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生产线平衡原理与学习曲线课件

合集下载

《生产线平衡》课件

《生产线平衡》课件
优化路径规划
对生产线上的作业要素进行路径规划,减少重复行走和等待时间,降低能耗和生 产成本。
提高作业要素的效率
培训与技能提升
对生产线上的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操作熟 练度和工作效率。
引入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提高生产效率。
引入自动化设备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谢谢聆听
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如机器人、 自动化流水线等,提高生产线的自动 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和出错率。
技术升级与改造
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术升级与改造, 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04 生产线平衡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某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线平衡优化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通过生产线平衡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计算方法
生产线平衡率 = (最短作业要素时间 / 平 均作业要素时间)× 100%。
B
C
影响因素
生产线平衡率受到作业要素周期时间、作业 要素负荷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优化方法
通过调整作业要素的分配、改进作业方法等 措施,可以提高生产线平衡率,降低生产成 本。
D
作业要素周期时间
作业要素周期时间
指完成一个作业要素所需的时间。它 是生产线平衡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计算方法
作业要素周期时间 = (作业要素时 间 / 总作业要素数)× 100%。
影响因素
作业要素周期时间受到设备性能、作 业方法、作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优化方法
通过改进设备、优化作业方法、提高 作业效率等措施,可以缩短作业要素 周期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线平衡培训课件

生产线平衡培训课件

生产线平衡培训课件1. 引言生产线平衡是指通过合理分配各道工序的工作量,使得各道工序的工作时间尽量相等,以实现生产线的高效运转和产能最大化。

生产线平衡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成本,优化资源利用,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课件将介绍生产线平衡的概念、原则和方法,并提供实际案例进行讲解,以帮助大家理解和应用生产线平衡的技巧。

2. 生产线平衡的概念生产线平衡是指生产线上各个工序之间工作时间的平衡分配,使得工序之间的节拍相等,从而实现生产线的协调运作和流程优化。

生产线平衡可以确保每个工序都能够按时完成任务,避免了工序之间的等待和闲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

3. 生产线平衡的原则3.1 时间平衡原则生产线平衡的核心原则是时间平衡,即各个工序之间的工作时间尽量相等。

时间平衡可以避免工序之间的过度等待和闲置,保证生产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2 资源平衡原则生产线平衡还需要考虑资源的平衡利用,包括人力、设备和材料等资源。

通过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瓶颈出现,提高整体的产能和效率。

3.3 灵活性原则生产线平衡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生产变化。

灵活性可以通过调整工序的顺序、增减人力和设备等方式来实现,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

4. 生产线平衡的方法4.1 任务分解法任务分解法是将生产线上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解,确定各个工序需要完成的任务量和工作时间。

通过任务分解法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工序的工作负荷,为后续的平衡调整提供依据。

4.2 循环时间法循环时间法是确定整个生产线的节拍时间,即完成一个循环所需的时间。

通过循环时间法可以确定各个工序的工作时间和节拍,保证生产线上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运作。

4.3 平衡调整法平衡调整法是根据任务分解法和循环时间法的结果,对生产线进行平衡调整。

通过增加或减少工序的工作时间,调整工序的顺序和安排,以实现工序之间的平衡。

5. 生产线平衡的实例案例5.1 汽车装配线以汽车装配线为例,通过任务分解法、循环时间法和平衡调整法,可以实现不同工序之间的平衡。

《生产线平衡》课件

《生产线平衡》课件
通过平衡工作站的工作负荷,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2 生产线平衡的方法与实现
包括确定Takt时间、进行标准作业分析、调整工位平衡和绘制生产平衡图。
3 生产线平衡的优缺点和应用前景
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但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资源,并在自动化技术的 发展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Smith, J. (2018). Production Line Balancing. New York: ABC Publishing.
2. Johnson, M. (2019). Optimal Efficiency through Line Bala生产平衡图
绘制生产平衡图,清晰展示各个工作站的工作 量和优化目标,以指导实际操作。
如何实现生产线平衡
1
步骤介绍
了解生产线的当前状态、分析瓶颈和浪费,制定改进计划,并进行试点实施和持 续优化。
2
生产线平衡实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生产线平衡的具体操作步骤和遇到的挑战,以及实现了怎样的 效果。
生产线平衡的优缺点
《生产线平衡》PPT课件
欢迎来到《生产线平衡》PPT课件。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生产线平衡的重要 性、方法和实现过程,并探讨其应用前景。
什么是生产线平衡
生产线平衡是一种优化生产过程的方法,旨在使工作站的工作负荷相对均衡, 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生产线平衡的重要性
1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平衡工作站的工作负荷,避免瓶颈和等待时间,从而提高整个生产线的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合理安排工作站的工作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劳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线平衡的方法
Takt时间
根据客户需求和工作站能力,制定统一的工作 节奏和节拍,确保各个工作站之间的平衡。

_生产线平衡ppt课件

_生产线平衡ppt课件

11 12 合计 1 2 19 65 110 1505 65 55 940
;.
13
5、生产线平衡的计算
生产线平衡率(%)=
各工程净时间总计 时间最长工程*人员数
*100%
如上图表中,生产线平衡率=
1505 90*19
*100% = 88%
不平衡率(%)=
100% —平衡率(%)
对生产线来说,不平衡率越小越好,一般控制5%-13%之间,至少要控制 在15%以下。
;.
19
(2) ECRS改善原则:
ECRS原则
1、Eliminate
——取消
2、Combine ——合并
3、Rearrange
——重排
4、Simplify ——简化
;.
20
作 业 时 间
工序 1 2 3 4 5 作业改善压缩
作 业 时 间
工序 1 2 3 4 5 合并重排
ECRS法运用图示简介
作 业 时 间
20 16
40
1
拆线
4
平衡率=
(32+37+40) (40*3)
*100%
= 90.8%
;.
15
电装7人线标准工时
工位 序号
电 装 7人 柔 性 线 (KFR-32G/DY-JN(E3))
岗位 作业
动作时间 标准工时 人员配
名称 内容
(秒 )
(秒)

1
打线1打变压器
8
18
1
打 室 内 外 线10

2
打 线 2 打 电 源 线 16
16
1
打室内外线
计 算
插 室 PCB外 观

制造生产线平衡原理与学习曲线

制造生产线平衡原理与学习曲线

自动化与智能化:提高生产效 率,降低人力成本
绿色制造:降低环境污染,提 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05
如何结合制造生产线平衡原理与学习曲线 提升生产效率
制定合理的学习曲线目标
确定学习曲线的目 标: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学习曲线的种类: 经验曲线、学习曲 线、生产曲线等
制定学习曲线的目 标:根据生产线的 实际情况,设定合 理的学习曲线目标
学习曲线对平衡的优化作用
学习曲线:描述工人熟练度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平衡优化:通过调整生产线布局和设备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学习曲线与平衡的关联:工人熟练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有助于生产线平衡 优化方法:通过培训、实践等方式提高工人熟练度,实现生产线平衡优化
平衡与学习曲线在制造业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丰田汽车:通 过生产线平衡 和优化,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平衡生产线, 可以减少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 率。
提高产品质量:平衡生产线可以 减少不良品,提高产品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降低生产成本:平衡生产线可以 减少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员工满意度:平衡生产线可 以减少员工疲劳,提高员工满意 度。
平衡的评估指标
生产效率:衡量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包括产量、质量、成本等 生产周期:衡量生产线的生产周期,包括生产时间、等待时间、搬运时间等 生产节拍:衡量生产线的生产节拍,包括生产速度、生产节奏等 生产线布局:衡量生产线的布局,包括生产线的布局、设备的布局等
学习曲线的应用领域
教育行业:教师培训、学生 成绩提升
服务业:客服中心、呼叫中 心等
制造业:生产线平衡、生产 效率提升
医疗行业:医生技能提升、 手术成功率提高

生产线平衡(实例版)PPT课件

生产线平衡(实例版)PPT课件
产能力﹑生产速度和效率.
其计算公式:
计划期内有效工作时间
节拍r= 计划期内计划产量
[时间/件]
授课:XXX
11
1﹑生产线平衡的相关概念
例﹕节拍计算
某制品流水线计划年销售量为500000件﹐另 需生产备件10000件﹐良率98%﹐两班制工作 ﹐每班8小时﹐每周6天工作时间﹐时间有效 利用系数95%﹐求流水线的节拍。
按A 键 按 B 键归零
23
2﹑生产线平衡的实施
2.1.3时间记录表
授课:XXX
9.23
24
2﹑生产线平衡的实施
2.1.4工时测量的作用
➢ 获取各工站的实际操作时间﹐为山积表 制作﹐时间平衡作准备﹔
➢ 通过时间观测﹐分析作业价值﹐发现问 题和改善空间﹔
➢ 形成标准﹐比较实际差异﹐找出问题.
授课:XXX
时间
瓶颈时间
T1 T2
T5
T3 T4
S1 S2 S3 S4 工站
S1 S2 S3 S4 S5 工站
授课:XXX
29
2﹑生产线平衡的实施
2.3.3提高作业者技能
--或调换高技能作业者
1.优化工站物料﹐

工具摆放

2.改善操作员的
操作方法
3.提高操作员动作
效率
授课:XXX
山积表 重合简取排并化消
工 站
时间
T2
T1
T3 T4 T5
工站 S1 S2 S3 S4 S5
单件标准时间= T1+T2+T3+T4+T5
(流程中各工站所有动作标准时间之和)
授课:XXX
13
1﹑生产线平衡的相关概念

制造生产线平衡原理与学习曲线

制造生产线平衡原理与学习曲线

生产线种类
§ 直线、L型、U型、S型、环行 § 固定工位、活动工位 § 制造生产线、招聘流水线、关务系统等 § 生产线供货方式:在制品堆积、一个流、
悬链输送机、滑道、重力式货架
PPT文档演模板
制造生产线平衡原理与学习曲线
例:某零件加工需要五道工序,所需时间如 图所示。
•零件 •加
•加
•加
•加
•加
§ 作业负荷评价指标: § 工位人工作业负荷率=
某生产线工序平衡分析
50W/K
ΣT
空闲 时间
N
Tm* N
平衡 损失 率率
(%) (%)
平滑 指数
负荷 率
(%)
一楼前段 521.8 246.2 24 777.6 67.1 32.9 2.55 68
二楼前段 659.9 460.1 35 1134 58.2 41.8 2.53 59
§
生产线总人数统计;N;
§
各工位作业时间总计=ΣTi;
§
生产线总时间:Tm×N,其中Tm
为生产线最大工位作业时间,即生产线瓶颈工
位作业时间
§ 装配生产线平衡指标有:
§ 绝对指标:不平衡损失=Tm×N-ΣTi
§ 相对指标:生产线平衡率(%)=(ΣTi / (Tm×N))
§ 一般地, § 生产线平衡率在90%~100%之间,为理想; § 生产线平衡率在80%~90%,为良好; § 生产线平衡率在70%~80%,需改善; § 生产线不平衡损失率率(%)=1-生产线平衡率(%) § 平滑指数: §
一楼前段
工 号
1
测 时取样
2 3 456
空闲
作业负
平均 时间 (Tm- 荷率
7

制造生产线平衡原理与学习曲线课件

制造生产线平衡原理与学习曲线课件
生产线平衡原理 与
学习曲线
生产线平衡 原理
平衡的目的
▪ 生产线平衡是指工序或工位间的负荷差距最小, 流动顺畅,减少因作业时间所造成的等待或滞 留现象。
▪ 生产线工序或工位平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 物流加速,缩短生产周期; ▪ 减少或消除物料或半成品周转场所; ▪ 消除工序瓶颈,提高作业效率; ▪ 改善作业秩序,稳定产品质量; ▪ 提高员工士气。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20. 8.220.8. 2Sunda y, August 02, 2020

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 怕吃苦 才能在 知识的 海洋里 自由遨 游。。1 0:54:50 10:54:5 010:54 8/2/202 0 10:54:50 AM

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电建事业的明白 关心和 支持。2 0.8.210 :54:501 0:54Aug-202-A ug-20
平均 时间 (Tm- 荷率
7
值Ti
(节拍Ti)
Ti)2
(Ti/节 拍)
1
13. 9
17.5
12.5
13. 3
12. 8
13. 2
13
13.74
18.2 6
348.1
43%
2 19 17 16.8 15. 16. 17. 17. 17 15 237.2 53% 5223
3 28. 29.1 26.5 27. 23 26. 24. 26.47 5.52 35.15 83%
▪ 其他因素:
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 避免盲目使用。 ▪ 注意影响因素 ▪ 防止知识贬值 ▪ 适应时代要求
改善学习曲线的方法
▪ 提高技术水平 ▪ 提高管理水平 ▪ 培训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楼前段 659.9 460.1 35 1134 58.2 41.8 2.53 59
二楼后段 396.3 211.8 19 615.6 64.4 35.6 2.85 65
一楼后段 132.8 91.2 7 226.8 58.5 41.5 5.16 59
总计
1710. 1009.
8
3
85 2754 62.1
6
1
37
9
4 22. 20 25 25. 23. 26. 20. 23.37 8.63 81.54 73%
5
7356
图3-1 某生产线工位时间显示图
时间(秒)
负荷率(%)
35
30
25
20
15
10
5
0
图3-5 某生产线工位作业负荷显示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平均 时间 (Tm- 荷率
7
值Ti
(节拍Ti)
Ti)2
(Ti/节 拍)
1
13. 9
17.5
12.5
13. 3
12. 8
13. 2
13
13.74
18.2 6
348.1
43%
2 19 17 16.8 15. 16. 17. 17. 17 15 237.2 53% 5223
3 28. 29.1 26.5 27. 23 26. 24. 26.47 5.52 35.15 83%
120%
工位号
100%
80%
60%
40%
20%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工位号
生产线平衡方法
▪ 各工位观测7次,观测值为T1,T2,T3,………T7
▪ 则:平均值:Ti=(T1+T2+…………+T7)/ 7;

生产线总人数统计;N;

各工位作业时间总计=ΣTi;

生产线总时间:Tm×N,其中Tm
37.9
1.48 62.75
生产平衡系数
秒 40
周期时间
30
20

衡线
10
平衡系数=(N x 周期时间-各站工时)/工N作站 x 周期时间=40/240=0.167
17 20 24 21 22 20 23 18 20 15 工 时
与生产节拍的比较
▪ 通常生产计划的节拍要大于作业工序的最 长时间,这样就不会存在节拍时间问题。
2.加工生产线布置—U型布置
1
2
1
8
7
3
4
625
6
1
产品A 标 准 时 间 : 1.5分钟 作业人员:
5人产品C
产品 B
5
2
3
4
3
5
6
4
4
3
7
8
5
2
1
U型生产线联合布置
学习曲线
传统的成本预测:Y = a + b x
成本
a + bx bx a
产量
规模经济理论
可变成本
bx
产量
学习曲线的发现
▪ 1936 年、美国康乃尔大学赖特( T1P1Wright)博士、
生产线平衡原理 与
学习曲线
生产线平衡 原理
平衡的目的
▪ 生产线平衡是指工序或工位间的负荷差距最小, 流动顺畅,减少因作业时间所造成的等待或滞 留现象。
▪ 生产线工序或工位平衡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 物流加速,缩短生产周期; ▪ 减少或消除物料或半成品周转场所; ▪ 消除工序瓶颈,提高作业效率; ▪ 改善作业秩序,稳定产品质量; ▪ 提高员工士气。
平衡方法
1. 减少瓶颈工序作业时间 ▪ 作业分割 ▪ 利用或改良工艺装备 ▪ 提高机器效率 ▪ 提高作业者技能 ▪ 调换作业者技能 ▪ 增加作业者 ▪ 改善材料(包括设计方法的改善)
2.作业方法改善
• 5W1H提问技术 (包括:5why提问) • ECRSI五大原则 • 十大动作经济原则 • 动作研究(动作分析、动素分析) • 时间研究
生产线种类
▪ 直线、L型、U型、S型、环行 ▪ 固定工位、活动工位 ▪ 制造生产线、招聘流水线、关务系统等 ▪ 生产线供货方式:在制品堆积、一个流、
悬链输送机、滑道、重力式货架
例:某零件加工需要五道工序,所需时间如 图所示。
零件 加
加工 4
加工 5
10分钟 7.5分钟 8分钟 11.5分钟 10分钟
▪ 生产线不平衡损失率率(%)=1-生产线平衡率(%)
▪ 平滑指数:

平滑指数
1 N
N
(Tm
Ti
)2
i 1
▪ 作业负荷评价指标:
▪ 工位人工作业负荷率= 工位人工作业时间
生产计划节拍
某生产线工序平衡分析
50W/K
ΣT
空闲 时间
N
Tm* N
平衡 损失 率率
(%) (%)
平滑 指数
负荷 率
(%)
一楼前段 521.8 246.2 24 777.6 67.1 32.9 2.55 68
工位的概念:——直线型生产线布置
对侧同步工位
普通装配工位
上蜗壳垫片
1.紧固左侧板于底盘组件
6
8 10
紧固蜗壳

2.紧固右侧板于底盘组件

45
9
12
13 14 15
11
7 线下装配工 位
紧固换气电 风机于底盘
辅助工位 拆箱、折 箱
同侧同步工位
(翻转外箱,紧固左 右侧板于背板上)

图2-1 装配作业结构示意图(未画出检验工位)


①洗抹布;
②取抹布;
③擦工装板;
码垛机
④放回抹布;
工装板
1 ⑤操作码垛机
小车
⑥推出、推进工装板小 工装板
推车;
抹布
⑦开码垛机;
⑧推空小车到包装地;
某生产线现场观测记录
(记录时间: 记录人: 生产计划节拍=32秒, 作业瓶颈时间= Tm=32.4秒)
一楼前段
工 号
1
测 时取样
2 3 456
空闲
作业负
若重点改善第4道工序,时间降低为10分钟, 则缩短时间:11.5-10=1.5分钟 现 产 量:原产量=11.5:10 提高效率:15% 整个工序的工时下降为:——生产线平衡
(11.5 * 5)(10 * (11.5 * 5)
5)
13%
某工位作业观测记录
工位 号
作业内容和作业范围
工具或装 零部件及件
为生产线最大工位作业时间,即生产线瓶颈工
位作业时间
▪ 装配生产线平衡指标有:
▪ 绝对指标:不平衡损失=Tm×N-ΣTi
▪ 相对指标:生产线平衡率(%)=(ΣTi / (Tm×N))
▪ 一般地,
▪ 生产线平衡率在90%~100%之间,为理想;
▪ 生产线平衡率在80%~90%,为良好;
▪ 生产线平衡率在70%~80%,需改善;
▪ 生产线速度、生产节拍速度、供货速度的 协调一致
丰田生产方式的生产线平衡
1.生产线内的“一个流”的生产组织形式。 ▪ 所谓“一个流”生产是指生产线内部相
邻上下道工序之间流动的在制品在数量上, 任何时候都不超过紧前工序的装夹数量, 在运动状态上不间断的、不超越的、不落 地的运动过程。工序间采用滑道运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