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第五章胶体新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关于胶体的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胶体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3. 能够运用胶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 胶体的定义和性质2. 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教学难点:1. 胶体的本质特征2. 胶体的制备和分离方法的原理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电子天平、量筒等2. 实验材料:氢氧化铁、氯化铁、豆浆、紫外线灯等教学过程:第一章:胶体的定义和性质1.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区别。

1.2 讲解:介绍胶体的定义和性质,如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丁达尔效应、聚沉等。

1.3 实例:分析豆浆、牛奶等日常生活中的胶体实例。

1.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胶体性质的问题,如豆浆是否属于胶体、胶体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等。

第二章:胶体的制备方法2.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过程,引发学生对胶体制备方法的好奇心。

2.2 讲解:介绍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如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

2.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问题,如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第三章:胶体的分离方法3.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分离实验,引发学生对胶体分离方法的好奇心。

3.2 讲解:介绍胶体的分离方法,如渗析法、离心法等。

3.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氢氧化铁胶体和氯化铁溶液的分离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胶体分离方法的问题,如渗析法和离心法的原理等。

第四章:胶体的应用4.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胶体应用的思考。

4.2 讲解:介绍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4.3 实例:分析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中的作用原理。

4.4 练习:让学生回答有关胶体应用的问题,如氢氧化铁胶体在净水中的作用等。

第五章:胶体的实验操作技巧5.1 引入:通过展示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和分离实验,引发学生对实验技巧的关注。

高中化学胶体

高中化学胶体

高中化学胶体《高中化学胶体》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高中化学里一个很有趣的部分——胶体。

不过呢,在深入胶体之前,咱们得先复习一些基础的化学概念,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胶体的奥秘。

首先,咱们来说说化学键。

化学键啊,就像是原子之间的小钩子。

离子键呢,就好比是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原子,它们就像超强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在一起。

比如说氯化钠,钠原子带正电,氯原子带负电,一个正一个负,就像磁铁的两极,“啪”地一下就吸住了,形成了离子键。

而共价键呢,是原子们共用小钩子连接起来的。

就像两个人一起拉着一个东西,谁也不放手,共同分享这个“小钩子”,这样就形成了共价键,像氢气分子,两个氢原子就是靠共价键结合在一起的。

再来说说化学平衡。

这化学平衡啊,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

反应物和生成物就像两队人。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某一队比较厉害,就像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这边的力量大,反应朝着生成物的方向进行得比较快。

但是随着比赛的进行呢,另一队也会慢慢使上劲。

最后啊,达到一种状态,两队用的力气一样大了,这就相当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了。

这时候,两边的人数看起来也不会再有什么变化了,这就好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了,这就是化学平衡状态。

还有分子的极性,这个概念就像小磁针一样。

咱们拿水来说,水是极性分子。

水的结构是一个氧原子连着两个氢原子,氧原子那一端就像小磁针的南极,带负电;氢原子那一端呢,就像小磁针的北极,带正电。

但是像二氧化碳,它是直线对称的结构,就像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在一根绳子的两边,两边的力量是一样的,没有极性,所以二氧化碳是个非极性分子。

那配位化合物又是啥呢?咱们可以把中心离子想象成一个聚会的主角,周围的配体呢,就像是来参加聚会并且提供孤对电子共享的小伙伴。

这些小伙伴围绕着主角,大家凑在一起,就形成了配位化合物。

接下来就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了。

这个过程就像做交易一样。

比如说锌和硫酸铜反应,锌原子就像是一个慷慨的人,他把自己的电子给了铜离子。

基础化学-溶液和胶体

基础化学-溶液和胶体

溶液的渗透压与温度、浓度的关系:
=CRT 式中-溶液的渗透压 kPa
C-溶液浓度 mol/L T-绝对温度 K(273.15+t0C) R-气体常数为8.314
由上式可知: 稀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及绝对温 度成正比,而与溶质及溶剂的种类无关。 上式称为渗透压定律
种 类
液态溶液:食盐水、糖水等;
气态溶液:空气。
2. 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溶 剂中溶解的最大量为该物质的溶解度。
对于固体物质而言,溶解度一般指100 克溶剂中所溶解该固体物质的质量(单位: 克)。
固体物质的溶解实际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过程
溶解:固体表面的分子或离子由于自身的振 动以及受到溶剂分子的撞击和吸引逐渐脱离 固体表面并扩散到溶剂中去。
由于水分子内形成氢键,破坏氢键需要较多的热 量,所以水的比热容较大,水不容易加热或冷却,致 使海洋性气候温差变化不像大陆性气候那么大。
2. 水的化学性质
水的热稳定性较大: 2H2O(g) → 2H2(g) + O2(g) ΔHϴ = + 241.8 kJ/mol
与金属反应: 2Na(s) + 2H2O(冷) → 2Na+ + 2OH- + H2(g)↑ 3Fe(s) + 4H2O (g) → Fe3O4 +4H2(g)↑
(三)沸点上升
蒸气压下降也引起了
沸点上升:在原沸点Tb时, p在A点, < 101325 Pa(大 气压强),只有升温至Tb' 时,蒸气压p才达到外压 冒泡/沸腾。
凝固点下降和沸点上升的计算
Raoult根据实验总结出:
Tf Tf Tf' K f m

胶体化学核心知识点

胶体化学核心知识点

1.胶体的定义及分类胶体(Colloid)又称胶状分散体(colloidal dispersion)是一种较均匀混合物,在胶体中含有两种不同状态的物质,一种分散相,另一种连续相。

分散质的一部分是由微小的粒子或液滴所组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粗分散体系和溶液之间的一类分散体系,这是一种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匀体系。

按照分散剂状态不同分为:气溶胶——以气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

其分散质可以是液态或固态。

(如烟、雾等)液溶胶——以液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

其分散质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如Fe(OH)3胶体)固溶胶——以固体作为分散剂的分散体系。

其分散质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

(如有色玻璃、烟水晶)按分散质的不同可分为:粒子胶体、分子胶体。

如:烟,云,雾是气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水晶是固溶胶,蛋白溶液,淀粉溶液是液溶胶;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是分子胶体,土壤是粒子胶体。

2.胶体的不同表征方式胶体分散体系分为单分散体系和多分散体系。

单分散系表征可以用分散度、比表面积法(不规则形状包括单参数法,双参数法和多参数法)多分散体系可以用列表法、作图法,如粒子分布图,粒子累计分布图。

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

胶体的稳定性一般用zeta电位来表征。

zeta电位为正,则胶粒带正电荷,zeta电位为负,则胶粒带负电荷。

zeta电位绝对值越高,稳定性越好,分散度越好,一般绝对值>30mV说明分散程度很好。

胶体的流变性表征—黏度。

可用毛细管黏度计,转筒黏度计测定。

3.有两种利用光学性质测定胶体溶液浓度的仪器;比色计和浊度仪,分别说明它们的检测原理比色计它是一种测量材料彩色特征的仪器。

比色计主要用途是对所测材料的颜色、色调、色值进行测定及分析。

工作原理:仪器自身带有一套从淡色到深色,分为红黄蓝三个颜色系列的标准滤色片。

仪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颜色相减混合匹配原理。

罗维朋比色计目镜筒的光学系统将光线折射成90°并将观察视场分成可同时观察的左右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观察样品色的视场;另一部分是观察参比色(即罗维朋色度单位标准滤色片)的视场。

基础化学第五章胶体

基础化学第五章胶体

不同电解质对几种溶胶的临界聚沉浓度/mmol· L-1
As2S2(负溶胶) LiCl 58 NaCl 51 KCl 49.5 AgI(负溶胶) LiNO3 165 NaNO3 140 KNO3 136 Al2O3(正溶胶) NaCl 43.5 KCl 46 KNO3 60 K2SO4 K2Cr2O7 0.30 0.63
二、胶体分散系 2. 表面能


液体有自动缩小表面积的趋势。小的液滴聚 集变大,可以缩小表面积,降低表面能。表 面积减小过程是自发过程。 这个结论对固体物质同样适用。高度分散的 溶胶比表面大,所以表面能也大,它们有自 动聚积成大颗粒而减少表面积的趋势,称为 聚结不稳定性。
第二节 溶胶
一.

溶胶的基本性质
内旋转:分子链中 许多C-C单键, C 原子以sp3杂化,单 键能在键角不变条 件下绕键轴旋转。 柔性:内旋转导致 碳链构型改变,高 分子长链两端的距 离也随之改变。
第三节 高分子溶液
3.
高分子溶液的形成



溶胀:溶剂进入高分子链, 导致化合物舒展,体积成 倍增长。 高分子化合物先溶胀,后 溶解。 与水分子亲和力很强的高 分子化合物形成水合膜: 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上:高分子化合物在良溶 剂中 下:高分子化合物在不良 溶剂中
第三节 高分子溶液
二.

聚电解质溶液
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往往以离子 形式存在,称为聚电解质(polyelectrolyte) 特征:
1.

链上有荷电基团很多

③ ④
电荷密度很大 对极性溶剂分子的亲合力很强 分为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三类。
126 2.40 2.60 2.43 0.067 0.069 0.069

高中化学基础胶体教案

高中化学基础胶体教案

高中化学基础胶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胶体概念与特性;
2. 掌握胶体的分类方法;
3. 了解常见的胶体应用;
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胶体的概念与特性
2. 胶体的分类
3. 胶体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什么是胶体,如胶水、奶酪等,引发学生兴趣。

2. 授课:介绍胶体的概念与特性,包括颗粒大小介于溶液与悬浮液之间、具有不可逆性等。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胶体,并分析其特点与应用。

4. 实验展示:进行一些简单的胶体实验,如利用澄清剂制备胶体溶液、观察胶体与溶液的
区别等。

5.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胶体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梳理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表现:包括讨论、实验观察、练习题答题等;
2. 学生学习情况:是否掌握了胶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方法;
3. 教学过程改进:根据学生反馈与表现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相关练习题;
2.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思考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
1. 教学方法有效性: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是否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需要进一步考量;
2. 内容完整性:是否涵盖了胶体的所有重点内容,是否需要进一步扩展或深化;
3. 学生学习情况:是否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并进行调整与帮助。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案根据教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基础化学第五章胶体溶液

基础化学第五章胶体溶液
部分Fe(OH)3与HCl作用: F e ( O H ) 3 + H C l F e O C l + 3 H 2 O
FeOC Fl+ e +O -Cl
Fe(OH)3胶核就吸附与其组成相似的FeO+而带正电荷。
胶粒的双电层结构 胶团结构的形成: 1. m个Fe(OH)3分子聚成的固体粒子---胶核。 [ Fe(OH)3]m 2.胶核吸附离子: 选择性吸附nFeO+离子,带正电。 3. 静电作用,吸附少量Cl- , (n-x) Cl-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高分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所形成的溶 液。如组成人体组织、细胞以及存在于体液中的重要物 质——蛋白质、核酸、糖原等。
高分子溶液的特性
(一)稳定性较大
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许多亲水基团,如-OH、 -COOH、 -NH3等,当溶解在水中时,在其表面上牢固地吸引着 许多水分子形成一层水化膜。
特点
CuSO4溶液
氯化钠注射液
透明 均匀、稳定 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
(二)粗分散系
分散相粒子直径大于100nm (10-7m)的分散系
按分散相状态的不同又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
1. 悬浊液 固体的小颗粒 分散在液体中所形成的 粗分散系
2. 乳浊液 液体以微小的 小液滴分散在另一种互 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 的粗分散系
变性后的特点:① 丧失生物活性 ② 溶解度降低 ③ 易被水解
变性的利用: ① 消毒、杀菌等; ② 排毒(重金属盐中毒的急救) ③ 肿瘤的治疗(放疗杀死癌细胞)
蛋白质的盐析和蛋白质的变性有何区别?
盐析:加入轻金属盐 可逆的 物理变化
(仍然保持着其生理活性)
变性:加入重金属盐 不可逆的 化学变化

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胶体的性质与应用新人教必修

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胶体的性质与应用新人教必修

考点5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与应用,准确理解胶体的制备与性质,明确胶体与溶液的鉴别方法,掌握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胶体的聚沉与蛋白质的盐析比较等。

【精确解读】一、胶体的性质与作用1.丁达尔效应:由于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会使光发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胶体中显示出光路;2.布朗运动:①定义:胶体粒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②水分子从个方向撞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

3.电泳现象:①定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向电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②解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扬斯规则表明:与胶体粒子有相同化学元素的离子优先被吸附.以AgI胶体为例,AgNO3与KI反应,生成AgI溶胶,若KI过量,则胶核AgI吸附过量的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AgI吸附过量的Ag+而带正电.而蛋白质胶体吸附水而不带电.③带电规律:I.一般来说,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胶体微粒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Ⅱ.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土壤等胶体带负电;Ⅲ.蛋白质分子一端有-COOH,一端有-NH2,因电离常数不同而带电;Ⅳ.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加少量电解质难凝聚.④应用:I.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Ⅱ.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上电泳来诊断某些疾病.Ⅲ.电镀业采用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的沉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Ⅳ.陶瓷工业精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氧化铁.Ⅴ.石油工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Ⅵ.工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金工业中的除尘等.4.胶体的聚沉:①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质或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②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I.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Ⅱ.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Ⅲ.加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所带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③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的形成;二、胶体的制备: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蛋白胶体)2.水解法: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水中滴加1mL~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一会儿,得红褐色的Fe(OH)3胶体.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3.复分解法: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 KI的试管中,滴加8~10滴0.01mol•L-1 AgNO3,边滴边振荡,得浅黄色AgI胶体;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g++I-=AgI(胶体)↓;硅酸胶体:在一大试管里装入5mL~10mL 1mol•L-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即得,离子方程式分别为:SiO32-+2H++2H2O=H4SiO4(胶体)↓;注意: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溶液的浓度不宜过大,以免生成沉淀;三、常见胶体的带电情况:1.胶粒带正电荷的胶体有: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例如Fe(OH)3、Al(OH)3等.2.胶粒带负电荷的胶体有: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硅酸胶体、土壤胶体;3.胶粒不带电的胶体有:淀粉胶体.特殊的,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工科05物质的聚集状态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工科05物质的聚集状态

熔融盐,如熔融状态的NaCl,就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液体,称为高温离子液体。
室温离子液体,它在-100~200C均呈液体状态,与一般的液态物质不同,它完全是由离子组成的,一般是由有机阳离子和无机阴离子组成。也不同于等离子体,应该是物质的另一种聚集状态。
离子液体
5.2.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分子本身体积为零的气体
0 g·mol-1
02
例:为了行车的安全,
01
可在汽车中装备
02
上空气袋,防止
03
碰撞时司机受到
04
伤害。这种空气
05
袋是用氮气充胀
06
起来的,所用的
07
氮气是由叠氮化
08
钠与三氧化二铁
09
在火花的引发下
10
反应生成的。总
11
反应是:
12
6NaN3+Fe2O3(s)
3Na2O(s)+2Fe(s)+9N2(g) 在25℃、748 mmHg下,要产生75.0 L的 N2,计算需要叠氮化钠的质量。
的密度为1.03gcm-3,温度为20℃。在这种条件下,若维持O2、He混合气中p(O2) = 21kPa,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多少?以 1.000 L混合气体为基准,计算氧气的分体积和氦气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取9.807m/s2)
2%;52ml;0.63g
1
2
§5.3 溶液
5.3.1 基本单元及溶液浓度
气体的分体积定律(Law of partial volume)
01
组分气体的分体积
02
组分气体 B 单独存在并具有 与混合气体相同温度和压力 时所占有的体积
0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础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基础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章 绪论1. 市售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含量为30%,密度为1.11kg·L -1。

计算该溶液的浓度、质量摩尔浓度和摩尔分数。

解 11222222(H O )(H O )30g 34g mol 1000mL (H O )8.8mol L 100mL 1Lm M c V --⋅==⨯=⋅ 111.11kg L 1.11g mL ρ--=⋅=⋅()()1122 1.11g 1kg H O 30g 34g mol 100mL 30g 11mol kg 1mL 1000g b --⎡⎤⎛⎫=⋅÷⨯-⨯=⋅ ⎪⎢⎥⎝⎭⎣⎦ ()()12211130g 34g mol H O 0.1630g 34g mol 100mL 1.11g mL 30g 18g molx ----⋅==⋅+⨯⋅-⋅ 2. 有3.18 g 铜粉,先让它全部氧化成氧化铜,再用6.00 mol·L -1的H 2SO 4转化为硫酸铜。

试计算反应中消耗了多少摩尔氧气,需要H 2SO 4多少毫升?解 根据化学反应式Cu +21O 2 = CuO ,CuO + H 2SO 4 = CuSO 4 + H 2O ,以及M (CuO) = 63.6 g·mol -1,有n (Cu) = 1mol 63.6g 3.18g -⋅ =0.050 0 mol ,n (21O 2) = n (Cu) = 0.050 0 mol 消耗氧气n (O 2) = 0.025 0 mol 。

需要6.00 mol·L -1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与铜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需要硫酸的体积为11L 6.00 mol?L 0.050 0 mol 1000mLV -⨯⨯= 得V = 8.33 mL 。

3. 关于渗透压力的Va n′t Hoff 公式写作ΠcRT =T ,式中,c 是物质的量浓度,R 是摩尔气体常数,T 是绝对温度。

通过量纲分析证明渗透压力Π的单位是kPa 。

基础化学第8版-自测题及课后习题解答-第5章

基础化学第8版-自测题及课后习题解答-第5章

H 2 SiO 3
2H+ +SiO32-
H+离子扩散到介质中去。写出硅胶结构式,指出硅胶的双电层结构及胶粒的电性。
解 硅胶的结构式 [(SiO2)m·nSiO32-·2(n-x)H+] 2x-·2xH+
胶核表面的SiO32-离子和部分H+离子组成带负电荷的吸附层,剩余的H+离子组成扩散层,由带负电 荷的吸附层和带正电荷的H+离子组成的扩散层构成电性相反的扩散双电层。胶粒带负电荷。
A.c (AgNO3) >c (KI)
B.V (AgNO3) >V (KI)
C.n (AgNO3) > n (KI)
D.n (AgNO3) = n (KI)
E.n (AgNO3) < n (KI)
4.溶胶的ζ 电位是( )之间的电位差
A.胶核与吸附层
B.胶核与扩散层
C.胶团与介质
D.吸附层与扩散层
E.电位离子与反离子 5. 下列分散系中 Tyndall 效应最强的是( )
Donnan膜平衡原理可进行计算。 解 设平衡时半透膜内侧Cl-的浓度为χ mol·L-1,则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为: c(Cl-)内= χ mol·L-1 c(Na+)内=0.10mol·L-1+ χ mol·L-1 c(Na+)外= c(Cl-)外=0.50mol·L-1-χ mol·L-1 c(P-)内=0.10 mol·L-1
的胶粒存在剧烈的 Brown 运动,可使其本身不易发生沉降,是溶胶的一个稳定因素;同时带有相同电荷
的胶粒间存在着静电斥力,而且胶团的水合双电层膜犹如一层弹性膜,阻碍胶粒相互碰撞合并变大。因
此溶胶具有动力学稳定性。

基础化学第五章(胶体)8(新)

基础化学第五章(胶体)8(新)

表面层分子与内部分子受到的作用力比较
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表 面积减少, 面积减少,表 面能降低。 面能降低。
把分子从内部移到界面,或可逆的增加表面积, 把分子从内部移到界面,或可逆的增加表面积,就必 须克服体系内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对体系做功。 须克服体系内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对体系做功。表 面分子能量高。 面分子能量高。
吸附层与扩散 层分开的界面
[(AgI)mnI-(n-x)K+]x-xK+
电位的特点:易受加入电解质的影响。 ζ电位的特点:易受加入电解质的影响。
(三)溶胶的稳定因素 1. 胶粒带电 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间相互排斥
n(AgNO3)=n(KI) 不能制备AgI溶胶
2. 胶粒表面水合膜的保护作用 ∵胶粒带电,∴有水合膜
表面层分子与内部分子受到的作用力比较
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表 面积减少, 面积减少,表 面能降低。 面能降低。
溶胶:分散度大(有很多表面分子) 溶胶:分散度大(有很多表面分子) 表面分子:有向内运动的趋势, 表面分子:有向内运动的趋势,有一种抵抗扩张的 表面张力),表面(自由) ),表面 力(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 溶胶:热力学不稳定性。 溶胶:热力学不稳定性。
分散度与比表面
分散度:分散相在介质中分散的程度, 分散度:分散相在介质中分散的程度,把物质分散 成细小微粒的程度 比表面: 比表面:单位体积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
S0 = S / V
把一定大小的物质分割得越小, 把一定大小的物质分割得越小,则分散度 越高,比表面也越大。 越高,比表面也越大。
把边长为1cm的立方体1cm 把边长为1cm的立方体1cm3逐渐分割成小立方体 1cm的立方体 比表面增长情况: 时,比表面增长情况:

胶体与界面化学基础

胶体与界面化学基础

胶体与界面化学基础胶体与界面化学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物质在界面上的性质和相互作用规律。

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许多自然现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基础概念、性质和应用。

一、胶体与界面化学基础概念1. 胶体的定义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介于溶液和悬浊液之间。

在胶体中,微粒的直径一般在1纳米到1000纳米之间,微粒称为胶体粒子。

胶体粒子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胶体溶液。

2. 胶体的分类根据胶体粒子和分散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不同,胶体可以分为溶胶、凝胶和乳胶。

溶胶是胶体中的固体颗粒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凝胶是胶体中的固体颗粒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乳胶是胶体中的液体颗粒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

3. 界面化学的定义界面化学是研究物质在界面上的性质和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界面是两种不同相之间的分界面,如固体与液体、液体与气体之间的交界面。

界面化学主要研究表面张力、界面活性剂、胶体稳定性等问题。

二、胶体与界面化学的性质1. 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导致的表面的收缩趋势。

表面张力使得液体表面呈现出尽可能小的表面积,形成球形。

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液体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2. 界面活性剂界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降低界面张力的化合物,可以在两种不相溶的相之间形成稳定的界面。

界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一般含有亲水性和疏水性基团,可以在水和油之间起到乳化、分散、润湿等作用。

3. 胶体稳定性胶体稳定性是指胶体溶液中胶体粒子不发生聚集和沉降的性质。

胶体稳定性受到溶质浓度、溶剂性质、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胶体稳定性的研究对于工业生产和生物医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三、胶体与界面化学的应用1. 工业生产胶体与界面化学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乳化液体、稳定乳液、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等。

界面活性剂在油田开发、油漆涂料、食品加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生物医药在生物医药领域,胶体与界面化学的研究应用也十分广泛,如纳米药物载体、胶体药物制剂、生物膜的研究等。

基础化学第五章习题解答

基础化学第五章习题解答

基化第五章习题解答1.汞蒸气易引起中毒,若将液态汞(1) 盛入烧杯中;(2) 盛入烧杯中,其上覆盖一层水;(3) 散落成直径为2×10-4 cm的汞滴。

问哪一种引起的危害最大?为什么?解:(3)的危险性最大。

因为液态汞分散成微小汞滴后,比表面增大,处于表面的高能量汞原子的数目增加,更易挥发,与人体各器官接触的机会激增,更易引起汞中毒。

4.为什么说溶胶是不稳定体系,而实际上又常常能相对稳定存在?解:高度分散的胶体比表面大,胶体粒子有自动聚积成大颗粒而减少表面积的趋势,所以胶体具有很大的聚结趋势,胶粒聚结后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故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

但由于胶粒带电、胶粒表面水合膜的保护作用、以及Brown运动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溶胶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

6.为什么溶胶会产生Tyndall效应?解释其本质原因。

解:胶体粒子直径1~100 nm,略小于可见光波长,当可见光照射溶胶时,光波环绕胶粒向各个方向散射,因而溶胶可观察到Tyndall效应。

7.将0.02 mol·L–1的KCl溶液12 mL和0.05 mol·L–1的AgNO3溶液100 mL混合以制备AgCl 溶胶,试写出此溶胶胶团式。

解:n(KCl) = 0.24 mmol < n(AgNO3) = 5 mmol∴溶胶胶团式为[(AgCl)m·n Ag+·(n-x)NO3-]x+·x NO3-8.将等体积的0.008 mol·L–1KI和0.01 mol·L–1AgNO3混合制成AgI溶胶。

现将MgSO4、K3[Fe(CN)6]及AlCl3等三种电解质的同浓度等体积溶液分别滴加入上述溶胶后,试写出三种电解质对溶胶聚沉能力的大小顺序。

若将等体积的0.01 mol·L–1KI和0.008 mol·L–1AgNO3混合制成AgI溶胶,试写出三种电解质对此溶胶聚沉能力的大小顺序。

高一化学胶体课件

高一化学胶体课件
达到提纯的目的。
胶体制备与提纯的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在制备和提纯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有 毒有害的试剂,并确保操作安全。
控制条件
制备和提纯过程中,应控制好温度、 压力、浓度等条件,以保证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操作规范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实验操作规范 ,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实验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应对废液进行妥善处理 ,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胶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胶体在医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应 用,如医用胶、血液透析等。
医用胶是一种常用的外科手术 材料,具有快速止血、促进伤 口愈合等作用,广泛应用于手 术和创伤治疗中。
血液透析则是利用胶体的渗透 作用,将血液中的毒素和多余 水分滤出,以治疗肾功能衰竭 等疾病。
胶体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除了化学工业和医学领域,胶体 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胶体在环保领域中可以用于污 水处理、土壤修复等;在农业领 域中可以用于农药和肥料的缓释
剂等。
此外,胶体还在化妆品、食品、 墨水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隐形眼镜护理液、墨水等产品
中都含有胶体成分。
05
胶体的实验研究
胶体实验的目的与原理
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胶体的性质和特点,加深对胶体概念的理解。
原理
胶体是一种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具有介稳性、丁达 尔效应等特点。实验通过观察胶体的电泳、聚沉等性质,探究胶体的本质。
实验步骤与操作方法
步骤一
制备胶体。将一定量的Fe(OH)3固体溶解在沸水中,得到Fe(OH)3胶体。
步骤二
进行电泳实验。将胶体置于电场中,观察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情况。
氧化铝等。

《基础化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

《基础化学》理论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

《基础化学》理论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І前言基础化学是一门涉及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相关内容的学科,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课。

现代医学对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已深入到分子水平。

人体内各种物质的变化与生命过程的关系,都是以化学物质为基础的。

因此基础化学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块基石,是学好医学后续课程的基础。

在基础化学这门课中主要介绍化学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如溶液及其浓度计算、原子结构、氧化还原过程等,以及分析化学的方法。

目的是为后续课程生物化学、药理学等打好基础。

在实验技能训练中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掌握物质的分离、缓冲溶液的配制等一些基本操作技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妇产科学、耳鼻喉科学、医学美容、麻醉学、口腔医学、法医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急救医学专业(方向)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68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2.4 :1。

即理论学时48学时,实验20学时。

四教材:《基础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魏祖期,6版,2004年。

Ⅱ正文第一章绪言一教学目的了解基础化学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溶液组成量度的各种表示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有关浓度的计算,了解学好基础化学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以及了解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二教学要求了解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摩尔分数等法定的量及其单位的定义、表示方法和计算。

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胶体

大学基础化学课件-胶体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一、溶胶的基本性质
溶胶
光学性质
丁达尔效应
动力学性质
布朗运动、扩散和沉降平衡。
电学性质
电泳、电渗
溶胶有乳光现象。 令一束聚焦的光束通过
溶胶,则从侧面可以看到 一个发光的圆锥体,这种 现 象 称 为 Tyndall 效 应 (Tyndall effect) 。
乳光现象产生原因: Tyndall现象
第五章 胶体(Colloid)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溶胶是不稳定体系,而实际上又常能相对稳定存在? 2、引起溶胶聚沉的因素有哪些? 3、为什么在长江、珠江等河流的入海处都有三角洲的形成。 4、将0.02mol.L-1的Kcl溶液12mL 和0.05 mol.L-1的AgNO3溶液 100mL混合以制备AgCl溶胶,试写出此溶胶胶团结构。
胶团
AgNO3 + KI
AgI + KNO3
思考:当KI过量的时候,胶团结构是怎样的? 胶粒的带电性又如何??
溶胶的稳定因素
布朗运动 胶粒带电 胶粒表面水合膜的作用
溶胶的聚沉 加热
加 入电解质
电解质的聚沉能力如何比较?
反离子的价数越高聚沉能力越强
加 入带相反电荷的溶胶
高分子溶液
足够多的高分子可以 把胶粒的表面包围住, 增强溶胶的稳定性。
第一节
一、分散系的分类
胶体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系统。
分散系
真溶液
(<1nm)
胶体分散系
(1nm~100nm)
粗分散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胶体分散系
溶胶(sol) 高分子溶液 (macromolecular solution) 缔合胶体(associated colloid )
溶胶的基本特性: 多相性、高度分散性和热力学不稳定性。
分散度与比表面
分散度:分散相在介质中分散的程度,把物质分散 成细小微粒的程度 比表面:单位体积物质所具有的表面积
溶胶:有扩散,有沉降 (平衡)
小分子溶液:有扩散,无沉降 悬浊液:无扩散,有沉降
(三) 溶胶的电学性质
电泳 (electrophoresis):在电场作用 下,带电胶粒在介质中的运动。
电泳方向 阳极:负溶胶 阴极:正溶胶
电泳技术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及核酸 等物质的分离和鉴定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电渗(electroosmosis):在外电场 作用下,分散介质的定向移动现象。
刺破线圈中央的液膜,线圈内侧 (b) 张力消失,外侧表面张力立即将线
圈绷成一个圆形,(b)图。
第二节 溶 胶
一、溶胶的基本性质 (一)溶胶的光学性质
T二)溶胶的动力学性质 1. 布朗运动 (Brownian movement) 显微镜观察:胶粒做无序运动(扩散) 2. 沉降(sedimentation)运动
达到nm级的超细微粒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 因而具有许多独特的表面效应。由超细微粒制 备的催化剂催化活性较普通催化剂高;将药物 磨成细粉可以提高药效。
表面层分子与内部分子受到的作用力比较
内部分子受到各个方向的分子作用力彼此抵消; 界面层分子受到的分子作用力不能相互抵消,受到被 拉入体相的作用力,表面有自动收缩到最小的趋势。 表面层显示出一些独特性质,如表面张力、表面吸附 、毛细现象、过饱和状态等。
S0 = S / V
把一定大小的物质分割得越小,则分散度越 高,比表面也越大。
把边长为1cm的立方体1cm3逐渐分割成小立方 体时,比表面增长情况:
边长l/m
) 1×10-2 1×10-3 1×10-5 1×10-7 1×10-9
立方体数
1 103 109 1015 1021
比表面Av/(m2/m3 6 ×102 6 ×103 6 ×105 6 ×107 6 ×109
第五章 胶体
第一节 胶体分散系 一、分散系的分类
分散系(dispersed system) :一种或
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体
系 分
分散相(dispersed phase)
散 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
系 分散介质(dispersed medium)
容纳分散相的另一种物质
9g·L-1NaCl 50g·L-1葡萄糖 分散系分类:按照分散相粒子直径的大小
1.粗分散系(>100 nm ) 悬浊液、乳状液
2.胶体分散系(1-100 nm ) 溶胶、高分子溶液
3.分子分散系(<1nm ) 溶液
均相系统 分散系
非均相系统
分散相 粒子大小
分散系统类型
分散相粒 子的组成
性质
实例
<1nm
真溶液
低分子或离子
均相; 热力学稳定
NaCl、 NaOH等水
溶液
胶 体 分 1~100nm 散 系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在两相(特别是气-液)界面上,处 处存在着一种张力,它垂直于表面的 边界,指向液体方向。
把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力
称为表面张力,用g 表示,单位是
N·m-1。
将一含有活动边框的金属线框架 放在肥皂液中,然后取出悬挂,活 动边在下面。由于金属框上的肥皂 膜的表面张力作用,可滑动的边会 被向上拉,直至顶部。
胶核:[Fe(OH)3]m
吸附 FeO+
二、胶团结构及溶胶的稳定性
(一)胶粒带电的原因
2. 胶核表面分子的离解
H2SiO3 HSiO3-
HSiO3- + H+ SiO32 - + H+
(二) 胶粒的双电层结构
氢氧化铁溶胶的胶团结构:
{[Fe(OH)3]m·nFeO+·(n-x)Cl-}x+·xCl-
电渗示意图
二、胶团结构及溶胶的稳定性
(一)胶粒带电的原因
1. 胶核界面的选择性吸附 2. 胶核:离子、原子或分子的聚集体 3. 吸附与胶核的组成相类似的离子
制备Fe(OH)3胶体 FeCl3 + 3H2O → Fe(OH)3 + 3HCl
Fe(OH)3 + HCl →FeOCl + 2H2O FeOCl → FeO+ + Cl-
• 水是人体各个器官的媒介,担负着各种功能 。水参与生物体内各种代谢过程,它将各种 营养物质输送到机体的各个部分,又把机体 的排泄物带出体外;水参与呼吸、循环、调 节体温,以维持我们的生命所需。
生物体内的分散系
分散相 • 小分子:
无机物:Na+,K+,CO2,HCO3-等 有机物:糖、尿素、有机酸等。 • 大分子:蛋白质、多糖、核酸等。
胶核
吸附层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在活动边框上挂一重物,使重物质
量W2与边框质量W1所产生的重力 F(F =(W1+W2)g)与总的表面
张力大小相等,则金属丝不再滑动 。
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
在金属线框中间系一线圈,一起
浸入肥皂液中,然后取出,上面形成
一液膜。
(a)
以线圈为边界的两边表面张力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线圈成任意形状可 在液膜上移动,(a)图。
溶胶
高分子溶 液
缔合胶体
粗分散系(乳状 >100nm 液、悬浮液)
胶粒 高分子 胶束 粗粒子
非均相; 热力学不稳定
氢氧化铁、 硫化砷及金、
银等溶胶
均相;
蛋白质、核
热力学稳定 酸等水溶液
均相;
十二烷基硫
热力学稳定 酸钠溶液
非均相;
乳汁、泥浆
热力学不稳定

生物体内的分散系
分散介质:水
• 人体组织按重量算水大约占60%。它是细胞 的组成物质,也是消化液、淋巴液、血液的 构成部分。
表面层分子与内部分子受到的作用力比较
自发过程:表 面积减少,表 面能降低。
把分子从内部移到界面,或可逆的增加表面积,就必 须克服体系内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对体系做功。表 面分子能量高。
表面层分子与内部分子受到的作用力比较
自发过程:表 面积减少,表 面能降低。
溶胶:分散度大(有很多表面分子) 表面分子:有向内运动的趋势,有一种抵抗扩张的 力(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 溶胶:热力学不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