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三角洲相

合集下载

三角洲相

三角洲相
1. 河流一要携带足够量的泥 沙; 2. 河口位于浅水区域,坡度 平缓,便于 泥沙的沉积; 3. 海洋动力作用较弱,仅能 对其进行改造而 不能把 沉积在河口的泥沙全部搬 运走。
(二)、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1、河口沙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
河流入海的河口区,水流展宽和潮流的顶托作用使流速骤减,河 流底负载下沉而堆积成水下浅滩。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 成新月形河口沙坝。水流从沙坝顶端分叉而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 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出现新 的次一级河口沙坝。周而复始,形成了三角洲雏形。
三角洲逐渐形成的几个阶段
控制三角洲发育和沉积物分布的因素
河口水流
径流量与输沙量 潮流、潮汐 波浪 海流 其它因素
河口水流 河流在河口区水流具有流量展 宽、流速降低、惯性流动和咸 淡混合等特征。一般河口区的 河床开阔,能量分散,一部分 河水能量传给了海水,因而使 流速降低,它所携带的沉积物 有一部分要沉积下来。另外, 河流流动主要靠河床比降,河 口区一旦失去比降,水体只能 靠惯性流动维持一段距离,加 上咸淡水的混合,使河流携带 的大量沉积物必须在河口区堆 积下来,形成三角洲。 其它因素 气候、地质构造、盆地形状 与大小、地壳运动
六、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密切,因为有如下有利条件: 1、生油条件:前三角洲,水体安静,有机质含量高为还 原环境,可向石油转化,为良好的生油环境,其中含 有机质高的泥岩为良好的生油岩。 2、储集条件:三角洲前缘有发育良好的河口砂坝、远砂 坝和席状砂等砂体,其砂质较纯,分选性好,储油物 性好,并临近生油环境的前三角洲,是良好的油气储 集环境。 3、盖层条件:三角洲破坏期的海相泥以及分流间湾泥以 及三角洲平原的沼泽泥是良好的盖层。 4、圈闭条件:三角洲向海推进时,可产生同生滚动背斜 及同生断层,形成良好的构造及岩性构造圈闭。

三角洲沉积相分类

三角洲沉积相分类

三角洲相分为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1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平原亚相是三角洲的陆上沉积部分,其范围包括从河流大量分叉处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地区。

三角洲平原沉积的亚环境多种多样,以分流河道,分支河道)为格架,分流河道的两侧有天然堤、决口扇,而分流河道间地区常发育有沼泽、湖泊和分流间湾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分流河道砂沉积与沼泽的泥炭或(和)褐煤沉积,这是与一般河流的重要区别。

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分为分流河道、陆上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淡水湖泊等沉积微相。

(1)分流河道微相:是河流体系河床沉积向下延伸,是三角洲平原中的格架部分。

具有一般河道沉积的特征,即以砂质沉积为主,向上逐渐变细的层序特征。

但它们较中、上游河流沉积的粒度为细,分选变好。

一般底部为中—细粒砂,常含泥砾、植物干茎等残留沉积物,向上变为粉砂、泥质粉砂及粉砂质泥等。

砂质层具有槽状或板状交错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而且其规模向上变小。

其底界与下伏岩层常呈侵蚀冲刷接触。

由于分流河道位置较固定,而且较直,所以曲流沙坝一般不发育。

分流河道砂体的形态在平面上为长形砂体,有时分叉;在横剖面上呈对称的透镜状。

砂体常沉陷于下伏的泥岩层内,其中部最厚和最粗,而向两端变薄和变细。

(2)陆上天然堤微相:位于分流河道的两旁,向河道方向一侧较陡,向外一侧较缓。

这种天然堤系由洪水期携带泥沙的洪水漫出淤积而成。

天然堤在三角洲平原的上部发育较好,但向下游方向其高度、宽度、粒度和稳固性都逐渐变小。

以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而且由河道向两侧变细和变薄。

水平纹理和波状交错纹理发育。

水流波痕、植屑、植茎、植根和潜穴等较常见。

有时见有雨痕和干裂等暴露成因的构造。

(3)决口扇微相:三角洲决口扇与河流的决口扇沉积亦很相似。

但由于这种天然堤稳定性较差,故它们较河流中下游更为发育,而且有的面积较大,可形成席状砂层。

(4)沼泽微相: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分布最广,约占三角洲平原面积的90%。

三角洲相及滩坝资料

三角洲相及滩坝资料
决口扇微相
(3)决口扇微相
?
洪水漫溢河床,并冲破天然堤形成决口 扇,可形成较大面积的席状砂层,特征与河 流相决口扇相似,粒度比河床沉积细,但比 天然堤粗
沼泽微相
(4)沼泽微相
位于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间的低洼地区,其表
面接近平均高潮线,约占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
的90%
分支河道——骨架
沼泽——肉
植物茂盛 泥炭、褐煤发育,夹少量纹层状粉砂
三角洲前缘
2、三角洲前缘亚相
位于三角洲平原外侧的向海方向,处于海平面以下,为河流与海水的激 烈交锋地带,是三角洲砂体的主体。
沉积速率高
较陡且向海 倾斜的斜坡
三角洲 前缘斜坡
zp 微相划分 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 、水下天然堤、支流间湾、分流河 口砂坝、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 砂等六个微相
前三角洲
三角洲相
一、概述
河流注入海洋时,由于水流分散,流速 顿减,河流所携带的泥砂在河口处沉积下来, 形成平面上呈三角形或舌状,剖面上呈透镜状 分布的沉积体,称三角洲
相带划分
二、三角洲亚相类型及特征
?
1、三角洲平原
可划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 为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其范围从河流
缘、前三角洲三大部分
大量分叉的位置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地区
3、前三角洲亚相
•位于三分角布位洲置前缘前方,是三角洲沉积最厚的地区 •沉积沉物积大-浪部基分面是下在浪基面以下深度形成的 •由暗岩色性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 特点 •水层平理层理发育,偶见砂纹层理及小型粒序层理 •向海向方浅海向过逐渡渐过渡为正 常的浅海环境
•有含时化正有石常强-扰的烈动海的相生生物物扰化动石,
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 河道微相

三角洲相介绍

三角洲相介绍

第二节 三角洲沉积特征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1.河控三角洲形态
河控三角洲是在河流输入泥砂量大,波浪、潮汐作用微弱,河流的建设 作用远远超过波浪、潮汐破坏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按照三角洲的形态, 可进一步可分为鸟足状三角洲和朵状三角洲两种类型。
(1)鸟足状三角洲 建设性三角洲。
是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极端类型,是最典型的高
二、浪控和潮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浪控三角洲平原的沉积特征类似于河控三角洲波浪作用能使大多数供给 三角洲前缘的沉积物发生再分配。河口砂坝的形成受到阻碍,三角洲前 缘斜坡较陡,进积作用沿整个三角洲前缘发生,而不是集中在一个点上 进行。它的进积作用比河控三角洲前缘进积要慢,但对这类三角洲的沉 积亚、微相沉积特征还缺乏深入研究。一般来说,浪控三角洲的垂向层 序通常仍为下细上粗的反旋回层序,但以具有浪蚀海滩脊序列为特征, 而且层序顶部一般都出现三角洲平原的沼泽和分支河道沉积,以此区别 于海岸沉积的海滩脊层序。浪控三角洲层序底部是含生物扰动的前三角 洲。向上过渡为互层的泥、粉砂和砂的沉积,具有波浪引起的冲刷构造、 递变纹理和交错纹理,最后演变成具平行低角度纹理的、分选好的高能 海滩砂以及沼泽沉积。
第二节 三角洲沉积特征
二、浪控和潮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1.浪控三角洲沉积特征 浪控三角洲的平面形态呈鸟嘴状,故又称为鸟
嘴状三角洲。其形成特点是海洋的波浪作用大 于河流的作用,只有一条或两条主河道人海, 分支河道少而小。河流输入泥砂量不多,而且 被波浪作用改造、再分配,在河口两侧形成一 系列平行于海岸的海滩、砂嘴、砂坝,并在它 们的向陆一侧形成半封闭的泻湖和沼泽,仅只 在主河口区才有较多的砂质堆积,形成突出于 河口的鸟嘴状形态。法国的罗纳河、埃及的尼 罗河、意大利的波河形成的三角洲以及巴西圣 弗兰西斯科河三角洲都属于此类型。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三角洲相沉积是指在海洋或湖泊水域中,三角洲河流口部的泥沙、砾石等物质在水流和水浪的作用下,在沉积盆地中形成的岩石层。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表现如下:1. 沉积物特征:沉积物包括沉积岩、煤、盐等,主要由砂、泥、粒石等物质组成。

沉积物的层位和结构往往呈现出逐层递减的特征,即底部粒级较大,逐层递减趋势明显。

2. 沉积构造:沉积构造包括泥砂层理、交错层理、斜层理、标准层理等。

其中,泥砂层理在三角洲相沉积中表现尤为明显,呈现出倾斜度较小、厚度比较均匀、层间关系复杂的特点。

3. 浅滩砂体:由于三角洲相沉积通常出现在浅水区域,因此形成了大量的浅滩砂体。

这些砂体通常呈现出砂体粗细变化明显、轮廓折曲多变的特征。

4. 沉积序列:由于三角洲相沉积通常受到河流、海浪等环境影响,因此在不同层位中表现出的沉积序列也比较复杂。

除了基本的递减趋势外,还包括多个不同的沉积体系,如河道相、三角洲前缘相、陆相及深海相等。

5. 生物化石:在三角洲相沉积中,通常会产生一些生物化石。

这些化石可以为人们研究当时地质环境提供重要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沉积物的成分和成因。

参考文献:1. 马永峰, 吴恩泽, 陈志龙等. 内蒙古东部下巴山组沉积相特征及其对油气地质的启示[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 41(1): 1-9.2. 陈立, 刘希林, 赵秀富. 渤海湾深水区三角洲相沉积特征与模式[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2(5): 44-52.3. 孟晓晖, 郭玉红, 安振海等. 富源盆地下奥陶统三角洲相沉积特征及其控制[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7, 47(5): 1499-1509.。

22-三角洲相

22-三角洲相



四.扇三角洲与三角洲的区别 1.地形坡降大 2.向陆方向的相邻沉积相 正常三角洲的向陆方向与曲流河相邻,物源远,岸上从山 麓到湖岸有较长的平缓斜坡,或是河流来自盆地以外。辫 状河三角洲向陆侧与辫状河相邻,岸上斜坡较短,坡度增 加。扇三角洲向陆一侧为冲积扇或物源老山,岸上斜坡更 短更陡,甚至水体直抵山根。 3.砂体岩性 正常三角洲岩性较细,扇三角洲沉积岩性粗. 4.砂体形态和分布 正常三角洲砂体的个体大而个数少,经常单独发育或少数 相邻,分布于湖盆长轴或近长轴的短轴缓坡侧;纵剖面上 呈较大的透镜体,向湖内延伸较远。扇三角洲个体小而个 数多,常成群出现,沿湖盆短轴陡坡侧分布;纵剖面上呈 厚而短的楔状体,向湖方向很快尖灭。
扇三角洲前缘
b.水下分流河口砂坝——(要求河道相对较稳定) 沉积物:砂为主,常与灰绿色泥岩互层。 结 构:分选较好。 构 造:平行、中小型交错层理、低角度交错层理、 无明显冲刷构造。
扇三角洲前缘
c. 席状砂——环绕于河口砂坝外缘,若水下分流 河道迁移迅速,可直接形成席状砂 沉积物:细,砂岩、粉砂岩 结 构:分选较好 构 造: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生物潜穴 垂 向:逆粒序

二、沉积特征 (1)岩性特征:以分选、圆度较好的细砂和泥质沉积为主。砂、泥比例 取决于潮汐和河流作用的强度以及泥砂的供应状况。 (2)沉积构造:河口湾沉积中常发育着各种复杂多样的层理构造、各种 类型的波痕。它既有潮汐环境中常见的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 理、羽状交错层理,也可见到因河流作用而形成的板状交错层理、槽状 交错层理等。波痕如削顶的、修饰的、双脊的、单峰的、对称和不对称 的、小型和巨型的波痕等, (3)生物化石:河口湾环境中以含有较多的受限制的或半咸水动物群为 特征,由陆向海数量和类型增多,并可见有树干和植物碎片等。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
三角洲相沉积特征是地质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沉积岩层的一个关键方面。

下面,我们将以以下步骤来阐述三角洲相沉积特征:三角洲定义、沉积过程和特征、沉积相和三角洲相。

一、三角洲的定义
三角洲是指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河流运河扇形扩散,随着海岸线或湖岸线的扩大,河流的沉积物成为地形隆起的地带,形成三角洲。

三角洲通常被沙、泥、砾等沉积物所覆盖,坡度缓和。

二、沉积过程和特征
三角洲的沉积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水沉积、协调沉积和退水沉积。

在进水沉积阶段,主要沉积的是粗粒物质,如沙和砾石,沉积层主要以构成河底冲积扇为主。

在协调沉积阶段,主要沉积物质由砾石向泥砂过渡,沉积层主要构成扇形三角洲。

在退水沉积阶段,沉积物质转向细粒的泥、粉砂,沉积层呈扩散状。

三、沉积相和三角洲相
沉积相是指一类有着相同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的岩石地层,其中常常有着特定的成因和结构特征。

沉积相通常被用来解释沉积岩层的沉积历史和古环境,是地质学和物理地理学的基础。

而三角洲相,则是特指三角洲环境的沉积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 常常含有海水内陆化的特征,少有淡水环境;
2. 地层层数繁多,沉积物质多样,含有多种岩性;
3. 沉积容易受到水流、洪水、风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沉积中容易形成河道、河道口等特征。

综上所述,三角洲相沉积特征是三角洲在沉积历史上留下的痕迹,是地质学家和物理地理学家研究沉积岩层所需要了解的关键内容。

理解三角洲相沉积特征,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沉积岩层的演化历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于沉积环境和地球的演化过程有着重大的意义。

04 第五节三角洲相

04 第五节三角洲相

沉积特征和曲流河较为类似,进一步可划分为: 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沼泽和湖泊等几个微相。
(2)三角洲水下平原亚相
三角洲在海平面以下的平缓部分,由水下分流 河道、水下天然堤及支流间湾沉积组成。
分流间湾
2) 三角洲前缘亚相
位于三角洲平原的向海(湖)边缘地带,呈环带状分布,
是河流携带物质在河口堆积再经波浪作用改造成的纯净砂岩沉
建设性三角洲(阶段) 破坏性三角洲(阶段)
2)W.E.Galloway (1975)的分类
河控三角洲(鸟足状、朵状)、
浪控三角洲、
潮控三角洲
4. 三角洲亚相类型 依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将其划分为:
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
1) 三角洲平原亚相:
(1)三角洲陆上平亚相
其范围包括从河流大量分叉开始至海平面以上的 广大河口区。
积物集中带。
包括:分流河口砂坝、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
分流河口砂坝
3)前三角洲亚相
位于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外侧,是三角洲沉积体系中分布
最广,沉积最厚的相带。沉积作用大部分在波基面以下较深
的范围内进行。 沉积物:暗色粘土、粉砂质粘土。 构造:水平层理、生物扰动、上部沉积物的滑塌。
5. 三 角 洲 相 组 合
第 五 节 三 角 洲 亚 相
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研究的经典之作(1921--1944)
第五节 三角洲相
1. 概念
河流和海洋(湖泊)汇合处所形成的柱形沉积体。多指 海陆过渡地区的三角洲,主要受河流的流水作用于海洋波浪、 潮汐作用的控制。
2. 三角洲的形成
3. 三角洲的分类
1) 按河流作用与海洋作用的强弱
三角洲的多旋回叠加
进积式三角洲沉积的层序(由底向上):

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

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

三角洲的亚相沉积特征
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河控三角 洲相划分为三个亚相:三角洲平原、三角洲 前缘及前三角洲
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陆 上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淡水湖泊等几个沉积微 相。
①分流河道微相 分流河道是搬运陆源物质的通道,它构成了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 骨架。 (A)岩性:构成三角洲平原体系中的砂质格架,主要为砂质;发育 向上变细的沉积层序。河床可发育边滩或心滩。最上部为含有大量植物 根系的粉砂岩和泥岩。 (B)沉积构造:底面有侵蚀面,向上为较粗的滞留沉积,垂向上具 下粗上细的间断性正韵律。常发育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具有不对称波 痕及冲刷一充填构造。 (C)生物:化石少见,最底部可见植物碎片。 (D)砂体形态:横剖面呈透镜状,沿河床向海侧的前方,坡度向海缓缓倾斜,又称为末端 砂坝,沉积物比河口砂坝细。 (A)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少量泥岩;常形成泥质粉砂岩层。 (B)沉积构造:发育水平层理、砂纹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和波痕 以及冲刷一充填构造。 (C)生物:可有底栖生物生活,含有生物化石及潜穴遗迹,生物扰动 构造非常发育。 (D)砂体形态:多为延伸较远的层状,一般均分布在河口砂坝之下, 前三角洲粘土沉积之上。远砂坝与河口砂坝沉积一起构成一个典型的、 向上变粗的垂向层序,这是与河流相沉积层序的重要区别 。
③分流间湾微相 它是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相对凹陷的海湾地区,与海相通。当三角洲向 前推进时,在分流河道间形成一系列尖端指向陆地的楔形泥质沉积体,称 为“泥楔”。 (A)岩性:以泥质沉积为主,含少量粉砂和细砂,砂质沉积物多是洪 水期河水漫溢带来沉积的,常呈薄透镜体; (B)沉积构造:泥岩发育水平层理,砂岩具有透镜状层理,可见浪成 波痕及生物介壳和植物残体等,虫孔及生物搅动构造发育; (C)在层序上,下部为前三角洲粘土沉积,向上变为富含有机质的沼 泽沉积。

三角洲相

三角洲相

三角洲相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2.沉积亚相特征:(1)三角洲平原:✧位置:是三角洲的陆上沉积部分(水上部分),始于河流大量分叉处,止于岸线或海(湖)平面处,是与河流有关的沉积体系在海滨区的延伸。

✧形态描述:为一广阔而低平的地区,其上主要由一系列活动或废弃的低弯度或辫状的分流河道以及河道间地区组成。

河流两侧发育有天然堤,河间地带为低湿的泥沼、草沼和树沼等大片沼泽地。

✧岩性:主要为砂岩、粉砂岩、泥岩(包括泥炭、褐煤等),砂质沉积与泥炭、褐煤共生是该亚相的重要特征。

✧微相类型:①分流河道(分支河道/分流河床)微相是三角洲平原中的格架部分,可有一条或多条,是河流将陆源物质向海搬运的主要通道,形成三角洲的大量泥砂都是通过分流河道搬运至河口处沉积下来的。

沉积特征:分流河道沉积具有一般河道沉积的特征,即以砂质沉积为主,具有向上逐渐变细的正旋回层序。

但是分流河道比中上游河流沉积的粒度细、分选变好;在分流河道的下游,由于受到涨潮或者向岸风浪的影响,在废弃河道的河口地段常有海滩沙的堵塞。

在非洪水期的河道下游因底负载的搬运受阻,细粒沉积物将沉积在河道中形成细的覆盖层。

岩性:以砂质为主,构成了三角洲平原体系中的砂质格架,粒度比邻近的微相稍粗,分选变化较大。

一般底部为侵蚀面(分流河道的底界与下伏岩层常呈侵蚀冲刷接触),向上为较粗的滞留沉积(常含泥砾、植物干茎等滞留沉积物),再向上为槽状交错层理的砂层并过渡到波状交错层理的细砂岩和粉砂层。

最上部为含有大量植物根系的粉砂和黏土层。

(一般底部为中-细砂,常含泥砾、植物干茎等残留沉积物。

向上变为粉砂泥质粉砂及粉砂质泥等,砂层具有槽状或板状和波状交错层理,而其其规模向上变小。

其底界常与下伏岩层呈侵蚀冲刷接触。

)沉积构造:冲刷-充填构造、槽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等。

砂体形态:分流河道砂体的形态在平面上为长形,有时分叉;在横剖面上呈对称的透镜状。

砂体常沉陷于下伏的泥岩层内,其中部最厚和最粗,向两端变薄和变细。

第5章-三角洲相

第5章-三角洲相

建设性阶段完整,破坏 破坏性为主,不完整 破坏性为主,不完整 阶段不完整 总体下细上粗,细粒段 总体下细上粗,局部下 不发育,中部砂岩分选 总体下细上粗 粗上细 好 双向交错层理、复合层 水流波纹、交错层理 理、潮汐水道 对称波纹、冲刷构造
Holmes(1965),Mcgowen(1970)将扇三角洲定义为:“由相邻高地进积 到安静水体中的冲积扇。”
Mcpherson(1987)将辫状河三角洲定义 为:“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 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是介于粗 粒扇三角洲和细粒正常三角洲之间独具特 性的三角洲。
1、形成条件
①地形条件——盆地断陷边界地带,坳陷盆地陡坡边界地带 ②气候条件——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可形成稳定的水系,同时物理风化亦较 为强烈 ③海平面的升降——常见于海平面上升减缓的时期
a、前三角洲泥: 位于三角洲前缘的前方,是三 角洲沉积最厚的地区。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富 含有机质,可成为良好的烃源岩。发育水平层理、 块状层理。广盐性的生物化石,生物扰动构造。 b、滑塌浊积扇:三角洲前缘沉积速度较快,沉 积物处于不稳定状态,形成浊流沉积,可用鲍马序 列描述,沉积物特征与三角洲前缘类似。
1.分流河道、天然堤和决口扇;2.三角 洲平原;3.三角洲前缘;4.前三角洲
1、河控三角洲的形态
2、三角洲沉积亚相划分及特征
三角洲平原亚相 三角洲前缘亚相 前三角洲亚相
(1)三角洲平原(Delta Plain)亚相
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范围从河流大量分叉位置至海平面以上河口区。 岩 性:砂岩、粉砂岩、泥岩(包括泥炭、褐煤等) 。 结构构造:分选性较差;层理复杂,见雨痕、干裂、足迹等。 生物化石:少见,淡水动物化石和植物残体。
羽状交错层理

沉积岩石学-三角洲相

沉积岩石学-三角洲相

辫状河道微相
辫状河三角洲 平原亚相 废弃河道充填微相 越岸沉积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间微相 辫状河三角洲 前缘亚相 河口砂坝微相 远砂坝微相 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
辫 状 河 三 角 洲 相
扣49-2井,3088.09米,
水下分流河分流河道中含砾砂岩
高建设性三角洲向海推进 时,砂质堆积迅速,水下分支河 道、水下天然堤、分支河口砂坝、 远砂坝可连结组合成指状或鸟爪 状砂体,称指状砂坝。
砂坝沉积厚度大,向海 方向变宽加厚,向陆方向变窄 减薄,横剖面呈透镜状,下伏 的前三角洲泥常被挤入指状砂 坝而成为泥丘。
指状砂坝的几何形态是确定古代三角洲的重要 标志。
根据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可将三角洲相划分 为三个亚相。 三角洲平原亚相
三角洲相
三角洲前缘亚相
前三角洲亚相
⑴三角洲平原(delta plain)亚相
三角洲沉积的陆上部分,其范围包括从河流大 量分叉位臵至海平面以上的广大河口区,是与河流 有关的沉积体系在滨海区的延伸。
岩性:砂岩、粉砂岩、泥岩(包括泥炭和褐煤 等) 。碎屑颗粒分选差。
张8井,第6筒
板8-15-19井,
支流间湾沉积
3731.62米
支流间湾沉积,
下为水下分流河道, 上为河口砂坝
分支河口砂坝微相
也称分流河口砂坝,位于水下分支河道的河口 处,沉积速率最高。
沉积物主要为细砂、粉 砂,分选好,质纯。 单层为中、厚层,具较 发育的槽状交错层理,可见 流水波和浪成波痕。 生物化石稀少。
沉积构造:层理构造复杂,见雨痕、干裂、足 迹等。
生物化石:少见,淡水动物化石和植物残体。 岩体呈透镜状,横向变化大。以分支河道和沼 泽沉积为主体。
三角洲平原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沉积微相。 分支河道微相

三角洲沉积相

三角洲沉积相

三⾓洲沉积相今天⼀起聊聊三⾓洲沉积相,主要看其中包括哪些亚相,这些亚相⼜包括哪些微相,各具有哪些特点。

直击主题,三⾓洲相包括三⾓洲平原亚相,三⾓洲前缘亚相和前三⾓洲亚相。

其中,三⾓洲平原亚相发育在⽔⾯以上⾄分流河⼝,相当于河流相在三⾓洲上的延续;同时主要发育四个微相,分别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扇和沼泽微相。

具体来看,对于三⾓洲平原来说该相带沉积特征为砂质沉积与泥炭、褐煤共⽣(垂向上共⽣),该特征为三⾓洲平⾯亚相的重要特征,也是其鉴别标志,是与⼀般河流的重要区别。

其实它发育的四个微相就已决定了它的沉积特征,砂质沉积反映的就是分流河道的沉积物;泥炭和沼泽反映的是沼泽微相的沉积物。

再来看三⾓洲前缘亚相,它是在海平⾯以下,浪基⾯以上的范围(属于浅⽔环境,受波浪作⽤,为⾼能环境),为三⾓洲沉积的主体相带。

主要包括⽔下分流河道、⽔下天然堤、分流间湾、分流河⼝砂坝、远砂坝和席状砂,六个微相。

这部分微相的内容较多,⽽且较重要,下次集中进⾏讨论。

前三⾓洲亚相为浪基⾯以下的静⽔环境。

该相带为三⾓洲向正常海(湖)相沉积过渡的区域。

沉积物以暗⾊粘⼟、粉砂质粘⼟为主。

构造上主要发育⽔平层理、⽣物扰动,同时还会发育⼀些上部沉积物的滑塌沉积。

⼤家应该可以看出,从三⾓洲平原到前缘再到前三⾓洲,反映⽔体深度是从⽔⾯之上到⽔⾯之下波基⾯之上,再到波基⾯之下。

实际上就是表现出了不同区域的⽔体能量差异,和所对应环境下所形成的沉积物特征。

⼤家如果将沉积环境与沉积物结合进⾏记忆,就可以很好理解各亚相沉积物的特点了。

今天就说到这⾥,有对油⽓⽥开发地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微信公众号:littlemonkey105,期待与⼤家⼀起交流成长!祝⼤家⼀切安好。

(四)三角洲沉积相知识

(四)三角洲沉积相知识

(四)三⾓洲沉积相知识1、三⾓洲的发育过程:三⾓洲的形成发育主要经历下列两种过程。

①河⼝坝和分流河道的形成,当河流注⼊海洋(湖泊)时,在河流⼊⼝处,由于⽔⾯展宽,以及盆地⽔体的顶托作⽤,使得⽔流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堆积,形成⽔下浅滩.随着沉积作⽤的进⾏,浅滩逐渐淤⾼、增⼤,露出⽔⾯,形成最早的河⼝坝.⽔流从河⼝坝的顶端分成两段,形成两个分⽀河道。

随着三⾓洲建设的进⾏,在新的河⼝形成新的河⼝坝和分流河道。

②决⼝扇的形成与延伸,分流河道的不断向海延伸,河床坡度减⼩,流速减缓,泄流不畅,洪⽔季节,洪流冲决天然堤,在分流河道间形成决⼝扇沉积,这就使得三⾓洲分流河道间得以建设,从⽽使三⾓洲在横向上逐渐扩⼤。

2、三⾓洲形成的控制因素:三⾓洲的形成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河流能量、河⽔与蓄⽔盆地⽔体密度的差异、河⼝区盆地⽔体的能量、河⼝区地形及河⼝区的构造稳定性。

①河流能量越⼤,携带的泥砂越多,对三⾓洲的形成发育越有利;②河⽔与蓄⽔盆地⽔体密度的差异对三⾓洲的类型和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当河⽔密度<蓄⽔体密度时,河⽔沿蓄⽔体表层扩散,形成表层平⾯喷流。

河流⼊海多出现这种情况,从⽽形成海成三⾓洲。

当河⽔密度=蓄⽔体密度时,河⽔与蓄⽔盆地⽔体在三度空间混合,形成轴状喷流,河流⼊湖多出现这种情况,从⽽形成湖成三⾓洲。

当河⽔密度>蓄⽔盆地⽔体密度时,河⽔沿蓄⽔盆地⽔体底部扩散,形成底部平⾯喷流,这种情况多为洪⽔性河流⼊湖,海洋中少见,海洋中主要是海底重⼒流,形成深海扇。

③河⼝区盆地⽔体的能量主要指波浪、潮汐、海(湖)流的能量强弱,如果盆地⽔体能量弱,有利于河控三⾓洲的形成发育。

如果波浪能量强,则有利于形成浪控三⾓洲。

如果潮汐能量强,则有利于形成潮控三⾓洲。

④河⼝区地形主要指河⼝区的坡降⼤⼩,河⼝区的坡降越⼩,对三⾓洲的形成越有利,反之不然。

⑤河⼝区的构造稳定性是指河⼝区相对沉降幅度的⼤⼩,当沉降幅度等于或略⼩于沉积速度时,有利于三⾓洲的形成发育。

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ppt

三角洲相的鉴别标志.ppt

3.多种沉积构造
层理类型复杂多样,河流中沉积作用和海洋波 浪、潮汐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同时发育。见流水波 痕、浪成波痕、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以 及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包卷层理、冲刷-充填 构造、变形构造、生物扰动构造等。
4
4.生物化石混生
海陆混生,原地生长的主要为广盐性生物,如 瓣腮类、腹足类,介形虫等,异地搬运埋藏的主要 为河流带来的陆生动植物碎片,在一个完整的三角 洲垂向层序中海生生物化石多出现于层序的下部, 向上逐渐减少,但陆生生物化石向上增多,甚至在 顶部出现沼泽植物堆积而成的泥炭或煤层。
⑤远砂坝微相 远砂坝位于河口砂坝向海侧的前方,坡度向海缓缓倾斜,又称为末端 砂坝,沉积物比河口砂坝细。 (A)岩性:主要为粉砂岩和少量泥岩;常形成泥质粉砂岩层。 (B)沉积构造:发育水平层理、砂纹交错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和波痕 以及冲刷一充填构造。 (C)生物:可有底栖生物生活,含有生物化石及潜穴遗迹,生物扰动 构造非常发育。 (D)砂体形态:多为延伸较远的层状,一般均分布在河口砂坝之下, 前三角洲粘土沉积之上。远砂坝与河口砂坝沉积一起构成一个典型的、向 上变粗的垂向层序,这是与河流相沉积层序的重要区别 。
② 陆上天然堤微相 天然堤分布在分流河道两侧,平行河道延伸。 (A)岩性: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粒度向下游及远离河道变小。 (B)沉积构造:小波痕层理、透镜状层理、水平纹层、植物根系 和碎屑以及动物的潜穴。生物扰动构造也很发育。由于洪水期与平水 期的交替,天然堤的层序呈粉砂层与粉砂质粘土层互层特点。 (C)砂体形态:横断面成楔状或不对称的透镜状,向河道一侧较 陡,另一侧较缓并逐渐过渡到河道间其他沉积。
在发生进积作用的情况下三角洲的垂向层序具有海退旋回的特点从下向上岩性表现为从泥岩页岩向砂岩的过渡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1下部前三角洲和浅海环境沉积的暗色富含有机质的泥岩2中部以发育浅水受海水扰动的三角洲前缘砂体为特征具有典型的向上变浅变粗的沉积序列3上部为夹有浅色分流河道砂体的大量暗色层深灰色至黑色为沼泽广泛发育的三角洲平原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 三角洲相与油气的关系


生油条件
前三角洲亚相的泥质岩是有效的烃源岩——颜色深,厚度大,分布广, 堆积速度快,有机质丰富——水体较深,埋藏后处于还原环境,有利 于有机质的保存和向烃类转化。


储集条件
前缘席状砂、河口砂坝、远砂坝等,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 砂体与前三角洲亚相紧密相邻,且位于烃源岩的上方,或被生油岩穿 插包围,对接收早期油气,保存孔隙十分有利。 三角洲平原亚相分流河道也可形成中小型油气田。


一、概念 ——Holmes(1965) 最早提出: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
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Nemec,Stell(1988)《扇三角洲:沉积学和构造背景》
(1)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提供物源,主要发育于水下或完全 发育于水下的楔形沉积体。 (2)是活动的冲积扇与水体(湖、海)之间的沉积体。


五.河控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河控三角洲是三角洲沉积的主 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形成厚度 大、面积广的大型三角洲,故 有人称之为建设性三角洲。 在平面上由陆向海依次为:三 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前三 角洲
(一)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平原是三角洲的陆 上沉积部分,它与河流体 系的分界是从河流大量分 叉处开始。
3.水下分流间湾微相 ——河道之间水体受限形成的海(湖)湾。较静水 沉积物:泥,含洪水期泛滥沉积的粉细砂薄层。 构 造: 水平层理为主 生物化石:广盐度生物 垂向上:发育在前三角洲泥岩 或三角洲前缘砂体之上
4.分流河口砂坝微相 河口处,新月型、朵状、条状等。 三角洲最主要的砂体类型。 沉积物:中厚层--厚层砂、粉砂。 结 构:分选较好 构 造:(向河口)槽状交错层理、砂纹层理; (向海)浪成砂纹层理



(4)岩体形态:砂体长轴与河口湾轴向平行,且纵向延伸较远,宽度数 十米至数百米;垂向剖面上出现细分层现象,并呈现有旋回性。由于河 口湾中河谷的多次迁移,可产生多层透镜状砂体,底界具明显的冲刷接 触。

三、沉积序列
河口湾的主要沉积单元是潮道、 浅滩及湖坪。 潮道的充填序列自下而上通常为: 基底冲刷面—含介壳的滞留沉 积—大型双向交错层理浅滩砂 岩—平行纹层或低角度交错纹层 砂岩。 细粒河口湾沉积由砂泥薄互层组 成,反映水流强度的周期性变化。 特征的层理为透镜状层理、波状 层理和压扁层理。 沉积序列以潮水道为代表,上面 可以为泥炭沼泽沉积覆盖。
1.水下分流河道——陆上分流河道在水下的延伸部分
向海方向,河道加宽,深度减小,分叉增多 较平原的分流河道沉积物细,以砂、粉砂为主; 不规则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及冲刷—充填构造; 砂体垂直流向剖面上呈透镜状,周围是细粒沉积物。
2.水下天然堤微相 天然堤的水下延伸。
沉积物:极细砂、粉砂,少有粘土 构 造:小型流水层理、流水与波浪共同形成的复杂 交错层理,无陆上暴露构造。 生 物:含水下生物化石。
第十一章 过渡相组
第一节 三角洲相

一.概述 河流入海(湖)的河口区 ,水流扩散,流速降低, 所携泥砂沉积于此,形成顶尖向陆的沉积体。

含油气盆地中最重要的沉积体系之一。
二.三角洲形成的流体动力学 贝茨(Bates,1953)对三角洲形成的水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他将三角洲河口比拟为水力学上的一个喷嘴。河水通过河 口流入蓄水体时,形成自由喷射,自由喷流可分为轴状喷 流和平面喷流二种流动类型。 河水密度与蓄水体(海(湖)水)密度的差异 河水密度 >蓄水体密度 平面喷流 重力流 河水密度=蓄水体密度 轴状喷流 湖泊三角洲 河水密度 <蓄水体密度 平面喷流 海洋三角洲
包括: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 沼泽。 三角洲平原沉积特征: 砂质沉积与泥炭、褐煤共生 是该亚相的重要特征。 分支河道和沼泽微相构成该 亚相主体, ——与一般河流的重要区别。 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类 似与河流沉积

(二)三角洲前缘亚相: 海(湖)平面以下,浪基面以上, 三角洲沉积的主体相带 水下分流河道 水下天然堤 分流间湾 分流河口砂坝 远砂坝 席状砂
扇三角洲前缘
b.水下分流河口砂坝——(要求河道相对较稳定) 沉积物:砂为主,常与灰绿色泥岩互层。 结 构:分选较好。 构 造:平行、中小型交错层理、低角度交错层理、 无明显冲刷构造。
扇三角洲前缘
c. 席状砂——环绕于河口砂坝外缘,若水下分流 河道迁移迅速,可直接形成席状砂 沉积物:细,砂岩、粉砂岩 结 构:分选较好 构 造:小型交错层理、波状层理、生物潜穴 垂 向:逆粒序
第 二 节 扇 三 角 洲
二、扇三角洲的发育条件 (1) 湖盆边缘临近高差大、坡度陡的隆起区。 (2) 常与同沉积期大型断裂带相伴。 (3)近物源\富物源
三、扇三角洲的一般特点 1.水动力特征 扇三角洲沉积多以事件性洪流沉积为主体,具有复合型水动 力机制,兼具牵引流、碎屑流和浊流沉积的特征。



三.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




三角洲形成和发育的影响因素: 1.河流的流速、流量; 2.泄水和蓄水体的性质,尤其是其相对密度的大小; 3.蓄水体作用营力的类型(波浪、潮汐、海流)和 强度,特别是与沉积物输入量的相对关系: 4.地形坡度; 5.沉积盆地的构造性质;
最关键:河流的流速、流量\蓄水体作用营力\沉积盆 地的构造性质
5.远砂坝微相—— 河口砂坝前方靠海的部分,水体较深,近浪基面 沉积物:粉砂,含细砂、粘土。 构 造:韵律层理、波状层理、浪成交错层理、 生物扰动构造 垂向层序:前三角洲泥质沉积之上, 河口砂坝沉积之下。
指状砂坝 高建设性三角洲向海推进时,砂质堆积迅速, 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支河口砂坝、 远砂坝可连结结合成指状或鸟爪状砂体 ——高建设性三角洲前缘亚相特有

2.沉积物成分和结构特征 1)矿物成分成熟度较低:由于扇三角洲紧邻基岩物源区,流 程短,沉积物受物源区母岩控制,多砂砾混杂,泥质含量 高,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差. 2)沉积物粒度粗:也是扇三角洲沉积的重要特点和标志。 3.亚相类型及其特征 扇三角洲平原:扇的陆上部分,多表现为近源的砾质辫状河 沉积,以水流和沉积物重力流的粗粒沉积物为特征,没有 曲流河段。

6.三角洲前缘席状砂—— 河口砂坝受波浪、沿岸流的改造, 围绕三角洲前缘呈席状、带状展布。 沉积物:分选很好的砂。 构 造: 浪成交错层理、低角度交错层理
三)前三角洲亚相 浪基面以下,静水。 与正常海(湖)相沉积过渡。 沉积物:暗色粘土、粉砂质粘土。 构 造:水平层理、生物扰动、 上部沉积物的滑塌。
沉积物:砂砾岩夹杂色泥岩
结 构:成熟度低 构 造:较大型板/槽状交错层理,平 行层理、 块状层理,总体成层性差

扇三角洲前缘
最主要的沉积相带和砂体发育区。 三个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最主要)、 河口坝、席状砂
a.水下分流河道:辫状河道水下延伸,向前变浅、消失 沉积物:砂砾岩;分流河道间:灰、灰绿色泥页岩、泥质粉砂岩。 结 构:较陆上分选好,粒度曲线表现为洪水急流型---正常水流型。 构 造:较大型板状、槽状交错层理,平行、粒序、块状、水平 (河道间)层理,无暴露构造。 垂 向:多层叠置的正粒序。



四.扇三角洲与三角洲的区别 1.地形坡降大 2.向陆方向的相邻沉积相 正常三角洲的向陆方向与曲流河相邻,物源远,岸上从山 麓到湖岸有较长的平缓斜坡,或是河流来自盆地以外。辫 状河三角洲向陆侧与辫状河相邻,岸上斜坡较短,坡度增 加。扇三角洲向陆一侧为冲积扇或物源老山,岸上斜坡更 短更陡,甚至水体直抵山根。 3.砂体岩性 正常三角洲岩性较细,扇三角洲沉积岩性粗. 4.砂体形态和分布 正常三角洲砂体的个体大而个数少,经常单独发育或少数 相邻,分布于湖盆长轴或近长轴的短轴缓坡侧;纵剖面上 呈较大的透镜体,向湖内延伸较远。扇三角洲个体小而个 数多,常成群出现,沿湖盆短轴陡坡侧分布;纵剖面上呈 厚而短的楔状体,向湖方向很快尖灭。

二、沉积特征 (1)岩性特征:以分选、圆度较好的细砂和泥质沉积为主。砂、泥比例 取决于潮汐和河流作用的强度以及泥砂的供应状况。 (2)沉积构造:河口湾沉积中常发育着各种复杂多样的层理构造、各种 类型的波痕。它既有潮汐环境中常见的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波状层 理、羽状交错层理,也可见到因河流作用而形成的板状交错层理、槽状 交错层理等。波痕如削顶的、修饰的、双脊的、单峰的、对称和不对称 的、小型和巨型的波痕等, (3)生物化石:河口湾环境中以含有较多的受限制的或半咸水动物群为 特征,由陆向海数量和类型增多,并可见有树干和植物碎片等。

三角洲是河流作用和海水作用长期相互斗争的结果
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 成与三角洲推进 决口扇的形成与三角洲的 扩展

四.三角洲的类型 三角洲的形成、发育和形态特征主要受河流作用和蓄水体 能量的相对强度所控制。


盖洛韦(1975)根 据河流、波浪和潮 汐作用的相对强度 来世界各大河的三 角洲进行了分类, 提出了三元分类方 案。其中有三种极 端类型的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鸟足 状、朵状) 浪控三角洲(弓形\ 鸟嘴状) 潮控三角洲(港湾 状)

四)沉积序列
六、三角洲沉积的识别标志
1)岩性: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平原亚相常见泥炭或薄煤层。 没有或只有极少砾岩和化学岩 2)结构:成熟度较高;由陆向海,碎屑粒度和分选性变细变好 3)沉积构造: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水平层理、波状和透镜状 层理、 流水和浪成波痕;冲刷—充填,变形构造、生物扰 动 4)生物化石:海生和陆生生物化石混生;原地生长者主要为广 盐性生物:瓣腮类、腹足类、介形虫;海生生物化石多出现 在层序的下部,向上减少,陆生生物化石向上增多。 5)垂向层序:反序-正序 6)砂体形态:平面-朵状、指状;纵剖面-帚状;横剖面-透镜状


盖层条件
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间泥质沼泽沉积和海进阶段形成的海相粘土岩, 可作为良好的盖层和隔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