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煌常用方打印版

合集下载

【黄煌:十大类方

【黄煌:十大类方

【黄煌:十大类方1.桂枝类方:白面书生桂枝舌,体瘦腹拘汗自得;皮疾心痹悸上冲,多风多热痛肢节。

小建中汤治疗虚劳腹中痛,改善体质。

余常用于小儿体弱、不明原因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下午夜晚加重、夜间尿床、易鼻腔出血。

是瘦弱儿童的调体方。

习惯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感冒,是受到了江尔逊老先生的弟子余国俊《我的中医之路》里面有关此方,治疗虚人感冒的论述2.麻黄类方:矿工无汗吃麻黄,体壮干粗冷热强;喘咳黄肿头身痛,多寒多湿尿不长。

3.柴胡类方:胸胁苦满柴胡带,寒热往来经痛块;气滞血瘀多谋略,面黄肌瘦灰尘在。

1、大柴胡汤体质:性格偏内向。

情绪易紧张、焦虑,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感受性强而适应性差,其人痛阈低,睡眠、饮食、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而波动大。

肌肉易于紧张,肩颈部常有酸重、拘挛感。

体格壮实、颈部粗短、上腹角宽。

皮肤干燥、肌肉坚紧。

方脸阔嘴、唇厚暗红、肤色偏黑。

2、大柴胡汤腹证:不拘胖瘦,心下及胁下腹肌紧绷。

压之深部均有抵抗感且不适疼痛。

肥胖者腹部厚实腹肌不松软,瘦者腹肌紧张。

“柴胡体质”常用的方剂有小柴胡汤,四塑散,大柴胡汤,柴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逍遥散,补中益气汤等。

大柴胡汤体质体格壮实,多伴有嗳气、恶心或呕吐、便秘。

临证常与桂枝茯苓丸、桅子厚朴汤、半夏厚朴汤合用。

见脸红、小腿皮肤干燥、舌暗合用桂枝茯苓丸,见焦虑腹胀合用桅子厚朴汤,见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

小柴胡汤体质其人多瘦,两腮无肉,肌肉坚紧,表情抑郁。

临证常与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当归芍药散、四物汤合用。

见自汗、鼻塞、腹痛、关节酸痛合用桂枝汤,见痰多、咽喉异物感、咳喇合用半夏厚朴汤,见脸黄无光泽、轻微浮肿貌合用当归芍药散,见贫血貌、脸色偏黑无光泽合用四物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体质中等偏瘦,介于小柴胡体质与四逆散体质之间,多表现为精神神经症状,尢其是脐腹动悸、易惊者。

常合用桅子厚朴汤。

柴胡桂枝干姜汤体质面色多黄或白,常自诉对温度反应敏感,多有冷感,易疲劳,多失眠,多口干渴,舌质多湿润苔白。

黄煌经验方

黄煌经验方

黄煌经验方(2017-11-26 22:13:22)1.八味解郁汤【处方】柴胡10-12-15克、白芍10-12-15克、枳壳10-12-15克、生甘草3-6-10克、姜制半夏10-12-15克、厚朴10-12-15克、茯苓10-12-15克、苏梗10-12-15克或苏叶6-10-12克、生姜3-4-5片或干姜3-6-10克。

【煎服法】水煎,日2-3服【适用人群】患者形体大多中等或偏瘦,脸色偏黄而缺乏正常的光泽,大多血压偏低,性格内向,心情容易压抑,比较敏感,容易恶心呕吐,如刷牙时候、或看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出现恶心,易于晕车等。

容易胸闷不舒,手足常冷,咽喉异物感,容易腹胀腹痛,矢气后方觉舒适。

小腿容易抽筋,大便或干或稀不定,或头痛,或身痛而无定处。

女性有乳腺小叶增生或经前乳胀、痛经等。

舌质淡润,舌体胖大而有齿痕,舌苔白而不厚。

容易失眠、焦虑、多疑、恐惧、易惊、忧虑、抑郁、疼痛等,症状多随情绪的影响。

【适用疾病】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症、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性头痛、妇人痛经、慢性尿路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食管炎、喉源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泌尿系结石等。

【加减法】(1)如伴有心烦意乱者,加栀子(2)如伴有气上冲、舌淡润者,可加肉桂。

【注意事项】使用本方多需配合心理疏导。

2.八味除烦汤【处方】山栀子6-10-15克、黄芩6-10-15克、连翘12-15-20克、枳壳10-15-20克、姜制半夏10-15-20克、厚朴10-12-15克、茯苓10-15-20克、苏梗10-12-15克或苏叶6-10-12克、生姜3-4-5片或干姜3-6-10克【煎服法】水煎,日2-3服【适用人群】面色滋润,唇舌多红,主诉以失眠、胸闷、腹胀为多。

易急躁、焦虑、多疑多虑、易惊恐,易哄热汗出,常有夜汗,易恶心呕吐,易心慌心悸,易头胀痛,易咽喉肿痛,易小便涩痛,或有鼻钮,脉多滑数。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

黄煌教授讲座----我常用的几张经方(2008-09-02 18:49:25)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

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1.排脓散组成:枳实芍药桔梗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

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

所以可称“排痰散”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2.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治偏头痛,伴吐水者。

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

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组成:栀子厚朴枳实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专方。

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惊:做恶梦,心慌心悸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7.温胆汤组成:半夏茯苓甘草陈皮枳壳竹茹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黄煌先生经方医案(绝对学习!)

黄煌先生经方医案(绝对学习!)

黄煌先生经方医案(绝对学习!)案1 玉屏风散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过敏性鼻炎案秦某,男,56岁。

因过敏性鼻炎经常发作经病友介绍于2005年09月10日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黄师处。

当时咳嗽阵作,咽痒且咽喉疼痛、鼻干。

易流口水,血压偏高。

大便偏散,不爽,次数偏多,食欲尚可。

舌暗淡,体稍大。

其人肌肉较松弛,面黄而少光泽,容易感冒,而其鼻炎每遇风冷加重。

黄师处以玉屏风散合桂枝加葛根汤方:生黄芪30克,白术20克,防风15克,肉桂6克,桂枝6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葛根30克,生甘草3克,干姜6克,红枣20克。

一周后病人复诊说:一剂药后咳嗽即渐止,诸证皆缓,自曰基本痊愈。

血压也降低了。

不吃降压药,测得血压:140/95mmhg(原来150/95mmhg)。

大便爽,散或成行。

效不更方,现原方继续服用中。

按:咽痒且咽喉疼痛、鼻干多为风热证,常用小柴胡汤加减。

然此病人为“肌肉松弛,面黄而少光泽之尊容人”,且恶风、自汗、易感冒,大便不成形,当为玉屏风散证。

又老人体质虚弱,稍感风寒便鼻塞流涕,对风冷敏感,符合桂枝汤证,两者合方效果更好!同时本方加入葛根后还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保护大脑,稳定或降低血压。

此方体现了充分体现了经方的特色,即抓住了病中的“人”,故效如桴鼓!本案处方思路:1 黄芪体(面黄而少光泽,肌肉松弛)+ 恶风,自汗,易感冒,大便不成形,为玉屏风散证;2年老体弱,稍感风寒即鼻塞流涕,对冷风敏感,为桂枝汤证;3 葛根可以改善脑循环,降低血压。

案2 葛根芩连汤合温胆汤治味觉丧失案李某,男,70岁。

2004年12月25日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

其人体质充实。

于2004年4月因脑血栓住院治疗22天。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史及胆囊炎病史。

就诊时反应迟钝,表情呆滞,味觉丧失,食欲不振,纳谷不香。

心慌心悸,头晕头昏,容易烦躁,夜梦多。

夜间口渴,饥饿,矢气多。

脉弦,脉搏偏快108次/分。

血压偏高:180-160/90mmHg。

黄煌常用方打印版

黄煌常用方打印版

黄煌常用方打印版黄煌经方治疗高血压经验高血压→心梗塞、脑溢血(中风),若中风不死→半身不遂用中药治疗或预防高血压的优势:1.可以调整体质(中风患者大多是热性体)2.可以改善症状(如: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3.可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发展正常人血压:90~140高血压患者:95~160一、黄连解毒汤(唐朝药方,外台秘要)原方:黄连3两黄芩2两黄柏2两栀子14枚黄煌方:黄连5~10g 黄芩10~20g 黄柏5~10g 栀子6~12g 干姜3~10g 红枣10~30g (加入干姜、红枣,会比较顾胃,而且比较好吃)1. 本方多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见以下症状: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心悸、舌红口干者(烦躁、失眠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须特别关注)在张仲景眼中的黄连是“除烦药”,例如:黄连阿胶汤(主治心中烦不得卧)中,用黄连的药是最多的约60g (此烦例如为精神不集中、失眠….心中烦)而神农本草经当中,黄连为上品,功效为久服令人不忘此要方为温病学派当年的主打方没有把此方当作降压药2. 临床效果:(1) 有降压作用(2) 抗焦虑(心中烦不得卧),能改善情绪、睡眠;例如朱砂安神丸也是用黄连(3) 减缓心律(4) 对脑血管疾病不错,对出血性脑血管有防制的效果,而且能增加脑部的血流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亦有效果3.具体的体质特征:体格较强建、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口唇暗红或深红、舌质红或暗红、脉象多滑数有力、腹部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平时喜凉恶热、多梦、皮肤长有疮癠、上腹部常痞闷不适、口干、口苦、常有口舌溃疮、咽喉痛、小便黄短4. 本方用量较小,可采用胶囊内服二、三黄泻心汤(金匮)原方: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黄煌方:大黄5~12g(大便干结用生大黄,一般用制大黄) 黄连3~6g 黄芩6~20g1. 泻心汤可用于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头痛如劈开来一样),此方为古代止血方仲景书中→吐血、衂血泻心汤主之陈修园→诸方无效者,泻心汤百试百效2. 本方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服药过程中,患者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也能够下降,头痛、心悸…等也能改善黄煌经验:泻心汤配合大柴胡汤配合黄连解毒汤→来治疗些体格壮实的效果很好3. 本方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千金方→加减三黄丸→治疗男子五劳七伤….久服可以走逐奔马此方有保健作用 (三黄片)4.长期使用此方要注意体质壮实、营养状态比较好、没有明显的虚弱表现、面部暗红、腹部充实有力、食欲好、大便干结、舌质暗红,体检下来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高,有些甚至有胆囊炎、胆石症、体型偏微胖、壮者多长期服用此方一定要小腹股股的,大便不太通(如:腑实证)5.此方加减成黄连上清丸,效果也不错,主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用于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三、温胆汤(非仲景方,是宋朝时用经方加减)姜制半夏10~20g 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 枳壳6~12g 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 (二陈汤=夏陈苓草+竹茹、枳壳、干姜、红枣,仲景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和橘皮竹茹汤去掉人参)1. 本方用于临界高血压或初中期高血压并伴有失眠’多梦、易惊恐患者(1) 高血压临界或血压易波动,无心、脑、肾并发症(2) 主诉较多(头痛、头晕、失眠、多噩梦、易惊醒、有恐惧感),症状较严重(3) 患者大多为中青年,体型中等偏胖、营养状况良好、面部皮肤油腻(4) 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血压正常,到医院给医生量时血压偏高)有这四条,用此方有效2. 温胆汤是壮胆药,可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用此方后可以改善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3.此方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治疗口干、口苦、失眠、胸闷烦躁、心律偏快,在此基础上再加黄芩、栀子效果更好4. 此方和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合用,治疗高血压伴有焦虑、腹胀5. 此方和【酸枣仁汤(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治疗虚烦不得眠】合用,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老年女性四、大柴胡汤经方:柴胡半斤黄芩3两半夏半升枳实4枚芍药3两大黄2两生姜5两大枣12枚黄煌方:柴胡6~20g 黄芩6~20g 姜制半夏6~12g 枳壳10~20g 白芍/赤芍10~20g 制大黄6~12g 干姜5~10g 大枣15~30g 本方适用于高血压伴有胆囊炎、胆石症、高血脂、便秘、按之心下满痛加黄连效果更好五、黄耆桂枝五物汤经方:黄耆3两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黄煌方:生黄耆15~60g 桂枝6~12g/肉桂5~10g 白芍10~20g/赤芍10~20g/白芍加赤芍10~20g 干姜5~10g/生姜3~6片大枣10~20g1. 本方适用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脊椎体动脉供血不足,尤其是肌肉松软、动则气喘的中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者2. 此方加【葛根15~60g→项背强几几】、【川芎6~12g→仲景:治心下毒痛】:治疗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胸闷….等等3. 此方加丹参10~20g、石斛15~30g、淮牛膝15~60g:治疗心、肾功能障碍,二、三期高血压或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尤其是有下肢浮肿者,用此方可使尿量增加(四味健步方:芍药、丹参、石斛、牛膝)4. 体质: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下肢多有浮肿、平时缺少运动,食欲好但易疲倦、头痛气短,运动时头更晕、心电图多为心肌缺血、胸闷胸痛、面色黄暗或暗红无光泽、舌质多带红、舌体胖有齿痕、中老年人多见黄煌经方治疗感冒经验感冒(伤风),寒流感一、小柴胡汤经方:柴胡半斤(8两) 黄芩3两人蔘3两甘草3两半夏半升生姜3两大枣12枚黄煌方:柴胡6~12g 黄芩6~12g 姜制半夏6~12g 党参6~12g 生姜6~12g/3~6片/干姜3~6g 红枣6~12枚1. 发热性疾病,病毒性感冒(往来寒热)2. 以发热、汗微出、不退为特征(症状较多样、复杂)3. 恢复期一般较久4. 此种感冒较易转移,诱发他症(肺炎、心肌炎….)5.欲退烧,柴胡用量要加大,可用到30~45g,至少20g(初剂大汗,脉静身凉为安)6.加连翘(30~50g)可治淋巴肿、咽痛连翘:疮家要药,证:汗出而烦,淋巴结肿大,(瘰疠),烧不退由小柴胡汤加减成[柴胡,甘草,黄芩,连翘]7.加桔梗(6~12g) 利咽,生石膏(10~20g) 清热治扁桃体炎、红肿。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体质用方笔记-打印版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体质用方笔记-打印版

黄煌《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八大体质用方笔记(一)寒体方1当归四逆汤(整体羸瘦—大枣、甘草;局部冷痛--—-桂枝、细辛;)(抓细辛证)2葛根汤(葛根背+自下利+无里热)(抓麻黄证+葛根证)3理中汤(小肠温度低、吸收机能低下)(抓干姜证)用方4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证+附子证+细辛证的组合)(抓麻黄证+附子证+细辛证)5麻黄汤(抓住“经典方证”的麻黄八证运用)(抓麻黄证)6四逆汤(脉微细、但欲寐)(抓附子证+干姜证)7吴茱萸汤(消化道寒饮,消化道大量水样分泌物)(抓吴茱萸证。

消化道寒饮)(二)热体方1白虎汤(代谢旺盛+高热脱水)(抓石膏证)2黄连解毒汤(抗焦虑;抗感染,中药抗菌素;)(抓黄连证)3黄连阿胶汤(抗焦虑、助睡眠、稳情绪、止热性出血)(抓黄连证的烦热+阿胶证的出血+白芍证的腹痛)4黄芩汤(白芍证+黄芩证的组合)(抓白芍证+黄芩证)5小陷胸汤(下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大量黄稠痰;湿热胃炎)(抓黄连证+瓜蒌证)6三黄泻心汤(头面、上身充血、出血、亢奋)(抓三黄药证)7茵陈蒿汤(茵陈蒿,退黄专药。

阳热状态:加栀子、大黄,成茵陈蒿汤;水湿状态:合五苓散,成茵陈五苓散;阴寒状态:合四逆汤、理中汤,成茵陈四逆汤、茵陈理中汤)(抓黄疸+里热状态)8栀子柏皮汤(黄连解毒汤的缩减版)9八味除烦汤(气—火病)(栀子厚朴汤的扩充版,抓栀子证+厚朴、枳壳证)(三)虚体方1桂枝汤(桂枝人调体方、强壮方)(抓桂枝人)2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人+附子证)(抓桂枝人+附子证)3桂枝加龙牡汤(桂枝人+龙牡证)(抓桂枝人+龙牡证)4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人+血痹病【周围神经病、周围血管病】)(抓黄芪人+周围血管病、周围神经病)5麦门冬汤(虚羸人—麦冬50人参10粳米20大枣20甘草15;气逆证—半夏10)(抓麦冬证+半夏证)6薯蓣丸(羸弱人+外邪滞留太阳、少阳,久久不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抓太阳、少阳、少阴合病)7炙甘草汤(羸弱人+心动悸+大便干结)(抓羸弱人+心动悸+大便干结)8酸枣仁汤(憔悴老妇的失眠方)(抓甘草人+焦虑症)9金匮肾气丸(虚弱老男的补肾方)(抓地黄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机能低下)10生脉饮(羸弱人的能量补充剂)(抓人参证+麦冬证+五味子证)11温经汤(干枯女人的滋润方)(抓整体,抓羸瘦干枯女人,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机能低下)12小建中汤(抓大枣甘草饴糖证+桂枝证+芍药证)(1)面黄肌瘦:大枣甘草饴糖证;(2)气上冲的心悸、出汗:桂枝证;(3)腹中时有挛痛、大便干结如栗:白芍证.13玉屏风散(黄芪人+易鼻炎、易感冒、皮肤易过敏、易汗出)(抓黄芪人+易感冒、自汗出)14竹叶石膏汤(抓羸弱人—麦冬、人参、粳米、甘草;余热残留-竹叶、石膏;气逆—半夏)(四)实体方1大柴胡汤(柴胡证+半夏证+大黄腹)(抓柴胡证+半夏证+大黄人)2大承气汤(大黄腹、大实痛)(抓大黄证+厚朴、枳实证)3防风通圣散(麻黄证+石膏证+大黄人的组合,强人!)(抓麻黄证+石膏证+大黄人)4芍药甘草汤(骨骼肌结实有力易痉挛、平滑肌易痉挛)(抓芍药证)5桃核承气汤(血气上冲—其人如狂--—桂枝证;盆腔瘀血—少腹急结—桃仁证;大便干结——-大黄证)(抓气上冲的桂枝证、盆腔瘀血的桃仁证、大便干结的大黄证)6五积散(麻黄证+白术证+干姜证的组合)(抓葛根汤+当归芍药散+五苓散证)(五)郁体方1柴龙牡(一身尽重,不可转侧———柴胡证)(抓原文)2四逆散(舒缓神经,放松身心)(抓柴胡证+芍药证)3小柴胡汤(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脉搏弦细)(抓柴胡证+黄芩证+半夏生姜证+人参大枣甘草人)4枳实芍药散(中药阿托品,解痉止痛方)(抓枳实证+芍药证)5栀子厚朴汤(除烦、顺气、抗焦虑。

(完整word版)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完整word版)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黄芪作者:岐黄医道李乾辉黄芪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绵山者,条短质柔而富有粉性,称为绵黄芪.奉为道地药材。

山西浑源为中心的阳交、天填、山阴等县出产者,称西黄芪,品质亦佳。

此外,产于黑龙江、内蒙古者,皮松肉紧,味甘香,亦为佳品。

《神农本草经》谓黄芪“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

《金匮要略》入8方次。

●原文考证最大量方(5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十四)。

本方既是黄芪的最大量方,又是配伍最简方,故分析黄芪证的可靠性较大。

从原文可见,其证之一为身体肿,从“状如风水”句,可见其浮肿是全身性的,因风水为“一身悉肿"。

其证之二为汗出,且汗出的量较多,汗出可以使衣服沾在身上,汗或黄色。

所以,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者。

次大量方(3两):防己茯苓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防己茯苓汤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十四).水在皮肤中,故四肢肿,为黄芪主治;聂聂动者,属动悸类,为茯苓主治。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六);“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日: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尊荣人骨弱,指其人养尊处优,缺少运动,肌肉松软无力,故称骨弱;肌肤盛,即是指肥胖。

可见黄芪用于体形偏胖、肌肉松软无力者。

乌头汤方中有黄芪、麻黄、白芍、甘草、川乌等,主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五).《金匮要略》中黄芪与麻黄同用者尚有三黄汤,主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五),也是手足拘急,骨节疼痛。

可见黄芪可与麻黄同用,治疗关节疼痛。

次简方(4味):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汤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二)。

《外台》“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常用合方版!!!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常用合方版!!!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常用合方版医品阁 202106261半夏厚朴汤加减法:(1)痰多、呕甚、惊恐、焦虑、失眠严重:重用半夏(2)眩晕、心悸+水舌、水肿、小便不利+胃内振水音:重用小半夏加茯苓汤(3)胸闷、腹胀,舌苔厚腻:重用厚朴(4)胸闷、腹胀、手脚冰凉、便秘+脉弦长有力:合四逆散(5)眩晕、心悸、失眠:合温胆汤(6)焦虑失眠:合酸枣仁汤(7)腹痛腹泻:合黄芩汤(8)心烦焦虑失眠+腹中胀满:合栀子厚朴汤2半夏泻心汤加减法:(1)上消化道出血、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加制大黄(2)腹胀气多,叩之如鼓:加厚朴(增加胃肠动力)(3)舌不红、面黄、消瘦:加肉桂(4)咽痛充血、胸闷、身躁热:加连翘、栀子。

3白虎汤加减法:(1)消瘦、口渴、舟状腹:加人参(白虎加人参汤)(2)关节疼痛+气上冲:加桂枝(白虎加桂枝汤)(3)关节疼痛+口中粘、苔厚腻:加苍术(苍术白虎汤)(4)高热不退、发斑、吐血、衄血、谵语躁扰:加水牛角、玄参(化斑汤)(5)甲亢:合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白虎汤)。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法:(1)其人如狂、少腹疼痛、大便秘结:合桃核承气汤(2)脑梗死:合桂枝茯苓丸(3)心烦失眠、舌体紫暗、面色暗红:合桂枝茯苓丸(4)失眠头痛恍惚舌淡红:合酸枣仁汤(5)高血压烦躁+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6)焦虑不安+胸闷腹胀:合栀子厚朴汤。

5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法:(1)腹中疼痛+面黄、眩晕:合当归芍药散(2)口渴(水少)+浮肿(水多):合五苓散(3)腹胀腹痛:合四逆散。

6大柴胡汤加减法:(1)心中烦+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2)面红赤、舌紫暗+少腹压痛+小腿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3)焦虑+腹满胀气:合栀子厚朴汤(4)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5)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合黄连解毒汤(6)急性感染:合黄连解毒汤(中药抗菌素)(7)哮喘见痰稠难咯:合排脓(痰)散(8)胸痛、痰黄、便秘:合小陷胸汤。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

黄煌教授经方杂谈2010-02-15 20:45:21黄煌教授常用的几张经方一、半夏厚朴汤组成: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经典方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

(《金匮要略?第二十二篇?五条》)咽中如有炙脔,即咽喉异物感,这是本方证最关键的指证。

咽喉异物感包括咽痛、咽痒、咽干燥、咽中有粘痰,咽中有鱼骨梗阻感等;胸部的重压感、呼吸不畅感、呼吸表浅感,以及有气流向上攻撑感、经常嗳气等也可认为是咽喉异物感的延伸。

此外,各种感觉异常均可以看作是咽喉异物感的全身表现。

除咽喉异物感以外,以药测证,本方证还应具有如下指证:1、腹胀,恶心呕吐,不思饮食;2、或然证:或咳嗽气喘,或痰多,或胸闷,或眩晕,或心悸,或失眠多梦,或身体痛。

经验用量:姜半夏15克、厚朴15克、茯苓15克、苏梗15克、生姜15克或干姜5克。

水煎,日分2-4次,空腹服用。

主治疾病谱1、各类神经症,如胃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癔病、抑郁症、焦虑症等;2、咽喉疾病:如咽炎、扁桃体炎、喉源性咳嗽、声带水肿、声带麻痹等;3、食道痉挛;4、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出现腹胀者;5、肠道易激综合症;6、小儿厌食症;7、夏秋季的感冒。

体质要求:此方证多见敏感的半夏体质,也就是痰体。

并有比较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表现区间为咽—食管—胃。

上腹部的胀满,为鉴别要点之一。

说明1、本方证常见齿痕舌。

这与患者心情低落,不大讲话有关。

也与咽喉部的炎症充血等因素有关。

2、方中苏叶通常用苏梗,取其理气宽中的功效,且煎出的汤液比苏叶清淡些,患者容易接受。

3、症状明显的患者,本方服法应遵循仲景“日三夜一”的经验,以保证足够的药量。

如作为维持量,也可改为每天服两次或一次。

避免心理依赖。

4、八味解郁汤:本人经验方,是半夏厚朴汤与四逆散的合方,有理气化痰、解痉止痛的作用。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

黄煌教授五十味药证黄芪作者:岐黄医道李乾辉黄芪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主产于山西绵山者,条短质柔而富有粉性,称为绵黄芪.奉为道地药材。

山西浑源为中心的阳交、天填、山阴等县出产者,称西黄芪,品质亦佳。

此外,产于黑龙江、内蒙古者,皮松肉紧,味甘香,亦为佳品。

《神农本草经》谓黄芪“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

《金匮要略》入8方次。

●原文考证最大量方(5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十四)。

本方既是黄芪的最大量方,又是配伍最简方,故分析黄芪证的可靠性较大。

从原文可见,其证之一为身体肿,从“状如风水”句,可见其浮肿是全身性的,因风水为“一身悉肿”。

其证之二为汗出,且汗出的量较多,汗出可以使衣服沾在身上,汗或黄色。

所以,黄芪主治汗出而肿者。

次大量方(3两):防己茯苓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防己茯苓汤治“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十四)。

水在皮肤中,故四肢肿,为黄芪主治;聂聂动者,属动悸类,为茯苓主治。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血痹,……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六);“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日: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

尊荣人骨弱,指其人养尊处优,缺少运动,肌肉松软无力,故称骨弱;肌肤盛,即是指肥胖。

可见黄芪用于体形偏胖、肌肉松软无力者。

乌头汤方中有黄芪、麻黄、白芍、甘草、川乌等,主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五)。

《金匮要略》中黄芪与麻黄同用者尚有三黄汤,主治“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五),也是手足拘急,骨节疼痛。

可见黄芪可与麻黄同用,治疗关节疼痛。

次简方(4味):防己黄芪汤防己黄芪汤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二)。

《外台》“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中医经典: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教案资料

中医经典: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教案资料

中医经典: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中医经典: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1、甘草汤[组成用法]生甘草6~10g。

水煎服,每日分二次服。

[方证]口腔、咽喉等处黏膜溃烂、红肿、疼痛者。

2、桔梗汤[组成用法]桔梗3~6 g、生甘草6~12 g,水煎服,分二次服用。

[方证]咽痛,咳吐脓痰粘痰者。

3、芍药甘草汤[组成用法]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

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

2.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4、桂枝甘草汤[组成用法]桂枝12~24g、炙甘草6~12g,水煎服,一次顿服。

[方证]汗多而心下悸。

5、甘草干姜汤[组成用法]炙甘草12~24g、干姜6~12g,水煎服,分二次温服。

[方证]虚寒状态而见吐逆、腹泻;或涎唾多而小便频数,或见血证者。

6、大黄甘草汤[组成用法]大黄12~24g、甘草3~6g。

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食已即吐,或口干、或口苦、或口渴、或口臭、或便于。

2.舌红苔黄,脉滑数。

7、甘草麻黄汤[组成用法]炙甘草6~12g、麻黄12~24g。

上二味,水煎服,加被促汗出;不出汗,再服。

[方证]剧烈喘息或一身及面目浮肿,腰以上为甚者。

8、半夏散及汤[组成用法]半夏、桂枝、炙甘草。

散法:上三味各等分,分别捣筛再合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g,日3,次。

汤剂:以水200ml,煮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g,再煮沸,待小冷,少少含咽之。

[方证]咽中疼痛,或声音嘶哑,舌质淡嫩,苔薄湿润。

9、甘麦大枣汤[组成用法]甘草10~20g、小麦30 g~60g、大枣10枚。

水煎服,分三次服,每服100ml。

[方证]精神神经过度兴奋紧张,伴强烈情感色彩者。

10、桂枝汤[组成用法]桂枝6~12g、芍药6~12g、炙甘草3~6g、生姜6~12g、大枣12枚。

水煎服,分三次服,不出汗再服。

[方证]1.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

2.上冲感、动悸感、肌肉拘急疼痛。

黄煌教授常用的9个调理方

黄煌教授常用的9个调理方

黄煌教授常用的9个调理方黄煌:我常用的九个调理方一、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组成:柴胡6-20克、黄岑6-20克、姜制半夏6-20克、枳壳10-30克、白芍10-40克或赤芍10-30克、制大黄3-12克、桂枝10-20克或肉桂6-12克、茯苓10-20克、丹皮10-20克、桃仁10-20克、干姜3-10克或生姜10-30克、红枣10-20克体质要求:体格壮实,面色多红或潮红,或暗红,或发青,或面部皮肤粗糙或鼻翼毛细血管扩张,眼圈发黑,唇色暗红、舌质暗紫暗淡,舌边紫色或舌底静脉怒张等。

腹部大体充实,上腹部饱满,胀痛,进食后更甚,按压轻则为抵抗感或不适感,重则上腹部有明显压痛,小腹部按之不适,有的患者脐两侧尤以左侧下腹更为充实,触之有抵抗,主诉大多伴有压痛。

皮肤干燥易起鳞屑,特别是下肢皮肤更为明显,或小腿易抽筋,静脉曲张,不能久行,或下肢浮肿或独脚肿,或下肢肌肉有绑紧感,或下肢皮肤色暗,发黑,膝盖以下发凉。

易生冻疮、足底龟裂、鸡眼。

容易头痛、失眠、容易烦躁、发怒、情绪易激动。

容易嗳气、恶心或呕吐、反流、便秘等。

主治疾病谱:高血压、脑梗、高脂血症、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淋巴管肌瘤病、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肥胖、甲状腺疾病、乳腺疾病、痤疮、慢性湿疹、闭经、不孕症、子宫肌瘤等。

二、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组成:柴胡6-20克、黄岑6-20克、姜制半夏6-20克、党参10-20克,生甘草3-10克、当归10-20克、白芍10-60克、川芎10-20克、白术10-20克、茯苓10-20克、泽泻10-20克、干姜3-10克或生姜10-30克、红枣10-20克体质要求:形体中等,面色黄,或有浮肿貌,或有眼袋,缺乏光泽。

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四肢多冷,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腹肌较紧,胸胁按之不适。

女性多月经不调,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

易腹痛,或有腰腹部重坠感;大便不成形或便秘,下肢易浮肿,常感下肢无力、或有抽筋或麻木,易头痛头晕、心悸、肌肉痉挛跳动等。

黄煌各科常用经方合辑

黄煌各科常用经方合辑

黄煌各科常用经方合辑肿瘤常用经方(部分)作者/黄煌经方治癌的优点:几乎无痛苦,副作用极少;患者易于接受,治疗成本低廉一、炙甘草汤理虚方——“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六)1、甘草疗瘦本经:长肌肉。

《外台秘要》用小便煮甘草数沸服,治疗大人羸瘦。

《伤寒论》的甘草制剂大都用于大汗大吐大下以后各种病症。

甘草有保肝的作用。

2、人参理虚人参主治气液不足。

仲景多用于汗、吐、下之后出现以下四种情况者:心下痞硬、呕吐不止、不欲饮食者;身体疼痛、脉沉迟者;烦渴、舌面干燥者;恶寒、脉微者。

3、麦冬治羸瘦“治赢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

”——《神农本草经》卞师曰:生脉散、炙甘草汤方中的麦门冬专主通脉,不可更易。

麦冬天冬并称二冬,功用相同,每多配合应用,清润滋燥,并主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肺热劳咳等症,而麦冬养心通脉,清心降火,所以每多用于養心安神诸方。

而天冬滋润益肺肾虚热之品,故肾虚遗精方中用天冬、二冬滑肠,脾弱便溏者亦非所宜。

“胃络脉绝”:麦冬、石斛、花粉、知母养胃阴。

饮食增则津液旺,阴分自能恢复,而山药、谷芽之类在当首选。

4、炙甘草是营养方本方营养丰富。

据报道,对本方煎出液中9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会计师明显高于牛乳、鸡蛋、肉类、面粉和大米。

大枣三十枚:“主心腹邪气,……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

——《神农本草经》5、炙甘草汤是止血方生地黄一斤,并配阿胶。

《神农本草经》主治折跌、绝筋、伤中。

……生者尤良。

《名医别录》:大寒,主治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宛折,瘀血,留血,衄血,吐血,皆捣饮之。

一斤:如换成干地黄,大约在20-30克。

6、炙甘草汤是复脉汤“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177)心动悸:心悸、胸闷、短气等。

脉结代:古代释止无定数为结脉,止有定数为代脉,均为心律不齐,间歇脉。

其脉多细,或缓或数。

原因:贫血、消瘦、心脏功能不全、血压过低等。

中医经典: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

中医经典: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

中医经典: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1、甘草汤[组成用法]生甘草6~10g。

水煎服,每日分二次服。

[方证]口腔、咽喉等处黏膜溃烂、红肿、疼痛者。

2、桔梗汤[组成用法]桔梗3~6 g、生甘草6~12 g,水煎服,分二次服用。

[方证]咽痛,咳吐脓痰粘痰者。

3、芍药甘草汤[组成用法]白芍20~60g、炙甘草10~30g。

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四肢骨骼肌表现为“抽筋感”的拘急、痉挛。

2.内脏平滑肌紧张导致的阵发性、痉挛性疼痛。

4、桂枝甘草汤[组成用法]桂枝12~24g、炙甘草6~12g,水煎服,一次顿服。

[方证]汗多而心下悸。

5、甘草干姜汤[组成用法]炙甘草12~24g、干姜6~12g,水煎服,分二次温服。

[方证]虚寒状态而见吐逆、腹泻;或涎唾多而小便频数,或见血证者。

6、大黄甘草汤[组成用法]大黄12~24g、甘草3~6g。

水煎服,分二次服。

[方证]1.食已即吐,或口干、或口苦、或口渴、或口臭、或便于。

2.舌红苔黄,脉滑数。

7、甘草麻黄汤[组成用法]炙甘草6~12g、麻黄12~24g。

上二味,水煎服,加被促汗出;不出汗,再服。

[方证]剧烈喘息或一身及面目浮肿,腰以上为甚者。

8、半夏散及汤[组成用法]半夏、桂枝、炙甘草。

散法:上三味各等分,分别捣筛再合匀,白开水冲服,每次5g,日3,次。

汤剂:以水200ml,煮沸,再下制好之散剂10g,再煮沸,待小冷,少少含咽之。

[方证]咽中疼痛,或声音嘶哑,舌质淡嫩,苔薄湿润。

9、甘麦大枣汤[组成用法]甘草10~20g、小麦30 g~60g、大枣10枚。

水煎服,分三次服,每服100ml。

[方证]精神神经过度兴奋紧张,伴强烈情感色彩者。

10、桂枝汤[组成用法]桂枝6~12g、芍药6~12g、炙甘草3~6g、生姜6~12g、大枣12枚。

水煎服,分三次服,不出汗再服。

[方证]1.自汗、恶风、发热或自觉热感。

2.上冲感、动悸感、肌肉拘急疼痛。

3.舌淡苔白,脉浮缓无力。

黄煌教授经方

黄煌教授经方

黄煌教授经方第一章益智术一、聪明汤制作:取白茯神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

水煎2次,合并煎液。

应用:儿童智力发育差,易忘事。

吐痰多,舌苔白厚等。

每日一剂,煎液分2次服。

二、读书丸制作:取石草菖蒲30克,菟丝子30克,远志30克,地骨皮60克,五味子30克,生地黄30克,川芎30克。

共研细未,调水糊丸如梧桐子大。

应用:儿童学习用脑过度出现记忆力减退,头痛、睡眠不安等,每日报50-80克,临睡前温开水送服。

三、益智强记方制作:取官桂3克,远志4克,人参1克,马戟天12克,草蒲4克,地骨皮4克,茯苓6克,水煎2次,合半煎液。

应用:儿童学习用脑过度出现记忆力下降,面色发白,精神萎靡,四肢不温。

每日一剂,煎液分3次服。

制作:取熟地黄10克,麦冬10克,枣仁5克,远志4克。

水煎2次,合并煎液。

应用:儿童后或用脑过度出现记忆力减退,头晕心慌,口干等,每日1次,煎液分2次服。

五、芡实粥制作:取芡实30克煮熟去壳,加入粳米20克,文火熬至烂熟。

应用:儿童病后或学习用脑过度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无力等,每日晨食。

六、准山芡实粥制作:取淮山药30克,芡实30克,粳米20克,同煮为粥,根据口味加盐或糖调味。

应用:儿童体质虚弱,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倦等。

每日晨食。

七、龙眼肉粥制作:取龙眼肉(桂园肉)10克,粳米20克,同煮为粥。

应用:用于小儿记忆力差或消瘦、盆血等。

每日一次,温食。

八、核桃仁粥制作:取核桃肉30克,捣碎,加粳米30克,同煮为粥。

应用:儿童学习用脑过度记忆力减退。

每日1次,温食。

九、龙骨远志末制作:白龙骨,远志各等分,共研细未。

应用:儿童记忆力差,每顿饭后温开水送服2-3克。

十、莲肉远志粥制作:先将远志泡去心皮,捣为细末,加粳米,莲肉(捣碎)适量,同煮为粥。

应用:儿童健忘,厌食。

每日一餐。

十一、桂园参蜜膏制作:取党参25克,沙参125克,桂园肉120克,先以适量水浸泡发透发,加热煎煮,20分钟后滤出煎液,加水再煎,连续三次,合并煎液,小火浓缩至稠粘如膏,加入等量蜂蜜,至沸后停火,放冷装瓶备用。

黄煌经方医案

黄煌经方医案

黄煌经方医案第一:黄煌经方治疗肝病肝病:全身倦怠、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觸之如額).等→目前沒有較佳療法,中藥只能緩解症狀,沒有治本之法。

民間療法:壁虎+蟾蜍+斑毛蟲…等等→以毒攻毒一、茵陳蒿湯【傷寒260: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多、少、頻、短、無皆是),腹微滿者】原方:茵陳蒿6兩梔子14枚大黃2兩黃煌:茵陳蒿30g 梔子15g 制大黃10g(茵陳蒿→退黃專藥)1. 本方適用於”急性” 病毒性肝炎,重症肝炎膽道感染見黃疸,色鮮明(陽黃→有光澤:三黃瀉心湯、黃連解毒湯),小變色黃短少,腹滿,舌紅苔黃膩(如甲肝大流行即可用)2. 患者體質:身目黃染色鮮明,黃紅隱隱,兼有身熱便結,口乾燥煩,舌紅脈數(陰黃:晦暗如煙薰非本方証)3. 可治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證;新生兒黃疸紅素血症(量要少,如茵陳8g梔子4g大黃3g)4. 本方治黃疸多與大小柴胡湯合用矢數道明曰:與小柴胡湯合用,治療熱毒鬱肝,症見黃疸、腹脹。

與大柴胡湯合用,治療膽道感染、膽囊炎5. 本方證不必見便秘(大黃於此方中不必後下,用量不必太大),大黃主退黃、除腹滿6. 本方劑型可用灌腸二、小柴胡湯(天然之干擾素,所有病毒感染均可用)黃煌方:柴胡10g 黃芩10g 薑半夏10g 黨參12g 生甘草6g 乾薑6g 紅棗10g1. 小柴胡湯主治慢性肝炎(濕熱內蘊)症見寒熱往來(往來即指纏綿難癒、節律不定→肝指數變動)、胸脇苦滿(右上腹肝區隱痛、胸悶)、默默不欲飲食(精神抑鬱、社會壓力)2. 小劑量長期服用(因為此藥亦須由肝處理),兩個月檢查肝指數一次,无改善或肝功能反異常即停3. 體質:青年人多,膚色黃暗、偏瘦,舌脈無明顯異常,肝功能基本正常,易食慾不振,睡眠障礙,常與五苓散、茯苓豬苓合用(便稀, 口渴無津) (不辨體質曾有間質性肺炎之後遺症)4. 脂肪肝病人數上升 (酒肉油炸..) 中醫可治調代謝補虛三、小建中湯經方:桂枝3兩芍藥6兩甘草2兩生薑3兩大棗12枚飴糖(麥芽糖)1升黃煌方:桂枝10~20g/肉桂5~10g 白芍10~20g(倍於桂枝) 炙甘草3~6g生薑3~6片/乾薑5~10g 紅棗15~30g 糖15~30g(可用蜂蜜代替,亦可用麥芽糖代替)1. 本方為強壯性保肝藥,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體型:多瘦、膽紅素不高、膚白而細膩、皮膚濕潤、喜甜食、大便多乾結、小腿抽筋、易疲勞、出汗、易腰酸背痛、易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舌質嫩紅2. 芍藥當重用,赤芍為佳(膽紅素高時尤有效!茵陳無效時可試)(黃疸越深,預後越差) 原發性膽汁淤積性肝硬化渾身發癢如蟲咬,大便乾結如栗,右側腰部肌肉酸痛→芍藥乾草湯(小建中湯主要組合)白芍30g赤芍30g炙甘草10g (需合用西藥熊去氧膽酸→優思弗,效果才出來)3. 按照中醫養肝柔肝學說加減(龍骨牡蠣山藥枸杞鱉甲北沙參)飴糖一般不用,以生麥芽取代4. 糖尿病足可用四味健步湯 (芍藥牛膝石斛丹蔘)四、茵陳五苓散(治濕>熱) (五苓散可解酒毒、味精吃多)原方:茵陳蒿10分五苓散5分黃煌方:茵陳蒿120g 豬苓10~20g 澤瀉15~30g 白朮10~20g 茯苓20g 桂枝12g/肉桂10g 1. 本方治慢性肝炎、肝硬化,見輕度黃疸(膽紅素偏高),兼下肢浮腫、大便不成型者若有腹水者→加懷牛膝20~40g赤芍20~60g。

附录一 黄煌经验方

附录一 黄煌经验方

附录一黄煌经验方●01八味解郁汤四逆散与半夏厚朴汤的合方。

心身疾病常用方,具有理气解郁的功效,适用于以四肢冷、咽喉异物感、脉弦为特征的患者。

【处方】柴胡15g,白芍15g,枳壳15g,生甘草5g,姜半夏15g,厚朴15g,茯苓15g,苏梗15g。

以水9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5次温服。

【适用人群】患者形体大多中等或偏瘦,脸色偏黄而缺乏正常的光泽,大多血压偏低,生性敏感,办事谨慎,平时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怕风冷,忌口讲究,但症状甚多,易恶心呕吐,如刷牙或见秽物时,或精神压抑时,容易出现恶心,易于晕车等。

易胸闷不舒,手足常冷,咽喉有异物感,易腹胀腹痛,矢气后方觉舒适。

小腿容易抽筋,大便干稀不定,或头痛,或身痛无定处。

女性有乳腺小叶增生或经前乳胀、痛经等。

舌质淡润,舌体胖大而有齿痕,舌苔白而不厚。

易失眠、焦虑、多疑、恐惧、易惊、忧虑、抑郁、疼痛等,症状多随情绪的影响。

【适用病症】胃神经症、心脏神经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尿频、神经性皮炎、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碍、围绝经期综合征、癔症、癫痫、抑郁症、震颤麻痹、血管神经性头痛、痛经、慢性尿路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食管炎、喉源性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慢性胃肠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泌尿道结石等。

【注意事项】(1)使用本方多需配合心理疏导。

(2)采用隔三差五的服用方法,症状严重者,可让患者自己煎煮药物,并每日服用4次。

●02八味除烦汤半夏厚朴汤与栀子厚朴汤的加味方,心身疾病常用方。

具有清热除烦的功效,适用于以胸闷、烦躁、腹胀为特征的患者。

【处方】山栀子15g,黄芩10g,连翘15g,枳壳15g,姜半夏15g,茯苓15g,厚朴15g,苏梗15g。

【煎服法】以水900mL,煮取汤液300mL,分2~5次温服。

【适用人群】患者多面容滋润,唇舌多红。

主诉以失眠、胸闷、腹胀为多,易急躁、焦虑、多疑多虑、易惊恐等;易烘热汗出,常有夜汗;易恶心呕吐,易心慌心悸,易头胀痛,易咽喉肿痛,易小便涩痛,或有鼻衄;女性可有痛经等。

黄煌教授常用经方

黄煌教授常用经方

黄煌教授常用经方以下是黄煌教授于07年11月22日晚在广东省中医院作的学术讲座记录。

一、常用经方的应用体会1. 排脓散组成:枳实芍药桔梗用法:三味药打成粉,冲服,泡服治疗支气管哮喘,咯痰,痰吐不爽,比沐舒坦要好此方非外科排脓液的方,而是排痰方。

粘稠的液体即脓,粘痰即脓。

所以可称“排痰散”枳实芍药合用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所以可解除支气管哮喘桔梗:促进痰液分泌,便于痰液稀释,有利于排出2.小半夏加茯苓汤《金匮》:治卒呕吐,心下痞,眩悸治偏头痛,伴吐水者。

或头痛即恶心、吐水者举例:治一会计,偏头痛,呕清水甚痛苦,脸肿状。

方用姜半夏60克,茯苓40克,干姜12克,很快缓解,头痛止,睡眠改善,不吐水了。

3.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以及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者常干瘦,有黄疸。

用法:可用赤白芍各30克,甘草10克。

很多肝病患者出现脚挛急,可用大剂芍药甘草汤,用后胆红素下降,肝功能好转,身不痒。

4.栀子厚朴汤组成:栀子厚朴枳实原文:“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治焦虑症专方。

表现有:腹满、多气、食欲不振,出汗。

5.甘草泻心汤狐惑病专方,治白塞病(口-眼-生殖器综合征)。

组成:生甘草、炙甘草各10克,其它药用常量。

可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它有修复粘膜的作用,可作为粘膜修复剂,治疗粘膜糜烂充血,可治肛裂、溃疡性结肠炎、胃溃疡、阴道炎、宫颈炎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专方。

治疗“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张仲景时代:战争抑郁症。

症状:烦:睡不好觉,注意力不集中惊:做恶梦,心慌心悸胸满:胸闷,气透不过来用法:原方即可,不要乱加减,如合欢皮,夜交藤,钩藤等,有可能破坏原方的结构7.温胆汤组成:半夏茯苓甘草陈皮枳壳竹茹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专方,不是温药,是壮胆药,胆寒适用。

胆小,心惊胆战,吓破胆后,服此方。

症状:胸闷心悸,血压高,腹胀;此病多有。

8.五苓散治疗脂肪肝专方。

阳气不足,寒湿停留体内,五苓散可通阳,称通阳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煌经方治疗高血压经验高血压→心梗塞、脑溢血(中风),若中风不死→半身不遂用中药治疗或预防高血压的优势:1.可以调整体质(中风患者大多是热性体)2.可以改善症状(如:头痛、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等)3.可以控制和防止疾病的发展正常人血压:90~140高血压患者:95~160一、黄连解毒汤(唐朝药方,外台秘要)原方:黄连3两黄芩2两黄柏2两栀子14枚黄煌方:黄连5~10g 黄芩10~20g 黄柏5~10g 栀子6~12g 干姜3~10g 红枣10~30g (加入干姜、红枣,会比较顾胃,而且比较好吃)1. 本方多用于原发性高血压,见以下症状:头痛、眩晕、烦躁、易怒、失眠、心悸、舌红口干者(烦躁、失眠等精神方面的问题须特别关注)在张仲景眼中的黄连是“除烦药”,例如:黄连阿胶汤(主治心中烦不得卧)中,用黄连的药是最多的约60g (此烦例如为精神不集中、失眠….心中烦)而神农本草经当中,黄连为上品,功效为久服令人不忘此要方为温病学派当年的主打方没有把此方当作降压药2. 临床效果:(1) 有降压作用(2) 抗焦虑(心中烦不得卧),能改善情绪、睡眠;例如朱砂安神丸也是用黄连(3) 减缓心律(4) 对脑血管疾病不错,对出血性脑血管有防制的效果,而且能增加脑部的血流量,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亦有效果3.具体的体质特征:体格较强建、面色潮红或红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口唇暗红或深红、舌质红或暗红、脉象多滑数有力、腹部按之有力或有不适感、平时喜凉恶热、多梦、皮肤长有疮癠、上腹部常痞闷不适、口干、口苦、常有口舌溃疮、咽喉痛、小便黄短4. 本方用量较小,可采用胶囊内服二、三黄泻心汤(金匮)原方:大黄2两黄连1两黄芩1两黄煌方:大黄5~12g(大便干结用生大黄,一般用制大黄) 黄连3~6g 黄芩6~20g1. 泻心汤可用于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头痛如劈开来一样),此方为古代止血方仲景书中→吐血、衂血泻心汤主之陈修园→诸方无效者,泻心汤百试百效2. 本方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并且服药过程中,患者的胆固醇、三酸甘油脂也能够下降,头痛、心悸…等也能改善黄煌经验:泻心汤配合大柴胡汤配合黄连解毒汤→来治疗些体格壮实的效果很好3. 本方可用于脑血管意外的预防千金方→加减三黄丸→治疗男子五劳七伤….久服可以走逐奔马此方有保健作用 (三黄片)4.长期使用此方要注意体质壮实、营养状态比较好、没有明显的虚弱表现、面部暗红、腹部充实有力、食欲好、大便干结、舌质暗红,体检下来血黏度高、血压高、血脂高,有些甚至有胆囊炎、胆石症、体型偏微胖、壮者多长期服用此方一定要小腹股股的,大便不太通(如:腑实证)5.此方加减成黄连上清丸,效果也不错,主治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用于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三、温胆汤(非仲景方,是宋朝时用经方加减)姜制半夏10~20g 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 枳壳6~12g 干姜3~6g/生姜3~6片红枣10~20g(二陈汤=夏陈苓草+竹茹、枳壳、干姜、红枣,仲景方为小半夏加茯苓汤和橘皮竹茹汤去掉人参)1. 本方用于临界高血压或初中期高血压并伴有失眠’多梦、易惊恐患者(1) 高血压临界或血压易波动,无心、脑、肾并发症(2) 主诉较多(头痛、头晕、失眠、多噩梦、易惊醒、有恐惧感),症状较严重(3) 患者大多为中青年,体型中等偏胖、营养状况良好、面部皮肤油腻(4) 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血压正常,到医院给医生量时血压偏高)有这四条,用此方有效2. 温胆汤是壮胆药,可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用此方后可以改善头痛、失眠、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3.此方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治疗口干、口苦、失眠、胸闷烦躁、心律偏快,在此基础上再加黄芩、栀子效果更好4. 此方和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合用,治疗高血压伴有焦虑、腹胀5. 此方和【酸枣仁汤(酸枣仁、川芎、茯苓、知母、甘草)→治疗虚烦不得眠】合用,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更年期综合症的中老年女性四、大柴胡汤经方:柴胡半斤黄芩3两半夏半升枳实4枚芍药3两大黄2两生姜5两大枣12枚黄煌方:柴胡6~20g 黄芩6~20g 姜制半夏6~12g 枳壳10~20g 白芍/赤芍10~20g 制大黄6~12g 干姜5~10g 大枣15~30g本方适用于高血压伴有胆囊炎、胆石症、高血脂、便秘、按之心下满痛加黄连效果更好五、黄耆桂枝五物汤经方:黄耆3两桂枝3两芍药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黄煌方:生黄耆15~60g 桂枝6~12g/肉桂5~10g 白芍10~20g/赤芍10~20g/白芍加赤芍10~20g 干姜5~10g/生姜3~6片大枣10~20g1. 本方适用于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脊椎体动脉供血不足,尤其是肌肉松软、动则气喘的中老年患者,心功能不全者2. 此方加【葛根15~60g→项背强几几】、【川芎6~12g→仲景:治心下毒痛】:治疗心脑血管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胸闷….等等3. 此方加丹参10~20g、石斛15~30g、淮牛膝15~60g:治疗心、肾功能障碍,二、三期高血压或高血压伴有糖尿病尤其是有下肢浮肿者,用此方可使尿量增加(四味健步方:芍药、丹参、石斛、牛膝)4. 体质:肌肉松弛、皮肤缺乏弹性、下肢多有浮肿、平时缺少运动,食欲好但易疲倦、头痛气短,运动时头更晕、心电图多为心肌缺血、胸闷胸痛、面色黄暗或暗红无光泽、舌质多带红、舌体胖有齿痕、中老年人多见黄煌经方治疗感冒经验感冒(伤风),寒流感一、小柴胡汤经方:柴胡半斤(8两) 黄芩3两人蔘3两甘草3两半夏半升生姜3两大枣12枚黄煌方:柴胡6~12g 黄芩6~12g 姜制半夏6~12g 党参6~12g 生姜6~12g/3~6片/干姜3~6g 红枣6~12枚1. 发热性疾病,病毒性感冒(往来寒热)2. 以发热、汗微出、不退为特征(症状较多样、复杂)3. 恢复期一般较久4. 此种感冒较易转移,诱发他症(肺炎、心肌炎….)5.欲退烧,柴胡用量要加大,可用到30~45g,至少20g(初剂大汗,脉静身凉为安)6.加连翘(30~50g)可治淋巴肿、咽痛连翘:疮家要药,证:汗出而烦,淋巴结肿大,(瘰疠),烧不退由小柴胡汤加减成[柴胡,甘草,黄芩,连翘]7.加桔梗(6~12g) 利咽,生石膏(10~20g) 清热治扁桃体炎、红肿。

8. 经期感冒多用小柴胡汤(热入血室)(可加姜、枣或桂枝)经期若腹痛甚,可加桂枝和白芍,即为柴胡桂枝汤9. 呕吐者,汤液要浓缩(去药渣再煎)10.煎药不便,可用小柴胡冲剂两包,但含糖量较大,糖尿病禁。

二、葛根汤经方:葛根4两麻黄3两桂枝2两芍药2两甘草3两生姜3两大枣12枚黄煌方:葛根12~30g 生麻黄5~12g 肉桂3~6g 白芍(解痉止痛)/赤芍(去瘀)10~15g 生甘草3~10g 生姜10~20g/干姜5~10g 大枣15~30枚(小)/5~10枚(大) 剂量:3-5 价:3/剂 (明通治伤风颗粒)1. 恶寒无汗,体格壮实,头痛身重者。

→体力劳动者,青壮年,酒客,肌肉结实,肤黑,皮肤干,咽不红,无感染者。

2. 肌肉酸痛、关节痛、头项强痛、项背强几几3. 此乃温和之发汗解表剂,服后覆取(盖被)微似汗4. 麻黄含兴奋剂成分,运动员赛前禁用(药检阳性)(桂枝可缓解) 凡体型瘦弱,面白多汗,体弱多病,慎用/禁用。

5.天然之提神、抗疲劳药(感冒后之嗜睡,易疲倦可用)6. 可用于醒酒7.加川芎(6~12g)、辛夷花(5~10g) 可治鼻炎、鼻塞、鼻窦炎8. 加大黄(制,5~10g) 治感冒红眼,结膜炎,眼垢多大便秘结,可加生大黄,一般用制大黄小柴胡汤:有汗,热不退,咽痛,呼吸道症状,感染→风热感V.S.葛根汤:无汗,肌肉痛→风寒感三、大青龙汤经方:麻黄6两桂枝2两甘草2两杏仁40枚生姜3两大枣12枚石膏如鸡子大黄煌方:生麻黄10~20g 肉桂3~6g/桂枝5~10g 生甘草5~10g 杏仁10~20g生姜15~30g/干姜6~12g 大枣10枚生石膏10~30g1. 体格壮实,高热无汗,烦躁2. 发汗退热的峻剂,得汗即止,勿再服3. 脉微弱,汗出恶风者禁←产妇,老年人,心功能不全,失眠,(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 低血糖,高血压,肺结核4. 误服麻黄过量→虚脱←───桂枝甘草+龙骨牡蛎心悸救治生姜,红枣,红糖混浓糖汤黄煌经方治疗咳喘咳喘方呼吸道:1. 急性支气管炎:咳嗽为主(一周~半个月)、声音嘶哑、咽干、发烧2.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气喘,时间超过3个月、连续两年发作(冬季好发)3. 支气管哮喘:为多发病、常见病。

发作前,鼻痒,打喷嚏,接下来就痰咳不清、胸闷、呼吸有声,白天较没事,多为清晨2点~3点发作推荐方:一、小柴胡汤经方:柴胡半斤(8两) 黄芩3两人蔘3两甘草3两半夏半升生姜3两大枣12枚黄煌方:柴胡6~12g 黄芩6~12g 姜制半夏6~12g 党参6~12g 生姜6~12g/3~6片/干姜3~6g 红枣6~12枚1.小柴胡汤是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

只要病人的重要脏器(如:心、肾…)没有受损,都可以考虑使用小柴胡汤,而后再慢慢仔细研究2.【加半夏厚朴汤(半夏、茯苓10~20g、紫苏梗、厚朴6~12g)】→称为柴朴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亦可治重症支气管哮喘(激素依赖型)紫苏叶-功效偏重于发汗紫苏子-功效偏重于通便紫苏梗-功效偏重于理气、宽中适用于感染不明显、患者精神紧张、对外界环境过敏或饮食过多即感不适3. 加栀子6~12g、连翘15~30g、重用黄芩可至30g(也可加桔梗):治疗咳痰黄稠、久治不愈、弥泛性支气管炎李时珍~骨蒸发热、吐痰→黄芩→清肺热4. 加干姜6~12g、五味子5~10g:适用于感冒后,久咳不愈,吐白痰,且用抗生素无效者再加(防风、连翘、生石膏)→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支气管患者有一特点,稍遇风寒,咳嗽即来5.凡治疗咳嗽气喘,柴胡不须大剂量二、半夏厚朴汤经方:半夏一升厚朴3两茯苓4两生姜5两干苏叶2两黄煌方:姜制半夏10~20g 厚朴10~15g 茯苓10~20g 干姜3~6g 苏梗10~15g5~7剂 3.7/剂1. 本方对咽喉异物感为特征的咳喘病有效(妇人咽中如有炙癵)(1)能降低咽喉黏膜的敏感度,且能消除咳嗽气喘患者的腹胀(因厚朴、苏梗可以理气)(2) 消化道症状:腹胀、恶心、呕吐、不思饮食(3) 失眠、多梦、心悸、眩晕一般都与小柴胡汤或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枳实)相配伍2.加桔梗6~12g、甘草3~6g(即桔梗汤:专治咽中痛):适用于咽痒、咽中痛、咽干、咳嗽3.加枳壳10~20g、白芍10~20g、桔梗6~12g(《金匮》排脓散→吸湿排液):治疗痰喘、咳嗽、气喘、吐痰不爽、腹胀、便秘、支气管哮喘4. 加【栀子6~12g、连翘15~30g、黄芩6~12g】→(清热、除烦):治疗胸闷、咽痛、烦痛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伴有焦虑、失眠、胸闷、出汗(从温病,叶天士先生的经验)三、麻杏石甘汤经方:麻黄4两杏仁50个甘草2两石膏半斤黄煌方:生麻黄5~10g 杏仁10~20个生甘草3~6g 生石膏12~30g3~5剂 1.5/剂1. 本方主治热喘,由下列三条可确定是热喘:(1) 汗出而喘(2) 口渴不恶寒(3) 痰、唾、涕黏稠2. 适用于本方者大多身体状况好,皮肤较粗糙,面部或眼睑可见轻度浮肿3. 临床上加连翘15~30g、栀子6~12g、黄芩6~12g、桔梗6~12g:适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伴感染、黄痰、热症,大叶性/病毒性/痲疹性肺炎4.本方去石膏,名三拗汤→平喘基本方三拗汤加薏仁→麻杏薏甘汤三拗汤加桂枝→麻黄汤(无汗而喘)省中所使用的“肺宁合剂”即麻杏石甘汤四、小青龙汤经方:麻黄3两桂枝3两细辛3两干姜3两甘草3两芍药3两五味子半斤半夏半斤黄煌方:生麻黄6~12g 桂枝6~12g/肉桂5~10g 干姜6~12g 生甘草6~12g 白芍6~ 12g 五味子6~12g 姜制半夏6~12g3~5剂 5/剂1.主治寒喘,以恶寒、口不渴,痰、唾、涕清稀量多2.外寒内饮3.本方患者面色多青白或青灰色,绝少面红光亮者4. 体弱、心悸、喘促者,去麻黄,加茯苓10~20g、山萸肉(固托、敛肺)10~20g:治疗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肺心病、肺气肿5.干姜、细辛、五味子是本方基础6. 细辛用量要到位,所谓细辛不过钱,是指吞食细辛生粉情况下,而汤药细辛用量可为3 ~10g,若担心细辛用量,可少量逐渐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