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要点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经典复习题集锦(附答案)知识讲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经典复习题集锦(附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语言称为(机器语言),用助记符编写的语言称为(汇编语言)。
2. 计算机硬件由(控制单元)、(运算器)、(存储器)、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五大部件组成。
3.十六进制数CB8转换成二进制数为(110010111000)。
4.某数x的真值-0.1011B,其原码表示为( 1.1011)。
5.在浮点加减法运算过程中,在需要(对阶)或(右规)时,尾数需向右移位。
6.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7.要组成容量为4K*8位的存储器,需要(8)片4K×1位的芯片并联,或者需要(4)片1K×8位的芯片串联。
8. 中断处理过程包括(关中断)、(保护现场)、(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恢复现场)和(开中断)阶段。
9.操作数寻址方式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立即寻址)、(隐含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基址寻址)等。
10.动态RAM的刷新包括(分散刷新)、(集中刷新)和(异步刷新)三种方式。
11.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替换算法有(先进先出)和(近期最少使用)。
12.影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有(数据相关)、(控制相关)和(资源相关)。
13.主存储器容量通常以KB为单位,其中1K=(),硬盘的容量以GB为单位,其中1G=()。
14.主存储器一般采用(动态RAM)存储器,CACHE采用(静态RAM )存储器。
1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1946 )年,称为(ENIAC)。
16. I/O的编址可分为(不统一编址)和(统一编址),前者需要单独的I/O指令,后者可通过(访存)指令和设备交换信息。
17.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全部时间叫做(指令周期),它通常包含若干个(机器周期),而后者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
18.计算机中各个功能部件是通过(总线)连接的,它是各部件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公共线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带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带答案第1章计算机系统概述⼀、选择题1、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准确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C。
A、计算机可以存储⼤量信息B、计算机能代替⼈的脑⼒劳动C、计算机是⼀种信息处理机D、计算机可实现⾼速运算2、1946年2⽉,在美国诞⽣了世界上第⼀台电⼦数字计算机,它的名字叫(1)C,1949年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台存储程序式的计算机称为(2)。
(1)A、EDVAC B、EDSAC C、ENIAC D、UNIVAC-Ⅰ(2)A、EDVAC B、EDSAC C、ENIAC D、UNIVAC-Ⅰ3、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的只能是B。
A、符号语⾔B、机器语⾔C、汇编语⾔D、机器语⾔和汇编语⾔4、对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进⾏管理,是 A 的功能。
A、操作系统B、数据库管理系统C、语⾔处理程序D、⽤户程序⼆、填空题1、计算机的各⼤部件通过____总线____________连接在⼀起,它是各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通道。
2、计算机按内部信息形式可以分为___模拟____________和___数字信号_两类。
3、计算机硬件⼀般由_运算器,控制器_______、__存储器______、_输⼊_______和、____输出____和五⼤部分组成。
4、运算器是⼀个数据加⼯部件,主要完成⼆进制___算术_______运算及__逻辑________运算。
5、运算器的___位数________越多,计算的精度就越⾼,但是所费的电⼦器件也越多,成本越⾼。
三、简答题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1、第⼀代电⼦管计算机1946年2⽉,诞⽣了世界上第⼀台电⼦数字计算机——ENIAC ,1949年研制成功的世界上第⼀台存储程序式的计算机EDSAC。
2、第⼆代晶体管计算机1947年在贝尔实验室制成第⼀个晶体管,进⼊20世纪50年代全球出现⼀场以晶体管代替电⼦管的⾰命。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4、⼤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5、超⼤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3、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它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1、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件组成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的地位存放在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寻访3、指令和数据均⽤⼆进制数表⽰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组成。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知识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乘法器的硬件结构通常采用(C)。
A串行加法器和串行移位器B并行加法器和串行左移C并行加法器和串行右移D串行加法器和串行右移2、一张3、5英寸软盘的存储容量为(A),每个扇区存储的固定数据是()。
A 1.44MB,512B B 1MB,1024BC 2MB,256BD 1.44MB,512KB3、计算机中表示地址时使用(A)。
A无符号数B原码C反码D补码4、用存储容量为16K*1位的存储器芯片来组成一个64K*8位的存储器,则在字方向和位方向分别扩展了(D)倍。
A4、2 B8、4 C2、4 D4、85、ALU属于(A)部件。
A运算器B控制器C存储器D寄存器6、下列选项中,能引起外部中断的事件是(B)。
A键盘输入B除数为0 C浮点运算下溢D访存缺页7、人们根据特定需要预先为计算机编制的指令序列称为(D)。
A软件B文件C集合D程序8、在大量数据传送中常用且有效的检验法是(D)。
A海明码校验B偶校验C奇校验DCRC校验9、CPU的组成中不包含(A)。
A存储器B寄存器C控制器D运算器10、程序访问的局限性是使用(B)的依据。
A缓冲Bcache C虚拟内存D进程11、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B)。
A不一定可以改写B可以改写C不可以改写D以上都不对12、操作数地址存放在寄存器的寻址方式叫(D)。
A相对寻址方式B变址寄存器寻址方式C寄存器寻址方式D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13、以下有关指令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指令系统是一台机器硬件能执行的指令全体B任何程序运行前都要先转化为机器语言程序C指令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界面D指令系统和机器语言是无关的14、微程序存放在(A)中。
A控制存储器BRAM C指令寄存器D内存储器15、磁盘存储器的记录方式一般采用(C)。
A归零制B不归零制C改进的调频制D调相制16、冯、诺依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B)。
A多指令流数据流B按地址访问顺序执行指令C堆栈操作D存储器按内容选择住址17、32个汉字的机内码需要(C)。
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指导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期末考试题型举例题型包括选择题(单选)、判断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下面给每种题型列举1-2道样题,以及相应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在定点二进制运算器中,加法运算一般通过来实现。
A.原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B.反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C.补码运算的十进制加法器D.补码运算的二进制加法器答案:D(2)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加形式地址。
A.基址寄存器内容B.堆栈指示器内容C.变址寄存器内容D.程序计数器内容答案:C(3)将RAM芯片的数据线、地址线和读写控制线分别接在一起,而将片选信号线单独连接,其目的是。
A.增加存储器字长B.增加存储单元数量C.提高存储器速度D.降低存储器的平均价格答案:B2.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输入输出指令的功能是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答案:√(2)半导体ROM信息可读可写,且断电后仍能保持记忆。
()答案:×(3)在采用DMA方式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在DMA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
答案:√3.简答题(每小题7-8分,共29分)(1)简述计算机运算器部件的主要功能。
答:主要功能包括(1)由其内部的算术与逻辑运算部件ALU完成对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2)由其内部的一组寄存器承担对将参加运算的数据和中间结果的暂存;(3)作为处理机内部的数据传送通路。
(2)确定一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并评价其优劣,通常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a.指令系统的完备性,以常用指令齐全、编程方便为优;b.指令系统的高效性,以程序占内存空间少、运行速度快为优;c.指令系统的规整性,以指令和数据使用规则统一简单、易学易记为优;d.指令系统的兼容性,以同一系列的低档机的程序能在新的高档机上直接运行为优。
(3)相对主存来说,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具有什么特点?它在计算机系统中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的?答:CACHE具有容量很小但读写速度非常快的特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3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1. CPU结构和指令运行1.什么是CPU?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CPU(中央处理器)是一种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执行计算机指令集中的指令,并控制各种硬件设备协调工作。
2. CPU执行指令的步骤是什么?CPU执行指令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取指令:将指令从内存中读取到指令寄存器中;2)译码:根据指令码对指令进行译码;3)执行:按照指令的要求进行处理,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存储访问等;4)结果存储:将运算结果存储到寄存器或内存中。
3. CPU的主要寄存器有哪些?它们分别用来存储什么?CPU主要寄存器有以下几个:1)程序计数器(PC):用于存储下一条指令的地址;2)指令寄存器(IR):用于存储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3)累加器(ACC):用于存储算术运算的结果;4)数据寄存器(DR):用于存储操作数;5)地址寄存器(AR):用于存储内存地址;6)状态寄存器(SR):用于存储CPU的状态信息。
4. 什么是指令周期?它包括哪些阶段?指令周期是指一个CPU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一般包括取指、译码、执行和访存等几个阶段。
具体包括:1)取指周期:将指令从内存中取到指令寄存器中;2)译码周期:对指令进行译码,确定指令类型和操作对象;3)执行周期:按照指令要求进行计算或存储访问等操作,产生结果;4)访存周期:用于访问内存,将结果写回内存中。
5. CPU的字长是什么?它对CPU的性能有什么影响?CPU的字长是指一次可以处理的最大数据位数,通常以比特数表示。
字长越长,CPU一次处理的数据就越多,计算能力越强,执行同一指令时所需的时钟周期也相应减少,因此影响了CPU的性能。
此外,字长还与CPU的寻址能力、数据传输速率等有关。
2. 存储器层次结构1. 计算机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包括哪些?计算机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包括以下几层:1)寄存器:位于CPU内部,存储最频繁使用的数据和指令;2)高速缓存(cache):位于CPU与主存之间,缓存最近使用过的数据和指令;3)主存:存储程序执行时需要的数据和指令;4)辅助存储器: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如硬盘、光盘等。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重点整理

一.冯·诺依曼计算机的特点1945年,数学家冯诺依曼研究EDVAC机时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1.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2.指令和数据以同等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按地址寻访。
3.指令和数据均用二进制数表示。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
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条件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6.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间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完成。
二.计算机硬件框图1.冯诺依曼计算机是以运算器为中心的2.现代计算机转化为以存储器为中心各部件功能:1.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在运算器内。
2.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3.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4.输入设备用来将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转换为机器能识别的信息形式(鼠标键盘)。
5.输出设备可将机器运算结果转换为人们熟悉的信息形式(打印机显示屏)。
计算机五大子系统在控制器的统一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自动工作。
由于运算器和控制器在逻辑关系和电路结构上联系十分紧密,尤其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工艺出现后,两大不见往往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合起来统称为中央处理器(CPU)。
把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简称为I/O设备。
现代计算机可认为由三大部分组成:CPU、I/O设备及主存储器。
CPU与主存储器合起来又可称为主机,I/O设备又可称为外部设备。
主存储器是存储器子系统中的一类,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另一类称为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又称外村。
算术逻辑单元简称算逻部件,用来完成算术逻辑运算。
控制单元用来解实存储器中的指令,并发出各种操作命令来执行指令。
ALU和CU是CPU的核心部件。
I/O设备也受CU控制,用来完成相应的输入输出操作。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计算机的运算器一般通过总线结构来组织,在下面的总线结构运算器中,单总线结构的操作速度最慢,而(B )的操作速度最快。
A.双总线结构B.多总线结构C.单总线结构D.三总线结构2、微型计算机的分类通常以微处理器的(D )来划分。
A.芯片名B.寄存器数目C.字长D.规格3、将有关数据加以分类、统计、分析,以取得有价值的信息,我们称其为( A )。
A.数据处理B.辅助设计C.实时控制D.数值计算4、虚拟存储器是建立在多层次存储结构上,用来解决(C )的问题。
A.存储B.外存C.主存容量不足D.外存容量不足5、微程序放在(B )中。
A.RAM B.控制存储器C.指令寄存器D.内存储器6、冯.诺依曼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A )A.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B.堆栈操作C.选择存储器地址D.按寄存器方式工作7、D/A转换器是(D )A.把计算机输出的模拟量转为数字量B.把模拟量转为数字量,把数字量输入到计算机C.把数字量转为模拟量,把转化结果输入到计算机D’把计算机输出的数字量转为模拟量8、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精度取决于(A )A.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位数B.阶码的位数和尾数采用的编码C.阶码采用的编码和尾数采用的编码D. 阶码采用的编码和尾数的位数9、ASCII码是对(A )进行编码的一种方案。
A.字符B.声音C.图标D.汉字10、ALU属于(A )部件。
A.运算器B.控制器C.存储器D.寄存器11、字长16位,用定点补码小数表示时,一个字所能表示的范围是(A )A.-1~(1-2-15)B.0~(1-2-15)C.-1~+1 D.-(1-2-15)~(1-2-15)12、微程序入口地址是(B )根据指令的操作码产生的。
A.计数器B.译码器C.计时器D.判断逻辑矩阵13、计算机中表示地址时使用( D )A.原码B.补码C.反码D.无符号数二、改错题(针对各小题的题意,改正其结论中错误或补充其不足。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要点及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复习要点1、总线、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机器字长、存储字长、存储容量、立即寻址、直接寻址、MDR、MAR等基本概念。
总线: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而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收相同的消息。
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
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频率的倒数。
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
机器周期: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一般情况下,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用存储器中存储地址寄存器MAR的编址数与存储字位数的乘积表示。
即:存储容量 = 存储单元个数 * 存储字长立即寻址:立即寻址的特点是操作数本身设在指令字内,即形式地址A不是操作数的地址,而是操作数本身,又称之为立即数。
数据是采用补码的形式存放的把“#”号放在立即数前面,以表示该寻址方式为立即寻址。
直接寻址:在指令格式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在内存的地址ID。
在指令执行阶段对主存只访问一次。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和主存储器MM合成为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CPU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CACHE)。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计算机组成原理重点难点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机中的主机包含( A )。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B.运算器、控制器、外存储器C.控制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D.运算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2.二进制数,相应的十进制数是(B)(128+16+2=146)3.要使8位寄存器A中高4位变0,低4位不变,可使用(A)。
逻辑乘A. A∧0FH→ A∨0FH→A C. A∧F0H→ A D. A∨F0H→A4.在计算机内部用于汉字存储处理的代码是(B)A.汉字输入码B.汉字内码C.汉字字型码D.汉字交换码5.转移指令执行时,只要将转移地址送入( C.程序计数器 )中即可A.地址寄存器B.指令寄存器C.程序计数器D.变址寄存器6.设机器中存有代码B,若视为移码,它所代表的十进制数为()。
D-1137.将十进制数转换成浮点数规格化(用补码表示),其中阶符、阶码共4位,数符、尾数共8位,其结果为(,)A.0011,,10011011 C.0011,1110 ,11001018.(2000)10化成十六进制数是( B.(7D0)16)。
A.(7CD)16 B.(7D0)16 C.(7E0)16 D.(7FO)169.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2=153 )。
A.()2 B.(227)8 C。
(98)16 D.(152)1010. ( D. 移码)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B. 补码C. 反码D. 移码11. 在小型或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 D. ASCⅡ码)。
A. BCD码B. 16进制C. 格雷码D. ASCⅡ码12.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是正确的。
A.只做算术运算,不做逻辑运算B. 只做加法C.能暂时存放运算结果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13.控制存储器存放的是(C.微程序 )。
A.微程序和数据B.机器指令和数据C.微程序D.机器指令14. 在指令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本身的寻址方式,称为( B. 立即寻址 )。
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1.根据操作数所在位置指出其寻址方式。
操作数地址在寄存器中称为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2.影响并行加法器速度的关键因素是进位产生函数和进位传递函数。
3.微处理器(CPU)中控制器常分为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两种类型。
4.微程序控制的计算机中控制存储器CM用来存放微程序。
5.动态存储器DRAM需要在2ms时间内全部刷新一遍。
6.常见的磁记录方式有不归零制(NRZ1)、调相制(PE)、调频制(FM)和改进调频制(MFM)4种。
7.常用的校验方法由奇偶校验、海明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CRC)3种。
8.高速缓冲存储器3种基本的地址映像方式是直接映像、全相联映像和组相联映像。
9.将辅助存储器当作主存来使用,从而扩大程序可访问的存储空间,这样的存储结构称为虚拟存储器。
10.多级层次存储结构涉及到的存储器件有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和辅存。
11.虚拟存储器在运行时,CPU根据程序指令生成的地址是虚拟地址,该地址经过转换形成物理地址。
12.I/O接口按数据传送格式分为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
13.在微程序控制下,执行一条机器指令的过程可以转化为执行一段微程序的过程。
14.主机与外设之间的输入/输出操作常采用的3种技术是直接程序传送方式、中断方式和直接存储器存储(DMA)方式。
15.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称为中断向量。
16.为了不断提供刷新图像的信号,必须把一帧图像信息存储在VRAM中,VRAM称为视频存储器(或刷新存储器)。
17. 光盘按记录原理大致可归纳为形变型光盘、相变形光盘和磁光型光盘。
18. 高速缓冲存取存储器常用的替换算法有先进先出算法(FIFO和近期最少使用算法(LRU)。
19. 在多级存储体系中,Cache的主要功能是缓解CPU和内存速度不匹配。
20. DMA方式直接依靠硬件在主存和I/O设备之间进行直接的数据传送,在传送期间不需CPU程序干预。
21.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是操作系统的功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答案解析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异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不存在基准时标信号,微操作的时序是由专用的应答线路控制的,即控制器发出某一个微操作控制信号后,等待执行部件完成该操作时所发回的“回答”或“终了”信号,再开始下一个微操作。
向量地址:是存放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存储单元地址,它由硬件形成多重中断:即指CPU 在处理中断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中断请求,此时若CPU 暂停现行的中断处理,转去处理新的中断请求,即多重中断CMDR:控制存储器地址寄存器总线判优:是当总线上各个主设备同时要求占用总线时,通过总线控制器,按一定的优先等级顺序确定某个主设备可以占用总线。
系统的并行性:进位链:是传递进位的逻辑电路间接寻址: 有效地址是由形式地址间接提供的微操作命令和微操作:微操作命令是控制完成微操作的命令;微操作是由微操作命令控制实现的最基本操作。
快速缓冲存储器:为了提高访存速度,在CPU和主存之间增设的高速存储器,基址寻址:有效地址等于形式地址加上基址寄存器的内容。
流水线中的多发技术:为了提高流水线的性能,设法在一个时钟周期(机器主频的倒数)内产生更多条指令的结果指令字长: 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周期窃取:DMA 方式中由DMA 接口向CPU 申请占用总线,占用一个存取周期。
双重分组跳跃进位:n 位全加器分成若干大组,大组内又分成若干小组,大组中小组的最高进位同时产生,大组与大组间的进位串行传送。
硬件向量法:是利用硬件产生向量地址,再由向量地址找到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
总线: 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指令流水:是改变各条指令按顺序串行执行的规则,使机器在执行上一条指令的同时,取出下一条指令,即上一条指令的执行周期和下一条指令的取指周期同时进行。
寻址方式: 是指确定本条指令的数据地址以及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方法,它与硬件紧密相关,而且直接影响指令格式和指令功能。
微程序控制:采用与存储程序类似的方法来解决微操作命令序列的形成,将一条机器指令编写成一个微程序,每一个微程序包含若干条微指令,每一条指令包含一个或多个微操作命令。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在单级中断系统中,CPU一旦响应中断,则立即关闭_____。
标志,以防止本次中断服务结束前同级的其他中断源产生另一次中断进行干扰。
A.中断允许B.中断请求C.中断屏蔽D.中断响应答案:A题型:单选题2.浮点运算指令对用于科学计算的计算机是很必要的,可以提高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答案:正确题型:判断题3.处理大量输入输出数据的计算机,一定要设置十进制运算指令。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4.在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中,真正必须的指令不多,其余指令都是为了提高计算机速度和便于编程而引入的。
答案:正确题型:判断题5.不设置浮点运算指令的计算机,就不能用于科学计算。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6.通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内存单元中。
答案:正确题型:判断题7.扩展操作码是操作码字段中用来进行指令分类的代码。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8.随机半导体存储器(RAM)中的任何一个单元都可以随机访问。
答案:正确题型:判断题9.和静态存储器相比,动态存储器的工作速度较慢,但功耗较低、集成度较高,因而常用于主存储器。
答案:正确题型:判断题10.一般情况下,ROM和RAM在存储体是统一编址的。
答案:正确题型:判断题访问存储器的时间是由存储体的容量决定的,存储容量越大,访问存储器所需的时间越长。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的功能全由硬件实现。
答案:正确题型:判断题13.因为动态存储器是破坏性读出,因此必须不断的刷新。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14.固定存储器(ROM)中的任何一个单元不能随机访问。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15.由于半导体存储器加电后才能存储数据,断电后数据就丢失,因此,用EPROM制成的存储器,加电后必须重写原来的内容。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16.交叉存储器主要解决扩充容量问题。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17.访问存储器的请求是由CPU发生的。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存储器的内容是由操作系统调入的。
答案:错误题型:判断题设备的中断级别比其他I/O设备高,否则数据将可能丢失。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选择或判断1.多核处理机是空间并行计算机,它有___多__个CPU。
2.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代变化,其中第四代是1972-1990 年的_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______计算机为代表。
3.计算机从第三代起,与IC电路集成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
描述这种关系的是_摩尔__定律。
4.1971年,英特尔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片4位微处理器__Intel 4004_____。
首次将CPU的所有元件都放入同一块芯片之内。
5.1978年,英特尔公司开发的___Intel 8086_______是世界上第1片通用16位微处理器,可寻址存储器是_1MB______。
6.至今为止,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仍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__物理器件性能所致___。
7.冯。
诺依曼计算机工作方式的基本特点是__按地址访问并顺序执行指令_____。
8.20世纪50年代,为了发挥__硬件设备_____的效率,提出了_多道程序___技术,从而发展了操作系统,通过它对__硬软资源______进行管理和调度。
9.计算机硬件能直接执行的只有__机器语言_________ 。
10.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__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______。
11.计算机的硬件是有形的电子器件构成,它包括_运算器__、_控制器_、_存储器__、_适配器_、_系统总线__、__外部设备__。
12.当前的中央处理机包括__运算器_____、_控制器_____、__存储器_____。
13.计算机的软件通常分为__系统软件_______和___应用软件_____两大类。
14.用来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资源并调度用户的作业程序的软件称为__操作系统_____,负责将_高级____-语言的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软件称为___编译系统____。
15.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分为__内存____和__外存______。
在CPU执行程序时,必须将指令存放在__内存______中。
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参考答案

习题一1.什么是程序存储工作方式?答:计算机的工作方式——存储程序工作方式。
即事先编写程序,再由计算机把这些信息存储起来,然后连续地、快速地执行程序,从而完成各种运算过程。
2.采用数字化方法表示信息有哪些优点?用数字化方法表示信息的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 可靠性高。
<2)依靠多位数字的组合,在表示数值时可获得很宽的表示范围以及很高的精度。
<3)数字化的信息可以存储、信息传送也比较容易实现。
<4)可表示的信息类型与范围及其广泛,几乎没有限制。
<5)能用逻辑代数等数字逻辑技术进行信息处理,这就形成了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基础。
3.如果有7×9点阵显示出字符A的图像,请用9个七位二进制代码表示A 的点阵信息。
4.数字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 <1)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连续地工作;<2|)运算速度快;<3)运算精度高;<4)具有很强的信息存储能力;<5)通用性强,应用领域及其广泛。
5.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基本指标有哪些?答:衡量计算机性能的基本指标:<1)基本字长——参加一次运算的数的位数;<2)数据通路宽度——数据总线一次能并行传送的位数;<3)运算速度——可用①CPU的时钟频率与主频,②每秒平均执行指令数,③典型四则运算的时间来表示。
<4)主存储器容量——可用字节数或单元数<字数)×位数来表示。
<5)外存容量——常用字节数表示。
<6)配备的外围设备及其性能。
<7)系统软件配置。
7.系统软件一般包括哪些部分?列举你所熟悉的三种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一般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各种软件平台等。
例如WINDOWS98操作系统,C语言编译程序等,数据库管理系统。
8.对源程序的处理有哪两种基本方式?对源程序的处理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
习题二1.将二进制数(101010.01>2转换为十进制数及BCD码。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答案汇总.doc

(完整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答案汇总.doc红色标记为找到了的参考答案,问答题比较全,绿色标记为个人做的,仅供参考!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1.目前的计算机中,代码形式是______。
A.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B.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C.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2.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______。
A.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B.外部设备和主机C.主机和实用程序D.配套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3.目前我们所说的个人台式商用机属于______。
A. 巨型机B.中型机C.小型机D.微型机4. Intel80486是32位微处理器,Pentium 是 ______位微处理器。
A.16B.32C.48D.645.下列 ______属于应用软件。
A. 操作系统B.编译系统C.连接程序D. 文本处理6.目前的计算机,从原理上讲______。
A.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十进制形式存放B.指令以十进制形式存放,数据以二进制形式存放C.指令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放D.指令和数据都以十进制形式存放7.计算机问世至今,新型机器不断推陈出新,不管怎样更新,依然保有“存储程序”的概念,最早提出这种概念的是 ______。
A. 巴贝奇B. 冯 .诺依曼C.帕斯卡D.贝尔8.通常划分计算机发展时代是以()为标准A. 所用的电子器件B. 运算速度C. 计算机结构D.所有语言9.到目前为止,计算机中所有的信息任以二进制方式表示的理由是()A. 节约原件B. 运算速度快C. 由物理器件的性能决定D.信息处理方便10. 冯 . 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PU区分它们的依据是()A. 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C. 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B. 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11.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通常分为微程序机器层、机器语言层、操作系统层、汇编语言机器层和高级语言机器层。
《计算机组成原理》重点难点习题解答

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计算机中的主机包含( A )。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B.运算器、控制器、外存储器C.控制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D.运算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2.二进制数10010010,相应的十进制数是(B)(128+16+2=146)A.136B.146C.145D.1443.要使8位寄存器A中高4位变0,低4位不变,可使用(A)。
逻辑乘A. A∧0FH→ AB.A∨0FH→AC. A∧F0H→ AD. A∨F0H→A4.在计算机内部用于汉字存储处理的代码是(B)A.汉字输入码B.汉字内码C.汉字字型码D.汉字交换码5.转移指令执行时,只要将转移地址送入( C.程序计数器 )中即可A.地址寄存器B.指令寄存器C.程序计数器D.变址寄存器6.设机器中存有代码10100011B,若视为移码,它所代表的十进制数为( B.35)。
A.-23B.35C.53 D-1137.将(-25.25)十进制数转换成浮点数规格化(用补码表示),其中阶符、阶码共4位,数符、尾数共8位,其结果为( B.0101,10011011 )A.0011,10010100 B.0101,10011011 C.0011,1110 D.0101,11001018.(2000)10化成十六进制数是( B.(7D0)16)。
A.(7CD)16 B.(7D0)16 C.(7E0)16 D.(7FO)169. 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10011001)2=153 )。
A.(10011001)2 B.(227)8 C。
(98)16 D.(152)1010. ( D. 移码)表示法主要用于表示浮点数中的阶码。
A. 原码B. 补码C. 反码D. 移码11. 在小型或微型计算机里,普遍采用的字符编码是( D. ASCⅡ码)。
A. BCD码B. 16进制C. 格雷码D. ASCⅡ码12. 下列有关运算器的描述中,(D. 既做算术运算,又做逻辑运算)是正确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经典复习题集锦(附答案)知识讲解(参考)

计算机组成原理经典复习题集锦(附答案)知识讲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经典复习题集锦(附答案)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题一、填空题1.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计算机语言称为(机器语言),用助记符编写的语言称为(汇编语言)。
2. 计算机硬件由(操纵单元)、(运算器)、(存储器)、输入系统和输出系统五大部件组成。
3.十六进制数CB8转换成二进制数为(110010111000)。
4.某数x的真值-0.1011B,其原码表示为( 1.1011)。
5.在浮点加减法运算过程中,在需要(对阶)或(右规)时,尾数需向右移位。
6.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组成。
7.要组成容量为4K*8位的存储器,需要(8)片4K×1位的芯片并联,或者需要(4)片1K×8位的芯片串联。
8. 中断处理过程包括(关中断)、(爱护现场)、(执行中断服务程序)、(恢复现场)和(开中断)时期。
9.操作数寻址方式包括(直截了当寻址)、(间接寻址)、(马上寻址)、(隐含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基址寻址)等。
10.动态RAM的刷新包括(分散刷新)、(集中刷新)和(异步刷新)三种方式。
11.高速缓冲存储器的替换算法有(先进先出)和(近期最少使用)。
12.妨碍流水线性能的因素有(数据相关)、(操纵相关)和(资源相关)。
13.主存储器容量通常以KB为单位,其中1K=(),硬盘的容量以GB 为单位,其中1G=()。
14.主存储器普通采纳(动态RAM)存储器,CACHE采纳(静态RAM )存储器。
1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于(1946 )年,称为(ENIAC)。
16. I/O的编址可分为(别统一编址)和(统一编址),前者需要单独的I/O指令,后者可经过(访存)指令和设备交换信息。
17.C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全部时刻叫做(指令周期),它通常包含若干个(机器周期),而后者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
18.计算机中各个功能部件是经过(总线)连接的,它是各部件之间举行信息传输的公共线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复习要点1、总线、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机器字长、存储字长、存储容量、立即寻址、直接寻址、MDR、MAR等基本概念。
总线: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而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收相同的消息。
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和通信总线。
时钟周期:也称为振荡周期,定义为时钟频率的倒数。
时钟周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的、最小的时间单位。
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仅完成一个最基本的动作。
机器周期: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机器周期。
一般情况下,一个机器周期由若干个S周期(状态周期)组成存储容量:存储容量是指存储器可以容纳的二进制信息量,用存储器中存储地址寄存器MAR的编址数与存储字位数的乘积表示。
即:存储容量 = 存储单元个数 * 存储字长立即寻址:立即寻址的特点是操作数本身设在指令字内,即形式地址A不是操作数的地址,而是操作数本身,又称之为立即数。
数据是采用补码的形式存放的把“#”号放在立即数前面,以表示该寻址方式为立即寻址。
直接寻址:在指令格式的地址字段中直接指出操作数在内存的地址ID。
在指令执行阶段对主存只访问一次。
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综合体。
计算机硬件:指计算机中的电子线路和物理装置。
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运行所需的程序及相关资料。
主机:是计算机硬件的主体部分,由CPU和主存储器MM合成为主机。
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早期的运算器和控制器不在同一芯片上,现在的CPU内除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外还集成了CACHE)。
主存:计算机中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为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可随机存取;由存储体、各种逻辑部件及控制电路组成。
存储单元:可存放一个机器字并具有特定存储地址的存储单位。
存储元件: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的物理元件,是存储器中最小的存储单位,又叫存储基元或存储元,不能单独存取。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逻辑单位。
存储字长:一个存储单元所存二进制代码的位数。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指令字长:一条指令的二进制代码位数。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机(器),是计算机硬件的核心部件,主要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PC:Program Counter,程序计数器,其功能是存放当前欲执行指令的地址,并可自动计数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寄存器,其功能是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CU:Control Unit,控制单元(部件),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产生微操作命令序列。
ALU:Arithmetic Logic Unit,算术逻辑运算单元,为运算器的核心部件,其功能是进行算术、逻辑运算。
ACC:Accumulator,累加器,是运算器中既能存放运算前的操作数,又能存放运算结果的寄存器。
MQ:Multiplier-Quotient Register,乘商寄存器,乘法运算时存放乘数、除法时存放商的寄存器。
X:此字母没有专指的缩写含义,可以用作任一部件名,在此表示操作数寄存器,即运算器中工作寄存器之一,用来存放操作数;MAR:Memory Address Registe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在主存中用来存放欲访问的存储单元的地址。
MDR:Memory Data Register,存储器数据缓冲寄存器,在主存中用来存放从某单元读出、或要写入某存储单元的数据。
I/O:Input/Output equipment,输入/输出设备,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总称,用于计算机内部和外界信息的转换与传送。
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数,为计算机运算速度指标的一种计量单位。
2、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CPU工作周期的划分。
机器指令的执行过程: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CPU工作周期划分为:取指周期(取指令)、间址周期(取地址)、执行周期(取操作数)、中断周期(存程序断点)。
3、同步通信、异步通信的基本概念,工作特征,及应用场合。
同步通信:通信双方由统一时标控制数据传送。
时标通常由CPU的总线控制部件发出,也可以由各部分的各自的时序发生器发出,但必须由总线控制部件发出的时钟信号对它们进行同步。
优点是规定明确、统一,模块间的配合简单一致。
缺点是主、从模块时间配合属于强制性“同步”,必须在限定时间类完成规定的要求。
同步通信一般用于总线长度较短、各部件存取时间比较一致的场合。
在同步通信的总线系统中,总线传输周期越短,数据线的位数越多,直接影响总线的数据传输率。
异步通信:通信双方由不同时标控制数据传送。
没有公共的时间标准,采用应答方式(不互锁、半互锁、全互锁三种类型)。
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率用波特率来衡量。
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送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单位用bps(位/秒)表示,记做波特。
异步通信一般应用于并行传送或串行传送。
4、微程序控制器、硬连接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场合。
微程序控制器: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的控制器称为微程序控制器。
所谓微程序控制方式是指微命令不是由组合逻辑电路产生的,而是由微指令译码产生。
一条机器指令往往分成几步执行,将每一步操作所需的若干位命令以代码形式编写在一条微指令中,若干条微指令组成一段微程序,对应一条机器指令。
硬连接控制器:硬连线控制器,是由基本逻辑电路组成的,对指令中的操作码进行译码,并产生相应的时序控制信号的部件,又称组合逻辑控制器。
硬连线控制器由指令部件、地址部件、时序部件、操作控制部件和中断控制部件等组成。
5、I/O编址的基本概念,编址方式,以及它们的特点和要求。
I/O编址:存储器是由一个个存储单元构成的,为了对存储器进行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对各个存储单元编上号,即给每个单元赋予一个地址码,这叫编址。
经编址后,存储器在逻辑上便形成一个线性地址空间。
编址方式:1)统一编址:将I/O地址看作是存储器地址的一部分。
占用了存储空间,减少了主存容量,但无需专用的I/O指令。
2)不统一编址:I/O地址和存储器地址是分开的,所有对I/O设备的访问必须有专用的I/O指令。
不占用主存空间,故不影响主存容量,但需要I/O专用指令。
6、指令周期、机器周期、时钟周期的划分及相互关系。
指令周期:取指周期{PC→MAR→地址线;1→R;M(MAR)→MDR;MDR→IR;OP(IR)→CU;(PC)+1→PC}间址周期{Ad(IR)→MAR;1→R;M(MAR)→MDR;MDR→Ad(IR)}执行周期{1、非访存指令:清除累加指令CLA(0→ACC)累加器取反指令COM(ACC→ ACC)算数右移一位指令SHR(L(ACC)→R(ACC),ACC0→ACC0)循环左移一位指令CSL(L(ACC)→R(ACC)ACC0→ACC0)停机指令STP(0→G)2、访存指令:(1)加法指令ADDX:Ad(IR)→MAR;1→R;M(MAR)→MDR;(ACC)+(MDR)→MDR;另外:ADDAX BX:在该指令执行阶段无需访存,只需完成(AX)+(BX)→ AX的操作;(2)存数指令STA X:Ad(IR)→MAR;1→W;ACC→MDR;MDR→M(MAR);(3)取数指令LDA X;Ad(IR)→MAR;1→R;M(MAR)→MDR;MDR→ACC;3、转移类指令:(1)无条件转移指令 JMP X:Ad(IR)→PC;(2)条件转移指令 BAN X;指令地址(累加器结果A0=1)为负:程序按原顺序执行;累加器结果不为负(A0=0):A0*Ad(IR)+A0*(PC)→PC}机器周期:确定机器周期时,通常需要分析机器指令的执行步骤及每一步所需的时间,以最复杂指令功能所需的时间为基准。
访存一次存储器的时间即为机器周期。
时钟周期:在一个机器周期里可以完成若干个微操作,每个微操作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可用时钟信号来控制产生每一个微操作命令。
机器周期、时钟周期和节拍的关系:指令周期、机器周期、节拍和时钟周期的关系:7、总线的基本概念,工作特点,对部件分时共享使用的要求。
总线: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各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总线上信息的传送有并行和串行两种。
总线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通信总线三种。
分时和共享是总线的两个基本特性。
总线特点:机械特性(尺寸、形状、管脚数及排列顺序)电气特性(传输方向和有效的电平范围)功能特性(每根传输线的功能)时间特性(信号的时序关系)共享:多个部件连接在同一组总线上,各部件间相互交换的信息可以通过这组总线传送。
分时:同一时刻只能在一对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系统中多个部件不能同时传送信息。
8、存储器的基本概念,主要性能指标及相关概念。
存储器分类:按存储介质分类(半导体(易失)、磁表面、磁芯、光盘存储器)按存取方式分类:存取时间和物理地址无关(随机访问):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
存取时间和物理地址有关(串行访问):顺序存取、直接存储器。
按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主存(RAM,ROM)、闪存、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辅助存储器(磁盘,磁带、光盘)地址线是单向输入的,其位数与芯片容量有关。
数据线是双向的,其位数与芯片可读出或写入的数据位有关。
数据线的位数与芯片容量也有关。
存储器主要性能指标:9、计算机存储系统分层结构的概念、特征和优点。
存储器存储系统层次结构:缓存-主存层次主要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从而提高访存速度。
由于缓存的容量小,因此需要不断的将主存的内容调入缓存,使缓存中原来的信息被替换掉。
主存-辅存层次主要解决系统的容量问题。
他们之间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共同完成的。
10、刷新的基本概念、要求、实质、基本方法。
动态RAM要考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来存储信息。
电容上的电荷一般只能维持1~2ms,因此即使电源不掉电,信息也会自动消失。
为此,必须在2ms内对其所有存储单元回复一次原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再生或刷新。
刷新的过程实质上是先将原信息读出,再有刷新放大器形成原信息并重新写入的再生过程刷新是一行行进行的,必须在刷新周期内,有专用的刷新电路来完成对基本单元电路的逐行刷新,才能保证动态RAM内的信息不丢失。
刷新的三种方式:集中刷新:集中刷新是在规定的一个刷新周期内,对全部存储单元集中在一段时间逐行进行刷新,此刻必须停止读/写操作。
(存在死区(存取周期*行数),死亡时间率(行数/存取周期数*100%));分散刷新:对每行存储单元的刷新分散到每个存取周期内完成。
(无死区,系统速度降低,扩大了存取周期)异步刷新: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结合,可以缩短“死时间”,又充分利用最大刷新间隔2ms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