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解读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8ed52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7.png)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解读前言高血压,也称为“三高”之一,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病。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给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有些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血压,所以了解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合理用药对于患者来说十分必要。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由专业医学机构制定,旨在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明确、规范、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
以下是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的主要内容:1. 首选药高血压首选药物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因为它们的长期效果在许多临床试验中得到了证实。
此外,CCB(钙离子拮抗剂)和利尿剂也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2. 个体化用药高血压治疗应当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如年龄、性别、肾功能等。
另外,患者的血压值、病情以及既往药物使用情况也应该纳入考虑,在个体化用药的前提下,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组合。
3. 药物组合对于一些血压较高的患者,单一药物往往难以满足治疗效果,这时可以采用药物组合的方式。
合理的药物组合方案可以减轻每种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加强疗效。
4. 积极治疗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容易并发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并发症,以提高治疗效果。
5. 治疗过程监测高血压治疗过程需要监测患者的血压值变化,评估药物治疗效果。
同时,需要关注患者服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调整方案。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给出了具体的治疗方案,但在用药过程中,还需遵循医师的指导,避免自我调整用药。
同时,高血压患者还需注意饮食和锻炼,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十种常用降压药俗名
![十种常用降压药俗名](https://img.taocdn.com/s3/m/993ca6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b.png)
十种常用降压药俗名
1.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俗称“拜力”,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心肌供血情况。
2.利尿剂
利尿剂,俗称“排水片”,通过促使尿液排出体外,减轻体内水分和盐分积累,有助于降低血压。
3.ACE抑制剂
ACE抑制剂,俗称“抑蛋白酶”,是一类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能减少血管紧张,降低血压。
4.β受体阻断剂
β受体阻断剂,俗称“贝他类”,通过阻断β受体,减慢心跳、降低心排量,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5.利钠抑制剂
利钠抑制剂,俗称“抑醛固酮”,能减少体内的钠离子和水分潴留,有效降低血压。
6.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俗称“钙拮抗药”,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流入,扩张血管,减少心脏负荷,降低血压。
7.肾素抑制剂
肾素抑制剂,俗称“阻利炎”,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血管收缩和液体潴留,降低血压。
8.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俗称“阿尔法类”,通过阻断α受体,放松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9.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俗称“拮血管一素”,通过阻断血
管紧张素受体,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
10.中枢α受体激动剂
中枢α受体激动剂,俗称“央视类”,通过刺激中枢α受体,减少血管紧张,降低血压。
高血压用药
![高血压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a200deda49649b6648d7478a.png)
现在的高血压一般都是通过选择降压药物来治疗,高血压药分类目前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二受体阻滞剂(ARB)。
(1)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
各种利尿剂的降压疗效相仿,降压作用主要通过排纳,减少细胞外容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降压起效角平缓,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周后作用达到高峰。
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强降压效果。
利尿剂的主要不利作用是低血钾征和影响血脂、血糖、血尿酸代谢,往往发生在大剂量时,因此现在推荐使用小剂量,不良反应主要是乏力、尿量增多。
痛风患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
降压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
降压起效较迅速、强力。
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尤其是心律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人高血压疗效相对较差。
β阻滞剂治疗的主要障碍时心动过缓和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不良反应,较高剂量被他5阻滞剂治疗时突然停药可导致撤药综合症。
虽然糖尿病不是使用β1阻滞剂的禁忌证,但它增加胰岛素抵抗,还可能掩盖和延长降糖治疗过程中的低血糖证,使用时要注意。
不良反应主要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力、方式传导及窦性心律均有抑制作用,并可增加气道阻力。
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又称钙拮抗剂,主要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根据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钙通道阻滞剂又可分为短效和长效。
除心力衰竭外钙拮抗剂较少有禁忌证。
相对于其它降压药的优势是老年患者有较好的降压疗效,高钠摄入不影响降压疗效;在嗜酒的患者也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治疗还有抗动脉粥样应还作用。
抗高血压药用药原则
![抗高血压药用药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0bbd9265901020207409c78.png)
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1平稳持续降压高血压一旦确诊就应积极治疗,力求将血压控制在138/83mmHg以下,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死亡率。
药量宜由少渐增,达到效果后改用维持量。
避免降压过快,过强。
血压波动过大可增加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治疗需要长期系统用药,坚持按医嘱用药,即使血压趋向正常也不能随便停药。
尽量采取缓释制剂或长效制剂,使血压持续平稳的降低,以保护靶器官。
更换药物应逐渐代替。
2,根据高血压程度选药初期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上升不高且不稳定者,宜先采用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等措施,无效时选用单药治疗。
一般选用一线高血压药,中度高血压在原用药基础上,加用或单用其他药物,如钙拮抗药β受体拮抗药,acei 等。
对重度高血压用利尿药加β受体阻断药或加直接扩张血管药。
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选用硝普钠静脉滴注,但注意降压速度不宜过快。
3,根据并发症选药高血压伴有心绞痛宜用硝苯地平;伴有心力衰竭,心脏扩大者宜用氢氯噻嗪,卡托普利,不宜用β受体阻断药;伴有心动过速者宜用普萘洛尔;伴有消化性溃疡者宜用可乐定;伴有支气管哮喘者不宜用β受体阻断药;伴有精神抑郁者不宜用甲基多巴;伴有肾功能不全者宜用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甲基多巴;伴有糖尿病及通风者不宜用噻嗪类利尿药。
4,联合用药 a利尿药 b β受体阻断药 c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 d ace 抑制药。
其中任何两类联合都是有效的增强,但以b+c,c+d联合效果最好。
5,剂量个体化注:利尿药:氢氯噻嗪;钙拮抗药: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吲达帕胺;acei 类:卡托普利,依那普利;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
高血压用药原则口诀
![高血压用药原则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1894cf4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2.png)
高血压用药原则口诀
一、降压药原则:
1、降压要有方,使用梗止痛牀;
2、用药不要盲目,综合考虑安全性
3、根据血压变化,补充降压的药物配置
4、慢性高血压最高优先用脑素阻断剂;
5、若血压控制不佳,可采用混合药物类主动脉环内给予
6、药物服用不当,宜改变药物或增加用量
7、下盘血管收缩功能不足者,以ACEI,ARB为主;
8、重症高血压应综合治疗,以确保随意安全
9、慢性病患者应改变生活习惯,减少督促病变情况发生
二、加强高血压控制原则:
1、坚持检查血压,精确判断血压状态;
2、必要时增加药物用量,而无需大幅更换用药;
3、降压药物应分清楚间歇,谨防重复用药;
4、抗巴贝洛尔及氯吡格雷在有节律性心动过速时使用
5、用去甲肾上腺素(clonidine)时要小心防止低血压
6、大剂量他类芬那酸可以加快改善心功能;
7、考虑到肾脏损害加重,也可用钾敏感剂加以减轻;
8、肥胖的患者可选择磺脲类药物,如thiazide。
9、出现腹泻时,应选择ACEI和ARB类药物;
10、心力衰竭或糖尿病患者应选用β受体阻滞剂。
高血压用药
![高血压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5875bdbd524de518974b7d0a.png)
血管 紧张素 转化酶 抑制剂 (普 利)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亚宝) 西拉普利 福辛普利钠片(蒙诺) 赖诺普利 盐酸贝那普利片(洛汀新)
雷米普利片(瑞素坦)
培哚普利片(雅施达)
咪哒普利片(达爽)
氯沙坦钾片(科素亚(50mg) )
氯沙坦钾片(科素亚(0. 1g) )
血管 紧张素 抑制剂 (沙 坦)
缬沙坦胶囊(代文) 缬沙坦胶囊(丽珠维可) 替米沙坦片(美卡素) 坎地沙坦西酯(必洛斯)
30mg 20mg 30mg 10mg 40mg 10mg 5mg 2.5mg 5mg 5mg 4mg 8mg 90mg 240mg 25mg 2.5mg 1.5mg 10mg 25mg 25mg 50mg 47.5mg 10mg 100mg 5mg 5mg
卡托普利片(开搏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卡托普利片
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依苏)
厄贝沙坦片(安博维)
厄贝沙坦片(科苏)
12.5mg 25mg 5mg/10mg 5mg
10mg
10mg 5mg 4mg 10mg 50mg 0.1g 80mg 80mg 80mg 8mg 0.15g 75mg
尔 卡维地洛片(络德)
10mg
钙离 子拮抗 剂二氢 吡啶类 (地 平)
噻嗪 利尿剂
β 受体 阻滞剂 (洛
尔
硝苯地平缓释片III 硝苯地平缓释片II 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 尼群地平片 尼卡地平缓释片(佩尔) 盐酸乐卡地平片 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 非洛地平缓释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安内真) 拉西地平片(乐息平) 盐酸贝尼地平片(可力洛) 缓释胶囊(合贝爽) 维拉帕米缓释片240毫克 双氢克脲塞(双克、 氢氯噻嗪) 吲达帕胺片 吲达帕胺缓释片(钠催离) 盐酸普萘洛尔片 阿替洛尔片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 盐酸阿罗洛尔片(阿尔马尔) 拉贝洛尔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康忻) 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博苏)
高血压患者用药步骤
![高血压患者用药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14ef2e7580216fc710afda8.png)
高血压患者用药步骤高血压患者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
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同时也要通过用药治疗进行改善,那么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的内容吧!用药步骤一: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塞从排钠和减低血容量着手,或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以减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低心搏出量,以达到降压目的,若无效,则进行第二步治疗。
用药步骤二:可同时用两种药物治疗,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或用其中的任何一种,另加其它一种降压药如利血平或甲基多巴等。
利尿剂加利血平,或利尿剂加甲基多巴,或利尿剂加可乐宁,或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或美多心安加肼苯哒嗪。
如仍无效,则进行第三步治疗。
用药步骤三:同时应用3种药物,如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加血管扩张剂[如阱苯哒嗪],若再无效,可改为第四步治疗。
用药步骤四:同时应用4种药物,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加血管扩张剂,再加其他降压药如长压定。
在治疗中,血压得到适当控制,经一段时间巩固后,可试行减药,即逐步“下阶梯”的方法,直减至最少的药物及最小的剂量,且仍使血压稳定,得到适用于每个病人的药物量,同时亦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疗效可达个体最佳水准。
本阶梯疗法适用于无合并症的病人。
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1.小剂量:初始较小有效治疗剂量,逐步增加剂量。
药物的安全性和患者的耐受性很重要。
2.尽量应用长效制剂:建议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药物,以有效控制夜间血压与晨峰血压,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3.联合用药: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联合治疗。
对血压≥160/100mmHg 或中危及以上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两种药联合治疗,或用小剂量固定复方制剂。
4.个体化: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耐受性及个人意愿或长期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的降压药物。
常用降压药药品名一览表
![常用降压药药品名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faf7fabb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5.png)
常用降压药药品名一览表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不良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疾病、中风、肾衰竭等风险。
为了控制高血压,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采用药物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降压药药品名一览表,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进行治疗:
1.氯沙坦(Losartan)
–主要作用:抑制血管紧张素II对受体的结合,扩张血管。
–常见副作用:头痛、头晕、嗜睡等。
2.氨氯地平(Amlodipine)
–主要作用: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扩张冠脉和外周血管.
–常见副作用:水肿、头晕、心悸等。
3.群体阿索钠(Valsartan)
–主要作用:抑制血管紧张素II对受体的结合,扩张血管.
–常见副作用:咳嗽、头晕、疲劳等。
4.贝那普利(Benazepril)
–主要作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扩张血管.
–常见副作用:咳嗽、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
5.硝苯地平(Nitrendipine)
–主要作用: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常见副作用:心悸、头痛、低血压等。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降压药药品名及其作用和常见副作用,治疗高血压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随意更改用药方案。
在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压和监测身体反应,及时报告医生任何异常情况。
希望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可以通过合理的用药和生活方式改变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用药原则及规范
![高血压用药原则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6f5a4e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3.png)
高血压用药原则及规范一、降压药的应用原则降压药物应用应遵循下列四项原则:①剂量原则:一般人群采用常规量,老年人从小剂量开始;②优先原则:优先选择长效制剂(从长时疗效和平稳性考虑)和固定复方制剂(从依从性考虑);③联合原则:联合用药(2 级高血压或高危人群);④个体化原则:依据不同合并症和患者对药物不同的耐受性给予个体化用药。
(1)剂量原则:一般患者采用常规剂量;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初始治疗时通常采用较小的有效治疗剂量,并根据需要逐渐增加剂量。
左室肥厚和微量白蛋白尿患者选用RAAS 抑制剂时宜逐渐增加至负荷剂量。
(2)优先原则:优先使用每日 1 次给药而有持续 24 小时降压作用的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夜间和晨峰血压,更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发生。
如使用中、短效制剂,则需每日 2 ~ 3 次给药,以达到平稳控制血压的目的。
对需要联合治疗的患者,为了提高治疗达标率和患者依从性,优先推荐单片复方制剂。
(3)联合原则:对单药治疗未达标者或2 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原则上可采用联合治疗方案;对老年患者起始即可采用小剂量 2 种药物联合治疗,或用固定复方制剂。
(4)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合并症、药物疗效及耐受性,同时考虑患者个人意愿及长期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合患者个体的降压药物。
二、利尿剂1.主要适应人群:利尿剂适用于大多数无禁忌证的高血压患者的初始和维持治疗,尤其适合老年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等患者。
2.临床用药注意事项:痛风患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高血钾与肾衰竭患者禁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此外,长期大剂量应用利尿剂单药治疗时还需注意其导致电解质紊乱、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利尿剂较少单独使用,常作为联合用药的基本药物使用。
3.单药应用与联合治疗方案推荐对于适于利尿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一般以中小剂量(如氢氯噻嗪 12.5 ~ 25 mg 或吲达帕胺 1.25 mg 或 1.5 mg)作为初始治疗。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https://img.taocdn.com/s3/m/8575d233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9.png)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身体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目前,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使用降压药物。
降压药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机制和药物类别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以下将介绍降压药的五大类及代表药物:
1. 利尿剂
•代表药物:氢氯噻嗪(HCTZ)、呋塞米(Furosemide)利尿剂通过促使肾脏排放溶液,减少体液量,降低血容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RAAS抑制剂)
•代表药物:硝苯地平(Nifedipine)、卡托普利(Captopril) RAAS抑制剂通过干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收缩血压,保护心脏和肾脏功能。
3. 钙通道阻滞剂
•代表药物:氨氯地平(Amlodipine)、地尔硫胺(Diltiazem)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细胞内钙离子通道的开放,降低心脏的通透性及心肌细胞内钙浓度,从而放松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4.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物:非洛地平(Nifedipine)、普罗钠洛尔(Prazosin)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通过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减少交感神经活性,使心脏负荷减轻,降低血压。
5. 钾通道开放剂
•代表药物:米诺环素(Minoxidil)钾通道开放剂通过影响钾离子通道的开放,导致血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增加血管直径,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以上就是常用降压药的五大类及其代表药物。
在应用降压药物时,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适当调整用药量,以达到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依赖药物,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有助于维持正常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联合用药8种方案
![高血压联合用药8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19a8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6.png)
高血压联合用药8种方案高血压联合用药8种方案1. 二甲双胍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二甲双胍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
同时,二甲双胍也被证明对高血压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 ACEI是一类药物,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的生成,进而降低血压。
联合使用二甲双胍和ACEI,既可以控制血糖水平,又可以降低血压。
2. 钙离子拮抗剂 + 氯沙坦- 钙离子拮抗剂是一类药物,能够通过拮抗心肌和平滑肌细胞上的钙离子通道,从而降低血压。
- 氯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降低血压。
联合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和氯沙坦能够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有效降低血压。
3. 利尿剂 + 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是一类能够增加尿液排泄量的药物,通过减少体内液体量,从而降低血压。
- 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能够通过阻断β受体的活性,从而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脏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联合应用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更好地控制血压。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都是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 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 ARB则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发挥降压作用。
联合使用ACEI和ARB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更好地降低血压。
5. 钙离子拮抗剂 + β受体阻滞剂- 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都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 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拮抗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从而降低血压。
-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β受体的活性,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脏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联合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能够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6. 利尿剂 +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泄量,减少体液容量,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高血压用药记忆口诀
![高血压用药记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217df74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07.png)
高血压用药记忆口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控制血压离不开合理用药。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记住高血压用药的相关知识,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个记忆口诀。
“普利沙坦效果佳,洛尔地平也不差;利尿药来排排钠,血管扩张降血压。
”先来说说“普利沙坦效果佳”。
普利类药物,像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还有沙坦类药物,比如缬沙坦、厄贝沙坦等,它们的作用机制相似,能有效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起到降压的效果。
我之前遇到过一位患者老张,他刚被诊断出高血压的时候,特别紧张,不知道该吃什么药。
我给他解释了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的作用,还告诉他这两类药相对来说副作用比较小,尤其是对心肾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老张听了之后,半信半疑地拿着药回去吃了。
过了一段时间来复查,血压控制得还不错,他这才放下心来,直说这药选对了。
“洛尔地平也不差”。
洛尔类药物,像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来降压。
地平类药物,比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则是通过扩张血管发挥作用。
记得有一次在社区做义诊,碰到一位大妈,血压高得吓人。
一问才知道,她自己随便买了降压药吃,但是没选对。
我给她推荐了洛尔类和地平类的药物,并详细说明了用法和注意事项。
大妈特别感激,说以后再也不敢乱吃药了。
“利尿药来排排钠”。
常见的利尿药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它们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有个年轻小伙子,因为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血压一直居高不下。
我给他开了利尿药,并嘱咐他一定要注意饮食清淡,少盐少油。
过了一阵子,他来复诊,说自己按照我说的做了,血压终于降下来了,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血管扩张降血压”。
这类药物包括硝普钠等,一般用于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总之,记住这个口诀,能让大家对高血压用药有个初步的了解。
但具体用药还得根据个人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可别像有的人,听别人说哪种药好就自己买来吃,这是很危险的。
一定要听医生的话,按时按量服药,才能把血压控制好,让身体更健康!。
高血压合理用药案例
![高血压合理用药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bddb1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4.png)
高血压合理用药案例
以下是一个高血压合理用药的案例:
患者,男性,56 岁,有高血压病史 5 年,最高血压达 180/110mmHg。
平时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每日一次,每次 5mg,血压控制在 140/90mmHg 左右。
近 1 个月来,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晨起血压常高于 150/95mmHg,伴有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
患者就诊后,医生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检查,考虑患者的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与药物剂量不足有关。
因此,医生调整了患者的用药方案:
1.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增加剂量至每次 10mg,每日一次。
2. 氢氯噻嗪片:每日一次,每次 12.5mg。
氢氯噻嗪片是一种利尿剂,可减少体内钠离子和水分的潴留,降低血压。
调整用药方案后,医生叮嘱患者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并注意饮食和运动。
经过2 周的治疗,患者的血压控制在 130/85mmHg 左右,头痛、头晕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
在这个案例中,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了用药方案,增加了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剂量,并联合使用了氢氯噻嗪片,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血压。
同时,医生还叮嘱患者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以提高治疗效果。
高血压用药指南
![高血压用药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769791a49649b6649d747b2.png)
高血压用药指南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高血压用药指南《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以下5种有效的联合降压治疗方案:1.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洛尔类);2.利尿药+ACEI(普利类)或AT1受体阻断药(沙坦类);3.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地平类)+β-受体阻断药(洛尔类);4钙通道阻滞剂(地平类)+ACEI(普利类);5.α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β-受体阻断药(洛尔类)一、根据并发症选用药物1.高血压合并心功能不全或支气管哮喘者,宜选用利尿药、卡托普利、哌唑嗪等,不宜用β受体阻断药;2.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良者,宜选用卡托普利、钙通道阻滞剂、甲基多巴;3.高血压合并消化性溃疡者,宜用可乐定,不适合用利舍平;4.高血压伴潜在性糖尿病或痛风者,宜用卡托普利、钙通道阻滞剂和α1受体阻断药,不宜用噻嗪类利尿药;5.高血压伴有精神抑郁者,不宜用利血平、可乐定或甲基多巴;6.高血压伴有窦性心动过速者,宜选用β受体阻断药;7.高血压危象及高血压脑病时,宜选用硝普钠静脉给药以迅速降低血压;8.老年性高血压应避免使用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如大剂量利尿药)和影响认知能力的药物(如可乐定、甲基多巴)。
A.利尿药氢氯噻嗪毫克每日1~2次(噻嗪类利尿药)氯噻嗪 25~50毫克每日1次(噻嗪类利尿药)螺内酯 20~40毫克每日1~2次(噻嗪类利尿药)氨苯喋啶 50毫克每日1~2次(潴钾利尿剂)阿米洛利 5~10毫克每日1次(潴钾利尿剂)吲达帕胺~毫克每日1次(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 20~40毫克每日1~2次(袢利尿剂)特点:降压起效较平稳、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有较强的降压效果;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不良反应有乏力、痛风者禁用;保钾排钠剂不宜与ACEI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袢利尿剂用于肾功能不全。
高血压合理用药
![高血压合理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ea77d02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0.png)
高血压合理用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控制血压,许多患者需要依赖药物治疗。
然而,由于高血压患者数量众多且需长期服药,合理用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合理用药的相关问题。
一、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增加尿量,减少体内水分和钠的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和袢利尿剂。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利尿剂,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
二、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降压药物,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
根据特定的药物类别,如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伴随疾病和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三、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身体的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血压。
这些药物还具有减少心脏搏动力和心肌耗氧量的作用。
β受体阻滞剂被广泛用于高血压和冠心病的治疗。
然而,在合理用药中,应将患者的年龄、心功能和其他疾病纳入考虑,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
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类通过抑制酶的活性,阻断酶转换作用的药物。
它们可以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减少血管收缩和促进血管扩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仅能降低血压,还对心脏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然而,该类药物对于某些人(如孕妇)是禁忌的,因此在使用这类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
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似,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止其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适用于那些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有禁忌症的患者。
但同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六、联合用药对于一些血压控制困难的患者,单一药物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多种药物的联合疗法。
联合用药能够发挥不同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降压效果。
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2cce85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c.png)
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1、高血压病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征为持续性血压升高,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用药期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2、选择用药(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
(2)根据患者合并疾病及相应禁忌症进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3)在药物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用药注意事项(1)服药时间:按医生嘱咐准确时间服用,尽量保持固定时间间隔。
(2)药物规格:按照医嘱选择正确规格的药物,切勿随意更换品牌。
(3)剂量调整:切勿自行增减药物剂量,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进行调整。
(4)药物配伍: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发生相互作用。
(5)饮食禁忌:禁忌食用高盐、高脂、高糖食物,限制咖啡因摄入。
(6)饮酒禁忌:患者应禁酒或限制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
(7)运动锻炼: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但避免剧烈运动。
(8)药物副作用:了解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低血压、头晕、便秘等,及时向医生报告。
4、随访和复诊(1)定期随访:患者需按照医嘱定期进行随访,将血压记录并报告给医生。
(2)复诊检查: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肾功能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附件:1、血压监测记录表格2、高血压患者饮食指导手册3、高血压患者运动指导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用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2、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细胞,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从而达到降压作用。
3、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减少体内液体积聚,达到降压的作用。
高血压疾病用药
![高血压疾病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df272933ad51f01dc381f129.png)
高血压用药高血压(Hypertent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
发病原因不明的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
是一种与遗传、环境有关的可导致心、脑、肾及周围血管、眼底等靶器官病理损害并致功能障碍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约有10%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的升高是因为本身有明确而独立的病因及疾病所致一种临床表现,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
按照2005年版中国高血压指南,根据血压水平、相关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临床疾病将高血压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类别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 <80正常高值120~139 80~89高血压:≥140 ≥90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时,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高血压危险分层标准血压(mmHg)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1级(轻度高血压)SBP140~159或DBP90~992级(中度高血压)SBP160~179或DBP100~1093级(重度高血压)SBP≥180或DBP≥110Ⅰ无其他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Ⅱ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Ⅲ≥3个危险因素,或TOD*或糖尿病高危高危极高危ⅣACC* 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TOD:靶器官损害*ACC:有关的临床情况(包括临床有表现的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 根据危险分层决定治疗的手段及治疗的时间抗高血压药的分类按照中国2005年高血压指南分为6类:利尿药、肾上腺素β 受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药(ARB)和α 受体拮抗药(2007年ESC/ESH公布的指南中已不将α 受体拮抗药列为一线治疗高血压药物)。
高血压用药总结
![高血压用药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2433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4.png)
高血压用药总结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常常伴随着很多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治疗高血压的关键是通过药物降低血压,控制疾病的进展。
本文将对常用的高血压用药进行总结,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正确使用相关药物。
一、利尿剂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类重要药物,通过增加尿液排出来减少体内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有噻嗪类利尿剂、袢利尿剂和醛固酮拮抗剂等。
噻嗪类利尿剂:常用药物包括氢氯噻嗪、氯噻酮等,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使大量钠离子随尿液排出。
副作用较小,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低血钾和尿频等。
袢利尿剂:例如呋塞米,通过抑制袢间小管对钠、氯和钾的重吸收,增加尿液排泄,起到降压效果。
但需要注意,袢利尿剂会加重钾的排出,患者应注意补充钾质。
醛固酮拮抗剂:包括螺内酯和依诺肝素等,通过拮抗醛固酮的作用,减少钠和水的重吸收,利尿排盐,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但须注意,醛固酮拮抗剂会增加血钾,患者应定期检查血清钾水平。
二、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常用的高血压降压药物,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从而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非二氢吡啶类和二氢吡啶类。
非二氢吡啶类: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主要作用于动脉血管平滑肌,扩张周围血管,减少外周阻力。
注意该类药物会导致反射性心率增加,因此常联合使用负性心脏肌力药物。
二氢吡啶类:如氯地平、尼群地平等,作用于动脉和静脉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也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该类药物较少影响心率,适用于有心率增加的高血压患者。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从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扩张血管,减轻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常见的ACEI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ACEI除了降压作用外,还具有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和保护肾脏功能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类药物可引起干咳、高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高血压分类用药表
![高血压分类用药表](https://img.taocdn.com/s3/m/8f2a20d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4.png)
高血压分类用药表高血压分类用药表1、临床背景介绍1.1 高血压概述1.2 高血压分类及目标血压水平1.3 高血压治疗的基本原则2、高血压药物分类2.1 利尿剂类药物2.1.1 喉头利尿激素受体拮抗剂2.1.2 碳酸酐酶抑制剂2.1.3 非洋地黄类袢利尿剂2.1.4 硫酸肼苯噻嗪利尿剂2.2 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2.2.1 二烯酸类钙拮抗剂2.2.2 二烯酸氯苯哌类钙拮抗剂2.2.3 二烯酸氨苯哌类钙拮抗剂2.2.4 二烯酸四氢噻吩类钙拮抗剂2.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2.3.1 羟基异戊酸类ACEI2.3.2 羟基己酸类ACEI2.3.3 羟基辛酸类ACEI2.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2.4.1 缩氮酸类ARB2.4.2 咪达普肽类ARB2.4.3 糖基吲哚类ARB2.5 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2.5.1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2.5.2 β1选择性受体阻滞剂2.5.3 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2.6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MRA)2.6.1 磺酰脲类MRA2.6.2 羟甲脲类MRA2.6.3 羟基丙脲类MRA2.7 中枢降压药物2.7.1 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2.7.2 羟基丁酸类降压药物2.7.3 嘌呤类降压药物3、相关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高血压治疗的最新指南、药物使用说明书以及相关临床试验报告。
4、法律名词及注释4.1 高血压:指在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4.2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泄以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的药物。
4.3 钙离子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而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的药物。
4.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合成的药物。
4.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而起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的药物。
4.6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兴奋,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的作用的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按WHO的标准,人体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收缩压在140~149mmHg和(或)舒张压在90~99mmHg之间为临界高血压。
【压药物治疗】
一,降压治疗的目的①抑制病情进展,推迟动脉硬化;②防止或延缓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③降低高血压的病死率;④恢复或保持劳动力.
二,降压治疗的指征高血压2级以上(≥160/100mmHg);合并糖尿病或有右心脑肾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非药物治疗未获得有效控制;高位和极高危患者均应使用药物强化治疗.
三,血压控制目标由于血压与心,脑,肾并发症发生率呈线性相关,因此,有效的治疗必须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140/90mmHg以下,老年人也以此为标准.对于中青年患者(原发性高血压一旦确立,通常需要终身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经过降压药治疗后,血压得到满意控制,可以逐渐减少降压药的剂量,但一般仍需长期用药,中止治疗高血压仍将复发.
四,常用降压药物的分类,名称,剂量及用法
1. 利尿药
氢氯噻嗪12.5毫克每日1~2次(噻嗪类利尿药)
氯噻嗪25~50毫克每日1次(噻嗪类利尿药)
螺内酯20~40毫克每日1~2次(噻嗪类利尿药)
氨苯喋啶50毫克每日1~2次(潴钾利尿剂)
阿米洛利5~10毫克每日1次(潴钾利尿剂)
呋塞米(速尿)20~40毫克每日1~2次(袢利尿剂)
吲达帕胺 1.25~2.5毫克每日1次(噻嗪类利尿药)
特点:降压起效较平稳,缓慢,持续时间较长,作用持久,服药2~3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或糖尿病,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有较强的降压效果.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不良反应有乏力.痛风者禁用.保钾排钠剂不宜与ACEI合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袢利尿剂用于肾功能不全
2.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10~20毫克每日2~3次(β阻滞剂)
美托洛尔25~50毫克每日2次(β阻滞剂)
阿替洛尔50~100毫克每日1次(β阻滞剂)
倍他洛尔10~20毫克每日1次(β阻滞剂)
比索洛尔5~10毫克每日1次(β阻滞剂)
卡维洛尔12.5~25毫克每日1~2次(α,β阻滞剂)
拉贝洛尔100毫克每日2~3次(α,β阻滞剂)
特点:起效较迅速,强力,各药持续时间有差异.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特别是快心率的中青年患者,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高血压疗效较差.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对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病者禁用3. 钙通道阻滞剂(CCB,钙拮抗剂)
硝苯地平5~10毫克每日3次(二氢吡啶类)
硝苯地平控释片30~6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
尼卡地平40毫克每日2次(二氢吡啶类)
尼群地平10毫克每日2次(二氢吡啶类)
非洛地平缓释剂5~1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
氨氯地平5~1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
拉西地平4~6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
乐卡地平10~20毫克每日1次(二氢吡啶类)
维拉帕米缓释剂240毫克每日1次(非二氢吡啶类)
地尔硫卓缓释剂90~180毫克每日1次(非二氢吡啶类)
特点:起效迅速,强力,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较强,疗效与剂量成正比,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与其他类型降压药联合治疗有增强作用.除心力衰竭外较少有禁忌证.对老年患者降压效果较好,非甾留体抗炎药物不受干扰,对嗜酒患者也有显著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使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不良反应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非二氢吡啶对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心传导阻滞者禁用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12.5~50毫克每日2~3次(ACEI)
依那普利10~20毫克每日2次(ACEI)
贝那普利10~20毫克每日1次(ACEI)
赖诺普利10~20毫克每日1次(ACEI)
雷米普利 2.5~10毫克每日1次(ACEI)
福辛普利10~20毫克每日1次(ACEI)
西拉普利 2.5~5毫克每日1次(ACEI)
培哚普利4~8毫克每日1次(ACEI)
特点:起效缓慢,逐渐增强,在3~4周达最大作用,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强.对肥胖,糖尿病和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适用于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是有刺激性干咳和血管性水肿.高血钾症,妊娠和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血肌苷超过3毫克使用需谨慎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氯沙坦50~100毫克每日1次(ARB)
缬沙坦80~160毫克每日1次(ARB)
伊贝沙坦150~300毫克每日1次(ARB)
替米沙坦40~80毫克每日1次(ARB)
坎地沙坦8~16毫克每日1次(ARB)
特点: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在6~8周达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达24小时以上.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可使疗效明显增强.治疗剂量窗较宽,疗效与剂量增大而作用增强.本类药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少.ARB的治疗对象和禁忌证与ACEI相同,是后者不良反应的替换药
6.中医治疗
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肝阳偏盛性治以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阴虚型治以育阴潜阳,用六味地黄汤加减;阴阳两虚型治以温阳育阴,用地黄饮子加减.在单方治疗方面,有一定降压效果的单位种药有叶菊花,黄芩,杜仲,丹皮,黄连,川芎等,罗布麻,夏枯草兼有利尿作用.梅花针及耳针亦有一定效果.
【降压药物选用原则】
1.用药原则:
①坚持长期给药原则,即使显效或血压接近正常,也应接受足够的维持量;
②选用降压作用缓和,持久,副作用少,病人能自我掌握的口服制剂,如利尿剂,β阻滞剂作为基
础治疗,保持血压逐渐下降;
③联合用药,加强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少各药物的剂量;减少药物的副作用;保证血压下降较平稳;
④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达到预期疗效后,以维持量巩固疗效,防止血压回升,并减少副作用;
⑤坚持用药个体化,根据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病情严重程度,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并发症等情况选用有效药物;
⑥不宜降压过速或过低(引起心,脑,肾血流锐减)引发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
2.用药选择:
①合并有心力衰竭者,宜选择ACE抑制剂,利尿剂;
②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者,宜选择利尿剂,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③合并糖尿病,蛋白尿或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非肾血管性),可选用ACE抑制剂;
④心肌梗死后的患者,可选择无内在拟交感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或者ACE抑制剂(尤其伴收缩功能不全者).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也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
⑤对伴有脂质代谢异常的患者可选用α1受体阻滞剂,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
⑥伴妊娠者,不宜用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可选用四基多巴;
⑦对合并支气管哮喘,抑郁症,糖尿病患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痛风患者不宜用利尿剂;合并心脏起搏传导障碍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及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
依那普利倍他乐克氢氯噻嗪片五福心脑清软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丁。
高血压,尤其是舒张压偏高者,可试用以下方法治疗:
1、药物选择:
可选择钙离子拮抗剂比如氨氯地平(络活喜)、拉西地平(三精司洛平)等;该类药物能解除小血管痉挛,减低外周血管阻力,故降低舒张压较明显。
均为长效降压制剂,副作用比较小,能平稳降压,长期服用能保护心肾功能。
2、试用北京降压0号,降舒张压的效果比较好,降压副作用比较小。
3、可联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比如苯那普利(洛汀新),培哚普利(雅施达)等一类药物。
4、如体重超重,是舒张压不易下降的重要原因,可通过控制体重来降低舒张压,减轻体重可明显降低舒张压。
另外,低盐饮食、适当运动,戒烟等都有利于降低血压。
5、中医认为,舒张压高为气虚,黄芪有一定治疗效果。
用法:炙黄芪30克,陈皮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多于2~3周见效,必要时可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