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反思案例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与反思一、个案基本情况王某,男孩,9岁,现就读三年级。
该生上学期学习成绩很好,而且品质优良。
但在下学期却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学习成绩有倒退,而且性格也一反常态。
不仅上课时经常开小差,注意力很不集中,有时还故意拿纸团、橡皮砸同学,因违反课堂纪律,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
而且做作业也很懒惰,不是拖拖拉拉,就是干脆不做不交。
下课后还经常在走廊上奔跑,一会在楼梯上跳上跳下,课间操经常与同学打闹,严重违反行为规范。
他的行为引起了同学的极大反感。
二、家庭走访探究过家访得知:王某的父母离婚,父亲在外面打工。
现在是由76岁的奶奶照顾。
与其交谈,奶奶也无奈地向我诉苦:“这个孩子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管教。
自从今年春节,他的爸爸一个人回来后,不知咋的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现在也很少做作业了,每次叫他做作业,不是说老师没有布置,就是说在学校已经做了。
三、个案原因分析根据王同学的种种表现,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客观上,缺少关爱,缺乏自信。
主观上,他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因为父亲长期在外打工。
尤其是他偷听到爸爸与奶奶的谈话,知道爸爸这次之所以是一个人回来,是因为妈妈跟另一个男人跑了的消息后,对他的打击太大了,才使他精神一蹶不振,不仅丧失了学习的信心,而且沾染了不良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这一切又直接导致其成绩下降,对学习没有兴趣,而这又使上述种种表现日趋加剧。
这是因为他长期得不到家长的关怀,且长期处于被同辈群体排斥的地位所致。
这些情况造成他对被接纳的需要的满足受到阻抑,使其心理严重失衡,渴求受人关注。
因此他想方设法引起他人的注意。
这是由于他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上的某些无知而造成的。
是其行为习惯不良的具体表现。
坚强的意志是一个人用正确的道德观念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不能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注意力经常转移,“病情”老是“反复”,是该同学意志品质薄弱、自制力差的表现。
不想听课,不愿做作业,设法撒谎蒙混过关,与同学爱打爱闹等,这些都是他失去学习兴趣之后而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案例
关爱留守儿童典范案例一.案例介绍:何凤玉,女,该同窗上课轻易走神,不爱交换,对于大人的话,许多时刻不予理睬,在她上一年级的时刻,我虽不教她,但对于她我已经有深入的印象.那时我认为她是自闭症孩子.本年接办这个班.刚开端她也是一句话不说.点名她不答,读课文她也不张嘴.更别说背诵课文了.她成天少言寡语,眼光愁闷,苦衷重重的.在留守儿童中又属于比较特别的了.是什么原因造成如许的现象呢?二.案例剖析:1.亲情的缺掉:何凤玉同窗的母亲在其很小的时刻分开她.父亲长期在外务工,与后代相处甚少,父亲忙于工作的不理不睬,祖怙恃的隔代不雅念,让她认为本身是这个世界上过剩的人,陪同她的除了孤单之外,更多的就是泪水了.2.进修没有人指点:何凤玉本身就不爱措辞,任先生怎么问,她都是不做声的.逐渐地,她的进修几乎被先生废弃了.本年二年级我接办这个班.我发明她连拼音字母都不熟悉,更别说识字.写字了.三.实行做法:1)交换交心,从心坎沾染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我会经常走近何凤玉,带她一路读课文,一路与她剖析如今的进修状态,教她写字,勉励她提高.在此进程中.我多次在其焦炙的脸上露出了“柳暗花明”的笑颜.2)同窗的范例沾染为了让孤单.在进修上自卑的何凤玉走出关闭的自我,我先后让班上优良的同窗(包含留守儿童)去自动接近她,与她一路交心.进修和搞运动.在思惟道德,行动习惯和学业才能等方面帮忙她,尽力让其找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其在各方面提高.3)集体的浸染暖和优越的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集体的浸染和暖和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其主要的感化,为此,我应用班上开展各项运动的机遇,让她自动的介入进来,全班同窗为其加油助威,既让她认为集体的暖和,又让其尝到成功的喜悦.让她认为本身其实不孤单,全班同窗都是本身的同伙.四.个案教导反思——“爱”的力气有多大?如今的何凤玉,在教室上可以谈话了,请求背诵的课文根本上能背掉落了,和同班小伙伴们的交换也是越来越多了.看到她的笑颜不再是难事.从何凤玉前后的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进修.行动习惯照样在交换才能方面,她都有一个较大的改变,而这一切的改变,应当要归功于黉舍.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爱”.爱可认为枯萎的小草带来全部春天;爱可以让干枯的地盘从新焕产活力;爱可以给孤单的小鸟一个浩瀚的天空.我想,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烦,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配合架起一座呵护的桥梁,她们将会演绎更多的出色!在此,我也愿望所有的农村教师在碰着特别的留守儿童时,应多给她们一份爱心与耐烦!。
教育案例追踪(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日益严重。
这些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而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在缺乏亲情关爱的环境中。
他们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以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之旅为例,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二、案例介绍主人公小华(化名),男,10岁,来自我国某农村地区。
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在外打工,小华便跟着年迈的祖父母生活。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小华性格孤僻,学习成绩较差,与同龄人交流困难。
三、案例分析1. 问题分析(1)亲情缺失:小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导致他性格孤僻,缺乏安全感。
(2)教育环境差:小华所在的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
(3)心理健康问题:由于缺乏关爱,小华容易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2. 解决方案(1)加强亲情关爱: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让小华与父母保持联系,让他们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2)改善教育环境: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师资力量,改善教学设施,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3)关注心理健康: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
四、案例实施过程1. 加强亲情关爱(1)学校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小华的成长情况,鼓励他们多关心孩子。
(2)组织亲子活动,让小华与父母共同参与,增进亲情。
2. 改善教育环境(1)学校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学设施,提高师资力量。
(2)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 关注心理健康(1)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2)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五、案例成效1. 小华的性格逐渐开朗,与同龄人交流更加融洽。
2. 小华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小华的心理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自信心增强。
六、启示与反思1.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2. 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合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关爱。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精选2024)
心理健康问题突
孤独感与自卑感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 陪伴和关爱,容易产生孤 独感和自卑感。
情绪不稳定
由于缺乏有效的情绪疏导 和调节机制,留守儿童容 易出现情绪波动和不稳定。
行为问题
部分留守儿童可能出现攻 击性行为、逃学、偷窃等 不良行为。
家庭教育缺失影响
学习习惯差
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督和指导,部 分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 惯。
关注心理健康
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老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 和辅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
校企合作
与当地企业合作,为留守儿童提 供实践机会和职业规划指导。
社会捐赠
接受社会各界善款捐助,改善学 校硬件设施和教学质量。
全教育等课程。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如音乐、美术、体育等,促进留
守儿童全面发展。
实施个性化教育方案,针对不同 留守儿童的特点制定学习计划。
家校合作共育模式探讨
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 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关注留 守儿童成长。
开展家长学校活动,提高家长 教育意识和能力。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 教学活动,形成家校共育的良 好氛围。
家校合作机制建立
通过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沟 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尽管教育资源投入增加,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薄弱学校,教育资源仍然匮乏。应进一步完善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确保所有留守儿童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社工个案例子留守儿童
个案活动计划书案例描述小丽,女,9岁,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小丽从小由奶奶抚养。
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生活中缺少玩伴,因此小丽性格孤僻、沉默寡言。
上学以后由于和同学缺少沟通,同学们都排斥她,使得小丽缺少自信,上课也不能集中精神听课,成绩一直不佳。
一次与同学发生争执,同学们都排斥她、耻笑她,更让小丽觉得无地自容,并且不愿再去学校上课。
小丽奶奶不知道怎样教育孙女,于是叫回在外打工的小丽父母,小丽母亲知道小丽不愿上学,非常生气,不问缘由将小丽痛打一顿。
小丽认为父母只知道挣钱,出了事情不问缘由就打她,不够关心她,不够爱他。
小丽害怕妈妈再打她,回到学校上课,可是厌学情绪依然存在,性格更加封闭。
小丽奶奶,经人介绍来到社区,为小丽救助。
个案记录一、基本资料小丽,女,9岁。
二、背景资料1、家庭背景:小丽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丽由奶奶照顾。
奶奶体弱多病,没上过学,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对小丽的照顾都力不从心。
小丽父母工作忙很少回家,与小丽的沟通不够,而且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当。
2、个人经历:小丽从懂事起就是与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疼爱,看见别的孩子经常有父母陪伴小丽很是羡慕,于是小丽从小就产生自卑的心理,不愿与人沟通。
上学后由于和同学间沟通不当引发矛盾,同学们都排斥她,自己又不知怎样解决,于是产生厌学心理。
三、主要问题1、小丽奶奶年迈多病,文化水平低,对小丽照顾力不从心。
2、小丽父母常年在外工作,缺少对小丽的关爱与沟通,并且文化水平低,不知如何教育孩子。
3、小丽自卑、孤僻,缺少与家人、朋友、同学的沟通,有强烈的厌学情绪。
四、服务目标1、使小丽恢复自信,能够正常与他人沟通,乐观的看待生活及身边的事物,理解父母的辛苦,重新建立对学习的兴趣。
2、改变小丽父母的教育观念,凡事多与小丽沟通,多关心她。
3、引导小丽奶奶对小丽的照顾方式,让小丽能感觉到家庭的温暖。
4、联系相关政府部门,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照顾。
五、服务方法和过程1、建立关系:开始与案主(小丽)接触,并进行初次会谈。
中学生关爱留守儿童案例
中学生关爱留守儿童案例一、案例背景介绍咱就说现在社会发展得可快了,但是有些地区还是有留守儿童这个情况。
这些孩子的爸妈都出去打工挣钱了,他们只能留在老家,有时候跟爷爷奶奶生活,有时候就自己照顾自己。
咱学校就组织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我就参与进去了,就碰到了这么一个特别典型的案例。
这个留守儿童叫小宇,是个特别腼腆的小男孩,在村子里的中学上学。
他爸妈已经出去打工三年多了,就过年的时候能回来几天。
二. 问题详细描述小宇因为爸妈不在身边,性格特别内向,在学校里都不咋跟同学们说话。
上课的时候也不积极回答问题,老是低着头。
学习成绩也不太好,作业有时候都交不上来。
而且感觉他特别缺乏自信,有次学校有个小活动,让大家上台表演节目,他躲在角落里,怎么劝都不敢去。
生活上呢,感觉他穿的衣服都有点破旧了,也没人给他好好打理一下。
他还特别容易生病,可能是营养也跟不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也不太懂怎么照顾孩子的饮食。
三. 解决方案概述我们就想了个办法,要从学习、生活和心理这几个方面来帮助他。
学习上呢,我们几个大学生就轮流给他辅导功课,还给他制定了学习计划。
生活上就给他送一些生活用品和新衣服,还给他带一些好吃的补充营养。
心理上呢,就多跟他聊天,带他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感受到大家的关爱。
四. 实施步骤细节学习方面,我们每天放学后就到他家,按照我们制定的学习计划,先从他最薄弱的数学开始辅导。
给他讲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然后让他做练习题,做完了给他认真批改,有错误就详细讲解。
生活方面,我们把同学们捐的一些生活用品和新衣服整理好,送到他家。
还给他带了一些牛奶、水果啥的。
每个周末我们还会带他去镇上吃一顿好的,改善一下伙食。
心理方面,我们会找一些有趣的话题跟他聊天,像聊他喜欢的小动物啊,或者村里的一些趣事。
然后组织一些小活动,像在村子里的小操场一起玩游戏,丢手绢啊之类的。
一开始他还不太愿意参加,我们就一直鼓励他,说他肯定能行。
五. 成果与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宇变化可大了。
留守儿童帮扶成长案例七篇
二、成因分析
阿敏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无暇照顾孩子,阿敏从小跟着保姆长大,保姆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少了一份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对话也许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与别人交谈的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在同伴的眼里已是个被冷落的人,无法交谈的人,而她偶尔说一句话,还会招来一阵耻笑,时间一长,她更加难以启齿了。
案例描述: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比较偏僻的乡村小学,这里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很渴望学到知识。我现在担任二年级所有科目的教教学,和孩子已经相处快两年了,我们班有一个特殊的孩子叫周星(化名),平时听课非常不认真,课后作业经常完不成,很少和老师同学交流,学习成绩很糟糕,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只考了十多分,平时数学测试,平均只有十几分,基本上都是全班的倒数第一,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也不能放弃他,于是课后经常给他开小灶,效果也是不理想,于是我逐渐产生任由他发展的想法,很少去关注他。
可是由于她对照的时间比较长,在区域活动中吴琳娇没有能完成。
第三次游戏:
这次来玩中国地图拼图的时胡思琦和褚安娜。胡思琦这次好像是有备而来的,他拿出了拼图,先看了墙面的大中国地图,然后再拼图中找出了比较大块的拼块,先把比较明显的拼块拼好再拼一些小的,同时把台湾和海南岛放到自己的位置上,然后再一块地尝试,但是拼的速度快了不少,看来他是准备过了。安娜在看到胡思琦很有信心地拼了不少后,她也加入到拼拼图的行列中来了,两个人一个找一个拼在区域活动结束前把拼图完成了。
第5篇: 留守儿童帮扶成长案例
一、案例介绍:
何xx,女,该同学上课容易走神,不爱交流,对于大人的话,很多时候不予理睬,在她上一年级的时候,我虽不教她,但对于她我已经有深刻的印象。那时我以为她是自闭症孩子。今年接手这个班。刚开始她也是一句话不说。点名她不答,读课文她也不张嘴。更别说背诵课文了。她成天少言寡语,目光忧郁,心事重重的。在留守儿童中又属于比较特殊的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现象呢?
大班观察记录《关注留守儿童》含反思-
大班观察记录《关注留守儿童》含反思。
浏览更多幼儿园幼教资源,公开课视频和幼儿园教案、幼教论文、观察记录、名师公开课教案课件等。
观察背景陈博涵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缺少了父母的爱。
外出打工的父母很少才回一次家,孩子都是有由爷爷奶奶照顾的,他身上呈现出了留守儿童的一些共同特点。
观察目标本学期大一班陈老师在收家园联系手册时,发生的一件事:小朋友按吩咐交了,只有陈博涵躲在角落里,头拉得很低,两手紧紧地拽着手册不肯交给老师,陈老师问:“博涵,你怎么不交呀”?博涵慢慢地抬起头,无奈地说:“老师,奶奶没有看也没有写”,说完博涵委屈地哭了,陈老师摸了摸他的头说:“别哭,不要紧,我有办法的,等放学的时候奶奶来接你,我就和她聊一聊,看你在家里的表现乖不乖?老师帮你写下来就行啦”,观察过程经过我的调查和细心观察、分析、发现博涵小朋友的家庭教育的主体一般为祖辈,老人们认为,农村孩子不会有多大出息,只要能认识几个字,会算账就行了,不管学历高低,将来都是外出打工,因而认为读书无用,让子孙早打工早挣钱更现实一些。
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不闻不问,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乏动力,更缺乏责任感。
观察分析与反思由于博涵与父母长期分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和教育。
近年来的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根据以上的观察分析,我有以下几点反思:1、幼儿园做好留守儿童统计工作,对新入园幼儿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长情况,幼儿在家情况,是否有监护人,监护人情况,有父母都外出的,都做好的登记,因为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
2、利用校讯通,公众号平台,让每天都要远在千里外的父母,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就在身边,感受到父母深深的爱。
3、幼儿园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沟通,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通过举办家长会和留守儿童监护人学习或专题讲座,加强对教育者或监护人的培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的反思
榭 牛 教育施代札
理 论 探 讨
农村 留守儿童教育案例 的反思
重 庆 市武 隆 县 巷 口镇 中心 校( 4 0 8 5 0 0 )金 红
留守儿童是学 生中的一个特 殊群体 , 我 们通过调 查发 现 ,
的心 灵里种下 一颗幸福 的种子 , 陪伴他们 成长 ; 学校专 门让留
每次他们都笑得 非常的开 心 ; 每逢 中秋节 学校 这些 “ 留守儿童 ” 中普 遍存 在学 习较差 、 性 格缺 陷 、 缺 乏亲情 、 守儿 童看 电影 ,
当我听完这 段真情 的表 白之后 , 自己也 像孩子 一样 哭了 。 守儿 童教育工作 上的作 用是其他 力量所 不可替 代的 。家长在
幼儿园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案例分析与反思
幼儿园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案例分析与反思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我国的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工作,这导致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务工,长期无人照顾,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不仅是社会道德的问题,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社会治理问题。
幼儿园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幼儿园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并对其进行反思。
二、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乡村幼儿园的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在某乡村,有一家幼儿园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关爱行动。
幼儿园对留守儿童进行走访调查,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和需要。
接下来,幼儿园组织志愿者和社工人员,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和情感疏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还通过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等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增加他们的社交和学习经验。
幼儿园还积极协调当地社区资源,帮助留守儿童解决饮食和安全问题,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2.案例二:城市幼儿园的留守儿童关爱措施在城市,某幼儿园也开展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该幼儿园通过建立留守儿童专属的课程体系,针对他们的特殊需求进行教育和教学。
幼儿园还邀请专业心理医生和社工人员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沟通和辅导,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幼儿园还举办亲子活动,让留守儿童的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鼓励他们多参与子女的成长,加强亲子关系。
三、反思与总结在幼儿园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取得的成就和进步。
幼儿园通过多种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丰富课余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幼儿园也注重家长参与,从源头上加强了留守儿童的家庭关系。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幼儿园留守儿童关爱行动的可持续性需要加强,需要更多的政府、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幼儿园要继续完善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加大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力度。
四、观点与理解在幼儿园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中,我认为应该注重的是多方合作,包括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和政府等各方的齐心协力。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的教学反思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的教学反思主题班会是学校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
本次主题班会的主题是《关爱留守儿童》,通过该主题班会的开展,我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也意识到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我们学校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主题的选取。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社会上有许多相关的资料和观点,我在准备主题班会时就感到非常困扰。
我花了很长时间收集和整理资料,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和讨论的内容。
但是,在后期的实施中,我发现这个主题对学生来说依然有一定的抽象性,他们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困境还无法真正理解和感同身受。
因此,我认为下一次主题班会的选题应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结合当地社区或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理解。
其次是活动设计。
在本次班会中,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包括观看纪录片、小组讨论、心理测评等。
但是,我发现活动设计还不够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我应该在活动设计中增加更多的游戏和小组活动,让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参与进来,增加互动和沟通的机会。
另外,为了让学生更能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问题,我可以邀请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或者志愿者来讲解和分享,让学生能够直接听到真实的故事和感受。
再次是教学方法。
在本次主题班会中,我主要采用了讲述和展示的方式,内容相对较为单一,缺乏互动的环节。
我意识到,我过于关注信息的传递,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下一次我可以尝试采用更多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探究问题的机会。
例如,我可以给学生一些留守儿童面临的现实问题,让他们自己分析解决的办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后是评价方式。
在班会的结束,我设置了一个小测验来检验学生对于留守儿童问题的了解程度。
但是我发现这种评价方式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4篇
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第1篇一、案例.我曾经接手过一个四年级,班里二十多个学生中,有十几个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个学生叫小颜,“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和不良行为习惯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小颜的父母在小颜两岁时就出外打工了,一年只回来一次.小颜交给他奶奶看管.奶奶要干农活,平时都不怎么管他.而且本身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不高,觉得上学了,一切交给老师就行了,对他的学习都放任不管.因此,小颜养成了散漫的生活态度.而且学习习惯也很差,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还编一些谎话骗老师.同学们讨厌他的习惯、做法,看不起他.他也因此经常跟同学发生纠纷,经常跟同学打架.他的父母要是一听说他学习成绩差,就打电话把他痛骂一顿.童年的生活少了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还要经常遭到责骂,再加上遭到同伴的排斥,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从而让他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他对学习渐渐地失去兴趣,也逐渐产生逆反心理.可以说是班上认为的那种无可救药的讨厌的学生了.很多老师也认为只要他上课时乖乖坐着不吵闹就好了.二、措施.每每看到他“孤独”的身影,我都暗暗发誓,一定要带他回到班级的大家庭里来,一定要让他重拾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为重要.”因此我开始慢慢的观察他,了解了他的心理特点及其成因后,我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措施:1.家校联系,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我们可以与他们取得联系,让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以免发生教育的“短路”.我首先对他进行了家访,通过聊天,帮助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让他奶奶知道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长也有责任,要求她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同时跟他父母取得联系,告诉他们不要以分数来衡量孩子的好坏,当他的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家长也不要以打骂相威胁.还要求他们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我也经常给他父母打电话或者聊qq,把小颜在学校的表现跟他们汇报,并跟他们商量对策,告诉他们对小颜要多鼓励,少批评.有一次,小颜在作文中写到:“我多么希望我的妈妈也能像别人的妈妈那样呆在我身边.”我知道他想念妈妈了,我特意带他到家里跟他父母视频聊天,看着他们激动地脸庞,听着他们亲切的话语,连我都感动了.2.倾自己之所爱,搭起信任的桥梁.真挚情感是在心灵的沟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发自内心的爱才能达到这种默契.面对这个孤单的背影,面对这张落寞的脸庞,又怎忍心对他横眉立目严加呵斥,即使出现令你不愉快的一幕,又能狠下心来去惩罚他么?我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说,“你是他的老师,如同他的母亲,你应该帮助他.”于是,我经常找他聊天,聊天的内容不拘限于生活、学习,想到什么聊什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消除他的困惑,让他知道我一直在关注他.生活中有了困难,我会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他、帮助他.有一次他发烧了,我亲自把他送到卫生院,陪他做检查,打针,倒开水给他吃药.他的生日,我给他送一件他喜欢的小礼物,还请全班同学和他一起过生日.这一天,他流着泪说:“这是我第一次过生日,以前只是在电视里看到别人吃蛋糕,今天我也能吃到蛋糕了.谢谢老师和同学们!谢谢!谢谢你们!”听了这句话,我知道我的努力没白费.我还尽量挖掘其闪光点,努力从赞美中去满足他的心理需求,使他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增强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内在的动力.上课时,他静静地坐好,我冲他赞许地一笑;当他犹豫地慢慢举起了手时,我对他投以鼓励的目光;当他工整地完成作业时,全班的掌声带给他成功的喜悦;当他犯了错误时,等待他的是老师宽容的面孔.从而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当一个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与动力,他的提高就变得轻松、容易多了.3.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让儿童教育儿童”的原则,很有见地,揭示集体教育的巨大作用.班级就好像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的教育艺术就在于使这个大家庭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对缺乏爱的“留守儿童”,更应该让他们在班级里获得情感体验,让他们对班级产生向往感,友爱感.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儿童在集体中自然受到教育.我利用晨会,班会等恰当时机做好班级学生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不能因为种种原因而孤立班集体中的任何一员,向学生讲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并号召班干部带头和他一起玩耍,如果他有什么困难,我们要主动去帮助,以此来带动全班学生态度的转变.针对他的情况,我还特意举行了一次班会,主题是:“想对你说……”,我还“偷偷做了手脚”,私底下跟几个同学说好在班会时对他说一些喜欢、他鼓励他的话.从这以后,他跟这些同学特别亲近,在下课或者活动时,常听到他们叫:“小颜,快来呀!”经过家长和我以及同学的努力,小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能按时完成作业了,上课还能常常见到他高举右手迫不及待地想发言,在操场上还经常能看到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他开朗的笑声.作为班主任,更应该经常给他们创造不同的成功机会,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特殊对待这一类学生,要有一些特殊的方法,既要做他们的老师,又要象他们的父母,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引导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爱的阳光能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班主任工作案例留守儿童第2篇我们班里的一个男同学才上七年级就开始吸烟,所以我对他的印象非常不好。
农村留守儿童案例
农村留守儿童案例反思邢丹事件——农村留守儿童的家教和辍学小组成员:李必清黄志涛李侨玲何锦川罗冬梅章丽日前言所谓的留守儿童就是,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其中尤其指那些已经到达入学年龄,在学校学习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可见,农村留守基本上是由处于在学校读书阶段的未成年人组成。
因为缺乏第一监护人父母的监护,而其在身体上、思想上又未成熟,故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焦点。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同时,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在一些比较贫困的山区,教育和各种资源都比较缺乏,在加上自己的父母不在身边,隔代人的代沟是这些孩子的价值观念和一些行为都扭曲了,他们的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在情感上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呵护,是典型的弱势群体,极易产生个性心理发展异常表现。
他们的父母在外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回大量资金为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回乡创业积累一定资本。
但是其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却出现了一系列大问题,发人深思。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当今社会的焦点和热点,但愿有更多有识之土能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来,也让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案例简介刑丹事件农村学生辍学失学,一直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话题。
近日,惠州三辍学失学青少年在高速公路路边投石取乐,而他这是世人难以承受之痛。
他们的极端行为夺走了一位好人邢丹的生命。
丛飞和邢丹生前致力帮助辍学失学孩子,而邢丹死于辍学失学青少年之手,三位青少年的教育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三名犯罪嫌疑人没有案底,并自称是第一次做出这种行为,在高速路边扔石头砸车不以抢劫为目的,而仅是为了取乐。
砸中致使邢丹所乘坐的车辆停下后,三犯罪嫌疑人并未上前,随后自行离开。
《关爱留守儿童》教学反思
《关爱留守儿童》教学反思《关爱留守儿童》的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巧妙引入,激发兴趣。
首先,从近年来我国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谈起,使同学们对留守儿童有了一定了解。
然后,通过展示班级同学与留守儿童小朋友的亲密合照,让同学们感受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激发他们关爱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
结合实际,开展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留守儿童,我组织了以下几个活动:(1)让同学们谈谈自己与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相处的经历。
很多同学都能找出这些留守儿童平时学习生活中的不足和困难。
(2)开展“我与留守生心连心”活动,让每位同学都与留守生结对子,进行“手拉手”活动。
在学习上辅导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心理上关爱他们。
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
(3)开展“我与留守生一起过”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我们组织了此项活动。
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留守儿童与结对子的同学一起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一起欢度节日,一起过生日等。
课堂延伸,加强教育。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关爱留守儿童》的专题片。
通过此片播放,同学们了解到我国留守儿童存在的原因、现状以及他们平时的生活、学习状况等。
看到这些画面,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
在此基础上,我组织同学们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并要求每位同学写一篇题为《关爱留守儿童》的作文。
从作文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关爱留守儿童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关注细微变化,及时进行思想教育。
在这次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对每位同学的了解更加深入了。
比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特别关注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同学的表现。
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表扬,遇到他们犯错误时及时指出并帮助他们改正。
二、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有个别同学对留守儿童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给这些同学提供了解留守儿童的机会和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同学们对留守儿童的了解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今后,我们应该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了解留守儿童的渠道和条件。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学反思(三篇)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一、教学目标:1.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困境;2.培养同学们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意识;3.引导同学们关注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相关志愿活动。
二、教学过程:本次班会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展示方式,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状况。
这些材料直观有效地传递了信息,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和关注。
接着,老师以问答的形式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留守儿童的心理困境。
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了自己对于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同情。
通过这种互动交流的形式,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接下来,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活动,让同学们分组进行互动,共同设计了一张留守儿童关爱宣传海报。
在设计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互相讨论和合作,不仅锻炼了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增加了对留守儿童的了解和关注。
最后,老师让同学们进行一次班级投票,决定下一步所要进行的志愿活动。
同学们积极参与投票,并提出了各种建议。
经过投票,决定下一步的志愿活动是组织一次书法义卖,将所筹集的善款捐助给当地的留守儿童学校。
同学们充满激情地参与了活动的筹备工作,展示了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帮助。
三、教学效果:通过反思本次班会教学过程,可以得出以下教学效果:1.同学们充分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困境,提高了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认识。
2.同学们通过小组活动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
3.同学们通过投票决定了下一步的志愿活动内容,展示了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参与意识。
4.同学们积极参与了志愿活动的筹备工作,并通过义卖活动募集了善款,展示了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实际帮助。
四、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小组活动等,加深了同学们对留守儿童问题的了解和思考。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学反思范文
《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学反思范文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学反思本次主题班会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旨在增强学生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与关爱意识,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实际行动。
通过本次班会,学生对留守儿童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同理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以下是本次主题班会教学工作的反思。
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我进行了充分的教学准备。
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了留守儿童的现状和问题,并准备了一些实例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
我还为班会准备了一些图片、视频和PPT,以便更生动地展示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困境。
这些准备工作为我在班会中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留守儿童的处境。
其次,在班会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在自我介绍后,我通过展示一些留守儿童的故事和照片,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随后,我组织了一场小组讨论,让学生就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我们提供的帮助展开了讨论。
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引导。
这样的互动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班会中,增强了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考能力。
再次,在班会结束后,我进行了及时的总结和反思。
我表扬了学生在班会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同时指出了他们在表达和组织方面的不足之处。
我还与学生一起总结了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并鼓励他们将关爱留守儿童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例如参加志愿活动、捐赠物品等。
这样的总结反思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班会内容,并将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然而,在本次班会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时间限制,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导致一些学生只是简单地回答问题,没有展开讨论。
这使得班会缺乏深度和广度,在提高学生思维深度和主动性方面有所欠缺。
其次,我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时,过于集中在个别学生身上,没有给予其他学生足够的机会和关注,造成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这对于班会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023年《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学反思
2023年《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教学反思通过对本次主题班会的设计和实施,我反思了班级内留守儿童的情况,并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能够让同学们更加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度过困难的时期。
下面是我对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本次班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同学们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困境,培养同学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之心,激发他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热情。
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留守儿童的需要,并能够支持和关爱他们。
2. 教学内容本次班会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2.1 留守儿童的定义和现状首先,我向同学们介绍了留守儿童的概念和现状。
我通过一些数据和案例向他们展示了留守儿童身处的困境,比如家长长时间的离家工作,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以及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等。
这些信息让同学们对留守儿童的境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2 留守儿童的困难和需求接着,我结合具体案例和个人经历,向同学们展示了留守儿童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需求。
我引导同学们思考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比如独自照顾自己、缺乏安全感和情感支持、学习成绩下降等。
通过讨论,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
2.3 如何给予关爱和支持最后,我鼓励同学们思考如何给予留守儿童关爱和支持。
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行动建议,比如争取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鼓励他们参加学校和社区的活动等。
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同学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可以为留守儿童做出积极的贡献。
3. 教学活动与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方法。
3.1 视频和图片展示我准备了一些关于留守儿童的视频和图片,向同学们展示他们的生活和困境。
这些视觉材料能够更加生动地呈现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激发同学们的情感共鸣。
3.2 小组讨论我把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教育反思案例
留守儿童的教育案例反思
新晃县中寨镇中心小学杨序本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催生了一
I 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的数量有增无减。
据
I 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有6000多万,差不多占了整个农村儿童的
I 37.7%,其中近一半在半年到一年内没有见到自己的父母。
也就是说,
I 每年大约有3000万左右的孩子是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亲。
但据我统计的结果来看,其比例比还应更高。
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
I 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心理方面存在种种
I 问题。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我们老师要尽可能地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
I 殊群体,因材施教,促其发展。
下面是我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名留
I 守生进行调查分析。
一、个案现状
学生杨某,男,12岁,父母在浙江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由爷爷和奶奶照料。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在孩子身上集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行为习惯差,个人卫生差,上、下课都特别好动,无法克制和约束自己的言行。
2、懒惰心理。
学习上有四怕:怕用功、怕动脑、怕发言、怕作
业,只想在家随心所欲地玩。
3.缺乏良好的班级意识。
小到一次发言.大到学校组织的活动,
都显得没热情,总想逃避,参与意识淡薄。
二问题分析
我通过观察.家访.交谈等各种方式接触留守孩子杨某和他的家人,我发现他身上的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1.长辈关心不当。
爷爷奶奶对孩子是打心眼里爱,但是缺少严
的管教.什么事都依着孩子.导致杨某作业不认真完成.老师催促他交作业就抄袭别人的作业。
2.粗暴的教育方式。
由于家庭的这种特殊性,杨某自小和家长
很少进行情感上的沟通.遇事缺乏耐心.常用一种粗暴的态度来处理事情。
3.内心深处自卑,由于他的成绩一直较差.平时很少得到老师
的表扬,使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害怕竞争.害怕失败.不愿参加任何集体活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发现他身上的问题主要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他自身的不自信•于是我决定从他的家长和本人两方面入手采取措施。
三.主要措施
U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他的爷爷奶奶交
谈,同时我对他提出如下建议:
①在孩子犯错时应该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让他认识到错误,鼓励他改正。
②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教会他如何解决的办法,先让孩子自己钻研,借助字典、词典这些必备的工具书解决,实在不懂的让他问老师和同学,不能养成不做作业和抄袭他人作业的坏习惯。
③父母要经常回家看望孩子或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对孩子取得的微小进步给予肯定,这样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2、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融入集体,找到和同龄人交往的快乐
①利用表扬树立信心。
针对孩子平时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和成功都给予表扬,让他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树立自信。
②针对实际,设立小目标。
在孩子走出低谷后,我立即把他的注意力转到学习上,使他知道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按时上学,完成作业是一名合格学生最起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