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合集下载

自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自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实用说:从功能的角度界定文学,认为文学是道德和政治教化的手段。

实用说肯定了文学的工具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独立的审美价值。

结构:是指先于个体存在的、体现了某种文化规范的语言形式,如语言规则、叙述模式、文体等。

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

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或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文本: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使文学成为一个可以感知的实在对象。

现代文论把它理解为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一个有待解释的开放对象。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意境: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重要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

小说: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虚构的叙事文体。

戏剧冲突:是指表现在戏剧中的、因矛盾双方的意志对抗或人的内心矛盾而造成的、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性的集中体现。

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文学流派:是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

典型:即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

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以左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对于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一种片面、扭曲的延续和发展,主张以自然科学方法来观察和表现社会人生。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素:话语者、话语对象、话语主题、话语语言和话语情境。

话语是人类交流、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二、文学流派与文学理论1、文学流派: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某些共同的创作倾向、思想倾向、艺术风格等因素而形成的文学群体。

常见的文学流派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

文学流派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对文学史的发展和文学批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2、文学理论流派:文学理论流派是指在文学理论领域中,由于某些共同的观点、方法、理论体系等因素而形成的学派。

常见的文学理论流派有新批评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批评等。

文学理论流派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文学理论研究的不同方向和方法,对文学理论的发展和文学批评的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文学批评方法1、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解读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理论、方法和技巧。

常见的文学批评方法有形式主义批评、历史批评、阐释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

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强调的方面不同,也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2、形式主义批评:形式主义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和艺术技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通过形式表达出来的。

形式主义批评的优点是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独立性,但也有忽视作品内在内容和社会背景的缺点。

3、历史批评:历史批评强调文学作品与时代、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认为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反映了当时的思想、价值观等。

历史批评的优点是对文学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但也有忽视作品本身艺术性和独立性的缺点。

4、阐释批评:阐释批评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和理解,认为文学作品是多义的,需要通过阐释来揭示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

阐释批评的优点是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但也有过于主观和片面的缺点。

5、女性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强调对文学作品中性别问题的关注和分析,认为文学作品中存在着性别歧视和压迫,需要通过批评来揭示和反对。

文学概论复习提纲

文学概论复习提纲

文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提醒文学根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文学活动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3、话语蕴藉:指一种内部包含或蕴含多重复杂意义,从而产生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4、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5、创作动机:简单地说,创作动机就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6、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根底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7、即兴与推敲: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降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8、艺术概括:所谓“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旧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根底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表达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9、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10、文学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11、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文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

文学风格主要指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既是作家独特的艺术创造力稳定的标志,又是其语言和文体成熟的表达,通常被誉为作家的徽记或指纹。

文学风格既涉及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语言形式,也与时代、民族、地域文化有关系。

12、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是指那种感情比拟直露、倾向比拟鲜明的意境;所谓“无我之境〞,并不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画面中出现,而是指那种情感比拟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历年真题整理 - 个人版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历年真题整理 - 个人版

导论文学理论:(导论)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它以美的艺术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

第一章文学概念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第一章第一节)世界、作品、作者、读者文学:(第一章第一节)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语言艺术。

再现说与表现说:(第一章第一节)再现是强调作品与世界的关系,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模仿或再现表现是指作品与作者的关系,认为作品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

表现说的基本倾向:(第一章第一节)1、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变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

2、表现说也主张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

但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3、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

实用说与独立说:(第一章第一节)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关系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比较典型的是中国的“教化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

独立说:与实用说相对立的观念,这种观念包括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纯形式、纯审美等。

客观说与体验说:(第一章第一节)客观说:认为文学文本高于一切,它一旦产生,就完全获得了客观的性质体验说:强调读者阅读时的感受和再创造,如接受美学。

价值阅读:(第一章第二节)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中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第一章第二节)广义文化包括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指人创造的“第二自然”,或对象化的劳动的结果;制度文化:指渗透了人的观念的各种社会制度;精神文化:指最深层的东西,如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

狭义文化是指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

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第一章第二节)品质阅读: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语言技巧的运用以及艺术素质高下的解析。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1-7 章复习重点一、名词阐释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

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总结,又受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常常从美学、认识论、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内在构成和外在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文学理论的任务在于揭示文学作为审美文化现象的本质:既要对文学在整个文化现象中的位置和地位作出界定;又要对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化现象的特质作出说明文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因此,其自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3、文学活动“四要素这是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文学四要素指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要素组成的。

4、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

按美国当代文艺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5、文学形式:是作家为表达内容而创造的使文学内容得以存在和表达的、具有感性直观特征文学的外在形态;6、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生活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7、一般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般意识形态属于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观念及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里,它体现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思想、要求、利益、愿望,亦即带有一定价值取向,并对人的思想行为起支配和调控的作用。

8、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文学概论知识点

文学概论知识点

文学概论知识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一、名词解释1.文学理论: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的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2.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

3.召唤结构:召唤结构的说法是接受美学的一个概念,由德国着名接受美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来的。

指艺术作品因空白和否定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想象以再创造的方式接受;4.陌生化:实质在于不断更新我们对人生、事物和世界的陈旧感觉,把人们从狭隘的日常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摆脱习以为常的惯常化的制约,不再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而是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感受到对象事物的异乎寻常及非同一般。

5.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6.期待视野: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会有既成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

读者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7.视角:视角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而区分;8.典型:典型的意思是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二是有代表性的,指作者用典型化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的艺术形象9.意境: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10.艺术真实 (P158)它是作家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与艺术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与解答题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与解答题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与解答题《文学概论》名词解释与解答题1,所谓文艺学,是对研究文学的各门学科的总称,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二个分支.2,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文学本质论,作品构成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以生发展论.3,文学理论研究的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这种活动包括四要素:宇宙,作者,作品,读者.4,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5,文学的本呈是它的审美性.审美:将文学与宗教,道德,哲学区别开来.因此,文学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6,审美性的具体表现在:A,形象性:文学是以诗意,感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这种诗意,感性的把握世界的形式,也就是艺术形象.文学中的世界总是具体生动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学形象并不限于视觉方面,它诉诸于整个感官的心灵.B,情感性:首先,从创作过程来看,情感是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其次从艺术作品的内容来看,艺术作品的内容都离不开情感;再次,从艺术接受来看,艺术效果的产生是通过情感的感染作用来实现的.C虚拟性:首先,语言表现的并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形态;其次,即使是这表现形态,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必然有所变动.7,艺术分类主要有:A以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想象艺术;B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艺术;C以艺术形象的展示方式为标准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以艺术构成形象的手段和使用的材料为标准,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8,语言艺术是把以语言为材料构建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其特点:A形象的间接性:第一层含义是把形象不能直接作用于欣赏者的感官,不能由人的感官直接接受到,第二层含义是指形象的模糊性与多义性.文学形象并不是一种精确的和定型的形象,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另外每个人看到的文学形象是不一样的,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B表现社会生活不受时间的限制.语言是心灵的表现.人的心灵的领域是极其广阔的,因而,语言活动的领域也是极其宽广的,另一方面,语言是一种人为的,它一般都能够加以表现.C长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语言作用于人的心灵,特别适用于表现缺乏感官直接性的人的内心世界,另外,文学表现人的内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10,"意象"的观念渊源最早可以上溯到《易经*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最早把"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的范畴提出来的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说"窥意象而运斤".12,意象的定义:意象应该是主体和客体,心和物,意与象的统一.意象不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对客观存在的物象的摹仿,而是审美主体的心灵创造.文学意象是不同于一般形象的,它是更具有内涵和意蕴的形象.13,从意象与语言修辞的关系以及意象的表现功能方面来看,意象大体可以分为描述型,比喻型,象征型.14,柏拉图大概是最早把"典型"用于艺术理论之中的人——《理想国》,15,所谓典型,最简明的概括就是能够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某些本质特征,具有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内涵,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16,典型的基本特征:A,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和人生内涵.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不会停留在对一般社会现象的描绘和提示上,总是试图提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和规律.如鲁迅所塑造的阿Q.B,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丰富的性格内涵.典型人物首先要具有鲜明,独特的性格特征.阿Q 鲜明的特征就是"精神胜利法".C,具有独特,诱人的艺术魅力.最富于独创性,新颖性的艺术创造是最具有独特,诱人的艺术魅力的.17,所谓典型环境,是指能够反映典型人物活动的一定本质特征的环境,它既是作品中典型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也指支配人物行动,形成人物性格的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18,意境理论正式形成于唐代.其定义:意境就是用主客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生的丰富意蕴.意境是一个和谐广阔的艺术空间,它包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和情思,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艺术和联想.20,意境的特征:A,情景交融,如何情景交融:第一种,景中生情.这是在形象构成的外观上以对客观自然景物的关照和描绘为主,读者在诗中很少读到主体的精神和感情,但物以情观,景中含情,句句关,情藏景中.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二种,情中含景.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明显偏于主观情感的抒发,即情重于景,情中见景.第三种,情景并茂.B,虚实结合.所谓"实",是笔墨所到的实象,实境,是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作品中实存的景,形,境的描写.所谓"虚境",是指由作品实境所诱发和激起的更为广阔的审美空间,是读者随实象实境描绘所产生的无限丰富的联想和感悟.虚实结合的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一种是"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C,含蓄空灵之美.21,王国维从意境的主体和客体,心与物关系的角度对意境所作的分类,即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所谓"无我之境",按王国维所说是:"无我之境,以物观物,帮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诗人的情感在诗中不直接显出,诗人所融注的主体情感色彩较蕴籍淡泊,造成一种仿佛无我的印象,但并非真的无我.有我之境的特点:王国维认为是:"有我之境,以我观物,帮物皆著我之色彩".诗人的主体意志较为显豁,融注的主体情感色彩为强烈的境界.22,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强调文学的教育功能.23,中国文学批评上,强调文学社会政治功能"教化说"一直是儒家文论的重心.24,孔子总结了诗歌具有的多方面的社会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25,梁启超提出小说影响人的"熏,侵,刺,提"四种力.26,文学的审美愉悦功能是文学社会功能的核心.27,所谓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把文学作品能够扩大人的认知领域,它具体包括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认识.28,文学作品的内容:是指文学所反映的生活和作家对它的审美评价的有机统一.29,文学作品与科学内容相比,特点更为明显.首先,文学所反映的对象与科学不同,科学是分门别类的研究,文学是把社会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观照把握的.其次,文学内容具有科学内容不可比拟的独创性和不可重复性.其次,科学内容以抽象概念的方式存在,以逻辑力量作用于人的理智,文学作品的内容则是总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着,显现于具体的艺术形象之中,以情感人.30,文学作品的形式,就是把文学作品内容的内在结构和外在表现形态的统一.31,题材是经过作家选择,加工,提炼和改造而成,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是生活现象,题材不等于素材.32,文学作品的题材,一般包括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33,人是题材的中心.人物的塑造有不同类型:扁平人物,圆形人物,心态人物.扁平人物性格特征比较单一,鲜明和缺少变化.圆形人物性格表现大致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有丰富性和多面性,是富于变化和流动性的人物,第二,圆形人物容量大,性格具有多质,多问,多义的特点;第三,圆形人物性格复杂和多义性并不意味着其性格的对立和分裂. 34,环境可以分为定实的环境,假托的环境和虚幻的环境.35,情节是指作品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矛盾冲突所构成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主要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36,文学休息日的主题是作品形象体系所显示出来的主导情感和主导思想,这是文学作品内容的集中体现,是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核心和主旨.37,主题的特点:主题是情与理的统一,主题始终是蕴含在艺术形象中的,统一性和多义性,主题意蕴的客观性.38,"陌生化"又称为"反常化",文学的基本功能是骊受日常生活感觉方式支持的习惯过程起反作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颠倒习惯化的过程,使我们对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从而更好的唤起人们的意识得到升华.39,文学题材是构成文学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由一定作品群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共同特征所构成的一种形式规范.40,刘勰在《文心雕龙*总术》中说到"文"就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41,"三分法"主要是以文学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方式作为分类的标准的,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42,"四分法"注重从文体的形态出发进行分类,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43,最初,诗歌和音乐,舞蹈合为一体.44,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重在抒情的文学样式.其特征:浓郁的抒情性;形象创造的特殊性;精美而具有韵律的语言.46,陆机在《文赋》中第一次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的主张.47,小说是最重要的叙事文体,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以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48,戏剧文学的特点:A,用人物展示剧情塑造形象;B,具有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C,适应舞台时空的戏剧结构.49,戏剧冲突:就是戏剧中人物与人物之间以及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斗争,它是人物思想性格在特定戏剧情境中相互撞击,相互影响的结果.50,西方古典注意主义戏剧根据其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的理解,提出了"三一律":时间的一律,地点的一律,动作的一律.51,悲剧,是指内容严肃,格调崇高,表现正面主人公失败或毁灭的戏剧.悲剧的一般特征:首先是冲突的性质,只有正面主人公在出于自己意志的行动中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或者是遭遇到不可避免的不幸时才可能成为悲剧.其次,悲剧产生的应该是严肃,沉郁并倾向崇高之美的感情,使人超越日常生活态度和道德水平.鲁迅把悲剧概括为"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52,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53,创作过程分为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传达.54,艺术构思指的是作家在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围绕一定创作目的,在内心世界孕育艺术形象的过程.它包括艺术形象的孕育,主题意蕴的提炼,情节结构的酝酿,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的探讨等内容.55,艺术思维的规律和特征表现在:以感性意象为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艺术思维的中心环节;情感是艺术思维的原动力;抽象思维在艺术思维中的作用(辅助作用).56,直觉是一种不经分析和推论而直接抵达事物底蕴的心理能力.57,灵感是情感和思想高度集中而产生的一种意识飞跃升华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积极,肯定和非常具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其思维特征是:偶发性;创造性;亢奋和忘我性. 58,弗洛伊德提出无意识理论.60,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概念.61,文学创作活动总的来说是有意识的,自觉的.作家创作作品其总体设想和基本构思,都应该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而创作过程中某些具体的环节和细节则可以是无意识的.无意识作为实践经验的沉积物,曲折地反映意识发展所达到的水平.62,创作方法,就是作家在创作过程有审美价值的形象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63,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分为:一,现实主义文学的首要特征是它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基本精神就是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第二,现实主义关注现实,关注人生,要求按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但不是要作家表现自己的主观倾向性和理想,只是要求这种主观性和理想的表现深隐在对客观对象的描绘中.第三,现实主义注重写实,追求细节描写的真实必和典型性的统一.64,自然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65,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首先,浪漫主义突出的特征表现为它的浪漫精神,也就是理想主义的精神.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文学精神执着于生活理想的追求,用美丽的理想来代替不足的现实,都不是已有的生活,而是作家理想的生活,是人类应该有和可能存在的生活;第二,把人物理想化;第三,浪漫主义作家侧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心灵;四,作家多采用大胆的和夸张的手法.66,后期现代象征主义被视为现代派文学的第一个主流.67,现代派文学的基本特点:一,它着重写资本主义和现代工业社会文明高度发展下扭曲了的人与社会, 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二,现代派文学在艺术表现主体的本能和潜意识,重视心理的真实;三,在艺术形式上强调创新,对传统多持否定态度.68,文学风格,就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作家精神个体性和所呈现出来的独特的审美风貌.69,创作个性,是指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主体心理结构和特征,它是作家兴趣爱好,气质性格,修养和才能禀赋等方面因素的总和.70,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的表现关系是:从艺术感受力看,有创作个性的作家的艺术感受总是很独特的;从艺术趣味来看,创作个性也是不可忽视的;从艺术气质方面来看,创作个性的影响就更不可忽视了;从艺术传达上来看,一个成熟的作家在作品的结构方式和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总是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从而影响作品的风格.71,主体因素,即创作个性,是文学作品风格形成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72,文学有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73,时代风格:就是一定时期的主导的矛盾,社会心理,时代精神和审美趣味,总会影响到这时期的作家,是他们形成相同或相近的风格.如:"汉魏风力""建安风骨""盛唐之音"等.74,一些思想倾向,艺术倾向,文学观点,审美趣味相同或相近的作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的结合在一起,他们的创作风格表现出鲜明的一致性.这种创作倾向相近,创作风格相似的作家群或作家结合体,被称为文学流派.75,文艺起源的几咱主要学说:一,摹仿学,是最为古老的艺术起源说,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观点认为:摹仿是人的本能,艺术起源于对于自然和社会人生的摹仿;二,游戏说,代表人物席勒和斯宾塞,也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观点认为:艺术活动就是一种无功利无目的的自由游戏活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艺术就起源于人的这种游戏的本能或冲动;三,巫术说,是十九世纪末以来在西方兴起的有影响的艺术起源理论,首创者是英国的爱德华*泰勒和弗雷泽,又被称为"泰勒—弗雷泽理论".巫术说从原始人类的巫术活动中寻找艺术的起源,认为最早的艺术是原始人巫术意识的产物,原始人的一切创作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巫术的目的,艺术就是原始巫术的直接表现;四,表现说.76,劳动是人类最主要,最基本的生存活动. 77,劳动是原始艺术发生的主要功因. 78,经济对文学发展起最后的决定作用. 79,社会生活中,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最大. 80,文学消费,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消费,表现在:一,文学生产者与文学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纯粹的商品交换关系;二,文学消费必须服从一般商品消费的规律;三,商品消费的所有动作方式在文学消费中也同样存在.81,文学消费之所以不能完全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而具有精神享受的性质,原因在于:一,一般的物质产品主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而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二,文学产品的消费具超时空性.三,文学消费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消费,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与接受,并却具有参与性.要求消费者投身其中.82,文学接受,是读者面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并参与其中,运用想象与联想进行填补,创造,生产或译解的种种活动的统称.83,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把握艺术形象,玩味作品中所隐含的思想感情而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84文学鉴赏的创造是一种再创造.85,再创造:是指作家写出作品已是一次创造,而读者在文学鉴赏中要根据作者的文本发挥想象,再进行一次创造.这种创造主要表现在:一是对作品中的形象的补充,丰富与改造,一是对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的挖掘,归纳与提炼.86,期待视野:是德国的尧斯提出来的,意思是在文学阅读之前及阅读的过程中,接受主体由于本身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审美经验,欣赏习惯等,会综合形成一种对于文学作品的期待,思维定势和欣赏水平.87,文学鉴赏的过程:一,感知阶段.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语言文学去把握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二,体味阶段.任务是读者还必须走进文学作品,去体验形象所包孕的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社会生活.三,领悟阶段.任务是对内蕴和它所体现的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等更深入的理性的把握和领悟.88,文学鉴赏的心理特征:文学鉴赏的过程中充满了联想和想象;文学鉴赏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文学鉴赏过程中情与理是互相渗透的.89,文学鉴赏有差异性和一致性.90,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是指在文学鉴赏中,鉴赏主体与鉴赏客体产生了感应关系,从而导致主客体之间的感情交流增大,达到高潮.91,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以一定的文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评价的科学活动.92,文学批评的性质:一,文学批评是一种科学活动,客观公正地说明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二,文学批评是融合了社会批评的美学批评.其职能有三个:阐解和说明;判断和评价;引串和发挥.93,批评标准有相对性和客观性.94,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标准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最高标准,它要求把历史观点和美学观点作为评价作品的主要尺度.95,恩格斯把"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确立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1、文学观念为什么是发展变化的?答:文学观念是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它永远是发展变化的。

7自学考试《文学概论基础》知识点:名词解释

7自学考试《文学概论基础》知识点:名词解释

2017年4月自学考试《文学概论基础》知识点:名词解释(5)1、艺术真实性: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出入说:王国维提出的。

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还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

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入乎其内,故有生气。

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入乎其内就是移情式体验,出乎其外,就是体验主体对体验的反刍。

3、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

4、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性目的和个性特征的整体性语言结构。

它有三个基本特性:语言性、整体性和表现性及个性。

5、语音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的语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韵律两种形态。

6、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春笋的起伏状况。

节奏有三种类型:长短型、高低型和轻重型。

7、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律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8、文法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

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

9、词法: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

10、句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句的构成法则。

11、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12、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

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13、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文学概念“三义”——三种不同概念,广义文学(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总称,包括今天所谓的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是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括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2、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蕴含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3、原始意象——按容格的解释,就是“人类远古的深层集体无意识”,是自远古人类在生活中形成的、并且时代遗传下来的深层心理经验,是一种亘古绵延、无所不在、四处渗透的最深远、最古老和最普遍的人类思想,即人类精神本体。

4、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6、精神生产——指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科学、哲学、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艺术(7种)都属于精神生产。

(精神生产的概念首见于《德意志的意识形态》,此后在《共产党宣言》《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多次出现)7、文学创造材料——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8、物化阶段——是文学创造过程的最后阶段。

它是指作家将在构思过程中已基本酝酿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文学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

9、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

10、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

3.隐含的读者:任何一个作家在从事创作的时候,都已经替自己设定了具体的阅读对象,这些对象更多的时候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需要用作品中的空白结构去加以召唤。

读者不是要等作品正式出版之后才登场,而是从创作开始就一直处于在场状态。

4.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5.话语蕴藉:指文学活动的蕴藉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文学作为话语蕴藉,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6、文学: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的行为艺术和作品,包括进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7、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8、诗:是一种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9、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基本特征: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0、散文:有广义的散文和侠义的散文。

广义的散文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

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杂文、游记等。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 1-7 章复习重点一、名词阐释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

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总结,又受到文学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并给文学实践以指导。

2、文学理论:文艺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常常从美学、认识论、社会学、心理学等各种角度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内在构成和外在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文学理论的任务在于揭示文学作为审美文化现象的本质:既要对文学在整个文化现象中的位置和地位作出界定;又要对文学不同于其他文化现象的特质作出说明文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因此,其自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

3、文学活动“四要素这是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观点。

文学四要素指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要素组成的。

4、文学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阅读、批评等活动的总称。

按美国当代文艺家艾布拉姆斯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5、文学形式:是作家为表达内容而创造的使文学内容得以存在和表达的、具有感性直观特征文学的外在形态;6、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生活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即通过主体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全部特性和能力)体现在客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和展示。

7、一般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般意识形态属于一种社会的上层建筑现象,是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观念及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里,它体现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思想、要求、利益、愿望,亦即带有一定价值取向,并对人的思想行为起支配和调控的作用。

8、审美意识形态: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是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形式,从目的看,文学既是无功利性的也是功利性;从方式看,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从态度看: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与解答题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与解答题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与解答题1.文艺学是研究文学各门学科的总称,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两个分支。

2.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可分为文学本质论、作品构成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以及生发展论。

3.文学理论研究的文学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包括宇宙、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

4.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5.文学的本质是它的审美性,即将文学与宗教、道德、哲学区别开来。

因此,文学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更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6.审美性的具体表现在:A。

形象性:文学以诗意、感性的形式来把握世界,这种诗意、感性的把握世界的形式,也就是艺术形象。

文学中的世界总是具体生动的感性形式表现出来的。

文学形象并不限于视觉方面,它诉诸于整个感官的心灵。

B。

情感性:从创作过程来看,情感是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从艺术作品的内容来看,艺术作品的内容都离不开情感;从艺术接受来看,艺术效果的产生是通过情感的感染作用来实现的。

C。

虚拟性:语言表现的并不是现实生活本身,而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形态;即使是这表现形态,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照搬生活,必然有所变动。

7.艺术分类主要有:A。

以艺术形象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想象艺术;B。

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空间艺术、时间艺术和时空艺术;C。

以艺术形象的展示方式为标准,分为静态艺术和动态艺术;以艺术构成形象的手段和使用的材料为标准,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

意境理论在唐代正式形成。

它定义了意境为用主客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生的丰富意蕴。

意境是一个和谐广阔的艺术空间,它包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和情思,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艺术和联想。

意境的特征包括情景交融,有三种创造方式:一是景中生情,二是情中含景,三是情景并茂。

虚实结合也是意境的特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一种是化虚为实,化情思为景物。

此外,意境还有含蓄空灵之美。

___从意境的主体和客体、心与物关系的角度对意境进行了分类。

文学概论简答题

文学概论简答题

文学概论简答题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科,包括文学的定义、特点、类型、体裁、风格、艺术手法、创作方式、叙事结构、意义与价值等方面的内容。

简答题:1. 什么是文学?文学是指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描绘社会生活、展现人类精神文明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言语的艺术表达来塑造和再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以此来满足人们审美享受、心灵感悟和人生思考的需求。

2. 文学的特点有哪些?文学具有艺术性、言语性、符号性、再现性、情感性等特点。

它通过艺术手法和形式,采用言语作为媒介,运用了一定的符号体系来表达和再现人类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同时也具有情感共鸣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创造、传播和接受都需要借助于人的思维和感知活动。

3. 文学的分类有哪些?文学可以按照内容和形式进行分类。

按照内容可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故事、寓言等;按照形式可分为叙事文学、抒情文学、议论文学、戏剧文学、纪实文学等。

这些分类是根据文学的表现方式、风格和创作手法来区分的。

4. 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文学具有丰富人们的审美情趣,启发人们的思维和想象力,表达人们的情感体验,传递文化传统和精神价值,批判社会现实,提供人类成长和发展的精神滋养。

文学作品对于个体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我、塑造个性、体验情感,同时也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5.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关系是什么?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音乐、戏剧等存在密切联系。

文学可以为其他艺术形式提供创作素材和灵感,同时其他艺术形式也可以通过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来向文学致敬或互动。

文学与绘画、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都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表现形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艺术世界。

自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价段的决定作用。

接受美学:建立某种“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响应,从而构成对话关系。

召唤结构:文学作品具有意义空白和含义不确定,召唤读者去填充和确定。

新乐府:以新乐府得名,关心民苦,揭露时弊,有现实主义倾向。

古文运动: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口号,以文体改革为中心,以维护唐王朝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

物感说:我国古代提出的一种心与物关系的学说。

心物交融说:刘勰,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

表象:保留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全景小说:多层次,多线索,多主题,跨时空,竭力描写社会生活全景,百科全书。

移情说:感情外射,原本我的感情外射或融入到物的身上,使之亦有,我就是物,物就是我。

距离说:拉开功利距离的体验。

对已有的经验换一种角度重新审视。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与对共同生命着,为入;体验又要反刍,进行自审,为出;两者辨证统一。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术语辞典1 .文学四要素。

这是由美国批评家艾布拉姆斯提出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组成。

2 .摹仿说。

这是古希腊有关文艺起源的学说,认为文艺起源于人对宇宙事物的摹仿。

它内部存在两种对立观念,一种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否定性摹仿说,认为艺术仅仅摹仿世界的“影子的影子”,因而没有真理价值;另一种是以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肯定性摹仿说,与柏拉图的主张相反,认为艺术摹仿世界同样能达到真理境界,这一主张后来成为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圭臬。

3 .观物取象说。

这是中国古代有关文艺起源的学说,认为文艺的起源与人“观”天地鸟兽的运动变化并加以摹仿的行为有关。

4 .表现说。

这是西方18 世纪以来伴随浪漫主义思潮而形成的学说,认为文学是作者心灵或情感的表现。

5 .言志说。

这是中国先秦产生的学说,认为诗歌是作者情感和志向的表现。

6 .文学本体论。

这是美国批评家兰色姆提出的观点,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

7 .劳动说。

这是有关文学起源于劳动的学说,认为文学活动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劳动。

8 .不平衡说。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有关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之间关系的学说,认为艺术活动的发展与人类生产劳动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或快或慢,有时甚至呈反方向发展。

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范性表现:一种是某些文艺类型如神话和史诗只能兴盛于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另一种则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可能在艺术上反而领先。

9 .循环说。

这是加拿大批评家弗莱提出的有关文学发展动因的学说,认为文学的变化与自然节律相似,呈现出有规律的更替与循环过程,黎明和春天与喜剧对应,日午和夏天与传奇对应,日落和秋天与悲剧对应,黑暗和冬天与讽刺文学对应。

10 .文学三义。

这是说文学一词历来有着三种不同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和折中义文学。

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既包括今天所谓语言的艺术品——文学,也包括今天不称作文学的政治、哲学、历史和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文学概论部分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文学概论部分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文学概论部分名词解释及问答题一、名词解释 1、艺术构思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2、直觉直觉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做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直觉在艺术思维中主要有两大作用:第一,作家对某一独特事物的瞬间把握,往往是直觉得来的。

第二,作家第一次听到某故事时,能发觉背后某种异乎寻常的使人深省的内蕴,而这一内蕴就好像是为他准备、为他所仅见而别人毫无察觉的。

3、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文学风格从本质上说,是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相互交融的有机融合体,它是作家在主观方面的个人独特性在创作过程及其物化的成果——作品中的体现,它不但在作品的形式上,而且也在作品的内容上表现出来。

4、文学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在一定哲学思想、美学观念、文学主张支配之下所形成的文学创作的潮流。

文学思潮一般都有明确的思想宗旨和理论主张,在创作上都有特定的准则和追求,而且能以卓著的成就获得社会的承认,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

5、文学流派文学流派,就是一批在思想倾向、美学观念、文学主张等方面相互趋同或接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他们在实际创作中往往表现出艺术特色和风格追求的一致性。

6、文学体裁文学的不同类别或文学作品的具体样式,称为体裁。

是文学作品的形式因素之一,1像神话、史诗、寓言、抒情诗、小说、戏剧等都是不同的文学体裁。

了解: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对于文学体裁普遍使用的方法不外乎“三分法”和“四分法”,两种,“三分法”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三大类;“四分法”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四大类。

从以上比较可以得知,“三分法”主要吸收了西方的文体分类方法,而“四分法”主要继承了我国文体分类的传统。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与简答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与简答

复习一一、名词解释1、作品类型所谓文学作品的类型是从文学反映现实的方式的不同来对文学作品进行分类,不同的反映方式其特点也是不同的。

根据不同的反映方式,我们将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文学作品、理想型文学作品、象征性文学作品。

2、现实型文学所谓现实性文学是指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通过典型化的描写,来揭示社会本质的方面的一种文学典型。

3、理想型文学是指按照人们所希望的生活,通过对现实理想化的描绘,来表现一定的社心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

4、象征型文学指十九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在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产生的与传统文艺观、审美观相对立的一种文学,他是行行式式的先带着疑问学的总称。

5.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通的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学语言的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6、心里蕴含性语言具有两种功能,一是指称功能,二是表现功能。

日常生活中额语言侧重于指称功能。

文学语言侧重于表现功能。

表现功能特点:蕴含了说话者丰富的心理状态和情感因素7、阻拒性将普通语言进行改造、加工,使之变成陌生的、扭曲的语言,对读者产生一种阻拒作用,这样就更具艺术魅力。

8、扁平人物扁平人物是指具有简单或只单一性格的人物形象。

比如葛朗台、严监生之类的人物。

9、圆形人物圆形人物是指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类人物具有性格的厚度和丰富,是单签小说人物形象的主要类型。

10、文本层次(1)文学话语层次①文学话语是内指性的②文学话语具有心理蕴含性③文学话语具有阻拒性(2)文学形象层语言层面是读者直接感知到得层面,处于整个作品的表层,当读者理解了作品语言字面的意义后,经过想象和联想,就会在大脑中唤起一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些形象组织形成一个完整的动人的艺术世界,这就是文学作品的第二层次——形象层(3)文学意蕴层意蕴层是指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是作品的深层次。

分为三个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二、问答题1、简述现实型文学在各个时期的形态和特征(1)古代朴素现实型文学在文学创作中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其其特征是面向现实的社会生活(2)文艺复兴时期现实型文学(14~16世纪)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高扬人文主义精神,反对宗教神学,反对禁欲主义,具有较多的浪漫主义成分,具有较强的仿古特点。

文学概论简答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简答名词解释

文学概论简答名词解释文学概论一、简答题1、文学观念为什么是发展变化的?答:文学观念是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它永远是发展变化的。

其原因是:(1)时代的原因。

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的需要不同,会产生不同性质的文学。

所谓:文变染乎世情。

兴系乎时序,世情,时序的变化推动了文学的变化。

文学变化发展了,文学观念也跟着变代发展。

(2)文学自身的变代。

根据考察,文学与其他艺术一样,有自身的变代运动,这就是由再现到表现,再由表现到装饰,一般总是这样螺旋式发展。

文学自身的这种运动。

(3)不同群体不同地位的人,观点不同,对文学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以上三点是文学观念不断发展变代的原因2、文学是什么?答: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的语言艺术。

4、什么是符号论的文化教育定义?答:符号论认为,文化教育是人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产生的具有意义的精神产品,它不同于广义和义的文化教育定义。

5、文学的文化意义是什么?答: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问人的生存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惮憬人类的末来。

6、文学与科学文化教育关系是怎样的?答:文学(包括艺术)与科学文化教育(我们这里指的自然科学)是不同的,文学的中心问题首先是人,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科学的中心问题则主要是自然世界,科学也研究人自身,但在科学中,人主要作为一种自然而进放科学的视野。

文学和科学都要揭示世界的奥秘。

文学与科学都追求真美,但文学追求的真是人的情感的真,科学则追求规律的真,科学在必须选择时,它选择真而牺牲美,文学则在真与美二者中永不可作单一的选择。

但是,文学与科学文化化中,科学文化以它的理性智慧的知识性和深刻性塑造了文学家,进而促进了艺术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从某些方面启示艺术文化的开展。

反之,艺术文化以它的情感智慧,影响科学家的精神世界,给科学的发展带来动力,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文学与科学永远是关联在一起的,文学与科学一样参与了开发世界的统一过程。

自考文学概论重要名词解释

自考文学概论重要名词解释

自考文学概论重要名词解释名词解释文艺学: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

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

文学文化: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

心理场: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

文学的认识性: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2022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

2022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

2022年4月自考《文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专业:汉语言文学科目:【文学概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27小题每小题3分,28小题4分,共10分。

26.内指性【参考答案】(1)内指性是文学语言组织的一个普遍的和基本的特征。

(2)内指性是文学语言无需外在验证而内在自足的特性。

【考点】文学语言组织的审美特性27.期待视野【参考答案】(1)尧斯提出。

(2)“期待视野”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

(3)是读者原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与接受要求在具体阅读中的表现。

【考点】文学接受及其主客体条件28.日常情感与艺术情感【参考答案】(1)广义的情感几乎包括人类主体性的一切方面,狭义的情感则仅指人由于感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如喜爱、愤怒、悲伤、恐惧、爱慕、厌恶等。

(2)艺术情感是审美的情感,它是对日常情感的提炼与升华,是对现实、对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

【考点】抒情作品与情感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简述文学消费在文学活动链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文学消费活动使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产品的价值与目的得以最终达成。

(2)文学消费生产着生产与生产者。

(3)文学消费者参与生产着文学产品。

【考点】文学的生产、传播、消费与接受30.简述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区别【参考答案】(1)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是他在实存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是他在虚拟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往往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2)日常个性一部分来自先天的遇传基因,一部分缘自后天生存环境中的习得;创作个性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体现在作品中的个性。

(3)日常个性是自在的;创作个性是有为有待的,为了实现而有待于形式化。

【考点】文学风格的内涵31.简述劳动与艺术起源的关系【参考答案】(1)劳动说即艺术起源于劳动的理论,认为原始艺术是适应着劳动的需要并在劳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实用说:从功能的角度界定文学,认为文学是道德和政治教化的手段。

实用说肯定了文学的工具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独立的审美价值。

结构:是指先于个体存在的、体现了某种文化规范的语言形式,如语言规则、叙述模式、文体等。

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

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或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文本: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使文学成为一个可以感知的实在对象。

现代文论把它理解为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一个有待解释的开放对象。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意境: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重要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

小说: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虚构的叙事文体。

戏剧冲突:是指表现在戏剧中的、因矛盾双方的意志对抗或人的内心矛盾而造成的、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性的集中体现。

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文学流派:是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

典型:即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

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以左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对于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一种片面、扭曲的延续和发展,主张以自然科学方法来观察和表现社会人生。

填空题1.浪漫主义文学的“表现性”主要体现在“抒情性”和“个性化”两个方面。

2.孔子谈论文学功能的著名观点是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3.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和特点,可将戏剧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4.艾布拉姆斯认为,在西方文学史上有两种关于文学的隐喻,它们是镜、灯。

5.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写实性的形象和形态,通过典型化的艺术概括来表现社会现实和人生经验的文学类型。

6.象征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它是通过暗示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义。

7.如果说论文的主体是报告者,小说的主体是说故事者,诗歌的主体是自语者,那么散文的主体则是以对话者的姿态出现的。

8.弗洛伊德认为,文学创造与“白日梦”有关。

9.诗是用讲究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情感与思想的文体。

10.从文学与世界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中国有“感物”说,西方有“模仿”说。

11清人吴乔有关“诗文之辨”的著名比喻是诗如酒、文如饭。

12. 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

13.“小说”一词在中国古代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14.自然主义的形成深受实证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特别是遗传学的影响。

15.在人物类型的划分上,福斯特将人物分为圆型人物、扁型人物。

16.浪漫主义思潮的两种基本美学形态是消极浪漫主义、积极浪漫主义。

17.李广田认为:“诗必须圆,小说必须严,小说则比较散。

”18.“三一律”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时、一事、一地完成。

19.文学所以要超越现实和表现理想,从根本上说,源于文学的审美性。

20、传统“小说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环境。

21.热奈特从顺序、进速、频率三个方面探讨了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的关系。

22.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显示了西方文学从模仿论的文学观向表现论的文学观的一次蜕变。

23.西方文学体裁的“三分法”是将文学文本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

24、实用说的文学观从功能角度界定文学,认为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

25、散文在内容上以抒发感受为核心,在形式上具有自由的特点。

26、传统叙事理论关注小说写什么,现代叙事理论关注小说怎么写。

27、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活动的各个要素中,作品是核心。

28、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列出悲剧的六大成分,即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

29、在叙事性作品中,相对于故事时间而言,文本时间几乎为零,也即叙述速度无限快,称为省略。

30、产生于19世纪末,衰落于20世纪中叶的文学思潮是现代主义。

31、中国古代典籍《尚书·尧典》已有“诗言志,歌永志、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

32、文学形象的不同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语象、形象、意象。

33、王弼给文本划分了三个层次,分别是言、象、意。

34、关于文学体裁的四分法是把作品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剧本。

35、相对于故事时间的叙述时间包括省略、概括、场景、休止。

36、形式主义将文学的形式尤其是语言作为文学的本质。

37、古典主义戏剧的“三一律”法则规定一日、一地、情节整一。

38、“模仿说”的文学观在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中得到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39、文学文本构成的三个层面是语言层、现象层、意蕴层。

40、清人吴乔在说到“诗与文之辨”时曾有“诗酒文饭”之喻。

41、传统小说理论强调小说叙事和三个要素有关,即人物、情节、环境。

简答题如何理解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人学”的第一层含义是就文学的审美性而言的,即文学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追寻人生意蕴,表现人的价值的特点。

第二层含义是就文学对人和人生的表现特点和表现领域来说的。

从审美关系上理解和表现人与人生,使文学展现了一个唯有通过审美方式才能进入的世界,文学对人的表现和思考因此具有了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和领域。

请谈谈在当代文学理论中语言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当代文学理论不同于传统文学理论把语言当做一种工具,而是把语言放在“文学本体”的范畴内来研究,强调语言并不是在传达思想感情的阶段才出场,而是从一开始,就制约着作家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

第一,对于任何个体而言,语言具有先在性,语言先于个人而存在;第二,学习和接受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一种文化并受其同化的过程;第三,语言不只是一种工具,还会影响人的经验,影响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第四,语言先于个体存在对文学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结构、话语和“互文性”对文学活动的制约上。

谈谈你对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的理解。

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是自有文学始人们就觉察到的,大体有三种类型:(1)“意”的丰富多样和“言”的符号传达之间存在矛盾;(2)某些生成于个性体验的审美感受、对人生意蕴的领悟,本身具有不可言说或言说不尽的特点;(3)先于个人存在的语言可能会影响人的感觉与思维,从而限制个体感受和思想的形成。

请谈谈你对文学活动中言意矛盾的三种类型的理解。

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文学只能用语言来传达个体对人生的审美体验,但语言本身的局限却可能遮蔽个体思想感情的酝酿和表达,于是产生文学活动中的言意矛盾。

具体来看,有三种类型,即文不逮意;内心体验难传;语言限制思想。

简述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主要特点。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有如下特点:(1)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限制,具有审美把握人生的巨大容量;(2)语言艺术能够深刻、细腻地传达思想感情,表现人的心理生活;(3)语言的丰富表现潜力拓展了文学的审美空间,使文学在把握人生上成为最自由、最带普遍性的艺术种类。

简述文学文本有哪些层次组成?简述每一层次的含义。

文学文本有三个层面:(1)语言层。

是由语言材料构成的文本外观,包括语音和语义两部分。

在语音层次,文学文本追求文字符号独特的声音效果,尤其在诗歌和散文文本中;在语义方面,文学文本借助各种修辞手段以实现内涵的丰富性、模糊性以及体验的个性化。

(2)现象层。

文学文本语言符号的所指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可感的形象体系,包括景象、人物、情节、环境等。

它是意蕴的载体。

(3)意蕴层。

是蕴涵在现象体系之内的主体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和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也是文学文本的最终价值体现。

为什么说体裁对文学创作和接受都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体裁对作者创作和读者阅读的规范作用体现在:(1)体裁处在连结和规范各种文学活动的中介位置;(2)每一种体裁都具有一定的观察和理解现实的方法和手段,作者必须学会以体裁的眼光观察现实;(3)体裁会用固定的程式、特定的规范引导读者的阅读。

诗歌语言和结构的特点。

诗歌是一种用讲究韵律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含蓄地表现情感与思想的文体。

主要特点在于它的抒情性和语言的韵律性。

主要表现为:(1)语言的凝练性;(2)节奏韵律性;(3)结构的跳跃性。

什么是意境,它有哪些特点?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范畴,是指诗歌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可以无限回味的审美想象空间。

基本特点是:情景交融,即把所表达的思绪寄托于物象,使景中含情,情中有景;虚实相生,展示境外之境,象外之象,情景交融的意象之“实”引发审美想象的境界之“虚”;韵外之致,即言外之意。

叙述视角按聚焦方式可分为哪几种?各自有什么特点?叙述视角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非聚焦型。

这是一种传统的、全知全能的上帝的视角,叙述者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观察所叙述的故事,还可以对整个故事做出预言或回顾,甚至可以深入到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非聚焦型中,叙述者知道得比任何一个人物都多,但由于提供过多的信息使读者参与作品创造的空间很小。

(2)内聚焦型。

从作品中人物的角度来叙述故事。

由于任何一个人物所知必定有限,所以作家可以通过特定视角的设定在作品中有意造成叙述空白,给读者一定的创造自由。

同时叙述者的叙述受制于他自身的条件,因而可能产生特定的叙述效果。

(3)外聚焦型。

叙述者只是客观冷静地从外部呈现人物的外表、行动、环境等,不涉及人物行动的主观想法。

由于叙述者不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限制了读者对事件真相的把握,但也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如何理解现代叙事学中叙述人与作者的关系?在现代叙事学中叙述人与作者的关系是研究的要点之一,以往的小说理论往往将作者与叙事者混为一谈,或者把书中叙事人视为作者的代言人,但叙事学认为,小说中的叙事人并不是作者,而是作者创造的一个特殊角色,作者假借这个虚构的角色之口说话,不管他用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都是如此。

强调叙事人和作者的区别,意味着叙述者和他的叙述行为实际上是构成叙事内容的一个成分,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叙事学对叙述者的分类也相当重视,如“超故事”、“内故事”、“异故事”、“同故事”叙述者。

简述现实主义文学典型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

/请谈谈现实主义典型论有哪些代表观点?典型是现实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伟大的文学典型通常都是在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创造,是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的“这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