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题2分)1. 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
这反映出A. 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B. 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 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D. 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结合材料对比,郑国渠对秦国粮食增收有很大的帮助。
联系所学,农业的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工程2. 每年春季阴历二月二的那一天,清朝皇帝都要沿袭从周朝传下来的礼制,在先农坛祭祀五谷神,并亲自扶犁耕田,众臣围观,仪式庄严隆重:同时,皇后率后宫众妃嫔在先蚕坛祭祀蚕神,这表明A. 清朝皇室依靠劳动自食其力B. 农桑仍是清朝社会经济主体C. 清朝政府推行海禁政策D. 周朝至清朝的经济政策丝毫未变【答案】B【解析】材料“清朝皇帝……祭祀五谷神,并亲自扶犁耕田……皇后率后宫众妃嫔在先蚕坛祭祀蚕神”反映了统治者对农桑的重视,说明农桑仍是清朝社会经济主体,故B正确;清朝皇室依靠赋税收入生活,不是自食其力,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清朝政府推行海禁政策,故C错误;“周朝至清朝的经济政策丝毫未变”说法过于绝对,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皇帝……祭祀五谷神,并亲自扶犁耕田……皇后……在先蚕坛祭祀蚕神”,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统治者对农桑的重视的角度理解材料,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农桑仍是清朝社会经济主体”的结论。
3.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今天成都所修的水利工程是A. 灵渠B. 都江堰C. 郑国渠D. 坎儿井【答案】B【解析】灵渠是秦朝时修建,故A错误;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修建,故B正确;郑国渠是由韩国水利专家郑国主持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故C错误;坎儿井是汉代西北地区的水利工程,故D错误。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
成都七中高2019届高三下期入学考试文综试题第Ⅰ卷本卷共35个选择题,每题4分,全为单项选择题,共140分。
24.韩非子在《五蠹》中把以往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这表明韩非子A.要求国策与时俱进B.看重继承历史传统C.客观总结历史规律D.抨击社会礼崩乐坏25.王莽代汉建立新朝后以《周礼》为依据,数年内实施了多次货币改革,其中一次曾同时推行数十种兑换关系复杂的货币,被百姓拒绝使用。
这反映出当时A.保守观念影响改革成效B.复兴礼制势在必行C.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D.商品经济发展受阻26.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
这一现象体现出A.两宋官方意识形态差异B.立场差异使得历史研究难有共识C.政治形势发生显著变化D.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理性客观27.两宋时江南地区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粮食输出地,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
到了明朝,谚语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时人指出“(江南)地窄人稠,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粟”。
据此推知,江南地区A.生产秩序遭严重破坏B.农业商品化程度下降C.海禁政策已趋向松动D.产业结构出现新态势28.总理衙门设立之初,司员官役以及经费等方面“较之各衙门旧制格外裁减,暗寓不得比于旧有各衙门”。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按李鸿章的方案将其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优给俸糈”。
这说明A.传统外交观念趋于革新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变化C.半殖民地色彩日益浓厚D.清政府力图提高国际地位29.1920年代末,乡村建设运动逐渐兴起。
教育家晏阳初、梁漱溟等人提出在乡村扫除文盲、组织合作社等举措并试点实验;留学归国的陆燮钧博士在定县培育了优良的鸡种和猪种今天仍是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品种之一。
据此可知,这场运动A.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实践基础B.对改变乡村面貌具有积极作用C.在知识分子中形成建设乡村共识D.帮助农村实现生产关系的转变30.1930年代中共对苏区教育高度重视,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三字经》开篇即为“天地间,人最灵。
2019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校高一下期中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四川成都七中实验校高一下期中文综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徐来军曾在《调笑令》中说:“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
未停?未停?禾苗待我灌醉。
”这句话描述的是唐朝的灌溉工具2. 据《唐书》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丁男中男给一顷;笃疾,废疾给四十亩;室妻妾给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
所受之田,十之二为永业,八为口分。
”文中描述的是A.商周井田制 ___________ B.西周分封制C.唐朝均田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汉代工官制度3. “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
恩波浩渺连三楚,惠泽膏流润九垓。
劈斧岩前飞瀑雨,伏龙潭底响轻雷。
筑堤不敢辞劳苦,竹石经营取次裁。
” 文中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 B.灵渠 C.关中井渠 D.都江堰4.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B.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 ____________________D.单位亩产量提高5. 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①丝绸②纸张③瓷器④棉布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6.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7.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 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8.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①把救亡图存作为时代的使命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④ 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A. 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②③______________ D. ③④9.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p10. 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2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A.1946 1949 B.1953 1956C.1966 1976 D.1978 198211.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
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2021届半期考试(历史)
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2021届半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
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
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2.元朝王祯在《农书》中提出农业生产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 )A.注重农时B.因地制宜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3.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 ( )A.雇佣劳动关系加强 B.家庭手工业的发展C.主要满足市场需求 D.资本主义开始萌芽4.据《唐语林·贤媛》载,唐玄宗时宫廷女官柳婕妤的妹妹,“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结(一种印花染色)……后渐出,遍于天下”。
由此可知,唐代 ( )A.棉纺织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B.手工业出现新的技术工艺C.官营手工业实行技术垄断D.外来纺织技术得到了应用5.据史料记载,自永嘉到元嘉年间(公元313年~公元450年),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万,迁至今江苏及浙江的最多约有30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有1万,此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有一些移民迁入。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B.南方的自然资源日益丰富C.南方经济开发具有人力资源D.南方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6.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还有“榜下择婿”的风习,每当科举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反映了( )A.门第观念彻底废除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官商勾结风气严重D.社会主流价值观根本改变7.下图是某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两幅图,图中反映出的主题是()A.西汉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封建自然经济具有脆弱性C.政府重视耕作技术的推广 D.江南地区普遍推行曲辕犁8.西周统治者举行的“籍田礼”是西周时代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
【解析】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
成都七中高2019届第十二周文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在档案文献的编纂与传承之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神鬼之事,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据此转变可推断A. 周代逐渐步入信史时代B. 文字书写趋于简化与规范C. 神权和王权进一步结合D. 对人的社会实践更为尊重【答案】D步入信史时代从商朝开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字记录情况,不是文字本身的书写问题,故B项错误;商王被称为群巫之长,即神权和王权的结合,而周代统治者奉行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神权和王权结合不像商朝紧密,故C项错误;题干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神鬼之事”到“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说明记载内容由神鬼到人事,反映了社会实践的深入,故D项正确。
2.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
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候,复坐置官属”的现象。
这一现象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C. 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 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答案】B“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这样无形中增加的官员,会导致政府财政的支出过大,B正确;地方官员的设置过度不一定能有利于地方控制,A错误;材料中是管理地方错误,C和D错误。
3.“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
2019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2019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23、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34、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45、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56、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67、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78、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89、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9xxxx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编辑推荐]高中生各科考试,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
在这里中国()为各位考生整理了xxxx年成都七中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一、单项选择题1、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广东南海霍韬的《霍氏家训》说:“人家养生,农圃为重,末俗尚浮,不力田,不治圃,坐与衰期。
”力言“非力耕不得食”,“子侄不可不力农作”。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以农为本”观念根深蒂固B.排斥商品经济c.霍氏家训严格D.强调劳动获得财富2、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
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
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器仅用于农耕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D.铁农具主要用于殉葬3、“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
”推动棉纺织业技术重大革新的是A.战国郑国B.东汉王景c.南北朝贾思勰D.元代黄道婆4、在一次讨论课上,王阳和李涛两位同学对现存于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的争论不休。
你认为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主要于A、官营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5、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政策。
成都七中 2018—2019 学年度下期高 2021 届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2021届半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
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
这表明宋朝的土地政策( )A.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D.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2.元朝王祯在《农书》中提出农业生产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
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 ( )A.注重农时B.因地制宜C.男耕女织D.精耕细作3.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 ( )A.雇佣劳动关系加强 B.家庭手工业的发展C.主要满足市场需求 D.资本主义开始萌芽4.据《唐语林·贤媛》载,唐玄宗时宫廷女官柳婕妤的妹妹,“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结(一种印花染色)……后渐出,遍于天下”。
由此可知,唐代 ( )A.棉纺织生产技术不断创新 B.手工业出现新的技术工艺C.官营手工业实行技术垄断D.外来纺织技术得到了应用5.据史料记载,自永嘉到元嘉年间(公元313年~公元450年),北方南迁的人口约90万,迁至今江苏及浙江的最多约有30万;湖北6万;江西、湖南各有1万,此外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也有一些移民迁入。
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 )A.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至南方B.南方的自然资源日益丰富C.南方经济开发具有人力资源D.南方经济开发向深度发展6.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还有“榜下择婿”的风习,每当科举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反映了( )A.门第观念彻底废除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官商勾结风气严重D.社会主流价值观根本改变7.下图是某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两幅图,图中反映出的主题是()A.西汉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B.封建自然经济具有脆弱性C.政府重视耕作技术的推广 D.江南地区普遍推行曲辕犁8.西周统治者举行的“籍田礼”是西周时代最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历史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19年四川省成都七中高考历史模拟试卷(3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淮南子》记载,“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即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之论”。
该记载认为儒、墨两家A. 注重传承传统文化B. 把六艺看作先圣之术的精华C. 主张维护礼乐制度D. 要求地主阶级重视先圣修养【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可以得出材料核心信息是孔子与墨子都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因为先圣之术和六艺是孔子与墨子那个时代的传统文化。
故答案为A项;材料中先王之术和六艺是并列存在,B项排除;C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材料主旨是孔子与墨子注重传统文化,没有涉及他们倡导地主阶级学习先王之术和六艺的信息,D项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提炼信息类选择题。
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
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例如,找出“孔子、墨子皆修先圣之术,通六艺”;其二,转化。
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
“孔子、墨子”转化成“儒家、墨家”,“先圣之术和六艺”转化成“传统文化”。
据此可知,材料核心信息是儒家、墨家都注重传统文化。
2.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南学简约,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
此举意在A. 促进南北学术的交流B. 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C. 确保选官取士的公正D. 打破士族的政治垄断【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魏晋时期经学有南北之分”“唐初,太宗诏令文士撰成《五经正义》并颁行全国,该书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等信息来看,唐太宗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构建统一的政治文化,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故答案为B项。
“考订异说而定于一尊”,不能反映南北学术交流,排除A项;这一做法不能确保选官取士的公正,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选官方式的变化,与打破士族的政治垄断无关,排除D项。
高一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4
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高一历史备课组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剪纸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
右图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经济形式是()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殖民主义经济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商品经济2、中国古代某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
该水利工程的始建者是()A.孙叔敖 B.管仲 C.李冰D.郑国3、《汉书•禹贡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
……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
”“三服官”“东西织室”代表的手工业特点不包括()A.规模大 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流通4、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铁器/商周一陶器/唐宋一瓷器/明清B.青铜器/商周一瓷器/唐宋一棉布/明清C.玉器/商周一漆器/唐宋一玻璃/明清D.漆器/商周一青铜器/唐宋一瓷器/明清.5、《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这段话的核心思想是()A. 重农抑商B. 民贵君亲C.施行仁政D.闭关锁国6、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
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材料中“引发人们经营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指的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B.商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用于扩大再生产的工商业资本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D.闭关锁国不利于商业的发展7、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等民族企业的企业家是()A.张謇B.陈启源C. 周学熙D.荣德生8、在鸦片战争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答案
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2021届半期考试历史答案1.A2.D3.B4.B5.C6.B7.A8.C9.B 10.A 11.C 12.A 13.B 14.A 15.A 16.D 17.A 18.B 18.B 20.A 21.D 22.D 23.C 24.C 25.C26.(1)特点:分散经营(或小农户个体经营);劳动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
(任答2点得3分)(2)指商品经济。
(2分)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繁荣的商业街或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城市和乡村也出现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有夜市、交子、外贸港口等(任意2点可得3分)(3)新变化: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
(任答2点的3分)(4)依据: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2分)原因: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商品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扼杀了经济活力;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以极端封闭落后的面貌进入近代世界;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任答2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7.(1)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生产工艺不断成熟,洋货产品质量比较高;中国传统自然经济下,家庭手工业大量存在,生产手段落后,部分产品粗糙;在本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阻碍下,民族工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或中国处于传统经济向近代工业化的转型期,起步晚,发展慢。
)(任答2点得6分)(2)作用:抵制洋货运动,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从而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抵制洋货还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最为集中的表达方式,痛斥外国侵略,捍卫民族尊严,利于增强国人的爱国意识。
(4分)(3)表达:抵制洋货毕竟是国家虚弱之时的非常规办法。
在当前中国融入世界市场和全球化的浪潮中,片面强调抵制洋货不仅缺乏理性,而且会影响我国的改革开放步伐。
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2021届期末考试(历史)
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2021届期末考试(历史)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期⾼2021届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A.铁农具已经出现并运⽤在⽣产部门B.⽔⼒⿎风冶铁技术提⾼了铁器产量C.铁器在⼿⼯业领域的推⼴异常缓慢D.铁农具在南⽅地区的运⽤最为⼴泛2 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东粟四百万⽯⼊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江淮⽥⼀善熟,则旁资数道。
故天下⼤计,仰于东南”,江淮地区每年向北⽅运粮30万⽯左右。
材料主要说明A.关东地区远落后于江淮地区B.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贯彻C.经济重⼼已完全转移到南⽅D.先进农业⼯具对经济的推动3.中国古代官营⼿⼯业曾实⾏“物勒⼯名(将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器物上)”制,“物勒⼯名,⼯有不当,必⾏其罪,以究其请”。
这⼀制度A.有利于⽣产技术的创新B.阻碍了民间⼿⼯业发展C.强化了⼯匠的⽣产责任D.保证了政府对市场垄断4.南宋和元朝都没有抑制商业发展,相反,两朝均重视商业。
宋元时代商⼈的地位已经⾮常之⾼,宋代的商⼈已经不再被视为低⼈⼀等,⽽在元代,商⼈参政成为普遍的现象。
这是由于A.统治者巩固统治的现实需要B.重农抑商观念的彻底改变C.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化D.市坊界限已经被完全突破5.朝贡制度是以中华帝国为核⼼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制度,是中国古代处理外交关系的独特制度。
以下对此制度的解释错误的是A.朝贡贸易是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B.朝贡贸易⼤⼤促进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国获利甚丰C.朝贡贸易通常体现为炫耀国⼒的意味,是国⼈“⼀国独尊”⼼态的反映D.朝贡制度是以封建⾃然经济为基础,它随着封建制度的⽡解⾛向消亡6.关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维新派、⾰命派总体肯定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同时指责其坚守“中体西⽤”,让中国丧失政治变⾰的良机。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5月月考试题2019061101151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下期五月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1.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说:“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这反映了他的经济思想是()A.重农抑商B.工商皆本C.舍本逐末D.以农立国2.如表为历史典籍中关于宋代的某些记载。
这些记载反映出宋代()A.社会习俗受商业冲击彻底改变B.政府对重农抑商政策作出重大调整C.商品经济较前有了明显的发展D.政府官员经营商业使社会矛盾激化3.下表反映了乾隆二十二年至二十九年政府对外贸易政策,据此推断,这一时期清政府()乾隆二十九年(1764A.严格推行海禁政策B.实行有限制的对外贸易C.对外允许自由通商D.鼓励民间对外贸易发展4.据统计,唐代江南士人居相位者约占十分之一,宋真宗以后则超过半数。
在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中,参与变法的大多是赣、闽等地的江南土人。
这反映了()A.江南地区经济地位的提高B.政治和文化中心南移趋势明显C.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D.变法成为挽救统治危机的利器5.如表为明代徽州大宗交易使用通货统计表。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徽州()A.白银成为主要支付手段B.土地兼并日趋严重C.实物地租占据统治地位D.宝钞退出货币市场6.如图是汉代画像砖中的牛耕图。
研究者发现,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
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耦犁。
这表明()A.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发展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C.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有助于农业发展7.宋代圩田开辟十分突出,例如江南鉴湖分隶会稽、山阴两县,北宋初年有27户农家盗湖为田,到英宗时,达80余户,围湖达700余顷,到南宋时鉴湖湖田达2300余顷。
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得一、单选题1.韩非子在《五蠹》中把以往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这表明韩非子( )A.要求国策与时俱进B.看重继承历史传统C.客观总结历史规律D.抨击社会礼崩乐坏2.王莽代汉建立新朝后以《周礼》为依据,数年内实施了多次货币改革,其中一次曾同时推行数十种兑换关系复杂的货币,被百姓拒绝使用.这反映出当时()A.保守观念影响改革成效B.复兴礼制势在必行C.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D.商品经济发展受阻3.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
这一现象体现出()A.两宋官方意识形态差异B.立场差异使得历史研究难有共识C.政治形势发生显著变化D.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理性客观4.两宋时江南地区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粮食输出地,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
到了明朝,谚语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时人指出“(江南)地窄人稠,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粟”。
据此推知,江南地区()A.生产秩序遭严重破坏B.农业商品化程度下降C.海禁政策已趋向松动D.产业结构出现新态势5.总理衙门设立之初,司员官役以及经费等方面“较之各衙门旧制格外裁减,暗寓不得比于旧有各衙门”。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按李鸿章的方案将其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优给俸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农业以合理的耕作、轮作、施肥和灌溉来改良土壤,提高地力,从而保证连种、复种、间作、套种相结合的高复种指数用地体系的实现。
这说明了传统农业A.耕作技术的进步B.精耕细作的特点 C.生产工具的改进 D.经营方式的变化2.西周的诗篇描写有大量“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农具和耕作方式的更新,出现“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
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崩溃 B.铁犁牛耕的应用 C.井田制瓦解D.水利工程的兴建3.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南宋以后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参加各级考试,还有“榜下择婿”的风习,每当科举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争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反映了A.门第观念彻底废除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官商勾结风气严重 D.社会主流价值观根本改变4.下表是北宋时期财政收入统计表。
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工商业环境较为宽松5.乾隆年间,广东佛山石湾陶瓷行业的《花盆行历例工价列》中有工匠烧制产品,计件得酬的记载。
这表明当时佛山A.海外贸易相当发达 B.制瓷业的规模扩大C.生产部门分工细密 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6.明初,景德镇瓷窑中官窑有 58 座,民窑 20 座.明末时官窑有 34 座,民窑 285 座。
这种变化反映出A.制兖业技术实飞猛进B. 闭关锁国政策影响C.工官制度消失D. 私营手工业的发展7.明朝洪武十二年规定:“农家许着细纱组布,商贾之家,止许着组布。
如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细纱。
”这反映了当时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C.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相对富足D.棉纱纺织技术的进步8.有学者认为,明朝统治者面对外部世界的挑战作出了一种消极而闭塞的回应,导致中国和西方之间的实力对比开始发生反转。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19届半期考试历史
成都七中2017—2018学年度下期高2019届半期考试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1.《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2.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
”因此他希望君主能“虚静以统天下”。
下列思想与王夫之这一主张最为相近的是A.老子无为而治思想 B.韩非中央集权思想C.孟子民贵君轻思想 D.孔子仁者爱人思想3.梁启超曾说:“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
”以下属于梁启超所说的“教义之浸淫”的是A.统治者利用宗教维护统治 B.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群众丧失斗争精神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中国君主专制根深蒂固4.《孝经》中记载:曾参问孝,孔子回答,“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汉董仲舒提出了“父为子纲”的教条。
这一变化反映了A.原始儒家思想漠视伦理B.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C.儒学独尊地位已经确立D.汉代家庭关系日趋紧张5.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6.西汉后期贡禹、东汉张林都曾主张废止钱币,国家租税皆征布帛及谷。
在《后汉书》中,征收“租调”、“调取谷帛”等记载累见不鲜。
这A.进一步固化了小农经济B.反映出社会动荡不安C.说明田庄影响国家税收D.说明商品经济的萎缩7.汉武帝实行莞盐铁(莞即管),结果“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
贫民或木耕手褥,土覆(农具)淡食”。
对此恰当的解释是A.战乱不息,破坏社会经济 B.土地兼并,导致民生困苦C.盐铁官营,影响社会民生D.重农抑商,违背历史潮流8.《史记·河渠书》简要叙述了从上古至秦汉的水利发展情况,包括治理水害、修筑漕渠和灌渠,阐述人们变水害为水利的伟大斗争。
成都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pdf版)
成都七中2018—2019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半期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种麦得时,无不善”;“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桑椹赤,可种大豆”;“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
这表明中国古代()A.区域农业比较发达 B.农作物种类有了明显增多C.农业精耕细作 D.小农户个体经营2.汉朝的土地所有制与秦朝相同,土地私有,并可自由买卖。
土地所有者须向国家交耕地税,耕地税率为亩产的十五分之一或三十分之一,在文帝时,曾全部免收田租,前后历十一年之久。
这将会导致( )A.大量自耕农出现 B.土地兼并加剧 C.有效保护非耕地 D.田庄经济产生3A.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B.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C.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4.康熙时期发明了一种新的瓷器品种,它的彩料有强烈的玻璃质感,画面一改传统,五彩平涂而加以渲染深浅,层次分明、色彩艳丽,仿西洋画特征相当明显。
该材料反映瓷器是()A B C D5. 东晋南朝纸的种类很多,有赤纸、麻纸、敕纸、法纸、藤角纸等。
王羲之为会稽内史,一次就给谢安9 万多张,朝廷曾下令“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这种现象( )A.体现了区域专业化生产的特点B.促进了文化的发展C.说明了官营手工业主导造纸业D.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6.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由东郭咸阳和孔仅出面,通过大农令奏请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
汉武帝派东郭咸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铁官营政策。
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当时( )A.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B.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C.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D.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7.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在汉代取得明显进步的是A.水排________ B.耧车________ C.曲辕犁________ D.骨耜2. 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
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
这反映出汉朝A.实行冶铁官营 ________ B.开创了郡县制C.铁官代行地方政务________ 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3. 下列是某同学围绕某个课题所搜集的图片材料。
据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世界领先的冶金技术________ B.短暂存在的田庄经济C.不断拓展的海外贸易________ D.辉煌灿烂的古代手工业4. 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
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纺织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A.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B.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C.《说文解字》中关于纺织业的字D.《史记》中关于纺织业的记载5. 清朝康熙年间,烧制出大量造型丰富和具有装饰图案的瓷器。
这一时期的瓷器上不仅有以文字作为纹饰装饰内客,而且在瓷器的纹饰中绘有欧洲的家族、公司、团体、城市等图案标志。
据此判断下列表述中最恰当的是A.中国瓷器从此开始远销海外B.反映出中国各民族间联系的加强C.顺应了国内外市场多样化的需要D.改变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6.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可以反映出该时期p7. 年代人口(亿)耕地(亿亩)人均耕地(亩/人) 1650 1.00-1.50 6.00 6.00-4.00 1750 2.00-2.50 9.00 4.50-3.60 1850 4.10 12.10 2.95①中国农业经济得到发展②人口增长与土地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③国家长期和平与统一④农业商品化程度显著提升A.①②③______________ B.①②④____________________C.②③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①③④8. 在西方史学界,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按照此学者的论断,你认为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A.西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天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上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广州9.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
对图表反映变化趋势解读正确的是p10. 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 1620 300 1700 1850 720 2880A.该地区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________ B.受益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工业革命推动人口结构变化________ D.城市经济规模不断发展扩大11. 某校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
对这三位历史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①他们的企业属于洋务派企业②他们的企业以轻工业为主③他们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发展迅速④他们改变了外资企业的优势地位A.①⑧______________ B.②④______________ C.②③____________________D.①②④12. 19世纪末清政府规定:“凡通商口岸,内省腹地,其应兴铁路、轮船、开矿、种植、纺织、制造之外,一体准民间开设,无所禁止,或集股,或自办,悉听其便。
全以商贾之道行之,绝不拘于官场体统。
”该政策A.大力椎动了洋务运动的发展B.促成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诞生C.是民族危机加深下的应急举动D.使得政府不再对经济进行干涉13. 民国时期新派诗人刘大白的《卖布谣》这样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这首歌谣反映出A.外资垄断了国内纺织品市场B.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异常艰难D.传统手工业受机器大工业的冲击14.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捐款,支持十九路军;长城抗战爆发后,各地工商界人士开展捐款购机运动;爱国商人自发抵制日本经济侵略……。
这些史实说明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第一个高潮B.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大比重C.飞机制造己成为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D.民族资产阶级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15. 据国民政府经济部门统计: 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 1940年猛增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政府致力于改变我国工业布局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工业的垄断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16. 1945年12月成立的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董事长由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兼任,下属85家企业几乎囊括了纺织业的所有部门,享受着低息贷款、低价美棉等政策。
1947年公司上交财政及税利达4378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3. 2%,并将部分盈利充作军用。
该公司A.导致民营纺织业的发展困难B.使官僚资本的膨胀受到抑制C.促进了国民政府统治的日益稳固D.推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17. 周恩来说:“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制度是一个过渡的制度……走完了这个过渡阶段,就到达了社会主义社会。
”后来的实践表明,这个过渡阶段的结束实际是在A.中共八大召开时B.三大改造完成时C.“一五”计划结束时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18. 从1953年开始,我国以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为骨干,开始了一五计划,这156个重点项目中能源是建设的第一重点,其次是国防工业,机器制造业居第三位,冶金工业局第四位,这四大工业合计占了90%。
这反映出“一五计划”A.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装备农业B.集中力量以优先发展重工业C.加强农业和工业消费品生产D.发展生产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19. 陈云说:“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 1954年9月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
”上述措施A.活跃了城乡的商品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使经济建设转为以轻工业为主 C.使我国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________ D.使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20. “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在农业实行农业集体化方针________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全民掀起大炼钢铁的热潮___________ D.没收官僚资本充实国营经济21. 下图“跟粮票说再见”中,下边有三个时间分别是“1980、1983,1990”,其所示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设立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C.农村出现大量闲置劳动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国有企业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3. 下列哪座城市与以下的描述最吻合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________②出现最早一批民族企业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④一个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冠上了它的名字A.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广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上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厦门24. (英)呤喇《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1859年)我在街上散步,看见很多中国姑娘的天足上穿着欧式鞋,头上包着鲜艳的曼彻斯特式的头巾。
我觉得广州姑娘的欧化癖是引人注目的。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C.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政府放宽对百姓穿着的限制25. 19世纪70年代,上海有人写了一首《咏火轮车》的竹枝词:“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
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
”这首竹枝词不能反映的是A.新旧交替时期的认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上海人的自豪感C.近代变通工具的快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交通运输业的发达26. 《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1904年在芜湖创办,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
由于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
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①开阔视野________ ②关注国事________ ③启迪民众________ ④传播新知A.①②⑧______________B.②⑧④____________________C.①②④____________________D.①②③④二、综合题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
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
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
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一一摘自(关)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经济己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的具体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这些因素未能发展壮大的原因。
材料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3)从图中A、B、C三个发展阶段中任意提取两个阶段,指出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