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式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05
任务驱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 的应用案例
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语文课堂
通过布置写作任务,让学 生主动探索文章结构和语 言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数学课堂
设置实际应用问题,引导 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 能力。
科学课堂
安排实验任务,让学生动 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课堂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模拟 真实语境,提高口语表达 和交际能力。
历史课堂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引 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分 析历史事件,培养批判性 思维。
地理课堂
安排实地考察任务,让学 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
大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课堂
设计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 中掌握编程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展开。
学生主动学习
任务驱动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 参与学习,通过完成任务来激 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合作学习
任务驱动式教学通常采用小组 合作的形式,学生通过合作完 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 能力。
探究学习
任务驱动式教学注重学生的探 究学习,通过完成任务引导学 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
02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适用范围有限
任务驱动式教学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和课程,对于一些基础理论性较 强的课程可能不太适用。
学生个体差异影响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对于同样的任务,不同学生的完成效果可能 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教师针对不同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对教学资源要求高
任务驱动式教学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设备,以确保学生能够顺 利完成任务,对学校的教学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六上语文第三单元问题驱动策略单元
六上语文第三单元问题驱动策略单元1. 概述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第三单元是问题驱动策略单元。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将学习和掌握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学习的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 单元目标在学习完本单元的内容后,学生应该能够:- 了解何为问题驱动策略,明白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能够对问题进行提出、探究、分析和解决;- 运用问题驱动策略进行文本解读和理解;-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
3. 问题驱动策略的基本理念问题驱动策略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什么是问题驱动策略,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如何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如何解决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运用问题驱动策略进行文本阅读和理解。
5.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运用问题驱动策略进行学习和思考。
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6. 教学策略配合问题驱动策略单元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策略来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老师可以设置课堂问题导入,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引出学习主题;老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展开学习探究;老师可以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解决问题。
7. 教学案例以一个教学案例来说明问题驱动策略的具体运用。
老师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环境保护、健康饮食等,让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资料收集、分析研究,最终向校领导发出倡议,或者组织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利用问题驱动策略学习和探究。
8. 总结通过问题驱动策略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得到很多启发和收获。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我们国家越来越看重学生语文的学习以及提升其相对应的能力,比如阅读理解能力、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写作能力等等。
而学生吸收语文相关知识和提升相关技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语文课堂的学习。
所以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堂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对知识的吸收程度。
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再课堂质量。
本文重点对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实际应用引言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充分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因为兴趣和好奇心可以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课程中来。
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就是最好的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方式之一,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
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讨论问题,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分工配合,使问题得到解决。
在问题讨论和解决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思考,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本人对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提出的几点方法和对策。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重要性传统的讲授法已经不再是最适合小学语文的讲课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弱,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较短。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使学生一直处于兴奋地状态,使学生可以全程跟着教师安排的节奏走,全身心的投入到课程中来,不被其他因素所干扰。
所以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上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是最好的带动学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未来发展的必经途径。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更加投入的思考,并对学习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因此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已经成为我国很多小学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方法之一。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三大主科之一,在整个小学的课程学习中非常重要,语文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相关能力。
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摘要:基于问题的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形式、以成果为目标,将学习置于具体问题之中的教学模式。
其问题的设计是整个项目学习最重要的一环,它解决了语文教学内容单一、师生互动不足、学生学习缺乏创造性及学习、实践、运用相割裂等问题,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契机获得项目学习的主题,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
这种教学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法,它使学习者能够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相关知识,了解背景资料,提高解决相同或相似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基于问题教学模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基本理念。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些无疑对我们教学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我们探究和使用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模式。
而基于问题上的项目式学习,正好迎合了这种新时期的教学要求。
这种教学法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法,它使学习者能够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相关知识,了解背景资料,提高解决相同或相似问题的能力,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形式、以成果为目标,将学习置于具体问题之中的教学模式。
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理念认为“问题既是学习的起源,又是掌握知识的手段”,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也是项目学习过程的核心。
如果设计的问题没有挑战性,就无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因此,开展项目式学习,问题的设计与提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提出有代表性、能够引发讨论、开放性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耐力和思维广度都相对有限的特点,作为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应该把握好以下特点:一、驱动性问题的设计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研究,愿意主动进行探索项目式学习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辅助性角色,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才能使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逐步掌握知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小学语文“任务驱动”课堂模式探究
小学语文“任务驱动”课堂模式探究一、转变全新教学理念,发挥任务驱动优势在新课标发展背景下,为了促进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贯彻和落实,语文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如何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日常所开展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的反馈,能够意识到教学理念对于教学效果的重要影响。
因此,广大教师就需要在新时期转变为全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以往单一性和刻板性的教学桎梏,从而能够为学生呈现出更加活跃的课堂教学模式。
其中教师可以在任务型教学方法下进行探究,通过给学生布置语文学习任务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们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下展开一系列的学习探究行动,并且按照既定的任务要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古诗《惠崇春江晚景》时,教师不能运用传统的古诗教学方法,而是需要寻求其中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大意,并且能够自主理解古诗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
在不强制学生背诵古诗的情况下,学生也能潜移默化地记住诗句,思考诗句中一些细节性的知识。
如此这般才能够真正发挥任务驱动的教学优势,对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科学设计课堂任务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任务型教学探究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确定当前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在目标导向下才能根据学生当前的语文学习水平,为他们科学设计一系列的课堂学习与实践任务。
因此,教师需要对于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在其中的不同板块中构建出更加具体的教学目标细则。
比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每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针对具体的课文内容给学生设计任务,这样一来,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起当前阅读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让他们的学习效率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时,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任务驱动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为例
(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作为合作学习的核心,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合作与讨论中去。
而合作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参与的兴致不高,由于学生的集体意识不高,合作意识不强,导致其不积极的发表自身对于问题的看法,不与小组其他成员交流、讨论。
如果只有一两个同学发表意见,分析、讨论问题,那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也就无法顺利开展,也就失去了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
二、将合作学习运用到数学教学中的建议(一)科学安排小组成员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活动的可实施性和教学效果。
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应该先规划好小组成员的人数,人数过多学生可能借机聊天;人数过少可能组内讨论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且组别过多也不易于管理。
同时在分配小组成员时要以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保证每个小组都有学习能力强的,可以带领组内其他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一起讨论。
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要保证学习小组的科学、合理分配,才能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进而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
(二)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合作学习并不适用于全部教学内容,所以选取恰当的教学内容就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要在选题目时格外用心,既不能太简单,学生不用多加思考就能想出答案的;又不能太难,讨论好久都没有头绪,整理不清思路。
要让学生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对知识点了解的更加全面,记忆更加深刻。
最好是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拓展思维。
(三)建立奖励机制设立竞争环节小组内成员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是合作关系;但在小组间就产生了竞争关系。
教师可以设立竞争环节和积分奖励制度,以此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学生为了给小组争得荣誉,会在合作中更加积极、认真,拿出一百二十分的努力来对待教师提出的问题。
这种方法既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又能增强其集体荣誉感,更能激发其内在的潜能,对于教学效率和个人能力来说都是有所提高的。
巧设问题驱动,培养高阶思维——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为例
巧设问题驱动,培养高阶思维——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为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素养”包含四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言与思维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础,发展学生思维,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问是思之始,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推动其探究,促使其实践,从而发展思维。
可是,有的语文课堂,没能充分发挥问题的驱动作用,对学生思维的提升效果甚微。
这些课堂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问题碎片化。
一个又一个问题充斥了整个课堂,繁杂琐碎的问题将教材分解得支离破碎,将语文课变成了一问一答式,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七嘴八舌、不假思索。
课上大家没有思考的时间,缺乏思考的过程,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习惯、思维品质均得不到发展。
二是问题浅表化。
一些老师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显,答案非此即彼,这些问题属于封闭性问题,学生无需讨论、辨识,只要浏览文本,或根据生活经验,即可说出答案,这样的问题毫无探究价值,长期下来,学生的思维变得片面单一,探究兴趣也逐渐被消磨。
以上的课堂教学,没有思维含量,缺乏思维深度,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更谈不上高阶思维的发展了。
高阶思维源于美国教育学家卢布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按照认知的复杂程度,将思维过程具体化为六个教学目标,由低到高包括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其中,记忆、理解、应用通常被称为低阶思维,分析、评价、创造被称为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是思维层次的高级阶段,与低阶思维是连续的、一体的;高阶思维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类型,它独立存在,与低阶思维相对立。
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认知能力,它主要由信息整合能力、新知识建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评价反思能力等内容构成。
小学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因此,我们要将语言和思维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迁移与应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迁移与应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迁移与应用是指将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能力。
这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高都非常重要。
知识迁移是指学生能够将在某种特定情境中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其他情境中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知识迁移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包括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能够准确、流畅、得体地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以及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包括故事、诗歌、新闻等,能够提取信息、理解文本意义、进行推理和判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写作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写作技巧,掌握叙述、描写、议论等写作形式,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高写作素质和写作表达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文学作品,了解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常见的文学形式,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促进知识迁移和应用:建立联系:将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其他学科进行关联,让学生明确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比如,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发现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如历史、地理、科学等。
任务驱动教学:通过设计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相关的任务,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语文的价值和作用。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通过提出问题、调查研究、资料收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和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文知识,加深对语文的理解和掌握。
总之,知识迁移与应用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策略,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驱动式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驱动式教学作者:王明霞来源:《求知导刊》2020年第46期摘要:小学阶段是提升学生各项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锻炼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主要阶段,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感肩上的重责大任,及时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积极利用问题驱动教学法为学生营造精彩纷呈的学习环境。
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6-0031-02引言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小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能够切实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让学生的精神意志受到多方面的熏陶,进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解决语文领域的问题。
一、现阶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教师没有设计基于课标的教学目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但是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功利有余,意义不足”,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认知型学习”,忽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教学目标的设计往往是基于经验或内容,缺少创新意识,语文课堂上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质量问题,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孤立的、随意的、封闭的,导致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并不能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学生在面对各种新的语文问题时也无法在脑海中形成良好的解答思路。
为了让学生的思想境界获得显著提升,对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每个文本及每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有更加明确的目标。
同时,有些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只注重讲述最基础的知识,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越发狭隘。
基于OBE理念的PBL“一体四翼”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构建与实施
基于OBE理念的PBL“一体四翼”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构建与实施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日益受到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基于成果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简称OBE)和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OBE理念强调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的学习成果,而PBL则倡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
将OBE理念和PBL方法相结合,构建一种“一体四翼”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四翼”教学模式中的“一体”指的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而“四翼”则分别代表阅读教学的四个关键环节:阅读策略的指导、阅读实践的实施、阅读成果的展示和阅读评价的反馈。
这一教学模式旨在通过OBE理念引导阅读教学,确保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通过PBL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本文将详细阐述基于OBE理念的PBL“一体四翼”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构建与实施过程,包括该模式的理论基础、具体构建步骤、实施策略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等。
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我们期望能够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研究背景:简要介绍PBL(ProjectBased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特别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它不仅是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更是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载体。
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即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来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
PBL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和探究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语文课中的运用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进行探究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师可通过封闭性任务设计、半开放性任务设计、开放性任务设计等途径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任务驱动法;任务设计[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2)03-0017-0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可见,一以贯之的讲授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及研究述评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好奇心的情景为基础,以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任务为载体,使学习者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实验性、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早由语言学家Prabhu 提出,他看重学习的过程,主张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进行学习,用学习去完成任务。
Jane Willis 通过《任务学习法概览》一书归纳出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前任务、任务环和语言聚焦三大环节,提倡学生应当先完成任务,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指导。
Willis 提出的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不利于差生的学习。
因此,Skehan 在Willis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将任务驱动教学过程分为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并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归纳为:任务应从现实中来,与现实息息相关;任务要保证学习者能够完成,且能够提高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要强调语言学习的意义,要能够合理评价学习者的任务完成情况。
问题驱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篇•高效课堂问题驱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马雄伟(甘肃省积石山县刘集乡大庄小学,甘肃积石山)摘要:语文学科是提升学生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能力的综合性学科,问题驱动教学方法作为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模式,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引导课堂教学层层递进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问题驱动教学可以帮助教师打破沉闷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式的轻松课堂。
以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出发探究如何运用问题教学让语文课堂更加深入。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驱动;有效运用;教学策略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以教师讲课为主模式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教材文本和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引子连接师生交流和生本互动,在多种教学方式创新引导中促进学生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帮助学生思考探究语文知识。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深入了解文本内涵显然是仓促的,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生本理念,立足学生视角精心设计导学案,针对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布置预习导学案,让学生在预习中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并对文本内容中有疑惑的地方做出批注,为后期课堂上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比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这样的问题:詹天佑是如何修筑铁路的?作者在课文中是如何评价詹天佑的?有哪些内容反映了詹天佑的“杰出”?有哪些内容反映了詹天佑的“爱国”?预习课文,将这些问题解决后画出自己还有疑问的其他地方,和同伴交流。
又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课时,我在导学案设计中将基础的生字词罗列出来让学生自主掌握,将需要学生在课下搜集整理的资料指引出来,让学生在课下自行解决,对于文章中描写闰土的外貌段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画出来,并交流这些描写表现了闰土的哪些性格特点。
这样,在有效的检测中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知识,感悟文本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哪几种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哪几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可以使用。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手段:1.任务驱动法:通过给学生设计各种具体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日记、写作文、朗读古诗等,这些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能力。
2.故事教学法:通过讲述精彩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引导学生从中学习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合作完成任务,通过互帮互助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利用多种多样的媒体资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放映视频等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
5.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交流和实践,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对话、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增强语文应用能力。
6.阅读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可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或书籍,并设计一些问题或讨论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文本。
7.兴趣导向法: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动力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选择相关的主题或材料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8.循序渐进法:通过逐步增加难度,循序渐进地教授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语文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让他们在适当的难度下不断进步。
这些方法和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将不同的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使用,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有效策略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学习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综合性学习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环境的创设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1.充实多样的课堂内容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生动有趣的课文和教材,如寓言、民间故事、历史典故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姿多彩的学习环境。
通过多样的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注重专题整合在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专题整合。
在教学内容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可以包含诗歌鉴赏、作文写作、口头表达等专题内容,使学生可以在一个主题中进行多方面的训练,提高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贯彻跨学科教学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应贯彻跨学科教学的理念,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例如将语文与艺术、历史、地理等学科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1.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2.任务驱动型教学法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提升。
3.实践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学习。
例如通过诗歌朗诵、游戏活动、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性,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问题驱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驱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小学阶段属于学生发展各项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问题驱动式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可以让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问题驱动式;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引言:良好的学习习惯会对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科学恰当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语文老师没有结合课标设计教学目标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语文老师在教学上存在功利性心理,更注重对小学生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没有依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小学生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进行引导和培养。
在设计语文教学目标的时候通常会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没有对自己的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在语文课堂上给小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封闭和孤立的,致使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只会依靠惯性思维去解答老师的问题,并没有进行发散式的思考,在语文老师提出新的问题时,小学生会因为没有思路而要反应很久。
(二)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语文老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应该坚持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能注意力更集中。
语文老师把小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并在课堂上给小学生留有更好教学时间,这样小学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并逐渐学会开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但事实上不少老师为了在课堂上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会直接让小学生顺着自己的思路去解决语文问题,几乎很少给小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让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了很大的禁锢。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也常常会产生一些疑惑,但是因为缺乏自信等原因不敢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只能憋在心里。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的策略(一)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营造问题驱动式学习的氛围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学习方式,有有效的合作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习的效果,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成长。
问题驱动式教学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
问题驱动式教学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摘要:问题驱动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体现在“问”和“答”两个方面。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问题驱动式教学的优化应用,通过创设趣味驱动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生活型问题引发情感共鸣、解决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本文就问题驱动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化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驱动式教学;优化;策略引言:在教学改革的带动下,将探索能力与研究意识逐渐地融入了教育方案之中,这给老师在实践中的教育工作指明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们只懂得灌输知识,使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僵硬,所以这样落后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
而在现代课堂语言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僵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得以合理地运用,才能够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一、问题驱动式教学的概述问题驱动课堂是指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和反思学习内容,并利用独立和合作的方式来解决。
在"问题驱动"教学中,"问题"是教育的中心环节,为了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最大程度地发展,就需要在教学内容、课堂环节、教育手段以及教学模式上加以反思,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并主动地反思和问题,以实现主体教育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过去,我们的小学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并没有进行教学改革,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是教师的主体,而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遵循教师讲授、学生倾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固定流程。
与此同时,在语文教学中,由于没有充分地关注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缺少实际的语言练习。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不佳。
三、小学语文问题驱动教学的最佳策略(一)创设趣味驱动式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由于年纪小,性格活泼,好奇心重,上课时往往不能专心听讲。
任务驱动式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任务驱动式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探究摘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让学生的能力获得深远的发展,真正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体。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任务驱动式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言任务是驱动学生主动探究语言知识的“导火索”,它会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融入到课堂探究中,通过思考和分析成为课堂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任务驱动的课堂使学生积极参与,为课堂增加了生命力,有利于学生在对任务的探究中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任务驱动式阅读的内涵解读任务驱动式阅读是探索教学模式变革的方式之一,其基本思路是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创设学习情境,设置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广泛和深度地参与阅读任务活动,将传统的学习内容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阅读项目与行为表现,引发学生自主完成阅读任务。
任务驱动是为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而设计系列活动,将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与学习策略整合为系列活动化、情境化的活动,让学习真实发生。
任务驱动式阅读,即在营造的真实情境与任务驱动下,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语文阅读学习活动,完成阅读任务,掌握阅读知识与技能,逐渐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与达成关键能力[1]。
2任务驱动式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2.1做好任务设计任务设计是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核心,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有效组织知识点和技能。
设计任务应遵循以下两项原则:目标明确;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可以将任务目标分为认识、理解、掌握和运用三类。
难度适中。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知识点的数量与难度,每个任务的重点和难点不能超过2个。
知识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可把教学内容可以分成几个小任务,分散任务难度。
在设计任务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调整任务难度,使任务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从而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景晓曙来源:《科学导报》2023年第88期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媒介,通过设计真实而具体的任务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所以如何利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设计具体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成功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策略。
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真实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任务的设计应具体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任务中感受学习的实用性。
例如,在进行《猎人海力布》的教学后,可以设计一个小组合作创作故事的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构思并编写一个故事。
通过为学生安排这样的任务让学生不仅仅是在完成作业,更是在真实的场景中应用语言,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深度。
同时教师为学生安排的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引导学生超越当前的学科水平。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学生需要深入理解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挑战他们理解、模拟和表演的能力。
这种任务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深入探究的欲望,提高他们对文本的深刻理解能力。
整合跨学科内容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策略。
通过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内容整合,创造了更为丰富和有趣的学习场景,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整体认知。
例如,在学习关于动物生态的文章时,可以设计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了解相关的生态知识,从而达到拓展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
通过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内容整合,学生能够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运用语言,提高语文学科的实用性。
例如在进行《松鼠》的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不仅需要充分地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总结出松鼠的外形特征,研究不同地区的松鼠在习性层面有怎么样的不同?文章中提到的山鼠又有怎么样的习性?通过为学生安排这种实际任务迫使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使语文学科不再是独立的知识点,而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紧密结合,使得学生可以在完成学习任务后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中小学语文课常用教学方法
中小学语文课常用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该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讲解知识点、示范范例和解析文本等方式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注重教师的角色,教师通过讲解和解析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2. 组织讨论法
组织讨论是指教师以问题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积极参与,借助集体智慧解决问题,提高语文研究的效果。
3.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指教师通过布置任务来引导学生研究。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任务,如写作、朗读或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任务中主动参与,积极研究语文知识。
4. 视听教学法
视听教学法通过利用多媒体工具和资源,如音频、视频等,来
展示和讲解语文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
们的研究积极性。
5. 小组合作法
小组合作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研究来提高语文研究
效果。
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任务,让他们在小组中互相讨论和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6. 课堂互动法
课堂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激发学生的研究
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和反馈等方式来促进学生
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上是中小学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
适用场景。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
学方法,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研究成绩。
敬请参考!。
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
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思考摘要: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是将问题作为载体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意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应该注重教学内容前置,引导学生通过自学独立解决部分内容,然后在课堂中通过部分释疑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而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式教学;小学语文引言问题导向、启发式的继续教育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始于50年代初的海外。
当时,美国教育行业发现,学生往往是通过努力学习而不考虑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形成。
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培养学生识别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69年,巴罗教授开发了一种面向主题的教学模式。
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在多学科教育中采用以主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已进入成效评估阶段。
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激励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因此,本文对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改强调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未知的事物更具有探索求知的欲望。
但是,他们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不知道如何下手进行探究。
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借助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一步步探究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另一方面,促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否科学,是否能够通过问题开启有效的教学,都直接体现着一个教师的功底和知识的储备量。
因此,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其实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考验。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能力特点和认知规律,并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问题驱动式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对于外界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开展问题驱动式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是势在必行的。
针对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使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时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今天我就来谈一下小学语文课堂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基本使用技巧。
【关键词】驱动式教学方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问题驱动式教学这个名词还是显得比较陌
生的,其实所谓问题驱动式教学就是指我们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将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下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
这种思路对我们的教师来说是比较熟悉的,只是我们还没有将这它发展为一种教学模式。
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特别是对我们的小学生来说更是非常有意义的。
小学生在教师的问题的吸引下可以将所学知识以问题的形式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同时,最终也使我们的学生收获了知识,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好处的。
当然,使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的。
下面,我就来具体谈一下这些技巧。
一、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新方式的过程
中,首先要创设一种有效的情境,进而才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去思索问题、解决问题。
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首先要创设出一种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这和我们之前所提倡的情境教学法是有一定的相通之处的。
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创设的情境要贴合学生的实际,同时,也要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
只有创设了合乎教学内容的情境,我们的教师才有机会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引导的,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将学生带入问题思考的情境中去,进而有效地促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说也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的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先引导学生观看一些圆明园的图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进而理解文中的一些词语、学习文中出现的生字。
这种采用图片导入的方式就可以大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也可以请一些去参观过圆明园历史遗迹的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带领其他同学走进圆明园之中,培养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多开动脑筋,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策略来帮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的成就。
这对我们的教师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二、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新方式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并按照科学的方式分解“问
题”的任务量,以便帮助我们的学生顺利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我们的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使用问题驱动式教学
方法要注意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驱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学生也才有动力去寻求新的知识。
面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然后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选取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现。
小学生普遍爱动、思维活跃、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多关注学生的这些特点,选取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同时,在进行“问题”引导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分解任务,小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在一堂课中只有前十五分钟是有效地学习时间,因此,我们的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问题的量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
争取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去思考问题,并及时地给予他们帮助。
例如,在学习《落花生》这一课时,我们的教师就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引发他们的思考。
可以让学生以花生为本文的线索,简单复述课文,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把握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这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三、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新方式的过程中,要务必选择一种合适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的热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气氛融
洽的目标。
由于问题驱动式教学新方式中的新知藏在问题的解决之中,因此,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停留在解决问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那么可以说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毫无意义的。
所以,我们在使用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要选择恰当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开阔思维,并加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这也是我们的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同时,我们还要明确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不是让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而是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去指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养成。
在这种教学新模式下,由于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与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也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此外,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新方式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心设计知识拓展环节,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也要注意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巩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由于问题驱动式教学新模式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学习并不显著,因此,我们的教师在讲授课堂内容教学之余还要及时地帮助学生巩固以往所学习的知识,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既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又很好地掌握了学习的成果,将问题驱动式教学新方式的优点得到发扬。
总之,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发现其优点和长处,也要认清它的缺点和不足,进而指导我们的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