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
太极拳八十一式
太极拳八十一式练法注解无极预备式:在开始练拳之初,首先要大脑放松,去除一切杂念,同时要闭口扣齿,闭目合神,两手下垂,头部轻松上顶,俗称“顶头悬”。
颈椎与脊椎竖直,周身无一处用力。
达到外无动态,内无想象,心情安静,无思无虑的境地。
第一式:太极起式首先在思想上动起练拳的念头,全副精神注意开始练习姿势,开目凝神,意注丹田,由静中自然生出动作来,动作如下:上身不动,坐身屈膝,重心移于右脚,左脚向左横跨半步,宽与两肩相等,取自然站立势。
第二式:揽雀尾1、两手向上提起,不可用力,同时含胸,松肩,两臂自然伸直,向内微收,两肘尖对直膝盖,同时臀部下坐,屈膝微蹲,呼吸自然,意注丹田。
2、两手到乳下为度,手心向外,虎口与十指向上,同时向前上左步,两手自乳下向前平行推出,推到两臂微直为度,两腿成左右蹬式。
3、右脚向左移一小步,与左脚取直,两手心微向右方外转,如按在对方肘、腕上(按劲)。
4、向后坐身,左手心向里,左肘架起,右手由肋间向下直按,两腿成左弓右蹬式。
5、上右步,右脚与左脚成平直线,同时右手自肋间经过前胸作圈形向右前方伸出,左手紧随其后,两手心向外。
6、仍进行捋式,向左肋胯间捋下,手心向外,右脚尖跷起。
7、右手背向外,左手心扶在右腕脉搏上,右脚尖放平,两手同时向右前方挤出,挤至伸直为度,扭身向右前方,挤出时要发腰力,两目前视,腿成右弓左蹬式。
8、左手在右腕上划一小圈,两手和臂向前平伸,手心向下。
9、两手坠肘撤回,用腰力后坐,右腿随收回之势在左脚前成一虚步,右脚点地,重心在左腿。
10、两手撤至胸前乳下,同时右腿收回半步,脚尖点地。
11、迈右步,两手向外取推势,推时两手与脚、肘、膝一致动作,推至两臂平直。
12、两手心向外微转,坐腰,重心移在左脚,右脚尖跷起。
两手作捋势,捋向左肋后方再屈肘,两手反向右肋捋。
13、右臂平屈,重心在右腿,左脚尖跷起,右手变勾上提,左手随之转上,手心向内,高度至肘与肩平。
同时左脚随着两手的动作,撤至右脚旁,脚尖点地成虚步,目视手心,呼吸自然。
太极拳经典书籍
太极拳经典书籍[杨式太极拳及医疗保健].何明.扫描版.pdf《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编着.pdf《孙式太极拳十三式》孙剑云[1].pdf《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1).pdf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着.pdf 《太极拳要义》-乐亶.pdf《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于化行.pdf《武式太极大杆》·翟维传.pdf《武式太极刀》·翟维传.pdf《武式太极拳37式》·翟维传.pdf《杨家太极拳老拳谱》吴家藏本.pdf八式太极拳.八式太极剑(徐伟军).pdf陈济生静功缠丝太极拳.pdf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pdf陈氏太极拳4册合集.pdf陈氏太极拳(沉家桢顾留馨).pdf陈氏太极拳陈照奎(手抄本).pdf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民国).pdf陈氏太极拳-内功教程.pdf陈氏太极拳拳理阐微.pdf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钧生.pdf陈氏太极拳术-陈正雷.pdf陈氏太极拳图说简体版(陈鑫着).pdf陈氏小架太极拳-范春雷.pdf陈式太极功夫系列之一老架一路(马国相).pdf陈式太极拳意气势练法.pdf陈式太极拳技击法--马虹.pdf陈式太极拳精选.pdf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王建华编着.pdf 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pdf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pdf陈式太极拳老架技击秘诀-王西安1.pdf陈式太极拳拳法拳理--马虹.pdf陈式太极拳拳法与经脉运行吴自立着.pdf陈式太极拳入门(修订本).pdf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pdf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pdf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1).pdf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发科传授技击精萃.pdf陈式太极拳体用全书.pdf陈式太极拳体用图解.pdf陈式太极拳图说.pdf陈式心意溷元太极拳教程(冯志强).pdf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pdf陈照奎《陈式太极拳》复写纸誊写本.pdf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1).pdf陈照丕太极拳心得十三篇.pdf陈正雷大师着《陈氏太极十三杆、三杆、八杆、梢杆》.pdf 传统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汇粹(.pdf传统杨式太极拳教程-崔仲三.pdf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傅钟文.pdf东方修道文库·太极道诀.pdf杜元化《太极拳正宗》.pdf杜元化《太极拳正宗》考析.pdf法》沈顺林(少林与太极1994年第3期)[1].pdf.pdf方梦憔太极拳学笔记.doc古传《太极拳九要论》.pdf古拳谱第三辑之一《陈氏太极拳图说》第二卷·陈鑫.pdf古拳谱第一辑之一《太极拳讲义》·姚馥春姜容樵.pdf关于太极拳内功运用的研究(王宇.赵曼华).pdf郭福厚《太极拳秘诀评解》(1).pdf郭福厚《太极拳秘诀评解》.pdf国术太极拳(吴图南).pdf华东师大版《太极拳术》·陈微明.pdf简易太极拳架势及讲义[黄性贤][1].pdf.pdf内功解秘:杨式大极拳老六路-李和生.pdf内家拳功法揭秘(左致强).pdf炮捶:陈式太极拳第二路__(修订版)(顾留声编着).pdf 人民体育版《陈式太极拳十三式》·陈正雷.pdf人民体育版《陈微明太极拳遗着汇编》·陈微明着.pdf人民体育版《和式太极拳十三式》·和有禄.pdf人民体育版《孙式太极拳十三式》·孙剑云.pdf人民体育版《吴式太极拳十三式》·李秉慈.pdf人民体育版《武式太极拳十三式》·乔松茂.pdf人民体育版《杨式太极拳十三式》·杨振铎着.pdf人民体育版《赵堡太极拳十三式》·王海洲.pdf人民卫生版《太极内功》第二版·李经梧·张天戈.pdf人民卫生版《太极内功》第三版·李经梧·张天戈.pdf三世七太极拳.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大杆》·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刀》·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37式》·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老架》·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拳解与论述》·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十三连环剑》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术》·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推手》·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小架》·翟维传.pdf山西科技版《武式太极拳桩功》·翟维传.pdf上海科教版《吴式太极拳基础》·李仁柳.pdf绍堂先生传李派太极十三丹—杜子宇.pdf世传陈式太极拳-陈小旺.pdf世界图书出版《武当赵堡太极拳大全》·原宝山.pdf 世界图书出版《中国八卦太极拳》·赵增福.pdf世界图书出版《中国陈氏太极》·陈正雷.pdf世界图书出版《中国武氏太极》·冀长宏.pdf世界图书出版《中国杨氏太极》·杨振铎.pdf世界图书出版《中国赵堡太极》·赵增福.pdf世界图书出版《中国赵堡太极推手》·赵增福.pdf 随曲就伸:中国太极拳名家对话录-余功保.pdf孙剑云·孙式太极拳诠真(孙剑云着).pdf孙禄堂《太极拳学》第一版.pdf孙式太极剑-孙绿堂[1].pdf.pdf孙式太极拳诠真.pdf孙式太极拳诠真[1].pdf.pdf太极长拳108式揭秘.pdf太极长拳108式揭秘[1].pdf.pdf太极打手捶法[1].pdf.pdf太极法说(吴鑑泉).pdf太极功[1].pdf.pdf太极功法.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刀》·李立群.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剑》·李立群.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快拳》·李立群.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枪》·李立群.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拳慢架》·李立群.pdf太极瑰宝丛书《吴式太极推手汇编》·李立群.pdf 太极混元内功_1.pdf太极混元内功_2.pdf太极混元内功_3.pdf太极混元内功_4.pdf太极剑法精解——附李雅轩43式太极拳[1].pdf.pdf 太极解密十三篇[1].pdf.pdf太极内功(李经梧.张天戈).pdf太极内功.pdf太极内功心法.pdf太极拳_经典拳术论文集.pdf太极拳常识-周稔丰.pdf太极拳的经典拳术论文集.pdf太极拳攻防术图解.pdf太极拳技击实践(李万斌罗名花编着).pdf太极拳讲义(姜容樵).pdf太极拳讲义(吴公藻).pdf太极拳经.PDF太极拳理传真(张义敬).pdf太极拳秘诀评解.pdf太极拳内功理法-魏树人.pdf太极拳内功修炼法.pdf太极拳内劲-吴宗周.pdf太极拳谱笺.太极拳发微.太极拳新论(徐震).pdf太极拳浅说(徐致一).pdf太极拳全书.pdf太极拳拳谱.pdf太极拳入门(冯志强).pdf太极拳散手秘诀谱.doc太极拳使用法(董虎岭).pdf太极拳使用法(董虎岭).pdf太极拳释义-董英杰.pdf太极拳体用全诀(王志远).pdf太极拳研究(唐豪,顾留馨).pdf太极拳要义.pdf太极拳之研究(太极泰斗吴图南讲授·马有清编着).pdf太极拳走架推手问答.pdf太极推手二十六式(张卓星).pdf太极推手技击传真冯志强传授.pdf太极推手秘传(安在峰).pdf太极推手真传(李亭全).pdf太极推手真传(李亭全着).pdf太极之光:太极拳心法密钥.pdf天津古籍版《太极长拳108式揭秘》·熊征.pdf图解泰拳实战技法.pdf图解张绍堂先生传李派太极十三丹—杜子宇.pdf王培生·吴式太极拳诠真(王培生着).pdf王宗岳太极拳经(唐豪).pdf吴式太极拳及其防身应用.pdf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编着.pdf吴式太极拳拳械述真.pdf五十年代版太极拳丛书之二·《太极拳》·孙禄堂原着·孙剑云整理.pdf五十年代版太极拳丛书之三·《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1).pdf 五十年代版太极拳丛书之三·《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pdf五十年代版太极拳丛书之四·《吴鉴泉式太极拳》·徐致一.pdf五十年代版太极拳丛书之一·《太极拳体用全书》·杨澄甫1.pdf武当气功太极拳.pdf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上).pdf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下).pdf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中).pdf武当真传太极拳全书(于化行).pdf武氏太极拳-郝少如[1].pdf.pdf武氏太极拳全书.pdf武氏太极拳图解及太极论·诀.pdf武式太极拳(郝少如).pdf武式太极拳阐秘.pdf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王建华编着.pdf 武学丛书第一辑之三《太极拳谱理董辨伪合编》·徐震.pdf 武学丛书第一辑之四《太极拳考信录》·徐震.pdf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再版本.pdf杨健忠-太极拳学.pdf杨少侯太极拳用架真铨(李琏).pdf杨氏太极刀枪精解+陈龙骧+李敏弟著[1].pdf.pdf杨氏太极拳法精解.pdf杨氏太极拳真传-赵斌[1].pdf.pdf杨式太极拳(傅钟文).pdf杨式太极拳:发劲、运气、练势.pdf杨式太极拳1963年版.pdf杨式太极拳1963年版[1].pdf.pdf杨式太极拳法精解-陈龙骧李敏弟.pdf杨式太极拳架详解.pdf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练习与技击运用-黄康辉王建华编着.pdf 杨式太极拳诠释:理论篇(王志远编着).pdf杨式太极拳诠释:练习篇.pdf杨式太极拳诠释——理论篇(王志远).pdf杨式太极拳诠释——练习篇(王志远).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魏树人).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系列之二-行拳心法.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系列之四-内功修炼法.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系列之一-内功理法.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三-拆架拆手.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四——内功修炼法(魏树人).pdf 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五-内功劲法.pdf杨式太极拳术述真之一——内功理法(魏树人).pdf 杨式太极拳述真(修定本).pdf杨式太极拳述真之二——行拳心法(魏树人).pdf杨式太极拳述真之三——拆架拆手(魏树人).pdf杨式太极拳述真之五——内功劲法(魏树人).pdf杨式太极拳用法解要.pdf杨式太极述真_汪永泉讲述_魏树人_齐一整理.pdf杨禹廷太极拳动作解说.pdf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李秉慈).pdf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pdf原始太极拳(安声远授+骆巨方大演练)[1].pdf.pdf怎样练习太极拳(顾留馨着).pdf赵堡太极拳诠真(王海洲).pdf赵堡太极拳十三式(王海洲).pdf正宗吴式太极拳[1].pdf.pdf郑子太极自修新法.pdf中国陈氏太极-陈正雷.pdf。
太极拳“十八在诀”解
太极拳“十八在诀”解作者:来源:《少林与太极》2017年第03期“十八在诀”,又称“十八句诀”,为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次子杨班侯(1837-1892年)所传,首见于杨班侯再传弟子吴孟侠所著《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之中。
这短短十八句话七十二个字,精辟、准确地阐明了太极拳的劲力、劲点、劲法等动作要领,对于准确把握太极拳的技术内涵大有裨益。
[原文]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捌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
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注释]掤在两臂:掤劲的功能发挥在两臂的圆撑力量上,这种支撑力在任何动作中都须主动使用。
捋在掌中:捋是破掤的手法。
左右两捋的知觉力全在两掌,由掌的知觉力探听对方的轻重虚实,然后可以随着捋式进招。
挤在手背:挤是击出的手法。
在捋开对方防御的掤式以后,遂以挤手进而攻之;搭手要用手和臂加在对方的空隙点上挤按之,如两手合用可增加击力。
按在腰攻:按是用两手推出之式发出进击的力量,全以腰部为主力。
采在十指:采是用手抓实,以十指之力用力嵌牢。
捌在两肱:捌式是取对方的全臂,用我一手抓住对方之肘,一手抓住其腕,用力向下捋带之手法。
两肱即两臂。
肘在屈使:肘是运用肘力发击对方。
不论进攻与反击,在用时要屈回小臂,以肘尖顶撞或横击。
靠在肩胸:靠法是要用肩头靠击对方的胸部,或者用膀来靠击对方的腰肋部。
进在云手:云手的手法,在太极拳里占一个进字,就是要向对方进入的手法,云手是其一。
退在转肱:在太极拳里,倒转肱走法占一个退字,就是在闪避对方来势和不及还手时使用,是退的方法之一。
顾在三前:顾是照顾和防护的意思,就是和对方接手时先要把自己的眼前、手前、脚前三方面照顾好,以免被对方击中。
盼在七星:盼是注意看望,也可说是警惕的意思。
七星是指身体上的七个部分所在,就是头、肩、肘、膝、胯、手、足这七个部位,在与对方接手时,不论在静中或动中,都要时时刻刻地小心照顾到。
杨班侯传太极拳九诀
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三)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
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
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攻。
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着法灵。
左蹬脚踢左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四)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掤莫让先。
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
逞势进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五)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
练拳不谙虚实理,框费功夫终无成。
? 1 杨班侯传太极拳九诀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就出现在这里。
小
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锋。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二)十三字行功诀
1. 十三字
杨班侯传太极拳九诀(一)全体大用诀
陈氏81式基础拳法
陈氏81式基础拳法陈氏太极实用拳法一路拳法(81式基础拳法)陈氏太极实用拳法,共有两路拳法,一路81式是基础拳法,二路64式炮捶。
下面我就把这两路拳法,套用基本功功法,连同实用方法,向学者做图、文讲解。
拳法动作中的方向,是按朝东方起势后,拳法演练时的东、西、南、北四正方向,和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斜方向定向的。
同时讲明了拳法中眼法所看方向,身法旋转后胸脯所朝方向,步法的行走方向,步型站位方向,手法运动方向,和手法运动方向中的公转、自转的缠法规律,还有手型在定势后的所朝方向。
拳法图解照片,也是按朝东方起势后拳法演练时的实际方向拍照的。
凡在拍照的图解照片中,看不到双手时,一律加正面照片,为副图图解。
实用方法的成像只要能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取像的角度是不按拳法演练实际方向的。
本书中拳法的动作讲解顺序为:眼法、身法、胸向、步法、步型、手法、手型。
这些顺序在实际演练时,是周身一动无有不动的,是不分这些顺序的整体运动。
文字中有很多“随身法”“同时”等字,指的就是这些顺序是同时而动的整体运动,不能分开做。
本书中在讲解步法时,只讲明了步法行走方向,和行走中所经步型及定势步型。
没有再讲步法行走中的规格,因这些规格要求,在基本功功法章节中,都做了详细讲解,在此章节中不再复述。
步型中“马步”与“无极桩”的内涵一样。
本章节中,所讲解的实用方法,完全是按照拳法动作设计而成。
这仅是让学者知道什么是本拳法的、捋、挤、按、采、、肘、靠。
而、捋、挤、按、采、、肘、靠,在实战运用中,是一种相通相联,博大精深,又千变万化无穷尽的技术,绝非像我在本书中设计的这样简单。
既是相通相联,又变化无穷,这就像货币换商品一样,是随心所欲的,绝不象我本书中设计的这样“专款专用”。
不管是哪种用钱方法,都离不开“钱”,而此“钱”即是功夫。
身上没有功夫,什么样的、捋、挤、按、采、、肘、靠,使出来都没有效果。
这就像现代武器一样,再先进的枪弹,给一位没有枪法功夫的人去使用,都是威力不大的武器。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内家拳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是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拳术套路,注解如下:太极拳九诀:1. 粘连诀,指在搏斗中保持与对手的黏附和连接,以便随时利用对方的力量进行反击。
2. 拉劲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不断地感受和运用身体的拉力,使身体的各个部分都能协调运动。
3. 开合诀,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要注重身体的开合和收放,以达到动作的自然流畅和连贯。
4. 沉着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保持身体的沉着和稳定,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5. 松柔诀,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要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松散性,以便更好地应对对手的攻击。
6. 启动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通过自身的内力和呼吸来启动身体的各个部分,使动作更加灵活和有力。
7. 沉腰诀,指在太极拳的动作中,要注重腰部的发力和运动,以便更好地发挥身体的力量。
8. 松身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保持全身的放松和舒展,以便更好地感受和运用内力。
9. 静中含动诀,指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要保持身体的静定和动态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掌握拳术的精髓。
太极拳八十一式是太极拳的套路,包括起势、单鞭、云手、高探马、玉女穿梭、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单鞭、云手、白鹤亮翅、斜飞势、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单鞭、云手、高探马、玉女穿梭、转身搬拦捶、如封似闭、单鞭、云手等。
这些套路包含了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技术要领,通过练习这些套路,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耐力,同时也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总的来说,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是太极拳的基本理论和拳术套路,通过深入理解和反复练习,可以帮助练习者掌握太极拳的精髓,提高身体素质和武术技能。
太极拳九字诀
太极拳九字诀
太极拳是一项具有健身价值、娱乐功能、教育价值等于一身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武术。
下面是店铺专门为您整理好的:太极拳九字诀。
太极拳九字诀
打太极拳九要:敬、静、定、慢、匀、柔、圆、松、整。
悟其要韵之。
太极九字敬为首,敬事敬师敬道友。
敬事乐群方能道,敬人人敬人更高。
太极神功须守静,洗心涤虑浊徐清。
以静制动动犹静,动静互根妙始生。
不偏不易为中定,气沉势稳心灵明。
虚实变化定中发,意守丹田功夫深。
毋骄毋惰事从容,慢练潜修日日功。
抽丝挂线能贯串,冷快绝伦在慢中。
轻灵贯串在均匀,行云流水一气成。
九曲连珠不断续,平稳均衡病不生。
行拳最忌僵拙力,专气致柔须谨记。
粘连黏随不丢顶,以柔克刚最神奇。
太极原是一圆圜,左旋右转本无边。
妙手一着一太极,乃乘千钧不可沾。
习拳一生都求松,松透乃得力世功。
软弱并非松之过,万劫不复在其中。
太极讲求一个整,完整一气力千钧。
内外相合上下随,身心术德全赖君。
太极拳口诀及要领
太极拳口诀及要领一、全体大用诀:(这一诀是招式)太极拳法妙无穷,堋捋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
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
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攻。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
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着法灵。
左蹬脚踢左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锋。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二、十三字行功诀:十三字:“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 口诀: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着势难逞。
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
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
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
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三、十三字用功诀: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
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
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四、八字法诀:三换二一挤按,搭手遇掤莫让先。
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入攻守要采,力在惊弹走螺旋。
太极拳“十八在诀”详解
太极拳“十八在诀”详解“十八在诀”,又称“十八句诀”,为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禄禅次子杨班侯(1837-1892)所传,首见于杨班侯再传弟子吴孟侠所著《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之中。
这短短十八句话、七十二字,精辟、准确地阐明了太极拳的劲力、劲点、劲法等动作要领,对于准确把握太极拳的技术内涵大有裨益。
一、“十八在诀”总论在历代太极宗师的拳论中,都对“十三势”有着重要的论述。
所谓“十三势”,是指太极拳十三种基本技法的名称,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太极拳就是由这“十三势”中的单式组合构成,在各个单式周而复始的演练过程中,形成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绵延不断之势,故而太极拳又被称为“长拳”、“绵拳”(“绵拳”是绵软之意,不是“绵延不断”之意)或“十三势”(也有人认为早期叫“十三势”,后来改称“太极拳”,尚无定论)。
既然“十三势”在太极拳中如此重要,那么这“十三势”又如何做?有何功用?劲点在何处?劲法如何运用?要点何在?对于这些,历代太极拳家多用“诀”来说明,比如“十三字行功诀”、“十三字用功诀”、“十八在诀”等,都是前辈们从不同角度对“十三势”含意或功用的“点化”。
“十八在诀”,因其十八句话中各有一个“在”字而得名。
这里的“在”字,意指“在于”、“要点何在”。
其内容除了包括“十三势”的名称和要点解释外,还多了“中、滞、通、虚、实”五种整体技法及其解释。
就技法而言,太极拳的技术内容也不限于“十三势”,这十三个字只是对太极拳丰富技术内容所作的高度提炼、概括和浓缩(当然也有古人附会“八卦”、“五行”和数之意)。
其核心技法是四个字:掤、捋、挤、按,也叫“四手”或“四正手”,也就是揽雀尾所包含的几个动作。
采、挒、肘、靠四种技法称为“四隅手”,与掤、捋、挤、按合起来叫“八法”。
在推手中,两个人通过手臂的听劲和应变,“八法”相互配合使用。
“八法”之外,“十三势”还强调在行拳中应注意步法、手法、眼法在五个方位的变化——“进、退、顾、盼、定”。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各式名称和口诀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各式名称第一式预备式第二式金刚捣碓第三式懒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闭第五式单鞭第六式第二金刚捣碓第七式白鹤亮翅第八式斜行拗步第九式初收第十式前蹚拗步第十一式第二斜行拗步第十二式再收第十三式前蹚拗步第十四式掩手肱捶第十五式第三金刚捣碓第十六式披身捶第十七式背折靠第十八式青龙出水第十九式双推手第二十式三换掌第二十一式肘底捶第二十二式倒卷肱第二十三式退步压肘第二十四式中盘第二十五式白鹤亮翅第二十六式斜行拗步第二十七式闪通背第二十八式掩手肱捶第二十九式六封四闭第三十式单鞭第三十一式运手第三十二式高探马第三十三式右擦脚第三十四式左擦脚第三十五式蹬一根第三十六式前蹚拗步第三十七式击地捶第三十八式翻身二起脚第三十九式兽头势第四十式旋风脚第四十一式蹬一根第四十二式掩手肱捶第四十三式小擒打第四十四式抱头推山第四十五式三换掌第四十六式六封四闭第四十七式单鞭第四十八式前招第四十九式后招第五十式野马分鬃第五十一式六封四闭第五十二式单鞭第五十三式双震脚第五十四式玉女穿梭第五十五式懒扎衣第五十六式六封四闭第五十七式单鞭第五十八式运手第五十九式摆脚跌叉第六十式左右金鸡独立第六十一式倒拳肱第六十二式退步夺肘第六十三式中盘第六十四式白鹤亮翅第六十五式斜行拗步第六十六式闪通背第六十七式掩手肱捶第六十八式六封四闭第六十九式单鞭第七十式运手第七十一式高探马第七十二式十字摆莲第七十三式指裆捶第七十四式白猿献果第七十五式六封四闭第七十六式单鞭第七十七式雀地龙第七十八式上步七星第七十九式退步跨虎第八十式转身双摆莲第八十一式当头炮第八十二式金刚捣碓第八十三式收势1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各式口诀详细介绍:陈氏太极拳新架属陈长兴传统老架系列,由十七世祖陈发科大师所创。
其特点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
拳架以“崩捋挤按”四正手的运用为主,以“采洌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以柔化劲为主,发劲为辅,柔中寓刚,力求柔顺。
外形以缓柔稳为主,疾刚跳跃为辅。
81式太极拳
八十一式陈氏太极拳
1、金刚捣碓
2、拦擦衣
3、六封四闭
4、单鞭
5、左转身捣碓
6、白鹤亮翅
7、搂膝拗步
8、初收
9、斜行拗步10、再收11、前堂拗步12、掩手肱捶13、右转身捣碓14、十字手15、庇身捶16、背折靠17、下掩手捶18、双推手19、三换掌20、肘底捶21、倒卷肱22、白鹤亮翅23、搂膝拗步24、闪通背25、进步掩手肱拳26、退进步拦擦衣27、六封四闭28、单鞭29、上云手30、高探马31、右插脚32、左插脚33、左转身蹬脚34、前堂拗步35、击地捶36、二起脚37、护心拳38、旋风脚39、右转身蹬脚40、掩手肱捶41、小擒打42、抱头推山43、三换掌44、单鞭45、前招46、后招47、野马分鬃48、左转身六封四49、单鞭50、退步双震脚51、玉女穿梭52、拦擦衣53、六封四闭54、单鞭55、中云手56、双摆莲脚57、跌岔58、左金鸡独立59、右金鸡独立60、倒卷肱61、左转身进步挤62、顺拦肘63、白鹤亮翅64、搂膝拗步65、闪通背66、进步掩手捶67、进退步拦擦衣68、单鞭69、下云手70、高探马71、十字摆莲脚72、指裆捶73、猿猴献果74、六封四闭75、单鞭76、穿地龙77、上步骑鲸78、退步跨虎79、转身双摆莲脚80、当门炮81、左转身捣碓。
杨氏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
《杨氏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要求太极拳在运动上的主要要求是:松、稳、慢、匀以及连绵不断、平气舒展。
这里着重谈一谈松、稳、慢、匀四个字。
松:是机体内外都要松驰舒服,首先放松大脑,俗称“平心静气”,心者意也,在开始操作的前后,要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于静中生动的意义,使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不紧张,在松弛愉快里,得到休息调整,发挥它对机体各系统的支配能力,而达到内壮的效果。
稳:是在操作时,招式要稳,要中、要正,做到“尾闾中正神贯顶”。
“尾闾中正”就是把脊椎和颈椎竖直,以中心的活动力来运用重心的支撑力,避免偏重,使周身得到均衡的活动。
“神贯项”又叫“顶头悬”,是以神气贯顶的意思,所谓神有所持,意有所思的表现,也就是收敛了高级神经中枢的分散力,使之集中,而另有一种专一想象的目标。
慢:是在操作时,动作要慢,以意的支配,而表现到机体四肢上,由极静中生出来的动是极动,由极慢中生出来的快是极快,所以在运动时,要不急不躁,在这似动而不急动、似静而不纯静的活动中,完成这一整套的练法,使得周身的关节,得到平常活动范围以外的超然活动;可是外虽动,而不扰于内,这样的操作,非但不伤气,且可养气,能使全身的筋骨、关节和肌肉,受不到激烈压迫;由于起伏转折的动作,可以逐渐达到体质健康的目的。
因此年老体弱的人,进行这种由浅入深的身体锻炼,是适合的。
匀:是在操作的姿势上,应当舒展的尽量使之舒展,应该紧凑的也要适当地紧凑,不可有团聚和气滞的动作,呼吸与姿势都要均匀平和。
这样不但可以帮助血液循环,而且可使肺活量加强。
在这松、稳、慢、匀和连续不断的活动中,来完成太极拳的一套练法,久之自可取到改善健康状况的效果。
太极拳九个要诀原文一、全体大用诀:太极拳法妙无穷,堋捋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详释
陈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详释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路(81式)名称为金刚捣碓、拦擦衣……左转身捣碓。
现逐式详释如下:预备式面、眼向正北。
平心静气,周身放松,眼平视正前方。
双腿分开一肩宽,自然站立。
两手手心向里松垂于两胯外侧(图—预备式)。
(一)金刚捣碓此式共有七个动作。
1.眼法不变向北。
身略左转。
胸向正前方。
两腿随身左转下蹲,松裆弓膝成小正马步。
同时右手顺缠走里左上弧线转到胸前,手心侧向左后上斜角,中指扬向前上斜角。
左手配合右手同时逆缠走外右上弧线转到下颏前方的一尺位置,手心侧向右后下斜角,中指扬向右前上斜角。
(图1—1)。
作用:正前方掤法。
假设有人从正前方用右手攻我胸部,我身略左转用右手腕接对方右手腕外侧,拨其来势使其落空。
同时以左手腕按其右肘关节外上侧,以防其进肘。
2.眼法不变向北。
身略右转,胸向右前斜角。
右腿变顺缠,弓膝松裆塌劲以右脚根为轴,向右前斜角外摆脚尖450;左腿同时变逆缠,以左脚尖为轴,向左后斜角旋转脚跟,成右小盘步。
同时右手变逆缠,以手领肘走外右上弧线向右上斜角上转,高与口齐,手心侧向右前下斜角,中指扬向左前上斜角;左手配合右手变顺缠,在原处松肩沉肘,下塌外碾,走里右小弧线,手心侧向右前上角,中指扬向左前上斜角,两手距离一肩宽(图1—2)。
作用:双手右引掤法。
对方右手被我掤化后,用肩肘连环法攻击我的胸部,我随势右旋身用右手腕拨其右腕部;左手顺缠,配合右手成引掤法。
3.眼法不变向北。
身继续右转,右腿仍顺缠弓膝,松踏裆劲。
左腿提膝经右腿里侧,勾起左脚尖,以脚根贴地逆缠,走里前弧线,向左前方前进约两肩宽(最大三肩宽),成左仆步。
右手同时仍逆缠走外右上弧线继续向右上斜角上转,高与眼齐,距眼尺许,手心仍侧向右前下斜角,中指仍扬向左前上斜角。
左手配合右手顺缠,走里右上弧线松肩收肘,肘尖收到胸前,手的高度不变,手心仍侧向右后上斜角,中指仍扬向左前上斜角。
两手距离仍保持一小臂宽(图1—3)。
作用:进左步双手右采法。
不肯轻易告人的杨氏秘传太极拳九诀,练太极的快来收了吧!
不肯轻易告人的杨氏秘传太极拳九诀,练太极的快来收了吧!据说,在当年,这是,杨氏太极拳轻易不肯传人的秘诀,练太极的一定要读读啊,整体读读呀,九个诀的含义,几乎全是讲的技击用法,太极拳是武术,武术必讲技击,技击是其灵魂。
有志于此艺者,更要读读了,可能很多太极拳者或读懂或读不懂早就读过了,不过,笔者接触的很多拳友确实根本连知也不知,兹以整理,不作多释,此只为方便热爱太极者一读:很显然,揽雀尾,单鞭、海底捞月、搂膝拗步,这式子名都是杨氏太极拳的动作名称,练杨氏的一看或许就明白说的是哪招哪式,其实,太极拳几大流派,虽名称式子有所区别,但不乏有迹可循,相通相连,譬如,揽雀尾无外乎四正手而已,很相通陈氏太极的懒扎衣到六封四闭。
用法是全套姿势在演练中的技击方法和体用相和的道理:此诀贯通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十三势而已。
意为主,神要凝。
画龙点睛就在这一句,不论哪个流派的太极拳,这个必须的。
操练不按体和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说的好的很,学以致用。
鲁迅说,读死书害己,一开口就害人。
化用一下:练死拳害己,一开讲就害人。
体用结合,精益求精。
“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句有一句之法,字字珠玑,句句锦锈。
”前些年曾看到有人作文说,杨氏太极拳讲的是抽丝劲,陈氏太极讲的是螺旋缠丝劲,螺旋劲与抽丝劲两个劲,杨氏讲抽丝劲,没有缠丝劲。
呵呵,那,何以,力在惊弹走螺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矣。
兵法、拳术、无外乎虚虚实实。
环,圈呗,可不可以说是乱圈诀,呵呵,环环相扣,圈圈相套。
大概就如兵法连环计吧,圈总是不好听吧,圈套圈套,呵呵,当然,这不是或褒或贬太极喔,其实,大方无隅,越圆越正。
外圆内方。
存乎一心而已。
关键在练者心正与不正,真明了大道之理,一定是圆的,心一定是正的。
因此,古代这些都是守之又守,秘而不宣的。
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放收任君走。
开合、虚实、正隅、放收、轻重、来去、刚柔......这句子,说不到点子上就不是诀。
王培生传吴式太极拳老架八十一式详谱
王培生传吴式太极拳老架八十一式详谱每周一言26、27、28为了便于门人学习感悟吴式太极拳八十一势老架的精髓,我把王培生宗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动作名称记入谱内,并对这些传统名称略作解说。
一家之言,仅供参照。
若真能有助于大家对老架的理解与领悟,则谢天谢地、谢先师的在天之灵,我心足矣。
关振军 2019.8.12八十一式老架详谱(面对正南)预备式(无极桩功)第一式起势(两组意念)1、韦陀捧球(两掌前掤)面对正南2、雄狮踩球(两掌下采)面对正南第二式揽雀尾之一(又名通任督)(十二组意念)1、见入则开(左式)(退步展臂:引入)面对正南2、遇入则合(左式)(进步前冲:打挤)面对正南3、见入则开(右式)(退步展臂:引进)面对正西4、遇入则合(右式)(进步前冲:打挤)面对正西5、后拽九头牛(坐步两掌后拽)面对正西6、前推八匹马(弓步双掌前按)面对正西7、后拽九头牛(坐步两掌后拽)面对正西8、前推八匹马(弓步双掌前按)面对正西9、量天尺(双掌后捋、翻掌抱球,坐步左捋)面对正西10、右掌前掤(右弓步右掌前掤)面对正西11、右掌后掤(左坐步右掌后掤)面对正西12、右掌前按(左转右掌前按)面对正南第三式斜单鞭(四组意念)1、推掌撤步(右掌右推、左脚撤步)面对东南2、右掌变钩(右掌变钩、左脚落平、重心左移)面向东南3、左掌平捋(左掌向左划弧、再重心右移、再左移、蓄力)面向东南4、拉单鞭(左掌向左按出、右钩右拉)面向东南第四式提手上式(四组意念)1、右抱七星(扣左脚、右转身,右抱七星)面向正南2、左推切掌(右小臂前横,左掌打挤)面向正南3、右鹅头掌(小擒拿、右掌变钩上提,鹅头掌击出)面向正南4、展指望天(右钩松开变掌上指、抬头望天)面向正南第五式白鹤亮翅(四组意念)1、掌打百汇(右掌下按、低头看)面向正南2、俯身左转(俯身左转、左掌贴左腿外侧双掌划弧、左掌心朝正东)3、两掌上掤(转身面对正南、双掌十指朝天)面向正南4、双肘下坠(转掌沉肘下蹲、两掌心朝后)面向正南第六式搂膝拗步(十三组意念)1、狮子摇头(此为武当金蟾派内功,名为狮子摇头滚珠丹,动作细腻、意念繁多为丹田妙用之始,命门发力之初,武术内功呼吸开合之基)面向正南2、左掌下按(左转开步、左掌下按过九穴,懒羊抬头竖腰脊)面向正东3、右掌前按(无名指引领、穿针引线,坐腕突掌、左掌中指找尺骨头后移发力)面向正东4、左抱七星(坐身双掌虚合)面向正东5、狮子摇头(左式搬球、先放左侧、后放右侧、右掌虎口套耳)面向正东6、左掌下按(左转开步、左掌下按过九穴,懒羊抬头竖腰脊)面向正东7、右掌前按(无名指引领、穿针引线,坐腕突掌、左掌中指找尺骨头后移发力)8、狮子摇头9、右掌下按10、左掌前按11、狮子摇头12、左掌下按13、右掌前按第七式手挥琵琶(四动)1、左抱七星面向正东2、右抱球(左掌向右划弧与右掌合抱、重心移右脚)面向正东3、托球立身(左掌托球向上左腿直立,迈出左步、右脚被带起)面向正东4、左转挥球(底盘不动上身左转、向左挥掌)第八式搬拦捶(四动)面向正东1、脑后摘盔(左掌向右后划弧、重心移右脚,左掌与右掌虚合抱)2、双掌左搬(上左步,弓膝双掌抱球左搬)3、坐身左拦(变左弓步为右坐步、左掌前伸)4、右拳前冲(左腿前弓、右拳前伸)第九式如封似闭(两动)1、坐身开封(双小臂成斜十字相交)面向正东2、双掌前按(弓左膝双掌前按)面向正东第十式抱虎归山(两动)1、二郎担山(双掌下采,右转身双臂平转)面向正南2、十字手(立身双掌高举过头,双手在交叉成斜十字、下蹲)面向正南第十一式斜步搂膝(六动)1、狮子摇头(面向正南)2、左掌下按(转身45度变坐步,面向东南)3、右掌前按(面向东南)4、狮子摇头(转身180度面向西北)5、右掌下按(面向西北)6、左掌前按(面向西北)第十二式揽雀尾之二(又名拜八门、十六肘)1、一阳肘⑴2、一阴肘⑵3、系尾式(双掌虚合左手心朝上、右手心朝下,翻转变左手心朝下、右手心朝上,双手如捆物状,各牵一绳头向外拉,形成两肘横击之势)⑶4、乾坤掌(遮阳肘)⑷5、肘底枪⑸6、牵马式(左右各一肘)⑹⑺7、开花炮(肘开花)⑻8、依山靠(顶心肘,扣脚、面向东南)⑼9、王母拐线(拐线肘,面向东南)⑽10、戳天肘⑾11、翻天印——撤肘(面向西北)⑿12、肘打杜门(右式)⒀13、肘打杜门(左式)⒁14、系尾式(横展双肘)⒂15、拜八门(右掌前掤、右掌后掤)16、掌按八方(开始时沉肘)⒃第十三式斜单鞭(四动)1、推掌开步2、右掌变勾(移重心)3、左掌平捋(移重心)4、左掌平按(拉单鞭,面向西南)第十四式肘底捶(又名老熊拦路、四动)1、一膝肘(转左足跟、面向正南,向东横击左肘)2、二膝肘(右上步、左转身,两膝扭转向东,右拳横击、左肘后击)3、右拳前冲(面向正东)4、肘底藏捶(面向正东)第十五式倒撵猴(二十动)(一)左式:1、展臂托天(拗步、右掌在前)2、独立平衡(右腿独立)3、折臂撤步(撤左步)4、拗步前按(左掌前按)(二)右式:5、展臂托天(拗步、左掌在前)6、独立平衡(左腿独立)7、折臂撤步(撤右步)8、拗步前按(右掌前按)(三)左式同(一)9、10、11、12(四)右式同(二)13、14、15、16(五)左式同(一)17、18、19、20第十六式斜飞式(四动)1、通督脉(转双臂小指朝天,面向正东)2、虎洗脸3、左上步(面向东北)4、左肩打靠第十七式提手上式(四动)1、右转抱七星(面向正南)2、推切掌(面向正南)3、鹅头掌(面向正南)4、展指望天(面向正南)第十八式白鹤亮翅(四动)1、右掌下拍(面向正南)2、俯身面东3、双掌上掤(面向正南)4、双肘下坠(面向正南)第十九式搂膝拗步(三动)1、狮子摇头(面向正南)2、左掌下按(面向正东)3、右掌前按(面向正东)第二十式海底针(四动)1、中指指天(面向正东)2、千斤坠地(面向正东)3、海底刺针(面向正东)4、定海针(面向正东)第二十一式闪通臂(二动)1、撩阴掌(顺步撩阴,面向正东)2、通臂掌(上步转身按掌)第二十二式披身捶(二动)1、朝天献肘(面向正南)2、披身撤肘(面向正西)第二十三式卸步搬拦捶(四动)1、双掌左搬(面向正西)2、撤右步(面向正西)3、坐步左拦(面向正西)4、右拳前冲(面向正西)第二十四式揽雀尾(又名一阴一阳、扶正气,六动)1、翻拳上步(此动为拿,面对正西)2、右掌前掤(此动为发,面对正西)(两动合一,即为老谱中的捲搓捶)3、右掌后捋(翻掌时意想大指少商穴)4、右掌前掤(前掤时意想食指商阳穴)5、右掌后掤(面向正西)6、右掌前按(转身面向正南)第二十五式正单鞭(四动)同第三式只是向东开步,面向正南第二十六式云手之一(一横一竖转身180度,注意立小臂,两掌划弧,运转呈现春夏秋冬之意,五动,面向正南)1、左掌平捋2、右掌平捋3、左掌平捋4、右掌平捋5、左掌平捋第二十七式左高探马(二动)1、左探掌(左转身收左脚,两掌虚合,出左步,右掌前伸,面向正东)2、两掌相措(手不离肘,肘不离手,上下相措)第二十八式右分脚(二动)1、两臂高举(举臂提足,沉肘右提膝,面向正东)2、两掌外分(分掌右脚踢出,脚面绷直,可踢胸点肋)第二十九式右高探马(二动)1、右探掌2、两掌相措第三十式左分脚(二动)1、两臂高举(高举两臂提左足,沉双肘、提起左膝)2、两掌外分(两掌外分、左脚踢出)第三十一式转身左蹬脚(二动)1、提膝独立(收左脚、提左膝、右腿独立,面向正东)2、转身蹬脚(左转180度,蹬出左脚,面向正西)第三十二式进步栽捶(八动)1、正冠捋髯(面向正西)2、狮子摇头3、右掌下按4、左掌前按5、狮子摇头6、左掌下按7、右掌前按8、前栽后撩(右掌变拳向左膝前下冲,左掌变勾向背后撩)第三十三式翻身披身捶1、开亮双捶(右转身90度,双拳高举,向左右平展,面向正北)2、披身打捶(右转身90度,开右步、右拳侧击、拳面朝下、后撤右肘,面向正东)第三十四式二起脚(又名飞脚、二蹦高)1、腾空拍脚(左脚踢出,腾空右脚踢出,拍右脚)第三十五式打虎式(四动)1、双掌右后捋(向西南撤步2、蹲身伏虎(右式)(眼看东北)3、双掌左后捋(向西北撤步)4、蹲身伏虎(左式)(眼看东南)第三十六式提步蹬脚(二动)1、提膝开胯(提起右膝,向右开胯)2、蹬右脚(面向正东)第三十七式双峰贯耳(二动,面向正东)1、胸前插掌2、双拳合击第三十八式披身蹬脚(四动)1、右转歇步合抱(面向正南)2、举火烧天(双拳高举过头)3、提膝独立(提起左膝)4、向左侧蹬脚(面向正南)第三十九式回身蹬脚(转身横踹垛子脚,二动)1、转身落脚(右转身90度,左脚落地,下蹲合抱)2、右脚横踹(立身掖柳,提右膝,侧身右脚横踹)第四十式搬拦捶(四动)1、正冠捋髯(面向正东)2、双掌左搬(面向正东)3、左掌拦(面向正东)4、右拳前冲(面向正东)第四十一式如封似闭(面向正东)1、坐步后引2、弓步前按第四十二式抱虎归山(面向正南)1、右转二郎担山2、十字手第四十三式斜步搂膝(六动)同十一式(面向西北)第四十四式揽雀尾之四(又名练颖子、狮子大开口,六动)1、狮子开口(右手提左手落,形如狮子开口,面向西北)2、虚合绕足(两掌虚合,向左捋到左胯,再对左足跟,沿左足外侧移到足尖,再由足尖沿足内侧转到足跟,而后移到右足跟,沿右足内侧移到足尖,再由足尖沿右足外侧移到足跟)3、翻掌左捋4、右掌前掤5、右掌后掤6、右掌前按第四十五式斜单鞭(四动)与前第三式动作相同,只是面对西南第四十六式野马分鬃(十四动)面向正西(一)右野马分鬃1、六爻式(两掌虚合、形式抱七星,而有不同,意想两臂交叉、两腿交叉,其形体如上下两个×,如八卦的符号六爻。
太极拳九诀全解之八:《十八在诀》
太极拳九诀全解之八:《十八在诀》太极拳九诀全解之八:《十八在诀》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採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进在云手,退在卷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逼)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注释>“掤在两臂”:掤劲的功能,发挥在两臂的圆撑力量上,这种支撑力,在任何动作中,都须主动使用。
“捋在掌中”捋是破掤的手法,在捋开对方防御的,掤左以后,随以挤手进而攻之;搭手要用手和臂加在对方的空隙点上挤按之,如两手合用可增加击力。
“按在腰攻”按是以两手推出之势,发出进击的力量,全以腰部为主。
“採在十指”採是用手抓实,所以十指之力,用力箝牢。
“挒在两肱”挒式是取对方的全臂,用我一手抓住对方之肘,一手抓住其腕,用力向下捋带之手法,两肱就是两臂。
“肘在屈使”肘是用肘力发击对方,不论进攻与反击,在用肘要屈小臂,以肘尖顶撞或横击。
“靠在肩胸”靠法是要用肩头靠击对方的胸部,或者用膀来靠击对方的腰肋部。
“进在云手”云手的手法,在太极拳里占一个“进”字,就是要向对方进入手法,云手是其一。
“退在卷肱”在太极拳里面“倒卷肱”的击法占一个“退”字。
就是在闪避对方来势和不及还手时使用,是退的方法之一。
“顾在三前”顾是照顾和防护的意思。
就是和对方接手时先要把自己的眼前、手前、脚前三个方面照顾好,以免被对方击中。
“盼在七星”盼是注意看望,也可说是警惕的意思。
七星是指身体上主要部分的七个所在:肩肘膝胯头手足。
这七个部位,在于对方接手时,不论是在静中或动中,都要时时刻刻地小心照顾到。
“定在有隙”定是找对方的空子。
在和对方交手时,不可冒进,得到进手的机会,就立刻不停地发手,达到先发制人的目的。
“中在得横”中是击中。
要想将对方击中,必须得到对方的横,横就是在和对方交手时,我转身找对方的侧面,对方的侧面在我面前叫做横,得着对方的横,立即发着进击。
“滞在双重”双得是两方的重心相遇,就是力与力争了,这样不能闪、转、腾、挪的灵活变化,故要避免双得。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太牛连元的弟子吴孟侠、吴兆峰所著《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首次公布了太极拳九诀,在太极拳界颇有影响,被誉为“字字珠玑,句句锦绣”。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
欢迎阅读!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原文全体大用诀太极拳法妙无穷,掤履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
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背上托架功。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
脘中反有闭拿手,云手三进臂上攻。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
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着法灵。
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锤下靠为锋。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全体大用”是说明了太极拳大功架全套的练法,内中包含着有体有用。
体:就是拳中的主题。
用:就是拳中姿势的运用。
它的主体有十三字。
即: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用法是全套姿势在演练中的技击方法和体用相和的道理。
兹逐句注解如下:“大极拳法妙无穷,掤履挤按雀尾生。
”太极拳除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功能以外,在练和用的方法上也是具有特殊的妙外的。
在它的开始式子“揽雀尾”里面,包含着掤履挤按四个动作,组成十三字主体中的精华。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斜走单鞭胸膛占”按照练法来解释,在技击方面:如果对方用左手迎面打来,我急以右手勾挂来手,同时以左手击其胸部。
传统杨氏太极拳81式分解教学部分
传统杨氏太极拳81式分解教学部分传统杨氏81式太极拳讲义81式拳谱1,预备势;2,揽雀尾;3,单鞭;4,提手;5,白鹤亮翅;6,搂膝拗步;7,手挥琵琶;8,左右搂膝拗步;9,手挥琵琶;10,进步搬拦捶;11,如封似闭;12,十字手;13,抱虎归山;14,肘底看捶;15,倒撵猴;16,斜飞式;17,提手;18,白鹤亮翅;19,搂膝拗步;20,海底针;21,扇通臂;22,撇身捶;23,上步搬拦捶;24,上步揽雀尾;25,单鞭;26,云手;27,单鞭;28,高探马;29,右分脚;30,左分脚;31,转身蹬脚;32,左右搂膝拗步;33,进步栽捶;34,翻身白蛇吐信;35,上步搬拦捶;36,右蹬脚;37,左右披身伏虎;38,回身蹬脚;39,双风贯耳;40,左蹬脚;41,转身蹬脚;42,上步搬拦捶;43,如封似闭;44,十字手;45,抱虎归山;46,斜单鞭;47,野马分鬃;48,进步揽雀尾;49,单鞭;50,玉女穿梭;51,进步揽雀尾;52,单鞭;53,云手;54,单鞭下势;55,金鸡独立;56,倒辇猴;57,斜飞势;58,提手;59,白鹤亮翅;60,搂膝拗步;61,海底针;62,扇通臂;63,撇身捶;64,上步搬拦捶;65,上步揽雀尾;66,单鞭;67,云手;68,单鞭;69,高探马;70,十字腿;71,搂膝指裆捶;72,上步揽雀尾;73,单鞭下势;74,上步七星;75,退步跨虎;76,转脚摆莲;77,弯弓射虎;78,上步搬拦捶;79,如封似闭;80,十字手;81,合太极。
说明:上述太极拳套路,系根据原山东国术馆油印本《太极拳讲义》原文加工整理出来的。
此套路于1929年冬由李景林与杨澄甫先生共同研讨;在陈微明,李玉琳等人参与具体修订下定型的。
由李玉琳动作示范,是当时国术馆的正式教材。
1,预备势;意义:太极拳者,以心意作用,锻练筋骨,发展体力之柔软运动也。
练习时,必须精神专注,呼吸平和,绵绵不断,方为有效。
干字文全注解_谱文注解
干字文全注解_谱文注解【谱文】天地阴阳妙相生,本是动静咸化成。
【注解】太极拳的生命世界是根据天地之间的阴阳规律而相生相化,其妙无穷。
简而言之,其根本则是依托动静两仪相因咸化而成。
因此太极拳在操拳的同时要注意到阴阳两仪的原则。
阴阳两仪包含着两个对立的性质和现象,如:反正、软硬、刚柔、伸屈、上下、左右、前后、顺逆、向背、吞吐、来往、进退、收放、虚实等。
练太极拳的人虽然很多,但是现在钻研这个道理的人还不多。
这方面的内容,读者可参阅《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卷三》中“太极拳与易”,“以易为理所涉太极操演”“大易太极拳”等文。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有“阴阳诀”,也从简易的基础上说明这个道理。
所以二十四式循经太极拳操演谱文,开篇首句则以“太合天地”,“妙悟阴阳”,“参机动静”来阐述太极拳的原则。
【谱文】太极为宗传武势,遍撒华夷焕春风。
【注解】太极拳虽然是以阴阳为原则的锻炼方法,客观上看当然更是一项武学。
因此,太极拳做为一项武学的操修,就宗风而言,其招招式式的动作无一不隐含武学之势。
太极拳是以武学操修来体现锻炼的价值。
如今,太极拳的种子已经遍撒中华,乃至于全世界,锻炼太极拳的人都受到了“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春风召唤,焕发了青春。
“夷”为夷族,是与中华故土之华人相对而言的,谱文中的“夷”则为国际友人。
【谱文】太极开拳移左步,前抬两臂吊腕平。
【注解】此为“太极起手”之势。
练拳之初,动作是由自然站立开始的。
自然站立则属于天然状态(参见图1)。
练拳之前,使自己进入练功之状态,暗示自己开始练拳了,将左脚向左横开一步。
两足距与肩等宽,做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这是传统的六合姿势,拳家尤为注重。
再进入“无极势”的无极状态。
拳经言,“太极者,无极而生”。
通常又叫做“无极桩”,初学拳时,常以此姿势调整形态(参见图2)继太极开拳移左步站成无极桩后,将两臂平稳抬起,由于体内阳气升腾所致,双手吊腕而起,呈十指抓球式状。
将两臂抬平,十指抓球,两腕上抬,为“太极双吊球”之势,由腕向上崩击。
杨式内传太极拳108式试论杨式太极拳“传人及其分代问题
杨式内传太极拳108式试论杨式太极拳“传人及其分代问题什么叫“传人”?太极拳的“第几代传人”怎么划分这是一些传统太极拳习练者所关心的问题,历来看法不尽一致。
笔者在筹备西安“2005年杨式太极拳名家座谈会”的过程中,也遇到此类问题。
本文以杨式太极拳为例谈淡拙见,也涉及了对某些杨式传人之称谓的些许看法。
《辞海》“传人”条,有二义:①指道德学问等能传于后世的人。
②继承某门学术使之流传的人。
按第一义及第二义的“使之流传”而论,可把“传人”笼统定义为“传授人”。
因此,杨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杨禄禅,就是杨式太极拳的第一代传人,班侯、健侯为第二代。
但是,上述第二义还有“继承者”之意,如杨班侯是杨禄禅的“传人”。
按此义,杨班侯就是第一代传人。
但是人们习惯上还是按“使之流传”论“传人”,把杨班侯称为第二代。
“传人”是一种评价,也是一种名分,可以增加授拳者的声誉和分量。
那么,什么人能称得上“传人”呢怎么分代?各师门有各师门的看法,师门之间和师门内部也有分歧。
首先,我觉得“名分”不是本质,本质在于真正的继承和传授。
无论对人对已,在名分上过分纠缠,都没有多大意思。
然而,既有“传人”存在,总得有个说法。
武术界的辈分,是一个复杂问题。
按照老传统,师父授拳,把学生巾优秀者收为弟子,并举行磕头拜师仪式,此弟子就成为他的下一代传人。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又有许多特殊情况。
如果单纯从“继承技艺而使之流传”的角度讲,有拜师的传人,电有未拜师的传人;有下一代传人,还有与老师同辈的传人;有些是社会上的看法,有些是师门的说法。
拜师而为下一代传人,是正常情况。
而未拜师的传人,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亲族传人。
如“大师”的儿子,孙子,从小学拳,便是自然的传人,不存在拜师问题。
我从未听说过哪位名师的儿子,孙子,何时向其父亲,祖父,行磕头拜师礼,但他们仍作为传人被社会所公认。
从学于祖父者,又有两种情况:若父亲为名师,则按家族辈分论代;若父辈无名,则孙辈可为祖辈的直接传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吴孟侠吴兆峰著(内容选载)前言作者爱好武术,尤喜太极、形意、八卦等拳。
三十年前,从[牛师连元学习太极拳。
牛师系太极拳名家杨班侯的高足,得杨氏秘传太极拳九诀。
牛师把这九个诀转授给我,珍藏多年,不肯轻易告人。
1940年在昆明经金一明先生介绍与同道吴志青先生相识时,一谈倾心,曾告诉他三个诀,即“十三字行功诀”、“八字法诀”和“虚实诀”,后于1943年刊入其再版的“太极拳正宗”一书。
志青先生在这本书中称赞这些诀说:“一字有一字之用,一句有一句之法,字字珠玑,句句锦锈。
”近几年来,我受到党和政府的教育,深为共产党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更激发了我在人民保健事业中愿意供献一份力量的热忱。
兹在从事针灸医务之暇,编著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一稿,一方面把杨氏秘传九诀全部公开出来,并加以粗浅的注解,供读者研究参考;一方面把八十一式练法加以文字说明,供读者摹练。
这套八十一式,旧称“大功架”,其姿势动作与杨澄甫所传的大架子大同小异,惜作者功夫不纯,示范动作不够理想。
应该说明:九个诀的含义,全是讲的技击用法,因此在我的注解中也不得不从技击术着眼。
我认为技击是武术独具的特点,武术离开技击就不成其为武术了;技击与体育要求不但没有矛盾,而且通过复杂的技击方法反倒可以提高武术的锻炼价值。
必须明确,我们练太极拳的目的在于增强体质,而不是为了打人防身。
我们讲的技击也是服从于这个目的的。
惟作者限于水平,注解恐难详尽,敬希读者指明缺点,提出意见,以便共同研究。
吴孟侠1957年12月练习太极拳的主要要求太极拳在运动上的主要要求是:松、稳、慢、匀以及连绵不断、平气舒展。
这里着重谈一谈松、稳、慢、匀四个字。
松:是机体内外都要松驰舒服,首先放松大脑,俗称“平心静气”,心者意也,在开始操作的前后,要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于静中生动的意义,使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不紧张,在松弛愉快里,得到休息调整,发挥它对机体各系统的支配能力,而达到内壮的效果。
稳:是在操作时,招式要稳,要中、要正,做到“尾闾中正神贯顶”。
“尾闾中正”就是把脊椎和颈椎竖直,以中心的活动力来运用重心的支撑力,避免偏重,使周身得到均衡的活动。
“神贯项”又叫“顶头悬”,是以神气贯顶的意思,所谓神有所持,意有所思的表现,也就是收敛了高级神经中枢的分散力,使之集中,而另有一种专一想象的目标。
慢:是在操作时,动作要慢,以意的支配,而表现到机体四肢上,由极静中生出来的动是极动,由极慢中生出来的快是极快,所以在运动时,要不急不躁,在这似动而不急动、似静而不纯静的活动中,完成这一整套的练法,使得周身的关节,得到平常活动范围以外的超然活动;可是外虽动,而不扰于内,这样的操作,非但不伤气,且可养气,能使全身的筋骨、关节和肌肉,受不到激烈压迫;由于起伏转折的动作,可以逐渐达到体质健康的目的。
因此年老体弱的人,进行这种由浅入深的身体锻炼,是适合的。
匀:是在操作的姿势上,应当舒展的尽量使之舒展,应该紧凑的也要适当地紧凑,不可有团聚和气滞的动作,呼吸与姿势都要均匀平和。
这样不但可以帮助血液循环,而且可使肺活量加强。
在这松、稳、慢、匀和连续不断的活动中,来完成太极拳的一套练法,久之自可取到改善健康状况的效果。
太极拳九个要诀原文一、全体大用诀:太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
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
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着法成。
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攻。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
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
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着法灵。
左蹬脚踢左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
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
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锋。
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
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二、十三字行功诀:十三字:“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口诀: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着势难逞。
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
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
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
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三、十三字用功诀: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
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
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四、八字法诀:三换二一挤按,搭手遇掤莫让先。
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入攻守要采,力在惊弹走螺旋。
逞势进取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五、虚实诀: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
练拳不谙虚实理,框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
虚实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六、乱环诀: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
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着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
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七、阴阳诀: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
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法随着用,闪进全在动中求。
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八、十八在诀:掤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采在十指,掤在两肱,肘在屈使,靠在肩胸,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九、五字经诀:披从侧方入,闪展无全空,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歉含力蓄使,粘沾不离宗,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软非用拙力,掤臂要圆撑,搂进圆活力,摧坚戳敌锋,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太极拳五个要领原文一、六合劲:“拧裹,缵翻,螺旋,崩砟,惊弹,抖搜。
”二、十三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中),正隅,虚实,收放,吞吐,刚柔,单双、重(轻)。
”三、五法:“进法,退法,顾法,盼法,定法。
”四、八要:“掤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采要实,挒要惊,肘要冲,靠要崩。
”五、全力法:前足夺后足,后足站前踪,前后成直线,五行主力攻,打入如亲咀,手到身要拥,左右一面站,单臂克双功。
太极拳九诀注解第一节全体大用诀“全体大用”是说明太极拳大功架全套的练法,内中包含着有体有用,体,就是拳中的主体;用,就是拳中姿势的运用。
它的主体有十三字,即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用法是全套姿势在演练中的技击方法和体用相和的道理。
兹逐句注解如下:太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
太极拳除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功能以外,在练和用的方法上也是具有特殊的妙处的。
在它有开始式子揽雀尾里面,包含着掤、捋、挤、按四个动作,组成十三字主体中的精华。
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斜走单鞭胸膛占”:按照练法来解释,在技击方面如果对方用左手迎面打来,我急以右手勾挂来手,同时以左手击其胸部,是连顾带打以守为攻的用法。
在进左手的同时,左腿要直向对方的裆中冲进,就是要左手左腿同时进击,对方自会被击跌出(左右用法相同)。
“回身提手把着封”,是用在互相接触时的搭手法,例如,左臂作提手姿势时,要用左手紧护住右肘与右手的中部,以封闭对方的来手和进着之用。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
海底捞月式,是以腰劲为全身活动的主要枢纽,就是对方用脚来踢时,要急低身捞对方的来腿,同时跟着变成白鹤亮翅的式子。
挑打软肋是白鹤亮翅的用法。
如果对方以右手迎头打来时,我用左手和臂急向上迎挑之。
在挑架的同时,进右手直向对方软肋横击,动作要迅速,使对方来不及还手而被击出。
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对方如果以脚踢来,要是高不过膝时,急屈身以手向下搂之。
用此式搂时要“大搂”。
所谓“大搂”,是护着全身正面和膝下兼顾的防御法。
因为在搂的时候,对方要同时向我胸腹或迎面打来,不能单纯用防脚踢的手法,在用左手搂迎对方的来势时,要同时发右手直奔对方的右肩头击去,路线是斜方向进击,因为“斜中找”可以使对方失掉重心,被击跌出。
手挥琵琶的用法是,如果对方以右手向我的正胸打来,我即以左手向右拨打,同时急用右手自下向上穿出,把对方的来手迎住,以静待动,看对方的转变再进着。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
俗话说:“远拳近肘靠身跨”,就是说当靠近对方时,要用肘击之法。
例如:在我用双手捋住对方的手和臂使用法时,对方趁着我用力捋带的劲,进步用肩头向我胸部顺势冲撞打来,这时我急屈肘向外横击,对方自可跌出。
因为对方用肩头来撞,他的来劲是直线的,或者说是竖劲,我用屈肘迎击,是取横线,使对方的来劲向外泄出,这种着法在太极拳十三字主体里,占一个肘字。
护中反打是用肘的方法。
此法和横肘用法迥然不同。
例如:我右手和对方右手接触时,以左手从右腕下拨迎对方的来手,同时进步以右肘尖向对方胸部顶击,对方必用左手掩护,此时用我左手顺右腕向下接应,护住肘的中部,在接护的同时,要以肘尖为环心,急甩右拳作圈形,由我胸前反出,向对方的面部进击。
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对方如用右掌或拳奔我胸部正中打来,我急用左手搬拦其肘;同时进右手趁来势向其肋下进击,在进右手的同时,要上右步与手取一致行动;如对方以左手来攻时,就用右手搬拦,上左步用左手向对方肋下击去。
如封似闭的用法是,如果我的肘和腕部,被对方拦住时,要急出另一手,从肘部直向腕部接应,取掩拨的式子,这样可以抽撤出来被拦住的肘或手腕,并且用寻机可以用着法进击;护中的意义是用如封似闭的式子,来保护胸部和屈肘的部分。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
不外是一开一合;开有法,合也有法,也就是一顾一进的方法,进与顾要用在同时,不可有快慢,不然就要有措手不及的可能。
“抱虎归山”在太极拳十三字主体中占采、二字。
采就是取的意思,也就是抓法捋法,用十个手指的力量,单手抓捋叫采,双手抓捋叫,例如:我右手与对方右手相接时,我以右手捋住对方的腕子,同时出左手向对方面部进击,对方一定用左手来截击我发出的左手,这时要趁机用左手捋住他的左腕,并急出右手抓捋他的左肘部,用力向外捋带之,使对方跌蹼而出。
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