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落体运动经典习题

合集下载

自由落体实验练习题

自由落体实验练习题

自由落体实验练习题题1:小明站在楼顶上,手里拿着一个小球,他将球向下扔出去,并开始计时。

小球落地所需的时间是2秒,请问楼顶高度是多少米?解答:根据自由落体的公式:h = (1/2) * g * t^2,其中h为下落的高度,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代入已知数据:- t = 2秒- g = 9.8m/s^2 (重力加速度的标准值)计算得出楼顶的高度:h = (1/2) * 9.8m/s^2 * (2秒)^2 = 19.6m答案:楼顶的高度是19.6米。

题2:小明在地面上抛起一个小球,球的出手速度为10m/s,求小球从抛出到再次落地所经过的时间。

解答:由于这是一个垂直抛体运动问题,小球的初速度为10m/s,重力加速度为9.8m/s^2。

需要计算小球落地所需的时间,可以使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s = v0 * t + (1/2) * g * t^2,其中s为位移,v0为初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t为时间。

首先需要求解小球上升的时间和小球下落的时间。

上升的时间:初速度v0 = 10m/s重力加速度g = 9.8m/s^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以得到上升的时间t_up = v0 / g = 10m/s / 9.8m/s^2 ≈ 1.02秒下落的时间:初速度v0 = 0m/s(在最高点,速度为0)重力加速度g = 9.8m/s^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以得到下落的时间t_down =sqrt(2 * h / g) = sqrt(2 * h / 9.8m/s^2),其中h为抛起的高度。

由于小球抛起后再次落地,所以上升的高度等于下降的高度,即2 * h = v0^2。

代入已知数据:v0 = 10m/sg = 9.8m/s^2解方程得到高度h = 5m。

代入高度h,计算下落的时间:t_down = sqrt(2 * h / g) = sqrt(2 * 5m / 9.8m/s^2) ≈ 1.02秒最后,将上升的时间和下落的时间相加,即可得到小球从抛出到再次落地所经过的时间:总时间 = t_up + t_down = 1.02秒 + 1.02秒≈ 2.04秒答案:小球从抛出到再次落地所经过的时间约为2.04秒。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

一、单选题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B.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在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质量不同的物体运动规律相同D.自由落体运动中“自由”一词只是说初速度为02.将一小球从足够高的塔顶以某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小球的速度大小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速度大小一定为,末小球在抛出点上方处B.初速度大小一定为,末小球在拋出点下方处C.初速度大小可能为,末小球在抛出点上方处D.初速度大小可能为,末小球在抛出点下方处3.3.下列各种情况,哪种情况下,物体处于平衡态()A.用细线悬挂在匀速前进的火车车厢天花板上的小球B.对参照物相对静止的物体C.竖直上抛的小球达到最高点时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4.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不受任何作用力的运动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因受空气阻力的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运动D.从树下落下的落叶,因受空气阻力的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5.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宇航员将登上月球,某同学为宇航员设计了测量一颗绕月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小周期的方法。

在月球表面上以不太大的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已知月球半径为R,则如果发射一颗绕月运行的卫星,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A00C二、多选题6.两位同学分别在塔的不同高度,用两个轻重物体不同的的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已知甲球重力是乙球重力的两倍,释放甲球处的高度是释放乙球处的高度的两倍,则()A.甲乙两球下落的加速度相等B.甲球下落的时间是乙球的2倍C.甲球下落的速度是乙球的2倍D.甲、乙两球各自下落1s时的速度相等7.对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B.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3∶5D.相邻的两个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9.8m8.关于竖直上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的方向在最高点改变;B.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0,加速度不为0;C.可看成是向上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向下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D.可看成向上匀速直线运动和向下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9.关于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上升过程物体做减速运动,下落过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始终不变B.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C.上升过程的加速度等于下落过程的加速度D.物体以初速度 v0抛出,落回抛出点时的速度与初速度相同,加速度也相同三、实验题10.(5分)某同学用光电门和数字计时器测量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将光电门A 、B 和电磁铁安装在支架上,调整它们的位置使三者在一条竖直线内.当电磁铁断电释放小球P 后,小球能顺利通过两个光电门. (2)将数字计时器通电并调整光电门,当光电门A 光路被瞬间切断时,即开始计时;当光电门B 的光路被瞬间切断时停止计时.实验时先接通电磁铁电源吸住小球,再切断电磁铁电源,小球落下.此时计时器显示的时间即为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两光电门A 、B 的时间.实验连续做三次,然后取平均值为Δt. (3)用直尺测出从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到光电门A 中心的距离h 1及 ,则当地重力加速度g 的表达式是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四、解答题 11.如图所示,一质点从地面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连续两次通过其上方一点P 的时间为4s ,已知P 点距地面为10m ,g=10m/s2, 求:(1)该质点抛出时的初速度(3)该质点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自由落体习题

自由落体习题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专项练习(A)一、选择题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B.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C.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D.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3.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 C )D.不能确定4.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5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A,同时在离地面某一高度处有另一物体B自由落下,两物体在空中同时到达同一高度时速率都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 ) A.物体A上抛的初速度和物体B落地时速度的大小相等,都是2v;B.物体A、B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相等;C.物体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和B开始下落时的高度相同;D.两物体在空中同时达到同一个高度处一定是B物体开始下落时高度的中点.6.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C)A.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x1:x2:x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C.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 内的路程之比为1:3:5D.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5二、填空题8.从高h处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t=_____,落地时的速度v=______,物体落下h/3时和落下全程时的速度之比是______,各自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______.9.自由下落的物体在头ts内,头2ts内和头3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是______;在第1个ts内、第2个ts内、第3个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又是______.10.物体从高270m处自由下落,把它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则这3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______m、______m和______m;若把下落的总高度分成相等的三段,则物体依次下落这3段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11.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是______s,最后1s的初速度是______m/s,最后1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自由落体运动(基础)

自由落体运动(基础)

自由落体运动(基础)小试身手: 一个物体从20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多大?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多大?(g取)练习题;1、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1s内,2s内,3s内位移之比它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s.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2、物体从距地面高度为H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当其速度等于着地时速度的时,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通过某一点时的速度为19.6m/s,这时物体下落高度是多少?物体下落了多长时间?4、一个物体从楼顶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为楼高的,求楼高?()5、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3s末落地,求出发点的高度?物体的平均速度?经过中间位置时的瞬时速度?(g取)6.一小钢珠由塔顶静止开始释放,最初的3秒内的位移为S1,最后3秒内的位移为S2,若S2—S1=6米,求塔高为多少?(g=10m/s2)自由落体运动(提高)小试身手: 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落至地面前最后一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一半,求它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练习题1、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 到达地面, 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 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 1.2m (B) 3.6m (C) 6.0m (D) 10.8m2、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 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 g 取10m/s 2,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A) 5m (B) 11.25m (C) 20m (D) 31.25m3、物体自楼顶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 落到地面的速度为v . 在此过程中, 物体从楼顶落到楼高一半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v/2 (B) v/(2g) (C) )2/(2g v (D) )2/()22(g v4、一物体从16 m 高的A 处自由落下,它经过B 点时的速率是落地时速率 的3 / 4 ,则B 点离地的高度为____ m 。

高中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训练习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训练习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训练习题1.(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C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物理模型,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的自由下落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故D 正确。

答案:BCD2.拿一个长约1.5 m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

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

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倒立过来,再次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B.玻璃筒充满空气时,金属片和小羽毛均做自由落体运动C.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和小羽毛下落一样快D.玻璃筒抽出空气后,金属片比小羽毛下落快解析:抽出空气之后,小羽毛和金属片下落时仅受重力作用,加速度一样大,所以下落一样快,选项C正确。

答案:C3.在一次放风筝过程中,悬停在45 m 高处的风筝由于风筝线的突然断裂而下落。

风筝从开始下落到着地经历的时间可能是( )A .1 sB .2 sC .3 sD .9 s 解析:根据x =12gt 2得,t = 2xg = 2×4510 s =3 s ,而风筝的运动时间大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所以风筝下落的时间可能为9 s 。

答案:D4.物体从距地面高H 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速度等于着地速度的一半时,物体下落的距离是( )A.12HB .14H C.34H D .18H解析:设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 。

由公式v2-v 20=2ax ,得v 2-0=2gH ,(v 2)2-0=2gh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h =14H 。

自由落体运动例题习题

自由落体运动例题习题

自由落体运动例题习题例1:一个物体从20m高的地方自由下落,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多大?下落最后1s内的位移多大?(g取10m/s²)分析与解答: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可得物体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v = √(2gh) = √(2×10×20) ≈ 20m/s根据位移公式可得物体下落的时间t为:t = √(2h/g) = √(2×20/10) = 2s据题意最后1s以前物体下落的时间为1s,其位移为:s = vt - (1/2)gt² = 20×1 - (1/2)×10×1² = 10m例2:一只小球自屋檐自由下落,在窗口处撞击地面,求窗口的顶端距屋檐多少米?(取g内通过高度为h的窗口选题角度:考查自由落体运动位移与时间有关计算.解析1:设窗顶距离屋檐为x,则小球自屋檐到窗口的时间为:t1 = √(2h/g)小球从屋檐落至速度为v的位置历时为:t2 = v/g小球从窗口落地所用的时间为:t3 = √(2(h-x)/g)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可得:h = (1/2)gt1² = (1/2)gt3² + vt2 + x代入t1、t2、t3的表达式,得:x = (1/2)g(t1² - t3²) - vt2代入已知数据,得:x = (1/2)×10×(2 - 2√(1 - x/h)) - 0×√(2h/g)化XXX:x = h(1 - √(1 - x/h))解析2:球经过窗口过程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 = √(2gh)设从屋檐落至速度为v的位置历时为t,则小球从屋檐到达窗口所用的时间为:t1 = t - t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可得:h = (1/2)gt² = (1/2)g(t1+t2)² + vt2 + x代入t1、t2的表达式,得:h = (1/2)g(t-t2+t2)² + vt2 + x化XXX:x = h - (1/2)gt² + vt2代入已知数据,得:x = h - 10 + 0 = h - 10综上可知,窗口的顶端距屋檐的距离为h-10米。

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答案)

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答案)

自由落体运动典型例题
[例1]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3)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例2]一个物体从H高处自由落下,经过最后196m
所用的时间是4s,求物体下落H高所用的总时间T和高度
H是多少取g=s2,空气阻力不计.
[例3]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
[例4]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 L=1m,A的下端和 B的上端相距 s=20m.若 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 B做竖直上抛,初速度v0=40m/s,求:
(1) A、 B两棒何时相遇;
(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
[例6] A、B两球,A从距地面高度为h处自由下落,同时将B球从地面以初速v0竖直上抛,两球沿同一竖直线运动.试求以下两种情况下,B球初速度v0的取值范围:
①B球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
②B球在下落过程中与A球相遇.。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专题练习题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专题练习题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专题练习题1.(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零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B.只在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等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解析选项A中,竖直向下的运动,有可能受到空气阻力或其他力的影响,下落的加速度不等于g,这样就不是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中,物体有可能具有初速度,所以选项A、B错误;选项C中,因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由加速度的概念a 可知,Δv=gΔt,所以若时间相等,则速度的变化量相等,故选项C正确;选项D可=ΔvΔ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判定是正确的。

答案CD2.(多选)下列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B.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轻石块与重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D.纬度越低的地方,重力加速度g值越小解析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地球上不同地方g的大小是不同的,但差别不大,纬度越低的地方,g值越小,故正确答案为B、C、D。

答案BCD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就叫做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不受任何作用力的运动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因受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从树上落下的树叶,因受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初速度为0;只受重力作用,选项A、B错误。

从静止下落的小钢球,所受空气阻力远小于重力,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从树上落下的树叶,所受空气阻力较大,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 D4.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内的位移大小是()A.3s B.5sC.7s D.9s解析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 s、第2 s、第3 s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已知石子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5s,B正确。

高考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含答案)

高考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含答案)

高考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含答案)-专题练习一、选择题1、一个铁钉与一根鸡毛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最终的原因是( )A .铁钉比鸡毛重.铁钉比鸡毛重B .铁钉比鸡毛密度大.铁钉比鸡毛密度大C .鸡毛受到的空气阻力大.鸡毛受到的空气阻力大D .铁钉下落的加速度比鸡毛下落的加速度大.铁钉下落的加速度比鸡毛下落的加速度大2、一名宇航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 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 内的位移是18 m ,则(,则(,则( ) A .物体在2 s 末的速度是20 m/s B .物体在第5 s 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 .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是20 m D .物体在5 s 内的位移是50m. m.3、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一段深度,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下面4个vt 图象中,最能反映小铁球运动过程的是( )94、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为4kg 4kg,乙的质量为,乙的质量为2kg 2kg,不计空气阻力,甲从,不计空气阻力,甲从20m 高处自由落下,1s 后乙从同样高处自由落下,此后,在两物体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后乙从同样高处自由落下,此后,在两物体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大同一时刻甲的速度大同一时刻甲的速度大 B.B.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C.两物体从起点各自下落两物体从起点各自下落1m 时的速度是相同的时的速度是相同的D.D.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不断增大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不断增大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不断增大5、从某一高度相隔3s 先后自由释放两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在空中任意时刻( ) A .两球间速度之差越来越大.两球间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B .两球速度之差始终保持不变.两球速度之差始终保持不变C .两球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两球间距离始终保持不变D .乙至少需要6s 以上的时间才能追上甲以上的时间才能追上甲6、一个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它下落时,它下落的高度为(时,它下落的高度为( )A .B .C .D .7、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g=10m/s 2,则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 ) ①物体第2s 末的速度为20m/s 20m/s②物体第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10m/s③物体前2s 内下落的高度为20m 20m④物体第2s 内下落的高度是10m 10m..A . ①②①②B . ③④③④C . ①③①③D D . ②④②④8、钢球A 自塔顶自由落下2米时,钢球B 自离塔顶6米距离处自由落下,两钢球同时到达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塔高为(不计空气阻力,则塔高为( )A . 24mB . 16mC . 12mD . 8m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l :2,则,则 A .下落时间之比是1:2 2 B .落地速度之比是.落地速度之比是1:1C .落地速度之比是1:D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1010、.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起点起向下将其分成三段,使物体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之比为、.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起点起向下将其分成三段,使物体通过三段位移的时间之比为1∶2∶3,则此三段位移之比是,则此三段位移之比是( ( ( )A .1∶1∶1 1 B.1∶3∶5 C .1∶4∶9 9D .1∶8∶27二、多项选择111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关于自由落体运动、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 =10 m/s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 A .它是竖直向下,v 0=0、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 .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D .从开始运动到距下落点5 m 、10 m 、15 m 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2∶31212、一石块从、一石块从30m 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高处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g=10m/s g=10m/s 2,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石块下落后( )A .第1s 内的位移为5m 5mB .第3s 末的速度为30m/s 30m/sC .第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10m/sD .3s 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1313、、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空中M,N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1和2。

2.5-自由落体运动习题及答案

2.5-自由落体运动习题及答案

2.5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让一轻一重的两块石头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则关于两块石头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的石头落得快,先着地B. 轻的石头落得快,先着地C. 在着地前的任一时刻,两块石块具有相同的速度,相同的位移和相同的加速度D. 两块石块在下落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相等2、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相隔1秒先后自由落下,则在下落过程中( )A. 两球的距离始终不变B. 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C. 两球的速度差始终不变D. 两球的速度差越来越大3、自由下落的物体,在任何相邻的单位时间内下落的距离之差h ∆和平均速度之差v ∆在数值上分别等于( )A .g/2;2gB .g/2;g/4C .g ;gD .g ;2g 4、 有一直升机停在200m 高的空中静止不动,有一乘客从窗口由静止每隔1秒释放一个钢球,则钢球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A. 越靠近地面,相邻钢球的距离越大B. 在落地前,早释放的钢球速度总是比晚释放的钢球速度大C. 早释放的钢球落地时的速度大D. 相邻钢球间距离相等 二、解答题5、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落至地面前最后一秒钟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一半,求它落至地面所需的时间。

(g =10m/s 2)6、为了测出井口到水面的距离,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自由落下,经过时间t后听到石块击水的声音,估算井口到水面的距离。

考虑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需用一定的时间,则估算结果是偏大还是偏小?7、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它在最后1秒的位移是35m,则物体落地的速度是多大?下落时间是多长?(g =10m/s2)8、一只小球自屋檐自由下落,在0.25s时间内通过高度为2m的窗口,求窗口的顶端距屋檐有多高?(g =10m/s2)9、一矿井深为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下落时,第1个小球刚好到达井底。

则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多少?第3 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隔多少米?(g =10m/s2)10、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才叫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的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11、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轻物体和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所以重的物体先落地12、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A tvB tvC tvD tv 013、对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不变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14、人从发现问题到采取相应行动所用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该时间越小说明人的反应越灵敏,反应时间可用自由落体运动来测试:请一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顶端,你用一只手在直尺下端做捏住直尺的准备,但手不能碰到直尺,记下这时手指在直尺上的位置。

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

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

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哪个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将做自由落体运动?A.树叶B.石头C.空气D.沙子2、自由落体运动的第一秒末速度是多少?A. 1米/秒B. 2米/秒C. 3米/秒D. 4米/秒3、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下落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遵循哪个公式?A. v = gtB. s = 1/2gt²C. a = gtD.上述公式都不正确4、自由落体运动中的“自由”是指什么?A.无阻力B.无初速度C.无空气阻力D.以上都不正确5、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哪个因素会影响下落速度?A.物体的形状B.物体的质量C.物体的体积D.上述因素都不影响下落速度二、多选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下列哪些物体可以视为质点?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它们的下落速度如何计算?A.一枚硬币B.一只蚂蚁C.一个苹果D.一颗星球E.一架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可以视为质点,下落速度根据公式v = gt 计算。

F.一个篮球在投篮过程中,不能视为质点,因为篮球的大小和形状对运动有影响。

下落速度根据实际运动情况计算。

G.一个运动员在跳水过程中,不能视为质点,因为运动员的形状和动作对入水姿态有影响。

下落速度根据实际运动情况计算。

H.一颗子弹在射击过程中,可以视为质点,下落速度根据公式v = gt 计算。

I.一个气球在空气中下落时,不能视为质点,因为气球的大小和形状对空气阻力有影响。

下落速度根据实际运动情况计算。

J.一块石头从悬崖上掉下来时,可以视为质点,下落速度根据公式v =gt计算。

正确答案是:E、H、J。

这三个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可以视为质点,下落速度根据公式v = gt计算。

2.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哪些物理量保持不变?A.加速度B.初速度C.末速度D.位移E.时间正确答案是:A、D。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加速度(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位移随时间而增加,初速度和末速度都随时间而增加,但初速度为零(开始时),末速度在终点时达到最大值。

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2章 第4节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物理 第2章 第4节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自由落体运动一、单项选择题1. (2019·雅安期末)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5倍, 两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所以都不受任何外力作用B. 甲、乙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 所以两球同时落地C. 甲球质量大, 所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D. 甲球质量大, 所以甲落到地面的速度也大解析: 选B.甲、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 都只受重力作用, 故A错误;因为甲、乙物体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 它们的初速度为零, 加速度为g, 根据v=gt和h= gt2知, 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和位移, 故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同时落地, 落地速度也相同, 故B正确, C.D错误.2. (2019·怀仁校级月考)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 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或者研究方法中, 正确的说法是( )A.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 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B.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最先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并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 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 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D.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 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解析:选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 并未直接进行验证, 而是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故A错误;伽利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 他最先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并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 故B错误;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 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 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 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 故C正确;伽利略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 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故D错误.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的物体g值大B.同一地点, 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C. 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 g值在赤道处大于北极处解析: 选B.g值与物体轻重无关, A错误, B正确;g值在地球上不同地方大小不同, 在赤道处小于北极处, C.D错误.4. (2019·罗湖校级月考)四川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 历时约90年, 通高71米. 雨天水滴从顶上下落(时间间隔均为 1 s), 不考虑一切阻力, 则在落地之前, 空中的水滴(g取10 m/s2)( )A. 间距均匀, 都为5 mB.间距均匀, 都为10 mC. 先下落的水滴之间间距更大D. 后下落的水滴之间间距更大解析: 选C.设某一个雨滴下落的时间为t, 则前一滴雨滴的下落时间为(t+Δt),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知, 在落地之前, 空中相邻的水滴之间的距离Δx= g(t+Δt)2- gt2=gΔt·t+ gΔt2, 随着下落时间t的增加, 距离增大, 所以从上到下相邻的水滴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 故A.B.D错误, C正确.5.如图所示, 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 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 得到了图中1, 2, 3, 4, 5, …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 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解析: 选A.由题图可以知道每两个相邻的点之间的距离差是一样的, 由Δx=aT2可知, a== , 所以B.C正确;点3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2.4之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所以v3== , D正确;由于v3=v1+a·2T, 故v1=v3-2aT=-2××T= , 故A错误.6.某同学身高1.8 m, 在运动会上他参加跳高比赛, 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高度的横杆(如图所示).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取g=10 m/s2)( )A. 2 m/sB. 4 m/sC. 6 m/sD. 8 m/s解析: 选B.身体横着越过1.8 m的横杆, 此时重心高度为1.8 m, 起跳时重心高度为0.9 m, 所以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1.8 m-0.9 m=0.9 m. 所以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v== m/s=3 m/s, 最接近的是4 m/s, 所以应选B.7.(2019·甘肃会宁高一期中)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 一人用手拿着绳一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 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 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 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 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 )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无法判断解析: 选C.设细线的长度为L, 第一个小球着地后, 另一个小球运动的位移为L, 在L内运行的时间即为两球落地的时间差, 第一个球着地的速度为另一个小球在位移L内的初速度. 高度越高, 落地的速度越大, 则可知高度越高, 另一个小球在位移L内的初速度越大, 根据L =v0t+ gt2, 初速度越大, 时间越短, 所以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变小.8.(2019·咸阳期末)2018年11月27日凌晨4时许, 洞察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 假设未来的某一天, 宇航员在火星上距地面18 m高处由静止释放一重物, 测得重物经过3 s落到火星表面,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 m/s2B. 重物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8 m/sC. 重物落地前的1 s内位移大小为8 mD. 重物下落过程中, 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之差为2 m解析:选A.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h= g′t2知重力加速度g′==4 m/s2, 故A正确;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公式v=g′t=12 m/s, 故B错误;前2 s内位移为h′= g′t2=8 m, Δh=h-h′=10 m, 故C错误;重物下落过程中, 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之差Δx=g′T2=4 m, 故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9. (2019·成都高一检测)在不同高度同时释放两个铅球(不计空气阻力), 则在均未落地前, 两者( )A. 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B. 落地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两铅球释放时的高度C. 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位移之比都为1∶4∶9D. 两铅球的距离和速度差都越来越大解析: 选AB.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为g, 由h= gt2, v=gt可判断A正确;自由落体的时间由高度决定, 故落地的时间间隔也由高度决定, B正确;初速度为0, 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位移之比为1∶3∶5, C错误;因为同时释放, 任意时刻速度相同, 故速度之差为0, 任意时间内下落的高度相同, 故高度差不变等于释放时高度之差, D错误.10.(2019·江苏盐城高一月考)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 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 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 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 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 水滴似乎不再下落, 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 对出现的这种现象,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 m/s2)( )A. 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tCDB. 间歇发光的间隔时间是 sC. 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满足xAB∶xBC∶xCD=1∶3∶5D. 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vB∶vC∶vD=1∶4∶9解析: 选BC.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 看到水滴似乎不再下落, 知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相等. 根据Δx=gΔt2, 则Δt== s= s, 故A 错误, B正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故C正确;根据v=gt得, vB∶vC∶vD=1∶2∶3, 故D错误.11.(2019·包河校级月考)某同学在一废弃矿井的井口每隔0.5 s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 当第7个石子刚开始释放时, 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 g=10 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矿井深度为61.25 mB. 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 第1个石子与第2个石子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C. 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 第3个和第5个石子之间的距离为15 mD. 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 第4个石子的瞬时速度为15 m/s解析:选BCD.由题意可知第一个石子下落到井底用时为t=(7-1)×0.5 s=3 s, 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可得矿井深度为h= gt2=×10×32 m=45 m, 故A错误;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得, 下落石子之间的距离之比为x67∶x56∶x45∶x34∶x23∶x12=1∶3∶5∶7∶9∶11, 所以第1个石子与第2个石子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 故B正确;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 第3个石子下落的时间为2 s, 第5个石子下落的时间为1 s, 则两者的距离:h35=h3-h5= g(t -t )=×10×(22-12)m=15 m, 故C正确;当第1个石子恰好到达井底时, 第4个石子下落的时间为1.5 s, 第4个石子的瞬时速度为v4=gt4=10×1.5 m/s=15 m/s, 故D正确.12.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 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下落至地面(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为已知), 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楼房的高度( )A. 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B. 石块落地前瞬间的速度C. 石块下落第1 s内的位移D. 石块通过最后1 m位移所用的时间解析:选ABD.由公式h= gt2可知, 选项A正确;根据v2=2gh可知, 选项B正确;根据h= gt2知只测出第1 s内的位移, 不能计算出总高度, 选项C错误;根据h= gt2和h -1= g(t-t′)2可知, 选项D正确.三、非选择题13. (2019·黄冈期末)如图甲所示是小格同学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装置图, 他进行了如下操作: 他先安装好电磁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两个接线头与6 V、50 Hz交流电源相连, 将纸带固定上重锤, 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用夹子夹住纸带上端待重锤稳定于图示位置, 松开夹子后迅速接通电源打点, 之后将打好点的纸带取下准备处理数据.(1)上述操作中不当之处有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 打点计时器接在低压电源上了B.打点计时器安装位置过高, 使重锤初始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C. 先放纸带后接通电源(2)小格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 选择某一点为0, 依次每隔四个打印点取一个计数点编号为1、2、3、4、5…, 由于不小心, 纸带被撕断了, 如图乙所示请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3)依据小格打出的纸带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 (1)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 故A正确;释放纸带时, 使重锤初始位置靠近打点计时器, 故B错误;先接通电源, 后释放纸带, 故C错误.(2)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Δx=16.48 cm-6.74 cm=9.74 cm, 则4.5点间的距离x45=x12+3Δx=16.48 m+9.74×3 cm=45.70 cm, 故D正确.(3)根据Δx=aT2得, a==9.74 m/s2.答案: (1)BC (2)D (3)9.7414.空降兵某部官兵使用新装备进行超低空跳伞, 若跳伞空降兵在离地面224 m高处, 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 立即打开降落伞, 以12.5 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 为了空降兵的安全, 要求空降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 5 m/s(g取10 m/s2).求:(1)空降兵打开降落伞时离地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米?(2)如果空降兵落地的速度等于5 m/s, 相当于从多高的地方自由落体?解析: (1)设空降兵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h时速度为v, 此时打开伞开始匀减速运动, 落地时速度刚好为5 m/s, 这种情况空降兵在空中运动时间最短,则有v2=2gh, v -v2=2a(H-h)代入数据解得: h=125 m, v=50 m/s为使空降兵安全着地, 他展开伞时的高度至少为:H-h=224 m-125 m=99 m.(2)当落地速度为5 m/s时, 相当于从h′高处自由落体h′=v2t2g=252×10m=1.25 m.答案: (1)99 m (2)1.25 m15. 某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 m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 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 此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 跃起后重心升高0.45 m达到最高点, 落水时身体竖直, 手先入水, 从离开平台到手接触水面, 运动员可以用于完成动作的时间为多长?在此过程中, 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 运动员可视为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 取g=10 m/s2.解析: 如题图所示, 从平台跃起, 到手接触水面, 运动员重心的高度变化为h=10 m.法一: 将整个过程分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考虑, 设运动员跃起的初速度为v0,则=H,v0== m/s=3 m/s,故上升时间为: t1==0.3 s.设运动员从最高点到手接触水面所用时间为t2, 则gt =h+H, t2== s≈1.4 s,故用于完成动作的时间为t=t1+t2=1.7 s.法二: 运动员的整个运动过程为竖直上抛运动, 设总时间为t, 由于运动员入水时位于跃起位置下方10 m处, 故该过程位移为x=-h, 即: x=v0t- gt2,其中v0=3 m/s,代入数据得: 5t2-3t-10=0,t= s≈1.7 s(另一根不合题意, 舍去).答案: 1.7 s。

高中自由落体练习题(含详解答案)

高中自由落体练习题(含详解答案)

1、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

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3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

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图3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2、为了研究蹦床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大小,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可依据传感器描绘的F—t图象估算出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m/s2)A.1.5m B.1.8m C.5.0mD.7.2m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 = 5∶1,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2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的大小为D.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4、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

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由此可知小球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B.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5、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

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 、T2和H,可求得g等于A. B. C. D.6、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1.下图所示的各图象中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设向上为正方向)(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v =gt ,其v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因取向上为正方向,故只有C 对.答案: C2.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应该是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即它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速度的均匀变化意味着( )A .速度与时间成正比B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C .速度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D .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解析: 伽利略认为速度的均匀增加意味着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又从数学上推导出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答案: AD3.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与在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 )∶2 ∶1C .2∶1D .4∶1 解析: 由v 2=2gh 知v =2gh ,所以v 1∶v 2=2∶1.答案: B4.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落体运动的规律时,做了着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A .等效替代B .实验归纳C .理想实验D .控制变量 【解题流程】▏斜面实验→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理想实验,C 项正确答案: C5.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重力加速度g 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 取 m/s 2B .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g 值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C .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D .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 越小解析: 首先重力加速度是矢量,方向竖直向下,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在地球的表面,不同的地方,g 值的大小略有不同,但都在 m/s 2左右,在地球表面同一地点,g 的值都相同,但随着高度的增大,g 的值逐渐变小.答案: A6.一石块从高度为H 处自由下落,当速度达到落地速度的一半时,它的下落距离等于( )答案: B7.两物体在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 /2,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A .gt 2B .3gt 2/8C .3gt 2/4D .gt 2/4解析: 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第一个物体已下落t 2时间,此时离地高度h 1=12gt 2-12g ⎝⎛⎭⎫t 22;第二个物体下落时的高度h 2=12g ⎝⎛⎭⎫t 22,则待求距离Δh =h 1-h 2 =12gt 2-2×12g ⎝⎛⎭⎫t 22=gt 24. 答案: D8.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高度,其v-t图象如下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下落的最大速度为5 m/sB.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3 m/sC.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mD.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m答案:ABC9.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它们落地之前的任一时刻()A.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速度之差保持不变B.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保持不变C.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大D.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不断减小,速度之差也越来越小解析:当第一个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时,第二个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h1=12gt2①v1=gt②h2=12g(t-1)2③v2=g(t-1)④由①③得:Δh=gt-12g由②④得:Δv=g因此,Δh随t增大,Δv不变,B选项正确.答案: B10. 如右图所示,A、B两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连接悬挂在空中,A距湖面高度为H,释放小球,让它们自由落下,测得它们落水声相差Δt.如果球A距湖面的高度H减小,则Δt将()A.增大B.不变C.减小D.无法判断解析:B落水时,A、B的速度为v=2g?H-L?,A再落水时有L=vΔt+12gΔt2.由两式可知H减小,v变小,则Δt增大.答案: A11.从离地面8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 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自开始下落时计时,在第1 s内和最后1 s内的位移;(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解析:(1)由h=12gt2得,下落总时间为t=2hg=2×8010s=4 s.(2)小球第1 s内的位移为h1=12gt21=12×10×12 m=5 m小球前3 s内的位移为h3=12gt23=12×10×32 m=45 m小球从第3 s末到第4 s末的位移,即最后1 s内的位移为h4=h-h3=80 m-45 m=35 m.(3)小球下落时间的一半为t′=t2=2 s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h′=12gt′2=12×10×22 m=20 m.答案:(1)4 s(2)5 m35 m(3)20 m12.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如图所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运动员从离出水面10 m的跳台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重心(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升高m达到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多长?(不计重力,g取10 m/s2)解析:把运动员看成一个质点,把上升阶段看成自由落体运动的逆运动,根据对称性原理,运动员上升的时间t1等于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m所用的时间,t1=2h1g=2×10s=s.下降过程,自由落体,t2=2h2g =2×10s≈ s.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面,运动员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t=t1+t2=s.答案:s。

初升高物理衔接练习题——自由落体运动

初升高物理衔接练习题——自由落体运动

初升高物理衔接练习题——自由落体运动一、单选题(共45 分)1. 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5倍,两球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都不受任何外力作用B.甲、乙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所以两球同时落地C.甲球质量大,所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D.甲球质量大,所以甲落到地面的速度也大2. 金属片和小羽毛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筒内下落的实验说明()A.物体越重下落越快B.同一地点真空中物体下落快慢与重力大小无关C.同一地点,不论有无空气,物体下落快慢均与重力无关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无空气阻力时物体越轻下落越快3. 房檐每隔相等的时间落下一滴水下落,当第一滴水下落到地面时,第五滴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四、五滴水之间的距离恰好为1m。

则此时第一、二滴之间的距离是()A.3mB.7mC.9mD.16m4. 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作自由落体运动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因受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所受空气阻力对其运动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5. 一个人用手拿着两个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将其中一个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v竖直上抛,在同一高度将另一个小球以相同的初速度大小竖直下抛,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如果人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用同样的初速度大小抛两小球,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A.变小B.变大C.不变D.无法确定6. 唐代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m,则水落地时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0)()A.100m/sB.100√2m/sC.200m/sD.200√2m/s7. 图示描述的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落体实验的故事.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从塔上自由下落,由静止开始经过第一段h速度的增加量为Δv1,经过第三段h速度的增加量为Δv2,则Δv1与Δv2的比值满足()A.1<Δv1Δv2<2 B.2<Δv1Δv2<3 C.3<Δv1Δv2<4 D.4<Δv1Δv2<58. 在2021年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中,台州中学金若宣同学以1.82m的成绩获得全国跳高冠军,经了解,该同学身高1.73m,据此可估算出她离地时竖直向上的速度最接近()A.3.8m/sB.4.3m/sC.5.0m/sD.5.5m/s9. 有一串珠子(珠子可视为质点),穿在一根长1.8m的细线上,细线的首尾各固定1个珠子,中间还有5个珠子。

高中自由落体练习题(含详解答案)

高中自由落体练习题(含详解答案)

1、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

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每两个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3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

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 )图3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2、为了研究蹦床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大小,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可依据传感器描绘的F—t图象估算出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m/s2)A.1.5m B.1.8m C.5.0mD.7.2m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 = 5∶1,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2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的大小为D.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4、小球从靠近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方法拍摄的小球位置如图中1、2、3和4所示。

已知连续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

由此可知小球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约为B.经过位置3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C.经过位置4时的瞬时速度大小约为D.从位置1到4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5、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

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T1 、T2和H,可求得g等于A. B. C. D.6、在反恐演习中,中国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习题

高一物理自由落体习题

一、单选题1.(单选)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取210m/s g =,则第1s 内物体位移的大小为( )A .1mB .5mC .10mD .15m2.(单选)高空抛物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若物体从45m 高处由静止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210m/s g =,则物体着地时速度的大小为( )A .10m/sB .20m/sC .30m/sD .40m/s 【答案】C 【详解】由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得202v gh -=代入数据可得30m/s v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3.(单选)一个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它的下落高度足够,g =10m/s 2,关于这个小球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在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15m/sB .小球在第2s 内的下落高度为20mC .小球在前1s 内、前2s 内、前3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2:3D .小球在第1s 内、第2s 内、第3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4:9前1s 内、前2s 内、前3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2:3,故C 正确;D .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开始通过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为1:3:5:4.(单选)一位同学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2kg 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s 内的位移是18m ,则( )A .小球在2s 末的速度是20m/sB .小球在第5s 内的平均速度是18m/sC .小球在第2s 内的位移是20mD .小球在前5s 内的位移是125m小球在2s 末的速度是42m/s 8m/s v gt ==⨯=故A 错误; B .小球在第5s 内的位移为18m ,第5s 的时间间隔是1s ,故第5s 的平均速度为18m/s ,B 正确;5.(单选)质量为1kg 的物体从80米高度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g 取10m/s 2,需要多长时间物体着地( )A .1sB .2sC .3sD .4s6.(单选)从居民楼某楼层的窗台上掉下一苹果,目测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约为10m ,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210m /s g =。

(完整)自由落体运动训练题

(完整)自由落体运动训练题

自由落体运动训练题一一、选择题1.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B。

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

无法确定谁先着地2。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B。

某段位移的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C。

在任何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同 D.在任何相等时间内位移变化相同3.自由落体运动在任何两个相邻的1s内,位移的增量为[]A.1mB.5mC.10mD.不能确定4.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B。

下落1s末,它们的速度相同C.各自下落1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5.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A。

保持不变B。

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D。

有时增大,有时减小6.长为5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竖直隧道口为5m,若这个隧道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隧道的时间为[]7.图1所示的各v-t图象能正确反映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是 [ ]8.甲、乙两物体分别从10m和20m高处同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

落地时甲的速度是乙的1/2 B。

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C.下落1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二、填空题9。

从高h处自由下落的物体,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是t=_____,落地时的速度v=______,物体落下 h/3时和落下全程时的速度之比是______,各自所经历的时间之比是______.10.自由下落的物体在头ts内,头 2ts内和头 3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是______;在第 1个ts内、第2个ts内、第3个ts内下落的高度之比又是______.11.物体从高270m处自由下落,把它运动的总时间分成相等的3段,则这3段时间内下落的高度分别为______m、______m和______m;若把下落的总高度分成相等的三段,则物体依次下落这3段高度所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课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下落的加速度一样大
C、这个加速度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这个加速度在地球赤道比在地球北极大
2.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竖直方向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9.8m/s2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D、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m甲∶m乙 = 5∶1,甲从高H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2H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下落过程中,同一时刻二者速度相等
B.甲落地时,乙距地面的高度为H
2
C.甲落地时,乙的速度的大小为gH
D.甲、乙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1∶2
4.把自由落体物体的总位移分成相等的三段,则按由上到下的顺序经过这三段位移所需时间之比是( )
A.1∶3∶5
B.1∶4∶9
C.1∶2∶3
D.1∶(2-1)∶(3-2)
5、一个石子从高处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是h,则它在第3 s
内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6.小球自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它落地时的速度与落到一半高度时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7.一观察者发现,每隔一定时间有一个水滴自8 m高处的屋檐落下,而且看到第五滴水刚要离开屋檐时,第一滴水正好落到地面,那么这时第二滴水离地的高度是多少?(g取10m/s2)
8.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过一高度为2m的窗户用时0.4s,g取10m/s2.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的位置距窗户上檐的高度是多少?
9.一条铁链长5 m,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落下,铁链经过悬点正下方25 m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取g=10 m/s2)
10、一个小物体从楼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11.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125米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运动员就以大小为14.3米/二次方秒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米/秒。

问:(1)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到达地面?(g=10m/s2)
10.A球从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5m时,B球从距塔顶25m处开始自由落下,结果两球同时落地。

(g取10m/s2)求:塔的高度。

11.一根长度为L的细杆悬挂着,在杆的正下方距杆下端Lm处有一长度也为L的空心直圆筒,剪断悬挂细杆的绳子,使杆自由落下,从圆筒中穿过。

求:细杆穿过圆筒所需要的时间
12.A、B两小球之间由长为25m的细绳相联,某一时刻从高处A开始自由下落1s后B开始自由下落求:B下落多长时间后细绳被拉直?(g取10m/s2)
13、一个人从地面上的A处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经过位置B时,仍然向上运动,但速度减为初速度的1/4,已知AB=3m(g取10m/s2)求:
(1)初速度这多大?(2)再经过多长时间物体落回A处?
14.气球下挂一重物,以v0=10m/s匀速上升,当到达离地高h=175m处时,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裂,那么重物经多少时间落到地面?落地的速度多大?(g取10m/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