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刑法学复习资料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工大一体化2011/2012年刑法学复习资料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任课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除了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最为广泛外,另外—个特点是()

A、处罚方法最多

B、强制性最为严厉

C、具有阶级性

D、可以剥夺人身自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A、5年

B、10年

C、3年

D、1年

3、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4、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

B、应受刑罚惩罚性

C、社会危害性

D、阶级性

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12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6、主刑的特点是()

A、对同一犯罪可以适用两个主刑

B、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C、对同一行为人可以适用两个以上主刑

D、可以附加适用

7、下列可行使特殊防卫权的情形是( )

A、正在实施赌博罪

B、正在实施抢夺罪

C、正在盗窃小额财产

D、正在进行暴力绑架

8、具有犯罪目的的犯罪是()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过于自信过失犯罪

D、疏忽大意过失犯罪

9、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采取的并罚方法是()

A、先减后并

B、先并后减

C、限制加重

D、并科

10、在我国刑法中,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其处罚原则为()

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1、我国刑法第12条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A、从旧兼从轻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12、下列关于因果关系的命题中,不正确的表述是()

A、有了因果关系,就有刑事责任

B、因果关系中,一个原因可以引起多个结果

C、有了因果关系,并不能说明行为人主观上有犯罪的故意

D、因果关系是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

13、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与丙()

A、构成共同犯罪

B、不属于共同犯罪

C、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

D、甲单独构成犯罪

14、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主观方面是()

A、犯罪故意

B、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C、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D、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

15、抢劫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

A、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B、公民的生命权

C、公民的健康权

D、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16、对于教唆犯,应当:()

A、按照他(她)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

B、与被教唆者同等处罚

C、按照主犯处罚

D、按照首要分子处罚

17、甲某晚蒙面持刀抢劫某妇女的钱包,第二日,发现被害人是自己的邻居,遂将钱包归还被害人,并声称自己是开玩笑。甲的行为是()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18、我国刑法规定的“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受害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人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C、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受害人与犯罪人均居住在我国领域内

19、甲在偏僻的乡间小路上运输毒品,乙见状上前实施抢劫,甲用暴力加以反抗致乙死亡,甲的行为()

A、是故意伤害行为

B、是正当防卫

C、是紧急避险

D、因为运输毒品属于犯罪行为,甲对乙的侵害加以反抗不是为了维护合法权益,所以,不成立正当防卫

20、根据刑法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个罪负刑事责任()

A、盗窃

B、制造毒品

C、投毒

D、破坏交通工具

1、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2.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

B.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

C.孙某为戒掉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

D.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3.我国刑法理论将危害社会的行为分为()

A.直接故意行为和间接故意行为

B.作为和不作为

C.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

D.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

4.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的是()

A.没有行为就没有犯罪

B.犯罪目的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C.犯罪手段是犯罪成立的必备条件

D.犯罪客体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

5.甲与乙为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纠纷,引起殴斗。在殴斗过程中,甲拿刀朝乙肚子上猛刺一刀后逃走,致乙死亡。甲对乙的死亡在主观上属于()

A.过于自信的过失B.疏忽大意的过失

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

6.下列关于从犯、胁从犯的说法,哪一说法是对的?()

A.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各共犯人既有可能都是主犯,也有可能都是从犯

B.乙以绑架甲满周岁的幼子相要挟,逼迫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在一周内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单位公款10万元。甲无奈,盗窃10万元后如数交给乙,自己未留一分钱。甲的行为实属无奈之举,虽然不妥,但尚不能构成犯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