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认识线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认识线段》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认识线段》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认识线段》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线段的特点,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线段的存在,从而引出线段的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线段的特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见过各种各样的线段,对于线段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线段的定义和特点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线段的特点。
2.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倾听、表达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认识线段的特点,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线段的特点和测量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直尺、线段模型等教具。
2.准备线段测量游戏道具。
3.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线段图片,如电线、尺子等,引导学生关注线段。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线段?线段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线段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线段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线段。
然后进行线段测量实践活动,教师示范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并讲解测量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线段测量实践活动,每组选一个线段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测量方法不当的地方。
4. 巩固(5分钟)教师线段测量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巩固线段的测量方法。
比赛结束后,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收获?线段测量时要注意什么?”5.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线段有哪些应用场景?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1课《认识线段》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1课《认识线段》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量一量、画一画的操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中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线段的特点,从而引出线段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线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如直线、曲线等。
但是,对于线段的定义、特点以及如何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等,学生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段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知道线段的特征。
2.学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量一量、画一画的操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定义和特点,学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线段的特征,能够用直尺准确地量出线段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线段的特点,引出线段的概念。
2.直观演示法:利用直观的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线段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线段的概念。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直尺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绳子、彩纸、画笔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把直尺、一张纸。
3.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线段的概念和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线段图片,如尺子、电线、道路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引出线段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线段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线段的概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线段的认知,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等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对长度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善于观察,喜欢动手操作。
但他们对线段的定义及特点可能还不太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线段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线段的含义,认识线段的特征。
2.培养学生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2.难点:让学生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长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发学生对线段的认知。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测量线段长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绳子、图片等。
2.学具:每人一把直尺,几根不同长度的绳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线段,激发学生对线段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揭示线段的定义,讲解线段的特点。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直尺去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进一步理解线段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测量对方绳子的长度,并记录在纸上。
在此基础上,教师选取几组长度不同的绳子,让学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线段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线段。
同时,让学生尝试用线段拼出不同的图形,进一步巩固线段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线段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线段的用途。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线段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线段》知识讲解 画线段的方法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
-打印版 1 画线段的方法
问题导入 怎样画线段?
方法一 (1)先画一个端点;(2)再画一段直直的线;(3)最后画另一个端点。
方法二 先画一段直直的线,再画两个端点。
归纳总结
画线段可以先画一个端点,再由这个端点引出一条线,最后画上另一个端点;也可以先画一条线,再画上两个端点。
误区警示
【误区】下图中(①③)是线段。
错解分析 此题错在没有掌握线段的基本特征,线段不但是直的,而且要有两个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不能称为线段。
正确解答 ③
温馨提示
判断是否是线段时,一定要满足两个条件:(1)直的;(2)
有两个端点。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使用线段的概念描述物体的长度;2.能够理解和运用线段的基本性质;3.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长度计算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线段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长度计算问题;3.能够理解线段的标示方法和表示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讨论该图片中的线段有多长,如何计算长度。
引出线段的概念,并向学生介绍线段的基本性质。
2. 线段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教师向学生介绍线段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线段是两个端点之间的连线,有确定的长度和方向。
学生通过讨论、观察、找规律等方式加深对线段的概念和基本性质的理解。
3. 线段的标示和表示方法教师向学生介绍线段的标示和表示方法:用字母表示线段时,通常用一条小线在字母上面表示长度;用图形表示线段时,通常把线段用一条斜杠线表示。
教师通过练习和讲解加深学生对线段表示方法的理解。
4. 练习和巩固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线段的长度来解决问题。
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线段的基本性质和表示方法来解决问题。
5. 总结和归纳教师向学生总结和归纳线段的概念、基本性质、表示方法和使用方法,并让学生思考线段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反思此次教学通过引入图片、讨论、练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线段的概念、基本性质、表示方法和使用方法。
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线段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使用方法不够熟练等。
后续教学中应多加强针对性的练习和巩固。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认识线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认识线段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认识线段,掌握线段的基本概念,加强线段长度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认识线段的基本概念。
2.能够通过比较线段的长度大小,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3.加深学生对于线段长度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基本概念,对比不同长度的线段,加强线段长度概念。
四、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长度的抽象性,理解线段长度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准备线段模型、线段图形、线段长度的比较方法等物品。
2. 导入新知•老师出示线段模型,让学生观察、尝试摸索;介绍线段,讲解线段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老师出示线段图形,让学生理解图形中表达的线段长度。
•老师出示线段长度的比较方法,让学生尝试学习比较两个线段长度的方法,加深理解线段长度。
•老师提问,让学生回答:–线段有哪些基本要素?–什么是线段长度?3. 讲解练习•老师出示两个线段,让学生进行比较,练习线段长度的比较,并口头表达出线段长度的大小。
•老师出示三个线段,让学生将它们进行大小排序。
•老师出示点的坐标,让学生计算出其对应线段的长度。
4. 讲解概括•老师总结本节课介绍的线段的基本概念、线段长度的比较方法等,进行简单的概括。
六、教学评价1.教学测试•老师出示两个线段,让学生进行比较,口头表达出线段长度的大小。
2. 评价方法•老师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听取学生的口述。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基本概念,通过比较线段长度大小,加强线段长度的概念。
通过开设多个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线段的比较方法,并掌握比较线段长度的技巧。
尽管许多学生在开始时对线段概念存在一定的抽象性认知难度,但通过讲解和实际操练,学生逐渐理解并掌握了算出线段长度的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或者案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线段长度的概念。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线段的条数并会画线段。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思考、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乐于学习,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线绳、直尺或其他可画线段的工具、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线段(一)、感受线段的“直”1、(课件出示鸟巢图)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是啊,这是鸟巢,今年暑假,在这里隆重的举行了第29届奥运会。
看!100米的赛场上,运动员们争分夺秒、奋力拼搏。
2、(课件出示跑道图)这是100米跑道,这两条分道线有什么不一样呢?是啊,这条是直的。
(板书:直)3、(课件出示毛线图)那你们看,这条毛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你能想个办法让这条毛线变直吗?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毛线试一试。
(指名前)你是怎样让它变直的呢?4、(课件出示拉线图)是啊,我们捏住线的两段,把它拉紧了,线就直了。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读两遍。
(二)、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1、(演示)我想请位小朋友来摸一摸这条线段是从哪儿到哪儿?(指名摸)老师两手捏的这个地方是线的哪儿?线的两头也叫两端,(出示端点)在数学上把它们叫做端点。
(板书:端点)读两遍。
那线段有几个端点呢?(板书:2个)(三)、认识线段的示意图(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
(师画线段图)用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两个端点、直的。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线段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线段(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线段的定义,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并能识别线段的特征。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提高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线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线段的定义及其特征2. 线段的画法3. 线段的测量4. 线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线段的定义、特征及画法。
2. 教学难点:线段的测量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粉笔、黑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尺、彩笔、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线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线段的定义及其特征(2)线段的画法(3)线段的测量(4)线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线段的定义:有两个端点,是直线的一部分。
2. 线段的特征:有限长,可以测量。
3. 线段的画法:使用直尺,连接两个端点。
4. 线段的测量:使用直尺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取线段的长度。
5. 线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测量物体长度、划分空间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画出给定长度的线段,并测量线段长度。
2. 提高题:运用线段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探讨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线段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否能够准确描述线段的特征。
2. 学生在画线段、测量线段方面的操作能力,是否熟练掌握相关技巧。
3. 学生对线段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了解,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线段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及课堂氛围的调动情况。
5.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适用性,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线段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应用,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能正确地表示线段,并了解线段的简单应用。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线段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对各种线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线段的定义、特征和表示方法,他们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对线段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定义、特征和表示方法,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能正确地表示线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定义、特征和表示方法,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
2.难点:让学生理解线段的特征,并能灵活运用线段的表示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线段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动画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线段的特征。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线段,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培养他们的交流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线段模型、动画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各种线段的图片,如尺子、电话线、电线等,引导学生关注线段。
然后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线段?线段有什么特征?”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动画课件,展示线段的定义和特征,同时讲解线段的表示方法。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 认识线段
第1课时 认识线段
义务教育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外婆家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直尺、课本的每条边都可以看成线段。
还有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把正方形纸对折:
折痕也可以看成是线段。
你知道线段有什么特征吗?
直的;
有两个端点;
有长的,有短的。
可以沿着直尺的边画线段。
画出来的线段是直的;
画出线段的端点。
1.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2.每个图形各由几条线段围成?填在( )里。
3
4
5
3.用直尺把下面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4 . 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
能画几条线段?画出的是什么图形?源自.在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能画几条?
6条
认识线段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认识线段》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认识线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发现线段的特征,从而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长度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和区分线段、射线和直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线段的认识,并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线段的特征,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2.教学难点:学生对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分,以及理解线段的两个端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直尺、绳子等教具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线段,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线段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特点。
3.学生操作:学生用直尺和绳子自己动手测量线段的长度,体会线段的两个端点。
4.交流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讨论线段的特征。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线段的特征,强调线段的两个端点。
6.巩固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加深对线段的理解。
7.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线段的特征和测量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线段的特点。
可以设计如下:线段的特征:1.线段有两个端点2.线段是有限长的3.线段可以测量长度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线段》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认识线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并能够测量线段的长度。
内容呈现方式生动活泼,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利于学生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对于线段的特征和画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探索线段的特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能够测量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线段的特征,学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能够测量线段的长度。
2.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的方法,以及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板等教学辅助工具,以直观演示、生动讲解、互动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线段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线段的特征: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线段的特征,总结出线段的定义和特点。
3.学习画线段:教师示范用直尺和三角板画线段的方法,学生跟随练习,掌握画线段的基本技巧。
4.测量线段长度:学生分组进行线段测量比赛,巩固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6.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线段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线段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线段,理解线段的特点,从而掌握线段的基本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线段的经验,他们对线段有一定的感知。
但学生对线段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知线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线段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线段的概念,了解线段的特点,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的概念和特点,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理解线段的两个端点,以及如何用直尺准确地测量线段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和理解线段。
2.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线段的特点。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线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线段模型、图片等。
2.学具:每人一把直尺,若干根不同长度的线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线段,让学生初步感知线段。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在哪里见过线段?线段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和模型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线段的特点。
同时,教师讲解线段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线段的两个端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及教学反思(市级赛课一等奖)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教案及教学反思(市级赛课一等奖)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线段》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线段,体验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线段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此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线段,掌握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线段的含义,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体验线段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线段,体验线段的特征。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
3.交流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线段模型、课件等。
2.学具:每人一份线段模型、直尺、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线段,如尺子、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线段的特征。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线段的概念,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内容做好铺垫。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线段模型,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的长度和方向。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线段有长短、方向之分。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演示,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让学生初步学会测量方法。
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定一个线段模型,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纸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小结
线段的特点
认识线段
学会了吗?
找线段 画线段
谢谢聆听
THANKS FOR LISTENING
思考
你能把弯线变直吗?
发现
端点
线段
端点
线段特征: 直直的
有两个端点
像这样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的平面 图形就是线段。
判一判
1•下面哪些是线段?是线段的在( ) 里画“√”。
( ) ( √ ) ( ) (√ )
找一找
周围物体中哪里有线段?
思考
线段可以量吗?
我会测量
把尺子的“0”刻 度对准线段左端
苏 教版 小学
张红莲
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
观察、感知线段及其特征,初步认 识线段,会判断线段;
通过实践活动,会用刻度尺量线段 的长度,会按要求的长度画线段
我会分类
Status In The Tutorial
弯的 直的
我会分类
Status In The Tutorial
右端对着几厘米 就是几厘米
量一量
画一画
请画出一条比5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5+3=8(厘米)
画线段儿歌
左手压尺用点力 右手握笔轻轻移 画上端点别忘记
线段 特点
线段特点
1、 直直的
2、 有两个端点
3、 线段有有长有短,都是可以测量的
连接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呢?
连接两点之间只能画一条线段
你能画几条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