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第四单元三峡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上《三峡》课件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上《三峡》课件
3 认知自测
通过提问学生,测试他们对于本课程的理解和记忆。
讲述三峡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课文重点分析
• 情感描写:通过词语和句子,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 自然景观描写:描绘三峡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 • 历史建筑描写:介绍三峡众多历史建筑的风采和特点。 • 人物描写:塑造具有情感和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3 课文阅读活动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上《三 峡》课件
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带你走进中国著名的三峡,探索其壮丽的自 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导入环节
1 引入课程主题:三峡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进入三峡的世界。
2 检查学生先前的知识储备
听取学生对三峡的了解和认知,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文展示
1 课文背景介绍
• 阅读策略讲解:教授学生阅读课文的技巧和方法。 • 内容理解题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探究文学细节题目:通过分析细节,提高学生对文学表达的洞察力。
延伸拓展
文化探究:三 峡文化
介绍三峡的文化遗产, 让学生了三峡在中 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 要地位。
地理探究:三 峡地理环境
了解三峡的地理特征 和生态环境,培养学 生对自然地理的兴趣 和认知。
生态探究:三 峡生态环境
探索三峡的生态系统,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 生态的意识。
阅读体验:同 题材阅读
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 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对 三峡的认知,并培养 阅读的兴趣。
课堂总结
1 回顾学习内容
概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巩固学生的知识点。
2 概括本课知识点
总结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和归纳所学内容。

七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 苏教(通用)

七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 苏教(通用)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2021年5月2021/5/112021/5/11p2u0ru2s1. N/5u/ll1a1ia5c/u1lis1/te2m0p2o1r felis ut cursus.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5/112021/5/11May 11,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2021/5/112021/5/112021/5/112021/5/11
专家告诉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021/5/112021/5/112021/5/115/11/2021 6:21:38 AM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2021/5/112021/5/112021/5/11May-2111-May-21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2021/5/112021/5/112021/5/11Tuesday, May 11, 2021
山多 /献峻/茂/多,生良怪多柏/趣,味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
/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 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 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
译一译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如果不是正午半夜就见不到太阳和月亮。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 之间的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 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苏教版

三峡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
三峡地势险要,两岸山峰陡峭,江面 狭窄,水流湍急,是中国乃至世界著 名的水利工程和旅游胜地。
三峡的自然景观包括峡谷、瀑布、溶 洞等多种地貌形态,以及珍稀动植物 资源,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科学价 值。
02 课文解析
课文的结构和内容概述
结构
本文是游记散文,按照游览顺序 ,先写三峡总貌,然后重点写三 峡的夏季景色,最后写春冬及秋 季景色。
05 总结与反思
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回顾
重点
理解《三峡》的文意,掌握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
深入理解《三峡》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内涵,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对三峡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三峡的地质构造和形成历史
了解三峡的形成原因,以及其地质构造的特殊性。
三峡的文化意义
探究三峡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03 三峡的文化和历史
三峡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三峡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理标 志,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描绘
和吟咏的对象。
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 产,如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
响。
三峡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 略地位,曾是军事要塞和交通要 道,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
词汇和句子翻译练习
翻译下列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词汇和句子翻译练习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解释下列词语
疾:快。
词汇和句子翻译练习
清荣峻茂
01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趣味无穷。
属引
02
连续不断。
哀转久绝
03
声音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三峡》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三峡》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三峡》(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读生字,正确解释关键词语或句子,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大意,反复朗读课文。

2、在反复阅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感受三峡壮美的景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和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在反复阅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方法。

2、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和文化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丰富其文学素养和古代文化的修养。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抢答一个问题,中国第一大河是——长江。

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三峡。

今天老师就带领去游览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的三峡,(三峡风光视频)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灵感,其中一位就是老师特意为大家请来的导游,他就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

(学生简介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

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具有较高文学价值)我们就跟着郦道元老先生开始我们今天的三峡之旅。

二、旅程一:收拾行囊,准备起程。

1、这篇课文虽然短小,但生字比较多,而且又是文言,大家能不能克服困难,把它读得自然流畅?老师把生字词给大家展示出来,请同学读。

请同学们根据出示的字词读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字、漏字,把握好节奏。

2、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我相信随着大家对课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峡之美时,朗读得会更好。

3、为咱们的旅程顺利进行,咱们要积累必要的知识,请同学们利用工具书、课下注释,读懂这篇文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9三峡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9三峡教案苏教版

十九三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读生字,熟练朗读课文。

2.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

(重点)3.体会文章结构安排的巧妙之处。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抢答一个问题,中国第一大江是?(学生答:长江。

)那么,浩瀚的长江水流湍急,危崖壁立,景色最为壮观的风光当属三峡。

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游览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的三峡。

(播放三峡风光视频)自古以来,三峡以其壮丽的风光激发了众多文人墨客的灵感,其中一位就是老师特意为大家请来的导游,他就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

现在,我们就跟着郦道元老先生开始我们今天的三峡之旅。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人,地理学家、散文家。

任过州刺史、御史中尉等官职,治政严整,执法峻刻,为权豪所惮。

他生性好学,历览群书,所撰《水经注》40卷,是对魏晋时代无名氏所著的《水经》一书所做的注释。

2.了解出处《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

《水经》原是魏晋时人所著的一部地理书,郦道元嫌其过于简略,他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

郦道元参考了许多古代的史地著述,同时利用他做冀州、鲁阳、颍州、荆州等地方官之便,对中原水利系统曾做过大量勘察。

他对于我国中部地区130多条河以及1200多条水道,都有调查研究。

这部书兼有科学、文学两重性质,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典故、神话传说等。

它是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的一部重要文献,它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3.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音。

略无阙.处(quē)重岩叠嶂.(zhàng)不见曦.月(xī) 至于夏水襄.陵(xiāng)沿溯.阻绝(sù) 素湍.绿潭(tuān)飞漱.其间(shù) 绝·多生怪柏(yǎn)属.引凄异(zhǔ) 哀转.久绝(zhuǎn)虽乘奔御.风(yù) 林寒涧.肃(jiàn)常有高猿.(yuán)长啸.(xiào)4.解释重点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三峡课件 (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三峡课件 (新版)苏教版

课文探究精读
1.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后写水?写水为什么先写夏水? 点拨:先写山,写出山高、岭连、狭窄的特点,为下文写水作铺垫。 夏水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 写。
2.文章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点拨:文章抓住三峡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水迅猛,船只 阻绝;春冬景美,良多趣味;秋天林寒涧肃,凄清哀鸣。作者用笔独具匠 心,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大笔点染的 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将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一幅幅风 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十五 三 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础积累巧记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阙.处(quē)
曦.月(xī)
襄.陵(xiāng) 沿溯.(sù)
素湍.(tuān) 绝霶.(yǎn)
飞漱.其间(shù)
朝.发白帝(zhāo)
属.引凄异(zhǔ)
乘奔.御风(bēn)
2.找出通假字
略无阙.处 “阙”同“缺” 解释:缺口。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理解 (1)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自非:如果不是。 (3)亭午:正午。 (4)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5)宣:宣布,传播。 (6)不以:不如。 (7)素湍:白色的急流。 (8)良:的确,实在。
2.一词多义辨析 (1)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哀转久绝(消失)
(2)绝 沿溯阻绝(隔绝)
绝霶多生怪柏(极) 3.词类活用解释 (1)虽乘奔.御风 解释: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2)空谷传响. 解释:动词用作名词,回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 苏教版
隐天蔽日
重岩叠嶂
4、直接写夏水险恶的句子是: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
5、侧面写水流湍急的是:
暮到江陵 ————,————。 朝发白帝
6、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三峡水流迅猛 的是:
不以疾也 虽乘奔御风 ——————,——————。
7、从俯视角度运用色彩描绘三峡秀丽景 色 的句子: 回清倒影 素湍绿潭 ——————,——————。
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理解性背诵: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山高峻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写夏水的句子 ①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 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 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 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 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 和月亮。
译文
在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 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 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 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 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 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 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 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认为 快
飞奔 的马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白色的急流 回旋的清波 山献
极高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急流冲荡
的山 峰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下霜的早晨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接连不断 所以、因此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三峡》课件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三峡》课件

巫峡
——三峡第二峡
巫峡
巫峡 ( 山、云)
西陵峡
——三峡第三峡
如有
三 白色急流 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 峡 回旋的清波 极高的山峰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
急流冲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荣 峻 茂,良多趣味。 第 三 树荣山高 草盛 真,实在 段 译: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
水清
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 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 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 布飞流冲荡。江水澈清,两岸山峰高峻, 山上草木茂盛,确实趣味无穷。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 们的语言特点。

水襄陵,沿溯阻绝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 瀑布,飞漱其间。清 荣 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 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 转久绝。
雄壮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 春、冬
清秀美

凄异美
解释下列词语:
重岩叠嶂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 夏水襄陵 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 乘奔御风 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疾风。 素湍绿潭 白色的激流,绿色的深水。 绝 极高的山峰。 飞漱 飞流冲荡。 清荣峻茂 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
第 一 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 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
在 毫无 通“缺”中断
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
夜分不见曦月。
半夜 太阳
如果,若 正午
译: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 高山,完全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 岩峰,像屏障一样,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 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 和月亮都看不见。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苏教版

翻译:在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 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回清,绿潭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绝:极 巘:山峰 悬:悬挂 漱:冲荡 • 良:的确、实在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峻、
草盛
翻译: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 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实在是趣味无穷。
林每 寒至 涧晴 肃初
霜 旦
凉林林 ,显寒 山出涧 涧一肃 寂片: 静清树
绝 异常 ,有 空高 谷猿 传长 响啸 ,, 哀属 转引 久凄
很哀空凄属属
久转荡凉引, 才久的异:连 消绝山常接接 失:谷。连。 。悲传空不引 绝哀荡谷断, ,婉着传。延 消转回响凄长 失,响:异。 。 。: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 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由 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西 起巍巍巴山脚下的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 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2 公里。
简介作者作品:
《三峡》节选自《水经注• 江水》,作者郦道远,北魏地理 学家、散文家,字善长,河北逐 鹿人。历任东荆州刺史、御史中 函等职。他一生好学,博览群书, 所著《水经注》是一部有很高文 学价值的地理学专著。
所以渔人歌唱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文中重点词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的意思)
2、略无阙出:(阙:quē 通“缺”)
3、重岩叠嶂:(嶂:zhàng 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4、自非亭午夜分:(自:“如果”的意思) 5、至于夏水襄陵:(襄:上。陵:大的土山。) 6、或王命急宣:(或:有时宣:传达。)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奔bēn: 指飞奔的马。不以:不如。) 8、素湍绿潭:(湍:急流的水) 9、良多趣味:(良:实在,真。)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三峡》课件

初中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 课:《三
峡》课件
三峡郦道元学习目标
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征。

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作者对三峡美的独特之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

出身于官宦世家,多次担任官职。

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并且爱好游
览,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山西、
河北、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
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注音、注意字形阙嶂曦襄溯御漱涧啸属巫读准字音,感情投入,断句合理,有抑扬顿挫感。

我们都是播音员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
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三峡》 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三峡》 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三峡》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三峡》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1《三峡》学案设计(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一、课堂目标:1. 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知识。

2.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爱护家乡的自然环境。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资源:1. 这篇课文的教材。

2. 三峡的视频、图片等相关资源。

3. 三峡风景名胜区、三峡大坝景区等相关的实地参观资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导入课文的视频部分,让学生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

2. 学习环节(1)学生阅读课文,学习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和建设意义,以及三峡地区的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

(2)带领学生观看三峡的视频、图片等有关资源,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3)带领学生实地参观三峡风景名胜区、三峡大坝景区等相关的地点,了解三峡地区的环境情况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措施。

3.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环保主题宣传活动,让学生讲述三峡地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意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组织学生进行环境整理活动,公园、街道等场所的清理以及垃圾分类等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保护环境的自我实践。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关于三峡的ppt制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和深入思考。

2. 让学生选写一篇社论或其他类别的文章,探讨三峡大坝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五、评价方式1. 参观实地评分,结合课程学习效果和参观活动实际成效对参观活动进行评分。

2. 作业评分,对学生的ppt制作和文章撰写进行评分,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主要考量依据。

3. 小组讨论评分,让同学之间进行知识交流和总结,以了解学生的合作和自我理解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深入了解了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和建设意义,认识到大坝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体会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实地参观和环保主题宣传活动等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以及个人对保护环境的责任。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三峡》教学课件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三峡》教学课件 苏教版
心思在如何在课件中贯彻案例的设计意图上、如何增强课件的实效性上,既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理论上的深化,通过几个相关案例的制作,课件的概 念就会入心入脑了。 折叠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来表述并构成的课堂要件。它可以生动、 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1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中的手段,是现代教学发 展的必然趋势。
课外拓展
关于三峡的诗句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文,并背诵。 2、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你的笔来描绘眼前的景色。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 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 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写作训练 把你曾看到的山川、名胜的美好景色描述下来。
课后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珍贵的 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作 者描述了三峡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 我们从中受益非浅。在课文,我们要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我们的笔来描 绘大自然的雄伟壮丽。
2019/10/15
10
谢谢欣赏!
2019/10/15
11
第四单元 · 第十九课
三峡
课文导入
三峡为何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朗读停顿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19《三峡》相关课外阅读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19《三峡》相关课外阅读苏教版

三峡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诼州市)人,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卒于关中(今陕西临漳)。

郦道元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父亲曾多年为官。

郦道元成年之后,也多次出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到过很多地方。

郦道元做官期间,执法严格,办事果断,对各种违法行为予以严加惩处,因此触犯了一些地方豪强和皇亲国戚,后遭皇室暗算而死。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有志于地理学的研究。

他喜欢游览祖国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欢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风貌。

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机会进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内蒙等广大地区,调查当地的地理、历史和风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游览名胜古迹、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势,并访问当地长者,了解古今水道的变迁情况及河流的渊源所在、流经地区等。

同时,他还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古代地理学著作,如《山海经》、《禹贡》、《禹本纪》、《周礼职方》、《汉书·地理志》、《水经》等,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为他的地理学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础.
知识链接
长江三峡,是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它西起它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长二百零四公里,是中国古文化发源地之一。

三峡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湍急,古朴与自然美妙结合,使三峡景色更加美丽。

1。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三峡》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三峡》教案1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三峡》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教材分析北魏郦道元的《三峡》,描写了三峡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是写景散文中的上乘之作。

文美,也容易理解,对初一学生而言,结合树下注释读懂弄通不困难,关键是要适当地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如读准句读,特殊字词和句子的用法;关键是了解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布局(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教学设想:教学过程中尽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欣赏三峡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熟读成诵,积累理解”的环节对课文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并结合书下注释通过圈画法把字词和译文一一对应,尽量字字落实;通过“品读课文,解决问题”的环节时问题呈现,然后一一解决,使学生明了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布局。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三峡风光,感受引读。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三峡美景是其中之一,欣赏几幅长江三峡的风景图吧!美丽的三峡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尽情描绘。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齐读)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也用优美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三峡之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文言文《三峡》。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了解《水经注》和郦道元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

(板书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志,也是一部山水游记和民俗风土录,是一本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水经注》的文体骈散相杂,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受楚辞、汉赋影响,富有文学气息,对后世影响较大。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三峡》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9《三峡》 苏教版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三 峡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

漫上
顺流而 逆流而上 下
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白帝,有幕时到江陵,传其达 间千二

百里刚那,刚么我,虽们大乘欣家赏知奔了不御知150道风0现年,在前“的不三三以这峡峡。疾工程”正
道 元
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当中,2009年中国人将
也。
实现“高峡出平湖”的伟大梦想。
即使

认为

三峡 1、这个段落主要描写了山峡的什 么?突出了怎样的特征? 江水、郦水道的元湍急 2、“有时朝发白帝,幕到江陵”
让我们想起李白的《朝发白帝城》 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三峡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
郦道元 就是白色 急流的水
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
zhàng
岩叠嶂,隐天蔽日,自
如果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正午 半夜
太阳 月亮
三峡 1、这个段落中描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 自山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郦道元 2、这些句子突出了三峡两岸山峰的什么特点? 连绵,高峻 3、这段中哪句是对山峡全景的概括?这个句子是对山峡景物特 点的直接 描绘,在写作方法上,除了直接描写还有间接(侧面) 描写,这里有吗?
回 清波
极高 山


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
冲刷
间。清荣峻茂,良多趣
实在
味。
三峡
郦道元
思考:前面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 里却说“回清倒影”这不是矛盾的吗?
春冬时节雨水减少,水中的泥沙含量减少,因 而山峡不再是浊浪滔天。
每三至晴峡初霜旦,林寒涧 郦天道刚晴元 早晨 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的诗(三)
• 入峡次巴东 (唐 白居易) 巫山暮足沾花雨, 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旗数声鼓, 使君艛艓上巴东。 •
三峡的诗(四)
• 下江陵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
三峡的诗(五)
• 三峡歌 (宋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 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
襄陵、阻绝———— 凶险
夏水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 迅疾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对比
绝献(加山旁)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春飞冬 漱之其时 间,则清素荣湍峻绿茂潭,,良回多清 趣倒 味影 。
绝:极 (山献):山峰 悬:悬挂 漱:冲荡 时:季节 则:连词,不译。 素:白色
良:湍的:确急流的水清荣峻茂:水清、树潭茂:、潭山水峻、草盛
至于:到了 襄:上升
或:如有
陵:山陵
沿:顺流而下
宣:宣布
虽:即使
溯:逆流而上 绝:断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翻译:翻1译::如到有了皇夏帝天的,命江令水要暴紧涨急,传漫达上两 岸2的:山有陵时,早上上下从航白行帝的城船出都发阻隔断了。 3: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 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这一层写水,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 窄之势先写最盛的夏水
清、悲凉
总结:写作特点(二)动静
从部分看:第三层
动 ——素湍、回清 静 ——绿潭、倒影 静 ——多生怪柏 动———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总结:修辞——互文
三、修辞 互文——两个(三个)语句内容相互揉杂,彼
此隐含,理解时,要上下文应并成一句。 如:重岩叠嶂——重叠岩嶂 隐天蔽日——隐蔽天日 林寒涧肃——林涧寒肃 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
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秋景
三峡秋景:悲寂、凄凉(对比)
当地渔歌: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联想)
总结:文章的思路
一、文章的思路
先写七百里山势—(山高江窄)— —接着写夏水迅猛(江水暴涨)—— 继写春冬美景(风平浪静)——末写 寒秋肃杀(水枯谷空)。
总结:写作特点(一)动静
二、写作特点 描写动静结合 全文:山———静,文气平静舒缓 夏水——动,文气激烈紧张 春冬景色——静中微动,文气轻松晓畅 萧瑟之秋——文工团气沉重、弛缓、凄
课后练习(一)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 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 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 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 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 凶险,迅疾,最有特点。最后写三峡之秋的 悲凉气氛。
色彩斑谰的山水画卷。
春冬 景色
俯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仰视: 绝(山献)多生怪柏---飞漱其间
色彩: 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 清、荣、峻、茂
常故有渔高者猿歌长曰啸:,“属巴引பைடு நூலகம்凄三异峡,巫峡长, 空猿谷鸣传每三响至声,晴泪哀初沾转霜裳久旦。绝,”林寒涧肃
故:所以 三声:几声,这里的三字是泛指, 属初(:zh刚ǔ)刚:连续 旦:早晨引:延长涧:山涧 响肃::回寂声静 转:通假字,同“啭”声音曲折
翻译:除非正午,看不见太阳; 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第一层:写三峡两岸的山。
七百里————————山长

略无阙处———————山多
重、叠、隐藏—————山陡、高峻
自非——侧面写山高峻, 暗示江面狭窄
——铺垫——夏水的迅猛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至二于百夏里水,襄虽陵乘,奔沿御溯风阻,绝不以疾也。
翻译: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 翻碧译绿:的极潭高水的,山映峰出上了长(着山许石多林奇木形的怪)状倒的影古。柏, 悬素挂湍着绿的潭泉,水回瀑清布倒,影从—它—们素中湍间回飞清泻,、绿冲潭荡倒下影来, 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这一层急转之下,文气由上一层的紧张激烈 变得轻松晓畅,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有动有静,
翻声翻 长译 连翻 里译 ,: 续译 一: 猿常 不: 片所鸣有断每清以三一,逢冷打声些音秋寂渔泪高调雨静的 沾处 凄。初人 裳的 凉晴唱 。猿 怪或道 ”猴 异降:拉 ,霜“长空的巴了荡早东声的晨三音山,峡在谷树巫叫里林峡,传山叫来涧 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这一层和上一层欢快明朗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到处笼罩着悲寂、凄凉的气氛。用渔歌作结,“泪 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侧面
重自自岩三非峡叠七嶂亭百三,午里夜中分,两,岸不连见山曦,隐略月天峡无。蔽阙日处。
郦善道自长元:,—如北—果魏字
人夜,分地:理半学夜
家,散文家。
著有《水经 注》
自:在 非:不略是无:亭完午全:没正有午。略:
曦:早完晨全的阳光 阙:通假字,同“缺”
这个句子的正确理解:自非亭午,不见曦; 自非夜分,不见月。
今日三峡(图片)
再 见
课外作业
• 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
• 1。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 2。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 3。沿溯阻绝
——————断
• 4。哀转久绝
——————停止
• 5。 绝(山献)多生怪柏 ————极(高)
•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奔驰的马;快
• 7。或王命急宣
—————(如)有
• 8。飞漱其间
—————冲荡
• 9。至于夏水襄陵
—————到了
• 10。属引凄异
—————连续不断
•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的确,实在
三峡的诗(一)
• 赋 长江三峡(唐 白居易) •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喑鸟一时啼。

三峡的诗(二)
• 瞿唐峡 (清 张问海) 峡两蒙蒙竟日闲, 扁舟珍落画图间。 便将万管玲珑笔, 难写瞿唐两岸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