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次声波
次声波特点初中物理
次声波特点初中物理1. 能穿透障碍物相比于声波和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较低,波长较长,因此具有更好的穿透性能。
次声波可以穿透常见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砖墙和板壳等,能够在封闭的空间内传播,被广泛应用于声学探伤、噪声控制和地震监测等领域。
2. 运动能量大次声波的频率低,波长长,与相邻空气分子碰撞的时间更长,引起分子振动的距离更大,因此具有较高的运动能量。
这种能量可以被应用于低频声波式的声波推进,如推进水下舰艇或推动基础桩。
次声波还能用于扰动煤层气、岩石和沉积物的分子,在石油勘探方面有广泛应用。
3. 影响海洋生物和地球次声波在海洋中的传播是十分广泛的。
它会对海洋生物的行为、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
鲸鱼的生存和繁殖会受到次声波的影响。
次声波也可以用于探测海底地形和沉积物的厚度。
在地震监测方面,次声波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地震产生的次声波传播速度较慢,但是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和广泛的传播范围。
通过对次声波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有效地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次声波以其不同于其他声波的特性,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探究领域。
除了以上所述的特点,次声波还有一些其他的特性。
4. 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影响虽然人类无法感知次声波,但是次声波仍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影响。
长时间受到低频次声波的影响,可能会引起眩晕、头痛、失眠等症状。
在环境方面,长时间受到次声波的干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5. 与机械振动相关次声波与机械振动密切相关。
机械振动产生的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部分即为次声波。
当机械系统工作时,如船体、油罐、鼓风机、风电SCB等,都可能会产生次声波。
对于机械设备或结构的振动强度和谐波的频率分布进行监测分析,对降低次声波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 与地震活动相关次声波的传播与地震活动存在密切的关系。
在地震发生前,地下岩石的应力发生变化,产生微小的断裂和转化,释放出较弱的次声波。
如果能够掌握地震产生的次声波特征,就有望提前预测地震,从而减少损失。
次声波的应用原理
次声波的应用原理什么是次声波次声波是一种频率较低的声波,其频率一般在20Hz以下,无法被人耳听到。
次声波具有较长的波长和较高的穿透力,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工业应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次声波的生成原理次声波的生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超声波辐射:通过特定装置产生超声波,超声波在透过材料时会产生次声波。
2. 电磁感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瞬态电流,从而产生瞬态磁场,进而产生次声波。
3. 物体撞击:当物体受到冲击时,会产生机械振动,而机械振动会转化为次声波。
4. 涡旋脱落:当流体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流经边界层时,在边界层振荡产生失稳,导致边界层脱落,并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的应用次声波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科学研究领域1.地震学研究:次声波可以用于地震学领域的地下地震波传播研究,通过监测次声波的传播路径和速度,可以研究地壳和地幔的物理性质。
2.海洋学研究:次声波可以用于海洋学研究,通过监测次声波的传播路径和波纹状况,可以研究海洋中的生物活动、海底地质结构等。
医学诊断领域1.超声医学诊断:次声波可以用于超声医学诊断,通过捕捉次声波的回波信号,可以生成人体内部显像,帮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2.微创手术导航:次声波可以用于微创手术导航,通过实时监测次声波的传播路径,可以引导手术医生准确地定位和操作。
工业应用领域1.缺陷检测:次声波可以用于工业领域的缺陷检测,通过监测次声波的传播路径和反射情况,可以检测材料内部的缺陷和损伤。
2.非破坏性测试:次声波可以用于材料的非破坏性测试,通过监测次声波的反射和衰减情况,可以评估材料的品质和性能。
结语次声波作为一种特殊的声波,具有更低的频率和更高的穿透力。
在科学研究、医学诊断和工业应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次声波的生成原理和应用领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次声波的特性,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持。
次声波
次声波的产生 次声波的产生
• • • • • • • • • 焚风 阿尔卑斯山脉的焚风是一个非常强的次声波声源,其频率在0.01至0.1赫兹间。这个次 声波对人是否有影响至今还在争议中。 自然声源 低频波如地震、火山爆发、陨星 陨星坠落、极端的气候现象或者巨浪可以在空气中导致次 陨星 声波。这样的次声波可以传播数千公里。阵风和旋风也会产生次声波。 人工声源 工业设施也会产生次声波。尤其是假如在封闭的房间里次声波形成驻波,由此导致建 筑结构共振,会造成危害。 地面或地下爆炸、火箭发射的声音中包含次声波的成分。这些次声波可以传播非常远, 它们可以被用来确定爆炸或者火箭发射的地点或者方向。 超声速飞机在突破音障时的音爆 音爆中包含次声波的成分。 音爆 尤其是建筑密集的大城市也会产生次声波,这样的次声波不但会传播非常远,而且局 部会产生非常强烈的驻波。比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在部分市区里有许多高建筑物,这些 建筑物主要使用坚硬的石制表面,而且几乎所有的建筑均拥有非常强大的冷风装置。 在夏季市内会产生波及非常广的次声波场,建筑之间的气流会互相影响产生低频共振。 尤其在非常安静的夜晚大城市的低频声波在非常远的地方依然可以听得到,其次声波 的成分的传播距离更加远。有人认为多年生活在这样的次声波场内会导致健康问题。 关于风力发电机产生的次声波是否有健康影响始终有争议,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可 以证明这个影响的数据。不过风力发电机也会产生可以听得见的、有生理作用的低
次声波的危害及应用 次声波的危害及应用 作用图
• 危害 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 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 引起的。住在十几层高的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 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次声波的介绍
目录1.什么是次声波2.次声波的产生3.次声波的特点与危害4.次声波的应用领域及实例5.其他1.什么是次声波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弹性波,并能引起听觉的声波,只是它的大小取决于振动的频率和幅度。
人耳所能接收的频率范围为0Hz~20kHz。
凡超过20kHz的声音信号叫超声波, 而低于20Hz的声音信号称亚声波或次声波。
次声波波形2.次声波的产生在自然界中,海上风暴、火山爆发、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地震等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在人类活动中,诸如核爆炸、导弹飞行、火炮发射、轮船航行、汽车争驰、高楼和大桥摇晃,甚至像鼓风机、搅拌机、扩音喇叭等在发声的同时也都能产生次声波。
3.次声波的特点与危害(1)特点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
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
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
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
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
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2)危害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
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引起的。
住在十几层高的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
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4.次声波的应用领域及实例(1)研究自然次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
次声波的应用举例和原理
次声波的应用举例和原理1. 什么是次声波次声波,又称为超低频声波,它的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范围,通常被定义为20赫兹以下的声波。
虽然人们无法直接听到次声波,但它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次声波的应用举例和原理。
2. 次声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次声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组织成像:次声波能够穿透生物组织,并通过测量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回波强度来形成图像,用于检测和诊断疾病。
•治疗:次声波被应用于医疗领域的疗法中,例如使用高强度次声波进行肿瘤治疗、输送药物等。
3. 次声波在水声通信领域的应用次声波在水声通信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水声通讯:次声波能够在水中传播长距离,被广泛应用于海洋调查、水下通信等领域。
•水下测距:通过测量次声波的传播时间和能量来计算距离,从而实现水下测距。
4. 次声波在材料研究领域的应用次声波在材料研究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材料检测:次声波可以用于检测和评估材料的质量、缺陷和结构特性。
•材料变形和损伤监测:通过观察次声波信号的变化,可以监测材料的变形和损伤情况,用于材料性能评估和质量控制。
5. 次声波的原理次声波的产生是由于某个物体的周期性振动引起周围介质的压力变化,而压力变化又引起介质中声波的传播。
次声波通常由低频声源产生,比如震动、机械振动等。
次声波是机械波,需要介质来传播,而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较慢。
次声波的频率范围低于人类听到的声音,因此无法通过直接听觉感知。
然而,通过适当的传感器和仪器,可以捕获、放大和处理次声波信号。
6. 结论次声波虽然低于人类听觉的频率范围,但在医学、水声通信和材料研究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组织成像和治疗,次声波在医学领域有重要作用;在水声通信领域,次声波被用于水下通信和测距;而在材料研究领域,次声波则用于材料检测和变形监测。
通过了解次声波的原理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它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优势。
次声波及其应用.
次声波及其应用次声波又称亚声波,是频率低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波,其频率范围大致是10-4H z~20H z。
这种声波人耳虽然听不到,但是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这种声波在声学范围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
由于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因此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次声波与超声波不同,通常具有破坏作用,是有害的。
次声波的研究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以后的50多年时间虽然少有研究,但人们发现天然次声和人工次声都对人的状况和行为具有强烈的作用。
次声波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式武器,不仅能用来消灭敌人,而且还可以用来摧毁工业和民用目标。
一、次声波的产生和特点在自然现象中,地震、火山爆发、风暴、雷暴、海浪冲击、机器振动等都会产生次波。
另外,还可以人为制造次声源一次声发生器。
这种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很像风琴管或警笛,可以具有较大的功率。
次声波在20C的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4m/s。
振动频率为10-2H z的次声波,波长为 3.4×104m。
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
当次声波在大气中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分贝。
因此在空气、地面等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
例如一包4千克的炸药爆炸时,几千米远处就听不到爆炸声了,但爆炸引起的次声却能传到80千米以外。
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突然大爆发,当时使20多立方千米的岩石变成碎块抛向空中,产生了强爆炸波,发出了巨响。
据说,在远离火山几千千米的印度洋上的罗德里格斯岛上还能听到隆隆的声响;而火山爆发激起的次声波则传播得更远,居然绕地球转了3圈,历时108小时。
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
次声波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坦克和潜艇等障碍物。
7000H 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隔挡,而7H 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高空大气湍流产生的次声波能折断万吨巨轮上的桅杆。
地震或核爆炸所激发的次声波能将高大的建筑物摧毁;海啸带来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毁坏。
超声波与次声波次声波
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
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
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
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次声波的特点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一般均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
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
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全长十多万公里,历时108小时.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
7 000 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 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地震或核爆炸所产生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摧毁.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如4 Hz~8 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
编辑本段应用与危害危害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
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引起的。
住在十几层高的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
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应用及前景从20世纪50年代起,核武器的发展对次声学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对次声接收、抗干扰方法、定位技术、信号处理和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次声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其实,次声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自然次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例如台风和海浪摩擦产生的次声波,由于它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台风移动速度,因此,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次声波,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利用类似方法,也可预报火山爆发、雷暴等次声波自然灾害.2.通过测定自然或人工产生的次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如沙尘暴、龙卷风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3.通过测定人和其他生物的某些器官发出的微弱次声的特性,可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例如人们研制出的“次声波诊疗仪”可以检查人体器官工作是否正常.4.次声在军事上的应用,利用次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次声武器——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次声波的应用举例和原理
次声波的应用举例和原理
次声波(Infrasound)是指频率低于20 Hz的声波,超出了人类听觉范围的频率。
虽然我们无法直接听到次声波,但它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次声波的应用举例和其原理:
1. 检测地震活动:次声波可以检测到地震发生的远距离传播,因为它们能够穿透大气层并传播到地面,通过测量次声波的频率和振幅变化,可以判断地震的强度和位置。
2. 预测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产生的次声波能够远距离传播,通过对次声波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提前预测火山喷发的发生,预警可能的灾害。
3. 检测远距离大气现象:次声波可以被用来检测大气中的雷电、风暴等现象。
这些现象产生的能量会生成次声波,而这些次声波可以被探测器捕获并分析,从而提供更好的天气预测和气象监测。
4. 监测动物行为:一些动物,如象、鲸鱼和大象,可以发出次声波来与其他成员进行通信。
通过监测和分析这些次声波,可以研究动物的行为、迁徙模式和种群数量等信息。
5. 噪声控制:次声波可以被应用于噪声控制和降噪技术中。
通过发出与噪声频率相反的次声波,可以干涉和抵消噪声,从而降低噪音污染。
次声波的原理主要是基于声波的传播和震动产生的原理。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需要震动源,它在震动源产生的初始压力下形成震荡的空气分子。
次声波的频率低于人类听觉范围,其波长很长,因此次声波在地球上的空气中容易传播。
探测次声波通常使用麦克风或地震仪等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捕捉到次声波的振动,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从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
次声波
次声波
次声波是指频率小于20Hz(赫兹),但是高于气候造成的气压变动的声波。
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
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
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
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甚至相同,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声源
1、自然声源
低频波如地震、火山爆发、陨星坠落、极端的气候现象或者巨浪可以在空气中导致次声波。
这样的次声波可以传播数千公里。
阵风和旋风也会产生次声波。
2、焚风
阿尔卑斯山脉的焚风是一个非常强的次声波声源,其频率在0.01至0.1赫兹间。
这个次声波对人是否有影响至今还在争议中。
3、人工声源
工业设施也会产生次声波。
尤其是假如在封闭的房间里次声波形成驻波,由此导致建筑结构共振,会造成危害。
生理和心理作用
虽然人几乎无法听到次声波,但是通过其波压人可以感受到次声波。
但是听阙非常高,而且随频率不同。
此外身体可以感受到低频的、剧烈的震动。
20世纪6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进行试验显示,次声波的确可能引起胸腔震动、影响呼吸,并让人产生作呕、头疼和咳嗽等现象。
进一步研究发现,特定频率的声波还可能引起眼球的震动,从而让视觉出现扭曲。
由于这些声波能够移动小的物体和表面,甚至还可以让烛光诡异地闪烁个不停,所以有时候我们碰上见鬼这一类的事,也有可能是次声波在作怪。
次声波
次声波:杀人于无形无声的恐怖武器2008年07月04日11:04许多自然现象出现时,如海上风暴、火山爆发、地震、大陨石落地、大气湍流、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台风、磁暴、极光、冰雹等等,都可伴有次声波的发生;在与人类有关的活动中,诸如核爆炸,飞机、火箭、导弹飞行,火炮发射等也都会产生次声。
科学家认为,自然界的次声可刺激侵略,制造混乱无序的状态。
老虎在捕食前的怒吼可产生18赫兹的次声波,使猎物惊惶失措甚至昏迷。
某些地区精神疾病和疯子人数异常增多也与自然次声有关。
百慕大三角事故不断的谜底可能就是波浪振荡产生的次声波作用到机组人员,使他们精神错乱,甚至死亡,从而失去对飞机或舰船的控制,发生事故。
据报道,次声波亡人的事件还真有不少。
―――事件回放―――1980年,一艘名叫“马尔波罗”的帆船在由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20年后,却在火地岛附近被人发现。
船上的一切都原封不动、完好如初。
就连已死多年的船员也都各就各位,保持着工作状态。
科学家对他们的神秘死亡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经过长期研究,终于发现,原来他们正是死于海上风暴产生的次声。
1992年11月24日,桂林上空发生了一起空难,141人死亡。
当事件的原因经多方解释而未肯定之时,中国声学研究所的专家,提出了存在着因“次声波”的作用而致使飞机坠毁的可能性。
桂林属半丘陵地带,气团依山势走向而上下浮动,引起气流震动,会产生一种“山背波”的次声波,当飞机遇到这种危害极大的由次声波引起的晴空湍流时,如同落入一个风旋涡中,在挤压力、冲力等多种强劲外力的作用下,将造成飞机失控、产生机毁人亡的恶果。
还有研究结果表明,次声波对飞机的影响还有一种“生物效应”。
该理论认为,当次声波的频率接近人体频率时,就有可能产生“共振”,飞机驾驶员无法承受这种强烈的效应,就有致命的危险。
也就是说,此次空难的凶手很可能就是这种次声波。
那么,次声波为何物?―――次生波―――研究发现,次声波是一种每秒钟振动数很少,人耳听不到的声波。
次声波的应用.
次声波及其应用次声波又称亚声波,是频率低于可听声频率范围的声波, 其频率范围大致是 10-4Hz ~20Hz 。
这种声波人耳虽然听不到, 但是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这种声波在声学范围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
由于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因此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次声波与超声波不同, 通常具有破坏作用, 是有害的。
次声波的研究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在以后的 50多年时间虽然少有研究,但人们发现天然次声和人工次声都对人的状况和行为具有强烈的作用。
次声波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式武器, 不仅能用来消灭敌人,而且还可以用来摧毁工业和民用目标。
一、次声波的产生和特点在自然现象中,地震、火山爆发、风暴、雷暴、海浪冲击、机器振动等都会产生次波。
另外,还可以人为制造次声源一次声发生器。
这种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很像风琴管或警笛,可以具有较大的功率。
次声波在 20C 的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4m/s。
振动频率为 10-2Hz 的次声波, 波长为 3.4×104m 。
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很低, 大气对其吸收甚小。
当次声波在大气中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分贝。
因此在空气、地面等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远。
例如一包 4千克的炸药爆炸时,几千米远处就听不到爆炸声了,但爆炸引起的次声却能传到 80千米以外。
1883年 8月 27日, 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突然大爆发, 当时使 20多立方千米的岩石变成碎块抛向空中,产生了强爆炸波, 发出了巨响。
据说, 在远离火山几千千米的印度洋上的罗德里格斯岛上还能听到隆隆的声响; 而火山爆发激起的次声波则传播得更远,居然绕地球转了 3圈,历时 108小时。
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 5圈。
次声波有很强的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掩蔽所、坦克和潜艇等障碍物。
7000Hz 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隔挡, 而7Hz 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
高空大气湍流产生的次声波能折断万吨巨轮上的桅杆。
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特点
次声波是指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频率较低的声波,它的频率通常在20Hz ~ 20kHz之间。
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传播速度较慢:次声波的传播速度通常比高频声波慢,在空气中大约为343m/s。
2.传播距离较远:次声波的传播距离通常比高频声波远,因为它能够穿过障碍物并经过反射和衍射而传播。
3.容易受到环境影响:次声波传播过程中容易受到地形、气候和建筑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4.能量分布不均匀:次声波的能量分布不均匀,在某些频率上会有更多的能量。
5.在建筑物中传播并发生反射,衍射和吸收等现象,因此可以用来探测建筑物内部结构,检测隐蔽缺陷等。
6.次声波在地震学中也有研究,在地震发生后,
次声波会传播到远离地震中心的地区,可以
用来预测地震的强度。
次声波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7.在工业检测中,次声波可以用来检测金属材料、
塑料材料等的缺陷。
通过对次声波的反射和衍射现象分析,可以确定材料内部的裂纹、气孔等缺陷。
8.在医学影像学中,次声波也被用来检测身体内部组织结构。
次声波能够穿过软组织而反射在坚硬组织上,因此可以用来检测肝脏、肾脏、甚至胎儿等组织结构。
9.在环境监测中,次声波可以用来检测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质。
次声波在地下水层中的传播速度会受到水的密度和纯度的影响,因此可以用来分析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质。
总之,次声波具有传播距离远、能量分布不均匀、容易受环境影响等特点,在工业、科学研究和医学影像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次声波
大的能量,如4 Hz~8 Hz的次来自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
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
测量
• 要寻找次声波的声源有时很困难。波幅高的次声 波往往会导致非线性效应,由此产生谐波,这样 的谐波往往可以被听到,这简化寻找声源的过程。
• 人们使用气压探测器来探测和测量次声波,与气 压表不同的是这样的探测器的反应速度高,能够 测量非常小的压力变化。与麦克风的区别在于它 们能够探测频率低达0.01至0.1赫兹的声波。
•
1.研究自然次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例如台风和海浪摩擦
产生的次声波,由于它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台风移动速度,因此,人们利用一种叫“水
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次声波,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利用类似方
法,也可预报火山爆发、雷暴等 自然灾害.
•
2.通过测定自然或人工产生的次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
• 在这样高幅度的次声波下,以至于人可以感受到次声波(与一般的声 波一样)也会出现心理作用,尤其是精神不集中。就风力发电机、嗡 嗡声和风琴声等的作用有过非常激烈的讨论,但是至今为止未能证明 无法感受到的次声波对人有任何影响。 声源
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 应用及前景从20世纪50年代起,核武器的发展对次声学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使得对次声接收、抗干扰方法、定位技术、信号处理和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很大
的发展,次声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其实,次声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大致 有以下几个方面:
筑结构共振,会造成危害。 • 地面或地下爆炸、火箭发射的声音中包含次声波的成分。这些次声波可以传播非常远,
它们可以被用来确定爆炸或者火箭发射的地点或者方向。 • 超声速飞机在突破音障时的音爆中包含次声波的成分。 • 尤其是建筑密集的大城市也会产生次声波,这样的次声波不但会传播非常远,而且局
初三物理知识拓展:奇特的次声波
初三物理知识拓展:奇特的次声波次声波又称亚声波,通常情况下次声波并不引起人耳听觉。
与可听声波一样,次声波由各种物体的机械振动产生,通过各种弹性介质的振动向四周扩散传播.次声波又称亚声波,它是一种频率低于人的可听声波频率范围的声波。
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致为10-4~20赫。
次声波产生的声源是相当广泛的,现在人们已经知道的次声源有:火山爆发、坠入大气层中的流星、极光、地震、海啸、台风、雷暴、龙卷风、电离层扰动,等等。
利用人工的方法也能产生次声波,例如核爆炸、火箭发射、化学爆炸,等等。
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很低,因而它显示出了种种奇特的性质。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传播的距离远,而且不容易被吸收。
我们知道,声音在大气层中的衰减,主要是由分子吸收、热传导和粘滞效应所引起的,相应的吸收系数与声波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
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在传播过程中大气对它的吸收系数很小。
例如,空气对频率为0.1赫的次声波的吸收系数大约是对频率为1000赫的声波吸收系数的一亿分之一。
由于次声波不容易被吸收,所以它的传播距离就很远。
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亚的喀拉喀托火山爆发时,它所产生的次声波围绕地球转了三圈,传播了十几万千米。
当时,人们利用简单的微气压计曾记录到它。
次声波不但跑的远,而且它的速度大于风暴传播的速度,所以它就成了海
洋风暴来临的前奏曲,人们可以利用次声波来预报风暴的来临。
浅谈次声波及其应用
浅谈次声波及其应用常言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但自然界有与其恰恰相反的现象。
如蜜蜂采蜜时有嗡嗡的声音,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时,却很难听到声音,这是什么原因?自然界有许多我们听不到的声音,次声波就是其中之一。
一、何谓次声波次声波又称亚声波,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频率范围为:10-4Hz~20Hz。
在大自然的许多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人类可闻声波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可是现代声学研究的声的频率范围不断向高端和低端扩展。
2×104~5×108的声波称为超声波,5×108Hz~1010Hz的声波称为特超声波,而1012Hz~1014hHz则是分子热运动的范畴。
目前,整个声学研究的频率范围跨越1016,是物理学各分支里少有的。
二、次声波的产生本文开头提到的蝴蝶飞舞时,由于翅膀振动的频率很低,发出的就是次声波。
在自然现象中,地震、火山爆发、风暴、雷暴、磁暴、陨石落地、大气湍流等都会产生次声波。
人类的活动,如核爆炸、人工爆破、火箭起飞、飞机起降、奔驰车辆的振动等也会产生相当强的次声波。
另外,还可以人为制造声源——次声发生器。
这种发生器的工作很像风琴管,可以具有较大的功率。
三、次声波的特点和声波一样,次声波的传播遵循声波传播的一般规律,但由于它的频率很低,在传播时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次声波在20℃的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4m/s。
如振动频率f=10-2Hz的次声波,其波长为3.34×104m。
由于次声波的频率低,波长大,容易发生衍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很难被阻挡,经常会一绕而过,在有些情况下,哪怕是巨大的山峦也无法阻挡它的传播。
另一方面,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越高,衰减越大。
次声波由于频率很低,在传播过程中衰减很小。
当次声波在大气中传播几千千米时,空气对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分贝。
因此,次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等介质中传播得很远。
例如一包5kg的炸药爆炸时,几千米以外就听不到爆炸声了,但由爆炸引起的次声波却能传到80km远处。
次声波原理
次声波原理
次声波原理是指频率范围在20 Hz以下的声波。
次声波是低频声波的一种类型,它的传播速度较慢且能够穿透固体、液体以及气体等物质。
次声波可以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在海洋中被称为地震波或水下声波。
次声波的产生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产生,如地震和火山喷发;另一种是人为产生,如声纳系统或次声波发生器。
次声波的传播特性是由介质的密度、弹性模量和衰减系数等参数决定的。
通常情况下,次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约为1500米每秒。
次声波能够在水中传播数百甚至数千公里,这使得它在海洋勘探和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在海洋勘探中,通过发送次声波并接收其反射信号可以获取海洋底部的结构和地下沉积物的信息。
这对于石油勘探和地震预测非常有价值。
次声波在水下通信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由于次声波具有穿透力强、传播距离长的特点,它可以用于水下声纳通信、鱼类迁徙研究以及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等方面。
总之,次声波作为一种低频声波,具有独特的传播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研究和利用次声波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和地球的内部结构,同时也能够实现水下通信和监测等重要应用。
次声波特点初中物理
次声波特点初中物理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传播的媒质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声波传播时,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是指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动,而横波则是指波动方向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波动。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波一般为纵波,而在固体中传播的声波既可以是纵波也可以是横波。
声波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一般来说,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最快,液体次之,空气传播速度最慢。
声波的传播速度也受温度、密度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声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快,因为固体的分子比较密集,传播速度较快。
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慢,因为液体的分子比较稀疏,传播速度较慢。
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因为气体的分子非常稀疏,传播速度最慢。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反射、衍射和干涉等现象。
折射是指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而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反射是指声波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遇到界面发生反射的现象。
衍射是指声波通过一个小孔或者绕过一个障碍物时,波的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声波相遇时,波峰和波谷相遇而增强或抵消的现象。
声波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声波的振幅决定了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小。
声波也受到衰减的影响,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声波的能量会逐渐减少,声音也会逐渐变弱。
声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声纳、超声波检测、医学超声波成像等。
声波也是我们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声波可以传递信息,进行沟通。
声波的特点使其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声波的特点,以更好地利用它们。
次声波简介及其应用
次声波检测系统之泥石流检测
次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而 次声 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l 500m/s。利用 次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快于在空气传播速度这一 特性,可提前测量到海啸的信息。
声波与次声波的主要区别是次声波的变化周期 时间很长,次声波的变化周期可从几秒钟到几个小 时,要接收变化周期这样慢的信号需要有高灵敏度 的接收传感器和低噪音放大器。
• 强烈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 至死亡。
次声波的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起,核武器的发展对次 声学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对次 声接收、抗干扰方法、定位技术、信号处理 和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次 声波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
各种应用
• 利用极光所产生的次声波,可以研究极速度快,容易使敌人在不知不 觉中遭到袭击,适合任何隐蔽性的突然袭击行 动。
• 穿透能力强,作用距离远,即使敌人躲在掩蔽 所里,或乘坐在坦克、装甲车中,甚至是躲在 深海的潜艇中这些常规武器无能为力的地方, 也难以逃脱次声波武器的攻击。
次声波检测系统
次声波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系统
已经存在空气中的次声波接收设备,技术较为 成熟只要做适当的改进和防水措施就可以作为水体 次声波接收器。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THANKS!
• 通过接收核爆炸、火箭发射或者台风产生的次声 波,来探测出这些次声源的有关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次声波
上戏附中李树祥
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来临了,等风暴过后,全船海员却莫名其妙地都死了…….;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3名旅游者突然齐刷刷地倒地,停止了呼吸.......。
船员们是怎么死的?是死于天火或是雷击的吗?不是,因为船上没有丝毫燃烧的痕迹;是死于海盗的刀下的吗?不!遇难者遗骸上没有看到死前打斗的迹象;是死于饥饿干渴的吗?也不是!船上当时贮存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至于前面提到的第二桩惨案,是自杀还是他杀?死因何在?凶手是谁?检验的结果是:在所有遇难者身上,都没有找到任何伤痕,也不存在中毒迹象.显然,谋杀或者自杀之说已不成立.那么,是以疾病一类心脑血管疾病的突然发作致死的吗?法医的解剖报告表明,死者生前个个都很健壮!
“凶手”是谁?科学家经过反复调查,终于弄清了制造上述惨案的竟然是它——次声波.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
一般来说,人耳所能接受的声波在20—20000赫兹之间,声波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称为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约则为次声波。
次声波与超声波一样都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次声波频率低、波长长,所以传播距离很远。
次声波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有较强的穿透能力,既能穿透空气、海水、土壤,也能穿透飞机机体、舰艇壳件、坦克车体,以及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构体。
例如频率为3.44赫兹的次声波,其波长100米,能穿透建筑物的坚固墙壁,当然,对于人体来说更是不在话下。
50年前,美国一个物理学家罗伯特·伍德专门为英国伦敦一家新剧院做音响效果检查,当剧场开演后,罗伯特·伍德悄悄打开了仪器,仪器无声无息地在工作着。
不一会儿.剧场内一部分观众便出现了惶惶不安的神情,并逐渐蔓延至整个剧场,当他关闭仪器后,观众的神情才恢复正常。
这就是著名的次声波反应试验。
原来,人体内脏固有的振动频率和次声频率相近似(0.01~20赫),倘若外来的次声频率与体内脏的振动频率相似或相同,就会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从而使人产生上面提到的头晕、烦躁、耳鸣、恶心等等一系列症状.特别是当人的腹腔、胸腔等固有的振动频率与外来次声频率一致时,更易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使人体内脏受损而丧命.前面开头提到的发生在马六甲海峡的那桩惨案,就是因为这艘货船在驶近该海峡时,恰遇上海上起了风暴.风暴与海浪摩擦,产生了次声波.次声波使人的心脏及其它内脏剧烈抖动、狂跳,以致血管破裂,最后促使死亡.
因此,科学家们发现,当次声波的振荡频率与人们的大脑节律相近,且引起共振时,能强烈刺激人的大脑,轻者恐惧,狂癫不安。
重者突然晕厥或完全丧失自控能力,乃至死亡。
当次声波振荡频率与人体内脏器官的振荡节律相当,而巨人处在强度较高的次声波环境中,五脏六腑就会发生强烈的共振。
刹那间,大小血管就会一齐破裂,导致死亡。
正因为次声波对人体能造成危害,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已明确将其列为公害之一,并规定了最大允许次声波的标准。
并从声源、接受噪声、传播途径入手,实施了可行的防治方法。
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次声波有害却也能为我们人类所用。
次声波的应用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1)通过研究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的机理,更深入地研究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的特征与规律。
例如,利用极光所产生的次声波,可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
(2)利用所接收到的被测声源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探测声源的位置、大小和研究其他特性。
例如,通过接收核爆炸、火箭发射或者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来探测出这些次声源的有关参量。
(3)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
许多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等,在发生之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人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来预测和预报这些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
(4)次声波在大气层中传播时,很容易受到大气介质的影响,它与大气层中的风和温度分布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可以通过测定自然或人工产生的次声波在大气中的传播特性,探测出某些大规模气象的性质和规律。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对大范围大气进行连续不断的探测和监视。
(5)通过测定次声波与大气中其他波动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探测这些活动特性。
例如,在电离层中次声波的作用使电波传播受到行进性干扰,可以通过测定次声波的特性,进一步揭示电离层扰动的规律。
(6)人和其他生物不仅能够对次声波产生某些反应,而且他(或它)们的某些器官也会发出微弱的次声波。
因此,可以利用测定这些次声波的特性可以制造“次声波诊疗仪”来检查人体器官工作是否正常.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
当然,在军事上可以制造次声武器——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附:虽然人听不见次声波,但能听见次声波的常见动物有:狗(15Hz-50000Hz),大象(1Hz-20000Hz),鲸(15Hz-10000Hz),水母(8Hz-13Hz);能发出次声波的常见动物:大象:用脚踩踏地面发出次声波,在远处的同类用脚就能感觉到同类了。
鳄鱼:在求偶期间会在水面靠震动背部,发出次声波,在远处的异性就能感觉到。
老虎:虎啸拥有次声波的威力,可以震错位人的耳朵关节,声音由低到高,能传播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