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小斑病

一、发现历程

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国内外玉米上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

早在1961年,菲律宾工作者默卡多和兰蒂坎第一次提出T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易感小斑病,不过没有引起重视。

在1969年8月两位植物病理学家在爱阿华地下室贮藏收获一年的玉米中,发现了这个真菌。在1969年,这个真菌也在伊利诺和印第安纳的南部的分散地区被发现。

20世纪60年代,玉米小斑病曾在我国河北石家庄和湖北宜昌大规模暴发,导致两地玉米大幅度减产,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玉米育种家的重视,开始注重抗性材料的选育。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一些抗病品种的推广,玉米小斑病在我国基本得到控制。

玉米小斑病1970年曾在美国大发生。发生地区达38个州,使玉米产量比1969年减产10拓左右。

该病近年来在日本也有发生,特别是1968年以来发病较多,受害较重,因而玉米小斑病在美国和日本均已引起重视。

国外曾发现O、T两个小种,它们对玉米的细胞质专化性、产生毒素的能力、侵染玉米的都位和症状表现等都有明显的不同。O小种在国内外各地普遍存在,而T小种目前主要发现在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上,分布不广。

我国主要是O小种,有无T小种目前尚未明确,但有些为害只穗、苞叶和花丝的小斑病菌,有类似T小种的反应,需尽快查清。随着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推广,这是一个急待弄清的问题。我国各地小斑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正在研究之中。

二、病原菌

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异名为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 et . M.和Drechslera maydis (N. et M) Subram & Jain]侵染所引起。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的异旋腔孢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异名为(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偶有在叶鞘和叶枕处产生,但不常见。无性态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多根丛生,褐色,直或曲膝状,具隔膜,大小为80~156×5~10微米,基细胞膨大。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倒棍棒状,或弯月型,褐色,中部稍宽,端细胞钝圆形,脐点明显,凹入基细胞内,具3~10隔膜,以8个居多,大小为55~140×5~17微米,萌发时从两端长出芽管。玉米小斑病菌存在明显生理分化现象,1970年美国玉米小斑病大流行时,将病菌划分为T和O两个生理小种。我国小斑病菌则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小斑病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为23~25℃。在水滴中,分生孢子在24℃条件下1小时就可萌发,4小时后的萌发率达90%以上。

三、病症

玉米叶、叶鞘、苞叶都可被害。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抽雄至灌浆期发病严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在严重发病的植株上,布满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不一的病斑。病斑大者达3公分左右,小者呈点状,大小一般为(10~15)mm×f3~4)mm;病斑形状有椭圆形、长方形、纺锤形及不规则形;病斑的颜色从淡黄色至褐色边缘色泽较深。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抽雄至灌浆期发病严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

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叶绿素被破坏,叶片退绿,光合作用减弱,维管束被堵塞,植株提早枯死。环

境条件适宜,病原菌侵入24小时后即出现水浸状退绿小黄点,逐渐扩大,2一3天后呈现典型的长方形或近椭圆形病斑。在潮湿条件下,过几天病斑长满了黑绿色霉状物,即分生抱子。病斑有1一2个同心轮纹。病斑颜色通常比大斑病颜色浅。病斑受二个相邻叶脉限制,这是与大

斑病的一点区别。

四、侵染循环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虽也可越冬,但存活率低。因此,田间发病的主要初侵

染源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或玉米秸秆垛中尚未分解的病残体。种子上的病菌对传病一般不起作用,但T小种可由种子传播。越冬病菌存活的多少与越冬场所的环境条件有关,地面上病残体中的病菌至少能

存活1-2年,埋入土中的病残体腐烂后,病菌即死亡。

翌年,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

植株上,在叶面有水膜时,萌发形成芽管,由气孔侵入或直接穿透叶片表皮细胞侵入。在适温下,病菌侵

入寄主24h后,叶面出现褪绿点,5-7d内形成典型病斑,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T小种在约60-72h内就能完成一次侵染过程。

在田间,病害最初在植株的下部叶片上发生,先逐步向周围的植株扩展(水平扩展),然后再向植株

上部的叶片扩展(垂直扩展)。春、夏玉米混播地区,春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上的孢子可以继

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这些地区,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玉米收获后,病菌又随病残体进入越冬

阶段。

五、发病原因分析

玉米小斑病流行主要与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相关,而一个集抗病、抗倒、优质、高产等特性于一体的品种选育难度大,目前在生产上推广的高产品种还没有发现完全对该病免疫的。刘爱国等观察到最初对强毒株表现抗性的玉米品种478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对玉米小斑病的抗性也在减弱,因为玉米小斑病小种在不断变化。7月中旬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多雨季节,水分充足、温湿较高,玉米地残留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开始活

化侵染正常植株,玉米小斑病病情迅速扩展,在一些低洼积水地,种植密度过大,也容易暴发。

六、流行特点

玉米小斑病一般要经历3个时期:始发期、普发期、盛发期,始发期5d左右,普发期28d左右,盛发期21d左右。夏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播期和种植密度、田间气候、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玉米小斑病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月中旬到8月下旬,特别是雨日多,雨量大,光照时数少时易流行。很多研究都表明,遮阴和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这能解释玉米小斑病的最初发病部位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然后逐渐向上扩展。第1年的病株残体内的菌丝绝大部分都可以存活到第2年。病原菌也通过形成分生孢子,来年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借气流或尘土传播到田间玉米的叶片上,在60~72h内可完成一个侵染循环,一个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七、防治措施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具体是:

1、化学防治

当玉米小斑病暴发后,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施用化学农药。由于小斑病生理小种发生变化,可能会对过去常用的药物产生抗性。近年来,部分学者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相关杀菌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