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建设工程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建筑施工企业是一个职业病高发行业,施工人员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容易受到职业病危害。
为了保护工人的健康,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和权限,明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规范,指导员工按照程序开展工作。
2.健康体检与档案管理企业应当对所有员工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的职工,应及时进行个别体检,对可能患有职业病的人员应作详细的个别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的健康问题。
3.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企业应当定期开展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向员工普及职业病预防知识和相关法规政策,提高员工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工作场所环境控制企业应对工作场所环境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工作场所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
对于存在风险的工作环节,应采取控制措施,如隔离、通风、防护设施等,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达到安全卫生标准。
5.个人防护措施企业应向员工发放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具,并进行正确使用和维护指导。
例如,对于高温作业环境,应向员工发放防护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6.对特殊施工作业环节的管理应加强对高空作业、有害物质接触作业等特殊施工作业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操作规范、控制措施到位,避免职业病危害风险的发生。
7.事故应急预防和处理建筑施工企业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人员,并进行培训,能够及时响应突发事件,提供紧急救助。
同时,应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和事故调查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和纠正事故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8.定期的职业卫生检测和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和评估,了解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情况,及时采取改善和纠正措施。
9.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技术改造企业应不断引进和推广新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减少对员工的危害,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技术改造,提高施工环境的安全性和卫生水平。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危害防治措施职业危害防治措施一、职业健康制度为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特制定本制度:1、公司成立以主管经理为首,行政、人力资源、工会组成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各分公司主管领导为主的专(兼)职职业健康管理组织,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建立健全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和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做好新职工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3、定期或不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和培训,使职工了解熟悉并掌握职业卫生的防治方法和注意事项,杜绝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按规定向职工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防护要求的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积极采用新工艺,选用新设备,改善工作条件,杜绝“跑、冒、滴、漏”,实行清洁化生产,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因素。
5、经常对职业病因素进行监测,定期请由依法取得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其结果定期向职工公布。
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新职工人入职后,应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好职业禁忌症和过敏症患者的工作。
2)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职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3)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可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职业性疗养等措施。
对患职业禁忌证和过敏症者,应及时调离。
4)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应进行积极治疗。
5)定期对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中毒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6)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三、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安全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方针,实行“行业监督、企业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范文(3篇)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范文一、总则1. 为了保护建筑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提高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意识,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业病的定义及预防目标2. 职业病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由于长期、大量接触或者远期接触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致病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预防职业病的目标是降低职业病的发病率和职工因工致残或死亡的风险。
三、职业病预防措施3. 通风换气措施:(1) 在施工现场、封闭车间等场所,应安装并定期维护空气净化设备,确保室内空气质量。
(2) 建筑施工现场应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定期检查运行情况,并及时维修或更换不良的通风设备。
4. 确保工人佩戴个人防护用品:(1) 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前,应向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训练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2) 施工单位应定期检查工人的个人防护用品,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用品。
(3) 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应始终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5.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检测:(1) 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空气中有害气体、粉尘等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2) 对施工现场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的早期症状,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
6. 培训与教育:(1) 施工单位应组织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职业病防治意识,使其了解职业病的危害、预防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2) 施工单位负责建立相关的培训档案,记录每位工人的培训情况。
7. 职业病事故应急处理:(1) 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职业病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明确事故责任人和处理流程,确保在职业病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报告。
(2) 施工现场应配置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培训部分工人具备基本急救技能,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救治伤员。
四、责任与监督8. 建筑施工单位应明确职业病预防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及时调整预防措施。
(完整版)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1目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特制定本措施。
2 适用范围公司所属各项目部从事接触粉尘、电气焊、建筑防水、防腐保温、油漆作业等有毒有害作业时均应执行本办法。
3 防治方针职业病的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各项目部应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
4 职业病危害种类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
建筑物的拆除,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辐射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
通风不畅、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毒物品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5、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5篇)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作为建筑施工企业,我公司容易导致的职业病一般为: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电焊工尘肺、眼病;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的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高温中暑等,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措施。
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交纳工伤社会保险。
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设专人负责各在建工程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在各在建工程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对防治职业病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人员给予奖励。
各在建工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加强职工劳动过程中,为职工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一、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范本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范本一、管理体系建设1. 制定并完善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实施。
2. 建立职业病防治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职责,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 加强职业病危害源的识别、评估和监测,确保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4. 开展职业病防治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技能水平。
二、职业病危害源的防控1. 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完善工艺流程和工作操作,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源。
2. 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防护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源的产生和扩散。
3. 加强职业病危害源的排放控制,确保排放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
4. 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源的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和维护相关设备和防护用品。
三、个体防护措施1. 配备合适、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和设备,确保员工在作业时使用。
2. 保证个体防护设备和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加强相关培训和监督。
3. 定期检查和维护个体防护设备和用品,确保其良好的状态。
四、员工健康监测与管理1. 开展职业病危害源接触人群的健康监测,及时发现职业病危害。
2. 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职业病危害源接触情况和健康状况。
3. 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职业病,确保员工的健康。
4. 加强职业病危害源接触人群的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
五、应急管理与事故处理1. 制定并完善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员工在事故中的安全。
2. 进行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处理职业病危害事故。
六、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1. 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职业病防治工作不力或发生职业病事故的个人和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七、宣传教育与信息交流1.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病防治意识和知识水平。
2. 建立交流平台,与相关单位和专家进行信息交流,共同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三篇)
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用人单位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8、国家鼓励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对职业病的机理和发生规律的基础研究,提高职业病防治科学技术水平;积极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技术、工艺、材料;限制使用或者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用人单位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9、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10、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1、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12、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应当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13、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二)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建设工程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度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我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我公司对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本公司特定本制度。
一.总则1.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职业卫生”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更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其责任。
3.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二.总经理职责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批准办法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具体职责为: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健康与安全。
2.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设置与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主管,负责具体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定期召开职业卫生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4.对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时,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
5.亲自参加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6.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负领导责任。
三.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本公司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本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为工会,其职责如下:1.组织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公司根据国家、北京市有关的管理规定,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如下:一、市政工程易发职业病危害的种类根据企业经营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公司的职业危害为六大类:1、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材料的搬运使用、石材的加工。
建筑物的拆除,均会产生大量的矿物性粉尘,长期吸入这样的粉尘可发生矽肺病。
2、辐射的危害: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时由于作业空间相对密闭、狭窄。
通风不畅、特别是在这种作业环境内进行焊接或切割作业,耗氧量极大,又因缺氧导致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从而造成施工人员缺氧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
3、有毒物品的危害:建筑施工过程中常接触到多种有机溶剂,如防水施工中常常接触到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喷漆作业常常接触到苯、苯系物外还可接触到醋酸乙酯、氨类、甲苯二氰酸等,这些有机溶剂的沸点低、极易挥发,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到空气中的浓度可以达到很高,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和中毒死亡事故。
4、焊接作业产生的金属烟雾危害;在焊接作业时可产生多种有害烟雾物质,如电气焊时使用锰焊条,除可以产生锰尘外,还可以产生锰烟、氟化物,臭氧及一氧化碳,长期吸入可导致电气工人尘肺及慢性中毒。
5、生产性噪声和局部震动危害:建筑行业施工中使用的机械工具如钻孔机、电锯、震捣器及一些动力机械都可以产生较强的噪声和局部的震动,长期接触噪声可损害职工的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聋,长期接触震动能损害手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局部震动病。
6、高温作业危害;长期的高温作业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易造成意外事故。
二、职业病的防护措施(一)作业场所防护措施1、各项目部应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识别、确定职业病危害种类,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在确定的职业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
建筑工人职业病防治措施
建筑工人职业病防治措施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职业病防治工作从致病源头抓起,采取前期预防,同时,在劳动过程中加强防护与管理、产生职业病后及时治疗,并对职业病病人给予相应的保障,做到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1).职业病的前期预防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或者使用。
(2).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①为了保护劳动者健康,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等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所致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设置警报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
②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i由专人负责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ii粉尘、二氧化硫、噪声每3~6月监测一次,或根据施工情况适时监测。
对有害因素超标作业点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落实。
建立有害作业点劳动卫生档案并妥善保存。
iii防止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职业性健康损害和职业病病人。
iv加强职业健康体检组织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上岗前对从事粉尘、噪声、二氧化硫等作业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体检项目如下:a粉尘作业:内科常规检查,心电图,肝功能,血、尿常规,高仟伏胸部X 射线摄片,肺功能。
b噪声作业:内科常规检查,耳鼻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纯音听力测试。
c二氧化硫作业:内科常规检查,眼科、耳鼻喉科检查,胸部X线摄片,肺功能。
在岗期间每年对上述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体检中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受检者本人并安排进一步诊治,对有毒有害作业人员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并妥善保存。
发现职业禁忌者及时调离工作岗位。
(3).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与保障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工人发现患有职业病或者有疑似职业病的,必须及时诊断、治疗,妥善安置。
①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建筑企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
建筑企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
建筑企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健全职业病预防管理体系:制定职业病预防控制方案和操作规程,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2、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体系,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和工作环境,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监测,及时掌握危害程度和变化趋势。
3、推行有效的工程控制措施:在设计和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如设置合理的通风设备、净化设备和隔离措施等,降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接触时间。
4、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并确保使用正确和及时更换,如防护面具、防护手套、防护鞋等,减少工人对危害因素的直接接触。
5、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增加职业病防护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
6、进行职业病健康监测: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监测,包括职工体检,职业病检查等,及早发现职业病病例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偏离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7、建立职业病防治档案:建立职业病防治档案,包括职工的职业病健康监测记录、职工的职业病防护培训记录等,用于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估和总结。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引言: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特定的有毒、有害物质或者从事特定工种,而导致职工身体健康损害的一类疾病。
建筑施工行业是职业病高发行业之一,为了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来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一、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通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进行全面监测,保证职工的劳动安全与健康。
二、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合理设置通风设施、防护罩、喷淋设备等,减少有害物质对职工的危害。
同时,在危险区域建立安全警示标识,提醒职工注意防护措施。
三、加强职业病防护用具的配备和管理建筑施工单位需要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具,如防护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以降低职工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
并加强对防护用具的使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功能完好,提高职工的防护效果。
四、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建筑施工单位应加强职业病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相关知识,让职工了解职业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职工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职业病防控知识培训、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控水平。
五、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工作环境的变化和危害程度。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护措施,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
六、加强职业病健康监护建筑施工单位应建立职业病健康监护制度,定期对职工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
七、加强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建筑施工单位应制定职业病事故应急预案,明确职业病事故的应急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
定期组织职业病事故应急演练,提高职工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程度减少职业病事故对职工和施工过程的影响。
结语:为了保障建筑施工行业职工的身体健康,建筑施工单位需要认真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
建筑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正式版
建筑行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正式版建筑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工作环境中容易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为了保护建筑工人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制定了以下正式版的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
1.安全教育培训:所有进入建筑工地的工人需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和正确姿势等。
加强对新员工和临时工的培训,确保所有工人都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现场管理:建立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包括工地环境的卫生控制、设备设施的维护和定期检查等。
定期组织安全例会,及时解决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的安全问题和意见。
3.个人防护装备:根据不同的岗位和作业环境,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并且要定期检查和维修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其有效性和完整性。
4.排除有害因素:建筑工地上存在许多有害因素,如粉尘、噪音、振动等。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和减少这些有害因素的影响,包括使用湿法除尘、安装隔音设备、采用减振装置等。
5.预防职业病:建筑工地上存在许多常见的职业病,如尘肺病、噪聋等。
要制定相应的预防计划,加强职业病的监测和诊断,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6.强化岗位管理:建筑工地上各个岗位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风险,要加强对各个岗位的管理和监督。
制定相应的作业规程,严格控制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合理安排轮班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7.健康监护:定期进行劳动者的健康监护,包括体检、职业病检查等。
建立健康档案,及时记录劳动者的体征和职业病状况,对有病的人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8.应急救援:建立健全的紧急救援机制,及时处置和处理职业病事故,组织及时的急救培训,提高工人的紧急应变和自救能力,保障工人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9.督促执行:加强对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执行的督促和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对违反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行为进行惩罚,并对严重违反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责任人追究法律责任。
完整版建设工程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度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我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我公司对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本公司特定本制度。
一.总则1.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职业卫生”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更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其责任。
3.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二.总经理职责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批准办法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具体职责为: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健康与安全。
2.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设置与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主管,负责具体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定期召开职业卫生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4.对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时,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
5.亲自参加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6.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负领导责任。
三.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本公司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本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为工会,其职责如下:1.组织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
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建筑工程作为一项体力活,工人常常需要长时间地进行体力劳动,其职业病危害也是比较严重的。
该文将围绕建筑工程职业病的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防止劳累建筑施工的劳累是一种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长期的站立和蹲坐,长时间举重和搬运重物,容易导致身体过度疲劳,所以防止劳累是非常重要的。
在建筑施工中,可以设置作业台、作业椅等设施,便于工人就近作业,减少劳力消耗。
同时,要根据不同工种,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理顺施工组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疲劳程度。
二、防止噪声污染建筑工程施工中,多个施工机械器材同时作业会产生很大的噪声污染。
高强度的噪声会对工人的听力产生重要的损害,所以防止噪声污染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加装有效的降噪装置,尽量减少机械设备的噪声。
三、加强通风设施建筑工地的施工作业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有害气体等危害物质,如果工人经常吸入这些危害物质,就会造成严重的职业病。
所以在施工现场设置良好的通风设施,尽可能地降低危害物质对工人的威胁。
四、保证饮食健康安全建筑工人在施工现场会长时间进行体力劳动,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及安全,特别是防止食品卫生问题带来的疾病,施工方应该为工人提供营养均衡的食品,并且加强餐具的卫生管理和食品加工方式的卫生保障。
五、加强职业卫生教育科学的职业卫生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建筑工人认识职业卫生的重要性,也能够使他们掌握一些职业病危害预防知识和防护技术。
施工方应加强职业卫生的宣传及知识普及,要求工人在保证了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建筑工程职业病的防治,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通过提高工作效验,防止劳累、减少噪声污染等方式来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这是施工方和工人共同努力的目的。
只要坚持职业卫生知识的科学教育和检测保障,就能够保障建筑工人的安全与健康,减少职业病的危害。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保护建筑施工企业工人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危害防治管理措施。
下面将从职业病危害防治的组织管理、技术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职业健康监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组织管理措施1. 增强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建筑施工企业应通过定期举办职业病防治培训、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同时,建立完善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其有效执行。
2. 严格施工安全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的评估和管控,并按照相关施工安全规范实施施工作业,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3. 优化工作环境:建筑施工企业应采取措施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如加强施工现场的清洁和通风,控制施工噪声和粉尘等危害因素,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4. 加强职业卫生监测: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职业卫生监测系统,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二、技术防护措施1. 喷淋降尘技术:对于施工现场容易产生粉尘的工作环节,可以采用喷淋降尘技术,将水雾喷洒到施工现场,有效降低粉尘扬尘量。
2. 高效达标装备:建筑施工企业应选择高效达标的装备和设备,如含尘粉尘小、噪声低的工具设备,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加强隔音隔尘措施:建筑施工企业应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噪音和粉尘问题,采取隔音隔尘措施,如设置临时隔墙、使用吸声材料等,减少职业病危害。
三、个体防护措施1. 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建筑施工企业工人应根据具体的工种和危害物种类的不同,佩戴相应的个体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耳塞、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2. 定期进行体检: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职业健康监测体系,对工人进行定期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和诊断职业病,避免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
四、职业健康监测1. 环境监测: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环境中噪声、粉尘、有害化学物质等危害因素的监测,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建筑施工项目职业病防治措施方案
建筑施工项目职业病防治措施方案背景
建筑施工项目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工人在施工现场面临各种职
业病的潜在威胁。
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并提高工作效率,制定
和实施职业病防治措施方案至关重要。
目标
本方案的目标是制定一系列措施,以防止和减少建筑施工项目
中的职业病发生,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措施
以下是建筑施工项目职业病防治的具体措施:
1. 详细评估风险:在项目开始之前,进行全面的职业卫生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职业病风险因素。
2. 每日检查:对每位工人进行每日健康检查,包括测量体温和
体重,检查是否存在职业病症状。
3.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根据职业卫生评估结果,为工人提供适
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
4. 培训和教育:定期向工人提供职业病防治培训和教育,以提
高他们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5. 现场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并实施必
要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通风系统、粉尘抑制措施等。
6. 定期检测:定期进行工人的职业病筛查和体检,及早发现和
治疗职业病。
7. 紧急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包括职业病紧急处理和救护措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8. 监督和评估: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施工现场的职业病防
治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结论
通过制定和实施建筑施工项目职业病防治措施方案,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这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建筑质量,同时促进施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三篇)
建筑施工单位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一、总则为了保护建筑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维护建筑施工单位的生产秩序和员工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职业病预防措施制度。
二、职责分工1. 建筑施工单位负责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职业病预防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2. 负责协调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修订并执行职业病防治计划。
3. 指导、检查施工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4. 建筑施工人员参与职业病防治培训,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及时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报告。
三、施工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1. 对于施工现场的职业病危害源,建筑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通风设备的配置、防护设施的搭建等。
2. 建筑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对施工现场的危险作业环境进行评估,采取科学的安全防护措施。
3. 建筑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防尘、防噪、防辐射等工作,采取合适的技术措施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
四、建筑施工人员的职业病防护1. 建筑施工单位应对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进行监督,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物品进行分类、存放和处置。
2. 建筑施工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并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鞋、口罩、耳塞等。
3. 建筑施工人员应接受职业病防护工作培训,了解有关职业病防护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 对于有特殊体质的建筑施工人员,建筑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
五、职业病防护检测1. 建筑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职业病防控检测体系,对施工现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安全。
2. 建筑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建筑施工人员进行职业病预防检测,确保建筑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3. 对于职业病防护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建筑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2024年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
2024年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保护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措施。
第二条建筑施工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实用、可行的原则,依法组织实施,责任明确,协作配合,保障措施有效。
第三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机构,明确职责,配备专职职业病防治人员,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病防护培训。
第二章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第四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管理,制定职业病防护技术措施和工作规范,确保施工作业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
第五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和评估制度,对危害因素进行全面、定期监测,评估职业病危害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预警措施。
第六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强度,采取合理的工程控制措施和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通风换气、封闭作业区域、降低噪音和震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等。
第七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合理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例如防护面具、耳塞、手套、护目镜等,确保从业人员的个体防护。
第八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定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第三章职业病防护培训第九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职业病防护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病危害预防培训、安全操作培训和急救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病防护能力。
第十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制定职业病防护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对象、方式和周期,确保从业人员接受到系统、全面的职业病防护培训。
第十一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建立职业病防护培训档案,记录从业人员的培训情况和效果评估,并定期评估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
第十二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积极开展职业病知识宣传活动,提高从业人员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第十三条建筑施工企业应当设立职业病防护专员,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职业病防护培训工作,并对培训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建设工程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建设工程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建设工程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工程人员长期处于高空、高温、低温、尘土等各种恶劣环境中,容易导致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病的发生会影响工程人员的身体健康,严重时会影响生命安全,因此,建设工程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十分重要。
建设工程职业病的危害建设工程职业病主要包括尘肺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耳鼻喉疾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肌骨疼痛和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类型。
它们的发生会造成工人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其后果不仅仅影响了工程人员的身体健康,还会对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职业病防治管理的重要性职业病防治管理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对于建设工程行业来说,职业病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只有坚持职业病防治管理,才能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 加强工程现场环境卫生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对于预防职业病的发生非常重要。
工地应该保持干净整洁,清理垃圾和碎片,及时清理扬尘、气味和有毒、有害气体等污染物,确保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地面干爽,从而降低工人的职业病发病率。
2. 从源头上控制职业危害因素建筑工程中存在许多危害因素,如尘埃、噪声、有毒有害气体、高温、切割、焊接等等。
因此,必须从源头上控制这些危害因素的发生和扩散,保证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3.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建筑工程人员应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职业病征兆,确保尽早发现和治疗职业病,减少因职业病造成的损失。
4. 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建筑工程人员应该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了解职业病防治和安全生产相关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职业卫生意识,从而避免因个人不注意引起职业病的发生。
5.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在建设工程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中,相关的制度建立也非常重要。
建筑工程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应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职业病防治管理体系,以初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的发生及扩散,保证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以上就是建设工程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希望建筑工程人员们严格按照管理措施执行,共同保障合法权益,维护职业安全,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度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我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我公司对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本公司特定本制度。
一.总则1.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管生产必须管职业卫生”的原则,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更负其责,做好职业病防治,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2.本制度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防治的职责范围,凡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其责任。
3.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二.总经理职责法定代表人或总经理批准办法职业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具体职责为: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员工在工作中的健康与安全。
2.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
设置与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主管,负责具体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定期召开职业卫生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4.对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时,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正式投入生产和使用。
5.亲自参加发生的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6.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负领导责任。
三.公司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职责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本公司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本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为工会,其职责如下:1.组织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定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
对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经常检查各部门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经常听取各部门、安技人员、劳动者、工会代表关于责任卫生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8.对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四.技术部职责1.编制生产工艺、技术改进方案,规划职业病防治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
2.提供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来源、产生部位等技术资料。
3.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4.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五.专(兼)职职业卫生主管职责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领导下工作,具体职责:1.协助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推动本公司开展职业卫生工作,贯彻执行《职业病防治法》及配套法规标准。
汇总和审查各项技术措施、计划,并且督促有管部门切实按期执行。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教育,总结推广职业卫生管理先进经验。
3.组织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及管理档案。
4.组织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监测、登记、上报、建档。
5.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这些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定期组织现场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不安全情况,有权责令改正,或立即报告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研究处理7.负责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参加事故调查处理。
8.负责建立职业病危害防治档案,负责登陆、存档、申报等工作。
六.项目部负责人职责1.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措施贯彻到每个具体环节。
2.组织对本工作场所职工的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发放个人防护用品。
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生产,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真确使用。
严加阻止违章、冒险作业。
4.定期组织本工作场所范围的检查,对项目部的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6.对本工作场所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部责任。
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管理制度为了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做好职业病危害前预防工作,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工作由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由职业卫生负责人执行。
一.前期预防主要内容和管理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对有《职业病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地申报。
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填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工作场所负责人给予奖励。
3.《职业病危害项目申请表》经领导审批后,呈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受理机构,并索取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回执。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1.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受理机构,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须委托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评价。
3.预评价报告完成后,报卫生行政部门受理机构审核批准。
三.防护设施设计审查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卫生审查,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施工。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原材料和设备管理制度为减少或避免因原材料和设备所致的职业病危害,尽量降低职业病发生的风险,制定本制度。
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原材料和设备进行管理,采购部门和生产部门给予配合。
二.采购过程管理1.采购部门应建立原材料和设备管理档案,详细记录原材料和设备名称、使用量(数量)、使用岗位、供应商信息,以及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元素、接触人数等。
2.采购程序:生产部门根据需要,提出需要采购的原材料和设备名称、数量,填写《材料和设备申购单》报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想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递交拟采购的原材料和设备名称、MSDS、成分说明、中文说明书、供应商信息等;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审查拟采购的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了解所使用的原材料或设备有无发生过职业病事故的案例,以吸取经验教训,审查情况报单位领导审批;采购回来后,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要对原材料和设备进行追踪,了解是否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3.采购原则: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三.采购注意事项1.采购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时,应当向供应商索取中文说明书,并要求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2.采购生产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时,应当想供应商索取符合国家标准的中文说明书。
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产品包装应当又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对成份不明或对供应商所提供资料存在疑义的化学品,可送样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如预防保健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院等)进行成份分析。
四.使用环节管理生产部门要按照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要求,严格把好生产和使用关。
特别强调在使用化学品之前,要先查看中文说明书,弄清其成份和毒性、中毒表现和防护要求,再确保防护设施正常使用,并督促员工使用防护用品等。
五.贮存环节管理贮存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原材料和设备的场所在规定的部位设置危险物品标识或者放射性警示标识。
六.监督检查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定期(如每个季度或每个月)对本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危害因素识别与监测制度为提高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能力,有效控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确保其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以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目的,制定本制度。
一.管理机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和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和监测工作。
二.协助机构施工管理部、技术部。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方法1.根据施工过程和使用的物品的性质来识别有害成份。
2.根据施工机器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成分进行识别。
3.通过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部门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来识别。
4.查阅文献资料、类比通行进行识别。
四.识别后的处理1.检查识别出的职业病危害项目是否已经如实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如未申报应及时申报或补充申报,并保留申报回执。
2.发现有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逐步替代现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
3.发现存在《高毒物品目录》里的毒物,或者经常发生职业病事故的高危险化学品(如正乙烷、三氯乙烯等)时,检索有无低毒或无毒的替代品。
若有,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替代;若无,当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申请通过工程控制(如改善工艺流程和加强防护设施)、行政控制(如减少接触时间)、加强个人防护等途径来预防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
五.检测项目的确定1.参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根据工作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检测项目。
2.若工作场所中存在《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或工作场所中存在三氯乙烯、正乙烷,应作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重点项目。
3.检测项目经所委托的检测机构现场调查确认。
六.检测机构的确定应委托具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检测。
七.检测周期的确定1.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要求,对《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出的项目及三氯乙烯、正乙烷,每半年至少检测一次。
2.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
3.对检测结果有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必须按卫生监督部门规定的期限进行,直至检测合格为止。
八.检测结果的记录、报告和公式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建立检测结果档案。
2.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上报最高管理者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3.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公式,公式地点为检测点及人员较集中的公共场所(如食堂),公式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
九.检测费用列入职业病防治经费开支。
十.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检测情况的内容审核,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病监督整改。
培训与告知制度为提高管理者的职业病防治水平,确保劳动者熟悉工作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后果,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以便于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降低职业病危害风险,制定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