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常用中药方剂
各种眼科疾病的中医秘方
![各种眼科疾病的中医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547ea81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8.png)
各种眼科疾病的中医秘方1、麦粒肿:清热解毒消肿汤: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天花粉10克黄芩10克赤芍10克生地12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加减:大便燥,加大黄3克至9克;病势较重,加全蝎3克至9克,倍加金银花、蒲公英;胃纳欠佳,去生地,加青皮10克,枳壳10克,槟榔6克。
2、睑缘炎:苦参汤:苦参12克五倍子10克黄连10克防风10克荆芥穗10克蕤仁10克漳丹2克铜绿2克水煎。
用棉签蘸药水洗患处,每天1剂洗3次,接连洗3天。
菊矾汤:白矾9克菊花9克水煎,用药棉蘸药水洗患处。
清热散风燥湿汤:金银花12克蒲公英20克天花粉10克荆芥穗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陈皮10克白芷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苍术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3、眼睑湿疹:解毒凉血汤: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天花粉12克丹皮10克生地15克枳壳10克龙胆草10克大黄6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散风燥湿解毒汤:银柴胡10克黄芩10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克连翘10克赤芍10克生地12克枳壳10克龙胆草10克甘草5克水煎服。
羌活胜风汤加减:羌活10克银柴胡10克黄芩10克防风10克荆芥穗10克白术9克独活10克白芷10克前胡10克枳壳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4、泪囊炎:清热解毒消肿汤:加白芷10克,陈皮10克,全蝎12克,大黄10克,枳壳10克,黄连3克,水煎服。
加减:如胃纳欠佳,去大黄,加焦曲、麦芽、山楂各9克。
银花全蝎饮:金银花12克全蝎10克蒲公英20克天花粉10克当归6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陈皮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荆芥穗6克羌活6克黄连5克甘草6克水煎服。
5、流行性结膜炎:双解汤:金银花15g 蒲公英15g 天花粉12g 黄芩10g 枳壳10g 龙胆草 10g 荆芥 10g 防风10g 桑皮10g 甘草6g 水煎服。
加减:大便燥结,加大黄6克;大便溏,去龙胆草,加苍术10克,白术10克;风热重,眼发痒,加羌活10克。
【中医】《中医眼科备读》方剂整理版【附歌诀】最全整理版
![【中医】《中医眼科备读》方剂整理版【附歌诀】最全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39a53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9.png)
【中医】《中医眼科备读》方剂整理版【附歌诀】最全整理版特别提示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今日文章中医眼科备读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阅读愉快祛风剂1.羌活胜风汤(《原机启微》)羌活胜风荆防芎,白芷荷前甘桔同,柴胡芩术羌独枳,目病风盛此方宗。
别有选奇方药简,羌防芩草眉痛用。
【组成】见卷二目病条辨·风证。
【功用】祛风,止痛,退翳。
【应用】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角膜实质炎、疱性角膜炎、眼部带状疱疹等病风盛者(参见卷一目论语摘·辨证、卷二目病条辨·风证)。
【附方】选奇汤(《兰室秘藏》)炙甘草(夏月生用)、羌活、防风各9g,酒黄芩3g(冬月不用)。
水煎,食后服。
功能祛风止痛。
应用于眶上神经痛、视疲劳、副鼻窦炎等病引起的眉骨疼痛,属风盛者。
2.四味大发散(《眼科奇书》)四味大发首麻黄,藁本蔓荆细辛姜。
外障目疾非皆火,风寒外束切勿忘。
八味大发效力增,再入芎芷与羌防。
【组成】麻黄10g,藁本10g,蔓荆子10g,细辛6g,老姜10g[1]。
煎前水浸泡数小时,沸后即去渣热服。
【功用】祛风,散寒,止痛。
【应用】风寒目病。
常用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浅层病变。
【附方】八味大发散(《眼科奇书》)四味大发散加羌活、防风、川芎、白芷各10g[2]。
功用、应用同四味大发散。
3.驱风一字散(《证治准绳》)驱风一字散川芎,川乌荆芥羌防风,薄荷汤调食后饮,痒若虫行此方雄。
乌蛇汤中羌防辛,芎芍藁本治亦同。
【组成】炮川乌、川芎、荆芥各15g,羌活、防风各7.5g[3]。
为末,每服6g,食后薄荷汤调下,可改作汤剂(参见卷二目病条辨·风证)。
【功用】祛风止痒。
【应用】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奇痒,属风盛者;亦用于沙眼、慢性结膜炎等病痒甚者。
【附方】乌蛇汤(《秘传眼科龙木论》)乌蛇、藁本、防风、芍药(常用赤芍药)、羌活各30g,川芎、细辛各15g,为末,每日食后米汤调下3g。
【名医效方:眼科方】
![【名医效方:眼科方】](https://img.taocdn.com/s3/m/81ce3d6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1.png)
【名医效方:眼科方】一、眼科炎症1.紫草方【方源】柏仲英效验方【组成用法】紫草15g 黄芩9g 连翘9g 栀子9g 丹皮9g 元参15g 白术9g 甘草6g 水煎服。
【功效主治】凉血解毒,祛腐生新。
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
【加减应用】风邪偏甚者加防风、藁本;肠胃燥结便秘者,加大黄、元明粉;2.茵陈防已汤【方源】朱洪文效验方【组成用法】茯苓皮10g 茵陈12g 防己12g 薏苡仁30g 防风10g 白芷10g 地肤子30g 金银花12g 连翘12g 鱼腥草30g 焦山栀6g 乌梢蛇15g 老鹳草20g 水煎服,一日一剂。
【功效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
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及一切过敏性眼炎、眼睑湿疹。
【加减应用】痒甚加苦参12g;睑皮湿烂、体壮者,加石膏30g。
3.羚角地黄汤【方源】李熊飞效验方【组成用法】羚羊角3~5g (另包)生地15g 白芍10g 丹皮10g 栀子10g 黄芩10g 龙胆草10g 桑白皮10g 金银花20g 蒲公英30g 茺蔚子10g 蔓荆子10g 甘草5g 用清水400~500ml,先煎羚羊角30分钟左右,后纳入诸药,煎取250ml,再加水300ml,煎取200ml。
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分两次温服。
【功效主治】清热散瘀,扩瞳明目。
治疗瞳神紧小症。
【加减应用】房水混浊者,加陈皮、法夏、参三七,倍用龙胆草;眼疼拒按者,加没药、琥珀,或倍用生地、丹皮;夜间痛甚者,加夏枯草、制香附;红肿热痛剧烈者,合白虎汤(生石膏、知母、粳米、生甘草),并重用金银花;伴有前房积血者,合犀角地黄汤(犀角、生地、芍药、丹皮);血色鲜红者,加蒲黄、白茅根、仙鹤草;血色晦暗者,加桃仁、红花、益母草;兼患梅毒者,重用金银花、土茯苓,或加服中九丸;兼患结核者,加百部、夏枯草、黄连;继发眼压升高者,加槟榔、枳壳,兼服石斛夜光丸,外点丁公藤眼药水。
二、麦粒肿1.消肿排毒饮【方源】姚芳蔚效验方【组成用法】金银花15~30g 蒲公英15~30g 紫花地丁15~30g 野菊花15~30g 鱼腥草15~30g 连翘12~15g 白芷6~10g 赤芍12~15g 丹皮12~15g 水煎服。
眼科中医临床秘方
![眼科中医临床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ff526a3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8.png)
眼科中医临床秘方一、治麦粒肿秘方(2首)1.1解毒消肿汤【来源】王耘松,《中国中医秘方大全》【组成】黄芩、连翘、金银花、生地各15克,防风、川芎、白芷、白术、枳实、大黄各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解】方中以黄芩、连翘、金银花清热泻火;配以大黄、枳实通腑导滞泄热,二者合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又以生地凉血清热;防风疏散风热;川芎活血,合枳实理气以畅达气机。
又应用白芷,既可散风,又能排脓消肿,一举两得。
清热有三条途径,一发汗,二利尿,三通腑。
诸药配伍,相得益彰。
只有精研药性,处方用药始能精练,此非老手莫辨。
此方可供效法。
【主治】急性化脓性睑板腺炎(麦粒肿)。
【加减】若见脾胃虚弱、便溏乏力,本方去大黄、生地、白芷,加党参、当归、黄芪。
【疗效】治疗41例,治愈率为90.4%。
【附记】本方除内服外,可用药渣煎水熏洗患部,每日2次,有助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1.2归贝解毒汤【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组成】当归尾10克,浙贝母、苦参各15克,金银花25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解毒,行气活血。
【方解】本方系从《金匮要略》当归贝母苦参丸加味而成。
方中当归尾活血祛瘀;浙贝母清热散结;苦参清泄肝经之湿热;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陈皮行气,全方合奏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之功。
屡用屡效,其效不凡。
【主治】眼丹(麦粒肿)。
证见眼睑红肿生疖,且有压痛,数日后红肿加重,出现脓点,终则溃破。
严重者可出现眼睑红肿,耳前起粟,或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腻,脉浮大滑数。
【疗效】屡用屡验,疗效颇著。
因本病容易复发,愈后需再连服此方4~5剂即可根治。
二、治结膜炎秘方(6首)2.1茵陈防己汤【来源】朱洪文,《中国中医药报》【组成】茯苓皮10克,茵陈、防己各12克,苡仁30克,防风、白芷各10克,地肤子30克,金银花、连翘各12克,鱼腥草30克,焦山栀6克,乌梢蛇15克,老鹳草20克。
中医治眼科秘方
![中医治眼科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2d893ba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f.png)
中医治眼科秘方1、猪苓丸成份:猪苓2500克,茯苓2500克,白术1500克,苍术1500克,车前子2000克,地肤子2000克,楮实子2000克,金毛狗2000克,霜桑叶2000克,黑芝麻2000克,防风1500克,北细辛500克,党参2000克,羊胆汁15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
功能:益胆,明目。
主治:玻璃体混浊。
用法:温开水送下。
用量:每次10克,日服三次。
规格包装:每袋30克装。
禁忌:生冷粘腻。
2、加味白虎丸成份:茺蔚子2000克,防风1500克,知母2000克,生石膏50000克,黑元参1500克,生大黄1500克,生甘草2000克,车前子2000克,决明子2500克,粳米2000克,青箱子20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束,水泛为小丸。
功能:通脾,泻胃。
主治:急性虹睫炎,色素膜炎。
用法:温开水送下。
用量:每次二钱,每日三改。
规格包装:每袋30克装。
禁忌:孕妇忌服。
3、滋阴降火丸成份:当归4000克,白芍3000克,生地黄2500克,熟地黄2500克,玄参2500克,石决明3000克,枸杞子4000克,白菊花3000克,石斛4000克,天门冬3000克,霜桑叶3000克,炒枳壳2000克,北柴胡2000克,盐知母2000克,盐黄柏20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滋益肾阴,清降相火。
主治:凡阴虚,火旺体质所患各种眼底病。
用法:温开水送下。
用量:每次服1~2九,日服2~3次。
规格包装:每丸15克重,每袋10丸装。
禁忌:辛辣食物。
4、四物五子丸成份:熟地黄5000克,当归4000克,赤芍药4000克,白芍4000克,川芎1500克,复盆子2500克,枸杞子2500克,菟丝子2500克,地肤子2500克,女贞子2500克,旱莲草2500克,北柴胡1500克,枳壳1500克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主治:凡各种阴血亏虚而致各种眼底病。
用法:温开水送下。
用量:每次服二丸,日服两次。
眼科方剂
![眼科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4ce0db492b160b4e767fcfc1.png)
1.二陈汤:二陈汤用夏和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调中兼去湿,诸般痰饮此为珍。
2.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共,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3.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益肾肝,薯茱丹泽地苓丸,更加栀柏成八味,阴虚火旺可煎餐。
(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汤)4.肾气丸: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引火归元热下趋,济生加入车牛膝,二便通调肿胀除,若加鹿茸五味子,十补丸子肾阳扶。
5.五味消毒饮: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发汗灵。
6.五苓散:五苓散使蓄水利,泽泻白术猪茯苓,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行烦渴清。
(四苓散即五苓散去桂枝)7.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益以夏陈名六君,(六君子汤)祛痰补气阳虚理,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起。
8.四物汤:四物汤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八珍合入四君子,气血双疗功独崇,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补方雄,人参养荣十全内,更添五味去川芎,陈皮远志加姜枣,气血两虚用有功。
(八珍汤)(桃红四物汤:四物汤加桃仁、红花)9.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其,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10.甘露饮:甘露二冬二地均,芩枇只斛与茵陈,合和甘草平胃热,口烂龈糜吐衄珍11.甘露消毒丹: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暑疫湿温此最良12.生脉散:生脉冬味与人参,补气生津保肺阴,少气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13.右归丸:右归丸用熟地黄,桂附山萸山药当,杜仲鹿胶枸杞菟,功能益火效彰彰14.玉女煎:玉女煎中地膝兼,石膏知母麦冬全,阴虚胃火牙疼效,去膝地生温热痊15.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最为灵,芪术防风鼎足形,表弱汗多兼感冒,药虽相恶效相成16.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苓夏橘红大枣姜,痰饮头疼兼眩晕,热盛阴亏切莫尝。
17.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眼科方剂
![眼科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2e75218b83d049649b665876.png)
白薇丸
白薇丸中石榴皮,防风羌活白蒺藜。
两眦脓流风热盛,病曰漏睛可堪倚。
加减驻景丸
加减驻景五味子,杞前楮实与菟丝。
川椒熟地当归配,青风内障此方施。
抑阳酒连散
还阴救苦汤
泻肺饮
泻肺桑皮栀芍翘,石膏荆防羌芷草。
黄芩枳壳川木通,暴风客热总能消。
除风益损汤
除风益损四物充,藁本前胡与防风。
伤甚大黄热黄芩,惊震目伤有奇功。
除湿汤
除湿汤中滑石苓,荆防芩连陈枳循。
车前木通连翘草,烂弦疮痍皆可平。
滋阴退翳汤
滋阴退翳增液襄,菊花知母与青葙。
蝉蜕木通菟丝草,蒺藜明目是良方。
新制柴连汤
新制柴连汤蔓荆,黄芩赤芍栀子并。
荆防龙胆木通草,风痒热痛服之清。
眼科方剂70首
![眼科方剂70首](https://img.taocdn.com/s3/m/4b7fb6ed81c758f5f61f67b7.png)
14 宁血汤(《中医眼科学》
【组成】生地、白茅根、白及、白蔹、阿胶、侧柏炭、白芍、仙鹤草、墨旱莲、栀子炭
【功效】清热养阴,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眼内出血,主要用于治疗眼内出血早期,不可久服,以免止血留瘀,待血止后改用活血化瘀兼以止血之法。
【功效】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热引起的白涩症,聚星障,湿翳,黑睛生翳,畏光流泪,抱轮红赤,眼前絮状黑影飘动的云雾移睛。眼科常用于治疗干眼症、慢性结膜炎、浅层点状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葡萄膜炎、中浆,玻璃体混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方歌】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伦;水用甘澜扬百遍,湿温初起法堪遵。(三仁滑竹竿,朴通滑夏来)
【功效】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热引起的眼痛,畏光,流泪,粟疮,黑睛宿翳及视直如曲,视大变小,青盲等。眼科常用于治疗包涵体性结膜炎、滤泡性角结膜炎、真菌性角膜炎、角膜基质炎、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慢性球后视神经炎等。
【方歌】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芩翘贝母射干薄,湿温时疫是主方。(芩香通翘贝射,滑荷菖豆陈蒿)
【方歌】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薛氏医案》)(丹皮栀子+逍遥散)
13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黄芩、山栀、木通、车前、泽泻、生地、当归、柴胡、甘草
【功效】清肝泻火
【主治】肝经实火或肝经湿热引起的眼睑红肿,眼痛,流泪,畏光、黑睛生翳,瞳神紧小,暴盲等多种眼疾。眼科常用于治疗病毒性睑皮炎、急性结膜炎、超急性结膜炎、泡性角结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大泡性角膜炎、急性泪囊炎、急性葡萄膜炎、特发性葡萄膜大脑炎、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症、前房积脓、眼内出血、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继发性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炎、急性视网膜炎、全眼球炎、眶蜂窝织炎、海绵窦血栓形成等眼疾。
〖中医验方〗治疗一切眼内疾病(青光眼,视网膜炎,翼状胬肉等)
![〖中医验方〗治疗一切眼内疾病(青光眼,视网膜炎,翼状胬肉等)](https://img.taocdn.com/s3/m/3e520ce7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8.png)
〖中医验方〗治疗一切眼内疾病(青光眼,视网膜炎,翼状胬
肉等)
【中医验方】治疗一切眼内疾病(青光眼,视网膜炎,翼状胬肉等)治疗一切眼内疾病【配方】:小柴胡汤加知母15克,石膏30克,桃仁30克,桂枝10
克,芒硝5克,川军10克,白蒺藜30克,决明子30克,车前子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一切眼内疾病,如青光眼,玻璃体混浊
,视网膜炎,翼状胬肉,白摧障等。
【方解】:本方系有小柴胡汤,白虎汤,桃仁承气汤加味而成。
1.眼病多由肝火所致,首先要重用凉药,并占
方中主导地位,故选用了白虎汤。
2.消除炎症,解除病变,很重要的方法是活血化瘀,以改善局部代谢功能,故选用了桃仁承气汤,或根据情况加
用红花。
3.加速代谢,还要给代谢物以出路,故选用了车前子利尿。
4.明目,选用了白蒺藜,决明子。
5.眼病是全身机能失调在局部的表现,
且眼病多和精神受刺激,特别是大怒有关,所以治疗眼病协调整体非常重要有时是着决定性的地位,故选用了小柴胡汤。
【加减】:1·角膜红赤者
,可加公英。
2·若合并水肿者,可合半决渎。
3·瘀血严重者,加用红花活血祛瘀。
【歌括】:利目汤用小柴胡,桃仁承气合白虎,车前蒺藜决明
子,眼内诸病此主除。
?。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剂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93d050f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f.png)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剂
一、外治:
1、芡实米饮:将30克芡实米泡水饮服,早晚各一次,疗程一个月。
2、芒硝洗眼:将5克芒硝用开水立即冲调,掺入少许温开水改善辛性,浸泡后压水汁,取水汁洗眼,每天3次,疗程两个月。
二、内服:
2、新木香汤:将30克新木香研末加少许醋拌匀,浓缩成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两
个月。
4、《神农本草经》润眼丸:将20克煎后的丹参、20克煎后的伍拾馀枝,60克杭白
蚁酱研磨细末,加醋拌匀成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两个月。
三、总结:
上述方剂可治疗眼病,效果显著。
此外,必须立即注意休息情况、调理营养,以及多
吃清淡食物,少吃发物、油腻食物等,从根本上防止和治疗眼病。
同时,要认真遵守医嘱,及早诊治,防止病情恶化。
眼科常用方剂100
![眼科常用方剂100](https://img.taocdn.com/s3/m/26d902d1195f312b3169a5c8.png)
1.一贯煎【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2、二至丸【组成】女贞子(蒸)500g 墨早莲500g 【功能】补益肝肾,滋阴止血。
【主治】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3、二陈汤【组成】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炙、生姜7片,乌梅1个【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
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二陈场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4.八珍汤【组成】人参、白术、云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甘草、生姜3片大枣5枚【功用】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病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四肢倦乏,气短懒言,心悸,食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5.十全大补汤【组成】人参、白术、云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炙甘草、黄芪、肉桂【功用】气血阴阳并补6.三仁汤【组成】杏仁、滑石、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
【功用】清利湿热,宣畅气机。
【主治】湿温初起,头痛恶寒,面色淡黄,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胸闷不饥等症。
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竹叶存,加入滑石渗湿热,身重胸闷属湿温7.小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半夏、生姜、大枣4枚【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
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8.五味消毒饮【组成】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紫背天葵【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消疔肿,用于各种疮疡疔毒初起而属实热者。
中医眼科药材配方大全
![中医眼科药材配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28459c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84.png)
中医眼科药材配方大全中医眼科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有诸多药材和配方用于治疗各种眼部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眼科药材配方,供参考:1. 清肝明目方:- 菊花: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常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眼红、眼痒。
- 枸杞:滋补肝肾,明目,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视力模糊。
- 决明子:清肝明目,适用于肝火旺盛引起的眼痛、眼干。
2. 滋阴明目方:- 熟地黄:滋阴补血,适用于阴虚引起的眼干涩、视力减退。
- 玉竹:滋阴润燥,适用于阴虚引起的眼干、眼痒。
- 麦冬:养阴清热,适用于阴虚内热引起的眼红、眼痛。
3. 益气明目方:- 黄芪:补气固表,适用于气虚引起的眼疲劳、视力下降。
- 白术: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引起的眼疲劳、眼干涩。
- 当归:补血调经,适用于血虚引起的眼干涩、视力模糊。
4. 清热解毒方:- 金银花:清热解毒,适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眼红、眼肿。
- 连翘:清热解毒,适用于热毒引起的眼痛、眼肿。
- 黄连:清热燥湿,适用于湿热引起的眼痒、眼分泌物增多。
5. 活血化瘀方:- 红花: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引起的眼底出血、视网膜病变。
- 丹参: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引起的眼痛、眼底出血。
- 川芎:活血行气,适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眼痛、眼胀。
6. 疏风散寒方:- 荆芥:疏风散寒,适用于风寒引起的眼痒、眼红。
- 薄荷:疏风散热,适用于风热引起的眼痛、眼干。
- 桂枝:温经散寒,适用于寒邪引起的眼干涩、眼痛。
7. 补肾明目方:- 杜仲:补肾强腰,适用于肾虚引起的眼疲劳、视力下降。
- 肉苁蓉:补肾益精,适用于肾精不足引起的视力减退、眼干涩。
- 桑寄生:补肾固本,适用于肾虚引起的眼底病变、视网膜脱落。
8. 养心安神方:- 酸枣仁:养心安神,适用于心神不宁引起的眼疲劳、失眠。
- 茯苓:健脾安神,适用于脾虚引起的眼疲劳、心悸。
- 龙眼肉:补心益脾,适用于心脾两虚引起的眼干涩、失眠。
在使用这些药材配方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具体症状,由专业的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
【偏方】中医六世实用眼科病秘方
![【偏方】中医六世实用眼科病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1fdea13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3.png)
【偏方】中医六世实用眼科病秘方1方。
治双目迎风流泪秘方川芎片、熟地黄、干白芍、当归头、煅龙骨各10克,杭菊花15克,甘杞子、川杜仲、炙甘草、菟丝子各8克,苏薄荷2克,石枣肉、干泽泻、甜桔梗、黑干姜各5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可愈。
2。
治风水眼痛秘方羚羊丝2克,石决明、杭菊花、生石膏各10克,北杏仁、天花粉、粉葛根、苏银花、生栀子、生甘草、木贼草各8克,苏薄荷2克,条黄芩、甜桔梗、赤芍药各5克。
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可愈。
3。
治踫伤目肿血瘀秘方杭菊花、石决明、生地黄各15克,川三七、天花粉、生黄柏、条黄芩、粉甘草、生栀子、赤芍药各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6剂可愈。
4。
治混睛障秘方本症多因肝经风热,津液被灼,瘀血凝滞所致,以黑睛部分呈现一片灰白色翳障,而造成视力障碍为主症白人参10克,潞党参8克,川芎片8克,杭菊花10克,石决明10克,川天麻、熟地黄、干白芍、木贼草各8克,密蒙花5克,苏薄荷2克,珍珠壳10克,甘杞子、石枣肉、生甘草、生地黄、川杜仲各8克,干泽泻5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剂可愈。
5。
治角膜炎秘方大玄参、大生地、夏枯草各10克,生甘草、赤芍药各8克,天花粉10克,石决明15克,生石膏10克,黑栀子8克,赤茯苓8克,苏银花8克,赤连翘5克,牛蒡子8克,淡竹叶8克,木贼草10克,杭菊花15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可愈。
6。
治角膜翳秘方本病系肝火内炽,风热毒邪侵犯黑睛,出现翳障珍珠末2克(冲),杭菊花20克,石决明15克,大生地15克,生栀子8克,生甘草10克,川芎片5克,木贼草10克,海螵蛸10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剂可愈。
7。
治结膜炎秘方因感受四时风热毒疠之气,致使胞睑肿胀,脸白睛红赤,痒痛流泪。
羚羊丝2克,大玄参、生石膏、石决明、生地黄、海螵蛸、杭菊花、生甘草各10克,苏银花、木贼草、赤茯苓、生栀子、条黄芩各8克,赤连翘、冬桑叶各6克,牛蒡子5克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剂可愈。
眼科古代经典名方
![眼科古代经典名方](https://img.taocdn.com/s3/m/64730da665ce05087632131e.png)
眼科古代经典名方
古代经典名方目录收载的均系清代及清代以前医籍所记载的,目前仍然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的方剂。
卯戌丸《普济方》
组成:菟丝子9g 枸杞子9g
功效:补肾明目。
主治:眼疾。
当归散《鸡峰普济方》
组成:龙胆草6g 当归6g
功效:清肝养血。
主治:风毒攻注,眼目疼痛,或赤眼疼不可忍者。
决明子散《太平圣惠方》
组成:决明子9g 蔓荆子9g
功效:补肝明目。
主治:治风热或虚火上攻之赤眼,或目晴昏暗多泪等证。
杏仁汤《普济方》
组成:黄连5g 苦杏仁5g
功效:清热泻肺。
主治:风热上攻,目赤涩痛。
补肝散《千金要方》
组成:地肤子15g 地黄5g
功效:清凉明目。
主治:虚劳眼目昏暗,风热目赤肿痛。
明目槐子丸《太平圣惠方》
组成:槐角5g 黄连5g
功效:清热明目。
主治:眼热目暗。
眼科病验方偏方
![眼科病验方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8f9be3d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e.png)
眼科病验方偏方眼科病验方偏方【叶天士先生真传眼科方】此乃名医叶天士先生所传眼科奇方,存留济世,屡试屡验。
荆芥汤:荆芥、防风、川芎、蔓荆子、赤芍、蝉蜕、青箱子、菊花、生地、车前子各一钱,甘草四分,生姜一片引。
凡白眼珠有红丝,微痛者,宜用荆芥汤治之。
如大眼角红肿,仍用荆芥汤加酒炒黄芩;四分者,心火也,木通少许,引用淡竹叶八片,生姜一片。
凉血散火汤:生地二钱、赤芍、蝉蜕、黄芩、丹皮、荆芥、归尾、防风、柴胡各八钱,车前子一钱,生姜一片引。
凡白眼珠尽红肿痛,失眸流泪者,火盛也,宜用此汤治之。
如头痛恶风,或发热,加羌活八分;眼痛不可忍,口渴,加酒炒黄连八分;肿不消,红不退,加红花四钱。
此乃百发百中,慎勿轻视。
2、【洗目仙方】皮硝(芒硝亦可)、青皮各25克,水二碗,熬40分钟,5层纱布过滤取汁备用。
每日滴眼,内治白内障。
3、晋·陈延之《小品方》疗眼漠漠,黄连洗汤方。
黄连三两、秦皮二两、蕤仁半两,右三味,口父咀,水三升,煮取一升半,绞去滓,适寒温以洗目,日四五度。
又加升麻二两,加水煎之。
(连、秦、蕤均是眼疾要药,古人常用此三味。
葳蕤最善止泪。
《医心方》载《极要方》用黄连、秦皮、升麻三味治伤寒温毒攻目,洗之神验。
)4、严用和《严氏济生方》秦皮散:治暴风客热,赤眼肿痛,痒涩,眵泪昏暗。
滑石秦皮黄连各等分右为细末,每用半钱,沸汤泡,澄清温洗,不拘时候。
5、天下为公本人用过的虹膜睫状体炎验方:生甘草50g、知母20g、桑白皮15g、地骨皮15g、防风15g、羌活15g,水煎服,三付即愈。
(天下为公注:此病多于风湿有关。
)6、眼压过高方:中药蜡泥专卖苓桂术甘汤+车前子+怀牛膝。
另加葶苈子效佳【青光眼高血压眼】《验证病案》:患者王溪洁女 42岁甲减凸眼 2006年6月12日来我处。
诉说先是甲亢,轻过治疗已愈,但是现已变成了甲减,日前突出症状是两眼胀痛,眼压过高,看中医有什么办法快速解决,我说好办,隨手开出苓桂术甘汤加车前子和怀牛膝3付。
眼科常用中药方剂大全
![眼科常用中药方剂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6953e3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5.png)
眼科常用中药方剂大全眼科常用中药方剂大全(收藏版)防风通圣丸由防风、荆芥穗、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黄芩、连翘、甘草、白术组成。
具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作用。
用于外寒内热,表理具实的眼病,如麦粒肿、结膜炎等。
牛黄解毒片由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制成。
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用于火毒炽盛所致的目赤肿痛。
如结膜炎、麦粒肿。
黄连上清丸其成份为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大黄、连翘、石膏、荆芥穗、防风、川芎、白芷、薄荷、菊花、蔓荆子、旋复花、桔梗、甘草。
具有清热泻火,散风通便的作用。
常用于麦粒肿、急性结膜炎,或兼有大便燥结者。
补中益气丸由黄芪、党参、甘草、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组成。
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成效。
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的眼病。
如上睑下垂,视疲劳等。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组成。
具有滋阴补肾的成效。
用于肾阴亏虚,虚火上炎的眼病。
如干眼症、白内障、眼底病的前期。
杞菊地黄丸其成份为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能滋阴补肾,养肝明目。
用于角膜炎后期、干眼症、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眼底病后期、视疲劳等肝肾阴亏的眼病。
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构成。
具有滋阴降火的功用。
用于瞳神干缺、角膜炎前期、青光眼等阴虚火旺的眼病。
石斛夜光丸其成分为石斛、人参、山药、茯苓、甘草、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地黄、熟地黄、五味子、天冬、麦冬、苦杏仁、防风、川芎、枳壳、黄连、牛膝、菊花、白蒺藜、青葙子、决明子、水牛角、羚羊角。
有滋阴补肾,清肝明目标感化。
用于肝肾缺乏,精血内亏,阴虚火旺之眼病。
如青光眼、白内障等。
金匮益气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当归、附子、肉桂、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炭、鹿角胶构成。
具有温肾壮阳,填精补血的功效。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的原发性视素变性等眼底病。
中医学眼科常用41方
![中医学眼科常用41方](https://img.taocdn.com/s3/m/6cdd43b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4.png)
中医学眼科常用41方龙胆草6g,生地黄15g,栀子10g,泽泻10g,柴胡10g,黄芩10g,车前子10g(包),木通5g,甘草5g,当归10g,牡丹皮10g。
水煎服。
银翘散(《温病条辨》)加丹皮、山栀方金银花10g,连翘10g,桔梗5g,薄荷5g,生甘草5g,荆芥5g,豆豉10g,牛蒡子10g,栀子10g,牡丹皮10g,竹叶10g,鲜芦根30g。
水浸泡数小时,煎沸后即去渣服。
服龙胆泻肝汤,乳头水肿渐退,视力增进。
肝火得泻,肝热未净,明目消炎饮主之。
按:火为热之极,火势减而热犹存,改泻为清,乃程度之别。
明目消炎饮(《眼科临证录》)鲜生地黄30g,生栀子10g,连翘10g,黄芩10g,牡丹皮10g,生石决明15g(先煎),赤芍药10g,生甘草5g,夏枯草5g,金银花10g。
水煎服。
视盘血管炎,乳头充血水肿,乳头周围少量出血,亦以龙胆泻肝汤加丹皮方治之。
若视网膜出血重者,当于血证门中求之。
按:视盘血管炎包括睫状动脉炎与视乳头静脉炎两种,本条为前者,病变主要在目系,亦表现为火热之征,故治法与视神经乳头炎相同。
若属视乳头静脉炎,视网膜广泛出血者,当按血证门中诸法治之。
龙胆泻肝汤加丹皮方(方见前)。
邪热客于目系,玄府不利,神光发越受阻,视力突然下降,眼球转动疼痛,眼底无改变。
势急者,眼胀头痛,口干舌边尖红,清肝为先,明目消炎饮主之。
势缓者证轻,通利为法,丹栀逍遥散主之。
按:本条言急、慢性球后视神经炎证治。
因眼底无改变,责之玄府不利。
明目消炎饮、丹栀逍遥散均为治疗球后视神经炎的有效方剂,前者重在清肝以解玄府之热,后者重在疏肝以解玄府之郁,所主有缓急之别。
明目消炎饮(方见前)。
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柴胡5g,薄荷3g,甘草3g,煨姜1块,当归10g,白芍药10g,白术10g,茯苓10g,牡丹皮10g,栀子10g。
水煎服。
小儿热病后,余邪未尽,羁留经络,玄府郁闭,目失濡养,视力急剧下降,甚则黑朦,属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皮质盲之类,当疏肝解郁,通利玄府,逍遥散验方主之。
中医医院眼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中医医院眼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69f7c4c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78.png)
中医医院眼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一贯煎(《柳州医话》)2.二至丸(《医方集解》)3.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八珍汤(《正体类要》)5.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三仁汤(《温病条辨》)7.小柴胡汤(《伤寒论》)8.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9.五皮饮(《麻科活人全书》)10.五苓散(《伤寒论》)11.六君子汤(《医学正传》)12.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13.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14.化斑汤(《温病条辨》)15.化坚二陈汤(《医宗金鉴》)16.玉女煎(《景岳全书》)17.双解散(《目经大成》)18.丹桅逍遥散(《内科摘要》)19.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20.宁血汤(《中医眼科学》)21.白虎汤(《伤寒论》)22.甘草泻心汤(《伤寒论》)23.右归饮(《景岳全书》)24.生蒲黄汤《中医眼科六经法要》25.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26.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7.四物五子汤(《审视瑶函》)28.四顺清凉饮子(《审视瑶函》)29.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30.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31.归脾汤(《济生方》)32.正容汤(《审视瑶函》)33.加味逍遥散(《审视瑶函》)34.石决明散(《沈氏尊生书》)35.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36.导痰汤(《校注妇人良方》)37.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38.还阴救苦汤(《原机启微》)39.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40.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41.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42.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43.补中益气汤(《脾胃论》)44.补肾地黄丸(《眼科百问》)45.补肾明目丸(《银海精微》)46.补肝散(《秘传眼科龙木论》)47.防风散(《秘传眼科龙木论》)48.杞菊地黄丸(《医级》)49.泻肺饮(《眼科纂要》)50.桅子胜奇散(《原机启微》)51.泻肝汤(《秘传眼科龙木论•瞳人干缺外障》)52.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53.泻心汤(《银海精微》)54.泻肝散(《银海精微》)55.定志丸(《审视瑶函》)56.明目地黄丸(《审视瑶函》)57.羌活胜风汤(《原机启微》)58.抑阳酒连散(《原机启微》)59.知柏地黄汤(《医宗金鉴》,原方为丸)60.驱风散热饮子(《审视瑶函》)61.除湿汤(《眼科纂要》)62.除风益损汤(《原机启微》)63.活血煎(《眼科龙目论》)64.参苏饮‹《目经大成》)65.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66.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7.桂附理中丸(《三因方》)68.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69.凉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0.牵正散(《杨氏家藏方》)71.桑菊饮(《温病条辨》)72.桑白皮汤(《审视瑶函》)73.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74.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75.益气聪明汤(《普济方》)76.真武汤(《伤寒论》)77.理中汤(《伤寒杂病论》)78.菊花决明散(《证治准绳》)79.麻杏石甘汤(《伤寒论》)80.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81.羚羊角饮子(《秘传眼科龙木论》)82.除风益损汤(《原机启微》)83.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84.清营汤(《温病条辨》)85.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86.银翘散(《温病条辨》)87.猪苓散(《银海精微》)88.温胆汤(《千金方》)89.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90.滋阴地黄丸(《证治准绳》)91.新制柴连汤(《眼科纂要》)92,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93.增液汤(《温病条辨》)94.蕾朴夏苓汤(《重订广温热论》)95熟地首乌汤(《眼科临证录》96.眼珠灌脓方(《中医眼科学讲义》)97.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98.助阳活血汤(《审视瑶函》)99.拨云退翳散(《银海精微》)100.阳和汤(《外科全生集》)。
眼科常用验方
![眼科常用验方](https://img.taocdn.com/s3/m/fa673bb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f.png)
眼科常用验方秋季气候干燥,人多见阴虚火旺或肝胆湿热熏蒸双目而致爆发赤眼——结膜炎,故而在此分享一些临床常用行之有效的中药验方,以资借鉴:急性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疱疹性结膜炎):冬桑叶9克,净蝉衣6克,荆芥穗3克,川黄芩6克,白蒺藜9克,杭菊花6克,川黄连1.8克,蔓荆子6克(捣碎),地肤子9克,决明子9克,麦门冬6克,女贞子9克(捣碎),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功能:清肝明目、清热利湿。
主治急性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疱疹性结膜炎。
大便干硬秘结者加玄明粉10克,生大黄10克;伴口舌生疮者加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淡竹叶6克,牛蒡子30克;伴夜寐不安者加珍珠母30克,知母10克,炒酸枣仁30克,柏子仁15克;伴食欲不振者加怀山药10克,炒谷麦芽各10克;伴情绪不宁者加生龙牡各30克,龟板18克,生白芍30克;见高烧者加水牛角30克,生石膏30~60克(包煎),连翘30克。
季节性结膜炎(春秋):炙僵蚕6克,净蝉衣6克,北防风9克,紫花地丁9克,白菊花6克,生甘草3克,决明子9克,地肤子9克,白鲜皮9克,川黄连1.8克,川黄芩6克,生地黄9克,千里光3克,白蒺藜9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可配合外用张氏神效滴眼液:霜桑叶15克,夏枯草15克,杭菊花15克,秦皮15克,水煎煮,取药汁,加入硼砂3克,滴眼,日1~3次。
胬肉攀睛(翼状胬肉):白菊花6克,净蝉衣6克,牡丹皮9克,山栀子9克,决明子9克,生甘草3克,青连翘6克,金银花6克,白蒺藜9克,大生地9克,川黄连1.8克,川黄芩6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花翳白陷(结膜炎):青连翘6克,川黄连1.8克,川黄柏3克,地骨皮6克,紫花地丁9克,地肤子9克,决明子9克,白菊花6克,女贞子9克(捣碎),大熟地9克,川黄芩6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张氏亮睛睛方(颍州修善堂药庄经验方):净蝉衣9克,密蒙花9克,谷精草9克,白蒺藜9克,杭菊花9克,银柴胡9克,全当归9克,霜桑叶9克,决明子9克,茺蔚子9克(包煎),山栀仁9克(捣碎),黑升麻6克,蔓荆子9克,蕤仁12克,木贼9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温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方剂:
1、急结方:应用于急性结膜炎
银花10g 野菊花10g 夏枯草10g 桑叶10g 连翘12g 甘草5g
2、消炎汤:用于麦粒肿、急性泪囊炎、眼眶蜂窝织炎。
银花10g 野菊花10 g 夏枯草10 g 浦公英15g 龙胆草10 g
地丁10g 生地20g 甘草5g
3、巩膜炎方:用于巩膜炎
连翘12g 夏枯草10g 生地20 g 赤芍15 g 丹皮10g 丹参12 g 桑白皮15g
4、葡1方:用于葡萄膜炎急性期热重者
板兰根15 g 生石膏30 g 生苡仁15g 连翘12g 银花10g 丹参12 g
知母10g 车前子12 g 甘草5g
5、葡2方:用于葡萄膜炎好转期热症中度者
板兰根15g 生地30 g 生苡仁15 g 连翘12 g
银花10 g 云芩12g 丹皮10 g 车前子12g
6、葡3方:用于葡萄膜炎症恢复期、慢性期、热轻者。
生地12g 云芩12g 泽泻12 g 女贞子12 g 淮山12g 菊花10 g 草决明12g
7、角膜溃疡1方:用于化脓性角膜溃疡属热症者
银花15 g 连翘15g 黄芩10g 赤芍15g 生地30g 柴胡10 g
龙胆草10g 防风10g 葛根20g 蔓荆子10g
8、角膜溃疡2方:角膜溃疡重症伴大便秘结热盛者。
银花15g 连翘15g 黄芩10g 赤芍15g 生地30g 柴胡10 g 龙胆草10g
生石膏30 g 玄明粉10g 大黄10g(后下)
9、病毒性角膜炎方:用于病毒性角膜炎、角膜溃疡。
钩藤10g 蝉衣5g 连翘15g 白芍15 g 柴胡10 g 银花10g 板兰根15 g
大青叶15g 白芷10 g 防风10g 川芎10 g 野菊花15g
10、退翳方:用于角膜斑翳混浊。
蝉衣5 g 连翘12g 生地20g 青相子12 g 木贼曲10g 草决明15 g
蒺藤12g 秦皮12g 珍珠母20 g菊花15g 夜明砂10g
11、桑白皮汤:用于疱疹性结膜炎、翼状胬肉、治理整顿浅层点状角膜炎。
桑白皮15g 地骨皮10 g 麦冬15 g蝉衣5g 菊花10 g草决明15 g木贼10g 12、丹栀逍散:用于中心性将液性视网膜脉脉络膜病变属于肝郁气滞者。
丹皮5g 栀子12g 白芍12g 柴胡10 g 云芩15 g 蔓荆子12g 丹参12g 蒺藤10g 郁金10
13、温胆汤:用于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属于痰湿者。
陈皮5g 法下10 g 云芩12g 甘草5g 竹茹10 g枳实10g 密蒙花10g 草决明12 g 郁金10g 钩藤10 g
14、杞菊地黄汤:用于老年性白内障眼底病属于肝肾阴虚者。
杞子10 g菊花10g 热地20g 山萸肉10 g 丹皮10 g云芩12 g 泽泻10 g淮山12g 15、保元汤:用于玻璃体液化混浊、眼底退行性病变属血虚肝肾不足者。
熟地20g 当归10 g 白芍12g 淮山12 g 云芩12 g 菟丝子10g 杞子10g 女贞子12g
16、附子补阳汤: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以及其它眼底病属于脾肾阳虚者。
附子10 g菟丝子12 g 杞子10 g补骨脂12g 熟地20g 云芩12 g淮山12 g 北芪12g
升麻6g
17、泻肝散:用于急性闭角性青光眼、肝郁气滞者。
黄芩10g 龙胆草10 g知母10g 桔梗10g 车前子12g 大黄10g 玄明粉10g(后下)
玄参15g 羌活10g
18、利水方:帮助视网膜下液吸收、用于视网膜剥离。
党生10 g 白芍12 g 当归10g 云芩30g 固纸10 g羊蒮叶10 g 车前子30 g苡仁15g
19、用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等出血性眼底病出血活动期。
仙鹤草12 g 汉莲草12g 女贞子12g 侧柏叶12g 白芍12 g茅根12g
白芨10 g生地20g
20、袪瘀汤:用于眼内出血、瘀血内停,帮助瘀血吸收。
赤芍15 g当归尾6 g生地20g 桃仁10 g丹皮10 g茺蔚子10 g丹参10 g
泽兰15g 川芎15g 茯苓15 g 天冬10g 红花10 g石决明15 g 草决明15g 文术15g 柴胡15g 木贼15g 三七粉6g(冲服)
21、感冒茶、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发热咳嗽。
、
夏枯草10 g 桑叶10 g 菊花10 g 岗梅根20g 桔梗12g 甘草5g连翘12 g
生苡仁15g 淡竹叶5 g 板兰根15 g 薄荷5 g(后下)
22、小儿七星茶、用于小儿风热湿滞。
蝉衣3 钩藤10 g 山楂10 g 麦芽15g 生苡仁15 g淡竹叶5g 甘草3g
23、建胃化湿汤、用于脾虚有湿。
党生12 g白术10g 淮山药12 g 扁豆10 g陈皮3 g 甘草3 g云芩12 g霍香6g 布渣叶10g
24、外洗方:用于眼部皮肤过敏性炎症。
荆芥10g 薄荷6g 细辛6 g 银花10 g防风10 g 苏叶10 g 黄柏10g
(用法:煎水取清液洗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