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化学1)
【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专题三第二单元第二课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知识是本专题的重点之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巩固“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的知识,并为下一节“钢铁的腐蚀”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而是从人们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懂得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初中已经介绍了铁的物理性质和基本的化学性质,在专题2中学生已初步学习了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也接触过金属钠的学习具有实验探究的经验,使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Fe2+、Fe3+之间的转化,来提高实验能力和实验方案设计能力以及分析归纳掌握新知识,同时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高一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向往,因此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思考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化学方法检验Fe3+
(2)使学生掌握Fe2+的性质及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动手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增强其实验意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2)能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且学习如何评价方案。
(3)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
1)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认识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铁、铜及其化合物的使用对人类生产、生活及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 Fe3+的鉴别
难点:Fe2+、Fe3+的相互转化
流程图: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趣味实验引入课题【趣味实验导入】葡萄糖
酸亚铁口服液遇浓茶水
变黑。
图片资料:缺铁性贫血的
发病率。
缺铁性贫血患者需要补
充Fe2+,了解Fe2+在血液
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学生观察实验
学生认识缺铁性贫血,
了解Fe2+在血液中起到
的重要作用。
通过趣味实
验,激发学生
兴趣
环节二Fe2+、Fe3+的相互转化【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
验:FeSO
4
与NaOH反应
【思考】1、为什么氢氧
化钠上部加一层乙酸乙
酯,为什么滴管要伸入溶
液底部?2、为什么
学生观察实验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写方程式。
Fe2++2OH-=Fe(OH)
2
4Fe(OH)
2
+O
2
+2H
2
O=4
Fe(OH)
3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并
围绕Fe2+和Fe3+
相互转化的条
件探究这一主
线,通过一系
列实验,激发
学生兴趣,强
化科学探究意
【教学设计反思】
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也就是是否愿意学习的问题,学习动机就好像是学习的“催化剂”。
本节课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使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且动手探究自己设计的实验,真正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发现新问题,设计新实验,解决新问题,将探索引向深入。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增强其实验意识。本节课还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大量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