、围墙4挡土墙、围墙5挡土墙、围墙签字栏监理(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观测人建(构)筑物沉降(变形)观测记录工程名称变电所工程—2#主变基础采用仪器和型号水准仪DS3 观测次数123观测日期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16日2012年7月16日基准点读168917651589NO : 21 本次读数147915551380读数差值210210209本次变形01累计变形01NO : 22 本次读数147815531377读数差值211212212本次变形10累计变形11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NO :本次读数读数差值本次变形累计变形荷重增加情况观测次数每次增加累计简图及备注1主变基础2主变基础3主变基础主变压器。
沉降观测表格

附件三:附表附表1 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检查记录表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准备工作检查记录表注:本表一式4份,施工、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各1份。
附表2 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新建合肥至福州铁路(闽赣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结果评估验收记录表注:本表一式5份,施工、设计、监理、咨询和建设单位各1份。
附表3 路基沉降水准测量记录表水准测量记录表(路基)测量负责人:计算:日期:复核:日期:附表4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桩)工程名称:测量单位:测量负责人:复核:监理:年月日附表5 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观测桩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断面里程:第页共页55附表6 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板)测量:复核:监理:年月日附表7 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汇总表(沉降板)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汇总表断面里程:第页共页单位:整理:复核:年月日57附表8 路基沉降板观测记录表(剖面管)路基沉降观测记录表(剖面管)填表:复核:监理:日期:58附表9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表里程段落:观测日期:第页共页2.每次磁环测量均需重复测量两次,并以磁环下部响声为准。
单位:测量:记录:年月日时59附表10 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分层沉降观测记录汇总表断面里程:第页共页60附表11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表里程段落:观测日期:第页共页年月日时附表12 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路基边桩位移观测记录汇总表断面里程:第页共页附表13 过渡段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过渡段沉降量记录汇总表第页共页附表14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汇总表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汇总表桥梁名称_____桥梁起止里程_____填表___复核___附表15 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表——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表桥梁名称:观测日期: 第页共页附表16 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桥梁墩(台)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桥梁名称:墩(台)编号:墩(台)里程:第页共页附表17 涵洞沉降量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表——涵洞沉降量记录表里程段落:观测日期: 第页共页附表18 涵洞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涵洞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涵洞中心里程:涵洞孔径(m):涵长(m):第页共页附表19 隧道沉降量记录表沉降观测记录表——隧道沉降量记录表隧道名称:观测日期:第页共页附表20 隧道沉降量记录汇总表沉降观测记录表——隧道沉降量记录汇总表隧道名称:断面里程:第页共页附表21 横剖面沉降测试记录表横剖面沉降测试记录表填表: 日期: 复核: 日期: 监理: 日期。
(整理)沉降变形观测测量记录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还规定:“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简称“三同时”)。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三同时”制度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是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从广义上讲,也属于环境影响评价范畴。(m)
A.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范围,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本次观测
(2)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高程
表三:周围环境概况和工艺流程与污染流程;(m)
(三)安全评价的内容和分类本次沉降数
(1)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观测高差)
(m m)
累计沉降数
(m m)
0.800
0
0
8
23*Q轴
0.800
0
0
9
24*1/L轴
0.800
0
0
10
27*1/L
0.800
0
0
11
24*C轴
0.800
0
0
12
27*C轴
0.800
0
0
专职测量员:
观测记录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核查结论:
项目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变形观测测量记录
第次观测共页第页
工程名称
长沙理工大学外教楼
观测日期
年月日
观测时施工形象进度:基础全部完工(活动室、宿舍)
观测点
编号
观测部位
3.评估环境影响的价值(最重要的一步):采用环境经济学的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对量化后的环境功能损害后果进行货币化估价,即对建设项目的环境费用或环境效益进行估价。前次观测
边坡变形监测表

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监测A基准点假设坐标:X=100.0000m Y=100.0000m监测B基准点假设坐标:X=165.1216m Y=100.0000m基准点A假定高程10.0000m9F72vig 首次观测值:1# X=114.3319, Y=108.2477;2# X=122.2399, 101.8003;3# X=134.6206, 101.5069;4# X=142.7016, 113.3899;5# X=138.2261, 121.8172 4FnzN9C6# X=126.3452, Y=120.9463 .首次观测高程:1#: 8.15896 2#:8.20475 3#:8.15873 4#:8.12030 5#:8.10826 6#:8.24767 oj3iiqO。
累计位移:1#: 2#: 3#: 4#: 5#: 6#: 累计沉降:1#: 2#: 3#: 4#: 5#:(允许值33mm、允许速率4mm/d)技术负责人: 监理:daSyTvG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NM50imT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VYYWuBt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KNeNlcJ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tlkNQ57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7LosxHx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JaFVFkO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OLBHZRv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IQV60MK6#提升泵站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9.6米编号:w41wiF0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rknIUyK。
某工程基坑支护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锦顺源厂房1期报表编号:001观测者:林育佳计算者:林育佳校核者:梁兵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4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2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03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6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4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5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8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6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29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7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30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8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1月3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09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10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3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11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12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13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9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14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15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3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16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17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18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19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19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2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0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23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1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2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2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2月2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3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24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3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5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26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27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9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28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29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3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030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5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31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7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32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19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33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21日9 时工程负责人:监测单位: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首邑西园住宅小区项目一期1#、4#、5#楼报表编号: 034观测者:杨顺成计算者:杨顺成校核者:陈树军测试时间: 2010年3月23日9 时。
巷道围岩变形观测记录

监测目的:了解巷道围岩应力分布情况,预测变形趋势
监测方法:采用应力计、应变计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观测目的:了解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判断围岩变形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观测方法:设置水位观测孔,使用水位计进行观测,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
观测周期:根据工程需要确定观测周期,一般应定期进行观测
数据分析: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
数据可视化: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曲线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围岩变形量测数据收集
围岩变形量测数据分析
围岩变形规律总结
围岩变形规律应用
支护效果综合评价
围岩稳定性评价
支护结构变形量评价
支护结构完整性评价
安全措施与建议
Hale Waihona Puke 观测时间:定期进行变形观测,及时掌握巷道围岩变形情况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比较,判断围岩变形与地下水位的关系
观测数据记录与分析
观测时间、地点、设备信息
观测数据记录:变形量、变形速率、变形趋势等
数据记录方式:手工记录、自动监测系统等
数据记录精度和可靠性评估
数据来源:观测数据的来源和采集方式
数据处理:对观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和计算
监测围岩变形情况
预测变形趋势及危害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确定巷道围岩变形情况
分析巷道围岩变形原因
评估巷道围岩稳定性
为支护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观测方法
观测周期:根据巷道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情况,确定观测周期,一般以日为单位进行观测
观测目的:监测巷道围岩表面位移变化,判断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
观测方法:采用收敛计、测杆等测量仪器,对巷道表面位移进行定期观测和记录
边坡变形监测表

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米编号:
监测A基准点假设坐标:X=,Y=,监测B基准点假设坐标:X=,Y=,基准点A假定高程
首次观测值:1# X=,Y=;2# X=,;3# X=,;4# X=,;5# X=,
6# X=,Y= .首次观测高程:1#: 2#: 3#: 4#: 5#: 6#:
累计位移:1#: 2#: 3#: 4#: 5#: 6#: 累计沉降:1#: 2#: 3#: 4#: 5#: 6#: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基坑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
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建设公司
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基坑位移、沉降观测记录表

CJ1
JD
CJ2
JD
CJ3
JD
CJ4
JD
CJ5
JD
CJ6
JD
CJ7
JD
CJ8
JD
CJ9
JD
CJ10
JD
CJ11
JD
CJ12
JD
CJ13
工
况
测量员:记录:校对:
中建四局蓝光·昆仑中心项目
(坐标法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天气:
测量依据:《建筑基础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中建四局蓝光·昆仑中心项目
(沉降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蓝光·昆仑中心工程编号: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天气:
测量依据:《建筑基础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测站编号
日期
点号
备注
上次
高程
本次
高程
变化量
累计
沉降量
上次
高程
本次
高程
变化量
累计
沉降量
点号
日期
坐标
备注
本次坐标
本次
位移量
累计
位移量
本次坐标
本次
位移量
累计
位移量
WY1
x
y
WY1
x
y
WY3
x
y
WY4
x
y
WY5
x
y
WY6
x
yWY7xy NhomakorabeaWY8
x
_建筑物变形观测

0
-4 -5 -4 -3 -4 -3 -2 -2 -1 -1 0
0
-4 -9 -13 -16 -20 -23 -25 -27 -28 -29 -29
40.373
40.368 40.365 40.361 40.357 40.352 40.348 40.347 40.346 40.344 40.343 40.343
二级 三级 四级
±0.5 ±1.0 ±2.0
±0.3 ±0.5 ±1.0
±3.0 ±6.0 ±12.0
二.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建筑物受地下水位升降、荷载的作用及地震等的影
响,会使其产生高程上的位移。一般说来,在没有 水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应 埋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围之外,距 其它外力作用时,多数呈下沉现象,对它的观测称 开挖边线50m之外,按二、三等水 准点规格埋石,个数不少于3个 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基准点
3.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能全面反 映建筑物沉降情况的部位,如建筑物四角,沉降缝 两侧,荷载有变化的部位,大型设备基础,柱子基 础和地质条件变化处。
沉降观测点的数量 一般沉降观测点是均匀布置的, 它们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0~20m。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形式 如图所示。
直接利用经纬仪投点法测量
a i H
圆形建(构)筑物主体的倾斜观测 对圆形建(构)筑物的 倾斜观测,是在互相垂直的 两个方向上,测定其顶部中 心对底部中心的偏移值。
y y1 y 2 y 2 y 1 2 2 x1 x1 x 2 x 2 x 2 2
1~2层
5.观测方法
观测时先后视水准基点,接着依次前视各沉降观测 点,最后再次后视该水准基点,两次后视读数之差 不应超过±1mm。
10.5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1、变形观测概述(1) 建筑物发生变形的原因1) 自然条件的变化2) 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及动荷载(2) 变形观测的精度要求及内容内容: 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倾斜观测、水平位移观测、裂缝观测和饶度观测等。
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1)沉降观测的意义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为了掌握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对建筑物不利的下沉现象,以便采取措施,保证建筑物安全使用,同时也为今后合理的设计提供资料,因此,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和投入使用后,必须进行沉降观测。
下列建筑物和构筑物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高层建筑物,重要厂房的柱基及主要设备基础,连续性生产和受震动较大的设备基础,工业炉(如炼钢的高炉等),高大的构筑物(如水塔、烟囱等),人工加固的地基,回填土,地下水位较高或大孔性土地基的建筑物等。
(2)观测点的布置观测点的数目和位置应能全面正确反映建筑物沉降的情况,这与建筑物的大小、荷重、基础形式和地质条件等有关。
一般来说,在民用建筑中,是沿房屋的周围每隔6—12m设立一点;另外,在房屋转角及沉降缝两侧也应布设观测点。
当房屋宽度大于15m时,还应在房屋内部纵轴线上和楼梯间布置观测点。
在工业厂房中,除承重墙及厂房转角处设立观测点外,在最容易沉降变形的地方,如设备基础、柱子基础、伸缩缝两旁、基础形式改变处、地质条件改变处等也应设立观测点。
高大圆形烟囱、水塔或配煤罐等,可在其周围或轴线上布置观测点。
观测点的标志形式:墙上观测点,钢筋混凝土拄上的观测点;基础上的观测点。
(3)观测方法1)水准点的布设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依据埋设在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为了相互校核并防止由于某个水准点的高程变动造成差错,一般至少埋设三个水准点。
它们埋在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压力影响范围以外;锻锤、轧钢机、铁路、公路等震动影响范围以外;离开地下管道至少5m;埋设深度至少要在冰冻线及地下水位变化范围以下0.5m。
水准点离开观测点不要太远(不应大于100m),以便提高沉降观测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