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及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及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及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及解读背景中小学教师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责任。

为了规范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行为,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制定了以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以作为教师行为的指导和倡导。

准则内容1. 教书育人:中小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兢兢业业、善始善终地开展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尊重学生:中小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其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和积极的研究体验。

3. 建立师生关系:中小学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权益,维护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

4. 谦虚谨慎:中小学教师要虚心研究、善于反思,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5. 诚实守信:中小学教师应坚守职业道德准则,保持诚实守信的原则,不得从事与教学和行政工作无关的活动。

6. 合理评价:中小学教师应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研究成绩和综合能力,不偏袒、不歧视,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7. 爱岗敬业:中小学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教育规律,投入全力,承担起自己的教育使命。

8. 勤勉尽责:中小学教师应勤勉工作,按时完成各项教学和管理任务,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解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的制定旨在引导教师秉持正确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职业水准。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全心全意地教育他们,通过不断研究和反思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权益。

该准则强调教师应保持诚实守信的原则,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遵循专业道德,不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始终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评价学生的成绩和能力。

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任务,为学生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是教师行为规范的指导,旨在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与素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学体验。

(完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

(完整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于2008年9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

共计六条。

内容如下: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建国以来,国家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四次, 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吸取以往师德规范的基础上,又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现对其予以解读。

(一)爱国守法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守法”是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制化水平逐步提高,法治进程进一步向前发展,公民的自觉守法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国守法体现在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爱岗敬职业体现在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勤恳就业,乐于奉献,对于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尤其是不得对学生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关爱学生体现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22 年修订)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新增)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格,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

(新增)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增)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 "爱"与"责任”是贯通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公民,也是每一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一个人的文明礼貌的言行,在展示着自身形象的同时,也在展示一种职业、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形象。

而教师的文明礼貌的言行,在学生面前更是胜过千百句空洞的说教,它会成为学生仿行的模范。

那些一提到学生种种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便痛心疾首,轮到自己时却将文明礼貌置之脑后的教师,是不是应该从学生的行为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身为教师,还应强化自身"明礼"的意识。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变化: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变化:
1、“责任”与“爱”仍是不变的关键词。 2、最引人注目的是“保护学生安全”一条。 3、“抵制有偿家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 一标准”、“终身学习”。 “4、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三次 颁布和修改。 5、教师不能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还需是“终身学习”的“学者”。 6、入了“教书育人”这一条,非常必要,非常有意义。 7、规范不是有强制性的法律,而是一个“行业性的纪 律”。
பைடு நூலகம்
◎ 为什么要重新修订并颁发《中小学教师 为什么要重新修订并颁发《 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
1、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 、是贯彻落实中央8 “831”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 831”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 2、对于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和人民教师 高尚师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3、也是动员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师德建设的 有效措施。
◎贯彻落实《规范》需要强调什么问题。 贯彻落实《规范》
1、与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相结合。 2、多方共同努力,互相配合。 3、在“实”字上下功夫。 4、强调自律。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容是什么?
●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 ● ● ●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 爱国守法。 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 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 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 爱岗敬业。 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 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 生。不得敷衍塞责。

中西方师道的比较:四个教师专业标准为文本的分析

中西方师道的比较:四个教师专业标准为文本的分析

管舆辅 尊 、 研 究 骚展 舆 造 修 及 敬 柴精 神 舆 悲度 等 四 佃 眉 面 。之 下 有 l 8倔 鐾 指 檩 , 7 3项 参 考榆 核 重
的豁 拘 小组 ( A d v i s o r y P a n e 1 ) , 主要 人 具 柬 自大 晕 及
小 匾孥 院 ( C o mm i s s i o n o n T e a c h e r C r e d e n t i a l i n g , C A:
提 羿尊案偷理。 、
阴键匍 : 师道 ;教 师素饕 ; 教 师尊案揉 毕 ; 教 缔毒案偷 理守则
中硼分颊虢 : G 6 4 0 文. 1 蠡 I 檩 徽碥 : A 文章编虢 : 1 6 7 4— 7 6 1 5 ( 2 0 1 3 ) 0 3— 0 0 6 5— 0 7
用西 洋教 育罩 的觏 黠 , 师 道接 近西 方 靓 黠 的教
l 2或 K—l 2 。
是 良邮的檩辈。r 道j 一词语 出韩愈 的《 邮说》 一
文, 文 中先提 到 r 古之翠 者 必 有 师 , 徒 师孥 道 , 虑 分 贵贱 畏幼 ; 继而因r 今之聚人耻晕於 师j 才有 r 师 道 之不 傅 也 久 矣 J 之 嗅 。所 以 r 师 道 雨 字 在 韩 愈
r l a i t y ) , 亦 即教 的品德 修善。用 西方的用嗣就是 教 师 的偷理 守 则 ( e t h i c a l c o d e ) 。
贰、 四佃 师道檩拳及 其 内容架耩
师道就是 教师尊柴檩 辈 , 本 文 以囊湾 、 中圆大
睦、 美 圆加 州 、 英 圆英 格 茼 四佃有 网教 师 尊柴檩 毕 的 政 府文 件餍 文本 , 造 行 比较分 析 。逭 四份 文本 中 , 後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

同等对待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学生来 自不同的家庭,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父
母有钱有势;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无 钱无权。
于是乎,个别教师对家庭条件优越的
学生就特别热情,重点关爱,嘘寒问暖, 无微不至;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就比较冷
淡,缺少关爱,个中原因,不言自明。这 样的教师不仅毫无公正可言,甚至人品都
度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让学生乐学、 善学,能学以致用。
第二,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 全相同的人。如果教师们用千篇一律的教学
方法、教学内容来教育学生,会扼杀许多人 才。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精英,更应
该强调的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
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圣贤施教,各
备课既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也要注意 认真对待你的教学对象——学生,强调学生 的主体性,注意教学中上课的科学性、艺术 性,注重教学评价中的课课清、日日清、周 周清;批改作业要全收全改,细心认真地关注 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题目,精心选题,在作 业本中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
辅导学生不仅要重视优生的锦上添花,
第二,教师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胡 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 的讲话》中,向广大教师提出,“要不断加 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 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尊重,让人民 满意的教师”。
甘为人梯,前提是一个“甘”字,就是 要愿意;关键是一个“为”字,就是要做;落脚 是一个“梯”字,就是铺路。甘为人梯,呼 唤一种“配角”意识。中小学教育是一个事 业,需要有人在台前,有人在幕后,有人在 前方,有人在后方,有人当主角,有人当配 角。不可能人人都往显处站,不可能人人都 担当主角。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对比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对比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1997年,距今已有11年。

比较两次修订后的条款发现,新版修订从8项缩减为6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大体内容不变,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有一次升华,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

1、将“依法执教”改为“爱国守法”,作为人民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首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做一个好公民;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各项法律法规。

教书要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并要做一个宣传法律法规的宣传员。

2、将“热爱学生”改为“关爱学生”,这要求我们教书不仅要爱学生,要关心他们,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注重学生健康的个性发展,还要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保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体现了对学生的人为关怀。

3、将“团结协作”与“尊重家长”合并于“为人师表”,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注意这老师的言行,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形象。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

4、将“严谨治学”改为“终身学习”,这给我们老师提出了高要求,老师不但要钻研业务,有过硬的本领,还要不断学习,把学习活动贯彻整个人生。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短完善自己,丰富自己。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新时代的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做一条远远流不尽溪流。

5、新的规范增加了“教书育人”,教书是目的,育人是手段,强调素质教育,提出教师教育学生的原则,客观公正评价学生。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6.爱岗敬业,要求老师热爱教师职业,要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有怎样谈教书育人呢?我们的榜样陆永康老师如果没爱岗敬业的精神能跪着上课几十年吗?我认为新的师德规范是一种全新的思想,首先把学生放在主要位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他们有灵性,有个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要对他们多呵护多关心,引导他们进入知识的殿堂。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90848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90848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于2008年9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

共计六条。

内容如下: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建国以来,国家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四次, 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吸取以往师德规范的基础上,又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现对其予以解读。

(一)爱国守法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守法”是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制化水平逐步提高,法治进程进一步向前发展,公民的自觉守法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引言:作为教育事业的从业人员,中小学教师既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师风。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体现了教师的职业修养、道德追求和社会责任意识。

本文将从教师的师德要求、教师与学生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以及教师与同行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一、教师的师德要求1. 忠诚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对教育事业保持忠诚,深入了解教育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方针政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崇尚知识和真理:教师应当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不断学习和研究,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准确、科学、全面的知识。

3. 谦虚谨慎,尊重学生:教师应当保持高度谦虚的态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以权威压倒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公正客观,公平评价:教师应当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不偏袒、不歧视,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注重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潜力。

二、教师与学生关系1.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教师应当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爱心关怀,关注学生成长:教师应当关心和照顾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特长,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3.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教师应当对学生严于律己,要求学生守纪守法,同时在与学生相处时要展现宽容和耐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4. 激发学生潜能,个性化教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师与家长关系1. 真实沟通,密切合作:教师应当与家长保持积极、真实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心发展情况,共同关心、支持和教育学生。

2. 尊重差异,合理要求:教师应当尊重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理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和关心,同时合理要求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进行积极引导。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各自地位(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各自地位(一)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及其各自地位一、引言中小学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引导者,在教学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是衡量其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结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和各自地位进行详细探讨。

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1. 师德•爱岗敬业: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尊重教育职业,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遵纪守法:教师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诚实守信:教师要言行一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2. 教学规范•尊重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权利,避免体罚和变相体罚。

•平等对待:教师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不歧视。

•合理教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

3. 个人修养•持续学习: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保持学习的热情。

•注意形象:教师要注意言行举止,维护良好的师德形象。

•勤勉敬业:教师应勤奋工作,敬业奉献,不懈努力。

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自地位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地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准则,指导教师如何正确履行教育职责,引导教师规范言行,做到课堂举止得体,言语文明,不以身教和言教引导学生。

2. 衡量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教育水平和道德修养的衡量标准,对于评价一个教师的素质表现起着决定性作用。

只有遵循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才能获得学生、家长、学校等各方的认可。

3. 规范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规范性,对教师的言行进行了规范。

只有遵循规范,教师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职业优势,影响学生成长成才。

4. 保障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自身权益的保障。

教师只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违背教育职业伦理,才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信任,保障自身的发展权益。

结语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涵盖了师德、教学规范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具有指导性、衡量性、规范性和保障性等地位。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全文及分析说明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全文及分析说明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全文及分析说明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要和大家介绍一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8年修订版)在教师招聘的考试过程中多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的形式出现。

接下来我就带着大家去学习一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8年修订版)。

一、爱国守法。

这一规范最主要强调教师能够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说白了爱岗敬业的意思就是教师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岗位,能够崇敬自己的职业能够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颗草去说明的就是作为教师应该甘于奉献自己,把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尽所有的交给学生即体现的就是爱岗敬业的精神。

(2020年编辑)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2020年编辑)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一、规范具体条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新增)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新增)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增)二、规范的核心内容解读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一个人的文明礼貌的言行,在展示着自身形象的同时,也在展示一种职业、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形象。

而教师的文明礼貌的言行,在学生面前更是胜过千百句空洞的说教,它会成为学生仿行的榜样。

教师职业道德各国之间的对比5篇

教师职业道德各国之间的对比5篇

教师职业道德各国之间的对比5篇第一篇:教师职业道德各国之间的对比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

三、关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

六、终身学习。

二、国际组织与西方教育中教师职业道德及道德特征(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师德规范的有关论述1、师德理想:应以人类个性的全面发展,以集体精神的、道德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经济的进步,以及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极大尊重的谆谆告诫为目标,将最主要的注意力集中于教育对于和平以及对于各民族、种族或宗教集团间的了解、宽容和友谊所作的贡献上。

而制定师德规范的指导原则是:“ 将对学生的教育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师德规范:①、教师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社会成分或经济状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②、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可能的、最充分的受教育机会,应适当注意对教育活动有特殊要求的儿童;③、教师应具有必要的德、智、体的品质,并且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④、教师要尽一切可能与家长紧密合作,但也不能在教师专业职责等方面受到家长不公正和不应有的干涉;⑤、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公共生活;⑥、为了学生、教育工作和全社会的利益,教师要力求与各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合作;⑦、教师应参加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改进工作;⑧、教师要公正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⑨、教师应避免学生发生意外事故。

(二)、美国师德教育概况及特点美国是经济发达、教育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教师教育工作非常重视。

,尤其注重国民的道德素质教育,强调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职尽责的“责任公民”。

1、美国师德理想:“ 相信每一个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真理,力争卓越,培养民主信念。

” 这是对教师提出的最高要求,它指明了教师应当努力的方向。

2、师德原则:美国的师德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力争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身的潜能,使他们成为有价值而且有用的社会成员;第二,在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专业上,要竭尽全力提高专业水准,争取条件来吸引那些值得信赖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并且防止不合格的人从事教育专业。

我国师德规范三个文本的比较分析

我国师德规范三个文本的比较分析

我国师德规范三个文本的比较分析作者:曾翠芳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24期摘要: 本文对我国师德规范三个文本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我国师德规范文本呈现出三方面的变化趋势:教师个人对规范的执行要求表述得更为具体;更重视教师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更着重于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

关键词: 师德规范三个文本比较1984年10月,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

1991年8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教育总工会对《要求》进行了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6条,从基本信念、主要职责、态度、作风、仪表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1997年9月,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规范》再次修订,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这就是我国现行的师德规范。

其主要内容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八个方面的要求。

[1]1997年,师德规范文本曾被陈桂生调侃为“师德四字经”,认为它“主要以‘提高教师道德水准’为着眼点,属劝诫性的训条,充其量可对‘有德’教师起点作用,而缺乏对‘缺德’教师的鞭策力量”。

[2]虽然它被认为并非“专业的教师伦理规范标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3]但仍具有新的特点。

基于对此三个师德文本的比较,我认为1997年文本呈现出三方面的变化趋势。

一、教师个人对规范的执行:从抽象变为具体我国1984年师德规范对教师的指导为:(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4]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

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四、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五、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作者: 刘良华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版物刊名: 教育观察
页码: 34-40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教师;职业道德;道德规范
摘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之间保持了一定的延续性,有关'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或'关爱学生')这三个条款一直比较稳定地延续下来。

相比之下,1991文本最简洁,2008文本最精细。

总体趋势显示为:用'关键词'的方式显示它的简洁性,并置于句首,然后再以比较具体的描述和解释的方式显示它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四个文本比拟1984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以下简称“1984文本〞〕,共6条“要求〞。

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与全国教育总工会对?要求?进展了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以下简称“1991文本〞〕,在数量上保持了6条“标准〞。

1997年,国家教委与全国教育工会对?标准?再次修订,正式公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以下简称“1997文本〞〕,此前6条标准扩展为8条。

2021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再次修订并公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以下简称2021文本〕。

从数量上看,“标准〞再次恢复为6条。

四个文本对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描述保持了一致思路,但是,四个阶段所制定文本又隐含了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微妙变化与差异。

1984文本三个维度1984文本共六条251个字〔含标点符号〕,完整内容为:[1]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

这一条关键词是“热爱祖国〞〔一连串有四个“热爱〞〕,对教师提出有关“国家感情〞、“政治正确〞要求。

但“热爱〞太多,也容易引起争议与误解:〔1〕“热爱中国共产党〞表述比拟模糊,它是否意味着每一个教师都必宣誓、参加“中国共产党〞?如果某个教师不怎么“热爱〞中国共产党但他坚决“拥护〞共产党领导,他是否算是有职业道德标准教师?〔2〕“热爱社会主义〞表述也比拟模糊。

如果某个教师不怎么“热爱〞社会主义但他坚决“拥护〞社会主义,这样教师是否算是有“职业道德〞?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开展。

这一条关键词是“遵循教育规律〞,对教师提出有关“专业责任〞总体要求。

提出“总〞要求之后,接下来第三条、第四条与第五条是对这个“总〞要求“分〞述。

这一条表述容易引起争议问题是:为什么把“执行教育方针〞置于“遵循教育规律〞前面,成为“句首〞?如果某个教师“遵循教育规律〞但对现时“教育方针〞有些异议,他是否算是有“职业道德〞教师?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1984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以下简称“1984文本”),共6条“要求”。

1991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全国教育总工会对《要求》进行了修订,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1991文本”),在数量上保持了6条“规范”。

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规范》再次修订,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1997文本”),此前的6条规范扩展为8条。

2008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再次修订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2008文本)。

从数量上看,“规范”再次恢复为6条。

四个文本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描述保持了一致的思路,但是,四个阶段所制定的文本又隐含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微妙的变化和差别。

1984文本的三个维度1984文本共六条251个字(含标点符号),完整内容为:[1]一、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热爱祖国”(一连串有四个“热爱”),对教师提出有关“国家感情”、“政治正确”的要求。

但“热爱”太多,也容易引起争议和误解:(1)“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表述比较模糊,它是否意味着每一个教师都必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如果某个教师不怎么“热爱”中国共产党但他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他是否算是有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2)“热爱社会主义”的表述也比较模糊。

如果某个教师不怎么“热爱”社会主义但他坚决“拥护”社会主义,这样的教师是否算是有“职业道德”?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遵循教育规律”,对教师提出有关“专业责任”的总体要求。

提出“总”的要求之后,接下来的第三条、第四条和第五条是对这个“总”的要求的“分”述。

这一条的表述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是:为什么把“执行教育方针”置于“遵循教育规律”的前面,成为“句首”?如果某个教师“遵循教育规律”但对现时的“教育方针”有些异议,他是否算是有“职业道德”的教师?三、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钻研业务”,对教师提出有关“教师自我发展”的要求。

问题是:把“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放在这一条中,它与第一条的“政治正确”发生交叉、重叠、重复。

四、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热爱学生”,对教师提出有关“如何对待服务对象”的要求。

这一条的优点是:先提出“热爱学生、了解学生”的纲领性的要求,接下来再以举例的方式提供具体的解释。

这一条的问题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看似具体,实则抽象,而且,“循循善诱”过于细节,而“诲人不倦”过于理想化,容易提升为“道德高标”。

如果把“诲人不倦”理解为有耐心地教育学生,尚可。

但“诲人不倦”容易误解为:不知疲倦地教育学生。

五、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守法”,对教师提出有关“团结协作”的要求。

这一条的优点是:不仅要求教师“守法”,而且提示教师恰当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此处看似平淡,实则紧要。

六、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礼貌”,接着第五条的“守法”再次对教师的日常“礼仪”提出要求。

这样看来,1984文本主要有两个维度:第一,成为“好公民”。

要求教师有“国家感情”、坚持“政治正确”、“奉公守法”,执行教育方针和相关政策。

这是第一条规范的主要内容。

第二,成为“好职员”,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成为“技术合格”的职业人员。

这是第二条至第六条的主要内容。

在“好职员”的内部,又分为“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如何对待学生”两个向度。

1984文本不仅是我国正式颁发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要求”)的文件,而且,它并不因为“初生之物”而呈现为“其形必丑”的状态。

相反,1984文本在后来历次的“修订”中一直保持了它的“首创”、“原创”的源头形象,它不仅在结构上简洁明了,而且在内容上显示了它的丰富和完整。

1991文本与1984文本的差异1991文本仍然为六条,但由1984文本的251个字压缩为227个字。

完整内容为:[2]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

这一条的关键词依然是“热爱祖国”。

这一条与1984文本(“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有明显的差异:(1)原来的“热爱祖国”改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原来的“热爱中国共产党”修改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后者比前者看起来显得更合理一些,减少了“歧异”和“疑义”。

(3)将1984文本中的第三条中的“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提前到第一条。

这个修改避免了1984文本中的第三条与第一条交叉、重叠的问题。

问题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解释力似乎不如1984文本中的“热爱祖国”。

“热爱祖国”似乎比“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更有“普适”或“普世”的意义。

二、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这一条的关键词依然是“遵循教育规律”(但“执行教育方针”仍置于“遵循教育规律”之前)。

这一条原封不动地保留了1984文本(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前两条的“十六字”要求(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但将“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简化为八个字:“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简则简矣,失之抽象,“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内涵消散流失。

这是一个遗憾。

三、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

这一条的关键词依然是“钻研业务”。

这一条将1984文本中的“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转移到别处,集中提出有关教师业务水平的要求。

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改写为“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保留“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八个字。

但是,1991文本将“勇于创新”改写为“勇于探索”,修改的初衷可能是出于对“规范”的理解的考虑:规范更多地显示为“底线规范”而不是“道德高标”。

不过,“创新”一词原本属于教育界日常用语,“勇于创新”并不见得意味着要求教师像科学家一样做出创造发明的成果,对教师提出“勇于创新”并不见得拔高了要求,它与“勇于探索”几乎相同、相类,而且比“勇于探索”更具有可操作性。

四、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面向全体学生”。

这一条的变化是:(1)在1984文本(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中插入了“面向全体学生”并使之成为“句首”,使之成为此条规范的“核心”。

(2)将“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浓缩为“保护学生身心健康”,这也许是对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领域越来越关注“身心健康”的一种响应。

但是,以“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替代“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之后,有关“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的警示意义几乎消失殆尽,变得无关痛痒。

五、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这一条的关键词是“热爱学校”。

这一条将1984文本(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中的“热爱学校”提前到“句首”,使之统领本条规范。

但,“遵纪守法”似乎比“热爱学校”更具有统领本条规范的效果。

六、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这一条的关键词依然是“礼貌待人”。

这一条几乎完整地保留了1984文本(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描述。

只是去掉了衣着“大方”的要求。

由此可见,1991文本显示了对1984文本的“微调”,并没有做伤筋动骨的“改写”。

“微调”的思路是:第一,尽量使表述简洁,比如以“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替代“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第二,尽量减少和避免歧义和疑义,比如将“热爱中国共产党”调整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三,尽量考虑用某个关键词带出该条款的主要内涵(将改关键词放在“句首”),比如“面向全体学生”(第四条)、“热爱学校”(第五条)。

这个策略在后来的1997年文本中成为所有条款普遍使用的策略。

不过,1991文本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主要的问题是,因过于追求表述的简洁而丢失了1984文本中的某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有警示意义的内容。

1997文本与1991文本的差异1997文本的整体特征是“扩充”,由1991文本的6条扩充为8条,由1991文本的227个字扩展为572个字。

完整内容为:[3]一、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这一条根据当时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领域的新精神以及当时的“政治正确”的新变化对1991文本的第一条(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做了比较显著的改写。

(1)增加了“依法执教”这个首要的要求。

“依法执教”是当时教育理论界的热点之一,被普遍视为校长和教师的“底线伦理”和“法制观念”。

这与当时教育界倡议或呼吁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文件或法律议案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后来经过长时间的议论而得到修订(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后来于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通过)。

《教师法》于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保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新增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