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烃抽提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具有六个碳原子的环状或侧链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作溶剂、成胶粘剂、颜料、润滑剂、燃料添加剂等。
芳烃最常见的代表是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化合物。
目前,芳烃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煤焦油重整法、催化裂化法和芳烃从石油中分离提纯法等。
煤焦油重整法是通过对煤焦油进行加热、分解和重整等过程,将其中的低级芳烃升级为高级芳烃。
这种方法具有生产过程简单、原料来源广泛的优点,但也存在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催化裂化法是通过将石油馏分经过高温加热、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裂化反应,将其中的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烃。
这种方法具有生产过程相对复杂、产品质量较高的优点,但也存在催化剂损耗大、设备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芳烃从石油中分离提纯法是通过将石油中的混合芳烃分离,获得纯度较高的单一芳烃。
这种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产品纯度高的优点,但也存在投资成本较高、能耗较大的问题。
在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绿色环保是未来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
由于传统的生产方法会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未来的芳烃生产技术需要更加注重节能减排,采用清洁高效的生产工艺。
生物化妆品生产技术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使用无害的生物化妆品。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芳烃的方法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将推动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
催化裂化法是目前主要的芳烃生产技术之一,而催化剂作为其关键组成部分,对芳烃的选择性、产率和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开发高效、环保的新型催化剂将是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研究芳烃的利用和加工技术也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芳烃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用途,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放在芳烃的加工利用上,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芳烃产品。
芳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品,其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绿色环保、生物化妆品、新型催化剂和芳烃的加工利用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境意识的提高,未来芳烃的生产技术将更加环保、高效和可持续。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
芳烃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材料科学、医药和农药等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芳烃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芳烃的生产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传统的芳烃生产过程存在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亟需寻找新的生产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对芳烃生产技术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索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芳烃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我国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和趋势,为相关研究和生产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意义芳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工、医药、精细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芳烃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目前芳烃的生产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产率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芳烃生产的发展。
研究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析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可以深入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未来的技术改进提供指导。
展望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促进芳烃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最重要的是,优化芳烃生产技术将有助于提高芳烃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推动芳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3 研究目的芳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香料等领域。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和趋势,为提高芳烃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分析目前主流的芳烃生产技术及其优缺点,探讨新型芳烃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总结现有技术发展的趋势并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旨在为芳烃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和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芳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芳烃抽提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探索

技术应用与研究一、芳烃抽提技术原理的分析为了提升芳烃的纯度,需要采取抽提技术将芳烃分离,其技术原理分为两类。
1.液-液抽提。
这一技术原理是借助溶剂就芳烃抽提原料中的不同类型的烃类组分进行提取,因为这些烃类组分的溶解度不同,在分层后形成密度不同的两个液相,从而达到芳烃与非芳烃分离的目的。
这一技术主要是在专门的汽提塔中完成。
2.这一技术原理主要是在芳烃原料中添加极性溶剂,根据溶剂在烃类各组分中的相对挥发度带来的影响不同,将目的芳烃与其他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提高,从而达到芳烃与非芳烃分离的目的。
这一技术主要是在塔器内完成抽提与汽提。
3.注意事项。
不管选取哪种芳烃抽提技术,均必须正确选择合适的溶剂,因为其将直接对抽提体系的建立,进而影响装置效率,对投资和操作费用也会带来影响。
所以在选取溶剂时,需要具有以下几种特点:一是对芳烃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有助于分离效果的优化与芳烃纯度的提升;二是对芳烃具有较强的溶解能力,从而将装置成本与操作费用降低;三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能有效的预防溶剂变质与过度损耗,预防降解物对芳烃带来污染和对设备带来腐蚀;四是相较于芳烃的沸点有着较大的差别,从而更好地进行芳烃分离;五是与芳烃原料具有较强的密度差,且乳化的难度较大,这样就能确保抽提塔中轻重两相良好的水力学流动特性;六是两相的界面具有较大的张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液滴的聚集和分层;七是蒸汽气压较大,能有效的降低溶剂的跑损;八是具有粘度小和凝点低的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传热和传质;九是无毒无腐蚀,能有效的将设备选择与操作要求;十是价格低廉,容易获取。
二、芳烃抽提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要梳理1.国外。
目前国外在芳烃抽提技术方面的发展较快,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由美国的GTC公司开发的抽提蒸馏技术。
该技术采用的复合溶剂中包含了环丁砜与添加剂,不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而且循环量很低,对于二甲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芳烃含量范围更广的原料中应用,从而有效的解决传统的单一环丁砜抽提时在原料芳烃与烯烃含量方面的限制。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具有芳香性的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化学工业、医药制造、燃料添加剂等。
芳烃可以通过不同的生产技术进行制备,这些技术的发展对芳烃的生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
目前,石油提炼是主要的芳烃生产技术之一。
通过石油提炼,可以从原油中提取出含有芳烃的馏分,如轻石脑油和重石脑油。
然后,通过加氢裂化或催化重整等技术,可以将这些馏分转化为芳烃产品,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
石油提炼技术具有成熟稳定的特点,但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且原油逐渐减少,这使得人们开始寻找替代的芳烃生产技术。
生物质转化技术是一个有潜力的新兴芳烃生产技术。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物质,可通过生物质转化技术转化为芳烃。
生物质转化技术主要包括生物质气化、生物质液化和生物质催化等。
这些技术的优点是可使用可再生资源,且减少了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对环境影响较小。
目前生物质转化技术仍面临着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另一种新兴的芳烃生产技术是通过碳氢化合物的催化转化来制备芳烃。
碳氢化合物是一类碳氢化合物,包括甲烷、乙烯等。
当前,煤和天然气是主要的碳氢化合物资源,可以通过催化裂化、煤直接液化等技术将其转化为芳烃。
这些技术的优点是原料资源丰富,利用效率高。
与生物质转化技术相比,碳氢化合物转化技术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等问题。
在芳烃生产技术的趋势方面,绿色环保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低碳、无污染的生产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
未来的芳烃生产技术将更加注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原料利用率。
生物质转化技术和碳氢化合物转化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并逐渐替代石油提炼技术成为主要的芳烃生产方式。
芳烃抽提工艺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难 以达 到要求 。原 油 变重 的一 个重要指标 是其 中 的重质芳 烃含量增 加 , 和分减 少 , 了不改变现 饱 为 有 的二 次加工装 置 , 又使得产 品达到 指标 , 而 由此 引进 了许多 新 的生产 工艺 。芳烃抽 提工艺是 其 中
应用 比较广 泛 的一种 , 目的是抽 提 原料 中的重 质
催化 裂化油浆 中 的饱 和分是 催化裂化 的优质
原料 , 而芳 香分 又不 适合 直 接 作 为催 化裂 化 的原
化 裂化重 油 , 主 要成 分 为芳 烃 和易 裂 化 的饱 和 其 烃 。现有 的催 化 裂 化 装 置 几 乎 都 采 用 全 回炼 操 作 , 回炼 油 中的芳香分 , 但 会直接 导致催 化裂化 装 置生 焦量增 加 、转化率 降低 以及 轻质 油产品 收率
专论 与 综 述
齐U油 工297E3O Q 石EOEC )N 3 I P CMA 4HLY L T H , T3—0 鲁 化 , I (C6G R 03 : 4 0L O
芳 烃 抽 提 工 艺 的应 用 及 研 究 进 展
姜 丹 曹发海
(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艺系 , 上海 ,0 27 203)
的焦炭 产率要 低 于原 料 油 , 这说 明油 浆 经溶 剂萃
取 后 的轻组分 可 以作 为催化 裂化 的优质原 料 。 抽 出重组分 的芳 烃指 数 值 ( MC ) 根据 操 B I可 作条 件 的改 变来 改 变 , 据其 B I 的不 同来 根 MC 值 开发 不 同的高 附 加值 化 工产 品。例 如 , 用作 渣 油 或原 料沥青 的改性 剂 、 丙烷 脱沥青 的强化 剂 、 橡胶 软化剂 和填 充油 、 制取石 油芳烃 的增塑剂 、 碳素纤 维 材料 、 生产 针状焦 等等 。 () 2 催化 裂化 回炼 油 催 化裂化 回炼 油同催化裂 化 回炼 油浆 都是 催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农药、合成纤维等领域。
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
一、芳烃生产技术现状目前,芳烃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裂化、改质、烃化等多种方法。
裂化是指通过高温、高压条件下将长链烃裂解成较短链烃的方法,是生产苯乙烯、苯、二甲苯等芳烃的主要工艺路线之一。
改质是指将原始烃通过氧化、炼制等方式改变其结构和性质,从而得到芳烃的方法,常见的有鲍根法、氧化裂解法等。
而烃化是指利用甲醇、一碳烃和二碳烃等原料经过加氢、脱氧、脱氢等方式制备芳烃的方法,常见的有MTG法、SLM法等。
从国内外芳烃生产技术现状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生产技术的不断完善,芳烃生产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原油裂化技术、催化裂化技术、制苯工艺等已经成为了芳烃生产的主要技术路线,国内外企业纷纷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为芳烃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 绿色环保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环保化已成为了芳烃生产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
传统的芳烃生产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绿色环保化的技术路线已成为芳烃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利用生物催化技术、非贵金属催化剂等替代传统的催化剂,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采用循环利用的工艺,降低原料和能源消耗。
这些绿色环保化的技术路线将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芳烃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高效节能化高效节能化是芳烃生产技术的另一大趋势。
传统的芳烃生产工艺中消耗大量的能源,能源消耗量大、能源利用率低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研发和推广高效节能的芳烃生产技术已成为行业的发展重点。
采用新型催化剂、新型反应器,提高反应效率;优化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损耗。
这些高效节能的技术路线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芳烃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石化工业、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等。
芳烃生产技术不断发展,追求更高效、环保和经济可行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和趋势。
1. 现有的芳烃生产技术目前,主要的芳烃生产技术包括煤气化制芳烃、石油炼制法、催化裂化法和煤炭气化制芳烃等。
(1)煤气化制芳烃:这种技术使用煤气作为原料,通过高温下的化学反应,将煤气转化为含芳烃的合成气。
然后,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合成气转化为芳烃。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煤炭等廉价原料,但存在能源消耗高、设备复杂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2)石油炼制法:这种方法使用石油等碳氢化合物作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热裂化反应,将长碳链的化合物转化为芳烃。
这种方法具有原料丰富、技术成熟等优点,但存在设备投资大、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2. 芳烃生产技术的趋势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稀缺,芳烃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优化利用:尽量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提高原料利用率,如开发利用煤炭和生物质等替代石油的原料。
(2)能源节约与环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开发利用新型高效催化剂,优化反应条件等。
(3)技术提升与创新:开发新型催化剂和反应器,提高芳烃产率和选择性,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副产物的生成。
(4)集成化生产:通过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煤炭气化制芳烃、煤气化制芳烃等多种方法的集成化生产,提高整体效益。
(5)发展绿色化工:探索绿色合成方法,减少或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催化剂和溶剂,减少废弃物生成和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芳烃生产技术正朝着高效、环保、经济可行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将会出现更多优化、创新的芳烃生产技术。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

芳烃生产技术现状及趋势芳烃是一类具有芳香性质的化合物,由苯环和苯环相连而成,具有重要的工业用途,如作为溶剂、合成材料和燃料等。
而芳烃的生产技术一直是石化行业研究的重点之一,下面将针对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和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
芳烃生产技术的现状主要包括煤制芳烃、石油制芳烃和生物质制芳烃三种主要途径。
煤制芳烃是一种将煤炭作为原料,通过煤气化、合成气制芳烃等一系列反应过程生产芳烃的技术。
这种技术具有原料丰富、能源资源利用率高等优势,但在技术难度和经济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些煤制芳烃生产装置,但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降低成本。
石油制芳烃是一种将石油作为原料,通过裂化、重整等反应过程生产芳烃的技术。
这种技术在石化行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技术成熟、工艺稳定。
目前,国内外很多炼油厂都具备石油制芳烃生产能力,但在环保和能源消耗方面仍有待改进。
生物质制芳烃是一种将生物质作为原料,通过热解和催化转化等过程生产芳烃的技术。
由于生物质可再生、资源丰富,这种技术具有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目前,生物质制芳烃技术正处于研发和试验阶段,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转化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
芳烃生产技术的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效转化技术的发展。
为了提高芳烃生产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研究人员在催化剂设计、反应工程和能量利用等方面进行不断探索。
通过改进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可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转化率;通过优化反应工程,可以提高生产能力和减少能源消耗。
二是绿色化生产技术的应用。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法规的加强,芳烃生产技术将更加注重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消耗。
采用低温催化裂化等绿色化生产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生成;采用废弃物和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三是新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为了满足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对芳烃的需求,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的芳烃生产技术。
采用微生物和酶的生物合成技术可以实现高选择性和高效能的芳烃生产;采用光催化和等离子体等非热平衡技术可以实现非常规芳烃的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芳烃抽提技术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
摘要:苯是汽车尾气中形成空气污染的首要因素,对177种空气毒物的评估成
果显现,苯具有致癌作用,长时间呼吸含苯的汽车尾气会引起人体抵抗力下降,
呈现呼吸道传染、败血症等疾病。
国际各国新汽油规范都请求下降汽油中苯含量。
中国现行车用汽油规范中,规则汽油中苯的体积分数从以前的2.5%下降到不大于1.0%,后续也许进一步下降。
苯抽提就变成炼油厂的首要构成部分,一大批以出
产高辛烷值汽油的重整设备均设置了苯抽提设备,促进了芳烃抽提技能的开展和
改善。
另一方面,作为根本有机化工质料的三苯(苯、甲苯、二甲苯)是合成纤维、橡胶、塑料、洗涤剂、染料、医药、香料等的首要质料,国际规模内化学工
业的迅速开展关于化学三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也请求芳烃抽提技能迅速开展和
大规模使用。
关键词:芳烃抽提;技能研讨;开展;使用现状
1液-液抽提技能的研讨开展
跟着抽提溶剂的不断研制以及抽提技能的迅速开展,如今现已有多种工业化
的液-液抽提技能,首要有Udex技能、Sulfolane技能、Carom技能、IFP技能以
及国内的SAE技能和SUPER-SAE-II技能。
Udex技能以甘醇类为溶剂,有四塔
和五塔两种技能流程,跟着溶剂的不断更新,工业化设备上根本不再选用该技
能;IFP技能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尽管价格便宜可是热安稳性比较差,还需要反
抽提,技能杂乱,因而使用数量较少。
本文侧重介绍Sulfolane技能、Carom技能、SAE及SUPER-SAE技能的开展。
1.1 Sulfolane技能和Carom技能
1961年,Shell和UOP公司联合开发了Sulfolane技能,以环丁砜为溶剂,具
有芳烃纯度好、收率高和能耗低一级特色,因而该技能取得了广泛的工业使用。
UOP公司选用多降液管的汽-液塔板对该技能进行技能改善,进步了出产才能近40%;一起又将液-液抽提和抽提蒸馏相结合推出了新的Sulfolane技能,可以处理
的物料更加宽广,可以说如今Sulfolane技能在各个方面现已十分完善了。
1986年,UOP公司为进一步进步溶剂的挑选性和溶解性又提出了Carom技能。
Carom技能比Sulfolane可节约建造出资6%~8%。
1.2 SAE技能
20世纪80时代,RIPP开端环丁砜液-液抽提技能(SAE)的研讨,并在1989
年成功完结工业使用。
SAE技能具有溶剂用量小、能耗低、商品纯度和收率高的
特色。
该技能初次使用于大庆石化芳烃设备,年处理才能到达10万t,可以出产
高纯度的轻质芳烃和重质芳烃。
如今,国内选用这一技能芳烃抽提设备有20多套。
1.3 SUPER-SAE-II技能
北京金伟晖公司提出并推行了环丁砜液-液抽提技能SUPER-SAE-II。
比较
于传统的抽提技能,该技能将抽提塔分两股进料,处理了较大进料时引起的抽提
塔物料返混、操作参数动摇以及商品不合格等疑问,进步了别离作用。
2006年4
月辽阳石化选用该技能建成投产60万t/a抽提设备,芳烃收回率和纯度均到达99.9%、商品中环丁砜含量小于1×10-6、能耗低,各项技能目标均到达了国家
优先级规范。
如今,国内已有9套选用该技能的芳烃抽提设备建成投产。
2芳烃抽提技能开展
2.1国外芳烃抽提技能新开展
2.1.1GTC抽提蒸馏技能美国GTC公司新开发的抽提蒸馏技能选用了一种环丁
砜和添加剂构成的复合溶剂,该溶剂热安稳性好,溶剂循环量低,对二甲苯的适
用性好,可使用于芳烃含量更宽规模的质料,处理了传统单一环丁砜抽提对质料
芳烃和烯烃含量约束的疑问。
首要技能流程:从抽提蒸馏塔上部进入的贫溶剂与
塔中部进入的质料逆流触摸,进行挑选性抽提,非芳烃从塔顶分出,塔底富芳烃
溶剂进入收回塔完结溶剂与芳烃的别离。
该技能调理迅速灵敏,可使用于全馏分
重整汽油的芳烃收回,削减了重整汽油预别离进程,下降了出资和能耗,亦可用
于环丁砜抽提设备的扩能改造。
韩国LG-加德士石油公司建成的国际最大单系列
芳烃抽提设备即选用了该技能,每年可出产苯232×104t、甲苯554×104t,纯度到
达99.99%,收回率在99.9%以上。
2.1.2Morphylane技能和分壁塔技能德国伍德公司将新颖的分壁塔技能引进其
以N-甲酰基吗啉为溶剂的Morphylane技能中,完结了在一个高效分壁塔内完结
精馏、汽提和溶剂收回三个进程,比传统抽提蒸馏技能削减出资20%。
该技能可
以习惯多种质料来历,既能从重整汽油和裂解汽油中制备高纯度芳烃,还可用于
收回焦化汽油中的芳烃,已使用于40多套设备上,苯和甲苯收回率分别到达了99.95%和99.98%。
2.1.3UOP技能的改善美国UOP公司改善的Sulfolane技能选用了液-液抽提与
萃取蒸馏相结合的技能,对质料习惯性更强,能一起收回C6~C9芳烃。
新开发的Carom技能,选用四乙二醇醚中加入Carom溶剂的复合溶剂,溶剂比小、操作温
度低、能耗低、抽提效率高,出产成本比环丁砜抽提低12%~15%,使用于现有Sulfolane和Tetra技能设备改造,可使出产才能分别进步40%和50%,完结苯、
甲苯、二甲苯收回率到达99.95%、99.8%和98%。
2.2国内芳烃抽提技能开展
2.2.1液-液抽提技能国内石油化工科学研讨院最早完结了环丁砜液-液抽提技
能的国产化,其技能老练,具有苯、甲苯和二甲苯商品纯度高、收率高、溶剂耗
费和能耗低的特色,已成功使用于多套国产设备的建造。
北京金伟晖工程技能公司研制了以环丁砜为溶剂的液-液抽提SUPER-SAE-Ⅱ技能,首要特色:无技能污水排放,利于环保和下降能耗;独特的非芳烃循环技能
和改善的能量收回技能下降了出资、操作费用和能耗;集消泡、缓蚀、安稳作用
于一身的多效技能液技能,合作专用溶剂过滤-再生技能,使溶剂质量始终保持较好水平,削减溶剂跑损和废渣排放,下降溶剂分化带来的设备腐蚀;溶剂收回塔
选用微正压操作避免空气进入形成溶剂氧化分化,确保抽提设备长周期运转。
工
业使用显现,苯、甲苯、二甲苯收回率到达99.95%、99.9%、99.5%,芳烃及抽余
油中溶剂含量小于1mg/L,抽余油加氢后可出产6#食品级溶剂油。
2.2.2抽提蒸馏技能国内石油化工科学研讨院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芳烃
抽提蒸馏SED技能,选用环丁砜-COS高效复合溶剂,显著增强了芳烃的溶剂才能,使操作安稳,易于控制,有效下降了溶剂收回塔操作苛刻度。
该技能核心设备是
抽提精馏塔和溶剂收回塔,均选用汽-液传质设备,与液-液抽提比较,技能流程
简略、操作灵敏、出资省、占地少、能耗和物耗低、质料中芳烃含量高低均可选用,到达了国际先进水平,已使用于国内30多套设备。
工业使用标明苯、甲苯
收回率可达99.8%、99.9%,非芳烃不需处理即可用于出产6#溶剂油。
结束语
环保请求的日益严格和国际化学工业关于三苯需求量的迅速增长,请求并加
速了芳烃抽提技能的改善和新技能开发。
如今,芳烃抽提技能现已比较完善,多
种技能技能现已完结工业化,现有设备多选用以环丁砜为溶剂的技能技能。
芳烃抽提技能后续改善的要点在于合理挑选溶剂、添加剂,习惯更杂乱的质料来历,进一步优化技能流程,下降技能操作杂乱性,到达削减设备出资、节能降耗、削减环境污染、降本增效的终究意图。
作为芳烃出产和花费大国,中国现已陆续建造了
一大批芳烃出产设备。
中国的芳烃抽提技能现已取得了长足开展,逐渐到达国际水平,与国外的芳烃抽提技能展开了激烈竞赛,工业化使用日益老练,根本占据了国内中小型芳烃抽提设备市场,但在大型芳烃抽提设备使用偏少,应进一步加快芳烃抽提技能的研讨脚步,使中国的芳烃抽提技能与国外技能竞赛中占有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守运.Techtiv-100溶剂在大连石化芳烃抽提装置的应用[J].中外能
源.2009(11).
[2]丛敬.几种芳烃抽提工艺的比较[J].当代化工.2009(05).
[3]米多.芳烃抽提技术进展[J].化学工业.2009(08).
[4]许杰,朱玉明,郝立刚.芳烃分离技术进展[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5(03).
[5]林晓峰,宋仕运,张守运,夏家兴.苯抽提蒸馏技术的工业应用[J].化工进
展.2003(09).
[6]田龙胜,唐文成,邬时津.抽提蒸馏分离纯苯及溶剂油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