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变形观测记录表

合集下载

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记录表【范本模板】

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记录表【范本模板】
基坑内作业人员设安全立足点;垂直作业上下设隔离防护措施;设置足够照明,光线充足。
检查人员(签名): 年 月 日
核查意见:
安全负责人: 年 月 日
核查结论:
核查人(签名): 年 月 日
此表一式二份,工程结束后一份交业主,一份施工单位存档。
坑壁支护
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符合安全要求;特殊支护的作法符合设计方案;支护设施产生局部变形立即采取措施调整。
4
排水措施
基坑施工设置有效排水措施;深基础施工采用坑外降水,采取防止临近建筑物危险沉降措施。

坑边荷载
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不小于设计规定;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符合要求并有措施.
6
一般项目
上下通道
人员上下设专用通道;设置的通道符合要求。
7
土方开挖
施工机械进场经过验收;挖土机作业位置牢固、安全;挖土机作业时,不得有人员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按照规定程序挖土或超挖;司机持证作业.
8
基坑支护
变形监测 按照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按照规定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和道路进行沉降观测。
9
作业环境
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记录表
工程名称: 检查部位: 编号: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检查情况
整改结果
1
保证项目
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时有具体的支护方案,支护设计及方案经过上级审批;施工方案针对性强能指导施工;基坑深度超过5M设有专项支护设计.
2
临边防护
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设有临边防护措施;临边及其它防护符合要求。
3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深基坑)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深基坑)
光线不足处,应按要求设置足够照明
监测点
保护措施应到位,未被破坏,保证能正常使用
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
巡查人员(项的专项巡视检查。
2、本表一式一份,项目监理机构留存。
2.本表一式一份,项目监理机构留存。
2、本表一式一份,项目监理机构留存。
第六版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深基坑)
工程名称:编号: A.0.18-
危大工程部位
施工单位
苏州一建
巡视情况
巡视内容
巡视结果
合格
不合格
临边两护
临边及其它购护应符合要求
基坑降排水
高水位地区,降水措施应规范、有效;降水水位应符合要求
深基坑边界周围地面的排水沟,应规范布置、保持畅通
基坑施工,排水措施应有效,无积水
坑边荷载
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不小于设计规定
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应符合要求
上下通道
人员上下设置专用通道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
按规定进行基坑工程监测,检测报告应及时、齐全
监测值未超过警报值
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和道路,按规定进行沉降观测
作业环境
基坑内作业人员,应有足够的安全作业面
垂直作业,上下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基坑位移测量

基坑位移测量

基坑位移监测方法布置观测控制网基坑变形观测控制网常由三种点、二种等级的网组成。

变形监测的测量点,一般分为基准点、工作点和变形观测点三类。

基准点——墙顶位移监测基准点的埋设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的有关规定,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并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大于0.5mm。

沉降观测的基准,它应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以外,距沉降观测点20~100m,观测方便,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

在建筑区域中,点位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建筑物基础最大宽度的2倍,其标石埋深应大于邻近建筑物基础的深度。

为了相互校核并防止由于某个基准点的高程变动造成差错,一般至少埋设三个基准点。

以BMA 表示水准点A.。

基准点之间的高差采用高精度数字水准仪(SDL30M)和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测定,将基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其闭合差不得超过±0.5mm(n为测站数)。

水准点的高程自国家或城市水准点引测,或者假定。

工作点——是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之间的联系点。

当基准点距观测点太远或通视条件不好,侧量不便时,要在被研究对象附近设置工作点。

平时从工作点出发测量观测点相对于工作点的变形量。

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稳定,由基准点定期对其进行检测。

变形观测点——观测点应设置在基坑边坡混凝土护顶或围护墙顶(冠梁)上,安装时采用铆钉枪打入铝钉,或钻孔埋深膨胀螺丝,涂上红漆作为标记,有利于观测点的保护和提高观测精度。

墙顶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

一般基坑每边的中部、阳角处变形较大,所以中部、阳角处宜设测点。

为便于监测,水平位移观测点宜同时作为垂直位移的观测点。

图1 墙顶位移点的布设墙顶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是基坑工程中最直接的监测内容,通过监测墙顶位移,对反馈施工工序,并决定是否采用辅助措施以确保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对同一监测项目,监测时宜符合下列要求:♦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和观测路线。

深基坑变形监测及变形规律的分析

深基坑变形监测及变形规律的分析

从 监 测 成 果 表 中的 数 据 可 以 看 出:截 止 到 2014年 6月 30
数 据 .·记 录 测 点 深 度 和 读数 。 测 读 完 毕后 ,将 测 头旋 转 180。插 号 ,护 坡 桩 桩 顶 竖 向 位 移 累计 变 化 最 大 值 为 8.9r am,未达 到 设
入 同 一对 导槽 内,以上 述 方 法再 测 一 次 .测 点 深度 与 第 一 次 相 计 报 警 值 ,该 点 为 S040监 测 点 .其 位 于本 基 坑 东侧 边 坡 中 部 同 。③ 每 一 深 度 的 正 反 两读 数 的 绝 对值 宜相 同 ,当读 数 有 异 常 区域偏 南 ,其 变化 曲 线见 图 2。从 图 2可 以看 出 :监 测 点 S040
z z z PsgiolePfrp
LOW " caRBON W ORLD 2016/5
z z z PsgiolePfrp
进 行 观 测 .采 用 往 返 测 进 行 监 测 。在 测 量 过 程 中 ,严 格 按 照 《建 号 .护 坡 桩 桩 顶 水 平位 移 累计 变 化 最 大 值 为 14.1mm,未达 到
6 监测成 果分析
6.1 土钉墙坡顶水平位移监测
从 监 测 成 果表 中的数 据 可 以 看 出 :截 止 到 2014年 7月 15 号 ,土钉 墙 坡 顶 水 平 位 移 累计 变化 最 大值 为 14.5mm,未 达 到 设 计 报 警 值 .该 点 为 PD009监 测 点 ,其 位 于 本基 坑 北侧 边坡 东 部 区域 .其 变 化 曲线 见 图 2。从 图 2可 以 看 出 :监 测 点 PD009 相 关 区域 在 整 个 监 测 过 程 中其 变 化前 期 呈 缓 慢 变 天 , 中期 呈 现 上 下波 动 .后 期 呈 趋 于平稳 的发展 态势 .整 个监 测过 程 中变化 值 均未 达到 设计报 警值 ,该 区域 边坡发 展 态势 良好 ,边坡安 全 。

基坑支护检查验收表

基坑支护检查验收表

基坑支护检查验收表施工企业工程名称检查部位检查时间检查项目内容和要求检查结果施工方案1、有针对性的能指导施工的支护方案。

2、基坑(槽)深度大于等于5m,应有专项支护设计。

3、支护方案和专项支护设计经上级批准。

坑壁支护1、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符合安全要求。

2、特殊支护应符合设计方案要求。

3、支护设施产生局部变形的,应采取可靠措施,加以控制。

排水措施1、基坑排水措施符合施工方案要求规定。

2、基坑降水有防止临近建筑物沉降的措施。

3、有防止地表水流入坑内的措施。

坑边荷载1、积土、料具距坑边距离小于施工方案规定。

2、机械设备距坑边距离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临边防护1、基坑周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应符合要求,栏杆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

2、设置安全标志。

夜间设红灯示警。

上下通道1、要有人员上下的专用通道。

2、专用通道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土方开挖1、施工机械进场已通过验收,并有记录。

2、司机持证上岗。

3、挖土机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

4、挖土机作业位置应牢固、安全。

5、按施工方案规定程序挖土,严禁超挖。

甘肃省建设安全监督总站编制(不准翻印)基坑支护变形监测1、有系统的监测方案,并按方案实施。

2、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齐全,并应归档。

3、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和道路沉降观测记录齐全,并应归档。

作业环境1、基坑作业人员应有安全立足点。

2、垂直作业上下有隔离措施。

3、设置足够照明。

检查验收意见:签名参加验收人员施工单位施工员安全员作业班长监理单位注:本表一式三份,作业班组、监理单位各一份,归档一份。

甘肃省建设安全监督总站编制(不准翻印)。

深基坑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

深基坑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

表7.3.2 深基坑工程
巡视检查记录表
检查人员:检查日期:年月日
工程名称现场形象进度
一、支护结构情况
支护结构成型质量未发现明显外观缺陷;存在以下外观
缺陷:
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未发现肉眼可见裂缝;以下位置发现
裂缝:
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
-未发现肉眼可见变形;以下位置发
现变形:
查对监测报告,下列点位变形较大:
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开裂、渗漏:
围护体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二、施工工况
土质情况与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基坑开挖是否与设计及方案一致,有无超
长、超深开挖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地表水、地下水排放是否正常基坑降水等设
施运转情况正常;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无;以下位置堆放过多:
三、周边环境状况
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周边建(构)筑物有无新增裂缝
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
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未发现;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沉
陷:
四、监测设施状况
基准点、监测点状况
完好;以下点位发现异常:
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无;以下点位发现异常:
采取措施及处理情况:
值班负责人: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中,项目部应建立值班制度开展每天的基坑巡检,由值班负责人填写此表。

深基坑监理巡视检查记录表

深基坑监理巡视检查记录表

深基坑监理巡视检查记录表深基坑工程监理巡视检查记录工程名称:未说明一、支护结构情况在本次巡视中,我们对支护结构进行了检查。

我们发现围檩和支撑出现了裂缝,支撑和立柱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形。

此外,围护体后土体出现了裂缝、沉陷和滑移的情况。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基坑涌土、流砂和管涌的问题。

二、施工工况我们还对施工工况进行了检查。

我们发现土质情况与勘察报告存在差异,基坑开挖与设计及方案不一致,出现了超长、超深开挖的情况。

此外,地表水、地下水排放不正常,基坑降水等设施也存在问题。

基坑周边地面出现了超载的情况。

三、周边环境状况我们还对周边环境状况进行了检查。

我们发现地下管道存在破损和泄漏的情况,周边建(构)筑物出现了新增裂缝,周边道路(地面)出现了裂缝和沉陷的情况。

四、监测设施状况我们对监测设施的状况进行了检查。

我们发现基准点和监测点完好,未发现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沉陷: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正常。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无。

以下位置堆放过多。

现场形象进度我们对现场形象进度进行了检查。

我们未发现明显的外观缺陷,但存在以下外观缺陷:未发现肉眼可见裂缝。

以下位置发现裂缝:未发现。

未发现肉眼可见变形。

以下位置发现变形:未发现。

我们查对监测报告,发现下列点位变形较大: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采取措施及处理情况:未说明。

基坑支护检查验收表完整

基坑支护检查验收表完整

基坑支护检查验收表(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秀文档,欢迎下载)
基坑支护检查验收表
注:本表一式三份,作业班组、监理单位各一份,归档一份。

甘肃省建设安全监督总站编制(不准翻印)
基坑开挖及支护验收表
单位工程名称:验收月:年月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要求验收表
基坑支护变形监测记录表
基坑毗邻建筑物沉降观测记录表
模板工程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统计表
模板工程搭拆技术要求验收表施工单位:工程名称:验收部位:
支模架检查验收记录表
注:对集团公司审批方案的支模架分公司质安和技术部门必须参加验收。

模板拆除申请审批表汇总
模板拆除申请审批表
“三宝四口五临边”安全技术要求验收表
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
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
电气设备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表
塔吊安全技术要求验收表
施工单位:工程名称:编号型号:
平刨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施工单位:工程名称:设备编号:
园盘机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施工单位:工程名称:
钢筋机械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施工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工程名称:
桩机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施工单位:工程名称:
挖土机械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表施工单位:工程名称:。

危大工程基坑支护巡视检查记录

危大工程基坑支护巡视检查记录

A.0.18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基坑支护)
工程名称:编号:A.0.18-
危大工程部位施工单位
巡视检查情况:
一、支护结构情况
支护结构成型质量 未发现明显外观缺陷; 存在以下外观缺陷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 未发现肉眼可见裂缝; 以下位置发现裂缝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 未发现肉眼可见变形; 以下位置发现变形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开裂、渗漏
围护体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移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二、施工工况
土质情况与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基坑开挖是否与设计及方案一致, 有无超长、超深开挖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地表水、地下水排放是否正常基坑降水等设施运转情况 正常; 发现以下位置发现异常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 无; 以下位置堆放过多
三、周边环境状况
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异常
周边建(构)筑物有无新增裂缝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
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未发现; 以下位置发现新增裂缝、沉陷四、监测设施状况
基准点、监测点状况 完好; 以下点位发现异常
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无; 以下点位发现异常
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
巡查人员(签字):
年月日
注:1、本表用于现场监理人员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的专项巡视检查。

2、本表一式一份,项目监理机构留存。

第六版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边坡变形监测表

边坡变形监测表

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基坑类别:一级基坑形式:大放坡基坑深度:米编号:
监测A基准点假设坐标:X=,Y=,监测B基准点假设坐标:X=,Y=,基准点A假定高程
首次观测值:1# X=,Y=;2# X=,;3# X=,;4# X=,;5# X=,
6# X=,Y= .首次观测高程:1#: 2#: 3#: 4#: 5#: 6#:
累计位移:1#: 2#: 3#: 4#: 5#: 6#: 累计沉降:1#: 2#: 3#: 4#: 5#: 6#: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监测人:技术负责人:监理:
基坑边坡变形监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工程
编制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冶金建设公司
柳东新区官塘片区污水收集系统第四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基坑位移、沉降观测记录表

基坑位移、沉降观测记录表
JD
CJ1
JD
CJ2
JD
CJ3
JD
CJ4
JD
CJ5
JD
CJ6
JD
CJ7
JD
CJ8
JD
CJ9
JD
CJ10
JD
CJ11
JD
CJ12
JD
CJ13


测量员:记录:校对:
中建四局蓝光·昆仑中心项目
(坐标法水平位移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工程编号: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天气:
测量依据:《建筑基础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中建四局蓝光·昆仑中心项目
(沉降观测记录表)
工程名称:蓝光·昆仑中心工程编号:
仪器型号:仪器编号:天气:
测量依据:《建筑基础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测站编号
日期
点号
备注
上次
高程
本次
高程
变化量
累计
沉降量
上次
高程
本次
高程
变化量
累计
沉降量
点号
日期
坐标
备注
本次坐标
本次
位移量
累计
位移量
本次坐标
本次
位移量
累计
位移量
WY1
x
y
WY1
x
y
WY3
x
y
WY4
x
y
WY5
x
y
WY6
x
yWY7xy NhomakorabeaWY8
x

深基坑检查记录表

深基坑检查记录表
作业环境
基坑内作业人员设安全立足点;垂直作业上下设隔离防护措施;设置足够照明,光线充足。
检查人员签名:
年月日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情况整改结果1保证项目施工方案基础施工时有具体的支护方案支护设计及方案经过上级审批
深基坑检查记录表
基坑支护安全检查记录表
检查单位:检查部位:编号: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标准
检查情况
整改结果
1




施工方案
基础施工时有具体的支护方案,支护设计及方案经过上级审批;施工方案针对性强能指导施工;基坑深度超过5M设有专项支护设计。
护措施;临边及其它防护符合要求。
3
坑壁支护
坑槽开挖设置安全边坡符合安全要求;特殊支护的作法符合设计方案;支护设施产生局部变形立即采取措施调整。
4
排水措施
基坑施工设置有效排水措施;深基础施工采用坑外降水,采取防止临近建筑物危险沉降措施。
5
坑边荷载
积土、料具堆放距槽边距离不小于设计规定;机械设备施工与槽边距离符合要求并有措施。
6




上下通道
人员上下设专用通道;设置的通道符合要求。
7
土方开挖
施工机械进场经过验收;挖土机作业位置牢固、安全;挖土机作业时,不得有人员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按照规定程序挖土或超挖;司机持证作业。
8
基坑支护
变形监测
按照规定进行基坑支护变形监测;按照规定对毗邻建筑物和重要管线和道路进行沉降观测。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监测人:技术员:记录人:
监测点竖向位移监测记录表
监测日期及时间
监测项目
监测点号
高程
当日变形量(mm)
累计变形量(mm)
高程
当日变形量(mm)
累计变形量(mm)
高程
当日变形量(mm)
累计变形量(mm)
高程
当日变形量(mm)
累计变形量(mm)
高程
当日变形量(mm)累计变形量 Nhomakorabeamm)监测人:技术员:记录人:
监测点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
监测日期及时间
监测项目
监测点号
相对基准点坐标
当日变形量(mm)
累计变形量(mm)
相对基准点坐标
当日变形量(mm)
累计变形量(mm)
相对基准点坐标
当日变形量(mm)
累计变形量(mm)
相对基准点坐标
当日变形量(mm)
累计变形量(mm)
相对基准点坐标
当日变形量(mm)
累计变形量(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