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目标答案
《桥》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桥》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阅读,离不开创造。
而创造性地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桥》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桥》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答:黎明时分,当洪水袭来时,村里的老支书冒着生命危险,公正无私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序地走过木桥,最后却和自己的儿子被洪水卷走了。
2.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描写老书记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答:这篇小说写了一位临危不乱、心系群众、先人后己、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同时他还是一位父爱如山的好父亲。
神态: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
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语言: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神态、语言、动作: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3.画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读一读。
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雨: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洪水: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桥: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桥。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
对雨、洪水和桥的描写都属于环境描写,作用是:渲染洪水暴发时极度危急的气氛,衬托出老支书的临危不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风亮节。
4课文为什么以“桥”作题目?答: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老支书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这座桥梁是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5、小说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的关系,和同学讨论这样写的好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20课《青山不老》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作者介绍】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险恶.(wùè)归宿.(sù xiù)不禁.(jīn jìn)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练习题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答案第1课《草原》首先,大声朗读课文,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一段。
阅读指导:这篇文章的阅读基调是热情开朗的。
二、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类似的……抄写下来。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
哪句话直接写的是草原风光?它说的是什么句子?把感情融入风景有什么好处?)答:“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句话直接写草原的景色。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一道奇丽的小诗。
”这句话写了的感受。
这种写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目的。
它的优点是景物充满感情,使文章内容丰富,感情强烈。
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也有过与人惜别的经历吧,和同学交流。
答:从草原上主人热情隆重的远迎客人,主客热情洋溢的会见,主人盛情友好的款待,以及主客联欢、深情话别的情景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示例:记得读三年级时,我有一个特别要好的同学,每天我们总是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回家,几乎是形影不离。
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今天,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疑惑地看着他,心里琢磨着:什么叫最后一次见面了?他要去哪儿?我们来到湖边坐下,他看着我疑惑的双眼,笑了一下,从袋子拿出一支精致的钢笔,“给你。
”我伸出手,接过李江给我的钢笔,“我要搬家了,要到广州上学了。
这是我给你的送别礼,希望你能喜欢。
”我愣住了,脑海里全都是我与李江的美好回忆,两行泪不知何时从我眼里流了下来,他继续说道:“我要离开这所城市了,我希望你能记住我!”我有点茫然,过了良久,才说:“你要走了,还回来吗?回来记得找我。
”我们在湖边聊了很久很久,夕阳把我们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第2课《丁香结》一、朗读课文,说说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
答:先介绍丁香的生长环境(城里街旁、宅院里、城外校园等),然后从丁香的开形状、颜色、气味等三个方面来描写丁香的。
六年级上册语文新课程答案2021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是()A、主体多元化;内容方法丰富性、灵活性;手段方法多样化B、主体多元化;过程、内容程序化;手段方法多样化C、以学生为本;内容方法丰富性、灵活性;手段方法多样化D、以学生为本;内容方法丰富性、灵活性;结果多样化2、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学习方式的转变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以人为本C、促进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地得到发展D、改革课堂教学4、新课程培养目标中强调的“三观”是指()A、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B、世界观、人生观、人才观C、人才观、审美观、价值观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这次课程改革的创新点是()A、发展知识技能与发展学习方法和能力并重B、创造性地解决问题C、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D.终身学习理念6、新课程提出教育应该追求()A.精英培养模式B.平等与高质量C. 面向全体D. 大众化、平民化7、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是()A.课堂教学B. 服务于社会C.个性培养D.学习有用的知识8、新课程的区别于以往课程的显著特点是()A. 强调能力的培养B.强调了学习方法的掌握C.以综合课程为主D.以三维目标的综合发展为核心9、新课程的管理模式是()A.国家、地方、学校三级B. 中央、省、市三级C. 发行教材、自编教材、乡土教材三级D.省、市、县三级10、校本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A.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B.学生发展、家长参与、教师发展、学校特色C.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D.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晨曦妊娠赈灾海市蜃楼振奋人心B.凋谢惆怅碉堡风流倜傥稠人广众C.飞镖漂白剽窃膘肥体壮虚无缥缈D.湍急瑞雪喘息不揣冒昧惴惴不安12、指出对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A.对面站着赵白眼和(hé)三个闲人。
《穷人》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穷人》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语文的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穷人》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穷人》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答:本文主要讲了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
2、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找出文中其他描写环境的句子,体会它们的作用。
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侧面烘托出桑娜的勤劳能干,体现出渔夫一家的生活虽艰辛,却也很温馨。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海风呼啸声、波涛的轰鸣、狂风的怒吼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
作用:这样恶劣的环境还要出海打鱼,体现渔夫一家生活的贫苦;屋内温暖干净,突出了桑娜的勤劳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
同时海上恶劣的环境,暗示了西蒙的死亡。
3、找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看看这些描写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品质?答: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桑娜和渔夫都有一颗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仁慈的心,都有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好品质。
小练笔:“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示例:桑娜会想:丈夫出去打鱼能安全回来,该是多么好啊!西蒙死了,我把她的两个孩子抱了回来,也没经过丈夫的同意,我该想他怎么说呢?生活的压力已经够大了。
丈夫会同意吗?我们都是穷苦人,他会同意我的做法的。
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1.刺激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个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教育学生阅读的乐趣;二要教育学生养成很好的主动学习习惯。
儿童是否能培养起阅读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第一学年的教学活动。
假设教师能发现、奖励和发展学生在阅读中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长处,那么他们就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教师的教学活动,爱上这门课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17课《古诗三首》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课题古诗三首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簸、涯、莺”三个生字。
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
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
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谈话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
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
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
【出示课件2】(板书:浪淘沙)新课教学()分钟二、自主学习1.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
【出示课件3】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悟感情。
2.【出示课件4】自学提纲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②簸:③天涯:④直上: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
三、合作学习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刘禹锡(772年-842年),唐代诗人,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是柳宗元的好友,人称刘柳,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流放。
他性格豪迈,决不向恶势力低头。
他的诗也写得很有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附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古诗词三首(第1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3个生字。
2.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述。
重点、难点重点:1.背诵课文。
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想象画面,理解诗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述。
突破方法通过理解诗句意思来记忆诗句;借助图画,帮助想象,理解诗意,促进表达。
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突破方法通过师生对话,多种形式朗读,走进诗歌意境,感悟诗人心境。
教法与学法教法:情景教学法、体验法、启发式教学法、谈话法、点拨法、问题导读法。
学法: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作者及创作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会写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
一、观看插图,初游建德江师:看第1幅插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否用几句话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说话内容相机导人:这幅画描绘的正是《宿建德江》这首诗的情景。
(板书课题:宿建德江)二、字字落实,读通诗歌(一)自由读师:前两遍读准字音,把你觉得要注意的音节圈起来,争取做到字正腔圆;后两遍争取把诗句读通念顺。
(二)准确读“泊”在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念作bó。
“泊烟渚"的“渚”读zhŭ。
“德”:书写时注意不要丢了右边中间的“一”。
(三)有节奏地读。
师:读诗不光要字正腔圆,还要读出节奏。
1.古诗五言句按音节划分般是: 2/2/1或2/1/2。
例如:“移舟/泊/烟渚”为2/1/2。
2.有破读现象时,要按意义划分。
每行前两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老师读。
然后交换读。
三、走进诗境,感悟情感(一)许多古诗都有“诗眼”,它就像诗的“眼睛”,是能揭示诗的中心、点明诗人心境的字。
《文言文二则》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文言文二则》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教学,不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文言文二则》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文言文二则》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再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
意思:锺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3、用自己的话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宝贝有数百件。
其中有一幅戴嵩画的《斗牛图》,(他)尤其珍爱,用锦缎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晾晒,有一个牧童看见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这幅画画的是斗牛啊。
牛相斗,力气用在角上,尾巴抽缩在两腿之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摇着尾巴在斗,错了。
"杜处士笑笑,认为他说得对。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情应当去问农民,织布的事情应当去问婢女。
”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小学提高语文成绩方法一、抓好语文基础知识(在平凡之中坚持就不平凡)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成绩提升保证,试卷上常有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选音,补充四字词,给加点字选意思、默写古诗,名句、谚语、课文片段,句子变化等。
平时教学抓好这些知识点,语文成绩提升定会有保证。
1、读音、生词关:常发现学生答卷后在看拼音写汉字、给字选音上有失分,如:削(xiaoxue)殷(yinying)哈(haha)。
要想使看拼音写汉字10分全得,我觉得每课生字教学时,对拼音重点知识要穿插进行,对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要熟知于心。
对带ie、ei、ui、iu复韵母的音节,带鼻韵母的音节,尤其前后鼻音不分,多音字,整体认读音节等难音节重点引导掌握,效果比较好,这样看拼音写汉字就不会拼错,另外要不断听写词语,课前预习听写,课后滚动听写。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第7课《开国大典》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开国大典》这篇课文记叙了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文主要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臵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臵,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开国大典阅兵式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天安门广场。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朱德总司令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工作员,坚持执行中央人民政府和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的一切命令,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时肃清土匪和其他一切反革命匪徒,镇压他们的一切反抗和捣乱行为。
”随后,阅兵总指挥、华北军区司令员兼京津卫戍区司令员聂荣臻乘先导车,率领受阅部队,接受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受阅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99师、炮兵第4师、战车第3师、骑兵第3师、独立第207师第619团、空军1个飞行中队以及海军部队代表等1.64万余名官兵组成,共动用飞机17架、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台、军马2344匹。
2. 开国大典举行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横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正中悬挂毛主席的巨幅画像(40年代着冠照)。
2024年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
2024年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及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语言》。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及课后练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自然的语言。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难点:理解并运用大自然的语言。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大自然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的美妙。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大自然的语言,如风雨、雷电等。
5. 例题讲解:选取课后练习中的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示范。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大自然的语言》2. 主要内容:生字词:暴风雨、雷电、彩虹、四季等。
大自然的语言:风雨、雷电、四季变化等。
课文结构:总分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思考并举例说明大自然中的语言。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大自然的认识。
2. 答案:(1)课后练习中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词义。
(2)例如:春天,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夏天,骄阳似火,蝉鸣蛙声;秋天,硕果累累,落叶归根;冬天,白雪皑皑,北风呼啸。
(3)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关爱自然,保护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实践情景引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但课堂讲解部分时间较长,导致随堂练习时间较短,今后要注意调整课堂节奏。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一单元第1课《草原》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课题草原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毯、陈”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绿毯、渲染、勾勒、拘束、会心、摔跤”等词语。
2.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4.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5.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8个生字,理解“绿毯、惊叹、回味”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具准备课件:歌曲《天堂》、老舍先生简介、词语解释、草原风景图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请同学们欣赏。
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草原。
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哪一课了。
(板书课题:草原)学生齐读课题“草原”。
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3】“老舍,原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以草原歌曲导入,创设出大草原蓝天白云、一碧千里的氛围,学生初步感受草原的美,激发学习兴趣。
了解作者及写作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曾经产生过较大的国际影响。
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
”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原上的所见所感。
今天,我们就紧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后习题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后习题答案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竹节人》课后习题答案为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你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和同学交流。
①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速读全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文章中写“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③为完成“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这个任务,我主要关注了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教材提出了三个阅读任务,带着不同的任务去阅读,就等于有了不同的阅读目的。
三个任务引导我们从不同角度去阅读这篇课文,第一个阅读任务偏重于实用,需要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来完成;第二个阅读任务偏重于体验,需要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感受竹节人带给大家的乐趣,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句展开想象,还原当时大家玩竹节人的热闹场景,也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演一演,跺脚拍手动起来、咋咋呼呼喊起来,感受玩竹节人的乐趣;第三个阅读任务偏重于叙事,需要把握住事情的前因后果和细节。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宇宙生命之谜》课后习题答案1.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你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这位同学的思考给了你哪些启发?①与问题相关的内容我会仔细读,必要时会多读几遍。
有的段落和我想要了解的问题关系不大,就不需要细读。
②有的信息可能是不准确的,需要再查查相关资料加以判断。
快速浏览课文,对问题没有帮助的段落可以略读。
每个自然段往往有提示主要意思的语句,阅读时注意把这样的语句找出来。
然后找到对解决问题有帮助的段落,运用画关键词的方法仔细阅读,如第 3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关键词,帮助理清生命存在的条件。
运用提取关键信息法阅读,如第 4 自然段的段首提到了地球外的其他行星,通过提取关键信息,知道这些星球上是不存在生命的。
抓重点段仔细阅读,如第 5~8 自然段,讲火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这部分关于火星的内容很重要。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3课《穷人》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这篇课文多年来一直被选入小学课本,不仅因为文中人物善良的品质感动着我们,课文在刻画人物时突出的写作技法也非常值得学习,如:课文具体描写了桑娜抱回西蒙两个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让人品味到其复杂而多元的内心矛盾,看到了穷人美好的心灵;又如:文中对桑娜家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精心描写,对凸现人物品质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衬托作用;再如:渔夫回家后,侧重描写了渔夫与桑娜对话时的语言、神态描写,使一个淳朴善良的渔夫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介绍】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
1863~1899年多部优秀的作品问世。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马灯一种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能挂在马身上,因此而得名。
沿海地区大部分用于船上,也有'船灯'的叫法,尤其是有风有雨的天气,真是渔民的照明利器!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六年级上册语文目标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目标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目标答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阅读理解、写作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和积累词汇。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具体的目标答案如下:
一、阅读理解
1. 能够熟练阅读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课文,理解重要的细节信息和主旨思想;
2. 能够根据所给的问题,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进行准确的书写。
二、写作技巧
1.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2. 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用适当的连接词,使文章结构合理。
三、语言表达能力
1. 能够使用正确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准确的口头表达;
2. 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使自己的意思更加明确和生动。
四、积累词汇
1. 能够熟练掌握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生词和词组,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
2. 能够通过阅读和学习,积累更多的词汇并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目标答案的一些内容,具体的细节可能
根据不同的教材和学校而有所不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合理的设定和指导。
同时,家长也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共同促进孩子的语文学习进步。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六》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课后作业及答案1.本单元知识回顾填空。
(1)读有画面感的诗句,我们可以通过去体会。
如:我读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填四字词语)的景象。
用这种方法阅读我很享受。
(2)读古诗词的时候,我们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借助或查工具书理解。
(3)文学常识对于我们理解古诗词也有很大的帮助。
如,我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句诗时,会想到《》的故事,能更好地理解整首诗要表达的意思。
2.阅读长春轻轨3号线示意图,完成练习。
(1)轻轨3号线一共有个换乘站,在长春站的第一班列车在早上时出发。
(2)下列说法中一定不合理的是()。
A.林玲去省图书馆,需要乘坐1号线,可以先乘坐3号线,在解放桥站换乘1号线B.林玲去硅谷大街,可以乘坐轻轨3号线C.林玲在长影世纪城游玩,要回到长春站,19:30赶到长影世纪城站还能乘车D.林玲想去农博园,她可以先乘坐4号线,在临河街站换乘3号线3.说说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有的花粉可供药用,例如马尾松的花粉,中医称为松花粉,有润肺、益气、止血之效;香蒲的花粉称譫黄,有消爽利尿之功。
但是,也有对人体有害的花粉,这是需要注意的,例如洋紫荆、细叶紫荆的花粉,含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有抗原性),飘浮在空气中,有过敏体质的人,一旦吸入了这种花粉,则产生过敏反应,轻者产生像感冒一样的症状,重者气喘不止,这种反应被称为枯草热或花粉病。
这段话表达的观点是:。
4.日积月累。
五音:商角徵五彩:黄赤白五行:木水火土五谷:黍菽稷参考答案1.(1)想象示例:青山绿水(2)注释(3)牛郎织女2.(1)4 6(2)A3.有的花粉可供药用,但有的花粉对人体有害。
4.宫羽青黑金稻麦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课后作业及答案一、填空。
五行:金木()()()五谷:()()黍菽稷五音:()()()徽羽五彩:黄青()()()二、读一读,说说下面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五篇【11-15课】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五篇【11-15课】导读:本文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五篇【11-15课】,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读书要有选择基础练习一、看拼音,写词语。
陶冶执着振兴教诲启迪智慧翅膀探索奥秘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因人而(异)日新月(异)无可(厚) 非通俗(易)懂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
读了好书,就好像这本书的人在和你讲道理。
2、名人传记;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所取得的成就。
3、老舍自传、巴金自传、鲁迅传;冰心传、朱自新传。
发展练习一、写一写。
1、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目不转睛2、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跌宕起伏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狗皮换书三、阅读与思考。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下面几句话也是论语中的,请查阅资料,补充完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请你用一句话说一说,在这封信里,爸爸想告诉女儿什么呢?在这封信里,爸爸想告诉女儿: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书要学以致用。
夜晚的实验一.选出正确的读音和汉字。
轻盈yíng 薄báo膜矿藏cáng 特殊shū辨别奥秘飞蛾习惯二.选字填空。
地的得的的得得地三.按要求完成练习。
1.请你写出几个表示看的词语。
瞅,窥,瞄,望,注视,凝视,张望,眺,鸟瞰,俯视等2.(1)南辕北辙大同小异(2)百依百顺半信半疑3.仿写句子。
为什么窗帘会飞起来呢?原来,是窗户在开着。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夜晚的实验》课文2.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3.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4.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六单元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从地球的资源状况和在宇宙中的地位两方面,阐明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
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枯竭的威胁。
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
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
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不可再生资源与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是指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非耗竭性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等。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
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产生更多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源。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关联词语填空。
1.地球的资源()谁的恩赐,()经过漫长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是遥远的事情。
3.()地球被破坏了,我们()会别无去处。
4.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
阅读能力大提升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第11课《故宫博物院》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新课教学()分钟二、整体感知,明确任务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为介绍故宫为我们提供的四份材料。
2.根据不同的任务,确定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出示:【课件3】任务一: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任务二: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做讲解。
三、温馨提示,指导方法1.画图提示: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画好故宫博物院路线图。
(板书:故宫博物馆参观路线图)⑴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⑵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2.景点讲解:(板书:景点介绍)(1)根据课文和图片分组介绍一两处景物。
(外观、内景、位置、用途等。
)(2)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语言优美,说明准确,有自己的创意。
四、汇报评价,点拨指导。
(一)检查指导任务一、参观路线图1.指名说一说参观路线图怎么画?(参观路线是怎样的?)2.师生评价,教师指导:(1)只看参观的路线,我们的着眼点就放在文章中的某些方位词或表示行踪的词语上,可以用笔圈画出各处景点,再通过说明语言确定出具体方位,就可以绘制出参观安排学生交流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
为了使学生能更出色地完成两个任务,教师在学生动手之前先给予了提示,这样使学生完成任务时有章可循,相当于为学生的达标铺路搭桥。
路线图了。
(2)阅读《材料三》明确参观时按由南向北的空间顺序。
(板书:由南向北)出示:【课件4】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前朝(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六宫、西六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景山(二)检查指导任务二、介绍一两处景物1.检查提问:你想选取哪两处景物来介绍呢?你想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2.课文重点介绍了哪个宫殿?(太和殿)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学生小组讨论,指名汇报,教师指导)出示:【课件5】A.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B.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C.位置和功用(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六班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和和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
全文共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讲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讲五个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四、五自然段),讲五位壮士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六一九自然段),讲五壮士英勇壮烈地跳下悬崖。
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其中第二、四、五部分是详写,其余为略写。
课文顺序清楚,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
课文既表现了七连六班这个英雄集体的的壮举,又突出描述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英雄事迹感人肺腑,人物形象高大鲜明。
他们的感人事迹所体现的面对强敌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精神,已成为全民族共有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介绍】沈重(1915—1986),原名沈绍初,浙江吴兴县人。
中共党员。
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
同年参加革命。
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先后担任晋察冀通讯社科长,特派员,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等职,抗战中作为《晋察冀日报》特派记者,主要在冀西游击区参加部队和地方的军事活动,因此,他的通讯报告作品大多是武装斗争的题材。
1941年冀西山区的秋季反“扫荡”战斗中,沈重深入前线采写了一系列战场手记,脍炙人口的《棋盘陀上的五个神兵》就是其中一篇,作品生动地描写了狼牙山上的五位七连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和民众撤退,与敌人周旋在狼牙山三面绝壁的棋盘陀(悬崖)上,在弹尽粮绝,敌人被消灭100多人的情况下,宁死不屈舍身跳崖的壮烈故事。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题参考答案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后题参考答案(完整)(1)山中访友1.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案参考作者在山中拜访了一些自然界的朋友,如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
课文以“山中访友”为题,既是全文构思立意之本,又是以联想和想象构筑情境这一独特、鲜明的表现手法的凝聚,是文章的文眼,同时,也能唤起读者的猜想——作者到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和同学交流交流。
参考答案作者把山中的一切都视为自己的亲密朋友,并与之亲切交流,字里行间体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如写老桥——“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写鸟儿——“呼唤我的名字”;写露珠——“与我交换眼神”;写树木——“是我的知己”“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写山泉——“要我重新梳妆”;写溪流———邀我“唱和”;写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写悬崖——“挺拔的身躯”“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写白云——“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写云雀——谈“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在作者的眼里,这山中的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着鲜活生命的人,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和山里“朋友”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
我们都有着热爱大自然、热爱万物生灵的美好情怀,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让我们留恋和珍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无比幸福和快乐的,同学们可以回忆心中的美好体验,并真诚地与同学交流,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3.下面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抄下来。
(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老师指导:体会句子的妙处应用心去品读,并仔细揣摩句子所以含的思想感情,还要了解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来加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语文目标答案第一单元1 山中访友一、瀑布陡峭挺拔蕴含二、正确读音为:树冠.(ɡuān)血.液(xuâ)吟.诵(yín)唱和.( hâ)短暂.(zàn)津.津乐道(jīn )三、错别字为:1.座(坐)蹋(踏)境(径)2. 度(渡)府(俯)3. 几(己)脆(翠)四、(峡)谷闲(暇)(侠)客(霞)光(狭)窄(遐)想应接不(暇)洁白无(瑕)五、(陡峭)的悬崖(短暂)的仪式 (高大)的身躯(细致)的纹理(隆重)的仪式(挺拔)的身躯(湛蓝)的天空(别有深意)的仪式(魁梧)的身躯(庄重)的仪式(伟岸)的身躯(庄严)的仪式(瘦小)的身躯六、津津乐.道音序:J ;部首:丿;应选解释:②乐于不拘一格.音序:G ;部首:木应选解释:③规格,标准七、1.划去的词语是:浅红、深红、闪耀、广阔2. 本文描写了海滨夏夜色彩和光泽的美。
其中,第②③自然段描写的是大自然的景象,第④自然段描写的是城市的景象。
这两种景象在文中和谐地统一在一起,作者由苍穹中的启明星联系到了明灯,又由此联系到了城市中的灯火,使文章的内容也融为了一体。
文中表明了这种联系的词语是互相辉映。
3. 文中第④自然段中的的“明灯”指的是星星,引号在这里的作用是( D )4.要点:愉快、兴奋、舒服(意思对即可)5.热爱海滨夏夜、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草虫的村落一、静谧小巷烘烤勤勉亲吻二、散.布(sǎn sàn)洞穴.(xuâ xuã)僻.静(pì bì)松散.(sǎn sàn)草茎.(jīnɡ jìnɡ)调.色板(tiáo diào)三、消(消失)销(销售)削(削皮)宵(元宵)霄(云霄)逍(逍遥)四、1. 融化熔化溶化(1)白糖在水里慢慢地(溶化)了。
(2)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
(3)达到一定的温度时,铁块会(熔化)成铁水。
(4)天渐渐地暖和了,山上的积雪开始(融化)了。
2. 欢悦欢跃联欢会上,大家又唱又跳,一起(欢跃),班中时时传出(欢悦)的笑声。
五、德高望重津津乐道行色匆匆驻足痴望庞然大物意味深长1.这里的花太美了,以至于每一个路过的人都(驻足痴望)。
2.和蚂蚁比起来,大象可真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
3.王老师几句(意味深长)的话,使我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4.党支部书记(德高望重),村里的大事小事都请他做主。
六、1.“巷”字用部首检字法应查一(巳)部,除去部首外还有8 ( 6)画,第七笔是横折(要写出笔画)。
2.“韵”字用音序检字法应查 Y 部,用部首检字法应查音部,可以组成词语韵律、音韵、韵味。
3.“熙熙攘攘”的意思是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和这个词语表达的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还有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七、1. “相敬如宾”在文中的意思是庐山的松和竹交错在一起,相互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2.D3.可以改成陈述句:它们能使你联想到在春天阳光下那些无忧无虑、充满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们。
也可以改成反问句:难道它们不使你联想到在春天阳光下那些无忧无虑、充满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们吗?4.要点:①和谐②坚强不屈③力争向上(学生写出一点即可,最佳答案是三点写全,)5.本文抒发了作者对庐山松竹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单元练习一、吟诵挺拔奥秘庞然大物俏丽瀑布演奏行色匆匆二、D D C D三、A D C C四、D五、E A A C六、C七、A八、D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十、1.D2. 要点:①因为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②成熟的正在丰收,没有成熟的正蓬勃生长(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不照抄原句)3.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的颜色是绿的,秋天的颜色是红的。
(可以用文中语言回答。
)例句:冬之色为冷的白,如冰雪,如飞絮,孕育着新的生命力。
冬之色为纯的白,如银霜,如飞雪,象征着美好的心灵。
4.対夏天的赞美之情。
5.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四日望湖楼醉书》第二单元5、詹天佑一、修筑阻挠勉励泥浆毅然居庸关悬崖峭壁二、勘(kān)测恶劣(liâ ) 狂风怒号(háo )塑(sù)像联结(jiã)三、沉痛的(教训、打击、回忆、心情)(伟大、艰巨、庞大、重要)的工程(丰富、学习)知识(提高、讲求)效率(战胜、克服)困难四、C五、竟然居然固然偶然(竟然居然)六、勉励、精密、马虎、大概、差不多。
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
七、1.“不以为然”在文中是指美国学生说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宋庆龄认为不是这样的。
2.她激动的原因是:美国学生歧视(看不起)中国,宋庆龄感到很气愤。
3.要点(1)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2)一位美国学生认为中国被历史淘汰了;(3)宋庆龄进行了有力的回击;(4)大家交口称赞。
4.要点一:热爱祖国;要点二:希望祖国繁荣富强。
6怀念母亲一、避免、朦胧、强烈、真挚、寝不安席、可见一斑二、(暴)雨端(详)(艰)险安居乐(业)装(点)勘(测)先(驱)波涛起(伏)三、心潮(澎湃)心潮(起伏)心潮(腾涌)心潮(难已)心花怒放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心急如焚悲痛欲绝心如刀绞四、1. C2. B3.A五、1. 寝食难安(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2. 思潮起伏六.√×√七、1.要点一:感受到母亲付出的艰辛要点二:对母亲心存愧疚。
(符合意思即可)2.道理指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父母。
3.文中社长选聘职员的标准是孝敬父母心怀感恩之心,原因是心怀感恩之心的对企业、对一切帮助过他的人也会感恩,爱父母才会热爱企业与工作。
第二单元练习一、阻挠、毅然、恶劣、勉励、岔道、寝不安席、惹人讥笑、思潮起伏二、1.C 2.B 3.A 4.B三、无论…都…(不管…总…)、因为…所以…(只要…就…)不但…而且…如果…就…四、仍然(依然)、当然(自然)、果然、猛然(忽然、突然)五、C六、略(见园地二的“日积月累”)七、1. 激动的心情;体会到对家乡的热爱、思念之情。
2. 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
3.“黯然”是因为思乡却不能归。
“铿锵的声音”表现了对家乡的热爱,为自己是河南人而骄傲。
(意思对即可)4. 略第三单元9穷人一、魁梧搁板倒霉忧虑掀起二、qiǎnɡ pài quán zuî三、1.埋怨2.怨言3.抱怨4.怨恨四 1.部首可以查衣 8 画,或是亠 12 画;包裹裹住银装素裹等均可2. S 舒适②五、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兴高采烈悲痛欲绝怒火中烧(写出的一段话不少于3句。
)六、③④①②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答案:1.2.要点:⑴有三个时间点;(2)三个事件:①被追,老师护佑挨打②道歉,唱歌祝福③送围巾,求拥抱,老师拥住他3.把题目改为:“他抬头看老师,感到自己的眼圈竟热了一下,但他没有掉眼泪。
”这句话表现出老师的关爱触动他的内心,他深受感动。
4.动作描写感受到老师像妈妈一样关爱这个男孩。
(意思对即可)5.老师是一位关爱学生的人:当小男孩头部受伤被同学嘲笑时,这位老师和他聊天,抚摩他,给予男孩温暖。
或者:当男孩提出拥抱的要求时,她含着泪在人来车往的大街拥住了他。
老师是一位勇敢的人:当小男孩被小混混追打时,勇敢的保护他,替他挨打。
6 时间顺序11唯一的听众一、悠悠仪式抱歉溜走割舍二、沮丧蹑手蹑脚洋溢声望三、(答案合理即可)想得周到仪式隆重破坏环境神情沮丧尽心尽力地演奏诗一样的语言四、D B C A五、(2)√(4)√六、“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老妇人的语言变化爱护、鼓励;敬佩、感激七、1.“炙手可热”本意是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在文中的意思是朱德庸的漫画作品红遍东南亚,成为漫画界的热门人物。
2.神态、动作描写要点①发现儿子的天赋(长处)心情激动②决心培养孩子3.要点一: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要点二: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并努力做到极致;要点三:一定会学有所成,获得成功。
(意思对即可)4.要点一: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要点二:令人回味,引人深思。
5.这是一个①因材施教的父亲;②这是一个爱孩子的父亲。
理由:①能够发现孩子的长处,并鼓励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下去②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自信心。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一、搁板湿淋淋魁梧倒霉撕破裹住割舍抱歉二、 D A B C三、 D A B B四、C五、D. C. E. A. B.六、③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要点:①“我”穿长袖衫见失去右臂的朋友②交谈中,得知他通过读书、学习书中人物,变得刚毅、自信(坦然面对生活也可)。
③“我”受到启发2 神态描写要点:乐观、自信、坚强3.原指:很费心思地反复思考。
在文中指为了不让朋友难堪,我特意在热天穿着长袖衫去见朋友。
表现出我对朋友的体贴、关爱、关心、理解。
4.他终于明白,其实他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远比自己想像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5.他是一个乐观的人:他正视自己的残疾,穿着短袖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
能毫不在意地穿着短袖和朋友聊天。
他是一个坚强的人:面对失去右手的打击,能战胜内心,勇敢的站起来,重新面对生活。
他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从读书中获取看待人生的道理,指导自己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第四单元13只有一个地球一、移民威胁矿物和蔼可亲二、滥用(làn√)晶莹(jīnɡ√ ) 提供 ( ɡōnɡ√)遨游(áo√)破碎(suì√)一叶扁舟( piān√)三、提供地球晶莹的遥望资源茫茫的造福太空无私地成长遨游子孙快乐地奉献四、既使(即)节治(制)摇望(遥)威协(胁)枯揭(竭)恩次(赐)五、(1)打比方(2)作比较(3)列数字(4)打比方(5)举例子六、 A B C D七1. 太空也需要环保(或者:太空环境不保护会出危险,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碎片小;具体准确地说明能量非常大;突出强调它的破坏力比大。
(这样写的好处与说明方法要对应)3. A4.因为(1)运行轨道易受外界影响,卫星会偏离原有轨道。
(2)太空中卫星与垃圾共存,太空环境越来越差,相撞的事件就会越来越多,相撞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5.不能去掉。
因为2300年还没到来,这只是专家的一种猜测,事情没有真正地发生。
如果去掉,就体现不了这是猜测的事了。
有“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准确、科学、严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