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6 危险与可靠性分析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6 危险与可靠性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bcca3d28ccbff121dd36837c.png)
( Hazard and Operability Analysis, 简称 HAZOP )。可操作性分析也称为安全操作研 究,是以系统工程为基础的危险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表格式分析形式,具有专家分析法 的特性,主要适用于连续性生产系统的安全分析与评价,是一种启发性的、实用性的定性
泵人。可能的原因是:阀门3开启,阀门1关闭。
后果是可能发生爆炸。 至此,全部引导词应用完毕,可针对造成偏差的原因拟定措施,整理分析结果填
人HAZOP工作表。
选择下一研究节点(如原料B的输送部分)重复以上过程。
5、HAZOP应用实例
实例2:某焦化厂鼓风机系统HAZOP分析表(1/2)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4、引导词的含义
简短词汇。常用的引导词及意义见表2-10。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HAZOP引导词是一些用于启发思维、激发人对系统偏差产生联想的
5、HAZOP应用实例
实例1:反应系统HAZOP分析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5、HAZOP应用实例
实例2:某焦化厂鼓风机系统HAZOP分析表(2/2)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5、HAZOP应用实例
实例3:某焦化厂管式炉加热系统HAZOP分析表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六、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5、HAZOP应用实例:完整的HAZOP分析报告
实例3:青海油田HAZOP分析报告采油三厂花土沟联合站 实例4:大庆催化裂化装置关键节点HAZOP分析报告 实例5:某公司某某项目HAZOP审查报告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d55f96763231126edb11bc.png)
出
状
方
态
程
方
程
9-1 连续系统状态空间方程建立
一、引例 t<0,K在2;t=0,K从2打到1。求t>0时,电压uR和uL。
(
状
态
方
程
)
( 输 出
uR t Ri(t)
方 程
uL t Ri(t) uc (t) us (t)
)
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通称为
状态空间方程
uc(t)和i(t)称为状态变量
说明:同一系统函数或微分方程,可以有不同的模拟图或信号流图,所以 可以得到不同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但特征根相同,同一系统,它的系 统矩阵A相似。
练习1:列写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已知系统函数为
状态变量:选积分器输出。
练习2:已知系统函数,用级联型信号流图列写状态方程和 输出方程
状态变量:选积分器输出。来自3、系统函数矩阵与单位冲激响应矩阵 1)系统函数矩阵
2)单位冲激响应矩阵: 3)系统自然频率:
意义:第j个激励单独作用时 与所产生的第i个响应之间的 关系。
3、状态方程:描述系统状态变量和激励与状态变量一阶导数关系 的微分方程组。
4、输出方程:描述系统状态变量和激励与输出响应关系的代数方程组。 5、状态向量:由状态变量做分量所构成的向量。(n维) 6、状态空间:状态变量所有取值的集合。即状态向量所在的空间。 7、状态轨迹:在状态空间中状态向量端点随时间变化所形成的轨迹。
(2)便捷的运用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3)可以分析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 (4)可以描述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 (5)便于计算机求解(一阶微分方程、差分方程)。
4、分析方法:状态变量法
以系统内部的状
8.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_信号与系统
![8.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_信号与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12c5b37eefdc8d376ee320e.png)
8 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8.2.1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建立
一个动态连续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可利用信号 的各阶导数来描述。 的各阶导数来描述 。 作为连续系统的状态方程表现 为状态变量的联立一阶微分方程组. 为状态变量的联立一阶微分方程组 标准形式的状态方程为
或记为
8 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表示状态变量, 式中 表示状态变量, 为常数矩阵。 和 为常数矩阵。 是与外加信号有关的项, 是与外加信号有关的项,
8 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6.状态轨迹 在描述一个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中, 在描述一个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中,状态向 量的端点随时间变化所经历的路径称为系统的状 态轨迹。一个动态系统的状态轨迹不仅取决于系 态轨迹。 统的内部结构,还与系统的输入有关,因此, 统的内部结构,还与系统的输入有关,因此,系 统的状态轨迹可以形象地描绘出在确定的输入作 用下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 用下系统内部的动态过程。
8 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例】 试写出下图所示电路的状态方程。 试写出下图所示电路的状态方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电路结构可知,电容电压、 根据电路结构可知,电容电压、电感电流 可作为为状态变量即 . 建立状态变量 之间的方程为 和激励
8 系统分析的状态变量法 状态变量分析法优点: 状态变量分析法优点: (1)便于研究系统内部物理量的变化 (1)便于研究系统内部物理量的变化 (2)适合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2)适合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3)也适用于非线性系统或时变系统 (3)也适用于非线性系统或时变系统 (4)便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4)便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5)便于采用数字解法 便于采用数字解法, (5)便于采用数字解法,为计算机分析系统提供了 有效途径 (6)引出了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两个重要概念 引出了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两个重要概念。 (6)引出了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两个重要概念。
MSA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交叉法)
![MSA计数型测量系统分析(交叉法)](https://img.taocdn.com/s3/m/1c6d69785f0e7cd1842536ee.png)
参考 0.00
43 13.8
2 31.2
45 45.0
1.00 3
32.2 102
72.8 105
105.0
总计
46 46.0
104 104.0
150 150.0
C*参
C 0.00 数量
期望的数量
1.00 数量
期望的数量
总
数量
期望的数量
参考 0.00
43 13.5
2 31.5
45 45.0
1.00 2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1
1
1
1
1
0
1
0
0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1101 Nhomakorabea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什么是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的步骤
![什么是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的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8e334d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7b.png)
什么是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的步骤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
那么你对系统分析方法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系统分析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系统分析法的概述兰德公司认为,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作出科学抉择。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
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横跨各个学科的新的科学部门,它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它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由主要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
系统分析是咨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咨询项目看成为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可以准确地诊断问题,深刻地揭示问题起因,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系统分析法的步骤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限定问题所谓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
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
所谓限定问题,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环境、问题的症状和原因等。
限定问题是系统分析中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诊断”出错,以后开的“处方”就不可能对症下药。
在限定问题时,要注意区别症状和问题,探讨问题原因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要判别哪些是局部问题,哪些是整体问题,问题的最后确定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
确定目标系统分析目标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加以确定,如有可能应尽量通过指标表示,以便进行定量分析。
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3bcb1d53be23482fb4da4c18.png)
另一条路线体现在与大学相联系的研究与教学的活动之 中。沿着这一路线,存在着一种把众多的学科加以系统理论 化的倾向:开始是在生物学和自动控制研究领域;其后扩展 到工程学、通讯理论、一般系统论、政治结构、国际关系、 管理系统、生态系统、心理和精神分析以及教育系统等研究 领域。到了70年代中期,系统分析从作为分析经济合理性 的应用和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体系这种相互分离状态,逐步 走向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体系。 目前,系统分析作为一种一般的科学方法论,已被各 国所认可和采用,运用于广泛的研究领域之中,特别是在解 决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以及公共决策系 统的改进上。随着应用数学以及运筹学的进一步发展,高容 量、多功能的电子计算机的出现,系统方法自身及应用范围 不断深化和扩展,它构成了政策研究以及政策分析的主导性 或基础性的方法。
三、层次分析
系统论认为,任何复杂的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 系统结构的层次性既指等级性,又指侧面性。前者是 指任何一个复杂系统,都可以从纵向把它划分为若干等级, 即存在着不同等级的系统层次关系,其中低一级的结构是
高一级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后者是指任何同一级的复杂
系统,又可以从横向上分为若干相应联系,相互制约,又 各自独立的平行部分。
相关分析要求我们在政策研究的过程中尤其是问题界定、目 标设定和方案规划中,要充分注意到各种问题及问题的各个 方面之间,各个目标之间,各个方案之间,子目标与总目标 以及子方案与总方案之间的关系,注意问题目标和方案与社 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考虑各种 因素对政策执行效果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设计出理想的或 较优的政策方案。
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系统是由要素组成的; 第二,各要素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的关系; 第三,由要素及要素间关系构成的整体具 有特定的功能。
第七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
![第七章 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207735f111f18583d05a9e.png)
•
X AX BF
Y CX DF
由H ( s )写状态方程的规律: A矩阵:n n.第n行的元素即为 H ( s )分母多项式的系数
a0 ,a1 an1的负值,其它各行除对 角线右边 的元素为1外,其余均为 0。 B矩阵:n 1.最后一行为1,其余均为 0。
C矩阵:1 n.前m+1个元素即为H ( s )分子多项式的系数 b0 ,b1bm的值,其n m 1个元素均为0。
y(t) b0x1(t) b1x2(t)
y"(t) a1 y' (t) a0 y(t) b1e' (t) b0e(t)
x1'(t) x2'(t)
0
a0
1 a1
x1(t) x2(t)
0
1
e(t)
y(t) [b0 b1]xx12((tt))
et
q' '
x2 '(t)
q'
x2 (t)
例2:已知一系统函数bs33s
3 b2s a2s2
2 b1s b0 a1s a0
解:此时:m n b3
b2
es
s3q(s) sx3 (s)
1 s2q(s) s x3(s)
1 sq(s) s x2 (s)
b1
1 q(s)
s x1(s)
b0
a2 a1
a0
ys
x1' ( t ) 0 1 0x1( t ) 0
dx1 dt
us
1 c
x2
dx2
dt
1 L
x1
R L
x2
上例说明:
状态变量的选择不是唯一的,但对于一个具体系统
而言,不论如何选择,状态变量的个数总是相等的.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6cf76caf1ffc4ffe47ac59.png)
5.1 频率特性
lg
1 0
2
0.301
3
0.477
4
0.602
5
0.699
6
0.778
7
0.845
8
0.903
9
0.954
10
1
※※
( )
40
20 0dB -20 -40
2、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 伯德(Bode)图 ]
L ( ) 20 lg A( ) 20 lg G ( j ) ( dB )
L ( ) 20 lg (T ) 1 20 lg T
2
当 T 即 T 1 时
L(ω)dB 40 20 0dB -20 - 40
1
T
1 T
当
1 T
时 时
20 lg T 0
20 lg T 20
dB
dB
10 T
频 率 特 性 : G ( j ) 1 j T 1
( ) tg T
1
A ( )
1 T 1
2 2
ω 1/10T φ (ω )(度) -5.7 L(ω )(dB)
从到值 取 代入计算,得
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Bode图如右
1/5T -11.3
1/2T -26.6
2.频域法的基本思想:利用系统的开环频率特 性来分析闭环响应。对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 计算。
3.频率特性的性质 考察一个系统的好坏,通常用阶跃输入下系统的阶跃响应 来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有时也用正弦波输入时系统的响应来分析,但这种响应并 不是单看某一个频率正弦波输入时的瞬态响应,而是考察频率 由低到高无数个正弦波输入下所对应的每个输出的稳态响应。 因此,这种响应也叫频率响应。
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
![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3ad0c959eef8c75ebfb32a.png)
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的关系,例如上图中目标层利润利用是否合理可由准则层 中的各准则反映出来。但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 在决策者的心目中,它们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2021/3/7
CHENLI
5
在确定影响某因素的诸因子在该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这 些比重常常不易定量化。虽然你必须让决策者根据经验提供这些数据,但假 如你提出“调动职工积极性在判断利润利用是否合理中占百分之几的比例” 之类的问题,不仅会让人感到难以精确回答,而且还会使人感到你书生气十 足,不能胜任这一工作。此外,当影响某因素的因子较多时,直接考虑各因 子对该因素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时,常常会因考虑不周全、顾此失彼而使决策 者提出与他实际认为的重要性程度不相一致的数据,甚至有可能提出一组隐 含矛盾的数据。
2021/3/7
CHENLI
6
设现在要比较n个因子X = {x1,…,xn}对某因素Z的影响大小,怎样比较才能提供可 信的数据呢?Saaty等人建议可以采取对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成对比较矩阵的 办法。即每次取两个因子xi和xj,以aij表示xi和xj对Z的影响大小之比,全部比较结 果用矩阵A=(aij)n×n表示,称A为Z-X之间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简称判断矩阵)。 容易看出,若xi和xj对Z的影响之比
步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在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问题时,首先要根据问题的因果关系并将这些关系分解成若 干个层次。较简单的问题通常可分解为目标层(最高层)、准则层(中间层)和 方案措施层(最低层)。与其他决策问题一样,研究分析者不一定是决策者,不 应自作主张地作出决策。对于本例,如果分析者自行决定分配比例,厂领导必定 会询问为什么要按此比例分配,符合决策者要求的决策来自于对决策者意图的真 实了解。经过双方沟通,分析者了解到如下信息:决策者的目的是合理利用企业 的留成利润,而利润的利用是否合理,决策者的主要标准为:(1)是否有利于 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2)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3)是否有利 于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分析者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标准的最终确定 将由决策者决定。
对称分量法
![对称分量法](https://img.taocdn.com/s3/m/c0ce213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8.png)
对称分量法对称分量法(SymmetricComponentMethod,SCM)是一种复杂现实系统分析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软件工程、机器人控制以及其他工业领域的系统分析和控制研究。
它的基本思想是分析一个系统的不同部分,把这些部分归纳为六大类:位置、运动、动力、接口、能量和信息。
这些类别的组合就形成了系统的多层模型,它们能够帮助科学家、工程师、程序员和其他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现实世界中复杂系统的行为。
系统分析中,对称分量法是用来描述和分析实际系统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假定实际系统可以划分为六个基本部分,即位置、运动、动力、接口、能量和信息。
这样做的优点是,它可以将系统的复杂性减少到六个维度,这样用户就可以对系统进行更容易理解、更加准确的分析。
首先,对位置分量进行分析,即系统中各单元及其连接形式的描述。
其次,对运动分量进行分析,其包括各单元之间的动态关系、各单元的运动特性。
第三,对动力分量进行分析,它能够描述系统中不同部件之间的力学关系,如摩擦力、弹性力等。
第四,对接口分量进行分析,它包括系统的不同单元之间的物理接口,如接头、接线等。
第五,对能量分量进行分析,它能够描述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如电信号、声音等。
最后,对信息分量进行分析,它能够描述系统中不同单元之间的信息流动,如指令、数据等。
对称分量法在计算机、软件工程、机器人控制及其他工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复杂现实世界中的系统行为。
此外,它还能够帮助用户更准确地建立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设计、机器人控制等,从而更好地满足现有的实际需求。
对称分量法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它将会为计算机系统、软件设计、机器人控制等提供更完善的分析和控制方法,从而为科学技术的进步继续做出积极的贡献。
系统结构模型法(ISM法)
![系统结构模型法(ISM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c53c70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e.png)
通过建立系统结构模型,展示系统内 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强调系统结构 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ISM法与鱼骨图的比较
鱼骨图
主要用于问题原因分析,通过树状结构 展示问题的各种可能原因,强调问题原 因的分类和层次。
VS
ISM法
不仅可用于问题原因分析,还可用于系统 结构分析和解释,通过建立系统结构模型 展示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强调系 统结构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统要素之间的关系。
模型分析
结构分析
分析解释结构模型图,了解系统要素之间的层次关系 和相互作用。
功能分析
根据解释结构模型图,分析系统的功能和行为特性。
优化建议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图,提出对系统的优化建议和改进 措施。
PART 03
ISM法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企业战略规划
1 2 3
确定企业核心能力
通过ISM法分析企业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识别企业的核心能力,为制定战略提供依据。
深入研究系统要素之间的 复杂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系统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进 一步揭示系统内部结构和动态变化,提高模 型的准确性。
引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系统结构和行为。
建立多层次、多尺度模型
考虑系统的多层次、多尺度特征,建立更为 精细和全面的模型,以更准确地描述系统结 构和行为。
结合其他方法提高分析效果
01集Leabharlann 多种方法结合其他系统分析方法,如流程 图、因果图等,形成更为完善的 系统分析方法体系。
02
引入定性分析方法
03
加强定量分析
将定性分析方法引入ISM法中, 以更好地理解系统要素之间的关 系和结构。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7 事件树分析法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7 事件树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aa56cfd5bbfd0a7956737c.png)
2、事件树分析法步骤
4) 事件树定量计算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七、事件树分析
在煤气中的中毒事故设(P69) P(B)=0.1,P(C)=0.2,P(D)=0.3, P(E)=0.4,响应的有:
成功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中毒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死亡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2、事件树分析法步骤
4) 事件树定量计算 煤气中毒事件中失败(中毒或者死亡)的总概率为:
C
个人防护失败 C
成功 护抢救成功
D
撤离失败 D
E
抢救失败 E
险肇 中毒
中毒 死亡
x5
从图中可以看出: 要考虑煤气中毒,最基本原因是有煤气存在,在考虑煤气存在(A)后,这时 A就决定了下一个状态有没有人在煤气区,若有人在场B存在,就决定了要考虑 人有防护没有,如果没有防护,则考虑撤离问题等,这样一直到最终结果E。
马尔科夫预测法适用领域:
企业规模 市场占有率 选择服务点 设备更新等的预测。
第一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七、事件树分析(ETA)
1、事件树分析法及其理论基础
2)事件树分析法的理论基础 (4)马尔科夫链数学描述
定义:设随机过程 (t ) 只能取可列个值 r1 , r2 ,rn ,, 把 (t ) rn 称为在时刻 t系统处于状态 En (n 1,2,) 若在已知时刻 t ,系统处于 E n 状态的条件下,在时刻 ( t ) 系统所处的状态情况与t时刻以前所处状态 (t )为时间连续,状态离散的马尔可夫 无关,则称 过程。而状态的转移只能在 t t n (n 1,2,)发生的马尔 可夫过程称为马尔可夫链。 从定义中可知,马尔可夫链是状态离散,时间连续 的马尔可夫过程。
系统分析法的概念及特性
![系统分析法的概念及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74bf907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59.png)
系统分析法的概念及特性现代工程咨询方法中的系统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系统化思维和方法论的分析工具,在工程问题解决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通过将复杂的工程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并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达到理解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下文中,我将深入论述现代工程咨询方法中的系统分析法的概念、构成要素以及其特性。
一、系统分析法的概念:系统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系统思维和系统论的分析工具,用于理解和解决复杂工程系统所面临的问题。
它通过划分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对系统整体进行分析,来获取系统的行为规律和特点,从而改进工程系统的设计、优化运行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系统分析法的构成要素:系统分析法包括三个关键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系统边界、系统元素和系统关系。
1. 系统边界:系统边界是确定工程系统界限的概念。
它定义了系统的所属范围和边界,将系统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使得系统的观察和分析集中在内部元素和内部关系上。
确定系统边界的过程需要充分了解问题和目标,以及考虑到所研究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2. 系统元素:系统元素是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或成员。
它们是实际构成系统的要素,可以是物理实体、变量、过程或功能等。
通过识别和定义系统元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
同时,系统元素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系统的行为和性能。
3. 系统关系:系统关系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系统关系描述了不同元素之间的联系、反馈和协调机制,揭示了系统内部各个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元素对整体系统行为的影响。
通过分析系统关系,我们可以揭示出系统内部的优化和改进空间,并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三、系统分析法的特性:系统分析法具有多种特性,包括整体性、相关性、结构性、动态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
1. 整体性:系统分析法强调研究和分析工程系统的整体性。
它将复杂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子系统或组成部分,并关注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系统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系统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00880d1c1c708a1284a4470.png)
09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杨学刚20092001112系统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的基本内容一、系统分析法(一)定义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信息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即把思想信息系统作为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并从属于更大系统(环境)的有机整体来研究,着重分析和把握思想信息系统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系统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中发现人们的思想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主要包括主体系统、客体系统、介体系统和环体系统四个系统。
同学试分析这四系统。
(二)具体方法1、要素分析法(1)定义:就是对思想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的方法。
(2)要求:一要科学划分思想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
关于思想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究竟有哪些?目前学界争议很大。
例如,中山大学的郑永廷老师认为,思想信息系统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要素;武汉大学的黄钊老师认为,思想信息系统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等要素,见黄老师给我的书写的序。
我认为,思想信息系统包括“三观”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要素。
其中“三观”教育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政治教育包括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念、政治行为等方面的教育,道德教育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四方面的教育;心理教育包括性格、气质、兴趣、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和引导。
二要对思想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或要素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要分析每一个子系统或构成要素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我分析一个同学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质高尚,但心理脆弱,那么,我就要对他进行心理辅导。
2、结构分析法思想信息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它由什么样的要素所组成,更重要的,取决于思想信息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及方式,即取决于系统的结构。
2.9 系统可靠性分析法(B)--基本概念
![2.9 系统可靠性分析法(B)--基本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ba720f99e314332396893e0.png)
具体的对象(系统、设备或元件等) 规定的条件
规定的时间
规定的功能 完成功能的概率
其中“规定的功能”不仅依存于具体的对象,同时也依存于规定的时间和条
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超出了规定的时间和条件后,系统也未必就会完全丧失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但此时已无法预期系统应达到怎样的可靠度,因此再讨论
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可以是:对元器件进行筛选;对元器件降额使用,
包括电路可靠性及元器件的选型有必要时用一定仪器检测。
4
一、可靠性及可靠度
可靠度R(t):研究对象可靠性的量度称为可靠度。
可靠度是指系统、设备或元件等在预期的使用周期(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 条件下,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
在可靠度R(t)的内涵中包含5个要素:
12
对偶性
1- F (t )
1- R (t )
二、不可靠度、可靠度、故障率
可靠度函数R (t )与累积故障分布函数F (t )的性质: • 由密度函数的性质
t 0 t
可知:
R(t ) 1 F (t ) 1 f (t )dt f (t )dt
• R (t ) F (t ) f (t )之间的关系如图:
dN f t Ns t dt 表示在单位时间内研究对象发生故障的概率, 由于t 0,所以 t 实际上为t时刻的瞬时故障率。
对象无故障工作能力的量度。 根据可靠性的定义,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 1.明确可靠性的研究对象 可靠性的研究对象指系统、机器、部件、人员等。
2.明确系统所处的规定条件
“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例如同一型号的汽车在高速公路和在崎岖的 山路上行驶,其可靠性的表现就不大一样,要谈论产品的可靠性必须指明规定的条件是什么。 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振动、冲击、负荷、压力等,还包括维护方法,自动操
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6c29d33169a4517623a32e.png)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特殊情况:
([劳处斯1理)阵办劳列法思中]阵:的某用其一很他行小项第的。一正若项数第系一数代次为替零零零(,的即而那其一)余项与系,其数然上不后项全据或为此下零计项。算的出
符号相反,计作一次符号变化。
[例]:s4 2s3 s2 2s 1 0
s4 1 1 1 s3 2 2 0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稳定的基本概念: 设系统处于某一起始的平衡状态。在外作用的影响下,离
开了该平衡状态。当外作用消失后,如果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它 能回复到原来的起始平衡状态,则称这样的系统为稳定的系统 。 否则为不稳定的系统。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即传递函数的极点)全为负实数或具
s(s 1)(2s 1)
系统特征方程为 2s3 3s2 (1 0.5K )s K 0
E (s)
E(s) R(s)
1 1 G1(s)G2 (s)H (s)
s(s
s(s 1)(2s 1) 1)(2s 1) K (0.5s
1)
R(s)
1 s2
E(s)
s(s
s(s 1)(2s 1) 1)(2s 1) K(0.5s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线性系统稳定性分析
稳定的基本概念和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
稳定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也是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首 要条件。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总会受到外界和内部一 些因素的扰动,例如负载和能源的波动、系统参数的变化、环 境条件的改变等。如果系统不稳定,就会在任何微小的扰动作 用下偏离原来的平衡状态,并随时间的推移而发散。因此,如 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提出保证系统稳定的措施,是自动控制 理论的基本任务之一。
系统管理分析法
![系统管理分析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97a6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1.png)
系统管理分析法从管理的过程来说,分为制定、执行、检查和改进四个阶段。
制定就是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具体的团队和个人计划目标,包含对应的考核标准和方法;执行就是按照计划去做,即实施;检查就是将执行的过程或结果与计划目标进行对比,总结出经验和问题,找出差距和原因;改进首先是推广通过检查总结出的经验,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新的规定和方法,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纠正,找出关键因素,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制定或优化具体指导书,保证工作得以持续改进。
一、管理分析法构成P-D-C-AIlli SMART5W1HSWOT因果图二、分析法内容PDCA是英语单词PI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行动改进)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已在不同管理领域中成为重要的管理方法。
所代表的意义如下:1、P(Plan)——制定计划制定计划是使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实施目标管理不但是有利于员工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更是为未来的绩效考核制定了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如何科学的制定计划,需遵循SMART原则。
S(Specific) ------- 明确性清楚地表达要达成计划目标的具体内容和标准,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功团队的一致特点,而普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为目标定的模棱两可,没有将目标有效的传达给相关成员。
比如:“我们这个月要好好做”,“你要认真表现”,都属于描述很不明确,不明确就没有办法评判、衡量,最后就无法执行、检查、改进。
因此目标设置要有具体项目、衡量标准、保障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资源要求及达成程度。
M(Measurable) ------ 衡量性衡量性就是指目标是明确的,不是模糊的,那么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分析的作用
• 系统分析是政策研究尤其是政策分析的最基本的方法。它的主要作用是:帮 助人们理解政策系统及对不同的政策系统加以比较;鼓励人们对系统的不同 部分进行同时的研究;使人们注意系统中的结构和层次的特点;开拓新的研 究领域,增加新的知识;突出未知东西的探索,使人们从过去和现在的基础 上了解未来;使人们转换视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看问题;迫使人们在考 虑目标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时,也同时注意考虑协调、控制、分析水平和贯彻 执行的问题;诱导新的发现,注意进行从目的到手段的全面调查等等。
系统分析的概述
• 兰德公司认为,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 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 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作出科学抉择。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 的一个横跨各个学科的新的科学部门,它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 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它的产 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由主要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 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 系统分析是咨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咨询项目看成 为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 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可以准确地诊断问题,深刻地揭示问题起因,有效地 提出解决方案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系统分析的内容
内容
5대 핵심정책과제
系统目标 可替代方案 系统模型 评价标准 方案的完善
• 系统分析内容的结构图
目的
可行方案:A1, A2
模型
标准
结论 (方案排序) A1,A2,……
系统的基本特征
•
1、系统具有整体性
(1)组分(元素)是构成系统整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但 系统的组分(元素)又是在系统整体规定下的部分,离开了整体,这些部分 就失去了作为整体组成部分的意义。
•
系统分析法是指应用系统科学原理,将决策过程当作整体系统来研究,把决 策系统与内外环境的相互关系当作变量来分析,按照确定的目标评价比较, 寻求实现的手段,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 —— 中国烟草百科知识
•
系统分析法是指对一个系统内的元素采用系统观点分析,在确定或不确定的 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比较,为达到预期而寻求最佳方案的方 法。 —— 企业管理学大辞典
PPBS(Planning Programming Budgeting System) 它来源于美国兰德公司的一项研究,1961年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拉马拉在国防部首 先启用了这一方法,把以前三军各自为政的计划实行一元化管理,将很多的武器系统计 划,作为整个国防系统中的问题加以考虑,借助系统分析编制预算。由于这一方法在编 制美国国防预算时,获得了节约预算支出的显著效果,1965年,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下 令在其他政府机构中全面推广这一预算组织形式。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尽量把政府预算的 编制工作置于明确目标和详尽计划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政府预算工作与社会经济发 展目标联系起来。
•
2、系统具有目的性
系统都是以实现某种功能为目的的,这正是区别不同系统的标志。 系统的目的一般通过更具体的目标来体现,系统的多个目标有时不完全 一致,甚至相互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寻求平衡或折中的办法,从而收到整 体最佳的效果。
• 例如骑车下陡坡的时候,行车速度 和安全要求产生矛盾,就得通过刹 车这种折中的办法去协调,以保证 自行车更好地到达目的地。
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的定义
• 系统分析法简称S.E。为了使审计对象及其相关事项的结果达到最优化,而运 用的数学分析方法。对某审计对象的投入作系统的有效的调配与安排,使其 能发挥出最佳的产出效果,使人力、财力、物力得到最优的组合。 —— 中国审计大辞典 系统分析法是指全面分析和考虑企业内外部条件,以求达到整体最优化的最 佳方法。它是为了给诊断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优方案所需的信息资料, 诊断分析人员使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企业财务系统的目的、功能、环 境、成本费用、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处理有关的资料 和数据,据此建立若干备选的方案,同早先制订的计划进行比较和评价,从 而选择最优系统方案的一整套方法体系。 —— 财务百科全书
•
3、系统具有层次性
系统无论大小,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 系统各个层次具有独自的功能,他们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系统 的整体功能。
•
4、系统具有相关性
系统内各组分(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特定关系,某 一个组分(元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组分(元素)实现其功能。
黑格尔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 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然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 质来说,已不是手了”
•
(2)系统不是各个组分(元素)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个组分 (元素)在孤立的状况下所没有的。
•
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运载火箭是由700多 万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都很普通,甚至没有一个 是新研制的,为什么能实现把人送上太空的功能?
•
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的30年中,系统分析沿着两条明显不同的路线得到迅速 发展。一条路线是运用数学工具和经济学原理分析和研究新型防御武器系统。 60年代初期,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把这套方法应用于整个军事领域,并 很快在各政府部门推广,形成了著名的“计划—规划—预算系统”(PPBS) 方法。在军事和政府部门的带动下,美国民间企业也开始应用系统分析方法 来改善交通、通讯、计算机、公共卫生设施的效率和效能;在消防、医疗、 电网、导航等领域,系统分析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但是,必须注意,系统分析仅仅是政策研究及政策分析方法的一部分,而非 全部(顶多是后者的定量分析模型和技术的主要部分),系统分析尤其是定 量分析模型及技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政策研究或政策分析的问题。对于诸如 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在决策过程中的非理性或超理性作用突出、必须在价 值观和实际价值之间加以权衡一类的问题,系统分析的定量分析模型和技术 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必须靠政策研究或政策分析的其他方法,如组织—政治 分析、价值分析等。在系统分析的成长过程中,曾有一些系统分析家期望用 系统分析来解决现实世界的一切问题以及解决政策问题的一切方面。他们过 分依赖于定量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忽视超理性、政治、文化、价值及意识形 态等方面的超出系统分析范围的东西,导致了系统分析的滥用,达不到预期 的目的。
•
系统的优化从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看有如下三种情况:(1)局部的每个子系 统的效益都好,组合起来的系统整体也最优;(2)局部子系统的效益好, 但系统整体的效益没有达到最优;(3)局部的子系统的效益并不最优,而 系统的整体效益较优。从近期与长远的关系看,系统的优化也表现为各种情 况,如对近期与长远都有利;对近期有利,对长远不利甚至有害;对近期不 利,而对长远有利等。因此,整体优化的原则是:根据已确定的目标,在整 体利益最优的前提下,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的关系。例如,在追 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增长的政策目标时,不能为了局部(地方)和近 期的利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而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以及整体(全国)和长 远的效益作为代价。因此,党和国家所制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 型的转变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正确的,它追求的是国家、整体、长远的利 益。
“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盛水量取决 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
5、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
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必然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 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相应地引起系统功能和内部组分(元素)的变换。 系统具有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原有功能的特性。
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受到大气对流的影响而产 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置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经 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飞行状 态,克服大气对流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保持平稳飞 行。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具有环境适应性。
•
用整体分析法进行政策研究的核心是:从全局出发、从系统、子系统、单元、 元素之间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探求系统整体的 本质和规律,提高整体效应,追求整体目标的优化。因此整体及其目标的优 化是整体分析的主要内容。面对一些复杂的、较大的系统时,要求我们把系 统分解为一组相关联的子系统,在整体 的指导下,协调各个系的目标,从而 达到系统所要求的总目标,即通过求局部最优化得到的局部解,经过协调而 得到整体的最优解。
系统分析的分类
• 根据系统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可以将系统分析相对地划分为系统的 整体分析、结构分析、层次分析、相关分析和环境分析等几个方面。
•
分类
整体分析 结构分析 层次分析 相关分析 环境分析
•
1、整体分析
整体性是系统的最基本的属性或特征之一。因而,整体分析也就构成 系统分析的一个主要内容。根据系统论的原理,任何系统都是由众多的子系 统所构成的,子系统又是由单元和元素所构成的。系统的性质、功能与运行 规律不同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独立状态时的性质、功能和运动规律,它们 只有在整体意义上才能显示出来。系统的整体体现了各个组成要素所没有的 新质、新功能和整体运行规律,这就是“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原理(加 和定理);另一方面,作为系统整体的组成要素的性质和功能也不同于它们 在独立时的性质与功能,当它们作为系统的一部分与周围环境发生作用时, 并不是代表孤立的要素本身,而是代表系统整体。拉兹洛在谈到这个问题时 指出:系统整体所独具的“某种特点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它们各个组成部分的 性质”;“复杂整体的特点实际上不可能还原成各部分的特点。”
人们已经发展出一系列的定量分析方法或技术,可以用来作整体优化分析其 是整体分析,这些方法和技术有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优化和排队论 等。
•
2、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是系统分析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的系统的结构是指系统内部 诸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同样一些要素,排列组合的方式不同,就可能具有 完全不同的性质、特征与功能。对于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确 定其合理结构的方法,没有一个考虑整体优化的方案,那么,系统的分析和 设计也就无法进行,也将对系统的运行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正确掌握结 构分析法,对于确定政府系统的合理结构,要求各种政策的有机配合,是政 策研究工作的一个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