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二单元 相关读物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读《经典常谈》》(一等奖课件) (2)
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象老鼠死精 光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象/老鼠 死精光/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今年好晦气/少不得打官司/猪仔大似象老鼠/ 死精光/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
示例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语出《论语·乡党》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方法3:据顶真,定句读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 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中又作了主语。 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 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虑句读。
方法3:据顶真,定句古美读和人
十 文
分 辞
讲 美
究 ,
行 为
文 了
的 达
音 到
乐 这
一效果,需要使用修辞手
法和一些特定的句式。我
文言文断句方法
方法4:据排偶,定句读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 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这一特点,为我们断句提供了方便。
方法4:据排偶,定句读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
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 整齐、四六句多,在文言 文尤其是骈文中较为常见, 可据此断句。
例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 害之郡。
文言文断句方法 对 话 是 文 言 文 断
句的一个明显的
方法6:对话引文定句读 标志。
例6: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 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 乎 庞王恭曰与寡太人子疑质之于矣邯三郸人/谓言魏市王有曰虎/王今信一之人乎言王市 曰 有寡虎人/王信信之之矣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 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胠箧》课件
————司马迁
儒家是食粮店,道家是药店。
————南怀瑾
田宇 :为什么圣人死了之后就没有江洋大 盗? 上个世纪的大盗张子强,杀死了自己一起
“诞生入死”的团伙,抢劫李嘉诚的儿子。但他 还是香港第一大盗。上个实际的最残酷的枪杀杀 人犯,白宝山。虽然都不守道,但都是大盗
孙继洋: 他们都有道啊,妄意抢李嘉成的儿子能 赚钱,圣也,单身前往,勇也,义也,知道这钱 可以赚,智也,分脏的时候,知道人人有份,仁 也。
陈晓琳 说的好像有道理的样子
科技发展原子弹, 战争机器平民难; 杀人一个是凶犯, 军令动辄XXX万!
谢谢,再见
盗跖成事 因有道
பைடு நூலகம்
圣为盗守 至圣为大盗守
窃国者 并窃国之重器 治国之器增盗因
珠毁玺破 斗掊衡折 绝律民聪 弃义德同 削曾钳杨 攘弃仁义
绝圣弃知
引出 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赞成还是批评? 生活中的发现!
庄子是个傻蛋? 偏激中的温暖!
收获
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作《渔父》、《盗跖》、《胠箧》, 以诋訾(zĭ诋毀)孔子之徒,以明老子 之术。
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讲的是什么内容? (陈晓琳)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柴洪玉)
庄子胠惬一文的论点是什么?找到了大量 论据却很难找到中心论点,难道是有意的 行文思路吗?(李永晨)
每个分论点都有什么相通之处?(郭越桥)
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这四个 例子想表达什么观点?(姜宇姗 )
庄子身为诸子百家之一不算圣人吗?如果算,他 为什么要让人讨厌圣人,若不算,他不就如师说 里的愚人一般。(任金鹏)
庄子为什么主张绝圣弃知,这不是文化的倒退吗?
他自己跟别人宣扬道家思想不也是传播智慧吗? 与他的主张自相矛盾(周琦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二单元《晋灵公不君》同步检测.doc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第二单元《晋灵公不君》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B . 而观其辟丸也C . 三进及溜D . 衮职有阙2. 下列加线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鲜:很少。
,②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进入。
B . ①宣子骤谏,公患之骤:急速。
,②尚早,坐而假寐假:假装。
C . ①弃君之命,不信信:诚信。
,②晋侯饮赵盾酒饮:给……喝。
D . ①今近焉,请以遗之遗:留下。
,②子为正卿,亡不越竟亡:逃跑。
3. 下列语句中加线的“以”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厚敛以雕墙②使妇人载以过朝③遂扶以下④今近焉,请以遗之⑤寘诸槖以与之⑥倒戟以御公徒⑦以示于朝A . ①②⑥④⑦③⑤B . ①②⑥③⑤④⑦C . ①⑥②③⑤④⑦D . ①⑥②④③⑦⑤4. 下列语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其我之谓矣B . 宜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C . 有一于此D . 赵穿攻灵公于桃园5.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盛服将朝A . 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B . 舍于翳桑C . 提弥明死之D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古今词义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坐而假寐B .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C .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D .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7. 下列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厚敛以雕墙雕:刻画,绘制。
B .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入:纳,这里指被采纳。
C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没有。
D . 晨往,寝门辟矣辟:打开。
8. 下列语句中加线的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而观其辟丸也,②则社稷之固也B . 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②过而能改,善莫大焉C . ①不入,则子继之,②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D . ①宣子骤谏,公患之,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9. 下列语句分别能表现晋灵公“不君”和赵盾之“恭敬”的一项是( )A . ①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②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B . ①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②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C . ①吾知所过矣,将改之,②不忘恭敬,民之主也D . ①公患之,使麑贼之,②寝门辟矣,盛服将朝10.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晋灵公不君》一文,开头就说“晋灵公不君”,定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孟子见梁惠王》
恻隐之心
义
羞恶之心
孟子“仁义”观
重点字词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②上下交征利 ③弑其君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
⑤然则乡之所谓知者 ⑥不夺不餍
重点字词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②上下交征利 ③弑其君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
(亦:句首助词,无义)
⑤然则乡之所谓知者 ⑥不夺不餍
重点字词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②上下交征利 ③弑其君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
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知
识
回
肆叁 贰 壹
顾
孟思仁孟
子想义子
语性观简
录情点介
(亦:句首助词,无义) (互相求取利益)
⑤然则乡之所谓知者 ⑥不夺不餍
重点字词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②上下交征利 ③弑其君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
(亦:句首助词,无义) (互相求取利益) (子杀父,臣杀君,曰弑)
⑤然则乡之所谓知者 ⑥不夺不餍
重点字词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②上下交征利 ③弑其君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 共同编写而成,是记录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 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人之安宅也 仁
人之正路也
恻隐之心
义
羞恶之心
人之安宅也 仁
人之正路也
恻隐之心
义
羞恶之心
人之安宅也 仁
人之正路也
恻隐之心
义
羞恶之心
人之安宅也 仁
人之正路也
恻隐之心
义
羞恶之心
人之安宅也 仁
(后、先:以……为后; 以……为先;名词的意动用法)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重点字词
①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②上下交征利 ③弑其君 ④苟为后义而先利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经典原文1《论语》十则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论语》十则万世师表——孔子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
孔子出生于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葬于今曲阜孔林,享年73岁。
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中。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勇士,叔梁纥晚年与年轻女子颜征在生下孔子。
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后怀上孔子,又因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为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病逝,家境相当贫寒。
由于种种原因,政治失意,孔子曾携弟子周游列国,后将精力用在教育上。
孔子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
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有很多为各国栋梁。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春秋战国乱悠悠”,东周时期是历史上著名的乱世。
春秋时期,臣弑其君、家臣弑其大夫的事时常发生。
譬如鲁国即先有大夫季氏专权,后来又有季氏的家臣阳虎作乱。
各诸侯国为支付军费开支,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
人民的生活愈加痛苦。
私人讲学与百家争鸣:春秋时代,社会秩序大乱,学校荒废,贵族零落,大量典籍佚散,大量有学养的贤人流散民间。
这些有学养的贤人,一则出于谋生的考虑,一则出于改变现实的抱负,便开始在民间讲学。
孔子是这方面开风气之先的人物。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广泛招收学生。
文学背景:到了春秋战国年代,诸子百家的各个流派分别著书立说,宣扬和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散文史上的黄金时代。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包括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老师的回忆等内容,作为一部语录体诸子散文集,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二单元经典原文2老子
《老子》五章
老子(约前 580 年-前 500 年之后),春秋 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 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 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传说老子 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称为 老子。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 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 载孔子曾学礼于老子。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名可名,非常名。 译文: 可以被命名的名称,就不是永恒的名称。 句式: 判断句,属于否定判断句。以“非”为判断标志。 (2)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从道理中探求更深一层次的道理,这是探求一切奥妙 的门径。
句式: 判断句,没有判断标志,从句意可以推知。
小 国 寡 民,
使有 什伯之器
国家范围要小,百姓人口要少。拥有各式各样的器具
而不 用,使 民 重 死 而不远徙。虽有 舟 而不使用,使百姓对死亡看得很重而不愿迁移。即使有船
舆, 无 所 乘之; 虽有 甲 兵,无所 陈 之。 和车,去没有人去乘坐;虽然有各种兵器,却没有人去使用。
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小。寡:形容词的使动 用法,使……变少。什伯之器:各式各样的器具。一说,
4.怎样理解第二章中老子的思想? [明确]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着重论述了辩证法思想,指出一切 事物都有对立面。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老 子用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 声、前与后的相互关系说明: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 互依存的,在相反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这一章的后半部 分,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是运用辩证法思想指导社会生 活。他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依循事物发 展的规律而作为,而不主观地强作妄为,以有功自居。他所说的 “圣人”,是指有智慧、懂得自然规律、品格高尚的理想人物。有 时也指理想的统治者。
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素养评价:2.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胠箧-【含解析】
衡石量书整理课时素养评价三孟子见梁惠王胠箧(50分钟·58分)一、基础过关(3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亦:也B.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餍:满足C.唇竭.则齿寒竭:缺失D.毁绝钩.绳而弃规矩钩:木匠画曲线的工具【解析】选A。
A项,亦:句首助词,无义。
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B.阖四竟之内C.然则乡之所谓知者D.焚符破玺,而民朴鄙【解析】选D。
A项,“匮”同“柜”,柜子;B项,“竟”同“境”,疆界;C 项,“乡”通“向”,先前,从前。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解析】选D。
都是代词,指“天下人”。
A项,①介词,表处所,从;②介词,表对象,向。
B项,①副词,才;②判断词,是。
C项,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并列。
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B.此世俗之所谓知也C.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D.天下未之有也【解析】选D。
D项为宾语前置,其他三项是判断句。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A.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B.窃国者为诸侯C.灭文章..论之..,散五采 D.故尝试【解析】选B。
A项,古义:不能行窃。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C项,古义:文辞,文饰。
今义:篇幅不是很长的单篇作品。
D项,古义:曾经试图。
今义:试,试验。
6.下列对课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夫”是官名,夏商周三代,官职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
B.古代称小官吏为“庶人”,也称老百姓为“庶人”,课文中的“庶人”指的是老百姓。
C.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它是诸侯和天子祭祀祖先的地方,庶人不准设庙。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课件第2单元2《老子》五章
孝慈动词,回复,回归 民复 . 疑无路 山重水复 《游山西村》 . 形容词,重复、繁复 斗帐 (5)复红罗复 《孔雀东南飞》 . 形容词,双层的 《送东阳马生序》 不敢出一言以复 . 动词,答复、回答 常无,欲以观其妙 句首发语词,相当于 “夫”,无义 故 . 欺秦邪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 . 名词,缘故 《廉颇蔺相如列传》 (6)故 《鸿门宴》 名词,老交情 君安与项伯有故 .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 副词,仍然 《孔雀东南飞》
动词,替代 之 . 其无以易 寒暑易 节 动词,交换 《愚公移山》 . (3)易 俗 动词,改变 《荀子·乐论》 移风易 . 之 动词,轻视 《汉书》 吏民慢易 .
……美;使……安;使……乐 )
形容词作名词,微妙之处 ) (5)欲以观其妙 ( .
圣弃智动词,弃绝 绝 . 而绝江河《劝学》 动词,横渡 . 《口技》 形容词,达到极点 (4)绝以为妙绝 . 境 《桃花源记》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 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动词,依从 故令有所属 .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量词,辈,等 . 教坊第一部 动词,隶属 (7)属名属 《琵琶行》 . 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属 . 动词,通“嘱”,嘱咐 不恃 连词,表转折 为而 . 日参省乎己《劝学》 . 君子博学而 (8)而 连词,表递进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冯婉贞》 . 连词,表假设,如果
2020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2单元 1 《论语》十则课件PPT
第 6 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判断句) 译文:知__道__的__就__是__知__道__,__不__知__道__的__就__是__不__知__道__,__这__种__态__度__才__是__ _明__智__的__。_ (2)敏于事而慎于言。(状语后置句) 译文:_对__工__作__勤__劳__敏__捷__,__说__话__小__心__谨__慎__。__
栏目导航
第 3 步 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伐愿 坎无 坎伐 伐. .善 檀兮动《词诗,经夸·耀伐、檀炫》耀动 词,砍伐 (2)克克 克. .己 勤复 克礼 俭《动尚词书,》克制动 词,能够 (3)是是 觉.知 今也 是.而代昨词非,《这归 去来兮辞》 形容词,正确
栏目导航
《论语》所体现的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仁”,以仁释礼。“仁”是孔子哲学 思想的精髓,也是孔子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和前提。 (2)孔子提出了“孝悌”和“忠恕”两个辅助思想,主张以“温 和”的方式治理动乱的社会。 (3)孔子还从“仁”出发,提出了许多道德修养理论,如“克己 复礼”。他还把“仁”推演为恭、宽、信、敏、惠等具体的道德要 求,以及中庸之道。
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动词,取道
栏目导航
敏于事而.慎于言连词,表并列 (6)而吾 敝十 之有 而.五 无憾 而.志 连于词学,连表词转,折表 顺承
曲肱而.枕之 连词,表修饰
知之为.知之动 词 , 表 判 断 , 就 是
栏目导航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问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10《人间词话》十则》课件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 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 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 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 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王国维《文学小言》
•小结:
•(1)本文谈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 境域
•(2)环绕“境域”提出了哪些独 到的观点?(你读到了什么?)
• 境域的意义 • 境域有“造境”与“写境” • 境域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 境域离不开“真情”与“真景” • 境域需要有表现力的文字 • 成功者必经过三种境域 • 词的境域取决于作家“心”的境域 • 只有“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才能写出有生气, 有高致即有境域的作品
后两句写空中轻燕斜飞,舍外绿水围绕, 着一“绕”字,而境域全出,让人油然而生优 美遐想,可谓“无我之境”。
最后两句,柳絮纷飞为写实,处处芳草为 理想,先抑后扬,在跌宕起伏中,可见词人旷 达的襟怀。
谢谢,再见!
三、知识迁移
讨论:下面这些词句分别体现了哪种 “境域”,这种“境域”是如何体现 的?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
三、知识迁移
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点明时令,写 花残春去的伤感,是“有我之境”,着一“褪” 字,写出所余不多的花也一点一点褪去,使感 伤之情更浓。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 初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 的学者,清华研究院首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 。22岁前,在故乡接受传统教育,却不喜欢科场诗 文,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1898年后,到 上海,接受西方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 实人生中的困惑。1905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 评论》。1908年,开始连载《人间词话》。1912年 ,完成《宋元戏曲史》。辛亥革命后,政治态度日 趋保守。1923年,他欣然“应诏”北上,担负皇帝 溥仪的“南书房行走”(文学侍从)。1927年6月 ,北伐军进逼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 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2.3-孟子见梁惠王(共17张PPT)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 说,被尊为“亚圣”。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政治上主张 统治者施行“仁政”,哲学上提出“性善论”。《孟子》一书全面反映 了孟子的思想,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善用 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INA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孟子生于战国中期,激烈争辩的现实需要和策士纵横文风的沾染, 使《孟子》与《论语》的“慎言”拉开了距离,而呈现出雄辞激越和 气势磅礴的风格。战国诸子,以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尤以“知 言善辩”著称。他所谓“知言”的本领根植于“养气”,而“养气”就是对 自己本性中的善端,循乎自然地加以扩充,不断地进行道义的积累, 具体运用于对话和论辩中,形成了刚柔相济而析义极精的论辩艺术, 充分表现了《孟子》散文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孟子的论辩 特别显示了灵活多样的论辩方法。他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 物身份开展辩论,由远而近,步步紧逼,层层推理,运用犀利的语言、 严密的逻辑力量,把自己的观点阐发得非常透彻,确实有“若决江河, 沛然莫之能御”的气势。他还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且比喻多 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Y预习导引 UXIDAOYIN
H核心归纳 EXINGUINA
雄辩滔滔,气势夺人 《孟子》是记述孟轲及其弟子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和个 人修养的书,《孟子》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但较《论语》有 很大发展。一般认为,《孟子》与《论语》的语言特色基本相同, 多由对话组成,明白晓畅、通俗易懂,但比《论语》更有文采和富 于气势。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二单元 相关读物—《孟子见梁惠王 胠箧》
【语句品评】 1.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 不为大盗守者乎? 【句意品读】人们熟知的那些智者、圣人,他们为社会或国家做出了 重大的贡献,为社会或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但他们的 成果却往往被“大盗”盗取和利用。 【知行启迪】庄子的这一观点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圣人之道不仅有利 于善人,也能给“大盗”带来好处。联系当今社会,比如人情事理本 是我们礼仪之邦文明的象征,但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潜规则。
2.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判断句。“此……也”是判断句的标志。这就是一般人所说 的聪明做法。 2.判断句。“……者,……也”是判断句的标志。那些所谓的圣人, 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二单元儒道互补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山东曲阜“三孔”
孔林:孔子墓地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返回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
就自己有感触的一则语录,联系 社会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理解。
结合《论语》中的其他章节,谈 谈孔子对学习的态度。
孔子特别重视学习的作用,仅从课文节选的 十则语录看,很多涉及到学习的各个方面:如第 二则,“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渗透着终身学习 的观念;第三则“知之为知之……”包含着虚怀若 谷、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第五则“知之者不如 好之者……”强调的是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孔子所说的“学”含有丰富的内容,不仅指 文化知识和文献,还包括对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 的道德要求。如:
这句话,从文言知识的角度看,既有使动 用法,又有句子成分的省略:“老者,(吾) 使之安;朋友,(吾)使之信;少者,(吾) 使之怀。”可以翻译为:(我的志向是)使老 年人生活安逸,使朋友们信任我,使少年人怀 念我。要使老年人生活安逸,则要孝敬奉养; 要取得朋友们的信任,则要对朋友忠诚坦直; 要赢得少年人的怀想,则要关心照顾他们。而 这些思想和做法,则显现出孔子以“仁”为本 的胸怀 孔子的思想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 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 青少年成长,已成为构建科学发展观、和谐社 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 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 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 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 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 了。”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第二单元2《老子》五章(共79张PPT)
积累老子名言
(摘录红字部分并背诵)
15、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 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垫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迈着大 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反 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 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
《老子》五章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楚国人,约生活于前571年 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 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 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 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 (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 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对后世的影响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 千言》、《老子五千文》,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 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共81章。它是中国历史 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虽然很薄(不到六千中 文字,因此足以用一张报纸登载),但却包含着 许多精神食粮。整个系列的道家哲学家,都用此 书作为他们自己思想的起点。
11、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 不博,博者不知。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善良的人不 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卖弄,卖弄 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
13、不出户,知天下。
14、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积累老子名言
(摘录红字部分并背诵)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倡导“仁政”,是和他的民本思想紧密相连的。他明确
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由此更进一步指出臣子
诛杀桀、纣那样的暴君,不算是“弑君”,可谓锋芒毕露,旗帜 鲜明,难怪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叹称“孟子有些英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文化常识
(1)乘
自商﹑西周以迄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主要作战装备。以马 拉木质战车交战的作战方式叫“车战”,战车成为战争主力和衡 量“国家”实力的标准。商代晚期一些遗址中已发现战车痕迹。 周武王伐纣“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其 后,逐渐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称。 “乘”是当时军队的基本编制;以战车为中心配以一定数量
相关读物
孟子见梁惠王
千年孟子心 站在历史的浪潮中,以一颗虔诚的心,静听纵横千年的历史 无声地翻涌、吞吐,感知迸发历史的源头。在波涛汹涌的巨浪之
巅,我望见了孟子儒雅别致的长袍与坚定不移的眼神。驾着信念
的扁舟,我冲波而上,舟楫横扫,穿越千年。
我听见了它心底的声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好个不淫、不移、不屈,一种凌驾于万物之上的豪情、 气节,充斥着我的灵魂。千年之后的我们为了富贵,清廉荡然无
论弱点,然后找到突破口,发动反击。
另外,孟子的语言恢弘博大,论辩能力极强。在自然流畅的 话语中完成自己的论点陈述。
2.背景资料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阶级分化激烈的时代,人民处于水深火热 之中,在统治阶级的虐政之下,“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而统
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提出了“仁
政”的主张,认为统治者要对人民进行道德教育,更重要的是以 “仁”施政,争取民心。孟子倡导“仁政”,其核心是保民、爱
存,为了摆脱贫贱,不惜出卖良心,为了威武,情愿丧失原则。
堂堂华夏子孙,尊严何在?贞洁何在?孟子用敏锐如利剑般的双 眼洞察到千年后的人情世事,刻下了世人心中理应千秋万代相传 的警言。
历史的飓风呼啸着划过我的双颊,强硬而锋利,是孟子激烈
的言辞。作为一个纵横家,一个雄辩家,他的一字一句有如芒刺
插人心深处,绝不是无关痛痒,而常常使人赞叹连连、大彻大悟。 他的辞藻丰实有力,他的策略无一不是治国治民的良世决策。孟 子博大深厚的功底,延续着统治的更替,治理的精魂。
) )
)
3.词类活用
不远 千里而来( . 苟为后 义而先 利( .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远 意动用法,以……为后,以……为先
) ) )
未有义 而后 其君者也 . . ( 义:名词作动词,讲求义;后:意动用法,以……为后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省略句,“利”后省略介词“于”;介词 结构后置,应为“亦将(于)吾国有以利乎”] (2)判断句 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自主学习
1.易误读字
万乘 (shènɡ ) . 弑 其君( shì ) . 不餍 ( yàn ) .
2.一词多义
矣( 而国危 . 乎高哉( 危 危 . 正襟危坐( .
危险
高 正,端正
) ) )
遗弃 其亲者也( ) 未有仁而遗 . 镞之费( 遗失、丢失 ) 遗秦无亡矢遗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读wèi,送给,给予 . 对……有利 吾国乎( 亦将有以利 . ( ) 锋利 利蚓无爪牙之利 .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顺利 .
民,具体做法是:规定百姓的产业,并实行低赋税政策,使百姓
衣食无忧,上可供养父母,下可养护妻儿;对百姓重在教化,使 具备孝悌之德,而尽量少用刑罚。孟子认为,推行“仁政”并不 难,只要把他们本性中“仁”的因素加以发展、推广即可。后世 统治者虽然并未真正实现“仁政”思想,但不可否认它对在位者 总是一种警醒,并且是士人批评时政的重要的理论武器。
历史于不知尽头的根源发起,却能纵贯古今。静听历史无声
地翻涌、吞吐,感知孟子那千年不衰的心。历史的浪潮不曾退去, 这里不是末端,也不是尽头……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孟子 ( 约前 372— 前 289) ,战国时期伟大
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名轲,字子舆。邹 ( 今山东邹城东南 ) 人,鲁 公族孟孙之后,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受业 于子思门下。曾游历齐、魏、滕、宋等国, 一度为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见用,晚年居
的甲士和步卒(徒兵),再加后勤车辆与徒役编组。周制天子地方
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千乘之国即诸 侯国。
(2)弑 封建时代称臣杀君、子杀父母为“弑”。《说文》解释为
“弑,臣杀君也”。《左传· 宣公十八年》有“凡自虐其君曰弑,
自外曰戕”之说。《周礼 · 大司马》有记载:“放弑其君则残 之。”《礼记· 明堂位》上有“君臣未尝相弑也”。《孟子· 梁惠 王上》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3)倒装句
何以利吾国(宾语前置句)
文本研读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 “ 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 将有什么方法使我的国家得利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定要说到那‘利’呢?只有‘仁 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使我的国家得利?’大夫说:‘怎
样使我的封邑得利?’士人、小官吏说:‘怎样使我自身得利?’
邹,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孟子》一书。
孟子提出“仁政”“王道”学说,主张“保民”而王天下, 反对武力兼并战争。肯定人性本善,重视环境、教育的影响。孟
子的学说对宋儒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
圣”之称。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笔带锋芒, 常用夸张、比喻和寓言故事等增强说服力,是极富特色的散文专 集。
上上下下互相求取利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
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 兵车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 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 车的国家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能认为是不多的。如果
《孟子》给人印象最深的,首先是它的雄辩色彩。其特点有
四: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进入到
自己设置的陷阱中来,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磅礴,是非鲜 明,一旦对方被纳入陷阱,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 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三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围绕中心,严谨细密地展开论述;四是通过设问,使对方暴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