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书育人>2013第三期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
健康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不断加快。这就需要学生逐步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所谓心理健康,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所谓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能力。新课改理念认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那么,我们应如何实现体育教学的这一价值呢?
一、磨练坚强意志,形成良好品质
作为一种必要的心理素质,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需要经历一个磨练和形成的过程。在体育课堂学习中,学生常常遇到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我们应以此为契机,通过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教学方法等措施,来引导学生以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积极、稳定、高昂的情绪完成这类学习任务,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例如,部分学生在跳高过程中,怕自己跳不过去而不敢起跳。很显然,他们缺乏自信。对此,教师只要调低横竿高度、加高垫子厚度并强调动作要领,使学生克服恐惧心理。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增加高度,学生也一次次取得了成功。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自信心逐步增强,其勇敢果断、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引导调控情绪,形成健康心态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这就需要他们能够适时地调控自己的情绪。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健全,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适时、有效地调控情绪,所以他们更容易出现消极的情绪。为了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及时引导他们通过冷静思考、自我激励等方法控制自身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体育活动往往是比速度、比耐力、比技巧,因而学生会更多地经受挫折甚至失败的考验。所以,我们应在体育活动中着力引导学生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他们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例如,在比赛中,一组学生急于求成,却因传球屡屡失误而使自己的比分暂时落后。笔者马上叫了暂停,并提醒他们:“你们不要急躁,要放慢节奏,控制好速度。”在后面的比赛中,他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最终比分反超并赢得了比赛。在总结时,笔者进一步启发学生:“同样的一支队伍,为什么前后表现判若两人呢?关键是心态不同。不仅是在体育比赛中,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以积极、乐观、稳定的心态面对挑战,这样才能学会生活,享受生活。”
三、培养合作意识,形成合作能力
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学生逐步适应当今社会生活并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应通过集体活动,引导学生懂得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应珍惜每一个合作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努力使自己融入团队并积极履行职责,使其在合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培养其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要仔细观察,正确判断,准确传球,同时要善于穿插,与队友形成呼应。对合作意识较强,传球及穿插积极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排练结束时,笔者还安排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选出合作意识好、合作能力强的学生和小组。这样做,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其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四、指导公平竞争,形成体育道德
公平竞争是指竞争者之间所进行的公开、平等、公正的竞争。它是文明社会竞争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公平竞争,不仅体现在市场经济中,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引导学生形成公平竞争的意识,需从他们的学习入手。与其它学科相比,体育活动中的公平竞争原则显得更直观、更具体,因而更容易为其所感知和接受。我们应切实把握这一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团结互助,礼貌待人,尊重裁判,以逐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
例如,教学过程中一名男生在比赛中违反规则,一名女生将一位摔倒的女生扶到场边休息。笔者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大家都对这名男生违反规则的行为提出了批评,并纷纷赞扬那名女生助人为乐的精神。
在新课改理念下,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应牢牢把握“健康第一”的理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效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辽宁教育》2013第五期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几项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心理得到发展,最终实现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则指出,“心理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师要结合运动技术的教学和体能练习,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身体得到锻炼,情感得到熏陶,心理得到发展,最终实现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要在体育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目标导向原则
《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新课程标准》则把“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作为课程的总目标之一。很显然,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教育目标是预设的教育工作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对我们的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教育过程中所安排的各类活动,都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学生完成体验、获得感悟的载体;而教育目标才是我们开展活动、实施教育的最终目的。没有目标的活动,是盲目的活动;而偏离目标的活动,也无益于教育总目标的达成。因而我们所安排的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教育目标来进行。
例如,支撑跳跃教学的心理健康目标是:引导学生体验运动时的情绪变化,克服胆怯、畏难等心理障碍。这个动作的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上述目标,通过强化安全保护措施来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通过反复讲解动作要领、鼓励学生大胆练习,消除畏难情绪,体验成功的乐趣。此外,还应启发学生回顾自己学习中的心理变化过程,使他们能为自己的进步而兴奋,为自己的勇敢而自豪,为自己的成功而骄傲,以进一步达成教学目标。
二、活动育人原则
所谓活动育人,即是以活动为载体,把教育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是活动育人——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形成情感,磨炼意志,发展身心。《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因此,应把活动育人作为在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原则,以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优势。在具体工作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体育活动,指导学生通过活动,与周围的环境发生实际的接触,并进行观察、思考,从中积累经验和智慧,从而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
例如,跨越式跳高教学的心理健康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在老师指导下勇于做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勇于挑战自我。教学中,教师应在具体讲解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性练习活动——先重点练习正确动作以掌握技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再逐步提升横竿高度以提高成绩,使其在重复练习中,体验勇敢果断、顽强拼搏的精神。
三、因材施教原则
《纲要》要求我们“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