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邑曾子学校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举例: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保障民族权益、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重要作用。
(3)民族团结与区域发展:认识民族团结对于国家统一、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
举例:讨论各民族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共同发展的实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旅游业发展等。
2. 教学难点:
(1)民族分布的复杂性:中国民族分布特点表现为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交错居住,掌握这一特点对学生而言较为困难。
- 项目导向学习:引导学生参与民族主题的项目研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民族的角色,模拟民族交流与合作的情景,增强学生对民族问题的理解。
- 实验:设计有关民族文化的实验活动,如制作民族美食、学习民族舞蹈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 提出疑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老师会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反思与总结
这节课总体上顺利,学生参与度高,对民族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和实践活动法,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民族知识和技能。但在课堂活动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活动设计不够吸引人,或者是对民族问题不够感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区域认知:使学生能够识别中国各民族的基本分布特征,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其在特定区域的表现形式。
2. 地理实践:通过观察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其地理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3. 人地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民族问题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意义。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民族》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2.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民族、人种分布图的方法,步骤和技巧等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1.我国的民族构成特点;2.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歌曲引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同学们,在我们开始学习新内容前,我们先来听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歌《爱我中华》。

【教师引导】同学们,欣赏完这首歌之后,我们大家都知道了,在我们的大中国一共有56个民族。

每个民族无论大小,就像是兄弟一样生活在我们的中华大地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第三节民族[讲授新课](承转)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到底有多少个民族呢?引导读课文第一段、第二段,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大家庭中共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2.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多少?其他民族呢?(提问,学生回答,教师一边板书一边讲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板书),在这个快乐的大家庭中,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朝鲜族、满族等56个民族组成。

作为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每个民族都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和繁荣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板书),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总共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因此被称为少数民族。

(承转)我们把除汉族以外的民族叫少数民族,是因为这些民族的人口少,那么这些少数民族的人口到底有多少呢?(活动)大屏幕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的名称和人口。

请大家仔细阅读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哪个?人口有多少?2.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人口有多少?3.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提问,学生回答)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有1549万人口。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第三节 民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第三节 民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民族一、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和践行我国的民族政策。

2.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

3.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文化特色,养成各民族团结和睦的情感。

2.通过判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二)教学难点读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特点。

三、教学策略八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归纳能力,能够说出地图的方位和图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从知识上看,在前两节中,学生已经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有所了解,这将便于学生准确地说出少数民族较多的省区名称,理解民族分布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反过来也能加强对五个民族自治区的理解记忆;同时,学生已经知道了我国的人口分布概况,利用我国人口密度线,便于学生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的理解和记忆。

本节需要识记的知识内容较多,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教师可设计抢答、连线、拼图等活动,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印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周恩来总理关于民族的论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了解民族知识的动机。

在落实第一个重点时,为了加深印象,对民族构成和民族文化特色知识的学习,可通过开展学生活动实现,让学生选取民族或自己所属民族进行介绍。

需要注意,班级里可能会有学生不希望被当众说出自己是少数民族,此时需要保护学生自尊心,不宜强求。

在落实第二个重点时,要结合地图,可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每组选取3~4个民族,就其省区分布范围进行介绍,最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民族分布特点的总结,突破难点。

这样,既巩固了行政区划的内容,又掌握了民族分布特点。

四、教学过程引入教师:出示周恩来总理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各民族的灿烂文化。

学生:认识学习民族知识的重要性。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民族》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2)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及成因。
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是我国民族的分布规律,即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以及这种分布规律的成因。民族的交错居住是由历史、地理、经济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如何看待民族问题,增强民族团结。
解释: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容易产生误解,认为民族问题复杂难解。实际上,只要我们坚持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权益,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民族团结是可以不断加强的。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爱国主义。
1.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分析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综合思维:培养学生从多元角度分析民族问题,提高学生整合、归纳、分析信息的能力。
3. 区域认知: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提高学生对我国民族地区的认知。
(6)民族融合与民族团结:区别与联系、作用与意义等。
4. 实用性拓展
(1)了解民族政策,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民族政策的变化和发展,增强学生的时事观念。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专注听讲,理解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 参与课堂活动:小组讨论,分享对民族政策的理解。
- 提问与讨论:提出疑问,与同学讨论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 合作学习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解释: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方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政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和关爱。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节民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及分布特点;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自主进行意义建构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占有资料,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2.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活动,创设积极互动的情境,展示个性特征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我国的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激发民族自豪感2.在学习中,产生对祖国各族人民及文化的热爱之情,学会尊重各族人民的不同生活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难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在学生课前欣赏了“爱我中华”优美的旋律和各民族风情的情景中导入新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华,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美丽动听的歌曲把我们带入了中华民【自主学习】1、在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个民族,以族人口最多,占 %,其他个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占 %,少数民族中以族人口最多。

2、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民族有哪些?我国最少的少数民族是;3、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状况是: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部和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和地区。

4、我国各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5、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设置。

6、彝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合作探究】1、P17活动22、比较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的差异。

3、找出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找出5个自治区并说出其主要民族。

【课堂小结】第三节民族1.中华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汉族占91%,其余55个称为少数民族2.民族分布特点总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分布: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民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民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自主学习
欣赏歌曲《祖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合探究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2.各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服装,习俗。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拓展延伸
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1.我国有56个民族
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民族
课题
第1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三节 民族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养成正确的民族观。
课 堂 教 学 流 程
问题导学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比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课堂检测
1.我国大家庭中共有个民族,个少数民族。
2.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其他民族人口的比例是%,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人口有。
3.各民族不论大小,。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以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权利,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民族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学年)

八年级地理上册 1.3 民族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2021学年)

山东省济阳县八年级地理上册1.3 民族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济阳县八年级地理上册1.3 民族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济阳县八年级地理上册1.3 民族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民族ﻩ单元整体构成分析多民族的大家庭》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从疆域、人口和民族三个方面认识我国的国情,本节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的民族构成状况、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及民族分布而展开.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第二节众多人口的延伸和扩展,又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民族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单元教学目标ﻩ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国民族的基本构成,初步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民族政策。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图片等资料,说明我国民族的概况,从而提高学生对我国国情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家庭, 激发学生对民族大家庭的热爱之情,树立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重点、难点与挖掘点ﻩ教学重点: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教学难点挖掘点: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ﻩ预习引领要求:运用查(课本、工具书)、划(划出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写(写下自己的疑问)、记(记下有价值的问题)、练、思六字诀自学课文1.认真阅读教材找出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比例是多少?人口比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哪些? 2.阅读教材p17说出图片中反映的是哪些个少数民族?你在济阳县中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3.查找图1。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民族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展示作品】学生小组选派代表,对本组所选的民族各方面的风土民情向全班展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适时的进行作品评价)。
【评比】学生发言,共同评出本堂课的最佳学习小组和最佳电子作品。
【板书】4.中国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
设计意图:(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解读别人的观点;(2)培养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归纳总结的能力,实现资源的整合。
作业设计
必作题
撰写小论文:“我的民族观”。
选作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任选一题:
1.拍摄制作民族采风记录片或图片展(摄影爱好者)。
2.制作简介中国民族的网页或课件(电脑爱好者)。
3.考察某某中国民俗文化村,推出一项旅游项目并设计出宣传单(广告爱好者)。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不同需要,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课后作业,拓展思维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讨论中领会怎样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
【学生发言】每个小组派代表说说本小组观点(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引导和评价学生的观点)。
【网上游戏】用学生喜爱的学习形式,将具体事例和中国民族政策相连,从而体会中国的民族政策。
【学生归纳】中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什么特点?
【板书】3.中国的民族政策: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共同繁荣
教具: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展示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提问】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展示】网络课件
由于本课是一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所以教师要先给学生展示说明本课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
【教师示X】在课件右边的民族概况中找到中国民族的数量共有56个,汉族人口数量最多,占中国人口总数的91%,所以其他55个民族被成为少数民族,约占中国总人口的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民族
【目标锁定】(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知道我国民族数量、构成和民族文化。

2.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3.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表,培养获取信息、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

4.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自我展示能力和合作竞争能力。

【重点难点】我国民族分布、构成和民族文化
【自主探究】(独立自主,快乐收获)
1、在我国56个民族中,________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_族。

2、我国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各民族不论大小,_________________;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_______________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4、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设立自治机关,建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合作探究】(重点难点都在这里)
探究1:联系已经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比较我国的民族组成与日本的差异。

探究2:阅读图1.19,完成下列问题:
(1)说说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2)找出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指出其中5个民族大致分布的位置。

(3)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我国民族分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达标测评】(懂了,不等于会了)
1、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
B、壮族
C、藏族
D、满族
2、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泛的是()
A、汉族
B、回族
C、傣族
D、朝鲜族
3、以“摔跤”为传统体育项目的是()
A、傣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哈尼族
4、下列民族中人口数量不在400万以上的是()
A、满族、维吾尔族、壮族
B、蒙古族、藏族、彝族
C、回族、苗族、土家族
D、傣族、瑶族哈尼族
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西南、华北、东南
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东北、东南
D、东南、西北、华南
6、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A、汉族只分布在东部地区
B、少数民族都分布在山区
C、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大聚居,小杂居
7、关于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因为出生率高,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大量人口
C、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小散居、大聚居、交错杂居”
D、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达到13.7亿。

回答8~9题。

8、这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人口大约占8.49%。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D、西部地区
9、这次人口普查表明,大陆31个省(区、市)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7390万人,较1990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约5600万人,这表明()
A、人口大量迁移到了国外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C、人口死亡率升高
D、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
10、小明在班上做了一次民族成分的调查,他发现班上有五名同学来自不同的少数民族,这个调查印证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分区独立居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等边疆地区
1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地区;汉族人口遍布___________;各民族和睦相处,交错分布形成了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族。

【中考链接】(走出教材,你才会有进步)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C、D四部分中,汉族主要集中在_____
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处。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的自治区只居住着一个民族
B、B处没有汉族分布
C、我国在C处设立了自治区
D、D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
(3)如果你是一位山东的同学,你的家乡最可能在图中
____________处。

(4)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的,这说明我国民族分布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本课质疑】(记下你的疑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