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十四五”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
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3e2f9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66.png)
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短期难以改变,发展现代煤化工是合理清洁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弥补我国原油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丰富化工原料来源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在低油价下竞争力较弱,受环境制约较大和用水矛盾突出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一、现代煤化工面临的问题1.水资源制约。
煤化工产业对水资源的消耗比较严重,成为制约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部分煤化工产品耗水量,我国煤炭赋存具有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但是,水资源分布确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煤水存在逆向分布的特征。
在我国确定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除了云贵及两淮地区水资源丰富外,其余11个地区均不同程度上缺水。
2.煤制气技术对原煤要求较高。
煤制气技术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重要部分,其中固化床煤制气技术较为成熟,但是它对煤体本身的要求比较高,它需要块煤,同时对煤体的热稳定性及机械强度有较高要求,目前的煤气化技术尚不能消耗水分、灰分较大的褐煤,使得大量的劣质煤在长期不能得到较好的消耗。
褐煤的灰分、挥发分、水分均较高,热值及熔点较低,我国的褐煤储量达到了I 303亿t,约占国内煤炭储量的13%,目前已探明的的区域中,内蒙古东北部地区的褐煤占到已探明储量的3/4,西南地区的云南褐煤储量占到已探明储量的1/5。
除去褐煤以外,灰分较高、含硫较高的煤炭气化也是空白区,随着煤炭开采强度的增加,优质的煤炭资源储量不断降低,随之而来的大量劣质煤炭产量日益增加,因此,加大对劣质煤综合利用的研究十分必要。
随着煤矿综合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矿井综采设备得到了普遍使用,原煤中块煤所占比例越来越低,粉煤占到比例可以达到70%以上,10 mm以下的煤粉、劣煤产量不断的增加,因此,如何高效的使用这些水分、灰分等指标较高的劣质煤炭,实现煤炭资源的全方位合理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必要的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cd8166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f.png)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引言概述: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作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和转化的产业,是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领域。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煤化工产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煤化工产业现状1.1 煤化工产业的规模和产能: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产能逐年增长。
以煤制气为例,我国煤制气产能已经超过1亿立方米/天。
同时,煤制油、煤制化肥等煤化工产品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1.2 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煤化工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煤气化技术、合成氨技术、煤制油技术等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提高了煤化工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3 煤化工产业的环保压力: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环保压力。
煤化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废水和废气等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如何解决煤化工产业的环保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2.1 煤化工产业绿色化发展:未来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是绿色化。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开辟高效节能的煤化工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2 煤化工产业的综合利用:煤化工产业应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例如,将煤化工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再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通过与化工、能源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2.3 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合作:煤化工产业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煤化工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三、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3.1 制定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应制定明确的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通过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材等要素向煤化工产业集聚,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浅谈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浅谈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bf80012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9.png)
浅谈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目前,国内煤化工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煤制烯烃、合成气、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的四大领域。
其中,煤制烯烃是未来的发展热点。
煤制烯烃技术是指利用煤作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制造乙烯、丙烯等烯烃的技术。
该技术对煤的利用率高、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是未来替代石油化工的重要途径。
目前,主要的煤制烯烃技术有直接煤制烯烃和间接煤制烯烃两种。
其中,直接煤制烯烃技术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反应,难以实现商业化应用。
而间接煤制烯烃技术需要的反应条件相对低,商业化应用前景广阔,但还需要克服催化剂、反应器等技术难题。
除了煤制烯烃,合成气也是国内煤化工技术的重要领域。
合成气是指一种由一氧化碳和氢气组成的燃料气体,可用于制造合成氨、合成甲醇、合成烃等产品。
目前,国内的合成气技术主要包括煤气化、气化炉直接制气和煤炭间接液化制气等方法。
其中,煤气化技术是最为成熟的方法,但产生的CO2排放量较大;气化炉直接制气技术虽然减少了CO2排放量,但还存在产气质量不稳定、成本较高等问题;煤炭间接液化制气技术则在减少污染、提高产气质量等方面具有优势,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另外,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也是国内煤化工技术的重要领域。
煤制乙二醇是指利用煤制备乙二醇,这种化学品可用于制造涂料、树脂等产品。
目前,国内的煤制乙二醇技术主要有溶剂法和氢气还原法两种。
煤制油是指利用煤转化成可直接用于燃料的油品,可替代石油燃料。
目前,国内的煤制油技术主要有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方法。
其中,直接液化适用于低温、高温条件下的条件煤化、常压液化等方法;间接液化主要包括煤制气再液化和煤制合成油液化两种方法。
总之,国内煤化工技术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普及和煤炭资源的日益短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以煤制烯烃和合成气技术为主,同时对煤制乙二醇和煤制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
浅谈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浅谈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749a4ad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3.png)
浅谈国内煤化工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煤制烯烃、煤制气、煤制液体燃料和煤制化学品等方面。
煤制烯烃技术是煤化工领域的热门技术之一,目前我国煤制烯烃技术已经进入工业化阶段,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煤制气技术是一种将煤炭转化为天然气的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煤制液体燃料技术是将煤制气或煤焦油等转化为可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清洁燃料,也是我国煤化工技术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煤制化学品技术则是将煤转化为各种化工产品,如乙二醇、甲醇、苯乙烯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煤化工技术的未来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煤化工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加强产业协同,强化煤炭、化工和能源等产业的协同作用,加快煤化工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三是加强绿色环保,强化环保监管和管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煤化工产业向低碳、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总之,我国煤化工技术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加强产业协同和环保管理,提高我国煤化工技术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地位,推动其向着更加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现代煤化工十四五发展指南全文
![现代煤化工十四五发展指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a184067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3.png)
【现代煤化工十四五发展指南全文】第一章:概述1.1 背景介绍现代煤化工是指利用清洁高效的煤炭资源进行转化加工,生产石化产品、化工产品和新材料的产业。
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现代煤化工是我国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利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
1.2 发展意义现代煤化工的发展能够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并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新的动能。
第二章:发展现状与问题2.1 煤炭资源利用现状目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利用主要以燃煤为主,化工产品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不足。
2.2 现代煤化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现代煤化工在技术研发、产品品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环境保护措施。
第三章:发展目标与任务3.1 发展目标到2025年,现代煤化工产业基础能力显著增强,煤炭资源深度开发利用能力显著提升,重要产品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2 发展任务加快煤化工基础研发能力提升,积极推进新型煤化工产品示范应用,大力发展清洁高效的煤化工技术和装备,着力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智能化水平。
第四章:发展战略与措施4.1 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加大煤化工领域的科技创新投入,支持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创新和集成应用。
4.2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加快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4.3 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环保政策法规,加大环境管理力度,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循环。
第五章:政策保障与支持5.1 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现代煤化工技术和装备研发投入。
5.2 加强产业培育加大对现代煤化工产业的资金支持和项目扶持力度,引导并鼓励企业在现代煤化工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项目建设。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6.1 总结成效在“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产业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df16ef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6.png)
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煤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一、行业概况煤化工行业是以煤炭资源为原料,通过煤炭气化、合成气制备、合成工艺等技术,生产合成气体、合成油、合成油品和化学原料等产品的工业部门。
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资源,而煤化工作为煤炭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领域,在中国的能源结构转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现状分析1. 市场需求:煤化工产品是能源、化工、材料等行业的重要原料和中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尤其是在石油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煤化工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 技术水平:我国煤化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煤炭气化和合成油技术等方面。
尽管煤炭气化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我国在合成油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 政策支持:煤化工产业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资金扶持、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发展趋势分析1. 提升技术水平:我国煤化工行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并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以提高煤化工技术的水平。
2. 加强资源整合:煤炭资源在我国的地区分布不均,煤化工企业应通过与煤炭企业的深度合作,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实现资源整合,提高整体竞争力。
3. 产业链延伸:煤化工行业应发展多元化产品,拓展产业链。
通过开发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新材料等产品,增加行业的利润空间,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4. 绿色化发展:煤化工行业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煤化工技术的绿色化发展。
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等措施,实现煤化工产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5. 国际市场拓展:煤化工行业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应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寻找合作机会,通过合作提升企业的技术与管理水平。
四、政策建议1. 完善产业政策:加大对煤化工行业的资金投入,提高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究,推动煤化工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0aa330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f.png)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是指利用煤炭资源进行化学转化和加工,生产出煤化工产品的产业。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化工产业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发展规模目前,全球煤化工产业规模庞大。
以中国为例,中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为了以煤炭气化、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为主要技术路线的煤化工产业体系。
2022年,中国煤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XX亿元,占全国化工行业总产值的XX%。
2. 技术水平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目前,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以煤炭气化技术为例,目前已经发展出了多种气化技术,如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煤浆气化等。
这些技术在提高煤炭利用率、降低污染排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市场前景煤化工产品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产品在能源、化工、交通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煤化工产品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估计未来几年,煤化工产业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实现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1. 提高技术水平煤化工产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推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创新。
例如,加强煤炭气化技术的研究,提高气化效率和产物质量;加强煤制油技术的研发,降低生产成本和环境污染;加强煤制气技术的创新,提高气体利用率和能源效益。
2. 推动产业升级煤化工产业应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
例如,与石油化工产业合作,发展煤炭与石油的协同加工技术;与新能源产业合作,推动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
3. 加强环境保护煤化工产业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d24407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d.png)
14少气贫油富煤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一大特点,国内煤炭市场低迷,国际油价高位运行,再加上环境污染严重等因素,大力推动煤化工、尤其是新型煤化工快速发展。
随着技术不断突破、产业快速兴起,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整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近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及国际油价下跌,导致整个行业遭遇历史以来最强冲击,但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角度来讲,恰恰体现出煤炭及相关产业的地位和作用,作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向之一,新型煤化工确有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产业发展现状1.技术路线新型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工手段制取石油、天然气,以及代替石油天然气、石油制取烯烃、乙二醇、二甲醚等下游产品,新型煤化工产业链如下:图1 新型煤化工产业链2.间接液化、直接液化工艺间接液化是将煤气化并制得合成气,然后通过费托合成法合成,得到燃料油和其他化工产品的过程,工艺流程见图3.直接液化是将煤制成油煤浆,于450℃和10-30MPa压力下催化加氢,获得液化油,并进一步加工成汽油。
柴油机其他化工产品。
图2.间接液化流程图图3.直接液化流程图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刘凌云1 周 明2 1.毕节市能源发展技术中心;2.七星关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摘 要】本文阐述了我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工艺技术、产业概况,及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挑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对策。
【关键词】新型煤化工;现状;挑战;对策3.产业不断壮大2017年3月22日发布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次提出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规划布局方案,即“十三五”期间规划布局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宁东、新疆准东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
《方案》要求这四个示范区“十三五”期间新增煤炭转化量总量须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不含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制燃料)。
截至2019年,我国已建成煤制油项目8个,总产能达878万吨;煤制烯烃项目18个和甲醇制烯烃项目16个,合计产能达1669万吨;建成煤制天然气项目5个,总产能64.4亿立方米;煤制乙醇项目7个,合计产能85.5万吨/年,煤基甲醇、二甲醚、乙二醇、醋酸乙酯产能分别达到7620万吨(含焦炉煤气制甲醇)、750万吨、806万吨和292万吨,规模稳居全球首位。
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e181e83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c.png)
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煤炭能源是我国能源储备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能源供应一直以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煤化工产业是实现煤炭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方式,在国家的能源战略发展规划中也深受重视。
在“十二五”以来,我国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在科学技术和工程设备上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词:国内;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展望1引言在推进我国能源革命战略发展的进程中,受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煤炭始终是我国最重要的支撑能源来源之一,并且预计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依旧会在能源结构之中占绝对优势。
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现代煤化工已成为实现煤炭高效清洁利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途径和示范。
与此同时,因产业发展时间短,技术不成熟,运行成本高,政策和规划不清晰,产品与石油化工产业趋同,集成度低等原因,产业发展总体质量不高。
在可持续发展的大浪潮中,现代煤化工产业如何突出重围,发挥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2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2.1煤制油煤制油技术一般分为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焦油催化加氢、煤油共炼和甲醇制汽油、MTG等。
不过目前看来,我国煤制油工业化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自身技术还不够成熟和生产成本太高,以及外界的石油炼化产能总是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情景等一系列原因,煤制油产业还处于一个长期亏损的状态,整体的生存压力不容小觑。
而纵观南非的煤制油产业,已经到达了一个顶尖的地步,他们已经达到能够生产出300多种产品的地步,因此也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润,很多地区的煤化工产业甚至已经逐渐演变为了一个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所以,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更新,来提升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得煤炭资源的利用最大化,是当下我们该仔细思考和努力发展的方向。
2.2煤制烯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中经甲醇的煤制烯烃工业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类更加成熟,整体竞争能力更强的产业。
目前现有产能的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300万吨,根据调查显示,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包括石油炼化在内的煤制烯烃产业还至少可以达到新增烯烃产量2600万吨的目标。
现代煤化工技术现状及趋势分析
![现代煤化工技术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819b7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a.png)
现代煤化工技术现状及趋势分析摘要:介绍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常用的传统煤化工技术和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合理应用现代煤化工技术,并不断优化升级这一技术,在满足人们对煤化工产品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降低能耗、产品生产成本和污染。
关键词:现代煤化工技术;煤炼焦技术;液化技术1中国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1.1煤化工技术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科技攻关,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得到了有效发展。
目前,煤炭资源向油气资源和基础化工产品的转化已初步完成,为中国相对较大的煤炭资源储量提供了有效支撑,有效降低了中国对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效支撑。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一。
随着各种对环境有益、对环境友好的煤化工示范项目的稳定运行,走煤化工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业界共识。
煤化工生产过程中污水、废气等污染物的排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2煤化工原料的发展考虑到煤化工产品的成本控制,我国煤化工产业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和发展不平衡性。
与此同时,虽然现代煤化工发展前景良好,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以来煤炭开采的不断推进,露天和浅层煤矿的规模在不断缩小。
更多的煤炭资源埋藏深度大,周边环境复杂,井下作业难度大。
此外,由于煤炭采运过程中设备质量和人员管理的不规范,各种事故灾难频繁发生,不仅造成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浪费。
为了给煤化工技术的顺利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必须加强对煤矿行业的控制,为煤化工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丰富的原料资源。
1.3煤化工技术应用的风险在中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属于政府部门支持的高新技术。
但由于我国煤化工技术处于发展初期,煤炭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现代煤化工发展与传统煤化工存在一定矛盾。
因此,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不仅会阻碍煤化工技术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具体来说,首先,虽然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现代煤化工技术应用的示范基地,但目前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缺乏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这必然导致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走了一些弯路;其次,煤炭是一种污染相对较高但利用率较低的能源类别。
现代煤化工行业十四五发展重点与实施路径分析
![现代煤化工行业十四五发展重点与实施路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c1084faef8941ea66e0578.png)
3、现代煤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3.1发展成绩和突出问题(一)现代煤化工行业范畴;现代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工手段生产清洁染料和化工产品的产业。
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分质利用、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甲醇和氢能。
(二)现代煤化工行业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煤化工是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油气补充的重要方式,是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
截至 2019 年底,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原料煤转化量约 1.55 亿标准煤,约占煤炭消费量的 5.6%。
62019类型单位建成产能2019 年产量煤直接液化万吨/年108煤制燃料煤间接液化万吨/年770628.6煤制天然气亿方/年51.0543.2煤制烯烃万吨/年879煤制化学品甲醇制烯烃万吨/年7421306 煤制乙二醇万吨/年433314 煤制甲醇万吨/年6779 5830原料煤转化亿吨标煤/年约1.76 约1.55(三)现代煤化工行业“十三五”主要成绩1)行业整体规模持续增长。
2015-2019 年,现代煤化工行业整体规模保持持续增长态势。
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煤制乙二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 35.8%、13.2%、6.6%、21.5%、12.4%、19.5%。
2)生产运行水平不断提高。
从 2015 到 2019 年,现代煤化工行业开工率持续增长,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
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制天然气的综合能耗、原料煤耗、新鲜水耗已达到或好于国家标准要求。
煤制烯烃甲醇消耗下降至 3.1 吨/吨烯烃,水耗下降至 14.5-24 吨/吨烯烃。
煤制乙二醇方面,乙二醇能耗由 3 吨标煤下降至 2.6 吨标煤,加氢催化剂寿命从 2000 小时提高到 5000 小时,DMO 反应器单台能力由 5 万吨/年提升至 10 万吨/年,乙二醇合成反应器单台能力由 5万吨/年提升至 10 万吨/年。
3)综合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①大型煤气化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②直接液化技术实现长周期商业运行;③低温费托合成技术进一步优化示范;④高温费托合成技术产业化示范成功;⑤自主甲烷成套技术研究实验取得阶段成果;⑥甲醇制烯烃技术经商业验证成熟可行;⑦合成气制乙二醇自主化技术不断应用;⑧智能工厂建设逐步推进。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04a8e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d.png)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煤化工是一种将煤炭转化为化学原料和能源产品的技术过程,它是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手段。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煤炭过剩问题,还能够推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的改善。
本文将从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目前,全球煤化工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
首先,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全球煤化工产业逐渐兴起,煤制烯烃、煤制合成气、煤基乙二醇等产品的产能不断提高,形成了以中国、美国和印度为主的全球煤化工产业格局。
其次,煤化工产业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
煤化工技术受到了许多国家和企业的重视,新的煤化工技术不断涌现,煤炭转化率不断提高。
再次,煤化工产业的产品种类逐渐丰富。
除了传统的能源产品外,煤化工产业开始涉足到化工领域,如煤基乙二醇、煤基甲醇等新型化工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使煤化工产业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
最后,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由于煤化工产业涉及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环境保护已成为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煤化工产业未来趋势未来,煤化工产业将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首先,煤化工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全球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替代能源和绿色化学品的需求将逐渐增加,煤化工产业有望成为替代能源和绿色化学品的重要来源,促进煤炭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
其次,煤化工产业将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煤化工产业将逐渐从传统的能源产品向多元化的化工产品转变,发展出更多高附加值的产品,提高煤化工产业的经济效益。
再次,煤化工产业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煤化工产业作为重要的能源转化方式,必须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动煤化工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最后,煤化工产业将迎来国际化发展的机遇。
中美贸易战的加剧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将对煤化工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abcee01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c.png)
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一、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煤化工产业作为我国能源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煤化工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产业规模和产能煤化工产业在我国的规模不断扩大,产能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为了以煤炭气化、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等为主要产业链条的发展格局。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煤化工产能已经达到XX万吨/年。
2.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我国在煤化工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煤炭气化技术方面,我国已经掌握了多种气化技术,包括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煤水浆气化等。
同时,我国在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等领域的技术也取得了重要突破。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煤化工产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一些挑战。
煤炭气化和煤制油等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同时,煤化工产业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提出了一定要求。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为了进一步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 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煤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加强煤炭气化技术的研究,提高气化效率和产物质量。
同时,加强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甲醇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2.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加大对煤化工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提高产业的整体水平。
同时,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推动煤化工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3.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在煤化工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大对环境管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投入,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同时,加强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国际合作和市场开辟积极参预国际合作,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9f0f57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b.png)
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一、煤化工行业都包括什么煤化工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过程。
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不断减少,煤化工有着广阔的前景。
煤化工的分类煤化工包括煤的一次化学加工、二次化学加工和深度化学加工,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煤的合成气化工、焦油化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等。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煤化工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根据生产工艺与产品的不同主要分为煤焦化、煤电石、煤气化和煤液化四条生产链。
其中,煤焦化、煤电石、煤气化中的合成氨等属于传统煤化工,而煤气化制醇、醚燃料,煤液化、煤气化制烯烃等属于现代新型煤化工领域。
在煤化工可利用的生产技术中,炼焦是应用最早的工艺,并且至今仍然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煤的气化在煤化工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于生产各种气体燃料,是洁净的能源,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煤气化生产的合成气是合成液体燃料、化工原料等多种产品的原料。
煤直接液化,即煤高压加氢液化,可以生产人造石油和化学产品。
在石油短缺时,煤的液化产品将替代天然石油。
二、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在严格控煤政策下,中国煤炭消费将提前进入下降趋势,预计从目前的19.3亿吨油当量,逐步下降到2050年的13亿吨油当量,年均负增长1%;而考虑到能源效率的提升、经济增速的下滑、环保政策趋严等多重影响,煤电、钢铁、建材等传统用煤领域消费水平均已达到峰值,未来将走下坡路。
从煤化工行业自身的情况来看,不得不承认,其当前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困境中。
由于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以及节能减排的目标,未来新型煤化工项目将是重点,虽然国家政策层面的限制因素与地方政府的鼓励势头齐头并进,“十三五”期间煤化工发展势头不减。
从投入上,各路资本竞相角逐;从地域上,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将集中主要投资;从类型上,煤制烯烃与煤制天然气将是主打项目。
我国煤化工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分析
![我国煤化工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54377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4.png)
我国煤化工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分析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作为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煤化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的煤化工技术已经经历了从简单的煤炭气化到多元化煤化工产业的转变。
其中,以煤制甲醇、以煤制气、以煤制油、以煤制化肥、煤制烯烃等为代表的煤化工技术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整体来看,我国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现在,煤化工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地区的支柱产业,对 GDP 的贡献不可小觑。
同时,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也让我国煤化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优化和升级。
这就使得今后我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与创新更加有利。
但是,在发展现状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国煤化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首先,面对当前严峻的能源环保形势,煤化工技术需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
其次,目前我国煤化工技术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而总体来看,我国煤化工技术离绿色煤化工还存在很大的距离,需要不断地加大绿色煤化工技术的研究力度。
针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我国煤化工技术可能会面临着进行转型升级的趋势。
随着我国环保形势的越来越严峻,政府将更加重视环保问题,煤化工行业也将被要求更好地满足环保要求。
同时,随着国际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煤化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也将受到更多的限制和压力。
因此,今后我国煤化工技术将着重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逐步实现多元化、绿色化的产业升级。
尤其是,发展植物基化工、新能源等领域也将作为未来我国煤化工技术发展的重点。
这些新的技术和产业方向,都将给今后我国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只有在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我国煤化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煤化工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煤化工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be72e2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0.png)
煤化工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煤化工是指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化学品或能源的工业过程。
煤化工产业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产业之一,是煤炭深度加工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煤化工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煤化工产业现状1. 产业规模中国是全球煤化工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煤化工产业已成为我国能源和化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20年,中国煤化工产业总产值约为4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煤炭行业总产值的40%左右。
煤化工产业已形成了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煤制化工、煤制新材料等为主要领域的综合化工产业体系。
2. 技术水平中国在煤化工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
煤制油技术是煤化工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我国煤制油技术已经实现了商业化运营,并形成了一批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此外,中国在煤制气、煤制化肥、煤制化工等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技术突破,为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3. 产业结构当前,中国煤化工产业呈现出特定的产业结构。
以煤制油为代表的传统煤化工产业仍然是主导,占据了煤化工产业的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兴起,煤化工产业正向绿色、低碳、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新兴煤化工产业逐渐崭露头角。
二、煤化工产业发展趋势1. 绿色转型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煤化工产业正面临着绿色转型的压力和机遇。
煤化工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推动煤化工产业高效、清洁、低碳转型。
深度清洁利用煤炭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是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2. 创新驱动创新是推动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为煤化工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
3. 国际合作煤化工是具有高度集束效应和资源依赖性的产业,国际合作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我国煤化工产业应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本,提高煤化工产业的国际化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及“十四五”发展趋势和发展重点文/ 韩红梅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煤炭深加工是指以煤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清洁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的煤炭加工转化产业,具体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低阶煤分质利用、煤制化学品以及多种产品联产等领域。
我国煤炭深加工于2002年开始产业化历程,经过18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门类。
“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深加工抵御了油价低位运行的压力,总体维持了较平稳的发展态势。
面向“十四五”,我国煤炭深加工产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更加严格的发展要求,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形势变化,深化产业发展基础,优化调整发展思路,谨慎把控发展节奏,争取长远和更好的发展。
1.取得的成绩1.1行业规模平稳增长截止2019年,我国已建成煤制油(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煤油共炼)产能943万吨/年,煤制天然气产能51.05亿方/年,煤制烯烃产能882万吨/年,甲醇制烯烃产能614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产能487万吨/年,总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上述产能形成的原料煤转化能力约8300万吨标煤/年。
1.1.1煤制油产业化项目情况截至2019年,我国煤制油共建成10个项目(装置),包括4 个16~18 万吨级示范项目、5个百万吨级示范项目、1 个煤油共炼项目,产能合计943万吨/年;另有已核准、在建的百万吨级示范项目2个,产能合计300万吨/年。
我国煤制油产业化项目情况总结详见表1。
表1 我国煤制油产业化项目情况总结单位;万吨/年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规模项目地点项目状态1 神华鄂尔多斯直接液化项目一期一线108 内蒙,鄂尔多斯2008年投产,运行中2 神华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18 内蒙,鄂2009年投产,尔多斯未运行3 伊泰鄂尔多斯间接液化项目 16 内蒙,鄂尔多斯2009年投产,运行中4 潞安长治间接液化项目 16 山西,长治2008年投产,运行中5 兖矿榆林百万吨级间接液化项目 110 陕西,榆林2015年投产,运行中6 兖矿榆林10万吨高温费托合成装置 10 陕西,榆林 2018年投产,运行中7 国家能源宁东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 400 宁夏,宁东 2016年投产,运行中8 伊泰杭锦旗120万吨/年煤制化学品项目 120 内蒙,鄂尔多斯 2017年投产,运行中9 潞安长治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 总规模180其中一期100 山西,长治 一期2017年投产,运行中 10 延长榆林45万吨/年煤油共炼装置 45 陕西,榆林 2014年投产,运行中11 伊泰鄂尔多斯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 200 内蒙,鄂尔多斯 已核准,在建 12 伊泰伊犁煤制油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 100 新疆,伊犁已核准,在建1.1.2煤制天然气产业化项目情况截至2019年,我国煤制天然气共建成4个项目,产能合计51.05亿方/年;在建项目1个,产能13.3亿方/年,另有已核准项目2个,产能合计80亿方/年。
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化项目情况总结详见表2。
表2 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化项目情况总结 单位;亿方/年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规模 建成规模项目地点 项目状态1 大唐克旗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40一期13.3内蒙,克旗 一期2013年建成,运行中;二期在建 2 庆华伊犁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55一期13.75新疆,伊犁 一期2014年建成,运行中3 汇能鄂尔多斯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16一期4内蒙,鄂尔多斯 一期2015年建成,运行中;二期在建 4 浙能新天伊犁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2020新疆,伊犁 2018年建成,运行中 5 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40辽宁,阜新 一期工程在建 6 北控鄂尔多斯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40内蒙,鄂尔多斯 2017年核准,准备中 7 苏新能源和丰示范项目40新疆,伊犁 2016年核准,已暂停1.1.3低阶煤分质利用产业化示范项目情况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是煤炭中低温热解的产业升级。
截止2019年,列入煤炭深加工产业范畴的低阶煤分质利用示范项目共5个,总体进度缓慢,没有项目建成投产。
陕煤榆林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的一期一阶段18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和二期一阶段粉煤热解120万吨/年项目于2019年7月开工,计划2021年6月建成投产。
我国低阶煤分质利用产业化示范项目情况总结详见表3。
表3 我国低阶煤分质利用产业化示范项目情况总结单位;万吨/年序号项目类别规模(煤炭加工量)项目状态1 京能锡盟褐煤热解分级综合利用项目新建500 停滞2 陕煤榆林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新建1500一期一阶段18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和二期一阶段120万吨/年粉煤热解项目于2020年7月开工3 延长石油榆林煤提取焦油与制合成气一体化(CCSI)项目新建800 完成工业试验4 陕西龙成粉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新建1000 缓慢推进5呼伦贝尔圣山褐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新建400 停滞1.1.4煤/甲醇制烯烃截止2019年,我国已建成煤制烯烃项目14个,产能合计882万吨/年;在建项目3个,产能合计190万吨/年;已建成甲醇制烯烃项目12个,产能合计614万吨/年;在建项目1个,产能60万吨/年。
我国煤制烯烃产业化示范项目情况总结详见表4。
我国甲醇制烯烃产业化项目情况总结详见表5。
表4 我国煤制烯烃产业化示范项目情况总结单位;万吨/年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规模项目地点项目状态1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一期)60 内蒙古,包头运行2 神华宁煤MTP项目(一期)50 宁夏,宁东运行3 神华宁煤MTP项目(二期)50 宁夏,宁东运行4 大唐多伦MTP项目46 内蒙,锡盟运行5 延长中煤榆林能化煤制烯烃项目(一期)60 陕西,榆林运行6 中煤榆林能化煤制烯烃项目60 陕西,榆林运行7 宁夏宝丰煤制烯烃项目60 宁夏,宁东运行8 陕煤蒲城煤制烯烃项目68 陕西,渭南运行9 神华甘泉堡煤制烯烃项目68 新疆,乌鲁木齐甘泉堡运行10 中石化鄂尔多斯煤制烯烃项目137 内蒙,鄂尔多斯运行11 青海盐湖煤制烯烃项目33 青海,格尔木运行12 延长延安能源煤制烯烃项目60 陕西,延安运行13 中安联合煤制烯烃项目70 安徽,淮南运行14 宁夏宝丰煤制烯烃项目(二期)60 宁夏,宁东运行15 延长中煤榆林能化煤制烯烃项目(一期启动项目进行填平补齐工程)60 陕西,榆林在建16 青海大美煤制烯烃项目70 青海,格尔木在建17 宁夏宝丰煤制烯烃项目(三期)60 宁夏,宁东在建表5 我国甲醇制烯烃产业化项目情况总结单位:万吨/年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规模项目地点项目状态1 中石化濮阳MTO项目24 河南,濮阳运行2 宁波富德MTO项目70 浙江,宁波运行3 南京诚志MTO项目(一)30 江苏,南京运行4 山东联泓新材料有限公司37 山东,滕州运行5 神华榆林能化MTO项目60 陕西,榆林运行6 浙江兴兴MTO项目60 浙江,嘉兴运行7 阳煤恒通临沂MTO项目30 山东,临沂运行8 中煤蒙大鄂尔多斯煤制烯烃项目60 内蒙,鄂尔多斯运行9 江苏斯尔邦MTO项目90 江苏,连云港运行10 富德常州MTO项目33 江苏,常州运行11 南京诚志MTO项目(二)60 江苏,南京运行12 久泰鄂尔多斯煤制烯烃项目60 内蒙,鄂尔多斯运行13 康乃尔吉林MTO项目60 吉林,吉林在建,暂停1.1.5煤制乙二醇产业化项目情况截止2019年,我国已建成煤制乙二醇项目23个,产能合计487万吨/年;在建项目4个,产能合计410万吨/年。
我国煤制乙二醇产业化项目情况总结详见表6。
表6 我国煤制乙二醇产业化项目情况总结单位:万吨/年序号项目名称项目规模项目地点项目状态1 通辽金煤乙二醇项目20+10 内蒙古,通辽运行2 河南煤化新乡乙二醇项目20 河南,新乡运行3 河南煤化濮阳乙二醇项目20 河南,濮阳运行4 河南煤化安阳乙二醇项目20 河南,安阳运行5 河南煤化永城乙二醇项目20 河南,永城运行6 河南煤化洛阳乙二醇项目20 河南,洛阳运行7 华鲁恒升乙二醇项目(一期) 5 山东,德州运行8 华鲁恒升乙二醇项目(二期)50 山东,德州运行9 新疆天业乙二醇项目(一期) 5 新疆,石河子运行10 新疆天业乙二醇项目(二期)5+2×7.5新疆,石河子运行11 中石化湖化乙二醇项目20 湖北,宜昌(枝江)运行12 河南鹤壁宝马乙二醇项目(一期) 5 河南,鹤壁运行13 安徽淮化乙二醇项目10 安徽,淮南运行14 鄂尔多斯新杭能源乙二醇项目30 内蒙,鄂尔多斯运行15 阳煤深州乙二醇项目22 河北,深州运行16 阳煤寿阳乙二醇项目20 山西,晋中市寿阳县运行17 阳煤平定乙二醇项目20 山西,阳泉市,平定县运行18 山东利华益利津乙二醇项目20 山东,东营运行19 贵州黔希乙二醇项目30 贵州,黔西运行20 新疆天智辰业乙二醇项目10 新疆,石河子运行21 中盐安徽红四方乙二醇项目30 安徽,合肥运行22 易高内蒙古三维煤化乙二醇项目20 内蒙,鄂尔多斯运行23 内蒙古荣信化工乙二醇项目40 内蒙,鄂尔多斯运行24 陕煤化彬长煤制乙二醇项目30 陕西,彬县在建25 久泰鄂尔多斯乙二醇项目100 内蒙,呼和浩特市在建26 新疆天业10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二醇一期工程6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100 新疆,石河子在建27榆林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180 陕西,榆林在建1.2行业产能利用率不断提高建成的示范项目不断完善,优化工艺系统、工厂操作,加强工厂管理,运行稳定性不断提高,具备了安稳长高运行能力。
2019年,煤制油整体产能利用度达到70%以上,煤制天然气整体产能利用度达到85%左右,煤制烯烃整体产能利用度达到86%左右,多数项目具备满负荷生产能力。
1.3产业体系综合能力全面增强我国煤炭深加工领域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甲醇制烯烃、合成气制乙二醇等成套工艺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8%以上。
神华宁煤建成了目前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并实现高负荷运行。
神华鄂尔多斯建成了世界上唯一的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项目并实现平稳运行。
大唐克旗等煤制天然气项目逐步实现高负荷运行。
以大连化物所DMTO、DMTO-Ⅱ技术和中国石化SMTO为代表的国内自主甲醇制烯烃科研成果已成功在大型煤制烯烃项目中示范应用。
国内自主开发的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得到应用并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单台草酸酯反应器能力、单台乙二醇合成反应器均已达到10万吨/年,加氢催化剂寿命已提高到5000小时。
煤炭深加工的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建设管理、装备制造、工厂运行等经验和成果不断丰富,产业体系综合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