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知识点
“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专题复习
施。 森林 、 地主要考 其生态效 应 、 湿 退化和保护 。 试题强调地理 事物变化 的内在 因果关 系。 0 1 天津 文综卷 ( 21年 9~1 ) 以我 0题 国“ 十二五” 中规划 的生态功能 区为背景 , 考湿地的功能。
不 同区域有 不同 自然条件 , 可发展不 同的农业 ; 同一区域 也能发展多种农业。该 区域究竟发展什么样的农业 , 还要综合
向和原 因。 为减轻 当地 的环境 、 资源等压力而 向其它区域转移 , 有利于迁 出区环境的改善 , 但若不注意发展其 它产业 , 可能 也
区域 内外的各种 自然 、 社会经济条件 , 特别是气候和市场需求 , 发展本 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对于 区域 的农业发展 , 高考题 往往 以区域 图表信息为载体 , 出考查区域 生产条件对农业的 突
的就业 ; 为让发达地 区带动其它地 区的发 展而转移 , 则有利于 实施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考点透视 】
产业转移是 当前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之一 , 可结合 国际金
融危机 、 三 角经济转 型升级 、 部大开发 、 区经 济发展差 珠 西 地 异, 考查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 的方 向、 因素 、 影响 。 2 1 年安 如 01
化和城市化过程 中发生 的主要 问题及解决这些 问题 的对策措 施, 掌握分析某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过程 的方法 。
r … …— ; .
… …
区 环 特 导 …: … 域境 征
一
图 1
…… …_
… … 策H … ”
国土整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PPT 演示文稿
(1)A附近河段的水质要好于B附近河段,原因可 能是 ( ) A.A河段附近农耕区农业用水量大 B.B河段支流多,A河段支流少 C.A河段径流量大,工业污染少 D.B河段流域年蒸发量大于A河段
(2)甲、乙两地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A.都以土地荒漠化为主 B.都以水土流失为主
(
)
C.甲以土地荒漠化为主,乙以水土流失为主
换,调整产业结构,
延长产业链,治理环 境污染
近年来,我国不少煤炭企业制定并实施 了新的发展策略,在整体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煤 炭资源为核心,选择先进的适用技术,通过洁净煤 利用和转化技术的优化集成,实现能源化工的联产, 形成了煤—电、煤—电—化、煤—电—热—冶、 煤—电—建材的发展模式。读“平顶山某企业的产 业联系图”,回答(1)~(2)题。
2.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的综合比较 德国鲁尔区和我国山西能源基地煤炭资源都很丰 富,在发展过程中都曾出现过产业结构单一、环境 问题突出等问题。二者对比如下:
项目 德国鲁尔区 山西能源基地
开
发 条 件
煤炭储量丰富,开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 采条件好;位置适 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 中,交通较便利; 水源丰富 市场广阔 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煤炭 和钢铁工业是其主导产业 煤炭是其主导产业,正在 逐步向多元化发展
①低湿地治理——鱼 塘—台田模式 ②盐碱地治理——调 节、控制水盐运动
南方丘 陵山区
水土流失严重, 危害大于黄土 高原。导致石 能源短缺,农村 质裸露,不能 薪柴匮乏,乱砍 滥伐 恢复,形 成“红色荒漠”
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 决生活用能问题,发 展沼气、营造薪炭 林、炉灶革新、推广 生活用煤
①干旱的大陆性气
生 产
高二地理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PPT)4-1
粘液将壳口封住;当外壳损害致残时,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质修复肉体和外壳。具有很强的忍耐性。蜗牛具有惊人的生存能力,对冷、热、饥饿、干旱有很强 的忍耐性。喜恒温养殖。温度恒定在~8℃之间,生长发育和繁殖旺盛。蜗牛在爬行时,还会在地上留下一行粘液,这是它体内分泌出的一种液体,即使走在 刀刃上也不会有危险。 [] 分布范围 世界各地有蜗牛四万种,在我国各省区都有蜗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园、菜园、农田、公园、庭园、寺庙、高 山、平地、丘陵等地阴暗潮湿地区。主要以植物茎叶、花果及根为食。是农业害虫之一,也是家畜、家禽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 主要种类 蜗牛是陆生 贝壳类软体动物,从旷古遥远的年代开始,蜗牛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蜗牛的种类很多,约多种,遍步世界各地,仅我国便有数千种。我国有食用价值的约
发
展
整
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 西气东输
治 内
西电东送
容
区域内治理(见下页)
叫气孔。它会把粪便排在自己的身上 ,通过腹足和粘液最终将粪便留在地上。 [] 蜗牛的外套膜腔会在壳口处形成个开口,称为“呼吸孔”,这是气体进出 的地方。仔细观察,呼吸孔常会一开一关,就像是蜗牛呼吸用的“鼻子”;而当蜗牛缩进壳内时,还是会将呼吸孔的开口留于壳口处以便呼吸。外套膜常在 足部或内脏团间,形成; 空包网 ;个与外界相通的空腔,称为“外套膜腔”。蜗牛的呼吸器官就藏于外套膜腔内,有时透 过蜗牛的壳,隐约可以见到壳底下密布的肺血管网,大多位于前侧,靠近头部的方向,这正是外套膜腔的位置。 [] 生长环境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 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合环境:温度~℃(~℃时,生长发育最快);空气湿度%~%;饲养土湿度%左 右; 蜗牛 蜗牛(7张) pH为~7。当温度低于℃,高于℃时休眠,低于℃或高于℃,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但是各种蜗牛各不相同。 [] 蜗牛喜欢钻入疏松的腐 殖土中栖息、产卵、调节体内湿度和吸取部分养料,时间可长达小时之久。杂食性和偏食性并存。喜潮湿怕水淹。在潮湿的夜间,并投入湿漉的食料,蜗牛
高二地理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现代化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分析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目的 促进区域可 持续发展
国土整治
开发优 势资源 转为 经济 优势 治理限制 性因素
80年代沿 海开放 因 地 制 宜 90年代长江 三角洲及沿 江开发 现在西部 大开发
改善
环境 质量
分 层 次
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 连续性、实时性
作用
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 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应用
资源勘探、动态监测,有关部 应用领域广泛。如资源清 大地控制测量、航空摄影 门的规划决策 查、城乡规划、灾害监测、 测量、海洋测绘、交通指 环境管理、宏观决策等 挥调度、航海导航、航空
三、应用举例
• 例1:读华北地区淡水供应紧张成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示意图,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空白框内。 ①年降水量减少 ②河流干涸 ③水土流失严重 ④河流、水库淤积 ⑤气候干旱 ⑥冬季风控制时间长⑦岩石物理风化加快 ⑧土壤水分条件恶化 (2)请你根据上述情况,提出解决华北地 区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建议。 ⑥ ①植树种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 ⑤ ① 径流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和地区分布不 均的现状;②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调节 径流的季节变化;③避免水污染,保护水 ⑦ ② 源;④节约用水。 ⑧ (3)国家为解决该地区抽水问题已采取和 正在采取什么措施? ③ ④ 已采取的措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引滦入 津,引滦入唐等; 正在采取的措施:南水北调。 (4)2000年秋,天津市提高居民用水价格后, 市民普遍支持该措施,试分析原因。 通过提高水价,可减少市民浪费水资源以 达到节约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目的。
别称
技术 装备
人的视力的延伸
地图的延伸
高一地理知识点:中国的国土整治
高一地理知识点:中国的国土整治高一地理知识点:中国的国土整治一、三大自然区分析三大自然区及其划分依据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气候和地貌)三大自然区的特点地形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人类活动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热量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距海远近水分差异)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地势高低)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及其原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自然原因、社会和经济原因)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二、国土整治的概念对国土资源拟定规划,提出措施,制定政策的国土管理工作。
1.我国开展国土整治的背景①地域差异显著②人口众多③基础薄弱2.我国国土整治的主要工作举例①大江大河②跨流域调水③防护林建设④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3.我国区域发展①战略步骤②方法(分析区域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性因素)4.遥感技术(RS)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航片和卫片)。
5.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6.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①脆弱的环境②尖锐的人地矛盾8.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①自然原因(土质、气候)②人为因素(毁林、轮荒、开矿)9.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①压缩农业用地②扩大林草③改善天然草场④开展土地复垦10.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保塬、护坡、固沟)11.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地理背景①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②荒漠化的发展(古代、近代、现代)1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发展表现①旱农垦区②草原牧区③绿洲边缘④河流下游⑤基本建设(采矿、修路)1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多风沙)②人为原因(过樵、过牧、过垦)14.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①协调人地关系②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③建立完整的农业生态系统15.三峡工程的建设意义和作用①防洪②发电③航运④调水⑤养殖⑥旅游16.三峡移民的艰巨性①规模大②难度大③关系重大。
高中地理2.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素材旧人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2.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素材旧人教版选修22.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相关素材国土资源国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资源的总和。
通常所说的国土资源主要指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生物、矿产、海洋和气候资源等),也包括人口、劳动力等社会资源。
自然资源并不等于国土资源,自然资源只是国土资源中的一个部分。
社会资源指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
创造一切财富的人,以及由人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各种生产设施,如工厂、矿山、交通路线、水利工程等等,都属于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数量上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有些资源,人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开发利用,如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热能、地热能等;有些资源的数量有限,用一点就少一点,在短期内又无法再生,这就是有限性,如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等。
(二)分布上的不平衡性。
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资源的地理分布往往是不平衡的,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三)开发利用上的可变性。
有些资源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历史时期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其开发利用程度差异较大。
国土工作国土工作包括的范围很广,具体的可以归纳为国土的考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五个方面,又统称为开发与整治。
其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开发利用是国土工作的中心环节,治理保护则是确保国土资源能被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步骤。
国土考察,主要是通过勘测调查、综合考察和专题考察,摸清国土的状况、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为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治理、保护国土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国土开发,就资源而言,主要是指对尚未被利用的自然资源,如荒地、水域、矿藏等采取垦殖、开采、工程建设等手段,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人类造福。
对社会资源中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则是通过调查研究、合理安排等措施来进行。
国土利用,是对已经开发出来的各种资源,根据其自然属性和国家的需要,通过各种技术措施(如加工、制造等),并按照科学管理的要求,力求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国土整治)
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国土整治).doc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国土整治)引言国土整治是指对国家领土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国土整治工作对于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土整治的基本原则1. 科学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依据国家发展战略,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土地利用方向和布局。
城乡规划:合理规划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2. 资源节约土地资源: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水资源:实施水资源合理分配和节约利用,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3. 生态保护生态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
环境治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 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国土整治的主要措施1. 土地整治耕地保护:实施耕地保护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土地复垦:对废弃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土地生产力。
2.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调配:合理调配水资源,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水土保持: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
3. 生态修复生态工程: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4. 城乡规划与建设城市化进程:合理控制城市化进程,防止城市无序扩张。
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国土整治的实践案例1.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背景:三北防护林体系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
实施效果:有效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2. 南水北调工程工程背景:南水北调工程是中国最大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之一。
实施效果:缓解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
3. 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背景:中国政府提出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发展规划。
实施效果:推动了区域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
国土整治与区域开发
类型 大江大河 的治理
开展原因
代表性工程 ①中上游兴修水库; ②中下游整治河道、 加固堤防 ①南水北调工程 (东、中、西三 线);②北水南调 工程(嫩江、松花 江 辽河);③引黄工程
成效 减轻和缓和了洪 涝灾害。
我国江河洪水灾害 频繁,危害严重。 我国河川径流的地区 分布很不平衡,水资 源与耕地资源的空间 配置不佳。 我国的水土流失、 风沙危害、盐碱化、 台风灾害严重。 海洋国土辽阔,海 岸线绵长,海岛众 多,海洋资源丰富
二、区域发展 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国土整治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某 一区域进行国土整治。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我国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之间已有基础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 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区域发展 战略。如 20世纪80年代初——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战略; 90年代初——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开发开放战略和浦东开 发战略; 90年代末——西部大开发战略。
(1)地表径流 (2)京杭运河 (3)海 黄 淮 (4)A (5) 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1)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最大的淡水湖是 。 (2)A平原的名称是 ,B平原的名称是 。(3) 乙图与甲图相比,洞庭湖发生了什么变化?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水域面积大幅度减小 自然原因:泥沙淤积、气候转暖;人为 原因:围湖造田、水土流失 (4)为什么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设立大片蓄洪区? 洞庭湖区地势低洼,荆江河道弯曲,流水不畅,设立大片蓄洪区, 可调节水量
跨流域调 水工程
解决地区间水资 源严重不平衡的 重要途径
防护林体 系的建设
①“三北”防护林工程;中国生态工程建 ②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设的基本框架, 体系;③沿海防护林 覆盖了我国主要 体系④平原农田防护 水土流失区、风 林体系。 沙危害区、盐碱 区和台风区。 已列出国土整治 总体规划,正在 付诸行动
高考复习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ppt
GPS组成
大地控制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绘、 交通指挥调度、航海导航、航空导航等。
GPS应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地控制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绘、 交通指挥调度、航海导航、航空导航等。
GPS应用
谢谢!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 上 长 城 ” 的 黄 河 大 堤
南水北调东线取水口江都抽水站一角
“三北”防护林(河西走廊)
海水养殖
我国部分区域性的国土整治措施与区域发展重点:
区域条件 区域 东北地区 黄淮海平原 资源优势 农林资源丰富,农 业发展条件好 主要限制性因素 国土整治措施与区域发 展重点 开发农林资源,大力发 展商品农业 洪、涝、旱、盐碱、 中低产田的治理 风沙
1.概念: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 定位的系统。 2.特点:
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特点。
3.用途(功能):
能为各类用户提高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4.应用领域: 大地控制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海洋测绘、交 通指挥调度、航海导航、航空导航等。
为了减少误差,一般要求四颗卫星, 用于定位的四颗卫星称为定位星座。
7、我国自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体 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格局是 A
A由东向西发展 C由南向北发展 B由西向东发展 D由北向南发展
8、下列有关区域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区域发展要针对区域发展的资源优势和主要限制 因素因地制宜发展 B区域发展应开发与治理并重
“中国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专题复习
程 为例 )
考 点 1水 土 流 失 发 生 的 原 因 、 害 及 防 治 ( 黄 土 高 原 . 危 以
为例 )
【 命题 角度 】 提供 区域 图或景观 图作 为考核背 景 , 多 以人 类 与地理环境 协调 发展为 切人点 , 自然 和人文 因素 两个方 从 面 , 不 同区域 水土 流失 成 因进 行 比较 , 出治 理 水土 流失 对 提 的重要 措施 , 试题 主要 以非选 择题 的形 式 出现 。
发 和 加 剧 自然 灾 害 的发 生 。
自 洪 水 力 量 游 干 流及 中 游 支 流 洪 水 来 量 大 。 特 别 是 雨 期 大 范 围 上
然
因 素
内普 降暴 雨 . 引起 长 江 上 游 干 流和 中 游 支 流 洪 水 同 时
暴发
,
中 下 游 势 必发 生特 大 洪 水
东送 等 ) 的原 因 、 施 及 应 注意 的问题 , 择 题 与非 选 择题 措 选
并重。
表 2
答{ 物质基础: 平地多 疏松的沙 质沉积 物 漠l I 因 动力因 大风 日 素: 数多, 风力大 倍1  ̄¥AI: 激增 人r N 人口 对生态环境的 压力; 类活 人 动不当, 对土地 因I { 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和不合理利用
、
草 地面积 , 实施退 耕 还林 、 还草 工程 ; 改善 天然 草 场和植 被 ; 确 定合 理 的载 畜 量 , 强 放 牧管 理 , 行 轮封 轮 牧 、 护草 加 实 保 场、 保持水 土 。小流域 的综合 治理 : 塬 、 保 护坡 、 固沟 。 【 点链 接 】 热 中西部地 区生态建设 与农业 发展方 向。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7时3 1分10 秒下午 7时31 分19:3 1:102 1.1.1 9
专注今天,好好努力,剩下的交给时 间。21 .1.192 1.1.1 919:3 119:3 1:101 9:31: 10Jan- 21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 21年1 月19日 星期二 7时31 分10秒 Tuesd ay, January 19, 2021
追求至善凭技术开拓市场,凭管理增 创效益 ,凭服 务树立 形象。 2021年 1月19 日星期 二下午 7时31 分10秒 19:31 :1021 .1.19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1 年1月 下午7 时31分 21.1.1 919:3 1Janu ary 19, 2021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 2021年 1月19 日星期 二7时 31分10 秒19: 31:10 19 January 2021
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不仅应强调其长期性和规划性,还 应重视其结构性特征。
长期性和规划性并不脱离现实。有利长期的远景构想,并 规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正确的措施,才能使不尽理想的现状 发生变化,使远景规划成为未来的现实。
末页
第二节 区域发展 战略
一、理论基础
一) 区域发展战略 的开发导向模式
二) 经济腹地层次 (以连云港为例)
3、广大西北地区,甚至西藏是远腹地,连云港为其最有 利出海口;
4、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使连云港成为欧洲、俄罗斯和中亚 各国从陆地进入太平洋经济圈的最有利港口。
第二节 区域发展 战略
一、理论基础
一) 区域发展战略 的开发导向模式
二) 经济腹地层次 (以连云港为例)
高二地理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域 发
跨区域治理 防护林工程体系的建设
展
整
பைடு நூலகம்
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
治
西气东输
内
西电东送
容
区域内治理(见下页)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
区
长江三峡工程与河流综合治理
域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治理
内
治
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理
东北地区农林资源开发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
海南岛及其海域的开发
山西能源基地的开发 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
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
简称 别称 技术 装备
原理
特征
作用 应用
RS 人的视力的延伸 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 的传输与处理
电磁波 收集 传输 处理 分 析 成果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限 制少、应用广
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资料,以 便及时安排防灾救灾 资源勘探、动态监测,有关部 门的规划决策
GIS
GPS
水土流失的治理
西北地区
荒漠化
荒漠化的防治
三峡地区 水力资源丰富
中下流多洪涝灾害 三峡工程建设
西南地区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落后
交通运输建设
2、列表比较RS、GIS、GPS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概念 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
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 计算机系统
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 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
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应用领域广泛。如资源清 大地控制测量、航空摄影
查、城乡规划、灾害监测、 测量、海洋测绘、交通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国土整治国土整治是为全国或国内某个具有经济联系的广大区域拟定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规划,提出实施此规划的措施和步骤,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国土管理的工作,其任务是结合广大区域的经济建设进行组织管理。
简单地说是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以及为此目的而进行的国土规划、立法与管理。
一、国土整治基本理论国土整治工作包括国土调查研究,制定区域开发规划方案,规定相应的政策和进行管理四方面的内容,而区域规划是所有工作的中心环节。
区域规划的含义主要是根据区域的自然结构设计生产力布局,进而确定相应的经营管理体制。
生产力布局除需考虑自然结构外(自然结构对生产力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水热结构、土地结构、矿产资源结构及水资源结构),同时还需考虑属于技术经济条件的区域因素。
二、国土整治提出的背景和内容(一)国土整治提出的背景1.人口的快速增长2.资源的供求失调3.环境的质量恶化4.城市化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国土整治的内容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2.生态环境的保护3.生产力合理布局三、国土整治的发展趋势1.目标由以经济开发为主向以社会发展为主转变;2.内容由单一的国土开发向综合治理方向转变;3.周期由短期向长期方向发展;4.服务对象由经济发展向地区发展规划转变;5.主体由一国行动向多国合作转变。
国土整治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四、建立协同的区域规划结构我国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全面推进,经济结构必然是由不同层次适用技术组成的混合型结构。
因此不能要求同步发展,只能要求总体协同发展,以便国土整治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近、中、远期三阶段协同发展。
六、国土整治区划原则和方法国土整治区划是国土开发、利用、治理、保护的综合分区。
第六个五年计划明确把全国分为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即边远地区)三类,并要求“积极利用沿海现有经济基础,充分发挥它们的特点,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
”这可作为划分一级国土整治区的主要根据。
划分的国土整治区必须具有下列特征:(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结构的相对一致性,即相似性。
(2)社会经济条件的相似性和联系的密切性,可以是一个经济功能区,也可以是一个枢纽吸引区,或者同时两者兼有。
(3)开发、利用、治理和改造途径的相似性。
(4)地域完整性。
因为国土整治分区具有管理区性质,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行政区划作为分区的基础。
国土整治区划分级系统及其相应划分根据:(1)从国土整治开发顺序和关系出发,根据中央关于开发建设我国的战略部署,加强各区的区际联系,发展大规模商品生产,首先把全国分为3个一级区,称为地区(或带)。
(2)每个地区(带)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特点的相似性、对外交通和商品贸易关系分为一系列二级区,称为国土基本整治区。
(3)一、二级的划分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基础。
只有甘肃省例外,分为两部。
(4)为全国国土整治总体规划服务的国土整治区划分到一、二级区。
为了补充只划分一、二级区的不足,还必须进行区域性的国土整治选片工作。
另分出四类重点整治区:(1)经济发达区(或带)。
(2)环境失调或利用不当而急需治理,或因开发不够而生产潜力大的农业区。
(3)重点流域开发区。
(4)矿产资源开发区。
七、国土整治区划方案首先把全国自东向西分为沿海、内地和边远3个一级区。
其下各划分若干二级区。
决定生产力布局的4个主要自然结构:气候水热结构、土地结构、水资源结构和矿产资源结构。
八、国土整治重点区1.经济发达带(区)2.环境失调或利用不当或开发潜力大的农业区3.重点流域开发区4.矿产资源开发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gua 土堆)。
国土规划是指国家或地区以市场配置国土资源为基础,以实现地区间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单位国土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益和质量为宗旨,以搞好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整治、保护为主线,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和实施并进行滚动修订的全部环节和整个过程。
具有宏观性、长远性、综合性、前瞻性和战略性。
国土规划的任务和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合国土资源,提高综合效益;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3.探讨区域发展新动向,通过战略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布局引导作用,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整合;4.提出生态脆弱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战略性资源等国土整治的主要目标;5.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建设经济充满活力、人文环境优良、生态环境良好、适宜人生活的富有魅力的国土。
第二节区域发展战略一、理论基础全息发展战略就是从提高人的价值观出发,针对具体区域的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技术结构,使贸易结构从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最终建立上述诸结构间合理的、令人满意的协同关系。
二、总体发展战略依据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梯度论反映了最高级尺度,即全国经济的不平衡性。
多极化论和生长极论反映了局部不平衡性。
点轴开发论则是梯度和反梯度结合的产物。
T形结构战略、TY形结构战略、TYIs战略实施TYIs战略,必须加速下列建设:1.合理布置海港建设;2.加速长江黄金水道开发;3.以陇海线东段的淮海经济区为第二产业重点投资带;4.加强各I字形结构出海港口的扩建和腹地建设,以及交通联系。
三、区域发展模式1. 据点式开发模式2. 点轴式开发模式3. 网络开发模式4. 优区位开发模式5. 梯度开发模式6. 跳跃式开发模式1.增长极理论模式(据点式开发模式)法国佩鲁创立的, 将空间中心称作增长极, 认为经济增长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 通过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扩大自身规模, 并对周围地区经济产生影响。
增长极有二种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 即在极点上, 由于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建设, 首先对周围地区产生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把周围地区乃至外区外省的生产要素吸引到极点上来极化效应的作用:自我发展能力;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乘数效应(通过循环和因果积累这种作用不断强化放大、不断扩大影响。
它是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的一个变量。
);因此,极化效应是增长极形成的首要标志.2.点轴开发理论模式70年代沃纳. 松巴特提出来的, 核心内容是: 连接中心地的交通干线形成了有利区位,方便了生产要素流动, 降低了运输费用和生产成本, 促使企业和人口向交通线聚集,并产生新的居民点. 这种对区域开发具有促进作用的交通线被称为生产轴.点轴开发:就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大区间,省区间,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点市进行重点发展。
点轴开发主要内容:确定生产、位置、资源好的重要干线作为重点开发轴;在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其发展方向;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上的等级体系。
3.网络开发理论模式一般为较发达地区所采用。
认为经济重心区一般是由若干工业枢纽和若干工业城镇所组成,经济地位在全国举足轻重。
这类地区面临双重任务;一方面对老区进行整治,对部分传统产业进行扩散、转移;另一方面又要全面开发新区,新区开发一般采用点轴开发形式,这种新旧点轴的渐进扩散和经纬交织,将逐渐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经济网络体系。
4. 优区位开发理论模式由于各地区生产力发展千差万别,发达地区有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有优区位,因此,国土资源的开发、生产力的布局重点,应有选择的确定最优区位,作为生产力布局的重点。
优区位地区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城镇集中的地区、交通便利和位置优越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人口众多的地区等。
5.梯度开发理论的要点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劣,而产业结构优劣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
特别是主导产业部门所处的阶段。
如果区域主导专业部门是由处在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所组成,则列入高梯度区;反之,由处在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阶段的衰退部门所组成,则属于低梯度区。
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与组织方法等大多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转移。
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城镇体系逐步拓展实现的。
我国沿海地带为第一梯度区,中西部为第二第三梯度区。
随着产业技术的梯度转移,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将缩小。
6.反梯度推移理论要点认为落后地区开发不能依据现状顺序,而应根据需要与可能,跳过发达地区,直接对不发达地区进行开发,即超越现有生产力状况顺序的跳跃式转移。
7.大推动理论模式由英国罗森斯坦—罗丹提出来的,认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外部经济效果”——有两种含义:一是同时投资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克服落后地区市场狭小的问题;二是同时投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因为不同企业通过分工协作减少企业开支。
成本降低,又使利润增加,增加了再投资资本,从而能增加供给。
8.产业滚动理论模式是针对落后地区开发的模式。
首先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而后发展一些投资额不大的加工业“一极”即构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就是“郑汴新区”,包括“大郑东新区”和“汴西新区”。
“两圈”即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建设,在全省形成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
“半小时交通圈”就是以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为纽带,实现以郑州为中心、半小时通达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8个省辖市;“一小时交通圈”就是以高速铁路为依托,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一小时通达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9市的快速交通格局。
“三层”即中原城市群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
核心层指郑汴一体化区域,包括郑州、开封两市区域;紧密层包括洛阳、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7个省辖市区域;辐射层包括安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9个省辖市市区。
云南省“一极三向五群”空间开发战略布局一极:滇中发展极三向:对内开放取向五群: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发展潜力大的区域构建滇中城市群、红河城市群、思(茅)普(洱)景(洪)城市群、大理城市群、保(山)腾(冲)潞(西)瑞(丽)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