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高中会考办法

合集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会考考试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会考考试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力。 3 . 章节练习和模拟训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第一 阶段 的复习中 , 每
卷有无漏印 、 破损或 印刷不 清等现象 , 以便 及时更换试 卷; 其次 , 要检查是否有 丢题 、 漏题等现象 , 尤其要注意 材料 题和问答题 , 看清每道题共设 几 问, 问下面又有 每
几个 小 问题 , 共有几 个封 号和 问号 ; 次 , 再 存答题 过程 中, 可能有一两道难题 由于一时做不m而被暂时搁置起
期间如何有效利用时间 , 如何使用课本 以及 如何检查试 卷, 不少学生弄不清楚 , 直接影 响到会考的过关 问题 , 进 而影响到学生 的毕业问题 。 面笔者结合教 学实践工作 下 对历史会考开卷考试应注 意的几 个问题做 一个 粗浅 的
分析 , 供广大考生参考 。 问题一 : 考前复习, 临时突击 , 死记硬背 。
选择题。
忙忙做题 , 待全部题做完后就认为大功告成 , 于是交卷 , 或不停地摆弄文具 , 或睡觉 , 或左顾右盼 , 或在草稿纸上 写与考试无关的东西。 么应该怎样妥善处理剩下 的时 那
间呢?
对策 : 检查是 考试 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 , 要检查试
2 . 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主要按照历史专题进行 综合复 习。在复 习过程 中教师要 继续发挥学 生的主动 性 ,指导学生对同类历史知识进行纵向的归纳和 比较 , 挖掘专题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 理清专题历史 的基本线 索, 形成专题历史的知识结构 , 在此基础上 , 进行专题之 问的综合分析 , 揭示各专题之 间的相互 联系 , 而掌握 进 专题的历史知识结构 ,进一步提 高学生 的历史 思维能
力度 , 求做 到万事俱 备 , 力 只等上 场 , 绝不 打无把 握之 仗。 问题二 : 考试场上 , 遇题就 翻书。

高中新课改后高中会考的趋向.doc

高中新课改后高中会考的趋向.doc

高中新课改后高中会考的趋向嘉兴市教育研究院厉超然我省将从2006年9月起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为切实做好第一阶段的新课程实验工作,保证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普通高中新课改有关配套文件(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等)但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相关的学业考试评价和高考制度改革这两快内容的有关配套文件还未出台,目前省里正在调研制定中,并将于今年底形成初步的框架,2007年初出台2009年新的高考和招生方案。

一、高中会考的改革与发展回眸高中毕业证书会考制度的实施经历了1985年至1989年的实验阶段;1990年至1999年全国实施阶段;2000年后教育部下放会考管理权的转制改革阶段。

(一)高中会考的试验阶段(1985—1989):为了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上海、浙江等省率先实施高中会考制度的试验,探索全方位的水平考试评价模式,拓宽了高考改革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推进了“3+X”高考科目改革实验。

(二)稳步发展阶段(1990—1999):全国各省纷纷建立了高中会考制度,成立三级会考组织管理机构,明确会考的任务、制度、功能,推出多项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教学偏科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1、信息技术无纸化考试;2、在政治、历史等部分学科中实行了开卷、半开卷、部分开卷考试;3、外语听力考试;4、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考试;5、向社会开放、面向全体公民。

(三)下放阶段(2000年以后):各省进行了认真调研,制订出切合本省实际的会考实施办法。

1.省级管理机构的变化:吉林、河北等15个省设置在省教育厅;浙江省设置在教研室;北京、辽宁等10省设置在教育考试院,安徽、四川、广西设置在教育学院(教科所)。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09.25•【字号】京教基[2007]35号•【施行日期】2007.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京教基〔2007〕35号)各区县教委:按照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总体部署,自2007年秋季开始,本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为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有效实施,现就进一步改革完善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制度(以下简称高中会考)提出如下试行意见:一、指导思想高中会考改革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为指导,以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旨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普通高中学生学业素养全面提高。

会考改革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有利于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发展;有利于加强普通高中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有利于高中会考与高考招生的逐步协调。

二、主要功能高中会考适合模块教学特点,从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的目标出发,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全面评价学生的高中学业水平。

通过高中会考改革,进一步完善会考的功能,建立和逐步完善高中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正确导向机制及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价体系。

(一)对高中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

高中会考作为政府监控高中教育质量的手段之一,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考试标准,达到检验高中教学质量的目的,促进高中课程标准的全面落实。

高中会考合格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提高学生对学科内模块间知识整合的能力。

高中会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模块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回顾和总结,整合学科内模块间的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学习与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北京20XX年高中课改会考说明出炉 易中难比例7-2-1

北京20XX年高中课改会考说明出炉 易中难比例7-2-1

北京20XX年高中课改会考说明出炉易中难比例7:2:120XX年1月起,本市将对进入高中课改的学生实施的普通高中会考方案。

从各区县教委第一批进行考核的课改四门课程的会考说明已经出炉,这四门课程是历史、地理、物理、化学。

各科目会考都提出易、中、难三个层次的水平要求,考题的易、中、难比例均为7:2:1。

高中会考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即: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考生的高中会考成绩达到合格以上等级,方可获得《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合格证》,会考合格证是学生取得高中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会考成绩将计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为高等院校招生提供重要的基础性信息。

历史会考两类题型历史会考满分100分,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者各占50分,非选择题主要为“史料分析”和问答题。

按内容分,历史会考必修I、II、III各占1/3的分数。

地理会考满分100分,从题型看,选择题约50%,非选择题50%。

非选择题主要为读图分析和资料分析。

按知识内容分布,地理1占40%,地理2占30%,地理3占30%。

各区确定物理实验考查内容物理会考包括书面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查两部分。

书面考试100分,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三类。

题型分布为:第I卷包括单选题15道,多选题3道,每小题3分,总分54分。

第II卷包括填空题4道和论述、计算题4道,总分46分。

试卷中各模块知识比例为:必修I和必修II各占约35%,选修模块1-1(文科倾向)或选修模块3-1(理科倾向)约占30%。

试题难易比例为:较易题约70%,中等题约20%,较难题约10%。

物理实验操作考查由区县教研室在会考说明规定“物理实验操作考查范围”中确定实验题目,学校组织实施,区县教研室负责检查。

实验操作考查的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等。

化学实验成绩分两档化学会考包括书面笔答和实验操作考查两部分,书面笔答满分100分,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化学会考书面笔答试卷结构为: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约80分;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有机化学基础》或《化学反应原理》)约20分。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0.03.15•【文号】教基[2000]12号•【施行日期】2000.03.1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2000年3月15日教基〔2000〕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教育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其中,普通高中会考制度以及会考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有关改革高中会考制度的要求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工管理的原则,同时考虑到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和普通高中会考实施状况的较大差异,现提出以下意见:(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普通高中会考改革具有统筹决策权。

是否继续组织普通高中毕业会考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

(二)不再进行普通高中会考的地方要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学校毕业考试制度。

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探索建立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有效地引导普通高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发挥考试、评价的积极功能。

(三)继续实施普通高中会考的地方要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进行会考制度的改革,适当减少会考科目,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和其他实践能力的考查;淡化会考成绩与高考报名、录取的联系;对实施素质教育卓有成效、社会信誉好、家长满意的学校,可免于会考,允许其自行组织毕业考试;逐步形成允许高中阶段其他学校的学生和社会人员参加会考的机制,对成绩合格者颁发会考合格证书;通过改进管理方法,方便学生参加会考并提供补考机会,同时,要结合实际开展重考的试点,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即新的高中会考)(高中新课程提要之六)

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即新的高中会考)(高中新课程提要之六)

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即新的高中会考)(高中新
课程提要之六)
(2018-03-06 05:06:31)
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从2017年的高一新生起,全国所有的普通高中学生都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即新的高中会考)。

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

合格性考试的科目是除了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的其他各个科目,试题范围和要求以各科目的必修课程为依据。

考试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等。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命题和考试。

技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的考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统一要求并确定组织方式。

所有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合格,且修满规定的学分,是达到普通高中毕业标准的两个必要条件。

有关学业水平考试的规定扭转了前一时期,有的省份在某些领导的瞎指挥之下,错误的以“减少负担”为名废止会考的做法。

会考是一种标准参照性考试(即普通所说水平性考试),考察的是学生是否达到高中课程的基本要求,试题必须控制难度,成绩及格即可。

而高考是一种常模参照性考试,(即普通所说选拔性考试),考察的是每个学生在全体学生中的位次,试题可以较难。

废止会考,以高考成绩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不仅混淆了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考试,而且造成了非高考科目的停开、少开,反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学生的负担也没有减轻。

高中新课改后高中会考的趋向

高中新课改后高中会考的趋向

高中新课改后高中会考的趋向嘉兴市教育研究院厉超然我省将从2006年9月起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

为切实做好第一阶段的新课程实验工作,保证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普通高中新课改有关配套文件(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课程设置意见、普通高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意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普通高中学校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导意见等)但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相关的学业考试评价和高考制度改革这两快内容的有关配套文件还未出台,目前省里正在调研制定中,并将于今年底形成初步的框架,2007年初出台2009年新的高考和招生方案。

一、高中会考的改革与发展回眸高中毕业证书会考制度的实施经历了1985年至1989年的实验阶段;1990年至1999年全国实施阶段;2000年后教育部下放会考管理权的转制改革阶段。

(一)高中会考的试验阶段(1985—1989):为了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上海、浙江等省率先实施高中会考制度的试验,探索全方位的水平考试评价模式,拓宽了高考改革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推进了“3+X”高考科目改革实验。

(二)稳步发展阶段(1990—1999):全国各省纷纷建立了高中会考制度,成立三级会考组织管理机构,明确会考的任务、制度、功能,推出多项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教学偏科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1、信息技术无纸化考试;2、在政治、历史等部分学科中实行了开卷、半开卷、部分开卷考试;3、外语听力考试;4、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考试;5、向社会开放、面向全体公民。

(三)下放阶段(2000年以后):各省进行了认真调研,制订出切合本省实际的会考实施办法。

1.省级管理机构的变化:吉林、河北等15个省设置在省教育厅;浙江省设置在教研室;北京、辽宁等10省设置在教育考试院,安徽、四川、广西设置在教育学院(教科所)。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应对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应对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应对方法作者:杨俊凯来源:《家长》2019年第07期普通高中会考是学生高中阶段必须接受检验的一个重要水平考试,是衡量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的掌握程度乃至整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高中课程改革伴随着改变的就是会考实施办法以及要求,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应对普通高中会考,正确把握复习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

21世纪,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多,尤其在新课改背景下,面对高考产生的巨大压力,考试科目往往会占用信息技术的课堂课后时间,造成信息技术学习效率低下。

如何顺利完成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就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时代要求中学生应努力提升个人信息素养,独立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育部新课改旨在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要求落实到高中课程标准中,着力解决近年来高中课改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好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与高考改革政策的衔接。

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在现今社会是完全需要被重视的。

一、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现状(一)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简介普通高中会考主要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规定学习的程度,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考查学生水平的一种手段。

今年我适逢新课改后任教高中信息技术一线教学,以往的教学经验充分说明每一次新课改实施的要求相对以往会有很大变化,因此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复习方面都必須提高质量,更好地应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会考。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该课程水平考试不仅考查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还能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施素质教育。

(二)高中信息技术研究现状国内信息论理教育研究者董玉琦等在信息素养研究中通过分析日韩现行高中信息课程结构与内容指出我国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中需要使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信息社会等主题内容相互融合,适当加强信息科学、信息社会知识的讲授,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体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包正委等通过调查高中信息技术教科书的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表明高中选修模块的实施很不均衡,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注重技术基础上应关注信息科学素养的培养。

天津市高中会考政策

天津市高中会考政策

天津市高中会考政策1. 会考概述天津市高中会考是指天津市教育局组织的一项重要考试,旨在对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和考核。

会考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

会考的成绩对学生的升学、就业以及评优评先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2. 会考政策2.1 考试时间天津市高中会考通常在每年的6月份举行,考试时间为连续几天。

具体考试时间由天津市教育局提前公布。

2.2 考试科目和内容天津市高中会考的科目和内容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进行设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学科。

每个科目的考试内容与高中课程紧密相关,涵盖了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要求。

2.3 考试形式天津市高中会考采取笔试形式,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上的各种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实验操作、图表分析等内容。

2.4 考试评分和等级天津市高中会考的评分标准由天津市教育局制定,各科目的评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一般采用百分制评分,总分满分为750分。

根据考试成绩,学生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优秀、良好、及格等。

2.5 成绩使用和影响天津市高中会考的成绩在学生的升学、就业以及评优评先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高分可以增加学生升入高校的机会,获得奖学金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同时,会考成绩也可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参考。

3. 会考的意义与影响天津市高中会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会考也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

会考的结果还可以用于学校的评估和比较。

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学生的会考成绩来体现,这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会考还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面对会考的压力,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学习和备考,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会考的存在也促使学校和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更好的教学和辅导。

天津市高中会考政策

天津市高中会考政策

天津市高中会考政策天津市高中会考是指在高中三年级结束阶段,由天津市教育局组织的一次综合性考试。

该考试的目的是评估学生在高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供参考依据,并对高中教育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本文将详细介绍天津市高中会考的政策及相关要求。

一、考试科目及安排天津市高中会考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实践活动四个科目的考试。

具体考试安排为:1. 语文考试时间:2.5小时考试形式:笔试考试内容:包括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与写作、作文等内容。

2. 数学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形式:笔试考试内容: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空间与向量等内容。

3. 英语考试时间:2小时考试形式:笔试考试内容:包括英语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写作等内容。

4. 综合实践活动考试时间:根据实施方案安排考试形式:实践操作和口试考试内容:包括实验操作、课堂展示等内容。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1. 语文语文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

学生需要熟悉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技巧,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

2. 数学数学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数学运算和解题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运算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3. 英语英语考试主要测试学生的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达,理解和解答与日常生活相关的英语材料。

4. 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的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实验操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

三、考试评价和使用天津市高中会考的考试成绩被用于学生升学和就业的评价参考。

具体使用方式如下:1. 学业水平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进行定级。

根据定级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水平评价、高考招生和学业水平衔接的参考依据。

新高考会考政策

新高考会考政策

新高考会考政策
1.取消高考和会考的界限,实行一张卷子多次考试的方式,促进高中教育的全面发展。

2.取消高考加分项目,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3.选课和分班制度的改革,强调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各类课程。

4.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体系改革,实行绩效考核,强调教师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5.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新高考会考政策的实施,旨在打破传统考试制度和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 1 -。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是中国新高考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考试,主要针对普通高中的学生。

这项考试旨在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以确保他们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合格考的几个关键点包括:
1. 考试科目:合格考通常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必修科目,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选修科目。

2. 成绩评定:合格考的成绩评定通常采用合格与不合格两种方式,而不是具体的分数。

学生的成绩主要用来判断其是否达到了高中阶段的基本学业要求。

3. 考试用途: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只有通过了合格考,学生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书。

此外,一些地区可能将合格考成绩作为高校招生的参考因素之一。

4. 考试形式:合格考的形式可能包括笔试、机考等。

具体的考试形式和内容会根据教育部门的最新政策进行调整。

5. 考试时间:合格考通常每年都会安排,具体的考试时间会由各地教育考试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并公布。

6. 备考资料:为了帮助学生备考,教育部门会发布相关的考试大纲、样题等资料。

学生需要根据这些资料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请注意,上述信息可能会随着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考生和家长关注当地教育考试机构发布的最新消息和政策动态,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新高考会考总结知识点归纳

新高考会考总结知识点归纳

新高考会考总结知识点归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其中,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变革。

在这个新的制度下,高中学生需要参加会考,以评估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一些新高考会考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新高考会考的组成部分。

新高考会考主要分为《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核》两个部分。

其中,《综合素质评价》占总评成绩的40%,包括文化课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方面。

而《学业水平考核》则占总评成绩的60%,主要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

在第一部分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需要参加一些考试和评估活动来展现他们的综合素质。

其中,最重要的评价方式是学生自主拟定的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这个方案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展示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包括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社会实践等方面。

此外,学生还需要参加综合素质评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英语和信息技术能力。

在第二部分的学业水平考核中,学生需要参加一些考试来衡量他们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

其中,高中阶段的文化课主要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政治九个学科。

这些学科的考试内容会根据不同的课程标准来确定,所以同学们在备考时要结合自己所学的教材来进行复习。

除了学科知识,新高考会考还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在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中,学生可以选择展示自己在各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这不仅包括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还包括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等方面。

因此,同学们在备考时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任务。

这样可以避免在考试前的冲刺阶段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

其次,我们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基础知识是掌握其他高级概念和方法的基础,所以我们要花时间去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

新课改后高中会考办法

新课改后高中会考办法

新课程高中会考办法新课改后,重庆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又将迎来变化。

昨日,市教委发布消息称,明年起,全市将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对象为高2013级及往后学生,科目为全市统考9科。

成绩共分为A、B、C、D、E五个等级,不仅将决定学生能否拿到毕业证书,还将作为其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考试科目统考9科校考自定市教委基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分为全市统一考试科目和学校考试(考查)科目。

全市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外语(含听力)、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共9个科目。

与以往的高中会考相比,新“会考”统考科目未变,增减了一些校级考试(考查)科目。

学校考试(考查)科目为:全市统考科目以外的其他所有必修、选修科目,以及科学领域3门学科必修内容的实验操作。

考查方式设笔试机考和实验相比以往以笔试为主的会考,新“会考”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内容,考试主要采取纸笔考试、网(机)上考试和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

全市统考的9科,实行纸笔考试(在试点的基础上,外语听说能力逐步实行计算机智能测试);通用技术可分为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查两部分;信息技术实行网(机)考;科学领域的实验部分实行实验操作考查;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美术、音乐科目和选修Ⅱ课程的考试(考查)方式由各学校具体确定。

考试内容考查学科必修模块新课改后,“会考”将考查哪些内容?在新课程实验阶段,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为各学科必修模块(含选修I中的必修学分模块)的内容。

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到其他选修课程的相关内容。

全市统一考试科目中,语文、外语(含听力)、数学三科考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考试时间分别为90分钟,各科卷面原始分值满分均为100分。

外语听说能力采用智能测试的,其外语书面考试和听说能力智能测试的时间、分值另行确定。

学校考试(考查)科目的考试次数、时间和卷面分值,由学校自行确定。

北京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会考考试说明

北京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会考考试说明

北京市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会考考试说明会考说明、前言自2007年秋季始,北京市全面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

为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2007年9月,北京市教委出台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会考制度改革的意见(试行)》(京教基[2007]35号)。

根据文件精神,北京市从2022年1月起将实施新的普通高中会考方案,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良好环境。

实施新的会考方案以后,普通高中会考仍是由政府设立的、统一标准的水平考试,仍是考核学生是否达到有关学科高中毕业合格标准的水平考试,也是检查和评价高中学科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

会考成绩是颁发《北京市高中会考合格证书》的唯一依据,是考生取得《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

高中会考成绩将记入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为高等院校招生提供重要基础性信息。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学科课程标准》和北京市教委制定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结合本市普通高中必修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学科会考说明》,作为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

《学科会考说明》对会考性质与功能、会考范围、会考要求、会考内容标准、会考的形式与结构均做出了明确规定,供广大教师、考生和命题人员使用。

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学科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考试评价方面的研究正在逐步深入,会考说明也要在研究实践基础上不断改进。

希望广大教师、学生、教育研究人员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及时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不断地修订、完善。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2年5月会考说明、三.会考基本要求历史会考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作为基本依据。

按照《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分类方法,结合我市高中新课程模块学习的要求,对必修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层次的“水平要求”,高层次兼容低层次的水平要求。

具体表述如下:四、会考内容标准历史必修模块(I)会考说明、1.2.4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1.3.1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1.3.2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与局限1.3.3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3.近代中国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3.4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3.5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1.3.6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1.3.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1.3.8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1.4.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4.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4.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现代中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4.4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1.4.5“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4.6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1.4.7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1.4.8“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1.4.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1.5.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1.5.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现代中国5.现代中国1.5.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对外关系1.5.4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及其影响1.5.5新时期的外交成就1.6.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和城邦制6.古代希腊1.6.2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罗马的政治1.6.3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制度1.6.4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维系帝国统治的作用1.6.5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7.欧美资产1.7.1《权利法案》3BABACCBACAABBAABBCABABBABBBBA会考说明、历史必修模块(Ⅱ)会考说明、2.1.4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2.1.5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2.1.6“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2.2.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2.2.5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2.2.6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3.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3.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2.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2.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3.中国特色2.3.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建2.3.6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设的道路2.3.7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3.8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2.3.9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2.3.10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2.3.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4.中国近现2.4.1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2.2.2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2.2.3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2.2.4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BBCAABACCABBCAABABACAA代社会生活2.4.2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会考说明、的变迁2.4.3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2.4.4近代以来交通工具的进步2.4.5近代以来通讯工具的进步2.4.6近代以来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2.4.7近代以来报刊的发展2.4.8近代以来影视的发展2.4.9互联网在中国的逐渐普及2.4.10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2.5.1迪亚士的航海活动和发现好望角2.5.2哥伦布开辟新航路BAABAAABAABAAB5.新航路2.5.3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的开辟、的开辟、殖民2.5.4荷兰的殖民扩张扩张与资本2.5.5英国的殖民扩张主义世界市2.5.6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场的形成和途径发展2.5.7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5.8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2.5.9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2.6.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2.6.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和影AACAA6.罗斯福新响政与资本主2.6.3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义运行机制2.6.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的调节2.6.5罗斯福新政的特点2.6.6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2.6.7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7.苏联社2.7.1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AABCBA会考说明、历史必修模块(III)会考说明、国的科学技贡献术与文化3.2.2古代中国天文、数学、医学和农学等科技成就3.2.3汉字、绘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A发展脉络3.2.4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3.2.5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主要艺术成就3.3.1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思想历程3.3.2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3.近代中3.3.3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国的思想解响放潮流3.3.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3.4.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4.20世纪3.4.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以来中国重3.4.3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及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思想理论的指导意义成果3.4.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加强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3.5.1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科技进步对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5.现代中3.5.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制定;贯彻“双百”方国的科学技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术与文化3.5.3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地位作用6.西方人3.6.1古代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人文B文精神的起主义的内涵源及其发展3.6.2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BBBBBBCCCBAABBA会考说明、五、会考等级标准高中会考将考生在必修科目上的学业成绩分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四个等级。

新会考标准

新会考标准

新会考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高中毕业生知识技能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为了更好地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教育部门决定出台新的高中会考标准。

本文将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来探讨新会考标准。

首先,新会考标准将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在考试内容方面,除了某些必修科目外,还将增加一些选修科目,以满足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发展。

例如,在语文科目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写作和文学欣赏技能外,还将加入演讲和辩论等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查项目。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其次,新会考标准将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考试形式方面,不再追求死记硬背和机械性的应试能力,而是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例如,在数学科目中,不再仅仅要求学生算式的正确性,而是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最后,新会考标准将建立更完善的评价体系。

传统的分数评价往往只能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水平。

因此,新会考标准将建立多维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除了学科成绩外,还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实践能力、学科竞赛等方面的表现。

这样一来,学生不再仅仅被分数所定义,而是能够全面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总的来说,新会考标准的出台将使高中毕业生的培养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建立更完善的评价体系,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同时,该标准也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信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新会考标准将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

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

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一、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的创新是个系统工程由国家教育部主导的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设计的全新的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启动。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宗旨鲜明、理念新颖、内涵丰富、方向明确,作为国家行为这项改革将强力推进。

它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与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差别甚大的改革构想,是涉及基础教育的根本性改革,目的是要改变传统普通高中教育的一些弊端(如: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多样性、选择性;教学方法简单,学生被动学习;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评价;使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高素质的现代人才。

从理论构建上,这是理想、科学的改革方案,它突出的特点是学校有一定的自主设置课程,自主认定学分权,便于办出特色,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课程权,便于个性发展。

经调研,课改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国家课改方案只作粗线条的原则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细则,执行起来,难度较大。

校长、教师、家长的观念转变、教师角色转换、素质的提升、学校资金的投入、教学设施、设备的扩充以及相关改革的均衡推进,配套政策的出台等方面均跟不上高中新课改推进的步伐。

其中涉及考试评价制度的研究与改革迫在眉睫又严重滞后,难度最大。

现行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不作相应的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将遇到强大阻力,难以顺利实施。

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涉及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毕业认定等复杂问题,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确实是系统工程,值得组织精干力量作为课题深入研究。

二、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评价制度改革的困惑高中新课改是立足于现有高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重大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完善,它要在继承优良的传统上革除弊端,而不是对传统的全面推翻与否定。

例如:传统教育中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及考试作为完整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等教育思想与原则并没有过时。

新高考会考知识点

新高考会考知识点

新高考会考知识点新高考会考是指中国高中阶段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旨在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新高考会考的知识点。

一、知识背景新高考会考是中国高中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于2017年正式启动。

通过将原来的文化课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多样化、综合素质的能力。

新高考会考知识点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学科知识1.语文:重点关注文学常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数学:重点关注基础知识运用、问题解决和数学建模。

3.外语:重点关注听说读写能力以及文化交流。

4.物理、化学、生物:重点关注基础理论、实验数据分析和科学探究能力。

5.历史、地理、政治:重点关注基础知识、信息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实践能力1.实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科学思维能力。

2.信息技术:重视学生的信息检索、处理和创新能力。

3.艺术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表现能力。

4.体育实践:强化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合作精神。

四、综合素质1.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际操作和实践应用能力。

3.合作与交流: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社会交往能力。

4.文化素养: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五、评价方式新高考会考采用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包括笔试、实践操作和综合素质评价。

其中,笔试对学科知识的掌握进行考核,实践操作对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考核,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六、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路新高考会考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路。

通过全面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进入大学和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新高考会考的知识点至关重要。

除了加强学科知识的学习,还应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多样化、综合化的学习方式,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高中会考办法
新课改后,重庆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又将迎来变化。

昨日,市教委发布消息称,明年起,全市将实施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对象为高2013级及往后学生,科目为全市统考9科。

成绩共分为A、B、C、D、E五个等级,不仅将决定学生能否拿到毕业证书,还将作为其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

考试科目
统考9科校考自定
市教委基教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分为全市统一考试科目和学校考试(考查)科目。

全市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外语(含听力)、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共9个科目。

与以往的高中会考相比,新“会考”统考科目未变,增减了一些校级考试(考查)科目。

学校考试(考查)科目为:全市统考科目以外的其他所有必修、选修科目,以及科学领域3门学科必修内容的实验操作。

考查方式
设笔试机考和实验
相比以往以笔试为主的会考,新“会考”根据学科特点和不同内容,考试主要采取纸笔考试、网(机)上考试和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

全市统考的9科,实行纸笔考试(在试点的基础上,外语听说能力逐步实行计算机智能测试);通用技术可分为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考查两部分;信息技术实行网(机)考;科学领域的实验部分实行实验操作考查;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美术、音乐科目和选修Ⅱ课程的考试(考查)方式由各学校具体确定。

考试内容
考查学科必修模块
新课改后,“会考”将考查哪些内容?在新课程实验阶段,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为各学科必修模块(含选修I中的必修学分模块)的内容。

待条件成熟后,再逐步扩大到其他选修课程的相关内容。

全市统一考试科目中,语文、外语(含听力)、数学三科考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考试时间分别为90分钟,各科卷面原始分值满分均为100分。

外语听说能力采用智能测试的,其外语书面考试和听说能力智能测试的时间、分值另行确定。

学校考试(考查)科目的考试次数、时间和卷面分值,由学校自行确定。

考试次数
一年可以参考两次
以往高中生参加毕业会考,只能按学科参加一次考试,不合格者参加补考。

这学期起,课改后的同学们将有多次机会参加学科会考。

据安排,全市统考科目于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分别组织一次考试,不再单独组织补考,第一次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可参加第二次、第三次考试。

每次考试均包括语文、外语、数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9个学科。

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学生应在学科必修(含必修学分的选修模块)内容修习结束,并且学分认定合格后,才能参加相应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成绩
分5等D等及以上算合格
新课改后,同学们的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采用等级制评定,不再是传统的60分以上及格作为计分评定。

其中,笔试科目按卷面成绩折合成A、B、C、D、E五个等级予以评定,其折算方法分别为:90~100分为A、80~89分为B、70~79分为C、60~69分为D、59分以下为E,D等及以上算合格;信息技术的考试和通用技术的实验操作考查、科学领域三学科的实验操作考查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呈现。

信息技术网(机)考60分以上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考试(考查)的科目,其成绩仍采用等级形式评定,具体等级的划定由各学校参照上述规定确定。

市教委介绍,根据校历安排,我市新课改学生的首场会考将于2012年1月4日~6日举行,因第一次新会考不考思想政治,只设8门学科。

明年6月的会考中,将会开齐9门学科考试。

释疑
考题不难将成高校录取参考依据
“变脸”后的会考题目难不难?如果遇到中途转学,会考成绩怎么认定?昨日,针对新会考的一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教委基教处相关负责人。

会考试题难吗?
难易适当题量适度
“在命题上,将突出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运用,突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查。

”该负责人介绍,会考的命题以各学科《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为依据,着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试题力求做到难易适当、题量适度。

“作为学业水平考试,只要正常参加学习,完成修业过程的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该负责人表示。

高一能参加考试吗?
拿到学分就可报考
新的会考测试一年有两次,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决定报考科目,只要学生学科必修内容学习结束,拿到了学分,不管是几年级,都可报考。

一次报考未通过的科目,可下次再参考。

该负责人同时称,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是新课改后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我市普通高中在校学生参加所有考试、考查科目成绩达D等(或合格)等级及以上,同时,高中三年修满学分144分,方可取得高中毕业资格和颁发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对于提前达到条件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

凡我市普通高中学生因学业水平考试、考查科目成绩未达到毕业标准但修满规定修业年限者,由学校发给普通高中结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合格科目成绩在毕业后一个学年度有效,只需参加不合格科目的考试,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

会考有何影响?
将成高校录取参考依据
此外,今后,会考成绩除了作为高中生毕业的基本条件,还将成为高考录取时的参考依据。

据介绍,会考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

同时,还将是高校招生的参考依据。

在学生档案中提供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考查科目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供高校招生录取时参考。

中途转学咋办?
已考的成绩有效
对于转学或中途休学的学生,如何认定会考成绩?新通知专门对此作了相关规定。

对于休学学生,休学前已参加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效,不再参加复学年级相关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未参加的科目,以参加复学年级相关学科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为准。

对转学学生成绩认定,市内转学的学生其已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有效,市外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后转入重庆市的学生,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凭转出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成绩证明认定。

此外,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只参加部分学科考试的学生,已参考科目的成绩有效,未参考的科目,市级统考科目由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办公室根据具体情况认定,其他科目由学校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