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共同体,让师更有归属感

合集下载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材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水平,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概念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一种由教师组成的学习社群,他们通过共同学习、协作和分享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是“共同成长、共同发展”,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和共享资源,实现教师之间的互助和互补,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重要性1. 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共同学习和交流,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 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教师发展共同体中,教师可以与同行进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 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教师发展共同体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自我完善。

四、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步骤和措施1. 建立学习型组织:学校应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鼓励教师参预各类专业培训和学习活动。

2. 建立合作机制:学校可以组织教师间的合作研究小组,让教师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3. 建立共享资源库:学校可以建立教师资源库,采集和整理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供教师共享和借鉴。

4. 建立评价机制: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预教学改革和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

5. 加强领导支持:学校领导应该赋予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充分的支持和关注,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五、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效果评估1.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建设,可以明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 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分享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共同体构建心得体会

教学共同体构建心得体会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构建教学共同体成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教学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以下是我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教学共同体的构建让我深刻认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局限于自己的课堂和学科,缺乏与其他教师交流的机会。

而教学共同体的形成,使得教师们有机会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

这种资源共享不仅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例如,在一次共同体活动中,我向同事学习到了一种新的教学设计方法,这对我之后的教学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其次,教学共同体的构建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共同体的平台上,教师们可以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这种合作与交流打破了学科壁垒,使得不同学科的教师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教师沟通,如何从他们的教学实践中汲取营养,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再者,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共同体中,教师们通过参与课题研究、教学研讨等活动,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例如,在一次课题研究中,我负责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实践和反思,我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并在之后的课堂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外,教学共同体的构建还增强了教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在共同体中,教师们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成为了团队的一员。

这种团队精神使得教师在面对教学挑战时,更有信心和动力去克服困难。

同时,教师们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自觉承担起育人的责任。

最后,教学共同体的构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共同体活动中,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学共同体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教学共同体的构建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而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广阔的平台。

教师学习共同体,简单来说,是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自愿组成的团体,他们共同致力于学习、研究和实践,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这一共同体并非简单的人员集合,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相互交流、合作与支持的学习生态系统。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有着诸多重要意义。

首先,它打破了教师个体孤立工作的局面,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往往独自备课、授课,缺乏与同行的深入交流。

而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们可以分享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拓展了视野,丰富了教学思路。

其次,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持续学习的机会和动力。

教育领域不断发展变化,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

通过共同体的学习,教师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再者,它有助于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共同体内,教师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呢?明确共同的目标是关键的第一步。

这个目标应当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挑战性,能够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设定提升学生某一学科的成绩、改进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等具体目标。

成员的选择也至关重要。

共同体的成员应当具有多样性,包括不同学科、不同教龄、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

这样的多样性能够带来丰富的观点和经验,促进思维的碰撞和创新。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保障共同体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定期的线下会议、线上交流平台等方式,让教师们能够随时随地交流想法、分享资源。

同时,要鼓励教师们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不同的观点。

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是推动共同体发展的重要手段。

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价值是什么

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价值是什么

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的价值是什么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是学校未来的生力军。

每个学校都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与成长,也集中人力物力服务于青年教师。

但是这一切都是外因在推动青年教师的成长。

人的最大驱动力来自内心的遵循。

但是当下青年教师的发展并乐观,特别是青年教师入职以后表现出了工作状态、生活节奏等比较凌乱。

主要表现在“忙、盲、茫”。

第一个忙就是工作忙,备课忙、上课忙。

同时年轻教师还要兼职很多其他工作。

从学生状态转入教师状态,从一个相对舒适的节奏转入到高强度的赛道,很多年轻教师还没有很好的心理准备。

这个忙导致青年教师自我反思缺乏,如果没有专业引领,逐渐产生温水效应,变成了教书熟练工。

第二个盲就是盲目,盲从、盲干。

青年教师经过本科、甚至研究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作为教师的基本功或者条件。

但是缺少对一线的深刻认知,对教材、学情、学校文化等还处于适应期。

学校为了加强快速成长,必然要安排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师傅。

如果青年教师缺少一定的自我认知定力,在多种环境的压力下,就会产生盲目的工作。

这种盲目工作主要表现在一味按照师傅的模式上课,一味的盲目上课,一味的盲目完成教学环节。

这样的盲目产生的问题就是缺少自我的认知,缺少对自我条件的思考。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即使是青年教师,也具有自己特色,比如声音条件好、字写得好,多才多艺等,都是可以借助的特长。

充分的自我认知是避免盲从、盲干的基础,也是站稳讲台的重要条件。

第三个茫就是茫然、迷茫。

青年教师从学生转化为教师身份,虽然有心理的准备,但是依然对职业的定位,工作的标准和未来的发展缺少规划。

加之忙碌的工作,盲目的工作,对自我角色产生一种茫然的感觉。

这种茫然是对自身本领恐慌的茫然,是对工作中疑惑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茫然。

这种茫然是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常见现象,根源在于自我学习能力不足,交流渠道不畅通导致。

问题是实践的动力,青年教师的“忙、盲、茫”是个人能力不适应工作要求的生动写照。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背景介绍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育质量。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

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教师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的组织形式。

本文将从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意义、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和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策略三个方面详细阐述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意义1.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教师们可以通过分享教学经验、研讨教学问题等方式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水平。

2.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教师们可以不断学习和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

3.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让教师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和荣誉,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三、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1.建立良好的组织机制: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组织机制,包括设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发展规划等,以确保共同体的运行和发展。

2.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共同体应该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包括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学方法的培训、教学评价的指导等,以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

3.激励教师的积极参与:共同体应该通过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共同体的建设和发展,例如设立荣誉称号、提供奖励等方式,以增强教师的参与意愿和动力。

四、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策略1.建立交流平台:共同体可以建立在线教师交流平台,教师们可以在平台上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促进彼此的学习和成长。

2.开展专业培训:共同体可以组织专业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3.组织研讨会和教学观摩:共同体可以组织研讨会和教学观摩活动,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与反思

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与反思

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与反思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在于通过建立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学机制,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不仅关乎教师的个人成长,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校的整体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分享经验、互助学习、共同反思,形成了一个包容、支持的专业成长环境。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首先需要明确共同体的目标与价值观。

教师们应当围绕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例如课堂管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形成共同的愿景和使命。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教师社区的成员能够清晰地了解彼此的期望与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展开合作与交流。

同时,共同体内的教师需持有开放的心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教学反思,这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学习共同体的实际操作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们可以定期举办会议,讨论教学中的困惑与心得,分享成功的教学实例。

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增进教师之间的理解,还能促进思想的碰撞,激发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应保持倾听的态度,尊重每位成员的发言,让所有人都能在共同体中找到归属感。

除了定期的交流会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也能够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便利。

在线学习平台、社交媒体等工具可以帮助教师们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分享与学习。

例如,教师们可以通过网络研讨会或者线上论坛,讨论特定的教学话题,或分享使用某种教学工具的经验。

这种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使得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不再受限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极大地拓宽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在学习共同体的运作过程中,反思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反思不仅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基础,也是共享学习经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后都应主动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反馈是否积极、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

在共同体中,教师可以互相观摩、互相学习,通过集体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简介: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教师在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下,通过合作、交流和共享资源,共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的组织形式。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原则、组织形式和实施策略。

一、目标: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教育资源和经验;3.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推动教育改革;4. 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5. 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教师文化氛围。

二、原则: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应遵循以下原则:1. 共同目标原则:教师应共同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方向,共同努力实现教育教学的优质发展。

2. 平等互助原则:教师之间应平等相待,互相帮助与支持,共同成长。

3. 共享资源原则:教师应共享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等,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4. 自主发展原则:教师应根据自身需求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实现个性化发展。

5. 评价激励原则:教师的发展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组织形式: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采取以下组织形式:1. 学科教研组:教师按照学科组织起来,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提升学科教学水平。

2. 教学团队:教师按照年级或班级组织起来,共同研究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3. 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研活动,包括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案例分享等,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培训机构:建立专业的教师培训机构,提供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和资源支持,满足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5. 在线平台:建立在线教育平台,提供教学资源、在线培训课程和交流平台,方便教师的学习和交流。

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因共同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和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共同学习、成长和反思教学实践的社群。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家,随着教育改革和现代技术的发展,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关注。

在中国,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单打独斗的局限性,希望能够通过与其他教师共同学习、交流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因此,教师学习共同体逐渐兴起并得到了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支持和鼓励。

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专业学习和成长的平台,有助于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因此,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2 研究意义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通过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在不同环境下的构建和运作机制,可以为促进全球教育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借鉴和启示。

深入探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案例和未来发展趋势,有助于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思路和策略,为教育改革和教师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于推动教育现代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促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正文2.1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在共同的学习目标下形成的一个团体,他们通过分享资源、合作研讨、互相提供反馈等方式来共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是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成长,其目的是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从而达到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目标。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离不开几个基本要素: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开放的学习环境、互动性的学习方式、持续性的学习活动。

学习共同体在教师成长中的角色

学习共同体在教师成长中的角色

学习共同体在教师成长中的角色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方式,近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传统的个人学习和独立成长模式不同,学习共同体强调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互动,通过共同分享经验、资源和支持,促进每位教师的成长。

以下将对学习共同体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从基础上讲,学习共同体是由一群有共同目标和兴趣的教育工作者组成的群体,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一种知识共享和职业发展的文化。

这种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安全、支持的环境,鼓励他们开放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教师不仅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共同体提供了多维度的支持。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共同体中的资源共享获得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教学策略。

无论是通过集体讨论、工作坊还是在线平台,教师们能够及时获取与自己学科相关的重要信息,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研究显示,参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在知识更新和教学能力提升方面表现出更明显的进步,这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快速吸收和应用他人的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学习共同体的存在也为教师提供了反思与反馈的机会。

在一个开放的讨论氛围中,教师们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互相观察和评价。

这种反馈不仅限于同伴之间的建议和鼓励,更有助于教师对于自身教学方式的反思,从而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习共同体则为这种反思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支持。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情感支持,这对于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压力的缓解至关重要。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行为问题、课程压力和家长期望等,这些可能导致职业倦怠感的加重。

然而,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通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教师可以减少孤独感,增强归属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背景介绍教师发展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以学校为基础,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行政部门为支持,形成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互相支持的良好合作关系的组织形态。

通过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重要性1.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共同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2. 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作: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共同研究教育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3. 构建学习型组织:通过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形成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的持续学习和成长,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教学需求的变化。

4. 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主要措施1. 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组织架构:在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职责和任务,确保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正常运行。

2. 建设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学习平台: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学习平台,提供教师学习、交流、分享的场所和资源,包括线上学习平台和线下研讨会等形式,满足教师的学习需求。

3. 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学习氛围:通过组织教师交流活动、举办教学研讨会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学习氛围,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4. 提供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支持和服务:为教师发展共同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包括教育资源的共享、教师培训的组织、教学研究的指导等,提高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运行效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师心得体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师心得体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师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教育是我毕生的事业,也是我对祖国的贡献。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为教师,我有责任引导我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国家观念,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以下是我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仅是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是他们的引路人。

在教育过程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热爱祖国,尊重和感恩他人。

我会通过课堂教学、校外实践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其次,要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自觉。

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他们的根基,也是他们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来源。

在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我会引导学生研读经典著作,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使他们对自己的民族有一种自豪感。

同时,我会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意识。

再次,要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该为民族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我会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方式,让他们体验到自己的努力可以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同时,我也会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中有所作为。

最后,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也是一个人形成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来源。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与家长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学生。

我会通过家长会、家访和平时的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价值观,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

同时,我也会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互相学习和提升。

总结起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一、前言教师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栋梁,他们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五育并且覆盖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教师这个群体中,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

教师应该承担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归属感。

以下是我对于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教师的身份与使命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身份意识和使命感。

教师是一座桥梁,把学生与中华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教师应该牢记自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见证者和推动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教学中,引领学生从事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建设。

同时,教师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者。

三、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师要积极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卓越贡献。

教师应该注重对经典文化的教育,将经典文化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启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

通过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文化赛事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常态化的潜移默化,通过日常言行举止,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和灵魂,教师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归属感。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国家历史、国家地理等课程,让学生了解祖国的辉煌历史和伟大成就。

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先烈的奉献和牺牲。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从小就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

五、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有用之才。

成长共同体,让教师更有归属感

成长共同体,让教师更有归属感
让教师更有归属感 的新思路 , 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类 教师 , 如, 特级教师 、 各地名 师等 , 越老越 吃香 , 处在 边缘
的教师则越老越艰难 。 越位居 中心 的教 师 , 被授予荣誉 的机会
越多 , 而处 于边缘 的教师 , 似乎没人感 觉他们 的存在 , 何 谈在 评优评先 中占有一席之地 。 有如映衬 红花的绿叶 , 就像 班级 中
的教育 天地。 如, “ 2 0 1 2年度全 国教书育人楷模 ” , 他们很 多来 纸, 有人天 马行空 , 胡乱涂鸦 , 结果, 一辈子都 上不 了台面 , 成
视, 人微言 轻 ; 他们 不乏脚 踏实 地 、 埋 头苦干 、 刻 苦钻 研 的精 神, 仅仅 由于不具备 “ 表演 ” 的才能 。 于是 , 他们 的教学变 得没 有温度 , 没有激情 ; 他们 的成 长变得没有意义 , 没有 目标 ; 他们
自然 , 结果, 夯 实 了基础 , 培养 了能力 , 悟 出了智慧 , 若 干年后
她 的师傅并不 比她高 明多少。 但是, 她坚持 三年 , 先 听课 后上
课。 三年后的结果 , 她 的成绩超 过了师傅 , 也远远超过 了同行 。 她在不断取长补短 呢 !
就有 可能 由匠人成为大师 。 年 轻教师有股 虎劲儿 , 好 胜心 强 ,
里, 把筷 子伸在锅里 , 把 眼睛瞄在灶 房 。 这意味 着还要 虚心 向
之因 , 其实, 往往是 出在对 教学 目的 、 教材 内容 、 教学 方法 、 学
其他教师请教 , 虚心 向学生和家长请 教 , 虚心 向优秀 的课堂教 生情况 、自身优缺 点这些 最基本 的常规都不很 明 白和不能掌
中规 中矩 , 按部 就班 , 苦练基本 功 , 对 年轻教师向师傅学 学 录像请教 , 虚心 向教学资料 网站请 教 , 虚 心向各类教学参考 握上 。 是首要 中的首要 。 只有 如此 , 他们今 后 的教 用 书请教 , 虚心 向学校 的规章制度请 教 , 虚 心向学校开展 的各 习的前三年来 说 , 种各样活 动请教 。 年轻教 师最 能出成 绩的时间往往就是 在前三年 ,因为这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习心得体会 4篇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习心得体会 4篇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学习心得体会 4篇在教师专业研究共同体中,我深刻认识到了研究对于教师的重要性。

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学会认知、做事、共同生活以及生存,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态度和主要内容。

教师研究共同体不是简单的个体集合,而是由具有差异性的个体组成的团体。

作为一种开放性的研究型组织,共同体成员可以共享愿景和研究资源,在人际关系上平等合作、和谐开放,在心智模式上反思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积极克服思维定势和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进行开放性地对话与交流,从而开放容纳别人的想法。

共同体成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观,以成为该共同体成员为荣,对共同体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谐,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理解、合作共处,形成了相互支持、依赖共生的成员关系,很少有人身攻击。

共同体成员共同研究交流、畅所欲言、共同成长,强调个体的参与和尊重成员的差异。

教师专业研究共同体的出现,让我们思考学校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深刻领会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和主要方式。

教师专业研究共同体的价值在于对学校组织机构属性的基本改善,是学校迈向研究型组织的关键。

同时,共同体也有助于改善教师群体的教育属性,彰显教师群体的研究属性,激活教师群体的自主发展属性,重拾教师群体的知识分子属性,体现教师群体的社会引领属性。

作为当代教师,我们应该借助教师研究共同体,不断研究,充实自己,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

我很幸运地参加了鸠江区名师培育工作室的培训班,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我一直在努力研究,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不成熟,但研究也让我变得更充实和自信。

整个培训过程就像是一次“洗脑”,让我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思考,也激发了我的工作热情。

一、构建教师研究共同体,开辟教师研究新途径教师研究共同体是指将学校教师组合为小团体,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让他们自由、灵活地互相合作,共同研究,最终提升整个组织的专业素养。

学校可以通过价值引领、目标要求、机制约束、评价激励等措施来促进团体运行,让团体成员将共识转化为行动,建立起整个组织一起研究的风气和标准。

老师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老师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体会

老师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教师,我有幸参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识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全体中华儿女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等方面形成的共识和凝聚力。

这种意识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通过培训,我明白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基石。

其次,我认识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培养新一代的重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的新一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再次,我学到了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培训中,专家们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明白了如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同时,我也明白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这种意识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此外,我还认识到了自己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不足。

通过培训,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发现了自己在培养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不足,认识到了自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培养具有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最后,我要将自己的所学所思付诸实践。

作为一名教师,我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同时,我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这种意识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范文作为一名教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

以下是我对这个话题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教师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动力。

我们要积极响应新时代的号召,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其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我们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再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此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们要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

我们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服务。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关注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心理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为了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发展而组成的学习和合作的社群。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意义、目标和具体举措。

一、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意义1.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师发展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合作的平台,可以通过交流、研讨和合作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2. 促进教师职业成长: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匡助教师发展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动力,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

3. 增强教师合作意识: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培养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良好的教师合作文化。

二、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1. 建立学习型教师社群: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学习型的教师社群,通过持续的学习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之二是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分享教学经验、研讨教学问题等方式,互相借鉴和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目标之三是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支持,包括提供培训机会、分享教学资源、提供教学指导等,匡助教师不断成长和进步。

三、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具体举措1. 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组织机构:可以成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组织机构,如教研组、教学团队等,明确组织的目标、任务和职责,为教师提供组织和支持。

2. 举办教师交流和研讨活动:定期举办教师交流和研讨活动,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会等,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提供专业发展培训:组织专业发展培训,为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包括教育技术培训、教学方法培训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4. 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分享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视频等资源,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和借鉴。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的专业发展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优秀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具体措施。

二、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概念教师发展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在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下,通过合作、分享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是“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强调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和共享。

三、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重要性1.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师发展共同体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促使教师共同成长和发展,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2. 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提高教师对学校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3. 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教师发展共同体可以促使教师之间共享教育资源和经验,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培养良好的教师文化和师德风尚:教师发展共同体强调教师之间的互助和合作,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教师文化和师德风尚,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形象。

四、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具体措施1. 建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组织结构:学校可以设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组织机构,如教研组、教学研究小组等,为教师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 创建共享教育资源的机制:学校可以建立教师资源库,教师可以在资源库中分享教学设计、教学案例等,促进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化。

3. 开展教师培训和研修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研修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4. 鼓励教师合作研究和共同备课:学校可以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共同备课,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5. 建立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学校可以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建设和活动。

一个典型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发展案例

一个典型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发展案例

一个典型的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发展案例王彦明江苏省常州经开区横山桥中心小学顺应时代潮流,主动站到课改前沿,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为载体,探索出一条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发展之路,其教师团队呈现的蓬勃、“看得见”的生长样态令人赞叹。

窃以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的成长经验,即专业协同。

专业协同的实现需要诸多的条件,我们在横山桥小学教师身上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

一、主要经验1.营造成长“真”愿景。

沃伦·本尼斯说:“在人类组织中,愿景是唯一最有力的、最具激励性的因素。

它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

”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员心中共有的愿望景象,由个人愿景整合凝聚得来,能够激发出强劲的凝聚力、驱动力和创造力。

横山桥中心小学在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建设中,注意教育文化的浸润作用,在校训“求全人格”的照耀下,在“求真”校魂的指引下,以“办一所有温度的真学校”为学校愿景,以“用真爱、求真知、做真人”为办学理念,积极开展“真教育”,精心实施“真课程”,潜心研究“真课堂”,热心培养“真少年”,开创校园生活新样态。

在这样的文化感召下,全体教师树立了“求真”的教育价值观,以争做“真教师”为专业发展目标,积极进取,勇于探索。

而这样的成长愿景也使得教师们产生归属感和获得感,促进了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构建。

2.树立成长“真”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

同伴引领是主要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之一,同伴的示范作用往往可以打消教师的诸多疑虑,并激励其不懈努力。

横山桥中心小学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注重同伴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培育本校专家,其中以马春红老师最有代表性。

马老师在被学校委以重任、领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探索之后,凭着一股子钻劲,克服障碍,积极开设各种研究课,主动向专家学习请教,逐渐揭开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神秘“面纱”,取得丰硕的成果。

为了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已年逾四十的马老师刻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

正是在马老师“头雁”的带领下,该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团队一批“雏雁”振翅高【关键词】专业协同;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0)78-0052-03·专家点评·52飞。

2024年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2024年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

2024年教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得体会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如何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需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民族情感,引导他们树立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加强民族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

我在课堂上注重向学生传授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让他们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悠久的民族,拥有众多的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

通过讲解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贡献,增强他们对多元民族共同繁荣的认同感,使其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和责任。

其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环节。

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每周举办班会,倾听学生的感受和问题,鼓励他们向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我也会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如组织文艺活动和演讲比赛,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对中华民族发展的贡献。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树立起自己对中华民族未来的信心,并愿意为中华民族的进步而努力。

再次,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作为教师,我积极与家长进行互动,与他们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经历。

我鼓励家长在家中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为孩子提供更多接触中华民族文化的机会。

与此同时,我也力求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目标,使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相一致,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只有学校和家庭形成紧密合作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最后,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手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各国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了解国际事务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长共同体,让教师更有归属感-校长管理论文
成长共同体,让教师更有归属感
郑文庆
谁都梦想站在中心,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只是任何事物只要存在中心,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边缘,且边缘的范围一定大于中心。

但凡大家留心,就可观察并发现,在学校也存在着一类处在边缘的教师。

其特点一般有四:一是这类教师年龄偏大;二是这类教师职称已聘;三是这类教师没有头衔;四是这类教师缺乏特长,等等。

记得萨特说过:位置与机会的稀少会使人的存在变形。

有一类教师,如,特级教师、各地名师等,越老越吃香,处在边缘的教师则越老越艰难。

越位居中心的教师,被授予荣誉的机会越多,而处于边缘的教师,似乎没人感觉他们的存在,何谈在评优评先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如映衬红花的绿叶,就像班级中的中等生。

其实,他们不是不曾努力过,只是机会太少,不被重视,人微言轻;他们不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刻苦钻研的精神,仅仅由于不具备“表演”的才能。

于是,他们的教学变得没有温度,没有激情;他们的成长变得没有意义,没有目标;他们的惰性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浓。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好的更好”和“差的更差”。

“马太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存在两面性,即“锦上添花”的正面效应和“破罐破摔”的负面效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乃至学校内涵提升中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

”集体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使个体产生不同于处在单独环境中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创造性地提出打造成长共同体、让教师更有归属感的新思路,
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让梦想成为一种精神力量
环境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

有很多教师,虽身在城市名牌学校,却抱怨多多、牢骚不断,终不能在教育舞台上一显身手;相反,有些教师,虽身居农村偏远学校,由于怀揣教育梦想,不断地磨砺自己、提升自己、鞭策自己,最终开辟了自己的教育天地。

如,“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们很多来自农村,或者曾经在农村学校呆过相当长的时间。

正由于他们不懈怠、不退却、不满足,对教育痴迷,对孩子热爱,才“万绿丛中一点红”,成为我们的楷模。

其实,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我们身居何处,只要内心强大,心中有梦,心系学生,一往无前,必定有一天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就是梦想的精神动力。

二、让文化成为一种有效引领
有句顺口溜说得好,“三流的学校做制度,二流的学校做品牌,一流的学校做文化”。

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女士对“文化”一词作了精辟描述:“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

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化用学者的观点,校园文化就是能够把散落在学校中的个体串成一个整体的那一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

这根细丝将学校的文化碎片提拎上升,成为学校的文化整体,积淀为我校“尚思小学”特有的文化底蕴:办学宗旨——为孩子的幸福人生莫基;办学目标——创建现代化、精品化、素质化省级名校;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求实创新、全面发展;校训——尚德、笃学、思奋、创新;校风——尚行、尚学、尚思、尚进。

这些文化理念外化为环境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细节文化、课程文化、运动文化,等等。

你看,墙体文体——一楼的“七彩长廊”、二楼的“瓷艺长廊”、三楼的“科技长廊”、四楼的“书
法长廊”、五楼的“书画长廊”;制度文化—通过教代会适时完善《尚思小学高级教师职务聘任量化标准》《尚思小学教师工作评估细则及奖励方案》等考核细则;人本文化—一“走动式”管理代替“签到式”管理,如火如荼的师生同跑活动的开展,彰显了“教学活动不应是教师生活的全部”的“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课程文化——建设陶吧,出版《陶艺》教材,开设“陶艺”校本课程,做陶瓷操……人文的环境,让校园无比温馨;特色的课程,让教育充满芳香;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张扬个性;文化的追寻,让师生激情荡漾……《易经》日:“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个“人文”化成的“天下”,是你,是我,也是他。

三、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在时下的教育中,教师疲于应付烦琐的教育教学事务,有心读书的教师不多,有阅读计划的教师更是少数。

即使读了书,也仅仅是读考试之书,读教参之书,读应景之书,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制定了《尚思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推进方案》,举行了教师读书活动启动仪式,确定必读篇目、选读书目,倡导学习身边的“无字书”。

采取有效的读书活动跟进措施:一是评选,期末评选出“优秀读书笔记”;二是检查,每月检查一次读书笔记;三是考核,期末举行全体教师读书知识考试,成绩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四是竞赛,期末举行教师读书活动竞赛,成绩纳入年段共同体考评。

这是学校层面的举措。

只是我更崇尚西方人的读书态度:读书是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

当阅读成为内需、休闲,乃至成为享受,又何须大张旗鼓地倡导多读书呢?我想,读书应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需。

四、让反思成为一种重要途径
“学而不恩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师必须让思考伴随着教育的始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控教育行为,扬长避短,追求方法的恰当和效益的最大化。

反思,作为思考的一种方式,是教师深入研究教育教学、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

反思,追求简、平、快。

简,简洁精炼;平,平中见实;快,快捷及时。

反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反思,或得或失,以失促得,或以思促学,以学促教,环环相扣,相得益彰。

为此,学校倡导并要求撰写博文,“每周一思”,当周检查,期末评选“教师优秀博客”。

五、让研究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间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教师理应让研究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定下来,沉下去,紧紧抓住富有教育意蕴的细节,细细品味,才能有所发现,不断完善提高。

学校提出以《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南,以时下进行的“‘指导·尝试·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与实践”市级课题实验活动为载体,以年段备课组“圆桌教研”——磨课,学校教研活动——名师示范课、骨干教师教研课、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为平台,大兴教学研究之风。

什么是研究,研究就是阅读,阅读就是在研究;怎样才能提升,提升就靠写作,写作就在提升。

因为“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又因为书山有路“读”为径,学海无涯“写”作舟。

基于这样的理念,学校还鼓励教师进行教育写作,每有灵感的火星进出,充分利用闲暇之时,任凭兴致,紧追不舍,将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诉诸笔端。

六、让合作成为一种正面能量
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在现代社会,很少有事情是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完成的。

况且,单打独斗者易孤独,易丧失归属感。

一位著名的心理
学家曾说过:“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更有成就感、归属感。

”为此,我校在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的同时,不断拓展延伸,进一步打造“处室共同体”、“年段共同体”,完善生生、师生、年段、处室有效合作的网状管理,相继出台了《“处室共同体”考评实施方案》和《“年段共同体”考评实施方案》,营造自我超越、你追我赶、比学赶超的有序竞争氛围,促进学校管理内涵的提升。

如,本学期,学校拟定每月份分别举行现场评课、演讲比赛、教学比武、论文撰写、读书竞赛等活动,比赛成绩按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依次记5分、3分、1分,纳入年段共同体考评。

(作者单位:福建德化县尚思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