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真题】南京大学2015年传播学传播史论(620)考研初试真题

【真题】南京大学2015年传播学传播史论(620)考研初试真题

更多最新考研咨询关注微信公众号 renrenkaoyan
【真题】南京大学2015年传播学传播史论(620)考研初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5X4)
1. 卡尔霍夫兰
2. KDKA
3. 社会顺从理论
4时间理念偏向性
二.简答题(5X10)
1. 议程设置理论的作用机制
2. 经验研究法的特征和原则
3. 书面文化产生后的社会影响
4. 芝加哥学派和哥伦比亚学派传播思想上的异同
5. 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4X20)
1. 论述第三人效果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2. 有人认为广播的产生促进了大众传播时代的产生并且启发了大众传播学的诞生,而不是电视和广播,你怎么看这一说法?
3. 斯图亚特霍尔将文化研究学派引向了关于受众对媒介的关注,如何看待这一转型,哪些理论促使这次转型?
4. 全球化与受众认同的关系,这与媒介的关系怎样?
更多最新考研资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爱考机构 中国保过保录高端考研第一品牌! 每年每校每专业限招1‐3人 报名电话010‐51283340 QQ:744569778。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研专题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研专题

南京师范大学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析2010年硕士研究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按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后果自负。

新闻学部分一.名词解释(2*6=12分)1. 新闻价值2. 报道二.问答题:(10*2=20分)1. 社会责任论对报刊提出了哪些要求?2. 一般而言,新闻事业对社会发挥的作用有哪些?三、论述题(18分)结合当前舆论监督的现状,论述运用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四、材料题(15*2=30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材料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12009年7月17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前新闻主播沃尔特-克朗凯特与世长辞,享年92岁。

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现在我得走了”。

人是走了,影响却还在。

在他去世的这一天,以奥巴马为首的美国三位总统(注包括克林顿、小布什)都发表声明向这位杰出的新闻人表示哀悼,并且表达敬意。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去世在中国新闻界也引起了很大震动。

他离开新闻主播台已经28年,而在他担任新闻主播的黄金岁月——60年代到80年代初,中国绝大多数人还没有电视。

——摘自人民网:《追忆与世长辞的沃尔特·克朗凯特》材料2克朗凯特从来不用耸动的词语,从来不搞花哨的噱头,甚至从不提高他的音量。

他似乎永远保持一种洞察世事的睿智,以充满磁性的男次中音,沉稳地报道每一天发生的天下大事,绝不踵事增华,添油加醋,也不躲闪议题,转移视线。

他从不哗众取宠,却能让你日复一日,看着他诚挚的眼神,听他一直说到节目终了:“事实如此”……约翰逊总统知道克朗凯特开始质疑越战政策之时,曾说:“失去了克朗凯特,就失去了美国。

”总统的感慨,反映了克朗凯特在美国民主运作中的分量,也反映了言论自由的真谛。

——摘自东方早报《克朗凯特:“最可信任的人”》材料3对于美国人民来说,沃尔特·克朗凯特不仅仅是一个声音。

南京师范大学613新闻传播史论专业课考研真题(2010-2019年)

南京师范大学613新闻传播史论专业课考研真题(2010-2019年)
三、论述题 简述《新青年》杂志的出版历程,以及陈独秀、李大钊和瞿秋白对此作出的贡献。
第 5/10页
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613新闻传播史论)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812新闻与传播学史考研真题 科目代码:812
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5分) 1.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2.德意志新闻社(DPA) 3.《公报》 4.第三次广播工作会议 5.《焦点访谈》 6.“四级办”方针 7.《循环日报》(王韬)
南京师范大学
考 研 真 题
(2010-2019 年) 真题预览:
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613新闻传播史论) 第 1/10页
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613新闻传播史论) 第 2/10页
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613新闻传播史论) 第 3/10页
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613新闻传播史论) 第 4/10页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试述当今美国广播电视管理的措施。 2.试述互联网在新闻传播运作流程中的影响。 3.试述德国在一次大战中的新闻宣传概况。 4.简述全面改革时期我国电视剧的发展状况及出现的问题。 5.简述建国初期对大中城市私营台处理和改造的情况。 6.狄楚青说:“吾之办此报,非为革新舆论,乃欲革新代表舆论之报界尔。”他的 这段表述指的是哪份报刊?简介此报对此段话的实践。
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613新闻传播史论) 第 9/10页
南京师范大学专业课考研真题(613新闻传播史论) 第 10/10页
三、简论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明治维新后日本大众化报刊的兴起过程。 2.试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改革。
四、论述题(25分) 简介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活动并评价之。

2011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1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圣才出品】

2011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1.新生事件2.哈瓦斯社3.霍夫兰4.意见领袖二、简答题1.简述黄远生通讯的特点。

2.简述西方报刊发展的阶段。

三、论述题1.试述梁启超的新闻观及对现在的影响。

2.试述世界上的广播电视体制。

3.举例说明中国广播电视的经营业态和产业链的变化。

4.举例说明为什么在中国媒体和新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广州的报业仍然能占据“舆论领袖”的位置。

四、评论题《非诚勿扰》婚恋类节目。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新生事件答:新生事件是指1935年上海《新生》周刊发表艾寒松所写《闲话皇帝》一文,由于其中一段文字涉及日本天皇有“不敬之辞”,而引起的中日外交纠纷、国内当局对《新生》相关人员的惩处事件。

1934年2月10日,杜重远在上海创办《新生》周刊。

1935年5月4日,《新生》周刊第2卷第15期刊载《闲话皇帝》一文,其中有一段涉及天皇的文字。

此文刊后的第二天,上海的日文报纸马上做出反应,称《新生》侮辱了天皇,在上海的日本浪人和日侨马上上街游行,表示不满。

紧接着,日本驻上海领事向国民政府和上海市政府提出抗议,要求他们向日本谢罪,严惩有关责任人,停止一切形式的反日宣传。

在日本国内,更是一片甚嚣尘上的“惩戒支那”的声音。

迫于局势压力,国民政府开庭审判,查封《新生》,逮捕并判处杜重远一年零两个月徒刑。

引起国内外舆论哗然。

2.哈瓦斯社答:哈瓦斯通讯社是指法新社的前身,是全球最早的通讯社,创始人是法国人哈瓦斯。

哈瓦斯社正式挂牌成立于1835年,后来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通讯社之一,从这里也走出了另外两个通讯社路透社和沃尔夫社的创始人路透和沃尔夫。

1835年法国人查理。

哈瓦斯在巴黎创办。

1870年1月17日签订“联环同盟”,确定了法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埃及、中美、南美为其采访、发布新闻范围。

1940年纳粹德国侵占巴黎接管哈瓦斯社。

同年12月,法国傀儡政府收买其股票将其瓦解为广告社、法新社和世界电讯社。

2011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2011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生事件2哈瓦斯社3霍夫兰4意见领袖二、简答1黄远生通讯有哪些特点2简述世界上广播电视机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体制三、论述1试述梁启超新闻观以及对现实的启示2谈谈西方现代报业的发展历程3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电视市场,电视媒体的经营业态和产业链有哪些新变化?结合个案分析4在广电媒体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广东地区的报业仍然占据着“意见领袖”的位置,并具有辐射全国的影响力?结合个案分析。

四、评论2010年,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婚恋类娱乐节目异常火爆,但这一类节目也招致了部分观众的强烈不满和广电总局的整顿令。

部分节目经整顿改版后,收视率下降。

应如何看待电视娱乐节目的火爆现象,此类节目怎样才能做到在追求高收视率的同时,对人们的价值观起到正面引导作用?结合新闻传播的相关理论和自身体会,自拟题目,写一篇专题评论。

800字左右。

4.4.1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名词解释1、新生事件【参考答案】:上海著名抗日救亡报刊。

邹韬奋的《生活》周刊被封后,他的好友杜重远于1934年创办。

内容和形式上都和《生活》周刊一脉相承,保持了《生活》的战斗精神和传统。

鼓吹抗日救亡,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充满悲愤的爱国情绪,在读者中影响很大。

1935刊发艾寒松的文章《闲话皇帝》,泛论中外君主制度,也提到了日本天皇。

后日本驻沪领事以“侮辱天皇,妨害邦交”为由提出抗议,要求处罚该报及文章作者。

南京国民党政府立即下令,查封《新生》周刊社,《新生》被迫停刊;接着对杜重远起诉判刑。

造成“新生事件”。

2、哈瓦斯社【参考答案】: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也是二战前法国最有实力的通讯社。

1835年哈瓦斯创办于巴黎。

哈瓦斯于1832年成立翻译事务所,专门经营翻译外报新闻的业务。

1835年在巴黎将事务所正式定名为“哈瓦斯通讯社”。

【2024版】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0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24版】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0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0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2015年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0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科目一:传播史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卡尔·霍夫兰2.社会顺从理论3.KDKA4.时间偏向的媒介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议程设置理论的作用机制。

2.简述芝加哥学派和哥伦比亚学派观点的异同。

3.简述书面文化的社会影响。

4.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和原则。

5.简述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80分)1.谈谈第三人效果的学术意义及现实意义。

2.有人认为,是广播而不是报纸和电视开启了大众传播时代并促成了大众传播学的诞生。

谈谈你的看法。

3.试论全球化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与媒介的关系。

4.20世纪70年代,受斯图亚特·霍尔的影响,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理论出现转型,你如何理解这一转型,哪些理论促使此转型。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卡尔·霍夫兰答:卡尔·霍夫兰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

霍夫兰于二战期间担任美国陆战心理实验室主任,研究宣传电影对士兵士气的影响,通过对传播者、传播技巧、传播内容、受传者等进行实验研究,提出影响传播效果的一系列因素。

二战期间和战后,霍夫兰和一批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对态度与说服进行了细致研究,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耶鲁学派”。

其传播研究的成果集结于著作《传播与说服》一书中。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他在彼得森、瑟斯顿等学者的基础上,首次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试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②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不仅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坎特里尔的观点,而且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

③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者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这个当代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南大新传考研真题

南大新传考研真题

南大新传考研真题南大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是许多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考生关注的焦点。

这些真题是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了解南大新闻传播学院考研方向和难度的窗口。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南大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的特点和备考建议。

首先,南大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的特点之一是题目的多样性。

南大新闻传播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考试题目涵盖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传媒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

考生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同时要有能力将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进行整合和运用。

其次,南大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的难度较高。

南大作为国内一流的新闻传播学院,对考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考试题目往往涉及到前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另外,南大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还注重对考生实践能力的考察。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南大也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因此,在考试中,除了理论题目外,还会有一些与实际案例相关的题目,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多进行实践操作,积累实际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针对南大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的特点,考生可以采取以下备考策略。

首先,要全面了解考试大纲和真题的内容。

通过分析真题,了解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其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进行实践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最后,要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总结。

备考过程中,要进行系统的知识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点。

同时,要进行总结和归纳,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之,南大新闻传播学院考研真题是考生备考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资料。

了解真题的特点和备考策略,对于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具有重要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620新闻传播史论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华中科技大学620新闻传播史论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

目录Ⅰ模拟五套卷 (2)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一 (2)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二 (4)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三 (6)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四 (8)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五 (10)Ⅱ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12)模拟卷一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12)模拟卷二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22)模拟卷三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32)模拟卷四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42)模拟卷五答案解析与思路点拨 (51)Ⅰ模拟五套卷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模拟试卷一考试科目:620新闻传播史论适用专业: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广告与媒介经济(除画图题外,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及草稿纸上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

)新闻传播史论(150分)新闻史(5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邸报2.报刊政论文体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五四”时期的新闻工作改革。

2.试简述反“客里空”运动。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结合邹韬奋的办报经历论述他的办报思想。

新闻理论(5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信息2.新闻控制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有哪些?2.新闻受众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请论述有关受众研究的基本理论。

传播理论(5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组织传播2.单向线性传播模式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简述传播学的传统学派及其研究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试比较“枪弹论”时期的“强大效果论”与“新强效力论”的相同点与差异。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新闻与传播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理论)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论述题 2. 名词解释题 3. 简答题1.试论述报纸产生的3个阶段。

正确答案:16—18世纪,报纸的产生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1)第一阶段:手抄新闻的出现和盛行时期。

手抄新闻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兴起。

因为它发源于威尼斯,有些新闻论著也称其为《威尼斯公报》。

手抄新闻是公开发行的。

由于社会对信息的需求,手抄新闻很快流行到各地,17世纪初达到高潮,到17世纪末逐渐消亡。

手抄新闻集编、写、发行于一人。

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个体劳动者,但他们是世界上第一批真正靠新闻为生的职业新闻工作者,是新闻事业的真正开山鼻祖。

(2)第二阶段:新闻书的出现。

新闻书的发行周期比手抄新闻长,但它沿用了古代印刷书籍的办法,用铅字印刷,可以大量发行。

据现有资料,最早的新闻书在德国法兰克福发行。

1588年奥地利人艾青氏印刷出版了新闻书。

1620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丹开始印刷新闻书。

英国最早出版的《西班牙新闻》(1611)、《德国新闻》(1625)、《英国新闻》(1625)皆为新闻书。

这种新闻书已有刊名,但基本上是不定期的,中间间隔时间很长,新闻迟缓;没有固定的订户,只在市场上像其他书一样公开出售。

出版者多为印刷商。

(3)第三阶段:周报(周刊)、日报的勃兴。

1609年德国奥格斯堡发行的《德国观察周刊》可能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周刊。

周刊定期出版,由邮局发行,马上吸引了不少固定订户。

这种周刊基本上还未脱离书本模样。

它们以刊登政治、经济、军事等的动态为主,兼有言论,但也有周刊只有新闻无言论。

1663年德国莱比锡出版了《莱比锡新闻》,最初为周刊,后被改为日刊,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日报,但它仍采用书本形式。

1665年11月16日,英国的《牛津公报》问世。

它首先采用单页两面印刷,一反过去书本的模样,加快了印刷,争取了提前发行的时间。

《牛津公报》全是新闻,没有言论。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研真题

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620新闻与传播学理论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析2011年硕士研究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科目名称:新闻与传播学理论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按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后果自负。

一、名词解释(6*5=30分)1、宣传价值2、电视竞选3、拉斯韦尔4、媒介接近权5、内容分析法二、简答题(10*4=40分)1、简述古代社会新闻活动的共同特点。

2、简述我国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3、简述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

4、简述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20*2=40)1、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新闻自由思想2、从人类社会媒介发展过程来看,谈谈媒介形态变化的规律和趋势四、材料题(40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学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由新华通讯社主办的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于2009年12月31日在京举行开播仪式,将于2010年1月1日正式上星向亚太地区和欧洲部分地区播出。

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充分依托新华社丰富电视新闻节目,按照国际通行的电视网模式组织运营,力求突出新闻报道、突出电视元素、突出全球传播,向海外受众提供中国视角的国际新闻和国际视角的中国新闻,使国际电视新闻报道多一种信息源和声音,使全球受众多一种选择和判断。

——摘自2009年12月31日新华网材料2——摘自2009年12月31日新华网材料3早在半年前,曾有媒体报道,新华社将斥巨资兴办一个“新闻电视台”,打造成中国的CNN。

记者采访新华社音视视频部副主任张浩,他披露说:“早在今年3月1日,新华社就开始运作新华社电视新闻了。

成都观众看到蜀都大厦的‘新华社视讯’,其实就是新华社电视新闻记者拍摄的。

我们在为成立新闻电视台做准备。

目前,新华社播出视频专线,分中文和英语,这是与新华社传统的文字新闻线路、图片新闻线路并列运行的视频新闻播发线路,中文新闻线路每天24小时滚动播发。

从目前播发情况看,反响不错。

新华社集中了全国媒体中非常优秀的人才,要办一个新闻电视台,相信会成功的,我们对此充满了信心。

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生考研试题(1994-1998年)

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生考研试题(1994-1998年)

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生考研试题(1994-1998年)1994年考题新闻传播理论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试析陆定一同志关于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真实性的涵义是什么?3、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内容是什么?4、谈谈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其中第1、第2题任选一题):1、简述列宁对新闻理论的贡献。

2、简述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3、谈谈传播与大众传播之异同。

4、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的功能。

二、问答题(共10分)谈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

三、为下列素材配写一篇短评,并标上题目(短评不超过600字,30分)前些时候,深圳一家报刊披露了一条惊人的新闻:2月25日,在深圳龙都酒店,一顿连小费近百万元的晚餐,把“深圳的吃”推到了疯狂的“档次”.这桌名为“龙都豪门宴”的酒席,每席不包括酒水标价188888元港币;相当于4套三居室福利房和一辆中档轿车.请客的东道主据说既不是深圳的暴发户也不是香港的大亨,而是内地的一家集团公司,是日该集团公司共济5桌,一共耗去巨资近百万元。

这则新闻一见报,许多自以为见惯了奢侈吃喝的深圳人也不免大吃一惊.深圳的群众反映更是强烈,纷纷指责这种挥霍无度、穷奢极欲的所谓“豪举”.深圳市监察局立即对此事进行了调查.经调查,举办“豪门宴”的龙都大酒楼,是今年2月28日才正式开业的一家中外合营企业.2月25日举行的所谓百万元“豪门宴”,是该酒楼正式开业前,以召开记者招待会名义举办的一次试宴。

当日赴宴的大多为龙都大酒楼的各方股东代表和香港的新闻记者,目的是想借新闻媒介的宣传,为酒店广造声势.据市监察局调查,宴会平均每席为14050元港币.深圳的一些老百姓和舆论界认为,虽然百万元“豪门宴”实无其事,但1.4万港元一桌的酒席也已离谱。

另外,酒楼这种自造声势,哗众取宠的生意手法,也不足取。

四、将下列这篇素材改写成一篇消息,制作复合式标题并于以说明(消息不超过 5 00字,40分)据最新消息,今年9月5日,地质部门已正式进驻河南西峡,对该区域恐龙蛋化石群进行科学发掘和保护.此举使一度沸沸扬扬的山区渐渐平静下来,当地政府也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踏实多了.时间倒退到1992年8月,西峡县阳城乡赵营村的农民正赶着修通接乡公路的遗留部分.说开一块灰红色软石板,下面埋着一窝黑石蛋蛋.这些石蛋呈扁圆形镶嵌在褐红色软石层中,上看如倒扣的龟盖,侧瞧又酷似才出笼的“黑馒头”,表面有一层指.甲厚、略带线纹的光滑皮壳.试着敲一块皮壳拿到鼻前,可感觉出一股淡淡的鱼腥味.出于好奇,一农民收工时顺便带了回家.不料却引起当时正在本地搞地质研究的南阳地质某队一老者的极大兴趣.他当即找到被小孩子当球踢的“黑石蛋”,之后又连夜赶到现场找回另外几枚已被踢到水沟里的石蛋,于次日一早匆匆下山乘车赶回南阳,请一些地质专家鉴定,于是,芝麻开门了。

南京大学2002年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南京大学2002年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

南京大学2002年新闻传播理论与实务专业课考研真题试卷一、名词解释(16分)1、二级传播2、社会新闻3、综合式版面4、录音报道二、简答题(24分)1、简述新闻文体的创新。

2、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及其相互联系。

3、简评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新闻自由”。

4、略说新闻报道受关注度的相关因素。

三、论述题(30分)1、试论西方传播学效果研究发展的历史。

2、试论加入WTO对我国新闻媒介生存环境的影响。

3、试评我国典型报道的现状,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四、综合题(30分)1、试述江泽民总书记2001年“7·1”重要讲话对当前新闻工作的启迪。

2、试将下列材料改写为一篇600字左右的消息,并制作复合标题。

点评:02年的指定书〈新闻理论新探〉完全没有考到,02年考南大且认识我的朋友我都说了,因此他们只看了7本书,呵呵。

郭的〈传播学教程〉,在南大是没有一个老师是真正吃透的,因此,我在考前预测传播学占的比重不超过15%,事实证明只考了14%,不是重点。

名解和简答在书里都有现成答案。

论述题2来源于丁柏铨的一篇论文,在“十五”计划中,南大承接了“WTO与新闻传播”的课题。

论述题3来源于比较新闻学范畴,典型报道是中国所特有的,来源于张威的一篇论文。

南大的论述题每年都会超出指定书的范围,因此不能完全依赖书,平时要注重思考和多读书。

综合题1取代了往年的新闻评论不奇怪,南大的特色之一就是中国特色新闻理论研究和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新闻思想研究,这在学术界是排名第一的,老丁和阿桂都是搞这玩意的。

给03年考生的提醒:今年换了老丁的新书,把LLR的下掉了。

这本书要翻烂,在此基础上密切关注“舆论引导”的课题,老丁最近的学术成果和兴趣点就在这里,说不定今年的超书题就是它了。

关于名词解释,我想提醒的是,时不时地会考一个编辑方面的,照顾方延明的感情嘛。

南大本科的教材是〈报纸编辑教程〉菜雯(人大出版社),时间多就随手翻一下,没时间就算了,4分不杀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考研备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真题是必不可少的备考资料。

为大家整理了2011年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供大家下载使用,并且提供南京大学,更多真题敬请关注!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新生事件2哈瓦斯社3霍夫兰4意见领袖二、简答1黄远生通讯有哪些特点2简述世界上广播电视机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体制三、论述1试述梁启超新闻观以及对现实的启示2谈谈西方现代报业的发展历程3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电视市场,电视媒体的经营业态和产业链有哪些新变化?结合个案分析4在广电媒体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广东地区的报业仍然占据着“意见领袖”的位置,并具有辐射全国的影响力?结合个案分析。

四、评论2010年,以江苏卫视《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电视婚恋类娱乐节目异常火爆,但这一类节目也招致了部分观众的强烈不满和广电总局的整顿令。

部分节目经整顿改版后,收视率下降。

应如何看待电视娱乐节目的火爆现象,此类节目怎样才能做到在追求高收视率的同时,对人们的价值观起到正面引导作用?结合新闻传播的相关理论和自身体会,自拟题目,写一篇专题评论。

800字左右。

4.4.1南京大学622新闻传播史论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名词解释1、新生事件【参考答案】:上海著名抗日救亡报刊。

邹韬奋的《生活》周刊被封后,他的好友杜重远于1934年创办。

内容和形式上都和《生活》周刊一脉相承,保持了《生活》的战斗精神和传统。

鼓吹抗日救亡,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充满悲愤的爱国情绪,在读者中影响很大。

1935刊发艾寒松的文章《闲话皇帝》,泛论中外君主制度,也提到了日本天皇。

后日本驻沪领事以“侮辱天皇,妨害邦交”为由提出抗议,要求处罚该报及文章作者。

南京国民党政府立即下令,查封《新生》周刊社,《新生》被迫停刊;接着对杜重远起诉判刑。

造成“新生事件”。

2、哈瓦斯社【参考答案】: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也是二战前法国最有实力的通讯社。

1835年哈瓦斯创办于巴黎。

哈瓦斯于1832年成立翻译事务所,专门经营翻译外报新闻的业务。

1835年在巴黎将事务所正式定名为“哈瓦斯通讯社”。

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改进传递新闻的方式。

1845年在国内开始用电报,50年代普遍使用电报向欧洲供稿。

供稿原则是“迅速和优质”。

巴黎几十家报纸及许多机关、公司和个人陆续成为他的订户。

之后业务不断扩张,60年代通过海底电缆把新闻业务扩展到拉丁美洲,70年代签订“三边四社协定”。

进入20世纪,哈瓦斯社的业务继续发展。

一战后哈瓦斯社成为法国广告界的最大控制者。

表面上民营独立的哈瓦斯社,实际上大部分经费来自政府,是“半官方”通讯社。

20世纪20年代后期,经济危机时期财政趋于恶化,愈发依靠政府补助维持,显现出明显的官方意志。

二战爆发后被德军接管,成为纳粹宣传工具。

维希政府将其改组后瓦解。

3、霍夫兰【参考答案】:美国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被认为是“最早研究用说服的方法来改变人的态度的人……霍夫兰关于说服能力和说明方法的研究,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霍夫兰的研究同传播实践,尤其是同战争期间的传播实践有密切的关系。

有人说他一生的传播研究都是直接服务于美国的国家利益的,第一个阶段是为了大战,第二个阶段是为了冷战。

无论是研究的内容还是研究的方法,霍夫兰都是一位出色的理论—实践型的专家。

他运用有利条件将传播理论应用于传播实践,又在实践中为理论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论据,使传播学的研究成果更加饱满,更加有说服力。

2)提出传播者的权威性和个人能力对传播效果的作用的问题。

当传播者被认为是具有可靠和可信赖的这两种品德时,就会产生最大的效果。

3)提出了传播方法中的“一面理”和“两面理”理论。

4、意见领袖【参考答案】:这一概念来自于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的伊里调查,是有限效果研究的代表性理论之一。

“意见领袖”(Opinionleader)即活跃在人际传播网中的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建议意见,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通常有关的信息首先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意见领袖”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

大众传播的受众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被动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常常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渠道得到的信息利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地向他人进行人际传播,在一定的社会区域中他们是社会舆论的领袖。

二、简答题1、黄远生通讯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题材重大,记载翔实。

2)针砭时弊,不畏权贵,为民请命。

3)生动具体,善于捕捉细节。

4)通俗自然,涉笔成趣。

2、在世界范围内,广播电视事业有哪几种不同模式的广播电视体制,各自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1)国有国营。

由国家拥有并直接经营的电台、电视台。

资产国家所有,政府直接领导管理;领导成员由政府任命,业务方针由政府规定,业务活动受政府监督;经费大多靠国家拨款,有的辅之受众缴纳的视听费和广告费。

2)国有公营。

国家所有但由公司自主经营的电台、电视台。

主要特点是:资产国家所有,电台电视台又相对独立性;依法组成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进行领导管理,成员来自社会各界并具有广泛代表性;政府依法加以规范和监督,但具体业务由电台电视台自主进行;经费来自视听费、国家拨款,有的辅以广告收入。

3)社会公营。

两种具体形式;社会各界筹办经营和某公众团体筹办经营。

特点:一般都是独立的法人单位,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在法律范围内独立进行业务活动和经营管理,经费靠视听费或各界资助、政府补助,个别的辅以广告收入。

国家依法进行宏观调控管理。

4)私有私营。

是私人独资、合资或组成股份公司经营的广播电视企业。

以赢利为目的,实行商业化经营,广告为其主要经济来源。

资产为私人所有;在法制范围内自主经营,自行决定业务方针,国家只在宏观上加以调控管理。

5)公私合营。

指国家和私人合资或合办的广播电视机构,通常是由国家兴建并经营广播电视设备,私方制作节目而后租赁这些设备播送。

不论合资和合办,国家通常处于主导地位,经费一般来自广告收入。

三、论述题1、试述梁启超新闻观以及对现实的启示【参考答案】:梁启超吸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并认真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办报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新闻思想。

他一生发表的新闻学方面的专论30篇以上,内容涉及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和新闻史三大部类。

戊戌变法期间的新闻思想:1896年,他在《时务报》第一册上发表新闻学处女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指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所谓“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

他还提出报纸发挥“去塞求通”的措施: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梁启超的早期办报主张,表达了维新派要求迅速改变国家落后面貌的爱国热情,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急于冲破封建束缚,发展民族经济的迫切愿望。

戊戌变法后的新闻思想: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继续从事办报宣传活动,由于他在海外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和新闻理论,因而他的新闻观点比戊戌变法期间更进一步。

1)提出报纸的“两大天职”说。

一是对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是对于国民为其向导者。

2)提出办报的4条基本原则: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

3)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

他认为舆论是一种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之力,报馆是体现舆论最有力的机关。

报刊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备五本:持论者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的;要有不畏强暴的精神;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的好恶来判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拔之以感情,故作偏至之论。

4)提出报刊宣传的两种方法:浸润的方法和煽动的方法。

启示(若展开,可联系我国目前的舆论环境和媒体现实来谈):1)指出报纸的社会责任——监督政府、向导国民,这仍是现代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2)报纸及媒体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质。

3)媒体应重视并创新舆论引导方式。

4)媒体宣传应注意方法和渠道。

2、谈谈西方现代报业的发展历程【参考答案】:一战后,垄断化是其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垄断的标志:1)发行量增加,报纸种数减少;2)“一城一报”现象普遍。

垄断的途径:1)通过报团(报业公司)控有报纸的所有权;2)通过通讯社、特写辛迪加控制报纸内容;3)通过广告影响报纸的编辑方针。

特点:1)形成了少数“超级报团”;2)出现了跨媒介或跨行业的垄断;3)出现了跨国、跨地区的垄断。

垄断加剧的原因:1)从经济上看,一个企业通过兼并竞争对手的途径,是现代经济史上一个突出现象。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财力雄厚、业务兴旺的报纸才能生存,通过不断吞并效益不佳的报纸来扩大规模和经营范围,仍是现代西方经济的重要支柱;2)从技术上看,高科技的设备和节目制作成本需要巨额资金投入,这使得财力有限的公司只能望而却步;3)从政治上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调整产业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放松管制、鼓励竞争,尤其在金融、电信、广播电视、航空等方面,为企业兼并提供了政策依据。

垄断的后果:1)报业所有权的集中化使报道、评论、趋于雷同,从而影响了新闻的多样性;2)竞争引发兼并,缺乏竞争对手,报纸往往质量下降;3)报纸成为垄断资本的代言人;4)跨国媒介集团的出现加剧了世界新闻传播的不平衡,造成“信息贫困”和“新闻过剩”,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新的新闻秩序的呼声得不到回应。

3、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电视市场,电视媒体的经营业态和产业链有哪些新变化?【参考答案】:经营业态变化:1)竞争日趋激烈、电视媒体和电视产业的市场化越来越引向深入。

2)制播分离,集约化经营,保证电视节目质量。

3)受众自主化、分群化的消费偏好改变,导致电视的频道细分、频道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4)新媒体技术的强势渗入导致电视媒体走上数字化发展之路。

5)不少电视台强化国际化思维,逐步走出国门办电视。

产业链变化:1)产业链横向整合:电视媒体或电视频道在同层次上的整合。

如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以“第一财经”为品牌,整合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并推出《第一财经日报》。

跨媒体合作也成为电视业发展的重要变化。

2)产业链纵向整合:电视媒体对上游节点或下游节点进行整合。

电视台自行创办或兼并节目制作公司。

3)产业链多元化整合:跨出电视行业的藩篱,开辟新的业务。

如开拓衍生产品、涉足地产、餐饮等行业等。

4、为什么广东地区的报业占据着“意见领袖”的位置,并具有辐射全国的影响力?【参考答案】:以《南方周末》为例外部社会因素开放前沿,社会风气开放活跃,新闻管控相对松弛,便于发声。

经济发达,报业发展有实力出众的腹地资源,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报业发展提供保障。

内部管理因素1)中国最早创办报刊的地区之一,有优良的新闻传统,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2)报业人才慕名而来,生产优质的新闻产品,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