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王维诗歌意境之比较

合集下载

陶渊明、王维山水田园诗之比较

陶渊明、王维山水田园诗之比较

■角 衊



氤篡


鬈争
方 扠 承用

陶 渊明 是 士
一 ,
个真 隐 士

种超 脱 尘 嚣 的 心 隐方式

王 维 却不 同

他 不 能 算 是真 正 意 义 上 的 纯 隐
直 过着

种半 官 半隐 的生 活

陶 渊 明 的 隐 逸是 远地
自偏


种 超 脱 尘 嚣 的心 隐 方 式


例如


结 庐在 人境
陶渊 明 回 归 田 园 后
摆 脱 了 尘俗
杂事

达 到 了 万 物 俱 空 的 境界
陶渊 明 的 隐 逸是 趄 功 利性 的 情


从 陶渊 明 的 诗 文 及生 活实 践 中 可 以 看 出


他 总 是怀 着


种艺 术 的 心



种 趙越 利 害 得 失之 上 的态 度 来对 待 生 活


现实 生 活 中 的 功 名利 禄 对 于 他来 说

不 过 是 必须 挣

脱的 境

樊笼

尘网

而已

他 摒 弃 了 穷通 荣 辱 之念 精 神超 然 于物 欲之上

不为

外物

所累



片空 明
这 就 是他 所 说 的

心远



正 因 为 心远 离 了 俗 念 的 引 诱 才能 够 以

浅析陶渊明王维田园山水诗的异同

浅析陶渊明王维田园山水诗的异同

目录一、精神追求方面 (2)(一)、陶渊明:进退两难,归隐田园,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2)(二)、王维:亦官亦隐,参禅信佛,一种物我共赏超然境界 (3)二、思想内容方面 (3)(一)、陶渊明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3)(二)、王维的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4)三、艺术风格方面 (4)(一)、陶诗真性、自然;王诗空灵、虚静 (4)(二)、无我与有我 (5)浅析陶渊明、王维田园山水诗的异同重庆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年级:2010 学生姓名:向蔚指导教师:陈忻摘要;陶渊明的诗歌以风格自然、语言质朴、凝炼、意境隽永而为人所称道,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之中,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王维把画意融入诗歌文章,画意与禅趣相融合,使其诗文既构成了“禅”的状态,又在山水景物中形成了极为冲淡空灵优美深邃的意境。

本文从精神追求,思想内容以及艺术风格等三个角度对陶渊明与王维的田园山水诗异同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山水田园诗;异同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的奠基人,王维继承了陶渊明并在此基础上将田园诗和山水诗合流发展为田园山水诗。

由于人生经历等方面的原因,在精神追求上,陶渊明是一种进退两难无可奈何的选择,而王维则是一种亦官亦隐物我共赏的境界。

思想内容上,陶渊明通过描写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表现自己犹然自得的心境,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更多流露出诗人的闲居情趣。

艺术风格上,陶渊明的田园诗真性、自然,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空灵、虚静。

一、精神追求方面(一)、陶渊明:进退两难,归隐田园,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陶渊明生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

陶渊明自幼有很高的理想抱负,一生在出仕和归隐上表现了独特的人格精神。

陶渊明本为实现济世志向而出仕,然而黑暗的政治形势使他自知无力回天,欲守拙归园田,又“母老子幼,就养勤匮”,必须禄仕求生,此种身为形役的矛盾,一直不断地使内心冲突而深受折磨,最后毅然弃官归田,内心始得平静。

陶渊明和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比较

陶渊明和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比较

陶渊明和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比较摘要:陶渊明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有着相同之处,同样也有着一些不同的地方。

陶渊明开拓了这一新的领域,王维有所继承并发展了这一领域,并在这一领域有了极高的成就。

陶诗真率自然,意深语淡;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陶诗语言精准,善用白描;王维精雕细刻,有如工笔画。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山水田园诗东晋末年,玄言诗蓬勃发展之际,陶渊明的田园诗以真切的感情,朴素的笔法,歌颂幽美淳朴的田园风光,赞美平凡的劳动生活,从而为我国古代诗歌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艺术天地,在陶渊明后,山水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而其后在山水田园派中尤以王维成就最大。

王维是继陶渊明后山水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其山水田园诗的创作明显受陶渊明的影响,王维的诗中也常以陶渊明自居,如“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而《后山诗话》也说:“右丞,苏州皆学于陶,王得其所在——”,可见他对陶渊明的仰慕和陶渊明对他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体现在人格上,还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风格的形成,陶渊明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的比较如下:陶渊明的诗真率自然,意深语淡。

文学作品内容直接受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其对社会的态度所决定。

陶渊明几经出仕的经历使他对黑暗腐败的现实感到厌恶,归隐后乡居生活的自由,使他的身心彻底放松。

这使得山水田园之境在陶渊明的心中转换为了悠然之情,表现得真率自然。

宋代朱熹说“渊明之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朱子语类》)。

陶诗真率自然的特色是其他是人所不可企及的地方,他善用自然之笔写所见自然之趣,用技巧却不见其技巧。

如《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

诗的首两句写是人隐居躬耕的生活,三四句一问一答却传达出是人悠然自得、自足自信的口吻,这也包含了作者对世俗利禄的鄙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人所年所闻,巧妙的将诗升华,写了诗人从采菊见山和目送归鸟所得的感受。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第一篇: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他们都是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但是由于两者的生活道路、个性秉赋、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最终选择了不同的生存方式,前者选择彻底归隐,完全融入了世俗生活,而后者则把归隐作为逃避现实生活的方式,只是想从中寻找心灵的暂时安慰。

这种生存方式的抉择最终决定了两者诗歌从作品内容到作品物象、作品意境都有所不同。

作品的内容直接受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其对社会的态度所决定。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他的曾祖父是开国元勋,父亲也曾作过太守,到他时,家境衰落。

外祖父家里的藏书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他广泛阅读了《老子》《庄子》,以及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所以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

青年时代的他也曾有着“大济苍生”的理想,渴望干一番事业,曾断断续续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官职,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端不满,毅然辞官归隐,与官场彻底决裂。

他的作品主要讴歌田园淳朴的风光,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复得返自然),以轻淡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宁静淳朴的农家景致,字里行间流露出他辞官归隐后发自内心的喜悦。

其次,他还以一个劳动者的身份创作了一部分反映劳动生活的歌,感情真挚感人,如《归园田居》第三首(种豆南山下……但愿无使违),描绘了作者劳动一天的情景,对“躬耕自资”生活的热爱和珍惜之情油然而生。

归隐之后,他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劳动者,尽管在精神上得到了一些自我慰藉,但在物质生活上,则日益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

所以他的诗歌还有反映自己贫困潦倒生活状况的内容。

如《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葭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可见他老年生活的凄惨状况。

但他却甘愿抱贫守拙,并从古代的贫士那里找到了精神寄托。

王维与陶渊明诗歌对比

王维与陶渊明诗歌对比

古代文学王维与陶渊明诗歌对比文/王雅摘要:王维诗于佛,陶潜倾于态。

王维擅长写清幽静美的自然山水,而且精炼优美的诗句中往往还带着奥妙的禅意。

而陶渊明擅长写农村居民生活,描写的景物也更加淳朴平凡,平凡的景物中充斥着自己的人生态度。

王维一生写过很多题材的诗,而其晚年半官半隐时期创造的山水诗最为精彩,令人更感清幽主要源于其诗空灵而又静美的优美意境。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更偏于恬淡、宜人,以诗人自身经历来描绘出一幅幅悠闲、平淡而又醇美的图景。

关键词:意境;山水田园诗对比偶读王维的《鸟鸣涧》其中“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静为动,一轮明月破云而出将皎洁的月光洒进山间,使疲劳如梦的鸟儿徒然惊醒的情景初读便闪入眼前,只觉朗朗上口,字字相应,再读,又觉意味无穷。

不由想到了儿时背过王维的《鹿柴》《谓城曲》,心中泛起好奇,于是上网搜查了一番。

原来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怪不得觉其诗意境形象优美,再看,其诗竟还暗含禅意,怪不得素有诗佛之称,叫人回味无穷。

又不禁想到了山水田园诗大家陶渊明,十分困惑。

同为山水田园诗人,两人的诗内容又有何异同呢?其诗均意境迷人差别又在哪里呢?王维的诗赋有禅意,陶渊明的诗又有何特色呢?故特此查询,以立此文。

一、王维诗于佛,陶潜倾于态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王维擅长写清幽静美的自然山水,而且精炼优美的诗句中往往还带着奥妙的禅意。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其中首联“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浅析王维、陶渊明田园山水诗风格之差异

浅析王维、陶渊明田园山水诗风格之差异
2学 生 最不 感 兴 趣 项 目。 5 . 7 %的 学 生对 铅 球 、 远 、 跑 等 跳 长 传 统 运 动会 项 目不 感 兴 趣 .%的 学 生 对新 增 加 的 乒 乓球 拖球 8 接力 、 篮球 投 篮 不 感 兴 趣 , 有 7 的学 生 对 新 增 加 的 齐 心 协 还 % 力跑 不 感 兴趣 。 另有 l %的学 生 没有 填 写 这 一项 。从 调 查 结果 0 可 以看 出 。 部 分学 生 对 新 增 加 的 集 体 性 、 味 性项 目比较 感 大 趣 兴 趣 , 那 些 传 统带 有 竞 技 性 的体 育 项 目不感 兴 趣 。 对 ( ) 动会 参 与 率 ( 表3 二 运 见 )
王维 、 陶渊 明 的 田 园 山水 诗 都 以平 淡 、 谧 著 称 。 王 维 的 静 田 园 山水诗 更 为 冷 寂 、 穆 与 安 详 , 些 诗 透 出 看 破 红尘 的淡 静 有 漠, 充满 宗 教 的 神秘 感 。 渊 明 的 田园 山 水 诗却 充 满 了世 俗 的 陶 生 活 气 息 , 易 、 素 、 亲 可 爱 , 里 行 间 流露 出对 人 生 的肯 平 朴 可 字 定 和 对 日常 凡 俗 生 活 的 认 同 。造 成 这 种 风 格境 界 差 异 的表 面
关 键词 : 维 王
陶 渊明 田 园 山水 诗
风格 差 异
王维与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 出的田园山水诗人 。 由于 时代 背 景 、 治 观 点 、 生 态 度 、 化 教 养 、 术 境 界 等 方 政 人 文 艺 面 的不 同 , 们 在 田 园 山水 诗 方 面表 现 出 不 同 的风 格差 异 。 他
够满意。 四 、 论 与 建 议 结
( ) 论 一 结
参 加 的项 目

陶渊明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精析

陶渊明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精析

陶渊明孟浩然与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精析我国东晋诗人陶渊明开我国古代诗歌山水田园诗的先河。

唐代诗人王维、孟浩然祖述陶渊明,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

比较他们之间在艺术风格上的异同,对于深刻理解我国古代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陶渊明——中国山水田园诗鼻祖陶渊明是我国第一个专力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

他的田园诗充满了对污浊的现实的憎恶和对纯朴的田园的热爱。

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诗人把上层社会斥为“尘网”,把身处其中比作“羁鸟”,“池鱼”,把归居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重返“自然”,表现了他对丑恶社会的蔑视。

同时,作者在这首诗里和其他诗作中,都刻意描绘了清新、悠美的田园风光(如“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作者由衷的喜悦。

在诗中,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喧嚣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相得益彰的艺术力量。

而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就缺乏这种深刻的批判意识和进步的思想境界。

王维、孟浩然虽然也赞美了田园风光,但没有揭露上层社会的黑暗。

这是一个不同。

陶氏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尤其不同的是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如《种豆南山下》等。

而王维、孟浩然就没有直接反映农业劳动的作品。

另外,由于陶渊明归隐后家境贫窘,因此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贫困情况。

如《示庞主簿邓治中》说:“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到了晚上盼天亮,到了早晨又愿太阳西落,没有切身体会是写不出这等诗句的。

我们从中可以想见作者和农民们悲惨的生活情景。

而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就缺乏这种描述,因此就缺乏感同身受的思想深度。

综上所述,在思想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王维、孟浩然都比不上陶渊明。

从艺术风格上看,陶、王、孟有共通之处。

他们都热爱自然,都有隐逸思想,都致力于田园诗的写作。

总起来看,风格都比较朴实、自然。

清代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陶诗胸次浩然……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靖节清而远……浩然清而旷……王维清而秀……”。

陶渊明与王维诗歌意境的比较研究

陶渊明与王维诗歌意境的比较研究
的污染 , 而且还 放弃 了人 的 自 我视界 , 任景物 自由兴发映 出。 与王维相似 , 为保持诗歌 自然意象 的不变 ,陶渊明希望返归 和保持 自己天真 的 、 未经世俗化 的性情 , 希望 自己能够像一条 鱼 、 一棵树 、 一 片云 、 一朵花那 样 自然 而然 地生存 着 , 这 既是他 的诗 歌 能历久而愈见 真淳的重要原 因, 也是他 与王维能达 到异 代而神通境界的重要原因。 陶渊明思想 中既有道家 、 儒家、 佛家成分 , 也有他从 现实生 活 中体 悟 出来 的道 理和乐 趣 ,这 些思想 相互并 存、 互不排斥 。由于 陶渊明的哲学思想是 以诗歌 的形式 表现 出来 的 , 缺 乏严格 的逻辑 论证 , 因而 才使得 他 的诗 歌带有南宗禅 的顿悟 的特点 。但在东晋 时期 , 陶渊 明是 不 可能接 触禅宗 思想 的 , 由此 可见 , 陶渊 明诗歌 中 的禅 意来 自于智慧 的火花 、 生 活的灵感 以及下意 识 中佛家学 说 的种子 。王维思想 中不仅 融汇 了儒道佛 三教思想 , 而 且还 深受“ 神学 ” 思想影 响。陶 、 王二人在思 想上的相似 之处 , 不仅使二人 的哲学思 想有 着共 同的儒 道佛思想基 础, 而且还 使二人 诗歌 都表现 出看似 平淡 、 实有禅 学意 味的“ 无我之境 ” 。 二、 韵外 之致 诗歌 中的意境不是为景物和人物构造 的形 象 , 而是 意象 与意象之间形成 的一种耐人 寻味 的“ 境” , 这 种“ 境” “ 不着一字 , 尽得风流 ” , 达到 了韵外之致的艺术诣极。陶 渊 明在《 饮酒 》 诗 中以“ 此 中有真 意 , 欲辨 已忘 言” 来 表达
意境的理解 。
[ 关键词】 陶渊明 ; 王维 ; 诗歌 ; 意境 ; 比较
【 中图分类号】 1 2 0 6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3 — 0 0 4 6 ( 2 0 1 5 ) 1 - 0 1 8 3 — 0 2 对 于陶渊明和王维来说 , 自然界 的一切 生物都涵容 着诗人最无 限的灵魂 的存在 , 以最 细微 的生命 颤动映现 着诗 人 的生命 情意 , 当诗 人完全 融于 自然 山水时 , 就能 够与宇 宙构成 一个深切 的通感交 流 , 就能够 与 自然界 中 的每 一片 飞花 、 每一 缕 阳光 、 每 一声 鸟鸣跳 动着 同一个 脉搏 、 击着相 同的节奏 , 这就是 “ 无我 之境” 的哲学底 蕴 。 王维在诗歌 中往往采用“ 暗主宾 中” “ 于宾见 主” 的角度 , 不仅使人变成 现象本 身 , 而且还允许 现象 中的事物 按照 本相 出现 , 诗 人则 巧妙地 隐藏在 景物背后 , 或 者直接 变 成诗 中景物之 一 , 以物观物 , 物各 自然 , 本样 自存 。这种

陶渊明与王维田园诗

陶渊明与王维田园诗

陶渊明与王维田园诗之比较陶渊明和王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一个是晋代田园诗的开山鼻祖,一个是唐朝山水田园诗的代表。

尽管他们都是田园诗的集大成者,但所表达的田园情结不尽相同。

由于政治背景、时代氛围、生活际遇、个性秉赋、艺术造诣的不同,因此,在诗歌的创作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特色,两人的诗歌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点都有所不同。

本文主要从诗人的心境、诗歌内容和意境三个角度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

一诗如其人——诗人际遇、心境的比较陶渊明和王维所处的历史时代、政治背景、文化修养、人生态度、生活际遇的现实差异,导致两人在心境、情怀、审美方面存在差异。

1 隐居的诱因不同由于陶渊明和王维所处的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都存在差异,因此,两人在际遇、心境方面也有所不同,诗歌的创造风格看似相似,实质却不尽相同。

(1)陶渊明――厌恶官场生活在东晋时代的陶渊明,他的祖先是开国功臣之一,祖先父辈们大部分都在朝廷上担任过官职。

虽然陶渊明不属于世族名门,但也不是普通的庶民平民,他自小就生活在物质条件充裕的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受典型的儒学氛围的陶冶。

陶渊明曾多次出仕在朝。

但是,东晋属于乱世,社会长期动荡不安,矛盾错综交织着,在理想与现实不相一致的情况下,他觉得自己奔波劳顿,深感官场险恶,实属“宏罗制而鸟惊”。

几番徘徊后的陶渊明深深地厌恶世俗官场,清楚地觉得自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于是决定逃禄而归耕。

从此,他踏上归隐路,并坚定地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尽头。

(2)王维――厌倦官场王维所处的年代是唐代的开元盛世,国富民强。

王维有才华,意气风发又踌躇满志。

但是,由于“伶人舞黄狮”的牵累,屋漏兼逢连夜雨,宰相张九龄遭遇贬谪,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专权当道,使王维深受磨难,倍感沮丧和压抑,恐遭不测之忧虑。

在官场的喧嚣和应酬的烦扰下,对官场的虚幻生活深感厌倦,从而生发隐居的念头,“拂衣辞世喧。

悠然策藜杖”,而归向桃花源,透露出王维欲步陶渊明的后尘,辞官归隐。

王维、陶渊明田园山水诗之差异

王维、陶渊明田园山水诗之差异

第23卷第1期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2月型;2量些:!墅:堡墼些堡坠塑堡垒堕堡量!墅型坠;垫!王维、陶渊明田园山水诗之差异陈在东(石油大学(华东)社会科学系,山东东营257097)[摘要】王维、陶渊明的田园山水诗均属优美的美学范畴,以平淡、静谧为主要风格。

但两者之间有所不同。

王诗更加冷寂、静穆与安详。

有些诗透出看破红尘的淡漠,充溢着宗教神秘感,与世俗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体现了一种清高、自赏的士大夫情调。

而陶诗却充满了本真的生活气息,平易素朴,亲切可爱,具有平民性、世俗性、民间性,有着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对世俗生活的认同。

艺术表现上,王诗更重形式美,注意炼字炼句、对仗押韵、色彩对比、画面安排等。

而陶诗则浑然天成,自然流畅,不假雕饰,天然本色。

[关键词】王维;陶渊明;田园山水诗;士大夫情结;赤子情怀[中图分类号]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蝤051(2001)01珈65—02王维与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田园山水诗人。

由于时代背景、政治观点、人生态度、文化教养、艺术境界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在诗歌的艺术性方面的差异也就是一种客观存在。

王维、陶渊明的田园山水诗均归优美这一美学范畴,以平淡、静谧为主要风格。

但王维的田园山水诗更为冷寂、静穆与安详,有些诗透出看破红尘的淡漠,充满宗教的神秘感。

而陶渊明的田园山水诗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平易、素朴,可亲可爱,具有平民性、世俗性、民间性,字里行间跃动着生动的意趣,有着对人生的肯定和对日常世俗生活的认同。

造成这种风格境界差异的表面原因是由于题材内容的差异,王维的描写对象多为远离尘世的寂静山林.而非真正的农村。

在隐居的名胜处摄取可以入画的富于美感的“镜头”,他的诗歌意象的跳跃性较大,把各个镜头组接起来,富于画面感,即使诗中有“野老”、“牧童”、“浣女”的形象。

也是其文人士大夫隐逸心态的一种点缀,这与中国文人画形成同构,都不以写实为主要目的而是追求空灵淡远、静穆的美。

形似而神异——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辨析

形似而神异——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辨析
后来 , 几乎 成为 老庄思 想 的枯燥 注解 , 远远 偏离 了

个深 受 佛 家 思 想 影 响 , 意 境 空 灵 清妙 、 超 然
洒脱。
先 就其 形 似来 说。早 年 都 受 儒 家 思 想 的 影
响, 有远 大 志 向 , 学而优 则仕 , 以建功 立 业 , 作为 自 己人生 的 主要 追 求 。但 在黑 暗 的现 实 中碰 壁 后 ,
有离 开的念 头 。《 辛 丑 岁 七月 赴 假 还 江 陵夜 行 涂
[ 作者简介 ]赵彩 霞( 1 9 7 3一) , 女, 讲 师。研究方 向 : 唐宋文学
赵 彩霞: 形 似 而 神 异 — — 陶 渊 明 与 王 维 山 水 田 园诗 辨 析
口》 ・ f J 说 :“ 诗 书敦 素 好 , 林 园无 世 情 。如 何 舍 此
尤其 是在 佛家 思 想 的体 悟方 面 , 有 独 到 之 处 。本 文试从 形 与神 两 方 面 做 一个 比较 。二 者 , 有 其 形
瓶无储粟 , 生生所资 , 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
吏, 脱 然有 怀 , 求 之靡 途 。 ” 亲 老 家 贫 固然 是 其 人 仕 的原 因 , 更主要 的是 他 出身世 代官 宦家庭 , 早 期 深受儒家思 想 的影 响, 有 积 极 进 取 的 一 面 。在 《 杂诗 》 中, 他写道 :“ 猛 志逸 四海 , 骞 翮 思远 翥 ” , 表 明 自己远 大 的志 向。《 饮 酒》 其十六 : “ 少 年 罕 人事 , 游 好 在六 经 ” 。二 十 九 岁 时 , 陶 渊 明 出来 做
心路 , 最终 都在 山 水 田园风 光 中找 到 了心 灵 的寄 寓之所 , 获 得精 神上 的任情 适 意 、 平 静愉悦 。其 不

王维与陶渊明诗作审美意趣相异论

王维与陶渊明诗作审美意趣相异论

王维与陶渊明诗作审美意趣相异论【摘要】陶渊明与王维的诗在审美意趣上虽有相似之处,但由于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的不同,在审美主、客体的关系和审美主体倾向上表现出诸多的不同点。

通过对二人作品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从陶渊明到王维审美意趣的变化。

【关键词】王维;陶渊明;审美意趣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之所以需要审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取舍,以此来发现适合我们需要的那部分,即美的事物。

王维与陶渊明的诗歌中有大量描写山水田园风光的作品,观二人诗作,颇有相似之处,尤以“田园模式”为最,但王维“善于将陶诗的典型意象吸收到自己的田园生活中去,没有满足于对陶诗意象的综合和模仿” [1]。

可以说,从“采菊东篱”到“行到水穷”正是审美意趣不同的集中体现。

一、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关系上说(一)生活之理与禅修之趣陶渊明善将日常生活诗化,在平凡生活中发现重要的意义和久而弥醇的诗味。

《拟挽歌辞》(其三)写亲友为自己送葬之事,用“荒草”“白杨”烘托出悲凉的气氛,表现人皆有死,不必过分执着,最后以理句作结,统摄全诗。

当然,陶诗之理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亲身体验到的丰富的生活情趣。

此外,陶诗还蕴含着他对历史和人生的认识,如:“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等诗句皆言浅意深,富有启示性。

清人潘德舆说陶渊明:“任举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养一斋诗话》),是中肯之论。

王维素有“诗佛”的雅称,“诗人的禅悟常常把精神境界升华了,使人的认识得到了飞跃,同时也使他所描写的客观景物给人以更高层次的美感。

” [2]说到禅趣,摩诘诗中最为直接的是对禅宗“空”的表现,如“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几句中都用了“空”字,给人以超尘脱俗的感觉。

此外,摩诘山水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自然意象与禅意的浑然交融。

如“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山中一夜雨,树柯百重泉”,“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等诗句,从中看出,摩诘诗已经达到了自然意象和禅意的浑然融合,自然意象中渗透着无尽的禅意,禅意又不脱离自然意象而突兀存在的境界。

比较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比较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比较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比较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此诗写田家留饮的情景和宾主之间的淳真友情。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与陶渊明诗“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口吻相似,但是孟浩然借以陶渊明的口吻抒发自己的坦荡襟怀,显得清新、飘逸阔达。

“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

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

对仗工稳二不纤巧,写景混成二不刻画,作律诗而知取法古体,学陶诗而有变化,故有创意。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联句,画龙点睛地勾勒出一个环抱在青山绿树之中的村落的典型环境。

还有那一首妇孺能诵的五绝《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

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

也是以天然不觉其巧的语言,写出微妙的惜春之情。

总的来说,孟浩然诗的成功在于他善用奇绝而又自然的艺术,用独具特色的语言,把自己生活和内心的美,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他的诗上承陶谢,下启王维,在中国山水诗史上的地位是无可否认的。

因为孟浩然的山水诗大都在一片清幽之中即景会心,伫兴造思,将客观景物同主观情致相结合,开掘出被主观情志异化的自然美,以抒发自己的孤寂之情,韵味悠长。

创造出了富有个性的悠远凄清的意境,形成了清幽淡雅的风格。

孟浩然的山水诗创作奠定了盛唐山水诗派的基础,使盛唐山水诗沿他开辟出来的道路走向繁荣。

三、王维超然的精神追求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

开元九年(721)进士。

王维的人生历程,可以“安史之乱”而分为两个时期。

早期的王维系官僚贵族子弟,年少才高、诗艺杰出,开元初到长安就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王维被叛军所拘,系于洛阳,迫受伪职。

两京收复后,责授太子中允。

陶渊明、王维诗歌的意境比较

陶渊明、王维诗歌的意境比较

园山水诗人 。如《 移居 》春秋 多佳 日, “ 闲暇辄相思 ; 似则 相
披 衣 , 笑 无 厌 时 。 理将 不胜 , 为 忽去 兹 ; 言 此 无 衣食 当须记 。
意趣来。
陶、 王诗歌的意境创作取得 了很 大的发展 , 两者 既有 相近 的地方 , 也有代表诗人个性的一面 。他 们运用不同的
力耕不吾欺 ” 作者在表达诗歌意境时从不精雕细磨 、 。 镂月
裁云 , 用朴素的 口 化语句如实写来 , 出平淡 的笔法 , 语 表现
从而体现 出创作 主体 境 的“ ” 淡 。
写作手法 , 表现不 同的思想 艺术 和审美意趣 , 创作 了诗 歌 的不 同意境。

王维 的山水诗借鉴陶诗之处的很多 ,如 《 赠裴十迪》
中国古 代美学的意境 , 主要是 田园山水诗创作实践 的
经验总结 , 它与 田园山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意境 , 中 是 国诗歌艺术的重要美学范畴, 比一般艺术形象更深刻地 它
系, 同时也指 出了唐代诗人宗 陶的一 面 , 彼此之 间诗歌风
格、 j 蕞境的近同。 沈德潜说王诗学陶诗而清腴 , 明陶诗本 说
晚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富有特征性的生活场景 , 把农村 和平安适 的生活一

田园山水诗歌 的意境 , 以淡远最 为突出 , 诗人 以恬淡
之心写 山水清晖 , 意境悠远 , 气闲淡 。 词 陶渊明是 田园山水
诗的开创者 , 其诗 以平淡 自然成 为楷 模 , 响着 后代 的田 影
呈现在读者眼前 , 有远景 , 也有近景 , 从中传达 出闲逸 的
说 到陶诗与王诗意境相 同或相 近之处 ,沈德潜 说得
好 :陶诗胸次浩然 , 中有一段 渊深朴茂 不可到处 , “ 其 唐人 祖 述者 , 王右丞有其清腴 , 山人有其闲适 , 盂 储太祝有其朴 实, 韦左 司有其 冲和 , 柳仪 曹有 其竣浩 , 皆学陶焉 , 而得其

有关陶渊明和王维诗歌不同点

有关陶渊明和王维诗歌不同点

陶渊明,字元亮,是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的奠基人。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后,躬耕南野,亲事稼穑,从而把平凡的田园劳动生活引入诗歌的艺术苗圃,独创了田园诗这一新的形式,为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极负盛名的诗人,因官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王维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以山水田园诗最负盛名。他在学习“陶谢”的基础上又不断地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王维的诗歌风靡当代,留泽后世,得到了很高的赞誉。蔡绎在《西清诗话》中是这样评价王维的“王摩诘诗,浑厚娴雅,覆盖古今。但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也”[2]杜甫也曾在《解闷十二首》之八中这样评价王维“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最传秀句宁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3]可见王维在盛唐诗坛的地位。
王维并没有象陶渊明一样彻底与统治阶级决裂,但也并非为出仕而出仕,他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在半官半隐的20年间,他不仅避开了官场的严酷政治斗争,而且晚年官越做越大。他不再把隐居看作是与社会相对抗的手段,而是视为一种以乐观洒脱的态度、按自己兴趣和条件选择的生活方式。他这种平和的创作心境在文艺作品中,常常通过欣赏自然美而达到心境融和,他努力在自心的宁静中,寻找安逸的乐土,尽情品味着那种幽静、清淡之美[3]。如“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山居即事》)又如“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隠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闗”(《淇上即事田园》)等诗歌,从审美取向来看都可作如上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陶渊明选择在庐山脚下的一座普通草屋里过着与当地农民并无二致的“结庐在人境”的世俗生活。他的隐居生活里没有风景优美的别业,没有谈诗诗论酒的达官贵人。他已断绝了与官场的往来,其交往的对象或是亲戚朋友与故旧,或是村夫野老。他所见到的是农家日常的草屋、农舍、炊烟、禾苗、农田等,他象一个普通农民一样日夜操劳在田畴之中,为生计而忙碌。正是因为他本人置身于农家,完全融入了真正的农家生活,所以他能够从本质上理解农民的生活,从而描写真正的农村生活。他的诗歌充满了本真的生活气息,有着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对世俗生活的认同。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是对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满足,是对自己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感到欣慰。他从不对景物的体貌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只把深厚的感情寄寓于平常的事物和生活当中,表面看来没有特别之处,细细咀嚼却诗意昂然,平易的形象中包含丰富的思想。诗中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只是用朴素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引导读者走进他所营造的朴实、自然的意境中去。

陶渊明和王维异同点[精华]

陶渊明和王维异同点[精华]

陶渊明和王维都是作为时代的伟大的诗人,俩人都写了大量的田园山水诗,但由于他们的出身背景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差异,造就了他们在内容,艺术特色和生活上的不同,但是作为山水田园诗又有些相同之处。

内容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描写田园风光,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则以隐居山林的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描写田园风光,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或春游、或登高、或酌酒、或读书,或与朋友谈心、或与家人团聚、或盥濯于檐下,或采菊于东篱,以及在南风下张开翅膀的新苗、日见茁壮的桑麻,无不化为美妙的诗歌。

如“山涤馀霭,宇暖微霄。

陶渊明田园诗还真实地描写自己的躬耕生活,宁肯力耕而不肯同流合污,平静乐观,怡然自得,劳动成了艺术化的诗化了的行为:“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在陶渊明之前,没有诗人有此感受,但在他之后却成为诗文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

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则以隐居山林的闲情逸致为主要描写对象,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

诗人特别喜欢表现静谧恬淡的境界,有的作品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

还有不同就是陶渊明侧重也日常的农村的田园生活的田园诗,而王维则是侧重于闲情雅致的山水诗。

这主要是由于两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陶渊明是穷隐,而王维是富隐,王维把当官的俸禄作为隐士生活的经济支柱,所以在十个创作上没有生活压迫,更多的是描写和欣赏自然美景,这和陶渊明是不同的。

艺术特色上,陶渊明的田园诗风格平淡醇美,富有哲理,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以动写静,诗中有画。

陶渊明的诗歌的总体特征是自然化。

主要有:清新的笔法。

陶渊明刻划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语言与表面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

如“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2、细腻的描写。

陶渊明的田园诗植根于田园生活,他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之中,在他的细腻描写下,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

陶渊明和王维山水诗自然意趣异同点

陶渊明和王维山水诗自然意趣异同点

读王维的诗,很容易让人联系到陶潜。

其实,陶王间虽见师承之血脉,而却情趣大异。

古人以为,陶潜为平淡之宗,王维乃神韵之祖⑴,这也只是给我们以比较的暗示和比较的视角。

在哲学、美学层次上审察和辨识陶潜王维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处世哲学及人格精神,给我们以颇有价值的昭示。

作为生活于社会背景上有着深刻差异的两个时代中的陶潜和王维,陶潜仰重守朴含真、恢复自然本性的老庄思想,诗风平淡简古;王维则崇尚空诸所有、返归心源的禅趣佛理,诗风空灵虚清。

(一)在社会理想的构建上。

陶潜的“桃源”诗又是比较完满地体现这种融和了的精神的。

“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物我和睦和谐和平,人们于“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的自食其力中自得其乐,陶然于“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的知足寡欲的满足中。

在这种“虽无经历志,四时自成岁”的社会里,无智巧机诈,无君臣奴役,无杀伐篡夺。

这种社会理想的本质应该说是道家的精神。

陶潜在思想上完全蹈袭了小国寡民、宁静自足的老庄生活理想,生动地展示出魏晋时期中小地主阶级的精神风貌。

陶潜是依赖于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的调和,那么,王维则是凭借着对客观世界的超越乃至否定。

他很擅长审时度势的王维,同样是“桃源”题材的诗,却远异于陶潜笔下的逃避乱世的偏僻山乡,而完全是超越现实的“灵境”、“仙源”:王维的绝大多数的山水田园诗中,实在是难以寻见出儒家用世精神的影迹来了,所表现出来的唯有洽契禅宗色空寂灭思想和隐者闲适渊泊心态的“适意”。

“适意”便是人生,“适意”便是理想。

王维不隐而隐,隐而不隐,欲隐而仕,欲仕而隐,这种于宦海风险中履险如夷的生存智慧,自非陶潜可及,王维的这种仕隐形式,在他的那个时代大获盛誉,连执著于“奉儒守官”家风的杜子美都感动得呼“高人”。

于此,我们也可见出陶王差别了:陶潜深潜于道家精神,主要是在逻辑思辩中得其虚静世界;而王维则得益于禅宗旨趣,讲究在对外物的静观默识的直觉中归返虚静。

因而,同是虚静,陶潜只是心静物静,而王维则是心空物空了。

王维与陶渊明诗歌对比

王维与陶渊明诗歌对比

王维与陶渊明诗歌对比作者:王雅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3期摘要:王维诗于佛,陶潜倾于态。

王维擅长写清幽静美的自然山水,而且精炼优美的诗句中往往还带着奥妙的禅意。

而陶渊明擅长写农村居民生活,描写的景物也更加淳朴平凡,平凡的景物中充斥着自己的人生态度。

王维一生写过很多题材的诗,而其晚年半官半隐时期创造的山水诗最为精彩,令人更感清幽主要源于其诗空灵而又静美的优美意境。

陶渊明的诗歌意境更偏于恬淡、宜人,以诗人自身经历来描绘出一幅幅悠闲、平淡而又醇美的图景。

关键词:意境;山水田园诗对比偶读王维的《鸟鸣涧》其中“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化静为动,一轮明月破云而出将皎洁的月光洒进山间,使疲劳如梦的鸟儿徒然惊醒的情景初读便闪入眼前,只觉朗朗上口,字字相应,再读,又觉意味无穷。

不由想到了儿时背过王维的《鹿柴》《谓城曲》,心中泛起好奇,于是上网搜查了一番。

原来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怪不得觉其诗意境形象优美,再看,其诗竟还暗含禅意,怪不得素有诗佛之称,叫人回味无穷。

又不禁想到了山水田园诗大家陶渊明,十分困惑。

同为山水田园诗人,两人的诗内容又有何异同呢?其诗均意境迷人差别又在哪里呢?王维的诗赋有禅意,陶渊明的诗又有何特色呢?故特此查询,以立此文。

一、王维诗于佛,陶潜倾于态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王维擅长写清幽静美的自然山水,而且精炼优美的诗句中往往还带着奥妙的禅意。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

其中首联“空山”两字点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

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

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

试论陶渊明与王维归隐的区别—《山居秋暝》与《归园田居》的意境比较汉语言三班朱梦鸽 1205010220王维和陶渊明都是山水田园诗的著名诗人,两人有着迥异的人生经历,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归隐田园,但二人诗歌的表达各有千秋。

现在以《归园田居》和《山居秋暝》两者意境的比较来探讨二人归隐的不同。

一、诗中意象都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美学原则,但画中的意境有所不同“诗中有画”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将画的一些元素融入诗境,从而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境界。

王维与陶渊明都在各自的诗中自觉运用了“诗画同构”的美学原理,但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归园田居》描绘出清新自然、安逸美好而令人向往的农村生活图景,《山居秋暝》则是卷轴式的雨后山村秋日晚景图。

而《归园田居》和《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是描写山水田园风光,但两者画境各异。

《归园田居》主要以所居住的地方周围景色为主,由远及近,由上到下,动静结合。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等周围环境简朴恬静,全诗以诗人为中心,却并不见任何人物的痕迹,只是通过鸡鸣狗吠之声使画面透出一股温暖的人情。

这些意境的择取与陶渊明的自我之心有关,他追求的是一种心的宁静致远,淡泊名利。

而《山居秋暝》则是描写诗人随处可见之物、可听之声,空山、新雨、明月、清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晚年阅尽繁华后渐入禅境的心态反映,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二、诗歌寄托了志趣,但承载的思想意蕴各不相同“诗言志”,这是古典诗歌的一般创作原则。

诗往往是诗人思想的载体。

陶渊明“诗以寄其意”,在诗中极力营造一种祥和的意境以寄托任性自然的志趣。

他生活在战乱频繁、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的东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但在经历官场的黑暗后,他对现实彻底失望,选择将田园作为自己的精神栖息之地。

但他的隐居生活却并非完全的出世,他隐居的本身就是对于黑暗现实不同流合污的一种反抗,这和逃避现实不一样。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的比较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的比较

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的比较
张自华
【期刊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04)002
【摘要】陶渊明、王维均有隐逸遁世的倾向, 崇尚隐逸文化.他们以自己的杰作奠定了山水田园诗自然、素朴、简洁、含蓄风格的主流地位, 涵育出山水田园诗注重神韵美、意境美的艺术品味, 但陶、王的山水田园诗表现出不同的意境特征: 陶渊明诗呈现出静穆的境界, 王维诗则呈现出静寂的境界.
【总页数】4页(P62-65)
【作者】张自华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22
【相关文献】
1.形似而神异——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不同艺术风格之比较 [J], 吴军
2.从陶渊明的"游"到王维的"空"——浅析老庄、禅宗美学影响下的陶渊明、王维山水田园诗 [J], 胡珂
3.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 [J], 甘益慧;白香
4.诗出三家语皆奇--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山水田园诗之比较 [J], 宫红英
5.形似而神异--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辨析 [J], 赵彩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陶渊明、王维诗歌意境之比较
作者:孙会黎
作者单位: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延安分校
刊名:
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22)
引用次数:0次
1.李浩唐诗美学 1992
2.袁行濡陶渊明的哲学思考 1997
3.袁行濡中国文学史 1999
4.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1998
5.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 1962
6.李译厚美学三书 1999
7.宗白华中国意境之诞生
8.张惠民论王维隐逸思想的多元构成
9.李华王维与陶渊明
10.师长泰王维研究
1.期刊论文逯雪梅.张荣东青山独往有真意,异代相随俱风流--王维与陶渊明隐逸思想比较-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为了寻求心灵的依托与慰藉,王维与陶渊明以不同的心态走入自然.王维淡漠人事,一意参禅,力图以释家的空与寂来消除内心的痛苦.对王维而言,山水是外在的.而陶渊明把田园融入自己的生活,隐逸成为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作为现实社会的异在形式,田园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
2.期刊论文高建新陶渊明在唐代的地位及其与王维、孟浩然之关系-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4(4)
陶渊明的地位是在唐代被确立的. 作为田园诗人的开创者,陶渊明对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影响是深刻的,也是明显的. 唐代的山水诗皆以陶渊明为祖,追求清新自然、浑然一体的意境,又各自有自己的特色. 王维有陶渊明的清腴,孟浩然有陶渊明的闲远. 陶渊明之所以在唐代才受到人们重视,一是社会生活日益丰富,思想感情日益充沛;二是由于中国传统诗学观念到了唐代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3.学位论文雷文学矛盾与精神走向-王维、陶渊明比较研究2004
本文以尼采、叔本华等人的意志哲学和泛神论为理论背景,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王维、陶渊明的思想、人格及创作。

文章认为,王维和陶渊明都面临现实和精神矛盾,都有各自的精神追求,但王维精神萎弱,在解决现实矛盾中,让理想屈服于现实;在解决精神矛盾中,躲进佛禅,放弃个人的独立探索。

而陶渊明以自己纯真的性情、健朗的人格,不为现实压力所屈服,敢于彻底放弃为官,返回田园;他虽面临精神危机,但不依靠任何一种宗教或哲学来解脱自己,而是独立探索,打造出真淳静穆的生命境界。

他们的诗歌反映出他们的这种人格和精神特质:王维由早期的昂扬、奋发、开阔、亲切转为后期的幽寂、虚幻、空灵、渺远;陶渊明一直保持了诗歌真淳自然的风格,而其后期的诗歌对生命境界又作了实质性的开拓和升华。

4.期刊论文吴军形似而神异——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不同艺术风格之比较-文教资料2009(6)
陶渊明和王维作为不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上均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二者田园诗的风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5.期刊论文赵雅娟.ZHAO Ya-juan由"任真适性"到"身心相离"--从创作心态看陶渊明与王维田园诗之不同-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2(2)
陶渊明与王维同为田园诗人,但他们写作和对待田园诗的心态却有较大的区别.陶任真适性,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其诗歌风格表现为拙朴自然.而王维则是以赏爱的态度去观照田园,具有极强的文人化倾向,其风格相应表现为秀美雅致.
6.学位论文周建国王绩山水田园诗研究2006
王绩是隋唐之际一位独特的诗人。

他家世显赫,幼年时即崭露头角,后来他几度出仕,又几度归隐,但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自己人生的抱负
,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于隐居田园中度过。

本文以王绩所生活的历史时代为背景,分析王绩复杂思想的渊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王绩山水田园诗所呈现的美学特征,以及与前贤陶渊明的联系和他在山水田园诗发展过程中的贡献。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王绩的思想探源。

隋唐的文化政策相对宽容,儒、道、释三教都得了长足的发展。

这种先在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使得身处其中的王绩深受影响。

他兼取儒、道、释三家思想,甚至还有阴阳历数诸家的学说。

不过,因为家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儒家思想一直是王绩特别是他前期思想的主流,后来因为屡遭挫折,道家思想渐渐成为主宰。

第二章探讨王绩山水田园诗的审美特征。

王绩诗歌创作的总体艺术特征是对陶渊明的继承,但他有着自己的诗学追求,他极力主张诗歌创作应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倡导作诗应“以会意为功”。

这就保证了他创作诗歌时感情的真实流露,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风。

早期建功立业、出将入相的愿望,使他的诗风率真、自由、洒脱;后来因为庄园祖业的居住环境,诗人刻画出了一幅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美景,诗歌语言朴素,意境清新,诗风清新自然;还因为王绩的长期隐居,他少与人交往,缺少陶渊明那样的生活热情,又因受老庄无欲无求的哲学影响,他的诗风还呈现出幽冷清寒的艺术格调。

陶渊明的创作在其后两百年的时间里罕有人续作,一直到王绩才有所继承,这与王绩显赫的家世和深厚的家族文化传统分不开,同时也受北朝庾信等人学陶风气的影响,还与王绩所处的时代有关。

他在龙腾虎跃的事功年代高弹隐逸之调,成了时代的局外人,这种情况与陶渊明在门阀贵族的时代大唱田园赞歌的情况非常相似。

当然王绩能继承陶渊明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们生活经历的相似,这使得王绩在思想上与陶渊明相通,从而视陶为知音
,并仿陶、学陶。

王绩对陶渊明的继承并不是一味的机械模仿、泥古不化,他有着重要的发展创新,在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使得陶渊明田园诗劳动加隐逸的主题开始向单纯的隐逸转化;以山水诗人对山水美的审美观照方式来描写田园生活,使得一直以来分道而行的山水诗与田园诗开始合流;他延续了齐梁以来对诗歌格律的追求,把律化体制与自然质朴的诗风相交融,为诗律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王绩山水田园诗创作的题材范围,构思方式影响着后来的王维、孟浩然,还在从陶渊明思想与行迹一致到王维的身心相离环节中起了一种过渡作用;王绩在宫廷诗的创作潮流中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创作倾向,以平淡自然的诗风、清新质朴的语言为绮靡的初唐诗坛注入了一股新鲜气息,在当时的诗坛创作上独树一帜。

7.期刊论文宫红英.GONG Hong-ying诗出三家语皆奇--陶渊明、谢灵运、王维山水田园诗之比较-邯郸学院学报
2005,15(4)
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家山水田园诗人,分属于不同的历史阶段,且在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各放异彩.本文从生活地位、个性、对待玄理、诗的意境、语言、时代风尚等方面分析他们三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各自的创作特点,以期用比较的方法加深对古代文学作家的理解和研究.
8.期刊论文甘益慧.白香.GAN Yi-hui.BAI Xiang陶渊明与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之比较-长沙大学学报2007,21(4)
陶渊明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虽然都以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生活为对象,但两者从本质上有所区别.从作品审美旨趣来讲,陶诗以真正的农家生活为艺术旨归,而王诗则以农家生活的闲情逸致为旨归.从作品物象来讲,陶诗的物象负载着审美主体的感情和灵魂,王诗的物象则负载着审美主体的审美情趣.从作品意境来讲,陶诗质朴、自然,王诗幽静、清淡.
9.期刊论文雷文学.LEI Wen-xue王维、陶渊明的艺术世界及艺术风貌-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
王维、陶渊明的创作在其前后期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差别不仅反映了他们人生道路的转变,更是他们人生哲学发生巨大变化的结果.
10.期刊论文蔡燕王维诗歌对都市的投入与疏离-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
唐前期都市主要是政治性、军事性专制城市,功能较为单一,所以王维诗歌对都市的投入源于政治热望,体现于朝会应制诗和游侠边塞诗,充满了对大唐帝国的热烈礼赞,显现出豪迈明朗的格调.但随着诗人对朝政变幻的体察和自身沉浮的切身体验,政治热情逐渐消退,其对都市的关注也失却了内在的动力,逐渐形成对都市的疏离心态.其诗对都市的疏离除体现干宗教的修持以外,主要体现在源于农耕民族对乡土深情依恋而产生的田园诗中.但是,王维前期诗歌对都市的热烈的情感投入在其田园诗中并非了无痕迹,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古朴厚拙不同,王维的田园诗经历了都市文化精神的陶冶后,更为精致华丽
,更具精神象征意味.
本文链接:/Periodical_kjxx200922628.aspx
下载时间:2010年5月2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