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后期物理复习建议与备考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后期物理复习建议与备考策略

同学们,此时第二轮复习已基本结束,离高考还只剩下三个多月的时间了。那么怎样更加科学、有效的利用这一段时间呢?下面结合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的能力要求及特点,提几点复习建议和应试策略,希望能给你一些具体的帮助。

一、高三后期复习建议

1.抓住物理学基础的主干知识进行复习

从近年高考物理试卷和理科综合试卷的物理部分我们不难看出,高考试题重点要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基础的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物理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知识,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点。每个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在主干知识上狠下功夫。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还要加深理解、熟练运用,做到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还要针对高考物理试题加大学科内综合的力度的特点,注意这些主干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求建立知识的结构网络。

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是:

力学:(1)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动量守恒定律

(4)机械能守恒定律

电学:(1)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

(2)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分配

(3)电功、电功率

(4)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路端电压

(5)安培力,左手定则

(6)洛仑兹力、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运动

(7)电磁感应现象

光学(1)光的反射和平面镜

(2)光的折射和全反射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由于高考物理试题的题量较少,所以突出学科内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要特别注意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如: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是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中出现)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一是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是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

(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

2.针对高考的能力要求做好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也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考试都是从审题开始的,迅速、准确地读懂题意是解题的良好开端。有不少学生在平时复习过程中迫于作业过多的压力而形成了草率看题(只关注具体的已知数据,而不注意分析物理过程)、粗心大意的毛病,经常听到有人感叹"又看错题了",还有一些人则对某些考题根本看不懂,这都是审题能力不高的表现。如果平时这方面注意不够,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尤其要注意加强对审题能力的训练,要坚持先认真审题,积极思考,注意总结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审题的能力。

一般说来,在审题的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 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们,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

例1. 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 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则碰前A球的速度等于

本题中的关键词语是"总机械能守恒"和"两球压缩最紧时"。其中"两球压缩最紧时"告诉了我们两球的速度相等时的情况;"总机械能守恒"说明了两小球减少的动能等于Ep。 考生只要清楚这样的过程特点,便可列出动量和机械能守恒这两个方程进行解答。

正确答案为选项C。

例2. 如图1所示,固定容器及可动活塞P都是绝热的,中间有一个导热的固定隔板B,B的两边分别盛有气体甲和乙。现将活塞P缓慢地向B移动一段距离,已知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加而升高,则在移动P的过程中

A.外力对乙做功;甲的内能不变

B.外力对乙做功;乙的内能不变

C.乙传递热量给甲;乙的内能增加

D.乙的内能增加;甲的内能不变

本题中的关键词语是对隔板的描述:"导热"和"固定"。由于隔板"固定",所以外界一定只对气体乙做功,使乙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同时因隔板"导热",所以一定向气体甲传递热量。所以选项C正确。

② 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例3. 如图2所示,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有两个半径都是r的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m和2m,当两球心间距离大于l(l比2r大得多)时,两球间无相互作用力,当两球心间距离等于或小于l时,两球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恒定斥力F。设A球从远离B球处以速度v 0沿两球心连线向原来静止的B球运动,欲使两球不发生接触,v 0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本题要求"两球不发生接触",但不发生接触具体含义是什么,正是本题的隐含条件,能正确地理解为"当v 0最大,而且满足两球不发生接触的条件是两球心间的距离为(l--2r)时,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解答此题就不会感到太大的困难。

③ 排除干扰因素。在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中,有些是有用的,也有些是无关的,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常常能迅速正确地解答。

例4.长江三峡工程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及养殖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其主要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三峡工程建成后,平均年流量、年平均消耗水能及转化为电能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2)若26台发电机组全部建成并发电,按设计要求平均每台机组年发电时间为多少天?

本题中给出了众多的信息,这就需要考生要能够抓住有效信息、排除干扰因素。

(2)表述能力

近年来高考命题也刻意加强了表述能力的考查,《考试说明》更明确要求"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从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来看,论述计算题所占的分值越来越高,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自觉提高表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在高考的物理试卷上,对于论述计算题都有"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的要求说明,那么在答卷时怎样才算是规范的表述呢?这需要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