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2.3大气环境(一)同步练习-湘教版

合集下载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综合练习题.pdf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综合练习题.pdf

B.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
C.防病虫害
D .防洪、防涝
5.右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
)。
A .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
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 .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下图中曲线表示近地面的等压面。 读图,完成 6~7 题。
6.若图中裸地附近的等压线为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时, 则此时为( )。
方向。 读图,完成 11~12 题。
1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 PM >PN,则 O 点风向可能为 ( )。
A .⑥或⑦
B .②或⑥
C.④或⑧
D .③或④
1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 PM <PN ,则 O 点风向为( )。
A .③或④
B .②或⑧
C.③或⑦
D .⑥或⑦
右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的方向, 读图完成 13~14 题。
D .④
2.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面辐射
B .CO2 气体吸收地面辐射
C.臭氧吸收紫外线
D .人类活动
3.有关图示大气层正确的叙述是(
)。
A .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
B.天气晴朗,对流旺盛,利于高空飞行
C.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
D.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 50 ℃左右
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限时训练( 60min)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共 90 分。在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5 ACCAC
6~10 CBDDC
11~15 ACCBA
16~20 BABCC 21~25 DACBA 26~30 BBAAD

湖南省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练习题(3)

湖南省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大气环境练习题(3)

大气环境(3)基础演练一、选择题读局部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1、2题。

1.在赤道与30°N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 )A.东南信风带B.东北信风带C.盛行西风带D.极地东风带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地区,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低温少雨D.温和多雨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N盛行下沉气流B.10°N~20°N盛行东南风C.20°N~30°N盛行西北风D.30°N~40°N盛行西南风4.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所在半球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读图,回答5、6题。

5.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6.②地常年盛行风(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图中M地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8.图中M地气候的成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二、非选择题9.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

(10分)(1)说出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B风带名称为____________。

(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_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_________。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2.3大气环境第1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一课后练习2.3大气环境第1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三节大气环境第1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基础过关】1.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可吸收大量紫外线C.该层中的CO2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下列自然现象中,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B.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的气温不会太高C.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D.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是明亮的读下图,完成3~4题。

3.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地面辐射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5.在以下有关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厚度越大B.大气密度愈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也愈大C.大气透明度愈大,太阳辐射愈弱D.太阳高度角愈小,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愈少【能力提升】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

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 A.作物品种 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 D.地形7.不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天气严寒 B.地面辐射强C.微风 D.大气逆辐射强8.上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

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10.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关于两地受热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④大小有关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①大小有关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③大小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②大小有关1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

精品【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3《大气环境(1)》同步练习及答案

精品【湘教版】地理必修一:2.3《大气环境(1)》同步练习及答案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2019.5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第1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基础自测]读图L2­1­1,回答1~2题。

图L2­1­11.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与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3.“玉兔号”是我国首辆月球车。

“玉兔号”在月球上面临复杂的环境,下列关于其面临的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长夜 B.小温差 C.强辐射 D.高真空4.图L2­1­2中,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是( )A B C D图L2­1­25. 图L2­1­3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 )图L2­1­3A. a、b、c、dB. a、b、d、cC. b、a、d、cD. c、b、a、d6.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 BC D图L2­1­4[能力提升]图L2­1­5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

读图完成7~8题。

图L2­1­57.如果②地云量增多,则A2与D2的变化表现为( )A.两者均增大B.两者均减小C.前者减小,后者增大D.前者增大,后者减小8.比较①②两地热力状况,可知( )A.A1>A2 B.B1>B2 C.C1<C2 D.D1>D2图L2­1­6为吉林省东部山区 P 村庄某时刻等压面示意图。

湘教版地理必修1大气环境同步测试

湘教版地理必修1大气环境同步测试

第三节 大气环境课时一一、 单项选择题气球作为一种简易、实用的探空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回答1—2题。

1.同样体积、重量的气球在不同地区进行释放,升空最快的是 ( )A .赤道附近地区B .中纬度地区C .高纬度地区D .极地地区2.如果氢气球充气时接近饱和状态,升空后不久便会爆裂,主要原因是 ( ) A .由于升空后气温降低,气球收缩而破裂B .由于升空后气温升高,气球膨胀而破裂C .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降低,氢气球膨胀而破裂D .由于升空后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氢气球因外界压力太大而破裂3. 、一天中,近地面最高气温出现在( )A .太阳高度角最大时 B.太阳辐射强度最大时C .地面辐射强度最大时 D.大气辐射强度最大时4.某地区夏季近地面气温为22℃,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2km ,此时对流层顶部的气温( )A .-9.4℃B .-72℃C .-50℃D .-34℃图2—1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5—8题。

5.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度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6.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 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A .①B .②C .④D .⑤7.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 )A .①B .②C .③D .④8.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

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A .①B .②C .④D .⑤9、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是因为:( )A 、近地面高纬度气压高,低纬度气压低B 、近地面温度,低纬高,高纬度低C 、水气含量低纬度高,高纬度低D 、高空气温低纬度低,高纬度高10、300km 以上的大气层气温高达1000摄氏度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烧毁,主要因为:( )A 、卫星是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B 、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C 、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很有限D 、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11、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是因为:( )。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3大气环境 同步测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2.3大气环境 同步测试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图甲表示某地域某时辰的气压情势散布图,图乙是图甲中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

在图甲所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以下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天气状况,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①地受高压脊控制B. ②地风速比①地大C. ③地有暖锋移来,云层较厚D. ④地吹偏南风,正值降水天气2.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防止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率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扑灭了柴草…〞结合图中大气受热进程表示图回答下题.〔1〕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 阴沉的天空出现湛蓝色是大气对a的散射作用C.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有关〔2〕朱开山一家熄灭柴草进攻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 增强a辐射B. 增强b辐射C. 增强c辐射D. 改动b的辐射方向3.中央电视台〝天气预告〞栏目说,华北地域的降水有〝七下八上〞的说法,据此判别以下各题。

〔1〕〝七下八上〞的含义是指华北地域的降水多发作在〔〕A. 每天七、八点钟的时分B. 每年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C. 每月的七、八日前后D. 年降水量在700~800mm之间〔2〕出现上述状况的缘由主要是〔〕A. 地形雨所致B. 台风的影响C. 受高压控制的结果D. 锋面的影响4.读大气受热进程图。

迷信家发现,随着大气层中的浮质和其他微粒添加,近几十年来,抵达地球的阳光量增加了10%,地球正在〝变暗〞。

以下图中与〝地球变暗〞有关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 ①B. ②C. ③D. ④5.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表示图〞,剖析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甲点位于30°N左近B. 乙点位于30°N左近C. ①是冷性气流D. ②盛行西南风6.以下四幅〝海陆风表示图〞中,表示近空中大气运动正确方向的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7.水量盈余率是权衡水库蓄水质变化的重要目的(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以下图为某区域略图,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

高中地理2.3大气环境同步训练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2.3大气环境同步训练湘教版必修1

第三节大气环境1.诗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的是( )A.平流层大气的逆温现象B.对流层大气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C.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D.海拔越高,气压越高,到达的地面辐射越少解析:“高处不胜寒”是关键信息,体现了对流层大气垂直方向上气温递减的现象。

答案:B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得越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太阳辐射强度越大。

读图,完成第2~3题。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 )A.甲地、乙地B.乙地、丙地C.丙地、丁地D.甲地、丁地3.产生乙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天空多云B.天空晴朗C.地势较低D.地势平坦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该坐标图纵坐标表示太阳辐射强度,越向上表示太阳辐射强度越大;横坐标表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的长短,越向右表示经过的大气路程越长。

由此可以判断甲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强,丁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弱。

第3题,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越长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大,而乙地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较短但太阳辐射较弱的原因可能是该地多云天气较多。

答案:2.D 3.A读图,完成第4~5题。

4.若此图为夜晚的海陆间热力环流图,则( )A.a为海洋B.b为陆地C.①为冬季风D.①为陆风5.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b、c、d对应的等压面分布(示意)不正确的是( )解析:第4题,根据热胀上升、冷却下沉和水平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原则,结合图中热力环流方向,a、b两处相比,a处气温低,气压高,b处气温高,气压低;题干中“夜晚热力环流”是题眼,据此可以判断a为陆地,b为海洋,①为陆风。

第5题,结合气压值与等压面弯曲呈正相关,确定d处为低压,等压面应该向下弯曲。

答案:4.D 5.D下图示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某时的气压系统。

该气压系统以每天12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

据此完成第6~7题。

6.24小时后甲地主要吹(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7.30~48小时,甲地可能经历( )A.持续晴朗高温天气B.连绵阴雨天气C.强对流降雨天气D.沙尘暴天气解析:第6题,该气压系统每天向东移动120千米,因此图中甲地以西120千米的天气系统在24小时以后移动到甲地,根据指向标可以看出,此时甲地的位置在高压西侧。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大气环流与气候基础训练试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大气环流与气候基础训练试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大气环流与气候基础训练题班级:姓名:得分:整洁:下图为全球降水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②处降水偏少的原因是( )A.多上升气流B.多下沉气流 C.多气旋控制 D.寒流影响2.图中③处的盛行风向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D.东南风研究发现,珊瑚礁形态受盛行风影响。

下图示意某海域珊瑚礁群岛的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有关影响珊瑚礁形成因素的判断,最合理的是( )A.珊瑚礁的走向大致与盛行风向接近B.珊瑚礁沿低频风向方向向两端延伸C.风浪可能扼制了珊瑚虫的生长繁殖D.珊瑚礁走向主要受地壳水平运动影响4.根据风向判断,该珊瑚礁群岛分布的海域最可能是( )A.红海B.加勒比海C.黄海D.孟加拉湾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凉,降水均匀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温,干湿分明6.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地形D.纬度位置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7~8题。

7.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8.甲、乙两地气温数值大小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洋流 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 D.地形和纬度下图为某季节32°N纬线上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单位:hPa)。

据此完成9~10题。

9.此月份最可能为( )A.1月 B.4月 C.7月D.10月10.下列四地中不可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且天气相对凉爽的是( )A.P地 B.Q地 C.M地D.N地下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2016-2017学年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第2章第3节大气环境 含解析 精品

2016-2017学年高一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同步训练:第2章第3节大气环境 含解析 精品

湘教版地理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下图为“大气环流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处气温比G高B、E处气压比H处低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G是市区,H是郊区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G是陆地,H是海洋2、下列地区中,降水量较多的是()A、山地迎风坡B、山地背风坡C、两极地区D、大陆内部3、下列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气旋状况的是()A、B、C、D、4、下列有关气旋、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旋在北半球是低气压,在南半球是高气压B、气旋的气流都是逆时针方向由四周流向中心C、在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多为炎热晴朗干燥D、在气旋影响下多为阴雨天气5、下列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A、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B、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C、冷锋过境时,肯定有大风和雨雪天气D、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6、读“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H代表高压,A,B,C,D四处风向箭头画法正确的是()A、A处B、B处C、C处D、D处7、下图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①>②8、下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A、B、C、D、9、广东沿海地区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某些时段,室内的墙壁、地面会出现“冒水”现象,人们称之为“回南天”。

“回南天”的形成原因是()A、暖湿气流侵入B、寒潮过境C、台风即将来临D、冷空气南下10、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是下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的结果()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11、下图中表示的大气运动正确的是(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A、①B、②C、③D、④12、下图中各点之间的气压关系正确的是()①A点比B点气压低②B点比D点气压高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④C点比D点气压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A、B、C、D、14、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含量变化表,这些气体的共同性质是()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15、对下图所示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A、受其控制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B、其为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C、南极的极地东风带与其旋转方向一致D、为澳大利亚附近海域的热带气旋16、造成我国“一场春雨一场暖”现象的天气系统是下列四幅图中的()A、B、C、D、17、图中A,B,C,D处于同一纬度,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A处B、B处C、C处D、D处18、气流处于上升状态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热带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二、判断题19、高处不胜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处大气稀薄,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2019-2020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练习:2.3 大气环境

2019-2020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练习:2.3 大气环境

第三节大气环境第1课时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②纬度越高,对流层厚度越大③飞机、卫星等主要在这一层飞行④这一层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地面⑤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所以空气对流运动旺盛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D.④⑤读图L2-3-1,回答2~3题。

①②③④图L2-3-12.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四地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①B.②C.③D.④3.同纬度的②地与③地相比,②地( )A.冬季气温较低B.夏季气温较高C.气温年较差小D.气温年较差大4.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A.空气中的水汽多B.太阳辐射弱C.地面辐射弱D.大气逆辐射弱图L2-3-2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

完成5~7题。

图L2-3-25.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①B.②C.③D.④6.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哪一因素的影响( )A.①B.②C.③D.④7.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8.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L2-3-3),大气中( )图L2-3-3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读图L2-3-4,回答9~10题。

图L2-3-49.能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10.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I层顶部B.Ⅱ层底部C.Ⅱ层中部D.Ⅲ层11.东京飞往圣弗朗西斯科的班机,航行在8000米的高空,突遇雷暴天气,下列几种应急措施中最可行的是( )A.迅速着陆B.保持原高度C.降低飞行高度D.拉升至本航线的上限高度11千米读下面大气受热过程图(图L2-3-5),回答12~14题。

图L2-3-512.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 )A.①→②→③B.①→④→②C.②→③→④D.③→④→②13.影响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的是箭头( )A.①B.②C.③D.④14.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其中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①辐射少B.大气吸收②辐射少C.地面吸收③辐射少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读图L2-3-6,完成15~16题。

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对应学生用书第28页)如图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气候,气候特征是。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属于冬雨夏干气候的地区是,其形成原因是。

(3)D处常年受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类型的代表字母联系起来:①( ) ②( ) ③( )答案:(1)温带季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2)B C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3)大陆干燥少雨(4)C B A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影响气候的形成因素1、2、4、5、8、14世界气候分布10、13、15气候特点8、11、12、14气候类型的判读3、6、7、9、13、14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8~29页)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1~2题: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解析:1.B 2.B 第1题,根据海拔高而气温低这一规律作出判断。

第2题,7月份,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部分地区受山地影响,气温有变化。

(2010年江阴模拟)我国海拔在180~600米的某地,分布在梯田的各级台地间的成排竹子,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固水能力,并提高农业生产力。

据此并读图,回答第3题:3.此地区气候可能为(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解析:C 竹子主要生长在亚热带地区。

(2011年天水检测)读“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4~6题:4.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5.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 )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6.下列各图与上图中P点气候特征相匹配的是( )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解析:4.D 5.B 6.C 第4题,甲图所示气压带南移,30°~40°盛行西南风,温和多雨。

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同步检测 湘教版必修1

第三节大气环境一、单项选择题(2011·武汉高一12月)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

结合下面实验完成1~2题。

1.图中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B.12℃C.10℃D.8℃【解析】透明玻璃瓶可以使太阳辐射入内,而阻止热量散失,从而使温度升高。

【答案】 B2.高原地区温度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少所导致的(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差,导致温度低。

【答案】 C(2011·长春高一12月联考)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探究性学习。

下图是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

据此回答3~4题。

3.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霜期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地形D.植被4.有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气温日较差小B.地面辐射强C.风力强劲D.大气逆辐射强【解析】读图可知,东部地区霜期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主要影响因素为气温;地面辐射强,地面降温快,有利于霜冻的发生。

【答案】 3.A 4.B(2011·合肥高一12月)读合肥市热岛示意图,完成5~6题。

5.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

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北风D.西南风【解析】近地面,城市内部因热岛效应形成热低压,风由乡村吹向城市,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

【答案】 A6.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竖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解析】N地的气温比周围高,等温面应向上凸出。

气压比周围低,等压面向下凸出。

【答案】 A(2011·天津高一11月)下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B.受强冷空气的影响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D.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解析】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图中亚欧大陆内部为高压所控制,且大陆东部盛行冬季风,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大气环境练习题(1)

湖南省 湘教版 地理必修一 大气环境练习题(1)

大气环境(1)基础演练一、选择题1.一架飞机从赤道飞往北极,一直保持在12千米的高度,这架飞机是从( )A.对流层飞往对流层B.对流层飞往平流层C.平流层飞往对流层D.平流层飞往平流层2.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B.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大气逆辐射作用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空气中的水汽多3.各国交通部门都规定“红灯停,绿灯行”,其科学依据是( )A.与大气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散射有关B.与大气逆辐射有关C.与大气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有关D.与大气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有关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4~6题。

4.图中表示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5.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6.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A.增强①辐射B.增强②辐射C.增强③辐射D.增强④辐射下图为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一次强烈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上图中( )A.b增强B.d增强C.e增强D.c增强(2)图中b的值在赤道小于北回归线附近是因为(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比北回归线附近小B.赤道上b经过大气路程比北回归线附近长C.赤道地区的云雨天气比北回归线附近多D.赤道上的白昼时间比北回归线附近长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是( )A.①B.②C.③D.④8.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因为( )A.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①弱B.白天地面吸收强,夜晚②弱C.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③弱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④弱二、非选择题9.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天气系统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天气系统每课一练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2.3 大气环境天气系统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一、单项选择题1.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点的连线。

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解析:这里的四幅图,它们的比例尺都是一样的,A、B两图等压线数值的差值是一样的,二者比较,B图中P点位于等压线密集处,因此B图中P点风力较大;同理C、D两图相比较,C图中P点的风力较大;这样排除A、D选项,B、C两图相比,图幅比例尺相同,而它们等压线的差值不同,气压差值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C读下面四幅天气系统图,回答2~3题。

2.图中能表示我国北方暴雨的是( )A.甲 B.乙C.丙D.丁3.图中能表示“一场春雨,一场暖”的天气系统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2~3. 解析:图中天气系统分别代表:甲为冷锋,乙为暖锋,丙为气旋(或对流雨),丁为准静止锋。

我国北方的暴雨与冷锋活动有关。

“一场春雨,一场暖”与暖锋活动有关。

答案:2. A 3. B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4~5题。

4. 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 M地B. N地C. P地D. Q地5.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 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4~5.解析:第4题,四地中,P地气压低,其他三地气压较高,因此P地气流以上升为主,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第5题,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时,结合M地所处位置分析,此时蒙古高压势力最强盛,为北半球冬季,因此D项正确。

答案:4.C 5.D读某日08时地面天气图(下图)和文字信息,回答6~7题。

某气象小组学生探讨天气图中a→b天气的空间变化。

6. 在学生绘制的图中,接近a→b天气实际状况的是( )台风是形成于热带洋面,发展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可给所经过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高中地理 《大气环境》练习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大气环境》练习 湘教版必修1

大气环境同步练习1下列现象反映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何种作用①菲律宾皮纳图勃火山喷发时,火山灰笼罩了整个马尼拉城,白天宛如黑夜,出门打手电②南极臭氧空洞扩大了阿根廷的火地岛,政府要求岛上居民出门必须戴墨镜和遮阳帽③在日出之前天空就已经明亮了,而日落之后天空尚未黑暗()④南京城的空气质量较差,白天晴朗的时候,天空大多时间是灰白色的()答案:①反射②吸收③散射④散射2关于对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云雨雪等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②纬度越高对流层厚度越大③飞机、卫星等航天器主要在这一层飞行④这一层的能量主要升,所以空气对流运动旺盛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D.①⑤答案:B3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A、B、C、D四种情况中,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的烟囱烟尘扩散的是……………………………………………………………()解析:随高度升高,气温降低则大气对流旺盛,利于烟尘扩散;若出现逆温现象则不利于烟尘扩散。

答案:C4大气能对地面产生保温作用,是因为……………………………………………()A.大气能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B.大气逆辐射能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C.大气通过反射、吸收、散射把太阳辐射传给地面D.臭氧层大量吸收紫外线,并把吸收的热量传给地面答案:B5在晴朗的冬夜,农民用熏烟的方法防止霜冻,是因为…………………………()A.烟雾能将地面辐射反射回地面B.烟雾能将地面辐射散射回地面C.烟雾能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D.烟雾能使地面和近地面大气加热增温答案:B6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值出现在……………………………………………()A.青藏高原B.刚果盆地中部C.撒哈拉沙漠中部D.亚马孙平原中部答案:B7读下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A.图中4点气压:A>B>C>DB.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C.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D.A、B、C、D之间没有可能形成热力环流解析:近地面等压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是相反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一)同步练习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读图,回答1~3题。

1.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A. 箭头a表示的辐射B. 箭头b表示的辐射C. 箭头c表示的辐射D. 箭头d表示的辐射2. 当大气中的云量或水汽含量增加时()①箭头f可能增强②箭头e可能增强③箭头c可能增强④箭头a可能减弱A. 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晚秋晴朗的夜晚,箭头b减弱,霜冻出现机会多B. 人造烟雾使箭头c增强,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C. 月球因箭头c、f、d减弱,故昼夜温差大D. 大气对箭头a和b几乎是透明的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15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据此完成4~5题。

4.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 大气的温室效应B. 大气的热力运动C.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5. 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A. 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 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 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 大气辐射强弱差异下图为“地球大气的垂直分层图(部分)”。

读图回答6~8题。

6. 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图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7. 影响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地面辐射B. CO气体2C. 臭氧气体D. 人类活动8. 有关该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B. 天气晴朗,对流旺盛,有利于高空飞行C. 上部冷下部热,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D. 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左右*9.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箭头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________作用。

(2)图中箭头②说明大气对地面具有________作用。

(3)图A比无云时大气温度较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B比无云时大气温度较_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不同纬度地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不同,图乙表示不同的________角的地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

(2)从两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角越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的大气路径越________,被大气削弱得越________,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________,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在AB和AC两地区,太阳高度角________的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3)AB和AC地区地面辐射较强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4)根据上面分析问题的角度,在南极极昼时期对其进行科学考察,为什么仍然很寒冷?大气的受热过程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 C 解析:箭头a表示太阳辐射;b表示地面辐射;c表示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

2. C 解析:当大气中云量或水汽含量增加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f)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减少,从而使地面辐射(e)也减少,大气逆辐射(c)会增强。

3. B 解析:在晚秋晴朗的夜晚,箭头b(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能量多,使气温降低,霜冻出现机会增多;人造烟雾吸收地面辐射,使箭头c(大气逆辐射)增强,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故白天太阳辐射全部到达月球表面,使温度升高,夜晚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地面辐射全部射向宇宙空间,使夜晚温度很低,昼夜温差大;大气对a(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4. D5. B 解析:甲底部放一层土,模拟的是地面的状况,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升温,产生地面辐射,又被大气吸收,使大气升温,故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6. A 解析:由图中纵坐标可知,该大气层为平流层。

平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增高而递增,最高温度约为0℃,故①正确。

7. C 解析:平流层中22—27千米处有臭氧层存在,臭氧吸收紫外线从而使温度升高。

8. D 解析:电离层分布于高层大气中;该层天气晴朗,上部热下部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高空飞行;顶部与底部的气温相差约50℃左右。

9. (1)反射(2)保温(3)低云层的反射作用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4)高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加强解析:(1)箭头①表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2)箭头②表示大气逆辐射,即夜晚云层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白天,云层的反射作用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故多云的天气白天温度较低;(4)夜晚,云层吸收地面辐射,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加强,故多云的夜晚温度较高。

10. (1)太阳高度(2)短少多大(3)AB AB地区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多,地面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4)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极圈出现极昼,但该地的太阳高度角很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较长,被大气削弱得多,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解析:(1)图乙中太阳高度角不同,直射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斜射时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2)由图可直接判读;(3)太阳高度越大,等量的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面积越小,光热越集中,地面辐射越强;(4)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南极圈出现极昼,但该地的太阳高度角很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较长,被大气削弱得多,最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

热力环流同步练习(答题时间:30分钟)*1. 读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A. 图中四点气压:C>B>A>DB. 高空中空气由D处流向B处C. 近地面A处温度高于C处D. A、B、C、D之间不可能形成热力环流2.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3. 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分布状态图相符的是()A. AB. BC. CD. D读“北半球某地(50°N)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4~5题。

*4. 甲、乙、丙、丁四地气压最高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5. 若甲、乙两地各有一个火电站,向大气中排放的废气量相等。

此时,近地面大气污染较重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下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

据图回答6~7题。

6.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A. 丙处气压比甲处高B. 甲处气温比乙处高C. 丙处气压比丁处低D. 甲处气温比丙处低7. 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A. 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B. 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C. 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D. 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8. 下面三幅“常见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 只有①图正确B. 只有②图正确C. 只有③图正确D. 以上都正确9.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①中,甲地空气________(“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压________(“高于”或“低于”)乙地。

(2)请在图①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

(3)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__________(“白天”或“夜间”)。

(4)热力环流是由地面_______________不均形成的。

**10. 下图是“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2)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_地,空气_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_地,空气________。

(3)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__,说明判断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_(“白天”或“夜间”)。

热力环流同步练习参考答案1. C 解析:近地面等压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是相反的。

可先补画出近地面等压面弯曲状况,A处为低压,C处为高压;近地面的气压值大于高空的气压值。

故四点气压由高到低排序为C>A>B>D,并可据此判断各选项。

2. B 解析:白天,陆地吸热快,空气上升形成低压,海边应吹海风;夜晚,山坡气温下降快,形成高压,空气由山坡流向谷地。

城市热岛效应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空气受热做上升运动,近地面形成低压。

3. B 解析:由图二可知,甲处为高压,是气流下沉所致;乙处为低压,为气流上升所致,故该地热力环流为逆时针方向。

4. B 解析:图中为近地面的气压状况,乙处等压面向上弯曲,说明其为高压。

5. C 解析:甲处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利于废气的扩散。

乙处为高压,说明此处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从乙向丙流动,使丙处污染严重。

6. B 解析:由图可知,该热力环流呈顺时针方向。

甲处为受热上升的气流,形成低压;乙处为冷却下沉的气流,形成高压;高空中气压状况和近地面相反,故四地的气压状况为:乙>甲>丙>丁。

7. B 解析:亚洲东部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乙处为海洋,甲处为陆地;夏季海洋上盛行下沉气流,故多晴朗天气;①气流从陆地吹向海洋,③气流从海洋吹向陆地,故③更湿润;④气流表示的是近地面与高空之间的气流状况。

8. B 解析:夜晚,山坡降温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吹山风,①错;夜晚,陆地降温快,盛行下沉气流,吹陆风,②正确;夜晚,市区的温度比郊区高,市区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的风从郊区吹向市区,③错。

9. (1)上升;低于(2)箭头向下(3)夜间(4)冷热解析:由图中箭头指向可知甲地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乙地空气下沉,形成高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