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分析及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时主要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同时,他们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对于图形的周长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掌握周长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周长计算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操作法、合作交流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
2.新课导入: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
3.案例分析: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和心得体会。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强调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1课时四边形【教学内容】教材第79页例1【教材分析】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给四边形的学习提供了大量有趣的素材。
在本节课内容的呈现中,一方面充分利用了现实世界的物体,通过让学生观察大量丰富的平面图形,从而加强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和感受,从中“发现”四边形,归纳其基本特征。
另外,在介绍新知识时,要尽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便于学生理解。
【学情分析】本节课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动中学习各种四边形。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其他内容相比,“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目标】1.经历生活中的实际事例,通过圈一圈、涂一涂、说一说、找一找等系列活动,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运用四边形的特征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在一系列感知四边形特征的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知四边形的特征,给四边形分类。
难点: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水彩笔、学具、小棒、七巧板。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巩固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小房子、方砖铺成的走廊、松树、苹果树……)这幅画设计的漂亮吗?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都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2.找出你认识的图形。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还有其他一些你叫不出名字的图形。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现各种形状,得出教材中的主题图。
4.揭示课题:这幅美丽的图画里包含了许多图形,图形中有一种叫四边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四边形。
(板书课题)【探究新知】1.感知四边形特征。
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例1主题图。
师:同学们,这里有许多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学生先看一看,找一找,再把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用笔做出标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四边形教学目标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难点:能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大屏幕出示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屏幕上出示说出的图形。
有正方形、长方形、蓝色地砖的形状和伸缩门的形状,都是四边形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四边形。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教学教材第79页例1。
(1)创设学习情境。
师:大屏幕上有许多图形,你能从中找出四边形吗?找一找,在教材上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学生在教材上找四边形,涂颜色,教师板书课题:四边形)看一看,你们都找对了吗?(课件展示四边形的图形)与其他图形作对比,你能说说其他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吗?(2)认识四边形。
师:四边形是指由四条边围成的封闭图形。
(板书)(3)讨论学习四边形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拿出剪刀和纸,动手剪一剪,剪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教师巡视,并选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加以展示)师:这些都是同学们剪的四边形,请观察,说说看,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呢?(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加以引导)教学例21.教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条让学生观察,说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4条边都相等 教师指出: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正方形的4条边都叫边长。
总结四边形的特征。
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板书)三、巩固练习1.练习十七第1题。
(判断,说理由)2.练习十七第2题。
(独立填写,集体反馈)3.练习十七第4题。
(填一填,为什么这样填?)4.练习十七第5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周长教学目标1、在观察、比较的活动中认识封闭图形,感知周长。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总结及题型设计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 )米.
A、16B、128C、256
3.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
A、长方形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B、正方形的周长大于长方形的周长
C、长方形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
4、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重、难点题型
一.填空
1.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2.()图形()的长度,是它的周长.一个正方形周长80厘米,它的边长是().
3.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
4.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
5.下图是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如图所示.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正方形,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5.长方形的长16分米,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多少分米?
6.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原来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请你算一算,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A、相等B、大于C、小于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6 cm 10dm
7dm
14cm 12cm
五、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竹篱笆.至少需要竹篱笆多少米?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3.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5.要求正方形的周长知道边长就可以.()
6.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小学数学_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一定的认识,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 、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动手抄作的能力。
3 、渗透事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转换的思想。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一个例题:例4合作探究和自主练习。
例4是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找出求长方形及正方形的周长,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难点: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自主学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先量出边的长度,观察边的长度,发现边长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理解动笔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整节课围绕明明和芳芳的赛跑比赛展开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课前铺垫。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呢老师想请同学们猜一猜,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生:(听话的、坐的好的、上课认真听讲的、积极回答问题的、按时完成作业的、学习好的……)师: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最喜欢坐的好的、上课认真听讲的、积极回答问题的。
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来做呢?(示范学生做好。
)2、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真不错,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新伙伴,男孩叫明明,女孩叫芳芳,他们俩非常热爱运动,每天明明都沿着长方形花坛跑一圈,芳芳都沿着正方形的花坛跑一圈。
这一天他们却吵了起来,吵什么呢?原来,他们俩都说自己跑的路程多。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方形》单元教材分析报告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方形》单元教材分析报告
该教材单元主要介绍了长方形和方形的基本形状特征和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该教材单元的分析:
教材内容概述
- 教材引入了长方形和方形的定义和特征,以及它们的比较和区别。
- 教材通过图示和简单的例子展示了长方形和方形的形状和性质。
- 教材介绍了长方形和方形的应用场景,如建筑物、家具等,以提高学生对这些形状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设计特点
- 教材采用了直观的图示和生动的例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和方形的形状。
-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
周围的对象并发现其中的长方形和方形,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 教材设计了一些简单的练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建议
-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周围的长方形和方形来增
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并促进他们对形状的理解。
-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长方形和方形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通
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些形状的认识。
-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该教材单元以简洁明了的方式介绍了长方形和方形
的形状特征和应用场景,通过直观的图示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
握这些知识。
教材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并提供
了一些练习题来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实践
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些形状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
能力。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7单元 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教学内容1.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2.周长的概念,测量图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3.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结合实例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能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通过多种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编排特点1.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新知一方面,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本单元,重点是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认识图形的特征,教材分三个层次编排。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经历了一般图形周长的探索过程之后,进一步研究长、正方形的周长。
2.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呈现了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树叶、三角尺、数学课本、钟面等实物图和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从任意图形(包括不规则图形)入手,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个一般概念,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
然后,通过让学生探索一般图形周长的求法,使学生经历周长求法的知识形成过程,认识到周长是可以测量的,同时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3.关注所学知识的及时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在学习了长、正方形周长公式后,在练习中安排了大量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周长公式解决。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广泛应用,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具体编排(一)四边形和长、正方形的认识1.例1(认识四边形)(1)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发现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应用分类的思想。
通过此题,学生对小学阶段出现的各种特殊四边形乃至一般四边形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一认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说课稿(设计意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说课稿(设计意图)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九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本单元共三课时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本单元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图形、描画图形的活动中,以边数的多少对图形进行分类,知道四边形的形状和名称,然后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图形的周长,进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图形认识,在对其周长等学习图形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图形与几何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二、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加上老师的正确引导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我认为只要教学方法得当,本活动的教学是引导学生爱学、乐学、会学的一次好机会。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直观的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生活中四边形无处不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教学重点:直观的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通过画一画、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五、说教法和学法1.教学方法选择。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宽、高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的一个拓展。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平面图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被激发和保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发现和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发现和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发现和验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
此外,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图片等,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书本、桌面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实例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让学生观察这些实例的特点,引发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2023-2024年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考点复习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人教版含解析)
期末知识大串讲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章节考点复习讲义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01:四边形1.四边形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有4个角。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长方形只是对边相等,正方形是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们都属于四边形。
知识点02:周长1. 周长的认识(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2)从图形边缘的某一点起,沿边缘描画一周,再回到起点,这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3)我们可以用直尺测量或者用绕绳法化曲为直测量物体的周长。
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一般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越接近,其周长越短。
考点0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和性质1.(2022三上·象山期末)下图的长方形由铁丝围成,在a、b、c、d拐弯处做上记号“·”,再从其中一个拐弯点把铁丝剪开拉直,那么铁丝可能是下面的()。
A.B.C.D.【答案】C【完整解答】将其中一个拐弯点用铁丝剪开拉直,那么铁丝可能是。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相邻的两边长度不相等,据此找出符合条件的图片。
2.(2022三上·临安期末)从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A.32厘米B.24厘米C.40厘米D.36厘米【答案】B【完整解答】解:最大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所以正方形的周长=6×4=24(厘米)。
故答案为:B。
【思路引导】从一张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最短边,接下来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边长×4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3.(2021三上·滨海期中)下图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比较,甲的周长()乙的周长。
A.大于B.等于C.小于【答案】B【完整解答】解:观察图形可得甲的周长与乙的周长比较,甲的周长等于乙的周长。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析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主要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会周长计算,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教材还安排了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有以下特点: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材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的观察、操作和测量,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联系一些常见物体和图形建立周长的概念;通过对生活中的实际数学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学会计算。
这样的安排,有利于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
教材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平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对于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也不强加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
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三、重点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说课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说课稿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课时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观察、测量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了解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它为学生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知识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2. 通过“推一推,拉一拉”、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 创设学生操作与探究学习的最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难点:能主动探索发现,并用语言描述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
(五)教具和学具准备1、教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三角尺、2、学具:长方形纸、正方形纸、三角尺、表格填空、网格小纸片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达到教学目标,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实践参与的教学法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材料,让学生运用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量一量、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多媒体播放课件:机器人打招呼。
(机器人在跳舞,突然生锈散落在地上)问:“你们愿不愿意帮它把零件修好?”师:“想要修好它必须完成以下要求,闯关成功即可修好机器人。
你们准备好了吗?”【设计意图:创设有吸引力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急于探索的情感。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学生姓名学校班级1、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2、四边形的特点: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4条边都相等,有4个直角。
5、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在一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同步测试卷学生姓名学校班级一、填空(一)看一看。
上面的4个图形,都有()条直的边,()个角,它们都是()形。
(二)找一找。
在上面的8个图形中,()是正方形,()是长方形。
(三)描一描。
在上面的6个图形中, ( )是封闭图形,请你用水彩笔描出封闭图形的周长。
(四)猜一猜。
我是一个四边形,被挡住了一部分,猜一猜我是什么图形?1.根据图一,猜这个四边形可能是(),可能是(),还可能是()。
2.根据图二,猜这个四边形可能是(),也可能是()。
3.根据图三,猜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五)比一比。
下面是由8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你能数出它们的周长吗?二、选择(一)下面的图形中,不是四边形的是()。
(二)用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
A.40B.32C.36(三)下面的图形,不能用直尺量出周长的是()。
(四)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增加4厘米,宽不变,它的周长应增加()厘米。
A.4B.8C.16(五)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中,( )的周长最短。
A.长1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B.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C.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三、解答(一)学校足球场的边线长90米,端线长45米,如果你沿着足球场的边线和端线走一圈,一共走了多少米?(二)如果警察要用一根长50米警戒绳,把一块边长12米的正方形事发现场围一周,警戒绳的长度够不够?(三)量得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和是18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应是多少厘米?(四)一块正方形菜地,一面靠墙,三面用篱笆围起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基础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基础知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数学中常见的几何形状,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以下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中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知识:
一、长方形
1. 定义:长方形是一种有四个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相等。
2. 特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周长:长方形的周长是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公式为:周长= 2 × (长 + 宽)。
4. 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以宽。
公式为:面积 = 长× 宽。
二、正方形
1. 定义:正方形是一种四边相等的特殊长方形,也是菱形的一种。
2. 特征:正方形的所有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 周长:正方形的周长是所有边的长度之和。
公式为:周长= 4 × 边长。
4. 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
公式为:面积 = 边长^2。
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中,还会学习到如何比较和测量不同形状的面积和周长,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形状的概念,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说课稿
三年级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部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今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他们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
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理解不全面、表述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究,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之间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在教学中,我将采用直观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操作探究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学法学生将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物体,如黑板、书本、手帕、魔方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形状,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7单元归纳总结(2)
小学数学人教新版三年级上册实用资料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①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②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②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教材分析
及归纳总结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一、教学内容
1.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2.周长的概念,测量图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3.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结合实例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3.能根据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通过多种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编排特点
1.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一方面,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
本单元,重点是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认识图形的特征,教材分三个层次编排。
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经历了一般图形周长的探索过程之后,进一步研究长、正方形的周长。
2.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呈现了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树叶、三角尺、数学课本、钟面等实物图和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从任意图形(包括不规则图形)入手,使学生体会到周长是一个一般概念,避免学生产生只有长方形、正方形、圆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
然后,通过让学生探索一般图形周长的求法,使学生经历周长求法的知识形成过程,认识到周长是可以测量的,同时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3.关注所学知识的及时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方面,在学习了长、正方形周长公式后,在练习中安排了大量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周长公式解决。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广泛应用,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四、具体编排
(一)四边形和长、正方形的认识
1.例1(认识四边形)
(1)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发现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
应用分类的思想。
通过此题,学生对小学阶段出现的各种特殊四边形乃至一般四边形都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一认识。
(2)注意通过对比、辨析加深对四边形内涵的认识并丰富学生对四边形外延的认识。
2.例2(认识长、正方形)
让学生通过亲手动手量一量,折一折,发现并尝试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揭示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为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做准备。
教学时,可进一步让学生比较一下长、正方形的异同,加深认识。
(二)周长
1.例1(概念)
(1)给出一组实物和一组几何图形有不规则的、有规则的。
但这些实物和几何图形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封闭图形。
(2)用描述性的语言来陈述周长的含义。
(3)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不同物体和图形的周长,有的是拿绳子把物体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有的是分别测量物体的各条边的长度,再相加。
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体会周长概念的本质,为求长、正方形的周长做准备。
经历探索测量周长的过程,体会“化曲为直”的方法。
2.例2(长、正方形的周长)
(1)体现了思维的不同水平。
(2)注重算法的多样化,加深概念理解。
注意方法优化,总结周长公式。
(三)解决问题
1.例5(问题解决)
一般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其周长越短。
2.“做一做”
让学生探索“给12盒保鲜膜捆胶带怎样最省”的实际问题,需要转化为“将12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拼组后的图形周长最短”的数学问题。
进一步发现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建议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如测量树叶、数学书、钟面等的周长,量头围、胸围、腰围,给正方形桌布缝花边,给多盒保鲜膜捆胶带怎样最省等。
教学时,要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
2.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突出几何探究过程
几何初步知识,无论是线、面、体的特征还是图形特征、性质,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比较抽象。
教材采用了如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从而获得鲜明、生动和形象的认识,进而形成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了解教材编排特点,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不同学段有不同要求,对画长、正方形的要求也不同,在本册主要是在方格纸和点子图上描画;到四年级学习了平行和垂直以后,则要求学生用直尺和三角尺来画。
例如,本单元对四边形、周长等都没有下严格意义上的定义。
四边形没有给出定义;周长,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的物体或图形说明周长的含义即可。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恰当把握教学要求,防止任意
拔高要求,或者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概念、公式等。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①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②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②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