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导方针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教育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导方针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教育价值【摘要】疏导方针是根据残疾人普遍存在的自卑感、孤独感、压抑感、受挫感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独特方法。其效果具体表现为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促进功能,疏导功能,调节功能等。

【关键词】疏导方针;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一、疏导方针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疏导方针,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方针和指导原则。所谓疏导,即疏通与引导的意思。疏通,即广开思路、言路,充分利用各种言论渠道,让人们畅所欲言,把想法、意见和建议表述出来,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和客体相互沟通、理解。引导,即在疏通思想的基础上,支持和弘扬正确的观点,反对和批评不正确的观点,通过开导、教导、引导教育对象,使其思想转变到正确的方面,并朝正确方向不断发展,放手让教育客体把各种观点充分表达出来,通过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从而做出如何正确引导客体的决策。

疏导方针最初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疏导理念指导下的方式方法。如民主讨论、耐心说服、批评教育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继承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之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提出了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疏导原则和方法,强调透彻说理,从容讨论。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时代已赋予思想政治教

育疏导方针更为丰富的内涵。

历史经验证明,坚持疏导方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成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进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功能和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小康社会大局服务。

二、残疾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人是心理和身体的复合体,肢体的损伤必然会引起其心理的消极反映。残疾人在社会中不仅要面对自身功能缺陷对其生活造成的不便,更不得不承受来自社会公众、家人对其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这些影响都会作用于残疾人本身,对其心理造成很多复杂的消极影响。因而在残疾人中出现了一些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上的自卑感

自卑是一个人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情绪体现,是对自己的不满、轻视等否定的感情,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看重的一种心理体验。残疾人群体在面对生理缺陷或生活受挫等时,往往感到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如果他们不能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足够的、有力的支持和帮助,甚至反而遭到厌弃或受到歧视,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2、人际交往上的孤独感

这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残疾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

某种缺陷,在社会上往往会受到歧视,出行的场所也可能受到限制,导致他们不愿出行,甚至不愿意主动和他人交流,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产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孤独感的体验也会日益增强。

3、精神上的压抑感

残疾人普遍患有先天或后天形成的某些疾病,因而在择业过程中容易遭受他人的白眼、冷遇和歧视。身体与长相上的缺陷使他们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并因此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4、自尊心上的受挫感

其自尊心方面常表现为:自卑、疑虑、自负、自弃、偏激等。残疾人由于其自身身体的缺陷对自己造成的巨大影响,总感觉自己事事不如别人,因而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自信,他们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等,所以比一般的人更容易受伤。

5、自怨自艾的失落感

受自身残疾的限制,当残疾人做事遇到的困难难以解决时,就会产生抱怨情绪,抱怨亲人、抱怨单位领导,抱怨自己命运不好,认为偌大的空间竟然没有他们容身之地,容易采取过激行为。

6、肢体冲突的难以自制感

这种特点在许多残疾人身上表现的都相当突出。如聋哑人情绪反应强烈,而且多表现于外,容易与别人发生冲突;盲人情绪反应则多隐藏于内,虽然情感体验很激烈,但情绪表现却不十分明显,而且爆发性情感较少。

三、疏导方针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众所周知,人们的心理是有共同性的,但人的心理还有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心理的差别性,个体在心理及其行为上的差异是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针的心理学依据。从人的心理接受规律来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必须通过疏导的方式才能被接受、被内化,并且通过内化再外化为行为。因而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疏导方针对于残疾人心理健康也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第一、疏导方针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促进功能。正如身体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心理的健康成长同样需要各种营养来加以补充,若严重缺乏,则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许多人可能因为自身身体上的缺陷,因而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适当的宣泄或疏导,则会加重心理矛盾,进而造成心理障碍。疏导方针的应用可以给残疾人提供充足的心理营养,促进残疾人群体培养独立的精神和乐观的性格,从而使其塑造出健康的心理品质。

第二、疏导方针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疏导功能。人的思想本身是无形的东西,一经形成就无法用强制性的物质力量去改变它或消除它,而只能通过疏导使其自身向着正确的方向转化。残疾人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本身普遍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另外,残疾人对外界事物敏感,因而用强行堵塞的办法不可能完全阻止住人的思想向

言行的转化。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疏通与引导的方法促使残疾人采取正当的方式和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而使残疾人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三、疏导方针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调节功能。心理调节是通过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个人所处的环境,尽力消除那些不愉快的心理刺激和生活事件,理智接受非个人能力能改变的现实,从而良好地适应,并使情绪积极而稳定,保持自我意识良好,从而达到保持心理健康的目的。残疾人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择业,还是其他方面都处于劣势,所以形成自卑,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也是难免的。思想政治教育疏导方针以其特有的转化和调节功能,可以及时进行修正头脑中的错误观念,从而帮助残疾人群体认识到从现实出发,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自我调适缓解心理冲突,从而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并在理想的实现中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

第四、疏导方针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启发功能。“启发”重点在“发”,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阐明事例,促使对方思考、领悟。残疾人的心理问题有不少是思路狭窄造成的,疏导方针可以帮助残疾人从多个侧面,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把教育对象自以为正确实际上并非正确的东西,通过讲事实、摆道理,启发残疾人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突破自己原来狭窄思维的束缚和视野思想的局限性。

第五、疏导方针对残疾人心理健康的教育功能。从广义上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