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和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合集下载

浅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普惠金融是指以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为主要对象的金融服务,是中国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普惠金融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缺乏普惠金融知识和意识。

很多农民、小微企业主和低收入群体缺乏对普惠金融的了解,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不匹配,导致他们无法充分利用普惠金融资源。

其次是缺乏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

目前我国普惠金融产品种类较少,服务范围有限,很多地区和群体无法获得有效的金融支持。

普惠金融机构也面临着风险管理、盈利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他们在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等领域的动力不足。

缺乏普惠金融监管和政策支持也是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障碍。

现有监管体制不够完善,政策措施不够有力,导致普惠金融机构发展受阻,对普惠金融的监管和政策支持不到位。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来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提高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从不同角度对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普惠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问题意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普惠金融知识和意识的缺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很多人对普惠金融的理解仍停留在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上,对于普惠金融的概念和作用并不清晰,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这种现象导致了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缓慢,很多人依然没有意识到普惠金融能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我国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虽然在金融科技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和种类仍然有限。

很多地区和群体依然无法获得适合自己需求的普惠金融产品,这导致了普惠金融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善性。

我国普惠金融监管和政策支持方面也存在问题。

由于相关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了普惠金融市场乱象丛生,一些不法机构和行为给普惠金融行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浅析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也在 提倡 并积 极 推广 这一 举 措 。生 长 在政 府 的 怀抱 下 , 中 国金 融 机构得不到应有的 自我发展, 与市场经济发展脱轨 , 中国金融机构 在经营方面严重存在问题 。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充足率不 高, 营业 能力差 , 内部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体制, 管理混乱。国有银行产权 制度是建立在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 , 但是 ,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 患有 严重的官僚诟病 , 长期 以来 , 国有银行贷存款受 国家政府干预影 响, 国有商业银行担负着绝大多数国企的贷款 , 这是导致资金 出现 不 良运转 的 主要 原 因 。 四、 完 善 我国 金融体 系对 策 ( 1 ) 优化资源配置。国有企业一直以来都是金融资源的主要 占有者 , 但是由于国企的效率低下 , 使得金融资金运转举步维艰。
二、 金 融体 系 急需 改革 的原 因
般情况下, 金融系统相对稳定 , 资本市场趋于平衡 , 货币供 需稳定 , 货币的供需平衡表现在货币的稳定 , 稳定 的货币 , 反映了 国际市场的借贷平衡 、 汇率稳定 , 国际资本 的流动稳定性。由货币 金融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 , 实际是货币的贬值 , 从而导致外汇的储 备短缺, 资本流出国门 , 在固定汇率被打破 情况下 , 让很多银行出 现坏账死账的现象 , 使其破坏 了银行的运营, 处在倒闭的边缘 , 从 而市场出现崩盘的现象 。 三、 我 国金 融体 系存 在 的 问题 在美 国金 融危 机 的冲击 下 , 我 国也 没有 躲 过 其 迫 害 。在 随 后 年里 , 政府多次调节、 干预、 刺激经济 , 拉动 内需 , 经济虽有好转 , 但是 , 暂时 f 生 的解决 , 只为我们临时渡过了金融危机更大更深 的影 响, 这在一定程度还是具有局限 l 生的。在此过程 中我们也看出了 中国现今金融体系所存在 的问题。 目前 , 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以 下几点问题 。( 1 ) 风险集 中, 不合理融资。融资 主要 由间接 和直 接融资两部分组成 , 现今, 在我 国融资严重失衡。目前, 从全球的 融资形式来看 , 主要直接融资有股票 、 国债 , 企业债券等 , 间接融资 集中在银行贷款。国外市场间接 、 直接融资基本持平 , 相比较处于 融资平衡 , 而我国有所不 同, 从 国内金融市场融资资料显示 , 2 O 0 4 年国内金融融资贷款新增五千万亿 , 占据融 资市场百分之八十五 以上 , 同期股票 、 国债仅占不到百分之十五 , 从二十一世纪至今 , 国 内银行贷款 占融资比例稳中有升, 这种严重失衡的融资结构 , 使中 国金融风险愈发集中。从融资结构来看, 长期融资 ( 直接融资) 有 助于企业 、 国家的发展 , 然而 中国现今所面临的恰恰相反 , 中 国每 年的大部万 / k I t " 期融资都是以短期融资 ( 间接融资 ) 的形式来完成 , 并且 占据了总和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 其中, 这些短期融资几乎全部 来 自银行贷款 , 与此同时, 银行 的资产都是 以短期资产为主 , 所以 就遗留下短存长贷的问题 , 一旦企业出现 问题 , 面临倒闭, 银 行就 有崩盘的可能。这是 中国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之一 。( 2 ) 信用体 系单一化。我国一直处在信用单一化, 在中国, 银行信用以绝对的 优势主导着 国内的信用系统 , 近几年来, 虽然出现了一些 民间信用 等形式 , 但是银行信用的地位没有被撼动 , 银行信用作为一个 国家 政府部门出现在经济领域 , 社会资源分配 兀 . 乎处于无偿状态 , 虽然 国家已经在竭力改变这种状况 , 但是我 国的信用体系仍处于一种 无序现状中, 国家信用体制的不完全 , 以及国家信用没有在其中发 挥好应该有的作用 , 这些都是导致信用单 一化的原因。 ( 3 ) 金融 市场 问题繁多。在资金筹集过程 中, 金融市场的建立在某种程度 上缓解了融资的困难 , 也开辟了新 的融资途径 , 但是在发展 的过程 中仍然存在问题 。比如 : 有价证券流动陛严重不足, 二级市场和一 级市场不平衡; 在流通 的过程 中金融工具极不规范, 行政摊派现象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 村 金 融
农 经 科 1 第2卷 l期 总 8期 村 济与 技2l年 2 第 l ( 第2l ) 0
我国农村盒融体系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簧
蔡 正琦 ( 云南农 业 大学 思 想政 治理 论教研 部 , 南 昆 明 6 0 0 ) 云 52 1
[ 摘 要 ] 村 金 融 在 我 国农 村 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中具 有 重要 的 作 用 。 是 , 国现 有 的 农 村 金 融 体 系改 革 创 新 步 伐 农 但 我
额 回报 . 对 外 资 银 行 的挑 战 , 年 来 实 行 商 业 化 改革 , 施 了 应 几 实

f9 4 19 ) 在 第一 阶段 的 基 础 上 . 一 阶段 的 改 革 更 明 确 19 ~ 9 6年 。 这
了 改 革 的 目标 与 思 路 . 出 了 要 建 立 一 个 能 够 为 农 业 和农 村 经 提 济 发 展 提 供 及 时 、 效 服 务 的 金 融 体 系 的 口号 。更 具 体 的 说 , 有 这
到支农再 贷款资金使用和投放 的名 中。
33 客 观 评 价 贷 风 险 .
[ 】 张屿 , 6 云南省 支农再 贷款政 策效应 分析 L . 金融 . h , 2: j 时代 】 29 ( ) (9 1
76 7. -7
按 照 相 关 惯 例 及 法 规 ,合 理 核 定 支 农 再 贷 款 的损 失 比 例 , 客 观 承认 支 农 冉 贷款 的损 失 额 度 . 解 农 村 信 用 社 经 营 风 险 的 缓 压 力 。如果 于农 业 自然 灾 害或 客观 原 因造 成 的 贷 款损 失不 应
近的 并为矧一笔 支农再贷 款 , 到期 分别收 回 , 也可 以将投放 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摘要发展农村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农村经济如果发展起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综合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文献资料法、图表分析法和数量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发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通过对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恶劣、农村金融服务较差、民间借贷的冲击、机构布局不合理,资金缺乏、不良贷款率高还有近几年农村金融机构数、每万人拥有银行网点数、2016年各地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分析。

通过研究得出的政策建议为:(1)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2)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3)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4)降低民间借贷的冲击。

(5)加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扶持。

(6)加大农村对于两权抵押的扶持本文最后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我国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

(2)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过农村金融发展的环境很恶劣。

(3)我国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相比城市差了许多。

(4)银行网点的大量退出,导致资金的缺乏。

(5)虽然有两权抵押的提出,但是农村地区商业银行的不良率还是比较高。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不良贷款率目录1 绪论 (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3)1.3 研究方法 (4)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4)2 理论基础 (5)2.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5)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5)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6)3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7)4 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 (9)4.1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完善 (9)4.2 农村金融的发展环境恶劣 (9)4.3 农村金融服务较差 (9)4.4 民间借贷的冲击 (10)4.5 机构布局不合理,资金缺乏 (10)4.6贷款不良率较高 (12)5 发展农村金融的建议 (14)5.1 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14)5.2 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14)5.3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 (14)5.4 降低民间借贷的冲击 (14)5.5 加大对农村商业银行的扶持 (15)5.6 加大对农村关于两权抵押的扶持 (15)结论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金融改革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应采取的对策

我国金融改革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与应采取的对策
经营; 建立和发挥信息披 露、 信用评级 等基本 市场约束与激励机制及作 用, 加快信用评级 体 系建设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建立; 增 强金融安全意识 。 提升金 融安全在 国家安全战略 中的地位 , 加大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力度。
[ 关键词】 金融改革 ; ; ; ; 策 创新 银行 问题 对
[ 中图分类号】 F4 60
下, 综合化经营必将提上改革 日程 , 金融创新势不可挡。 意识和成本意识 , 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经 金融危机并不意味不能金融创新 , 关键是有效的金融监
管要跟上 , 这在我 国恰恰不 够 。在 金融创 新过 程 中 , 随着 用形式得 以充 分运用 , 融市场价 格呈现 高度 易变性 , 金 金 融业 面临 的风 险相应增 加 。由于我 国市场经 济体制 尚未
马 劲 忠
( 国建设 银行 中 【 摘 鹤 岗分行 , 黑龙 江 鹤岗 14 0 ) 5 10
要】 当 , 融改革与金融创新应 完善公 司治理结构 , 前 金 建立职业银行 家队伍和公 开透明、 平公正的激励约束机 公
制; 立足 实际、 提高改革效率 , 适度鼓励金融创新 ; 加快利 率市场化步伐 , 逐步完善人 民币汇率生成机制 , 推进金融机 构综合化
模式趋 同。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 , 这些股份制银行大多是依 托某种政府部门背景、 上而下组建起来的, 自 规章制度也
[ 收稿 日期 】 00 0— 4 2 1-22

下隐 患 。
5 . 金融创新困惑。 金融领域在向外资全面开放的条件
2 — 9
商业经济
第 21 00年第 4期
SA H NGY I J N .。0 0 EJNG I o4 2 1
第 21 年第 4 00 期 ( 第 37 ) 总 4期

我国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我国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2017年5期总第842期一、当前金融形势及存在的问题1.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足(1)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配置效率可由M2/GDP 值来衡量,该比值反映了一个国家每增加一单位的GDP 需要多少银行货币作为支持。

其值越大,表明经济货币化的程度越高,资源配置效率越低。

根据国际经验,M2/GDP 值应介于100%~150%之间为宜。

然而,自1990年以来,我国的M2/GDP 一路飙升,截止2015年底,该比值已达2.02之高1,远超过一般水平,几乎是世界最高。

这也间接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投资对GDP 的拉动力逐渐降低,即产能过剩现象凸显,资产泡沫化问题显著,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

种种现象均会阻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2)金融基础设施水平低下: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保障。

而在我国,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较薄弱,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法律基础方面,存在着如法律制定时滞效应显著、有关法律对金融债权保护力度较低、法律条文太宽泛,操作性较弱、相关法律之间有空白、交叉或矛盾等缺点。

再如,在信息与公司治理基础设施方面,信息的公开性、透明度与可获得性依旧较低。

(3)金融风险问题依旧显著:如今的社会中,各经济领域高度交融,一个地方出错便如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波及整体。

因此,对金融风险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就目前来说,我国对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杠杆率逐年攀升,次级贷款数额逐渐膨胀,资产泡沫化严重,债券违约现象频发。

2016年以来,由于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债券违约数爆炸性增长,违约总额已达到403亿元,如中城建、山水水泥、大连机床等等。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P2P 小额信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由于监管错位、法律缺失等原因,P2P 停业、跑路现象频发,增加了金融运行中的风险性,对企业的融资产生了不良影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历程、成就和进一步发展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历程、成就和进一步发展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历程、成就和进一步发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回顾中国金融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总结其取得的显著成就,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过去的三十年,中国金融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性变革,逐步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这一过程中,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不仅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为全球金融稳定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通过梳理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主要历程,分析其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以期为中国金融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程是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展开的。

在国内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境,金融体系效率低下,资金分配机制僵化,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国际方面,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使得中国金融市场必须与国际市场接轨,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市场的信息化、网络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应运而生。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改革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旨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透明、高效的金融市场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也致力于加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提升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进程。

自1980年代初开始,中国金融业开始了艰难而坚定的改革之路,至今已走过三十余年的风雨岁月。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主要围绕着银行体系的改革进行。

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标志着中国金融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及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及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一)我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1992 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来, 中国金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金融在改革中稳步健康发展, 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1. 金融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始于金融机构的组织创新,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一个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 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 并且在逐步完善。

2. 金融法律框架基本形成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国金融法制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对于明确中国人民银行的性质和地位、保证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对于加强金融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对于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维护金融秩序和货币稳定、保障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 无疑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金融宏观调控日益走向成熟中央银行对金融形势的监控和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监管也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程序和办法。

4. 外汇体制改革进展顺利经过十多年的改革, 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由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计划管理模式转向建立在外汇留成与上缴制度基础上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进而再转向建立在银行结售汇制度基础上的以市场调节为主管理模式的转变过程。

5. 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的金融体系的建立,中国的金融市场在不断探索中发展, 目前, 一个初具规模、分工明确的金融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6. 金融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随着中国金融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在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的同时, 中国金融机构也逐步向海外扩展。

(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滞后环节,面临着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几方面。

1.金融机构主体单一且效益低下我国现有金融机构多为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主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没有形成多种所有制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的局面。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与问题.txt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

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

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都只有一转身的距离。

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子市场,也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成熟的金融市场不仅能够满足各经济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而且对金融体系乃至经济体系的稳定、健康运行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金融市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金融市场是指所有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的总和,狭义的金融市场是指进行金融产品买卖交易的场所。

通常所说的金融市场主要指后者,本文从狭义金融市场的角度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由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支持国家宏观调控实施、推进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货币市场已成为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也是各类金融机构调节资金头寸、管理流动性和进行资产投资的主要场所。

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的培育和建设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

近年来,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偏多、货币信贷扩张压力较大、物价不断攀升的形势下,人民银行通过与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搭配使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加大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同时,缓解商业银行季节性支付清算压力。

2007年,人民银行累计发行中央银行票据4.07万亿元,正回购操作1.27万亿元。

通过中央银行票据和开展正回购操作当年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1.02万亿元,相当于2007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5.5个百分点冻结流动性的1/2。

我国转型金融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

我国转型金融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

我国转型金融发展现状、问题与原因近年来,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我国积极推进相关的顶层设计与工作部署,推进煤炭等高碳排放行业转型升级。

结合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具体要求,各地方、各行各业均在着手布局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有多个省市提出碳排放达峰目标。

其中,安徽省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统筹推进节能减排减碳,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严控高碳排产业规模和项目数量,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完成电能替代60亿千瓦时,推进绿色储能基地建设,扩大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00万千瓦以上,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完成造林140万亩。

从煤炭行业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21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强调,煤炭行业以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升煤炭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着力建设现代化煤炭经济体系,该报告提出了2022年及今后煤炭行业要努力抓好的多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积极探索煤炭“双碳”战略发展路径,开展“双碳”目标下煤炭领域重大问题研究和顶层设计,健全完善促进煤炭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此外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纵深推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等重点任务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相辅相承。

全球经济低碳转型资金需求巨大,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估测,到2050年全球需要投资92万亿美元才符合《巴黎协定》所需满足的资金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充分发挥转型金融的支持作用,才能促进包括我国在内的高碳排行业产业转型升级与能源结构优化的科学有序进行。

(一)当前我国高碳排行业转型金融政策为推进产业低碳转型、双碳目标、转型金融发展的实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等国家顶层设计文件中均强调了气候投融资的重要意义。

分析当前金融改革所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

分析当前金融改革所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

分析当前金融改革所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摘要】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备受打击,也加快了金融改革的进程。

同样,中国经济发展在面对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暴露出了在金融结构以及应对金融风险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推行金融改革是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本文分析了当前金融改革所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为推进金融改革进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金融改革金融风险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无一幸免地被卷入其中。

金融危机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同时也暴露出各国在金融组织结构以及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推进了各国金融改革的进程。

通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金融改革也已小有成就,尤其是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金融产业在近十几年的金融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有银行改变其经营与发展模式,实现了股改和上市,中小商业银行等为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不断改变自身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新的经济制度,也实现了自我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

总体来说,中国当前进入金融改革的热潮之中,有关汇率、保险、理财能相关改革措施的不断实施已经印证了这一点,但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复杂多变的,但中国的金融体制在某些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于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在面临金融风险的时候,抵御能力仍然存在一定缺陷。

因此,怎样推进金融改革,加强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真正深化改革措施,其重点和难点都需要在不断的摸索与探讨之中确定。

一、加强市场认知程度,均衡金融市场发展是推进金融改革的首要条件由于中国经济体制与发展的不同,人们对于金融改革的认知程度存在着宏观与微观上的分歧。

政府与地方的对于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各持己见,所关注的问题略有偏差。

政府是从整个宏观层面上来调控金融改革相关举措,希望整个金融市场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性,而地方则更希望通过相关的金融改革措施,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事实上,无论是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来分析整个金融改革措施,应当确定的就是金融改革的目标是让经济发展趋于稳定前进的路程,让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避免虚拟经济发展过度,导致金融业发展违背市场原则,以致金融市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下降。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HU B n - o g a g yn (colfE oo c a dMaae e tC og igT reG re U i ri, hn qn 0 0  ̄P j S ho cnmi n n g m n, hnqn he ogs nv sy C o gig4 4 0 Rc o s e t
Ke r :rr n n e s s m eet c u tr au e y wo ds u a f a c ; y t d fc; o neme s rs 中央关于推 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指 出“ 农 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 的核心” 。创新农村金融体 制, 放宽农村金融准人政策 , 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 、 合 作性 金 融 、 政策 性金 融 相 结合 , 资本充 足 、 能健 功 全、 服务完善、 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加大对农 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 拓宽融资渠道 , 合运用财 综 税杠 杆 和 货 币政 策工 具 , 向实 行税 收减免 和 费用 定
1 我国农村金融存在 的问题
1 农村贷款难 问题没有得到有 效解决 . 1
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普遍存在。 农户贷款难既与
我 国农村经济 的固有特点有关 , 也与我国农村金融 体系不完善有关 。我 国农业生产规模小 , 市场化组 织程度低 , 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 农业生产 的 自然 风险和市场风险使得农业信贷风险高 , 收益低 。此
i o tn o e i e u ig t n a t n c s , pi zn e o r e al c t n n r v d n n e t e me h ns S , h mp ra tr l n r d cn r s ci o t o t a o s mii g r s u c l ai ,a d p o i i g i c n i c a im. o t e o o v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在我国, 农 村人 口 占绝大 多数 , 农村 经济 相对落 后 且 发展不 平衡 , 农业、 农 村 和农 民问题成 为我 国发 展经 济、 实 现小康社 会所面临 的一 个不可逾 越 的问题 。农 业 基础地 位薄弱 、 城乡社会 经济发展两极 化 以及农 民收入 持续偏 低等现实 问题均 反映出农 村金融改革的急迫性 。
我 国 农 村 金 融 体 系 的 发 展 现 状 、 存 在 问 题 及 政 策 建 议
常海防
( 中 国移 动通 信集 团设 计 院 , 北京 1 0 0 0 8 0 )
摘 要: 近几年来“ 促进 农村 金融发展 ,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 的数量 与服务水平” 一直是我 国农村 发展 的重点话题。但是 , 总体来 看 ,

体 工作安排 》 全国 3 5 个 省( 区、 市, 西 藏 除外 ) / 计划 单列 市计划 到 2 0 1 1 年 全 国完成 1 2 9 4家 新 型农 村金 融 机构 我 国农村金融 资源开发是一个渐进 的过程 , 其 中政 府 始终处于绝对 的主导地位, 具有政府 主导型和供 给强 的设立 , 其 中村镇 银行 1 0 2 7家 , 贷款公司 1 0 6家 , 农 村 制 性 的特 征 。此外 , 我 国农村金融 资源 的配置具有 明显 资金互 助社 1 6 1 家 。但是截 至 2 0 1 1 年底 , 全 国已组建新 的城市化倾 向。国家经济政策 的安排会在较 大程度 上影 型农村金融机构仅为 7 8 6 家 ,其中村镇银行 7 2 6 家, 贷 响农 村金融 , 现 阶段 , 我 国金融 制度 安排 是倾 向于工业 款公司 1 0家 , 农村 资金互助社 5 0家 。农 村金融 机构在 化、 城市化 的。作为 国家金融 的一部 分 , 农 村金融资源配 东部沿海地 区相 对完 善 , 有 的地 区甚至 村里都 开设有 金 置也必须 服从 于城 市化 的 目标 , 由此导致 大量 的农 村金 融服务机构 ,而 中西部 地区金 融机构分 布数量 较少 , 各 融资源通 过财政渠道和金融渠道 流出农 村经济 领域。 大商业银行纷纷 从农村地 区撤 出 , 真正 服务于 “ 三农 ” 的 ( 四) 农 村 金 融保 险发 展 落后 村镇级的金融机构大量缺乏 。

当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金融安全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深化金融改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方面取得重大成绩,总体来看金融安全在现阶段形势是好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从整体上看起步晚、底子薄,金融技术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

而且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同发达国家的经济金融对话中,很难处于平等的地位,却必须面临发达国家制定的竞争规则的挑战,显然,发展中国家所要经受金融风险的考验比发达国家严重得多。

当前,我国金融安全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1、资本的非法流出入对我国金融安全的负面影响。

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对外依存度的提高表明我国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水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有很多因素对我国的金融安全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重要表现就是资本的非法流出入。

对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增加宏观金融调控的难度、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容易造成金融泡沫、增加金融风险。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安全造成的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传统金融企业的落后运营模式在同国外先进的金融营运模式的竞争中明显要处于劣势,而且现有的宏观调控手段也很难达到一体化经济发展的要求。

因此,我国的经济、金融对外开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大力提高国内宏观经济、金融调控能力的基础上循序渐进。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金融安全的挑战。

要充分认识到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业产生的压力和冲击。

一是尚未完全走向企业化经营的国有商业银行系统尽管其分支机构众多,但它们在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经营能力、技术条件等方面无法与发达国家实力雄厚的大银行相竞争,一旦允许外资银行大量进入并放开人民币业务的限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一些优质客户流失的严重问题。

深化金融改革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深化金融改革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深化金融改革的障碍及解决对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改革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金融改革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

然而,深化金融改革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深化金融改革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一、金融改革的现状金融改革是一个既紧迫又复杂的改革领域。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的背景是为了解决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以及应对新的金融风险和挑战。

国内金融改革在一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房地产税试点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二、深化金融改革面临的挑战(一)官员体系和利益体系惯性改革靠什么来推动?需要改革的动力,需要改革者对于未来发展的信念和坚定。

可是目前在金融改革中,一些官员和利益集团对于改革的坚定性存在问题。

如果他们没有改革的动力,对改革的思路刻板,固守于“原则实施”认知和官本位思维,那么这种决策者的惯性会对改革带来很大的阻碍。

(二)传统行业的松散结构,“摆官复营”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传统金融行业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束缚——传统金融行业的经营结构非常松散,由于市场细分化趋势明显,每个细分化领域的上下游业务的分离很明显,而改变这种标志性的经营结构,对于传统金融行业,可能面临较大的调整成本,包括重新规划组织结构、培训新型人才、重新分配资产群体等。

(三)组织架构分化与支付问题另外,中国现有金融体系中还存在许多阻碍深化金融改革的问题,比如组织架构的分化和支付问题。

产品架构不清,协同问题一直困扰金融机构发展,这也往往是拓展业务模式比较困难的原因所在。

而笨重的组织架构同时也给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添了不少拖油瓶。

支付问题方面,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等越来越普及,但是用户对于这些服务的信任度还比较低,加之相关法规的缺乏,使得各类支付现象难以得到治理和加强监管。

三、深化金融改革的对策(一)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金融改革过程中也必须要逐渐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从而减少中国经济对美元汇率的依赖,实现自主稳定的货币政策,同时拓宽中国企业在全球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良好的国际评级标准根据能极大增强人民币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让国际市场普遍承认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乃至可以适应市场变化。

中国金融开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金融开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国金融开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GDP总量达10万亿的经济大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密切相关,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中,中国金融领域的开放依旧存在失衡现象。

中国经济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在金融开放的同时就必须预判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风险,提前找到相应的对策。

本文从银行业、资本市场、保险业三个方面论述中国金融开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了现阶段的货币政策对我国金融业开放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加强风险控制,提高全面管理水平;完善国外保险公司在华经营政策;逐步加大汇率自由浮动比例;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公开市场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等对策。

我国的金融市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快速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市场体系中,金融市场也是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整个市场体系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的金融市场在有效地动员筹集资金、合理地分配和引导资金、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及维护金融稳定发展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录中文摘要一、中国金融开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中国金融行业开放所出现的主要问题(二)现有货币政策所导致的中国金融开放问题二、中国金融开放主要问题的解决对策(一)加强风险管理(二)完善国外保险公司在华经营政策(三)逐步加大汇率自由浮动比例(四)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五) 从根本上改变现行不合理政策(六) 借鉴国际经验三、解决金融开放问题将使中国收获未来四、参考文献五、后记中国金融开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中国金融开放的主要问题从资本强国转型的经验来看,金融开放存在相互关联的理论模式,即GDP 增长、国内信贷投放、汇率和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市场开放四个方面的相互关联。

金融开放行业可细分为银行业的开放、资本市场的开放和保险业的开放,金融市场按使用期限划分,可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在新常态下,金融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融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新常态下的金融改革和发展。

一、加强金融监管,保障金融风险可控众所周知,金融风险是全球性的问题,我国也不例外。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新常态下,我国可能面临更多的金融风险,这也需要我们加强金融监管。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金融监管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加强银行的资本金充足性、巩固金融稳定,以及提高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同时,在监管方面,也加强了对影子银行和其他风险因素的监管。

这些举措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我国的金融风险总体可控。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和试点制度等,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二、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促进经济发展除了加强监管之外,我们还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

在新常态下,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愈发重要,金融创新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政策和举措。

例如,养老保险、个人住房公积金、商业医疗保险等,这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市场需求,同时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此外,一些新型的金融科技也在不断涌现。

特别是区块链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金融领域,为金融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当前,我国的金融体系主要依靠银行间贷款和发债融资等间接融资方式。

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不对称、反复层层转换等,导致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也随之增加。

因此,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

这将有助于打破融资单一、市场失衡的局面,促进企业的多元化融资,同时也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

在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发行制度和监管制度,还需要加强投资者保护、推动公司治理等方面的改革。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_王瑾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_王瑾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王 瑾 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在职研究生班摘 要:随着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整个国际金融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已不可逆转,监管中将遇到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这对我国金融行业监管标准、监管水平提出了更多的挑战,迫切要求完善现实金融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共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进而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和壮大,是我们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危机 金融创新一、金融监管体系的含义及监管的目的金融监管体系,又称监管体系,是指一国在中央政府领导下,对商业、专业金融机构经营行为进行宏观调控、监督、管理的制度、机构和组织,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在我国行使监管职权的机关有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

其中,人民银行是监管体系中的主体。

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

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对国家经济发展、降低失业率、抑制通货膨胀、调节国际收支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比较完善的、理想的金融监管体系,应是一种独立、开放、统一的体系,即完全脱离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和地方政府领导的直属国务院的金融监管体系,与货币发行、政策制定、资金清算、代理金库等业务彻底脱钩,避免其他方面的干预和干扰,可以自由开放地监管不同行业和部门。

金融监管的目的,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是为了保证金融市场机制,进而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以高效、发达的金融制度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从金融市场的本身看,是为了限制和消除非一切不利于市场运行的因素,以维持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保障市场参与者的正当权益,保证市场在具有足够的深度、广度,弹性的基础上稳步进行。

二、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发展历程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运行机制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过程。

它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计划经济时期(1948-197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二十年来我国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和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我国金融改革二十年背景概述20年来,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程。

从中央银行的建立,到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分设;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出现,到证券市场的运营;从拆借市场的兴起,到期货市场的发育;从贷款规模的取消,到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等,中国金融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要求,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金融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景下,中国现有金融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但归纳而言,国内金融体制改革进展到现在,实际上只剩下三大重要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率市场化,分业与混业经营。

二、金融改革成就分析如今,金融改革历经二十载取得了相当大的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建立了融资规模庞大、结构相对健全、竞争比较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型金融运行体制,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达到了相当程度。

金融市场体系的形成,为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使得市场型金融运行体制得以确立,成为推动经济、金融市场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类经济主体的投融资渠道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大大提高,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

第二,建立了以多种间接型金融调控工具为主体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对金融的调控,则必须摈弃计划管制,实行以金融市场为基础的间接调控,注重发挥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各种间接型金融调控工具的作用。

1996年,我国取消了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在金融调控间接化改革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利率对金融运行的政策调控功能也在明显强化。

除存贷款基准利率外,利率体系中的其他利率都已基本实现市场化,利率对资金稀缺和政府政策意图的反映程度大大增强。

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性也在日益提高,利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高度关注的金融指标,市场和公众的利率变动预期,已经越来越强烈地影响到金融机构的资产经营行为和资产价格。

随着近年来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金融当局的利率调控技术也相应改变,即由过去单纯注重利率水平调整转变为利率水平调整和利率结构变动并行,利率对经济的结构调整功能也凸显出来。

第三,建立了由央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及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组合而成的多样化金融组织体系。

金融组织结构的多样化,是20年金融改革的产物,也是金融行业内部结构和金融市场结构演进与优化的产物。

第四,建立了较为健全完善的金融监管制度。

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分设,使我国形成了与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相适应的金融分业监管制度架构。

从金融监管手段看,行政监管手段的作用被逐步弱化,经济监管手段和法律监管手段的作用显著增强。

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实行国际上通行的五级分类考核制度,按“巴塞尔协议”要求对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资本充足比率监管和风险监管,诸如此类的监管措施的推行,表明我国的金融监管正在向市场化和国际化方向靠拢。

第五,金融对外开放迈出重要步伐,我国金融的国际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金融改革是金融对外开放的助推器和加速器。

国有银行股改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外资银行参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商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金融业务向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大量合资保险公司面世、QFII基金设立等一系列金融对外开放措施,使得我国金融逐步融入国际金融大家庭。

第六,培育和增强了社会公众的金融意识,促进了民族文化创新。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金融产品结构、金融工具结构趋于层次化和多样化,同时金融改革与发展拉近了金融和人们的联系,使金融走进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的生活。

面对物质利益的诱惑和变化多端的金融市场,人们的金融意识大大增强。

这种金融意识是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必须具备的精神价值,它在使金融运行方式和我们置身的物质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也猛烈地冲击着不思进取、守旧滞止、耻于竞争等儒家文化传统中的负面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三、关于金融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阐释20年来,中国金融业改革可谓是如火如荼,也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

但是,这些年来中国金融改革是形似而神不似。

也就是说,中国金融业改革可以移植外国金融业的组织、机构、产品、市场及制度,但却无法移植外国金融业的内在精神、价值观及运作机理,从而使得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来检讨与化解中国金融业的内在制度缺陷。

中国金融业改革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没有走出中国金融改革的特有之路?这仅仅是中国金融改革的路径依赖而导致无法跳出其制度的窠臼吗?其实,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路及范式仍显陈旧。

多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往往只在传统的思维与观念层面上发生了一些变动,而且又是以围绕着金融机构建立和调整为核心展开的。

如央行分拆与银监会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建立、金融工委的建立与撤消、汇金成立与变更、国有银行重组等。

由此可见,中国金融改革从起点到终点,都涉及机构的建立与撤消及人事的安排与调整。

正因如此,迄今中国金融改革还没有从金融业如何来满足变化了的市场金融服务需要展开,即从金融功能角度来确定金融改革的使命、目标、权利与义务关系,从金融业的内在规定性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

主要问题表现如下:第一,资本市场存在着缺陷。

我国资本市场仍然主要由政府主导,国家对股票市场行政干预过多,资本市场主要偏袒于支持国有企业的发展,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设置了诸多障碍,并且资本市场投资现象十分严重。

第二,货币市场发育不良,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

货币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参与主体少,并且存在市场分割,资金配置效率低。

货币市场发育不良影响了利率市场化,使得利率仍然由政府主导,并不能真正反映市场上资金的稀缺程度。

第三,银行业垄断程度仍然相当高。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业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但实质上,国有独资银行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非国有金融机构、尤其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银行业面临很高壁垒,城市和农村金融分割现象严重。

第四,分业与混业经营的问题。

我国是在1995年通过《商业银行法》后才正式确立了分业经营制度,然而,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在加入wto的新形势,势必面对国外金融业强有力的挑战。

同样,国内的各家银行目前也面临着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增大、间接融资比重下降的问题。

由此引起的业内竞争加剧,造成银行利润率下降、业务风险增大,迫使许多银行不得不考虑从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寻求自身的业务发展,于是各种取向混业经营的金融创新已经悄然涌现,混业经营成为国内金融企业的必然选择。

但是,鉴于混业经营制度曾经一度对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在法律体系尚不十分健全、金融市场监管和内部控制能力较弱的状况下,要稳妥地做好混业经营的准备工作。

四、关于金融改革发展方向探讨第一,稳步推进利率自由化。

金融深化论者所倡导的金融自由化改革主要核心是利率自由化,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经验表明,利率自由化快速推进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其事,控制好节奏:首先考虑整顿现有不合理利率结构;然后建立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导向的弹性利率体制;最后在法规完善、制约机制强化的前提下实现利率市场化。

第二,促进金融组织多元化发展,增强金融活力。

完善银行经营机制,稳步发展城乡合作银行,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鼓励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合理引进境外金融机构,加强银行业的竞争;大力改革证券市场,扫除企业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的诸多不合理限制,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第三,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完善金融监管。

金融体系改革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作保证,因此,政府应努力控制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为金融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投资效益。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规范企业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收益,促进金融深化的顺利进行。

第五,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

为了加强央行的宏观调控与监管职能,中央政府已提出两项重大举措:一是改革中国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人行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的状况,保留或适当合并现有地、市分行,加强分行或支行的金融监管,二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切实加强金融监管和金融企业内部管理。

第六,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

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金融改革方针下,必须从体制外新建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注意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如一些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逐步向全国发展,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一批外资银行获准从事人民币业务,这一切都为体制内的不足做了必要的补充。

第七,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例。

发展金融市场既要循序渐进,又要加快步伐,突出重点。

当前应该把短期融资市场作为发展重点。

目前商业信用不规范,商业票据流动性极差,极大地限制了金融市场的深化。

近期内,需要加快开发票据市场,为企业短期融资提供市场条件。

同时,扩大同业拆借市场,使金融业的短期资金融通以市场融资为主,相应缩小中央银行贷款,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扩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王永利: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八大的问题》《中国金融改革成绩、任务和深化之路》《中国金融改革从“形似”转为“神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