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性能期中答案

合集下载

北京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北京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高三化学(答案在最后)Ⅰ卷选择题可能使用的相对原子质:S-32Pb-207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1.第24届冬奥会正在北京举办,雪上项目所使用的滑雪板各部分对应的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的是A.板面——尼龙B.板芯——木材C.板底——聚乙烯塑料D.复合层——玻璃纤维【答案】B【解析】【详解】A.尼龙是合成高分子材料,A错误;B.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B正确;C.聚乙烯是合成高分子材料,C错误;D.玻璃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D错误;故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铵和醋酸铅溶液均可使鸡蛋清溶液中的蛋白质变性B.麦芽糖与蔗糖的水解产物均含葡萄糖,故二者均为还原型二糖C.天然植物油常温下一般呈液态,难溶于水,有恒定的熔点、沸点D.蛋白质的盐析可用于分离和提纯蛋白质【答案】D【解析】【详解】A.轻金属盐或铵盐使蛋白质盐析,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故硫酸铵使鸡蛋清溶液中的蛋白质发生盐析,不是变性,故A错误;B.麦芽糖为还原性糖,蔗糖是非还原性糖,故B错误;C.植物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故C错误;D.饱和硫酸钠溶液或氯化铵盐溶液等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变小,从溶液中沉淀析出,此过程为盐析,为物理变化,是可逆过程,再用足量的蒸馏水溶解析出的蛋白质,采用多次盐析的方法分离和提纯蛋白质,故D 正确;故选D。

3.下列离子检验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选项待检验离子检验试剂A Fe 3+KSCN 溶液B I -Cl 2、淀粉溶液C SO 24-稀盐酸、氯化钡溶液DNH 4+浓NaOH 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A.AB.BC.CD.D【答案】B 【解析】【详解】A .检验Fe 3+常用KSCN 溶液,反应为3+-3Fe +3SCN =Fe(SCN),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 错误;B .检验I -可用Cl 2、淀粉溶液,反应为--222I +Cl =I +2Cl ,I 元素化合价升高,Cl 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 正确;C .检验SO 24-常用稀盐酸、氯化钡溶液,反应为2+2-44Ba +SO =BaSO ↓,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错误;D .检验NH 4+常用浓NaOH 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反应为+-432NH +OH =NH +H O ↑,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错误;故选B 。

材料科学基础(1)

材料科学基础(1)

材料科学基础期中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1 分,共20 小题20 分)1.材料: 材料是具有一定性能,可以用来制作器件、构件、工具、装置等物品的物质。

2.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就是研究各种材科的成分、工艺、组织和性能之同相互关系的科学。

3.密排方向: 原子排列最密集的晶向。

4.相变: 从一种相到另一种相的转变称为相变。

5.多晶型性: 元素的晶体结构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发生转变的性质。

6.中间相: 两组元A 和8 组成合金时,除了可形成以A 为基或以B 为基的固溶体(端际固溶体)外,还可能形成晶体结构与A, B 两组元均不相同的新相。

由于它们在二元相图上的位置总是位于中间,故通常把这些相称为中间相。

7.非晶体: 原子没有长程的周期排列,无固定的熔点,各向同性等。

8.置换固溶体: 将质原子溶入溶剂中形成固溶体时,溶质原子占据溶剂点阵的阵点,或者说溶质原子置换了溶剂点阵的部分溶剂原子,这种固溶体就称为置换固溶体。

9.螺型位错: 位错附近的原子是按螺旋形排列的。

螺型位错的位错线与滑移矢量平行,因此一定是直线。

10.混合位错: 一种更为普遍的位错形式,其滑移矢量既不平行也不垂直于位错线,而与位错相交成任意角度。

可看作是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混合形式。

11.组织组成物: 合金显微组织中的独立组成部分。

12.固态相变: 不同固相之间的转变称为固态相变。

13.均匀形核: 新相晶核是在母相中均勾地生成的,即晶核由液相中的一些原子团直接形成,不受杂质粒子或外表面的影响。

14:间隙化合物:非金属(X)和金属(M)原子半径的比值比R X/R M>0.59 时,形成具有复杂晶体结构的相,通常称为间隙化合物。

15.晶格畸变: 点缺陷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使晶格发生扭曲,称晶格畸变。

从而使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电阻升高,密度减小等。

16.共析反应: 由特定成分的单相固态合金,在恒定的温度下,分解成两个新的,具有一定晶体结构的固相的反应。

材料力学 期中考试

材料力学 期中考试

材料力学期中考试1、[判断]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学科。

()A、正确(正确答案)B、不正确2、[判断]可变形固体的变形必须满足几何相容条件,即变形后的固体既不可以引起“空隙”,也不产生“挤入”现象。

()A、正确(正确答案)B、不正确3、[判断]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包括构件尺寸的改变和形状的改变。

()A、正确(正确答案)B、不正确4、[判断]应力是内力分布集度。

()A、正确(正确答案)B、不正确5、[判断]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构件弹性范围内的小变形问题。

()A、正确(正确答案)B、不正确6、[判断]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A、正确B、不正确(正确答案)7、[判断]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变形。

()A、正确B、不正确(正确答案)答案解析: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能。

8、[判断]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力学性质是相同的。

()A、正确(正确答案)B、不正确9、[判断]根据连续性假设,杆件截面上的内力是连续分布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必定是一个力。

()A、正确B、不正确(正确答案)10、[判断]因为构件是变形固体,在研究构件的平衡时,应按变形后的尺寸进行计算。

()A、正确B、不正确(正确答案)11、[判断]拉杆伸长后,横向会缩短,这是因为杆有横向应力存在。

()A、正确B、不正确(正确答案)12、[判断]任何轴向受拉杆件中,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都发生在轴力最大的截面上。

()A、正确B、不正确(正确答案)13、[判断]构件内力的大小不但与外力大小有关,还与材料的截面形状有关。

()A、正确B、不正确(正确答案)14、[判断]杆件的某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均为零,则该截面上的轴力为零。

()A、正确(正确答案)B、不正确15、[判断]材料力学的任务是尽可能使构件安全的工作。

()A、正确B、不正确(正确答案)16、[判断]若两等直杆的横截面面积A,长度l相同,两端所受的轴向拉力F 也相同,但材料不同,则两杆的应力相同,伸长不同。

材料物理性能答案

材料物理性能答案

材料物理性能答案材料的物理性能是指材料在物理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性能。

它包括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磁学性能等多个方面。

在工程实践中,对材料的物理性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为这些性能直接关系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分别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和磁学性能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力学性能是材料最基本的性能之一。

它包括了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塑性等指标。

强度是材料抵抗外部力量破坏的能力,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硬度是材料抵抗划痕的能力,塑性是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能力。

这些指标直接影响着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其次,热学性能是材料在热学方面的表现。

它包括了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热导率、比热容等指标。

热膨胀系数是材料在温度变化时长度、面积或体积的变化比例,热导率是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比热容是材料单位质量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这些指标对于材料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热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再次,电学性能是材料在电学方面的表现。

它包括了材料的导电性、绝缘性、介电常数等指标。

导电性是材料导电的能力,绝缘性是材料阻止电流流动的能力,介电常数是材料在电场中的响应能力。

这些指标对于材料在电子器件、电力设备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磁学性能是材料在磁学方面的表现。

它包括了材料的磁化强度、磁导率、矫顽力等指标。

磁化强度是材料在外磁场作用下磁化的能力,磁导率是材料传导磁场的能力,矫顽力是材料磁化和去磁化之间的能量损耗。

这些指标对于材料在电机、变压器等磁性设备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材料的物理性能是材料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直接关系到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和稳定性,对于材料的选用、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对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评价,是材料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调研八年级物理温馨提示:1.物理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9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2.请考生在答题纸上规定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物理课上,能听到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此声音的声源是( )A. 空气B. 声带C. 嘴D. 舌头2. 下列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的是( )A. 在岸上的人能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B. 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声音C. 水中的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D. 我们能听到波浪拍打礁石的声音3. 下列实验中,不是验证声音产生条件的是()A. 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B. 敲击鼓面时,撒一些轻小的纸屑在鼓面上C.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玻璃罩中,并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内空气D. 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咙处4. 成语“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A. 响度大B. 音调高C. 音色好D. 声速快5.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列措施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是( )A. 在教室周围植树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塞C. 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D. 在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6. 下列实例中,应用了次声波的是( )A. 利用声波清洗精细的零件B. 监测声波,预报海啸、台风C. 蝙蝠利用声波判断物体的位置和距离D. 医生利用B 超为病人检查身体7. 下列物体中不是水的固态形式的是( )A. 雹B. 霜C. 雪D. 干冰8. 下列温度数据与事实相符的是( )A. 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25℃B. 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50℃C. 冬天,连云港市平均气温约为22℃D. 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8℃9. 冬天,戴眼镜的人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变模糊,过一会镜片又会变清晰,下列几种情况中的“消失”现象与“变清晰”原理不相同的是( )A. 太阳出来后花朵上的露珠“消失”B. 衣柜里樟脑丸“消失”C. 打针前涂抹在手上的酒精“消失”D. 浴室镜面上的水雾“消失”10. 甲、乙两盆冰水混合物,甲放在室外阳光下,乙放在开有空调的室内,一段时间后,两盆中冰均未完全熔化,则( )A. 甲盆中水温高B. 乙盆中水温高C. 甲、乙两盆水温一样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11. 根据下面表格所提供的数据,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钨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34101535151510831064-39-259A. 电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B.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C. 在-265℃时,氮气是固态D. 连云港冬天测室外温度,可选用水银温度计12.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 点燃的蜡烛B. 闪闪发光的宝石C. 晴天的月亮D. 波光粼粼的水面13. “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建筑材料期中复习材料70

建筑材料期中复习材料70

期中考试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是国家标准化管理的最高机关,其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全国通用的标准。

世界范围内统一执行的标准为国际标准,代号为ISO。

2.建筑工程中将散粒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这种粘结作用的材料,统称为胶结材料或胶凝材料。

3.某一材料的孔隙率为28.5%,其密实度为71.5%。

4.比强度是按单位质量计算的强度,其值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体积密度之比。

它是衡量材料轻质高强的一个指标,对不同的材料强度加以比较,经常采用比强度。

5.石灰在空气中的硬化包括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结晶作用和碳化作用。

6.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水泥中氧化镁、三氧化硫、安定性、初凝时间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凡细度、终凝时间、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时称为不合格品,若水泥仅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时,可以降级使用。

7.硅酸水泥与水作用后,生成的主要产物有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水化铁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氢氧化钙。

8.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由于其熟料矿物组成中含有过多的氧化钙,氧经镁,以及水泥磨粉时掺入的石膏过量所致。

9.普通水泥的代号为P·O,矿渣水泥为P·S,火山灰水泥为P·P,粉煤灰水泥为P·F,复合水泥为P·C。

10.白色硅酸盐水泥之所以呈现白色是因为矿物成份中氧化铁的含量很少。

11.建筑材料按使用功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功能材料三大类。

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三大类。

12.水泥素有建筑业的粮食之称。

干混砂浆素有建筑工程的方便面之称。

13.水泥用适量的水调和后,最初形成具有可塑性的浆体,随着时间的增长,失去可塑性,这一过程称为初凝,开始具有一定的强度时称为终凝,此后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发展成为水泥石,这一过程称为水泥的硬化。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答案(整理版)1、解释下列名词。

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的台阶。

8.河流花样: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

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12.弹性不完整性:理想的弹性体是不存在的,多数工程材料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等现象,称之为弹性不完整性。

弹性不完整性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决定金属屈服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内在因素:金属本性及晶格类型、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

外在因素: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

2、试述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的区别。

市政材料试题及答案

市政材料试题及答案

《市政工程材料》期中考试题一、填空1材料的强度通常分为、、抗扭,抗剪,抗弯,其单位是(Mpa)。

2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解除外力后,能完全消失的变形称,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变形称。

3软化系数表示材料的。

它是材料在吸水下的抗压强度与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4石灰,石膏,化玻璃是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是硬性胶凝材料。

5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为保证石灰完全消解,石灰浆须在化灰池内保存两周以上,这一程称为。

生石灰消解后成为熟石灰,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6建筑石膏按(强度)(细度)和(凝结时间)三项技术要求划分等级7建筑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加水调和后制成石膏制品其主要化学成分是CaSo4•2H2O8硅酸盐水泥材料的主要矿物成分是、、、四种,其水化热最大是。

9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国家标准中规定,初凝终凝。

10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六种水泥是、、、、、其中的性能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二、名词解释1密度2表观密度3堆积密度4强度5气硬性6水硬性7水泥体积的安定性8水泥的初凝时间三、判断题1吸湿性的大小使用吸水率来反映的()2、熟石灰硬化后体积会产生很大的收缩()3、材料的软化系数越大,耐水性越小()4、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5、品质好的石灰,密度均匀,质地标准,容易热化()6、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7、水玻璃是水硬胶凝材料()8、国标规定:普通水泥的初凝时间不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小时()9、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应选用硅酸盐水泥()10、水泥的初凝时间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将低标号使用()四、计算题1已知普通砖的密度为2.5g/cm3表观密度为1800kg/cm3,试计算此砖的孔隙率和密实度2收到含水率为5%的砂500吨,实为干砂多少吨?若需要干砂5000吨,应需要含水率5%的砂多少吨五、简答题1工地上制备石灰浆,必须在化灰池中保存两个星期以上进行“陈伏”,其目的是什么?2简述石灰的储存与保管3、影响水泥凝结硬化的主要因素在哪些4、在硅酸盐水泥中掺混合材料的目的是什么。

山东济南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山东济南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试卷类型A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2023.1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O 16Al 27 S 32Cl 35.5 Cr 52 Co 59Cu 64 Ba 137第Ⅰ卷(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10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载人飞船上太阳能电池板材料的主要成分为硅B .被誉为“黑金”的纳米材料石墨烯与足球烯(60C )互为同素异形体 C .葡萄酒中通常含有微量的2SO ,既可以杀菌又可以防止营养成分被氧化D .“世界铜像之王”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以合金为材料,其深埋于地下生锈是发生了析氢腐蚀 2.叠氮化钠与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32333NaN 12H Na N 8NH ∆++催化剂。

生成的氮化钠(3Na N )不稳定、易水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3Na N 与盐酸反应可生成两种盐B .题干方程式所列四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3Na N 与3NaNC .3Na N 与3NaN 中阴离子和阳离子个数比分别为1∶3和3∶1D .当生成3NH 的体积为89.6L (标准状况下)时,反应转移了12mol e −3.A N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101KPa 下,11.2L 2SO 中所含氧原子个数小于A NB .常温下,1L pH =l 的24H SO 溶液中的H +数目为0.2A NC .0.051mol L −⋅ 4NaHSO 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1A N D .含0.2mol HCl 的浓盐酸与足量2MnO 反应,生成2Cl 的个数为0.1A N4.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2Ca ClO 溶液中通入少量2SO :2223Ca2ClO SO H OCaSO 2HClO +−+++↓+ B .3NaHCO 溶液中加过量()2Ba OH 溶液:2332HCO BaOH BaCO H O −+−++↓+C .已知2H S 的摩尔燃烧烩为562.21kJ mol −⋅,2H S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22g 2H S 32g g O SO 2g H O ++11124.4kJ mol H −∆=−⋅D .用铜电极电解2MgCl 溶液的离子方程式:()22222Mg2Cl 2H OCl H Mg OH +−++↑+↑+↓通电5.实验是化学的灵魂。

土木工程材料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8分)1.建筑材料可分为脆性材料和韧性材料,其中脆性材料具有的特征是()。

A、破坏前没有明显变形B、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8倍以上C、抗冲击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大D、破坏前不产生任何变形2.一般来说,材料的孔隙率与下列性能没有关系的是()。

A、强度B、密度C、导热性D、耐久性;抗冻性;抗渗性3.以下四种材料中属于憎水材料的是()。

A、天然石材B、钢材C、石油沥青D、混凝土4.在常见的胶凝材料中属于水硬性的胶凝材料的是()。

A、石灰B、石膏C、水泥D、水玻璃5.()浆体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其体积发生微小膨胀。

A、石灰B、石膏C、菱苦土D、水泥6. 在一般情况下,认为该材料是耐水的,其软化系数应为()。

A、>0.85B、<0.85C、>0.91D、>0.757.材料吸水后,将使()降低。

A、体积密度B、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C、强度和保温性D、强度和热容量8.同种材料,孔隙率较大者其抗冻性()。

A、较差B、较好C、不一定好,也不一定差D、无关9.水泥的凝结硬化程度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Ⅰ、水泥的体积与重量;Ⅱ、细度;Ⅲ、拌合水量(占水泥重量的百分数);Ⅳ、硬化时间A、I、Ⅱ、ⅢB、Ⅰ、Ⅱ、ⅣC、Ⅱ、Ⅲ、ⅣD、Ⅰ、Ⅲ、Ⅳ10.在干燥环境中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

A、火山灰水泥B、矿渣水泥C、普通水泥D、粉煤灰水泥11.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A 碳酸钙B 氢氧化钙C 氧化钙 D结晶氢氧化钙12.在满足水泥砼和易性、力学性、耐久性的前提下,水泥砼中的水灰比应尽量选择()。

A最大水灰比B大值C小值D接近0.5的值13.石灰的陈伏是为了消除()的危害。

A 生石灰B 熟石灰C 过火石灰D 欠火石灰14. 原材料品质完全相同的4组混凝土试件,它们的表观密度分别为2360、2400、2440及2480kg/m3,通常其强度最高的是表观密度为()kg/m3的那一组。

建筑材料期中试题

建筑材料期中试题

建筑材料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属于无机材料的是()A 木材B 塑料C 水泥D 沥青2、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不包括()A 抗拉强度B 抗压强度C 伸长率D 屈服强度3、普通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A 45 分钟B 60 分钟C 90 分钟D 120 分钟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试件的边长为()A 100mmB 150mmC 200mmD 250mm5、以下哪种材料的耐水性最差()A 花岗岩B 普通混凝土C 红砖D 石灰6、用于砌筑基础的砂浆,一般宜采用()A 水泥砂浆B 混合砂浆C 石灰砂浆D 黏土砂浆7、以下哪种建筑玻璃的保温性能最好()A 平板玻璃B 中空玻璃C 钢化玻璃D 夹丝玻璃8、石油沥青的牌号主要根据()划分。

A 针入度B 延度C 软化点D 闪点9、以下哪种木材的强度最高()A 松木B 杉木C 榆木D 杨木10、建筑钢材中,含碳量增加,钢材的()A 强度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B 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提高C 强度和塑性提高,韧性下降D 强度、塑性和韧性均提高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

2、石灰在熟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_____,体积显著_____。

3、水泥的强度等级是根据_____和_____来确定的。

4、混凝土的和易性包括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方面。

5、建筑砂浆按用途可分为_____和_____。

6、砌墙砖按生产工艺可分为_____和_____。

7、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处理方法主要有_____和_____。

8、防水卷材按材质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9、木材的纤维饱和点一般为_____。

10、建筑塑料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_和_____。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简述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答: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分为初凝和终凝两个阶段。

天津工业大学2020-2021年材料科学基础期中考试答案

天津工业大学2020-2021年材料科学基础期中考试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注:试卷满分:100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总分15分,每题0.5分)得分[ ](1)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成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2)晶体结构中主要存在两种间隙形式,它们是四面体和八面体。

NaCl属于立方晶系,Cl-离子位于面心立方结构的面心位置,填充全部八面体间隙。

(3)根据等大球体的最密堆积原理,ABAB…型对应的是密排六方(堆积类型),ABCABC…型对应的是面心立方(堆积类型)。

(4)位错有滑移和攀移两种基本的运动形式。

对于螺型位错线,其伯氏矢量平行于位错线,其滑移运动方向垂直于伯氏矢量。

(5)闪锌矿属于是立方晶系,结构中S2-构成面心立方点阵,Zn2+占据四面体空隙的1/2,RZn 2+/RS2-=0.414,配位数为 4 ,每个晶胞中含有 4 个ZnS分子。

(6)硅酸盐晶体中[SiO4]四面体的结合方式有岛状、链状、层状、组群状、架状,镁橄榄石为岛状晶体结构。

(7)玻璃形成的结晶化学因素为:复合阴离子团大小与排列方式、键强和键型。

(8)按照溶质原子进入溶剂点阵的位置区分,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式固溶体和间隙式固溶体。

无序固溶体转变为有序固溶体时,合金性能变化的一般规律是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降低。

二、选择题(总分15分,每题1分)得分[](1) 下列不属于晶体特征的是( C )(A)对称性(B)最小内能性(C)透光性(D)各向异性(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七大晶系的是( B )(A)三斜和单斜(B)斜方和直方(C)四方和立方(D)三方和六方(3) 理想的面心立方的致密度为( A )。

(A) 74% (B) 68% (C) 52% (D) 50%(4)在晶体中形成空位的同时又产生间隙原子,这样的缺陷称为( D )。

(A) 肖特基缺陷(B) 混合位错(C) 韧位错(D) 佛伦克尔缺陷(5) MgO与NiO形成( A )其中r Mg2+=0.072nm ,r Ni2+=0.070nm(A)连续置换固溶体(B)有限置换固溶体(C)间隙固溶体(D)不能形成固溶体(6) 在硅酸盐晶体结构中,形状四节环的络阴离子是( C )。

土材期中考试试习题汇总及答案

土材期中考试试习题汇总及答案

简答题1. 既然石灰不耐水为什么由它配置的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地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答:石灰配制的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是因为石灰在这里生成了不怕水而且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或水化铝酸钙。

他的基本原理是:石灰土或三合土是由消石灰粉和粘土等按比例配制而成的。

加适量的水充分拌合后,经碾压或夯实,在潮湿环境中石灰与粘土表面的活性氧化硅或氧化铝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或水化铝酸钙,所以灰土或三合土的强度和耐水性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适于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2. 试述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答: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水化铝酸钙(C3A)的水化和凝结硬化速率最快,但水化铝酸钙的的强度不高;硅酸三钙(C3S)和铁铝酸四钙(C4AF)的水化速度较快,凝结硬化速度也较快,硅酸三钙(C3S)的水化产物强度高,铁铝酸四钙(C4AF)的水化产物强度不高;硅酸二钙(C2S)水化反应速度最慢,凝结硬化速率也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

3. 水泥石受腐蚀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提高水泥石的耐腐蚀性?答:原因:(1)水泥石中含有较多易受腐蚀的成分,主要有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等。

(2)水泥石本身不密实,内部含有大量毛细孔,腐蚀性介质易于渗入和溶出,造成水泥石内部也受到腐蚀。

(3)外部环境较高的温度、较快的流速、干湿交替和出现钢筋锈蚀等也易造成水泥石腐蚀。

?措施:(1)根据侵蚀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

(2)施工中加强振捣,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

(3)表面加保护层。

4. 为什么掺较多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发展比较明显,长期强度甚至超过同标号的硅酸盐水泥?参考答案:掺较多活性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中水泥熟料含量比较少,加水拌和后,熟料先水化,水化后析出的Ca(OH)2作为碱性激化剂激化活性混合材料水化,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等水化产物。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答案)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答案)

材料⼒学性能复习提纲(答案)⼀、名词解释弹性:指物体在外⼒作⽤下发⽣形变,当外⼒撤消后能恢复原来⼤⼩和形状的性质塑性:指⾦属材料断裂前发⽣塑性变形(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

弹性模量:单纯弹性变形过程中应⼒与应变的⽐值,表⽰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

(⼯程上弹性模量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属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其值越⼤,则在相同应⼒下产⽣的弹性变形就越⼩)包申格效应:⾦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延伸强度(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延伸强度降低的现象。

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河流花样:是判断是否为解理断裂的重要微观证据。

解理⾯:指⾦属材料在⼀定条件下(如低温),当外加正应⼒达到⼀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定晶体学平⾯产⽣的穿晶断裂;因与⼤理⽯的断裂相似,所以称这种晶体学平⾯为解理⾯。

断裂韧度:在弹塑性条件下,当应⼒场强度因⼦增⼤到某⼀临界值,裂纹便失稳扩展⽽导致材料断裂,这个临界或失稳扩展的应⼒场强度因⼦即断裂韧度。

韧脆转变:(体⼼⽴⽅合⾦随着温度的降低表现出从延性到脆性⾏为的转变。

该转变发⽣的温度范围可以通过摆锤式或悬臂梁式冲击实验来确定。

【材科定义】)当温度低于某⼀数值时,某些⾦属的塑性(特别是冲击韧性)会显著降低⽽呈现脆性的现象。

缺⼝敏感度:⾦属材料的缺⼝敏感性指标⽤缺⼝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等截⾯尺⼨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值表⽰,称为缺⼝敏感度,记为NSR。

冲击韧性: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标准试样的冲击吸收功A k表⽰。

应⼒松弛:在⾼温保证总应变不变的情况下,会发⽣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的现象.该现象叫应⼒松弛。

疲劳贝纹线:贝纹线是疲劳区的最⼤特征,⼀般是由载荷变动引起的。

⾼周疲劳:指材料在低于其屈服强度的循环应⼒作⽤下,经10000-100000 以上循环次数⽽产⽣的疲劳。

土材期中考试试题汇总及答案

土材期中考试试题汇总及答案

土材期中考试试题汇总及答案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简答题1. 既然石灰不耐水为什么由它配置的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地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答:石灰配制的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是因为石灰在这里生成了不怕水而且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或水化铝酸钙。

他的基本原理是:石灰土或三合土是由消石灰粉和粘土等按比例配制而成的。

加适量的水充分拌合后,经碾压或夯实,在潮湿环境中石灰与粘土表面的活性氧化硅或氧化铝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或水化铝酸钙,所以灰土或三合土的强度和耐水性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适于在潮湿环境中使用。

2. 试述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答: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水化铝酸钙(C3A)的水化和凝结硬化速率最快,但水化铝酸钙的的强度不高;硅酸三钙(C3S)和铁铝酸四钙(C4AF)的水化速度较快,凝结硬化速度也较快,硅酸三钙(C3S)的水化产物强度高,铁铝酸四钙(C4AF)的水化产物强度不高;硅酸二钙(C2S)水化反应速度最慢,凝结硬化速率也慢,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

3. 水泥石受腐蚀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提高水泥石的耐腐蚀性答:原因:(1)水泥石中含有较多易受腐蚀的成分,主要有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等。

(2)水泥石本身不密实,内部含有大量毛细孔,腐蚀性介质易于渗入和溶出,造成水泥石内部也受到腐蚀。

(3)外部环境较高的温度、较快的流速、干湿交替和出现钢筋锈蚀等也易造成水泥石腐蚀。

措施:(1)根据侵蚀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

(2)施工中加强振捣,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

(3)表面加保护层。

4. 为什么掺较多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发展比较明显,长期强度甚至超过同标号的硅酸盐水泥参考答案:掺较多活性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中水泥熟料含量比较少,加水拌和后,熟料先水化,水化后析出的Ca(OH)2作为碱性激化剂激化活性混合材料水化,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等水化产物。

现代材料分析测试题答案

现代材料分析测试题答案

现代材料分析测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硬度和韧性B. 强度和塑性C. 韧性和导电性D. 硬度和导热性答案:B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可以观察活细胞B. 可以获得元素的化学成分信息C. 可以进行大范围的形貌观察D. 分辨率高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答案:B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主要用于测量材料的哪些特性?A. 热导率和比热容B. 相变温度和焓变C. 热膨胀系数和热稳定性D. 热分解温度和质量损失答案:B4. X射线衍射(XRD)技术主要用于分析材料的哪些方面?A. 晶体结构和晶格常数B. 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C. 化学成分和热性能D. 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答案:A5. 拉曼光谱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手段,它主要用于分析材料的哪些特性?A. 晶体缺陷和杂质含量B. 分子结构和化学键振动C. 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D. 电导率和磁性质答案:B二、填空题1. 材料的硬度是指材料抵抗__________的能力,而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到冲击或载荷作用时抵抗__________的能力。

答案:硬度;断裂2. 原子力显微镜(AFM)能够达到的横向分辨率可以达到__________,这使得它能够观察到单个原子或分子的结构。

答案:纳米级3. 动态机械分析(DMA)是一种用于测量材料在动态载荷下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分析技术。

答案:模量;阻尼4. 红外光谱(FTIR)可以用于分析材料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从而获得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

答案:官能团;化学键5. 紫外-可见光谱(UV-Vis)主要用于分析材料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对于研究材料的光学性质非常重要。

答案:吸收光谱;反射光谱三、简答题1. 简述材料的疲劳性能及其对工程应用的重要性。

答:材料的疲劳性能是指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抵抗裂纹形成和扩展的能力。

材料性能学复习总结(王从曾版)

材料性能学复习总结(王从曾版)

材料性能学课后习题答案(王从曾版)第一章1、名词解释弹性比功We:材料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所能吸收的弹性变形功,又称弹性比能或应变比能。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1-4%),然后再同向加载,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增加,反向加载,σe降低的现象。

滞弹性:材料在快速加载或则卸载后,随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得性能。

粘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弹性和粘性两种变形机制同时存在的力学行为。

表现为应变对应力的响应(或反之)不是瞬时完成,而需要通过一个馳豫过程,但卸载后应变逐渐恢复,不留残余变形。

表现形式:应力松驰:恒定温度和形变作用下,材料内部的应力随时间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蠕变:恒定应力作用下,试样应变随时间变化的现象。

高分子材料当外力去除后,这部分蠕变可缓慢恢复。

伪弹性: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当应力达到一定水平后,金属或合金将由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伴随应力诱发相变产生大幅度弹性变形的现象。

伪弹性变形量60%左右。

工程应用:形状记忆合金内耗:在非理想弹性条件下,由于应力-应变不同步,使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而形成一封闭回线,这个封闭回线称为弹性滞后环。

存在弹性滞后环的现象说明加载材料时吸收的变形功大于卸载时材料释放的变形功,有一部分加载变形功被材料所吸收。

这部分在变形过程中被吸收的功称为材料的内耗,其大小可用回线面积度量。

塑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指金属材料受力时没有发生塑性变形而直接断裂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银纹:高分子材料在变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缺陷,其密度低对光线的反射能力很高,看起来呈银色,故称银纹。

其内部为有取向的纤维和空洞交织分布。

超塑性:是指材料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呈现非常大的伸长率而不发生颈缩和断裂的现象。

脆性断裂:材料未经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而发生的断裂。

断口平齐而光亮,且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呈人字或放射花样。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答案)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答案)

一、名词解释弹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性质塑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单纯弹性变形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比值,表示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工程上弹性模量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金属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小)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延伸强度(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延伸强度降低的现象。

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河流花样:是判断是否为解理断裂的重要微观证据。

解理面:指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如低温),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的断裂相似,所以称这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断裂韧度:在弹塑性条件下,当应力场强度因子增大到某一临界值,裂纹便失稳扩展而导致材料断裂,这个临界或失稳扩展的应力场强度因子即断裂韧度。

韧脆转变:(体心立方合金随着温度的降低表现出从延性到脆性行为的转变。

该转变发生的温度范围可以通过摆锤式或悬臂梁式冲击实验来确定。

【材科定义】)当温度低于某一数值时,某些金属的塑性(特别是冲击韧性)会显著降低而呈现脆性的现象。

缺口敏感度:金属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用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表示,称为缺口敏感度,记为NSR。

冲击韧性: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用标准试样的冲击吸收功A k表示。

应力松弛:在高温保证总应变不变的情况下,会发生应力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的现象.该现象叫应力松弛。

疲劳贝纹线:贝纹线是疲劳区的最大特征,一般是由载荷变动引起的。

高周疲劳:指材料在低于其屈服强度的循环应力作用下,经10000-100000 以上循环次数而产生的疲劳。

低周疲劳: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疲劳寿命为102~105次的疲劳断裂称为低周疲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What is the definition for Materials Properties (MP )?How do we classify materials properties?And please list some classification for MP.(材料特性(MP )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如何分类材料特性,请列出一些MP 的分类。

)答:MP :Materials ’Response to External Stimulus.材料性能:材料在给定的外界条件下的行为。

怎样分类:根据材料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

分类:复杂性能(使用性能,工艺性能,复合性能)化学性能(抗渗入性,耐腐蚀性等)力学性能(刚度强度韧性等)物理性能(热学光学磁学电学性能) 2. What is the cor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order to obtain desired materials properties, what should we consider first to do with the materials?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核心是什么关系?为了获得所需的材料性能,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材料的什么?) 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的核心关系是性能(课件上面那个三角形的图)为了提高对于材料性能的期望,我们首先要研究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即研究材料学。

3. What is the most determinant for Materials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y?(材料力学性能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呢?)答: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指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变形和开裂的性能,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材料的结构。

这些结构包括:subatomic-atomic-molecular-nano-micro-macro.由于材料的结构决定了材料的屈服强度,塑性韧性,刚度等性质,所以材料的结构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

4. what is strength of materials? Please try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ce yield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fatigue strength and theoretical fracture strength? (材料的强度是什么?请尝试找出屈服强度,拉伸强度,疲劳强度和理论断裂强度的差异?)(中文ppt)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就是材料的强度。

屈服强度代表材料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抗力疲劳强度是材料在承受大小和方向同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交变应力时,往往在远小于强度极限甚至小于屈服极限的应力作用下就发生断裂。

理论断裂强度是无缺陷材料的理论预测值,其中E 为杨氏模量,为解理面的表面能,a 为材料内部原子间的距离5.Please describe yielding phenomena for materials, and its practical/engineering meaning. As long as there are no yielding phenomena for some materials, how do we determine the yieldstrength? (请描述为材料的屈服现象(书上p16),其实际/工程意义。

有一些材料没有屈服现象,我们如何确定的屈服强度?)屈服现象是材料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标志,对应图中bd 段,21)(a E c s γσ≈屈服强度的工程意义(1 )作为防止因材料过量塑性变形而导致机件失效的设计和选材依据。

传统的强度设计:塑性材料,以屈服强度为标准,规定许用应力[σ]=σys/n ,安全系数n 一般取2或更大:脆性材料:以抗拉强度为标准,规定许用应力[σ]=σb/n ,安全系数n 一般取6。

(2) 根据屈强比的大小,衡量材料进一步产生塑性变形的倾向,作为金属材料冷塑性变形加工的参考依据。

(3) 在工程上也是材料的某些力学行为和工艺性能的大致度量。

例如材料屈服强度增高,对应力腐蚀和氢脆就敏感;材料屈服强度低,冷加工成型性能和焊接性能就好等等。

因此,屈服强度是材料性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

中高碳钢、无屈服点,国家标准,以产生一定的微量塑性变形的抗力的极限应力值来表示。

6、What is Fracture toughness ? Is it dependent on crack size, shape as well as magnitude of applied stress ? How do we need to reduce the risk of low stress brittle fracture?(断裂韧性是什么?它是依赖于裂纹的大小,形状或施加应力的大小?我们需要减少低应力脆性断裂的风险时该怎么做?) 答:对于一个有裂纹的试样,在拉伸载荷作用下,Y 值是一定的,当外力逐渐增大,或裂纹长度逐渐扩展时,应力场强度因子也不断增大,当应力场强度因子KI 增大到某一值时:C C IC I a Y K K σ=≥就可使裂纹前沿某一区域的内应力大到足以使材料产生分离,从而导致裂纹突然失稳扩展,即发生脆断。

这个应力场强度因子的临界值,称为材料的断裂韧性,用IC K 表示,它表明了材料有裂纹存在时抵抗脆性断裂的能力。

IC K 可通过实验测得,它是评价阻止裂纹失稳扩展能力的力学性能指标。

是材料的一种固有特性,与裂纹本身的大小、形状、外加应力等无关,而与材料本身的成分、热处理及加工工艺有关。

而KI 是仅力学参量(外加应力、尺寸位置、裂纹类型)!KI 线弹性力学参量。

当KI>KIC 时,裂纹失稳扩展,发生脆断。

当KI =KIC 时,裂纹处于临界状态。

当KI<KIC 时,裂纹扩展很慢或不扩展,不发生脆断。

KI ——应力场强度因子,a Y K I σ=,故为了减少低应力脆性断裂的风险时可以减小σ或a 。

7、Why is Young ’s modulus a non-sensitive materials mechanical index to microstructure ofmaterials? What is the most determinant for material’s Young’s modulus?(为什么非敏感材料的微观结构的力学指标是杨氏模量?材料的杨氏模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答:本质是:反映了材料内部原子种类及其结合力的大小,组织不敏感的力系指标。

根据胡克定律,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值被称为材料的杨氏模量,它是表征材料性质的一个物理量,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

杨氏模量的大小标志了材料的刚性,杨氏模量越大,越不容易发生形变。

拉伸试验中得到的屈服极限бS和强度极限бb,反映了材料对力的作用的承受能力,而延伸率δ或截面收缩率ψ,反映了材料缩性变形的能力,为了表示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抵抗变形的难易程度,在实际工程结构中,材料弹性模量E的意义通常是以零件的刚度体现出来的,这是因为一旦零件按应力设计定型,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的服役过程中,是以其所受负荷而产生的变形量来判断其刚度的。

一般按引起单位应变的负荷为该零件的刚度,例如,在拉压构件中其刚度为:EA0(式中A0为零件的横截面积)。

由上式可见,要想提高零件的刚度EA0,亦即要减少零件的弹性变形,可选用高弹性模量的材料和适当加大承载的横截面积,刚度的重要性在于它决定了零件服役时稳定性,对细长杆件和薄壁构件尤为重要。

因此,构件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来说,弹性模量E是经常要用到的一个重要力学性能指标。

它只与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关,与其组织变化无关,与热处理状态无关。

各种钢的弹性模量差别很小,金属合金化对其弹性模量影响也很小。

8、What is a typical relation between an impact toughness and temperature for steel? What is the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k ,and how do we determine it? Which one ,A or B as shown the below ,is better in terms of low temperature fracture failure? Why?(钢的冲击韧性和温度之间的典型关系是什么呢?什么是转变温度TK,我们如何确定?下面的A和B哪一个是更好的低温断裂失效?为什么?)答:钢的冲击韧性会因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某一温度范围内,ak会由于温度降低而急剧下降并引起脆性破坏现象,成为冷脆现象。

温度降低时金属材料由韧性状态变化为脆性状态的温度区域叫做脆性转变温度。

我们评定脆性转变温度的方法有:1、断口形貌特征:在这种类型时,使用得最多的是称为断口形貌转化温度FATT,是根据断口上出现50%纤维状的韧性断口和50%结晶状态的脆性断口作标准。

和静拉伸断口一样,冲击试样断口一般也存在三个区域2、能量标准以某一固定能量来确定脆化温度3、断口的变形特征将缺口试样冲断时,缺口的一侧收缩,另一侧膨胀,测量两侧面的变长,以边长差值为0.38作为冷脆转化温度。

A比B不容易低温断裂,因为A的最大冲击值比B 大且A的脆性转变温度比B要小,因此A的抗冷脆能力断口呈暗灰色的纤维状比B大。

9、What is difference i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ductile fracture and brittle?Why the latter is more risky in practice?(韧性和脆性断裂特征之间的差异是什么?为什么在实践中,后者更危险的呢?)答:韧性断裂:韧性断裂在断裂前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断口呈暗灰色的纤维状,微观上断口以微孔聚合机制形成,断裂过程为:颈缩-最大轴向拉应力位于试样中心-开始产生微孔-继而长大和聚合-中心裂纹-沿着垂直于拉力轴的方向伸展-到试样边缘以大约和轴向成45°平面剪切断开;脆性断裂:而脆性断裂在断裂前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平齐,呈光良的结晶状。

特征有:脆断都是属于低应力破坏,其破坏应力往往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一般都发生在较低温度,通常发生脆断时的材料的温度均在室温一下20°,脆断发生前,无预兆,开裂速度快,为音速的1/3,发生断裂的裂纹源是勾践中的应力集中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