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
劉吶鷗作品特色
將背景與主題集中在勾勒上海這國際性大都會中的男女情慾追逐遊戲上, 以混語書寫、詩性修辭法等背離傳統的敘述方式,凸顯現代社會如夢幻 般的色彩。
擺脫以往小說的典型,抽離故事背景、時間、人物性格、情節等等的外 在敘述,而代以各種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等感官的直覺投射在景物 之上,以便將小說場景傳達呈現在讀者腦海裏;人物沒有姓名,只有性 別或英文符碼,其個性則以場景、對話或有象徵性的物品暗示呈現;事 件沒有明顯情節與高低潮,只有一幕幕場景的跳動與變換。
.
14
中國新感覺派
不可否認有穆杭與日本新感覺派的影 子,但卻也是在其等的基礎上添加枝 葉,並進一步融合、轉型,故也已不 同於穆杭或日本新感覺派的原貌。但 如純就「浪蕩子美學」的觀點言,上 海新感覺派對穆杭的接受,顯然要高 出日本新感覺派許多。
.
15
臺灣新感覺
.
16
「幻影之人」翁鬧(1908~1939?﹚
1.短篇小說的文學形式 2.內容以都會男女情慾為主 3.強烈聲光色與感覺強調的表現手法
.
4
新感覺派小說的表現手法
「感覺的發現」
借鑑德國的表現主義,將自我主觀的視角所體 認的外在世界表現出來,使主客如一,無復分 別。
由達達主義所標舉的「心象碎片的羅列」與 「同時性」的內涵加以深入闡明,找出某種暗 示,導引出主觀、直觀、感覺的新的表現方式, 努力用語言和文字,把視覺與意識內容變化的 寬度和廣度反映出來。
.
12
劉吶鷗、穆時英
劉吶鷗《都市風景線》(1930),穆 時英《公墓》(1933)、《白金的女 體塑像》(1934)中的大多數篇章, 以描寫上海都會區,充滿聲、光、色 與男女情欲追逐為主,筆法具有新感 覺色彩
.
13
施蟄存
《將軍的頭》、《梅雨之夕》與《善 女人行品》三部小說集一般將之視為 新感覺派的作品,但其題材或寫歷史 人物中種族與愛的衝突,或寫現代人 在不同情境中的心理過程,或以女人 心理及行為為描寫重點,全都偏向於 意識流與心理分析與研究
.
5
川端康成(1899~1972)
日本新感覺派作家。 1968年憑藉《雪國》、《千羽鶴》及《古都》
等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獲得該獎項的 首位日本作家。
.
6
川端康成對新感覺派的聲明
「表現主義堪稱我等之父,達達主義是我等之 母,俄國文藝新傾向是兄長,穆杭則是一位大 姐。另外,表現主義派將歌德、斯特林堡稱之 為父,我等亦可將這兩位作家稱之為父。如果 說,我等的父親只有穆杭一人,則是一種污 衊。」
.
7
中國新感覺派作家
劉吶鷗(1905~1939) 施蟄存(1905~2003) 穆時英(1912 ~1940)
.
8
中國新感覺派小說
主題:描寫三O年代上海都會的半殖民環境 中,生活的快節奏、男女情慾的流動與由 聲、光、色、味、觸等各種感官刺激所組 合成的「混種」都會風貌
筆法:擅使聽、觸、視、觸、味等各種感
覺器官似乎都具有某種特異功能,可以直
接輸導到被感覺的物體上,賦予它們生命
感,從而使來去匆匆的印象組成感覺流的
手法
.
9
劉吶鷗 ﹙1905~1940﹚
臺南柳營人 1920~1923年於日本青山學院就讀英文科 1924年進入上海震旦大學法文專班,與戴望舒、
施蟄存、杜衡同學,引領中國新感覺派寫作風 潮 1924~1940年間發行《無軌電車》、《新文 藝》、《現代電影》等雜誌,開設第一線書店、 水沫書店出版新潮文藝創作,並拍攝電影
現代/新感覺
現代主義(Modernization)包含了象徵主義、 意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等許多20世紀的藝術 流派,基本上都受到三方面影響:
德國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年) 精神分析學
法國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 ﹚直觀生命哲學
法國沙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1980 年﹚存在主義
.
1
表現主義(Expressionism)
二十世紀初歐洲(主要在德國)的文藝思潮和 運動。
作品主題多為厭惡都市的喧囂,或暴露大城市 的混亂、墮落和罪惡,充滿隱逸的傷感情緒 或是對普遍人性的宣揚。
特點:不重視外部細節描寫,追求強而有力地 表現主觀精神和內心激情。
.
2来自百度文库
保羅.穆杭 (Paul Murand,1888~1976)
法國外交官、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 ,是早 期現代主義中表現主義作家 。
代表著作:《開幕之夜》( Ouvert la nuit , 1922 )、《閉幕之夜》﹙Fermé la nuit ,
1923﹚
.
3
日本對穆杭小說的討論
保羅.穆杭作品被介紹到日本,引發日本文 壇對新感覺派小説的模仿之見,包含有:
.
11
穆時英(1912~1940)
中國新感覺聖手
作品帶批判色彩
擅長將內在主觀、流動的意識與外在客觀的對應物加以融合,透 過自由聯想、內心獨白、意識流等的手法,對人物內心作一種感 官式刺激的描繪。
一連串意象堆疊,打破情節、結構及傳統小說的敘述模式,將現 代人心靈深處的落寞抒發出來
受到電影工藝的啟發,運用點影時空交叉、畫面重疊的蒙太奇手 法,將幾個並行不悖的畫面,同時以跳躍、變化的節奏,急速的 堆到讀者面前,造成眼花撩亂的感覺,讓讀者感受到都會生活的 輕浮飄忽、及時行樂和支離破碎。他的這種表現方式更是在劉吶 鷗的基礎上,進一步凸顯日本新感覺派主觀知性的色彩,並將穆 杭電影閃光般的話術,轉換成可以感知的電影畫面,既共時又跳 躍,表現出被快節奏的現代都會生活所壓扁的各種人物。
以新感覺的技巧,不帶主觀價值評價地表現現代社會中浪蕩子與摩登女 郎間情慾爭逐的風貌受到電影工藝的啟發,運用點影時空交叉、畫面重 疊的蒙太奇手法,將幾個並行不悖的畫面,同時以跳躍、變化的節奏, 急速的堆到讀者面前,造成眼花撩亂的感覺,讓讀者感受到都會生活的 輕浮飄忽、及時行樂和支離破碎。他的這種表現方式更是在劉吶鷗的基 礎上,進一步凸顯日本新感覺派主觀知性的色彩,並將穆杭電影閃光般 的話術,轉換成可以感知的電影畫面,既共時又跳躍,表現出被快節奏 的現代都會生活所壓扁的各種人物,顯現國際性大都會的現代風貌速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