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无线网络技术标准(new)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无线技术组网架构PPT课件

无线技术组网架构PPT课件

2、无线交换机发现请求
无线交换机
3. 接收到发现请求报文的无线交换机会 检查该AP是否有接入本机的权限,如 果有则回应发现响应。
4. AP从无线交换机下载最新软件版本、 配置
3、无线交换机发现响应 4、版本、配置下载 5、用户数据传递
5. AP开始正常工作和无线交换机交换用 户数据报文
第21页/共37页
Option 43属性配置举例
H3C设备内置DHCP Server
Microsoft DHCP Server
• Option 43选项说明
80:选项类型,固定为80,1个字节。
0B: 选项长度,表示其后内容的长度 (十六进制数的个数,这里表示后面 有11个十六进制数),一个字节。
0000: Ser ver type ,固定配为 0000两个字节。
SSID:Service Set ID 服务集识别码
第5页/共37页
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 —— BSS
BSS1 AP
STA1
STA2 STA3
STA5
• Stations (STA):任何的无线终端设备。 • AP (Access Point ):一种特殊的 STA • BSS:Basic Service Set
SA=STA MAC DA=PC MAC VLAN=VLAN1 SIP=1.0.0.1 DIP=1.0.0.2
SA=STA MAC DA=PC MAC SIP=1.0.0.1 DIP=1.0.0.2
第25页/共37页
STA2->STA1的数据转发
STA2
AP2
无线交换机
AP1
STA1
无线交换机 IP:3.0.0.1
SA=STA2 MAC DA=STA1 MAC SIP=1.0.0.2 DIP=1.0.0.1

WIFI全技术 ppt课件

WIFI全技术  ppt课件

2406
2428 3 2422 4 2427 5 2432
2456
2478
2433
2436
2458
2461
2483 Lowest frequency
2416
2438
2441
2463
2421
2443
2446
2468
2400 MHz
ISM-bandwidth
2483.5 MHz
PPT课件
22
IEEE 802.11g无线信道的划分
23
频段的划分及覆盖
Channel 1/2 (11 Mbps) Channel 6/7 (11 Mbps) Channel 11/13 (11 Mbps)
Ethernet
Wired LAN
Channel 11/13 (11 Mbps)
Channel 1 (11 Mbps)
PPT课件
24
WLAN系统技术介绍
调制方式
BPSK, QPSK,16-QAM, 64-QAM
数据速率
1,2,5,11 Mbps
1,2 ,5,11Mbps
6,9,12,18,24,36,48和54 Mbps
编码 发射功率
CCITT CRC-1/6卷积码,码率1/2,2/3,3/4 20dBm
K=7 卷积码,码率1/2,2/3,3/4 16dBm
PPT课件 2
2
3 4 5
6
802.11 组网模式 – Ad hoc
PPT课件
3
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 - BSS
BSS1
BSS2
STA1
STA2 STA3
STA5
STA4

《无线网络设计》PPT课件

《无线网络设计》PPT课件
-
3) 多AP模式
指由多个AP以及连接它们的分布式系统DSS组 成的基础架构模式网络,也称为扩展服务区 ESS。扩展服务区内的每个AP都是一个独立的 无线网络基本服务区BSS,所有AP共享同一个 扩展服务区标示符ESSID。分布式系统DSS在 802.11标准中并没有定义,但是目前大都是指 以太网。相同ESSID的无线网络间可以进行漫 游,不同ESSID的无线网络形成逻辑子网。
可方便地集中管理,有线和无线网络采用统一 的认证和计费系统无缝互联,实现运营。
系统具有方便、成熟的扩展性。 架设无线网不要更改原有网络的规划和配置。 无线系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对无线的入
侵和威胁作出有效的反应和防护。 采用国际统一标准,以拥有广泛的支持厂商,
最大限度地采用统一厂家的产品。
-
4.可靠性
系统必须可靠运行,主要的、关键的设备应有冗余, 一旦系统某些部分出现故障,便能很快恢复工作,并 且不能造成任何损失。
网络的可靠性通过网络结构和设备两点来实现。即在 保证物理、逻辑线路冗余的同时,设备也要采用双电 源,无单点故障级联等方式。新一代的无线局域网、 无线交换技术,除了提供智能化的无线电波自动调控 可确保单个AP接入点发生故障时不致影响无线接入服 务,亦兼备了热备份无线交换机保护机制,可串联多 台无线交换机做备份,以确保无线局域网的实施没有 单点食物。
-
5.可扩展性
为了保障无线网络的扩展性,控管大量 的无线节点并同时能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无线局域网必须透过一个集中式的高效 交换平台来实现无线节点的架构。
这种交换平台应具备智能管控无线电波 能力和可以随时灵活地让企业增加无线 节点。
-
6.标准化
采用的技术应支持国际标准,不应该是 某个厂家专用的技术和协议,应保证和 其他厂商设备的互通,便于网络的投资 保护。

无线通信网络与技术标准

无线通信网络与技术标准
LTE网络包括演进型分组核心网 (EPC)和无线接入网(EUTRAN)等部分。
5G技术标准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
5G技术包括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阵列、超密集组网等 关键技术。
它采用了全新的空中接口设计,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 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多的连接数。
5G网络将支持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如物联网、自动驾 驶、远程医疗等。
01
02
03
04
05
第一代无线通信 网络(1…
第二代无线通信 网络(2…
第三代无线通信 网络(3…
第四代无线通信 网络(4…
第五代无线通信 网络(5…
主要提供模拟语音通话服 务,采用频分多址技术。
提供数字化语音通话和低 速数据业务,采用时分多 址或码分多址技术。
提供高速数据传输和多媒 体业务,支持移动互联网 应用。
WCDMA采用宽带扩频技术,支持高 速数据传输和多媒体业务。
它是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主流 技术标准之一。
WCDMA网络包括核心网、无线接入 网和终端等部分。
LTE技术标准
LTE(Long Term Evolution) 是长期演进技术的简称。
它是第四代移动通信(4G)的 主流技术标准之一。
LTE采用正交频分多址( OFDMA)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 (MIMO)技术,支持更高的 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延迟。
PART 01
无线通信网络概述
无线通信网络定义与特点
无线通信网络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网络,具有灵活性和移动性 。
无线通信网络可实现设备间的无线连接,支持多种数据传输业务,广泛应用于各个 领域。
无线通信网络的特点包括:传输距离远、传输速率高、组网灵活、可扩展性强等。

无线接入技术PPT课件

无线接入技术PPT课件

WPAN是一种采用无线连接的个人局域网。现通常指覆盖范围 在10m半径以内的短距离无线网络,尤其是指能在便携式消费 者电器和通信设备之间进行短距离特别连接的自组织网。 WPAN被定位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IEEE802.15工作组负责WPAN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IEEE 802.15.1标准协议主要基于蓝牙(Bluetooth)技术,由蓝牙小 组SIG负责。IEEE802.15.2是对蓝牙和IEEE 802.15.1标准的修 改,其目的是减轻与IEEE802.11b 和IEEE802.11g的干扰。 IEEE 802.15.3旨在实现高速率,支持介于20Mbps和1Gbps之 间的多媒体传输速度,而IEEE 802.15.3a则使用超宽带(UWB )的多频段OFDM联盟(MBOA多频带正交频分复用联盟 )的 物理层,速率可达480Mbps。IEEE802.15.4标准协议主要基于 Zigbee(紫蜂)技术,由Zigbee联盟负责,主要是为了满足低功 耗、低成本的无线网络要求,开发一个低数据率的WPAN(LRWPAN)标准。
)和MB-TDD(时分双工) 。IEEE802.20弥补了802.1x协议 族在移动性方面的不足实现了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高速率 数据传输。在物理层技术上,以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和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入多出技术)为核 心,在设计理念上,强调基于分组数据的纯IP架构,在应 对突发性数据业务的能力上,与现有的3.5G(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EV-DO:全称为CDMA20001xEV-DO,是 CDMA20001x演进(3G)的一条路径的一个阶段 )性能相 当。

《无线网络连接技术》ppt课件

《无线网络连接技术》ppt课件
超帧
F-UL
M-UL
帧前 MAP
帧前 MAP
导码
F-DL F-DL F-UL 导码 M-DL M-DL M-UL
MAP
MAP
固定子帧
移动子帧
TDD模式下的802.16帧结构
⑸ 8 0 2 . 11 与 8 0 2 . 1 6 的 比 较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覆盖 802.16标准是为在各种传播环境(包括视距、近视距和非 视距)中获得最优性能而设计的。 WLAN中的OFDM是按 照系统覆盖数十米或几百米设计的,而802.16被设计成高 功率,OFDM可覆盖数十公里。
DIFS SIFS SIFS
DIFS DATA
介质空闲
竞争延迟
竞争窗口
IEEE802.11中CSMA/CA的工作原理
DATA 介质忙
IEEE802.11中RTS/CTS工作机制
802.11在MAC层上引入了一个新的Send/Clear to Send(RTS/CTS)选项 ,解决“隐藏节点”问题 . 下图为MAC层 采用RTS/CTS的工作机制
5 54 OFDM
2.4
2.4
2.402~ 10~66
2.480
2~11
2~6
5.5/11
20~54
1
32~134
75
15~60
CCK
OFDM
FM/GFSK
QPSK/16QAM/ 64QAM
主流OFDM/256子 载波/BPSK/QPSK/
主流OFDM/256子 载波/BPSK/QPSK/
16QAM/64QAM 16QAM/64QAM
2.7bit/s/Hz的峰值速 率,在20MHz信道上 最高达54Mbit/s

《无线网络优化培训》课件

《无线网络优化培训》课件
《无线网络优化培训》 PPT课件
欢迎来到无线网络优化培训课程!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现代无线网络技术, 并提供有效的优化工具和技术,使您的网络性能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无线网络优化的概念和意义
介绍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概念、目标以及与传统网络优化的区别。
现代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介绍当前最新的无线网络技术如5G和WiFi6,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无线网络优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望无线网络优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探讨 新技术和新应用。
课程总结与展望
总结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以及对未来无线网络优 化课程的展望。
信号传输与接收
无线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
阐述无线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和常 用的调制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理解 无线信号传输的原理。
无线信号接收的基本原理
介绍信号接收的基本过程,探讨信 噪比和误码率等参数的变化对信号 接收的影响。
信道模型与信号传输特性
深入分析信道模型和信号传输特性, 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无线信号传输过 程中常见问题的来源。
无线网络优化实例
无线网络优化案例 分析
深入解析无线网络优化实例, 分析网络问题的来源并提出具 体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介绍与评估
详细介绍优化方案的设计和实 施过程,并对优化效果进行评 估和总结。
优化效果验证与总结
通过现场验证和性能测试,对 优化效果进行验证并总结优化 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经验。
结束语
无线网络优化
1
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概念
介绍无线网络优化的基本概念、目标和策略,帮助您掌握网络优化的核心技术。
2
网络性能分析与问题定位
详细解析无线网络优化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来源和解决方法,掌握网络性能分析和 问题定位的具体技巧。

WiFi技术简介PPT课件

WiFi技术简介PPT课件
-6-
4.1 WiFi技术概述
802.11的技术转变
-7-
4.2 WiFi系统组成
✓ WiFi是用无线通信技术将计算机设备互联 ✓ WiFi局域网的本质特点: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进行连接,而
是用无线的方式,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8-
4.2 WiFi系统组成
➢ 网络拓扑结构 ➢ 协议架构
-9-
4.2.1 网络拓扑结构
✓ WiFi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组网,其发现和接入网络也有
自身的要求和步骤。
✓ WiFi无线网络包括两种类型的拓扑形式:基础网(Infrastructure)和
自组网(Ad-hoc)。
✓ 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 站点(Station,STA):网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每一个连接到无线
IEEE802.11k 通过信道选择、漫游和TPC来进行网络性能优化。通过有效加载网络中的所有接入 点,包括信号强度强弱的接入点,来最大化整个网络吞吐量。
IEEE802.11n 工作在2.4GHz和5GHz ISM频段,兼容IEEE802.11b/a/g,采用MIMO(导入多重输入 输出)无线通信技术和OFDM等技术、更宽的RF信道及改进的协议栈,传输速率可 高达300Mbps甚至600Mbps,完全符合绝大多数个人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
第4章
WiFi技术
-1-
本章目标
了解WiFi技术标准 掌握WiFi拓扑结构 掌握WiFi协议架构 理解WiFi网络加入过程 了解WiFi-M03模块的工作模式 掌握WiFi-M03模块的配置方法和流程
-2-
4.1 WiFi技术概述 4.2 WiFi系统组成 4.3 WiFi信道 4.4 TCP/IP协议 4.5 WiFi网络安全机制 4.6 WiFi模块

《无线网络》PPT课件

《无线网络》PPT课件

8-1 无线网络 8-1-2 无线网络分类 4. 无线个人网WPAN
主要服务于个人工作、娱乐或家庭内对无线网 络连接的需要。
以无线的形式连接诸如个人数字助理PDA、蜂 窝电话或笔记本电脑等各种个人应用装置。
在WPAN内,所有支持无线通信协议的设备可 以在一瞬间组成1个局域网,共享资源。
8-2 无线通信介质
(4)散射波
天线辐射出去的电磁波,投射到这些不均匀体 的时候,电磁波发生散射或反射,只有一部分 能量传播到接收点,这种传播称为散射传播。
8-2 无线信介质 8-2-1 移动通信介质 2. 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
(5)外层空间波 外层空间波也称为自由空间波,是电磁波在对流层 和电离层以外的外层空间中的传播方式。
1. 同步卫星
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高度为35786km, 在地球上任何一点看到的通信卫星都是相对静 止的。一般都“定点”在赤道上空,并有一系 列的标准参数。
地球同步卫星
8-2 无线通信介质
8-2-3 卫星接入
2. 低轨道卫星
一般距离地面1000km,空间传输损耗较少。 卫星形成的覆盖小区在地球表面快速移动,绕 地球一周约需两小时。若干数量的卫星组成空 间移动通信网,在任一时间和地球上的任一地 点,都有至少1颗卫星可以覆盖。卫星之间实 行空间交换,以保证陆地、海洋乃至空中的移 动通信不间断地进行。
无线通信是通过电磁波在移动载体,如汽车、 飞机中或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等)使用的通 信方式。 8-2-1 移动通信介质 用于无线通信的介质为电磁波,其传播的速度 等于光速。电磁波可以按照频率或波长来分类 和命名并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 1. 电磁波频谱 按照波长的不同形成了无线通信的多种类型。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反之亦然。

3无线网络技术标准(new)PPT课件

3无线网络技术标准(new)PPT课件

802.11——无线局域网 802.12——100VG-AnyLAN 802.14——有线电视(CATV) 802.15——无线个域网 802.16——宽带无线接入 802.17——弹性分组网 802.18——无线电管制 802.19——无线共存 802.20——移动无线广带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
以CCK进行11Mbps的传输
PLCP帧所包含的MAC帧被分割成一连串的8bit 块(block)。每个8bit块再进一步被划分为4个 2bit段(segment)。
第一个2bit段是以前后两个符号之间的DQPSK相 位差进行编码。
其余6个位被分为3组,每一组均对应右表的相位 角并据此推衍出码字。
802.11a 操作信道
802.11a拥有12条非重叠信道
802.11a 5G频段信道分配表
右表为美国UNII( Unlicensed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频段信道分配表,包含24个互不干扰 的信道。 在5GHz频段以5M为步进划分信道,信道编号n=(信 道中心频率GHz-5GHz)*1000/5。 在中国802.11a工作在5.725-5.850GHz频段的5个信 道,操作信道号分别为:149、153、157、161、165
802.11标准
❖ 速率标准 802.11/802.11a/802.11b/ 802.11g/802.11n
❖ 802.11f 改善接入点间漫游 功能的接入点内部协议
❖ 802.11i 改善链路层的安全 性
❖ 802.11h 使802.11a符合欧 洲无线电发射管制的标准
❖ 802.11j 使802.11a 符合日 本无线电管制
新标准 ❖ 802.11e 提供服务质量 ❖ 802.11k 无线电资源 ❖ 802.11n 高速MIMO物理 层 ❖ 802.11m 802.11标准维护

无线网络技术PPT课件

无线网络技术PPT课件

DIFS SIFS SIFS
DIFS
DATA
DATA
介质空闲
竞争延迟
竞争窗口
IEEE802.11中CSMA/CA的工作原理
介质忙
IEEE802.11中RTS/CTS工作机制
802.11在MAC层上引入了一个新的Send/Clear to Send(RTS/CTS)选项 ,解决“隐藏节 点”问题 . 下图为MAC层采用RTS/CTS的工作机制
NAV
DIFS SIFS
RTS CTS
ACK
SIFS SIFS
源终端
目的终端
IEEE802.11中RTS/CTS工作机制
⑷802.11帧结构
数据
帧控制
持续时间/ID
地址1
IEEE802.11帧 的格式
地址2 地址3
序列控制
地址4 帧体
CRC
2 2 6 6 6 2 6 0~2312 4
IEEE802.11帧格式的控制字段的组成(图)
2).发展: ⑴50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陆军采用无线电信号做资料的传输。 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科技,并且采用相当高强度的加密技术。
⑵在1971年,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创造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 术的无线电通信网络 ,即ALOHNET网络,也即早期的无线局域网
络。
⑵无线网络的特点
安装便捷 使用灵活 经济节约 易于扩展
MAC层 物理层
业务汇聚子层SAP 特定业务汇聚子层
MAC SAP MAC公共部分子层
加密子层 物理SAP
物理层
数据控制平面 协议范畴
管理实体 特定业务汇聚子层
管理实体 MAC公共部分子层
加密子层 管理实体

无线网络安全简介 ppt课件

无线网络安全简介 ppt课件
WLAN
Outline
1
基本概念介绍
2
WEP
3
WAP1
4
WAP2
5
WAPI
Outline
1
基本概念介绍
2WEP3WAP14WAP2
5
WAPI
何谓WLAN ?
WLAN(Wireless LAN)就是无线局域网络,一般來 讲,所谓无线,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无线电波作为媒介 的传送信息。
WLAN的工作方式
WEP
✓RC4算法的密钥空间存在大量弱密钥, 数据帧的前面两个 字节为头部信息, 是己知的, 将明文和密文异或可获得密钥 流,根据IV和密钥流的前两个字节, 可以判断该密钥种子是 否为弱密钥. ✓获得足够多的弱密钥, 可以恢复出WEP的共享密钥“WEP 破解工具Airsnort利用弱密钥可以在分析100万个帧后即可 破解RC4的40位或104位密钥, 经过改进,在分析2万个帧后 即可破解RC4密钥,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仅需十几秒的时间 ”.
WEP
✓WEP设计了综合检验值ICV进行完整性保护,来防止非法 篡改和传输错误,使用CRC犯算法实现"但CRC32是线性运 算,是设计用来检测消息中的随机错误的,不是安全杂凑函数 ,并不具备密码学上的安全性.
WEP密钥管理问题和重放攻击
✓WEP没有定义有效的密钥管理和分配机制,手动管理密钥 效率低下,过程繁琐,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只要有任何成 员离开公司,那么就应该重新分配密钥,且一旦密钥泄露,将 无任何秘密可言"
WEP鉴权
共享密钥验证
➢ 客户发出验证请求 ➢ AP产生一个考卷,并发送给客户端 ➢ 客户端使用WEP密钥加密数据包并且将它发回 ➢ AP 解密数据包并且同原始试卷比较 ➢ AP 向客户端发出成功信息

网络与协议PPT课件

网络与协议PPT课件
3G标准
WCDMA CDMA2000 TD-SCDMA
2/18/2020
Page 6
可编辑
3G标准组织
ITU
CWTS
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伙伴计划
2/18/2020
Page 7
可编辑
21 series 22 series 23 series 24 series 25 series 26 series 27 series 28 series 29 series 30 series 31 series 32 series 33 series 34 series 35 series
2/18/2020
Page 13
可编辑
R99网络的特点
与2G相比,主要改进在无线部分 R99核心网在逻辑上划分为电路域和分组域 电路域基于TDM承载技术,分组域基于GPRS技 术 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的Iu接口采用ATM,适应接 入网采用新的无线技术(WCDMA) 核心网仍采用64K TDM交换
2/18/2020
GPRS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技术,提高了对无线资源的利 用率。速率可达171.2kbps 。 GSM和GPRS都可以采用新的高电平调制方式EDGE,提高 调制的有效性,用户数据速率可达384kbps。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WCDMA空中接口技术的第三代 移动通信系统。可提供高达2Mbps的空口速率。
2/18/2020
Page 3
可编辑
2/18/2020
3G综述
主要内容
移动通信标准的演进 网络拓扑结构的演进 MO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网络技术标准
邮箱: 密码:123456
无线网络技术标准
主要内容
WLAN标准概述 IEEE 802.11 IEEE 802.11b IEEE 802.11a IEEE 802.11g IEEE 802.11n
本章学习目标
辨认IEEE 802.x联网标准 区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EE 802.11x无线局域网标
IEEE 802网络技术族谱
802 802.1
Overview Manag
And -ement
architec
-ture
802.3 802.5
802.3 802.5 MAC MAC
802.2 Logical link control (LLC) 802.11
802.11 MAC
Data link layer LLC sublayer
物理层介质依赖子层(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PMD)
PMD支持两个工作站之间通过无线 介质实现物理层实体的发送和接收。
MAC Layer
PHY SAP
PLCP Layer
PMD SAP
PMD Sublayer
802.11 物理层
无线网络技术标准
WLAN标准概述 IEEE 802.11 IEEE 802.11b IEEE 802.11a IEEE 802.11g IEEE 802.11n
802.11——无线局域网 802.12——100VG-AnyLAN 802.14——有线电视(CATV) 802.15——无线个域网 802.16——宽带无线接入 802.17——弹性分组网 802.18——无线电管制 802.19——无线共存 802.20——移动无线广带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
带间距是5MHz。 最多3个非重叠信道(1,6,11)。
差分相移键控(DPSK)
差分相移键控(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是802.11直接序列 扩频的基础。
DPSK以传输信号的相位差对数据进行编码。波形的绝对相位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相位的相对变动。
IEEE 802.11
1997年6月问世,工作频段2.4GHz,传输速率2Mbps. 802.11规范了WLAN的MAC层和PHY层。支持三种物理层接口。
❖ DSSS采用长度为11位的巴克序列对要发送的无线数据进行编码 ▪ BPSK(bianry phase shift keying),1Mbps. ▪ 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2Mbps.
信息的频谱扩展过程
802.11采用11位的巴克码作为扩频码——{+1,-1,+1,+1,-1,+1,+1 ,+1,-1,-1,-1}——10110111000。
IEEE 802.11 DSSS信道
802.11 DSSS中,在2.4GHz ISM波段,22MHz的扩频带宽。 在83.5MHz中划11个22MHz带宽的重叠信道,每两个信道之间的中心频
❖ FHSS在同步、且同时的情况下,两端以特定形式的窄频载波来 传送信号。
802.11标准的问世是无线局域网发展的里程碑。
LLC
跳频 PHY
MAC
直序 扩频 PHY
红外 PHY
DSSS 扩频码
待传信息
0
1
巴克码
调制后的 扩频信息
1 01 1 0 11 1 00 0 10 1 1 0 1 11 0 0 0 1 01 1 0 11 1 00 0 0 1 00 100 0 1 1 1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速率标准
标准 802.11 802.11a 802.11b 802.11g 802.11n
射频频段 IR或2.4GHz
5GHz 2.4GHz 2.4GHz 2.4GHz/5GHz
速率 1Mbp或2Mbps
54Mbps 11Mbps 54Mbps 600Mbps
IEEE 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
新标准 ❖ 802.11e 提供服务质量 ❖ 802.11k 无线电资源 ❖ 802.11n 高速MIMO物理 层 ❖ 802.11m 802.11标准维护
未来标准 ❖ 802.11p 车用环境无线访问 ❖ 802.11r 加强漫游的性能 ❖ 802.11s 网状网标准 ❖ 802.11u 与第三代移动电话 等网络技术互通
准 了解IEEE 802.11/b/a/g/n标准的
物理层技术 描述802.11/b/a/g/n标准的区别
IEEE 802标准
802.1——网络管理 802.2——逻辑链路控制 802.3——以太网 802.4——令牌总线网 802.5——令牌环网 802.6——城域网 802.7——宽带局域网 802.8——光纤局域网 802.9——语音与数据综合局域网 802.10——局域网信息安全
802.11标准
❖ 速率标准 802.11/802.11a/802.11b/ 802.11g/802.11n
❖ 802.11f 改善接入点间漫游 功能的接入点内部协议
❖ 802.11i 改善链路层的安全 性
❖ 802.11h 使802.11a符合欧 洲无线电发射管制的标准
❖ 802.11j 使802.11a 符合日 本无线电管制
功能。 MAC为共享介质PHY提供访问控制功能。 PHY负责传送与接收的细节。
IEEE 802.11协议栈
802.11 物理层
Physcial Layer
物理层汇聚过程子层(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Sublayer, PLCP): PLCP将MAC协议数据单元映射成适 合被PMD传送的格式,从而降低 MAC层对PMD层的依赖程度。
MAC sublayer
802.3 802.5 PHY PHY
802.11 FHSS PHY
802.11 DSSS PHY
802.11a OFDM PHY
802.11b HR/DSSS
PHY
802.11g ERP PHY
Physical layer
IEEE 802规范的中心在OSI模型最下面的两层。 LLC是IEEE 802.11模型的最高层,提供与传统数据链路控制协议相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