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斑病

合集下载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玉米小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由玉米小斑病毒引起。

该病在玉米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流行特点,严重威胁着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就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浅析。

玉米小斑病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的玉米生产区,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幼苗和拔节期。

病害表现为叶片出现黄色小斑点,斑点扩展后叶片呈现红褐色,同时叶片干枯、卷曲,严重时植株生长受限,产量大幅下降。

该病害的流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病害发生规律明确:玉米小斑病一般在5-6月份发生最为严重,气温和湿度适宜时,病原菌易于繁殖和传播。

随着温度升高,病害逐渐减轻。

2. 病害易于传播:玉米小斑病主要通过蚜虫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传播。

蚜虫嗜食病毒携带者的玉米叶片,然后传播到健康植株上。

种子传播主要是将感染病毒的种子作为播种材料,导致病害在一季玉米生育期内传播。

3. 气候条件影响病害流行:玉米小斑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流行。

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高温会加速病害的发展。

在流行期间,尤其是天气潮湿时,需加强防治工作。

针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 合理轮作和间断,减少病害发生的机会。

通过将玉米与其他非寄主作物轮作,可以降低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存活量。

在接种前留出一个季节的间断,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2. 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

选择具有抗玉米小斑病的品种,能够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和危害。

抗病性强的品种具有良好的抗病基因,能够在感染病原菌后迅速产生免疫反应,减少病害发展。

3. 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治。

定期对玉米田进行病害监测,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在病害高发期间,可以喷洒合适的除虫剂,减少蚜虫的传播。

4. 按照良好的农业管理措施种植玉米。

合理施肥、适量灌溉、保持适宜的密度和排水条件,有助于增强玉米自身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玉米小斑病在玉米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流行特点,但通过合理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能够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和危害,保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
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叶鞘和苞叶。
病斑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的斑点,有褪绿的晕圈,以后沿叶脉方向扩展为 长条斑或呈矩形,病斑灰褐色,后期病斑中间为灰白色,边缘褐色。
发病原因与传播途径
01
病原菌以休眠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 成为下年的初次侵染来源。
02
玉米小斑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气流进行传播。
喷雾防治
02
03
土壤处理

在玉米小斑病发病初期,使用杀 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天 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在播种前,使用杀菌剂对土壤进 行处理,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 。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对玉米小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技术
通过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玉米小斑病的危害。例如,利 用寄生蜂、捕食性昆虫等天敌昆虫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利用病原菌的拮抗微生物
04
玉米小斑病的诊断与识别
症状识别
叶片症状
玉米小斑病主要表现在叶片上, 病斑呈椭圆形或纺锤形,有褐色 边缘,有时有褪色晕圈。病斑大 小不一,通常为几个毫米到几个 厘米。
叶鞘症状
叶鞘上也可产生病斑,病斑呈椭 圆形或长方形,边缘不明显,通 常为淡褐色。
茎秆症状
茎秆上也可产生病斑,病斑呈椭 圆形或长方形,边缘不明显,通 常为淡褐色。
作物生长阶段
考虑玉米生长阶段和抗病性,选择对作物安全、 有效的防治方法。
环境条件
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防 治方法和药剂。
防治效果评估
防治效果观察
定期观察玉米小斑病的发病情况和防治效果,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数据记录和分析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作物之一。

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害问题,其中小斑病是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小斑病会给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小斑病做好防治工作。

本文将从小斑病的病因,症状特征,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小斑病的病因及症状特征小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玉米病害,主要靠孢子传播,喜欢湿热的环境。

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小斑病特别容易发生。

小斑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孢子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和残体传播。

小斑病在玉米的生长期内会出现以下的症状特征:1. 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深褐色斑点,斑点表面有黑色小点,这就是病原菌产生的孢子。

随着病情加重,斑点会逐渐增多,并且在植株上出现大片的斑点。

2. 叶片上的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大斑,叶片逐渐枯黄干枯。

3. 在穗部也会出现类似的斑点,会影响玉米的成熟和产量。

以上就是小斑病在玉米植株上的症状特征,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就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小斑病的防治技术1. 选择抗病品种在种植玉米时,应该选择一些抗小斑病的品种,这样可以降低小斑病的发生率。

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小斑病的重要措施。

2. 合理种植密度适当的种植密度能够减少植株之间的竞争,帮助提高空气流通,减少植株受病害的风险。

3. 合理施肥通过合理的施肥措施,使植株生长健壮,能够一定程度上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缓解小斑病的发生。

4. 病害监测和病害处置定期巡视玉米田地,倘若发现了植株上出现小斑病的症状,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农药防治措施。

合理、及时的病害处理是防治小斑病的关键。

5. 采取农药防治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农药防治措施,喷洒专门的杀菌剂进行预防,是一个有效的方法,但应当注意使用农药的浓度和次数,不可滥用农药。

6. 保持田地通风合理的排水和通风是预防小斑病的有效措施,保持田地的通风和干燥有助于减少小斑病的发生。

玉米小斑病病原

玉米小斑病病原

玉米小斑病病原玉米小斑病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植株的叶片上。

本文将从病原、病症、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方面对玉米小斑病进行详细介绍。

一、病原玉米小斑病的病原为真菌,主要是玉米叶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

该菌在受伤的玉米植株上生长,通过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并感染其他植株。

二、病症玉米小斑病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小斑点,初期呈圆形、黄色或褐色,稍后逐渐扩大并变为灰白色。

受感染的叶片会出现干枯、卷曲、变黄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叶片凋萎脱落。

三、传播途径玉米小斑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分生孢子在空气中传播,风吹雨打会将分生孢子带到其他植株上;二是通过种子传播,受感染的种子会将病原菌带给新的植株。

四、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玉米小斑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能够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 清除病残体: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避免病原菌在残体上越冬,并通过残体传播到新的植株。

3.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玉米植株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病菌的可能性。

同时,避免氮肥过量施用,以免造成植株过度生长,增加感染病菌的机会。

4.轮作休闲:合理安排玉米的种植轮作,不连作玉米地,可以减少病原菌的积累。

五、总结玉米小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病害的发生,我们应该选择抗病品种、清除病残体、合理施肥和安排轮作休闲等措施。

同时,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保障玉米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质量,为农业生产做出贡献。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玉米是全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广泛,但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病害问题。

其中,小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本文将对小斑病的症状、病因、防治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小斑病的症状小斑病起初在叶片上形成小型的水渍状斑点,随着病情发展,斑点逐渐扩大并形成白色或灰白色病斑,周围边缘为黑色。

病斑中心部分则为黄色或浅褐色,病斑大小通常不会超过1cm。

叶片上的病斑数量较多时,叶片会发生畸形,影响光合作用,导致玉米减产。

另外,在幼苗期,小斑病病菌还可以通过侵染茎和玉米顶芽等组织,引起植株衰弱、变矮、失绿等症状。

小斑病的病原菌是麦氏青霉菌(Setosphaeria turcica),它主要通过土壤、种子、病残体和叶片等途径传播。

在玉米生长期间,由于气候潮湿或体温高湿等环境条件的影响,麦氏青霉菌会萌发并侵染玉米叶片。

此外,玉米种植密度过高或施肥不当等也会增加小斑病的发生率。

1、选择抗病品种: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抗小斑病品种,如蚕豆叶斑病菌3号(CR3)、佳绿松等,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小斑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合理种植密度:玉米开展密度应遵循“抗病适密”的原则,种植密度过大过小都会增加小斑病的发生率,适宜种植密度视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等决定。

3、清除病残体:在玉米收割后,应尽可能清除残留的植株和病残体,防止病菌滋生繁殖,减少病源的来源。

4、施肥合理:玉米的施肥要量充足、时期正确,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影响光合作用,引发病害。

5、合理管理土壤湿度:由于小斑病喜好潮湿的环境,因此在玉米生长期间应适当控制土壤湿度,减少病菌的生长繁殖。

6、及时喷药防腐:对于病情较重的玉米田,可采用喷洒50%三唑酮酯或65%莜菌酯等防病药剂进行防治。

同时应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浓度,以防止对人畜及环境造成污染。

综上所述,小斑病是一种常见的较为严重的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都有极大的影响。

玉米小斑病--症状 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件

玉米小斑病--症状 农业植物病理学 课件
不受叶脉限制。感病型 ③病斑为坏死小斑点,黄褐色,周围具黄褐色晕圈,病斑一 米 小 斑 病 病 害 循 环
(同 大斑 病)
玉米小斑病--发病条件
❖ 此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 和栽培管理措施都有密切关系。
品种抗病性:目前尚未发现免疫品种。在同一植 株的不同生育期或不同叶位对小斑病的抗病性 也存在差异。
1.选育和种植抗病良种
2加强栽培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追肥,氮、磷、钾合 理配合施用。注意低洼地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加强土壤通透性,并做好中耕、除草等管理工作。
3搞好田间卫生,减少菌源
4药剂防治:40%克瘟散、50%敌菌灵、75%百菌清 等。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d喷1次,连续喷2-3 次。
玉米小斑病--症状
❖ 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但苗期发病较轻。病菌主要 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
❖ 叶片发病常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分为三种 ①病斑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黄褐色,边缘颜色较深,病斑的扩
展受叶脉限制。感病型 ②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灰色或黄色,无明显边缘,病斑扩展
气候条件:限制小斑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因素是 温湿度和降雨量。
栽培管理:凡是田间湿度增大、植株生长不良的 各种栽培措施都利于小斑病的发生。增施磷、 钾肥,适时追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生产 中实施轮作和适期早播都会减轻病害的发生。
玉米小斑病--病害控制
❖ 防治策略应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加强栽培管理措 施减少菌源,适时进行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异同点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异同点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的异同点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都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疾病,但是它们在疾病特征、病因、危害和预防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将分别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它们的异同。

一、疾病特征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是由玉米大斑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初期病斑为灰白色且呈圆形,随着病程的发展,病斑会逐渐扩大,周围呈现出淡黄色轮廓。

病斑表面会形成许多黑色小点,这些小点是大斑病菌的孢子,很容易感染其他玉米植株。

长期发展会导致玉米的叶片发生枯死和萎蔫,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是由玉米小斑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初期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为黄褐色或淡黄色,病斑表面不会形成黑色小点。

病斑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大,叶片上的病斑也会联成一片。

玉米小斑病对玉米的危害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影响叶片生长和减少光合作用。

二、病因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真菌,它通常是通过种植感染的种子和叶面来传播。

在潮湿和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大斑病菌会大量繁殖并快速传播到其他玉米植株上。

2.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的病原体也是一种真菌,传播方式与大斑病类似。

同样需要潮湿和温暖的气候条件,才有利于小斑病菌的繁殖和传播。

三、危害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对玉米的危害相对较高,因为它会影响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导致玉米产量下降。

在严重的情况下,玉米叶片可能会枯死,以至于完全不再生长。

2.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对玉米的危害相对较轻,但如果病害比较严重,也能够降低玉米的产量。

因为病斑的存在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玉米无法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导致产量下降。

四、预防1.玉米大斑病预防玉米大斑病的方法有:选用未感染玉米大斑病的种子;及时消毒种子;在种植玉米前要进行土地消毒;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可采用轮作或间作的方式缓解土壤病原菌的压力;及时采取化学和生物防治措施。

2.玉米小斑病预防玉米小斑病的方法有:加强田间管理,保证玉米叶片的通风和采光;在发现玉米小斑病病斑时及时割除病部,防止病害扩散;及时喷洒药剂防治病害。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玉米大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玉米大、小斑病是我县玉米主要病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中后期发生严重,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苞叶等,在大发生年份,感病品种平均减产30%左右,严重地块减产可达50%以上。

一、症状:玉米大斑病由植株下部叶片先开始发病,向上扩展。

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或几个病斑连接成大型不规则形枯斑,严重时叶片枯焦。

多雨潮湿天气,病斑上可密生灰黑色霉层。

玉米小斑病因品种不同有3种病斑:(1)病斑受叶脉限制,椭圆形或近长方形,黄褐色,边缘深褐色,10-15mm×3-4mm,此为病害典型病斑;(2)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多为椭圆形,灰褐色;(3)病斑为小点状坏死斑,黄褐色,周围有褪绿晕圈,属抗病类型病斑。

二、发病规律: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

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

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三、防治方法1、选用抗耐病品种。

2、改善栽培技术,增强玉米抗病性:均衡施肥,增施磷、钾肥和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低洼地注意田间排水。

3、秋收后及时清理田园,减少田间病株,发病初期,打掉植株底部病叶,减少继续侵染。

4、药剂防治:由于玉米植株高、密植等客观条件限制,可重点对制种田、间作田和高产试验田等进行药剂防治。

于病情扩展前防治,即可在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病株率达70%以上、病叶率20%左右时,开始喷药。

功效较好的药剂种类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或90%代森锰锌,均加水500倍。

每亩用药液50公斤~75公斤,隔7天~10天喷药1次,防治2~3次。

玉米小斑病识别与防治

玉米小斑病识别与防治

玉米小斑病识别与防治学名: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aker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一种真菌病害。

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发生,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

发生地区,以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

为我国玉米产区重要病害之一,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温暖潮湿地区发生普遍而严重。

在安徽省淮北地区夏玉米产区发生严重。

一般造成减产15-20%,减产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无收。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鞘和苞叶。

常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中上部叶片蔓延。

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受叶脉限制的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病斑,红褐色或黄褐色,边缘色泽较深,赤褐色,轮廓清楚,有时有二、三个同心轮纹。

病斑进一步发展时,内部略褪色,后渐变为暗褐色。

天气潮湿时,病斑上生出暗黑色霉状物(即分生孢子盘)。

在抗病品种上则表现为边缘紫褪色或深褪色点状黄褐色病斑,周围有褪绿晕圈。

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

发病规律: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在翌年温度比较适宜的5、6月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玉米,在夏秋多雨季节,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遇气温在26-32℃,田间湿度较高时,易造成病害流行。

玉米孕穗、抽穗期遇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

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

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因此在春、夏玉米混栽区,夏玉米发病重于春玉米。

防治方法:①因地制宜选种抗病品种,并注意控制栽培密度。

②加强农业防治。

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

玉米收获后,清洁田园;将秸秆集中处理,经高温发酵作用堆肥,重病田避免秸秆还田。

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减少再侵染菌源;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③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可选用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1500倍液(35-50毫升/亩),或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50-70毫升/亩),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洒,可加入云大120的1500-2000倍液,或1%-3%的尿素,提高抗病能力。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

17
促进生长,
增强抗病力。



一、玉米小斑病的症状及发
商丘市民权县植保植检站

476800


E-mail:xckjhn@
种植天地
棉花中后期是指棉花生育中期的后半时段,黄淮棉区
生长,多抓秋铃,培养大铃。
三、持续整枝
8 月上中旬将棉株中下部果枝(第 1~10 留枝)保留一
花一蕾打边梢、将中上部着生的赘芽及第 10 留枝以下的主
茎老叶全部了整除,保存体内养分和打通内膛光路;9 月上
旬将中部以上果枝(第 10 留枝以上)保留一花打边梢、将中
部以上果枝上着生的赘芽及第 15 留枝以下的主茎老叶和
恢复效果,同时对病株根际土壤中的病菌有很好杀灭作
用;一涂。用锋利刀片在病株茎基部多处割伤至木质部,
用枯萎立克 200 倍液对伤口涂抹,使病株恢复生机。
五、适时防治棉伏蚜和棉盲椿
根据棉伏蚜和棉盲椿发生情况,抢时施药 2~3 次,用
40%氧化乐果稀释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00 倍或 50%甲胺磷 800 倍并加入
2.5%高渗高效氯氰菊酯 EC1000 倍液,制成混合药液均匀
处 8 月上旬的盛铃期至 9 月上旬的初絮期,是进入生育后
期的前夕。下面介绍几条关于棉花中后期管理要点。
一、补充养分
盛铃期土壤追肥。在 8 月上旬,距植株 35~40 厘米处
深每 667 平方米条施尿素 6~8 千克,保证根系养分的持续
供给,防止早衰。分别在 8 月中旬和 9 月上旬两次增施叶
面肥,用 1%~1.5%的尿素水溶液加入 1.5%~2.0%的磷酸二
水 500 倍,
每 667 平方米用药液 50~75 千克,

玉米小斑病及防治措施

玉米小斑病及防治措施

玉米小斑病及防治措施玉米小斑病及防治什么是玉米小斑病玉米小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在玉米的叶片上出现小斑点。

该病害会严重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

病害的症状•玉米叶片上出现小斑点,初期为淡绿色小斑点,之后逐渐变为黄色或白色。

•受感染的叶片逐渐干枯,最终导致死亡。

•严重感染的玉米植株会出现生长迟缓、光合作用受阻的情况。

防治措施1. 选择抗病品种根据地区不同,选择对玉米小斑病有一定抗性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土壤消毒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可以减少病原菌的存在,降低病害的发生。

常用的土壤消毒剂有甲基溴、熏蒸剂等。

3. 种植健康种子选择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可以降低玉米小斑病的感染率。

4. 病害监测与预警定期巡视田间,注意观察叶片上是否有小斑点出现,如有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5. 合理施肥科学使用有机肥、无机肥等,保持土壤肥力平衡,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

6. 疏除病害部位如果发现玉米叶片上有病斑,及时将其疏除,减少病害的扩散。

7. 农事措施及时修剪玉米叶片,增加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高,有助于降低病害的发生。

8. 化学防治在病害初期可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如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但需注意使用剂量、喷洒时机和剩余期等。

结论玉米小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通过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

选择抗病品种、土壤消毒、种植健康种子、病害监测与预警、合理施肥、疏除病害部位、农事措施以及化学防治都是有效的防治措施。

农民在种植玉米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玉米小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之一,它是由真菌所引起的。

这种病害主要影响玉米的叶片,因此,它通常会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玉米小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预防和防治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病因玉米小斑病的病原体是由立枯霉属的立枯霉菌(Fusarium moniliforme)和赤壳菌属的赤壳菌(Physoderma zeae-maydis)共同引起的。

这两种病菌都可以侵入玉米的叶片和茎部,从而导致小斑病的发生。

二、发病机理玉米小斑病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

由于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病情不同,因此,这里我们分别介绍一下。

1、立枯霉菌引起的小斑病立枯霉菌可以侵入玉米的叶片和茎部,导致玉米叶片出现小斑。

病斑表面呈现灰白色或黄色,有时带有红色或棕色边缘。

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会生长出菌丝,形成灰色或黑色的孢子囊。

赤壳菌是一种弱菌,其主要作用是使玉米的叶片变得脆弱,容易被其他病原体侵入。

一旦叶片被侵入,玉米就会出现小斑。

这种小斑通常是圆形的,直径约为1-2毫米。

病斑表面呈现淡黄色或橙色,周围有一圈深红色的环带。

在潮湿的环境下,病斑上会生长出孢子,从而导致病情加剧。

三、预防预防玉米小斑病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介绍一些预防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玉米小斑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了一些抗病品种,这些品种经过长期的品种改良和筛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病原体的侵入。

2、合理施肥合理施肥能够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在施肥时应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避免过多的氮肥导致玉米出现病情。

3、采取轮作措施轮作能够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为了避免玉米小斑病在同一地区连续危害,我们可以通过轮作的方式,种植不同的作物,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

四、防治技术如果玉米小斑病已经发生,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农药进行喷洒,例如甲霜灵、多菌灵等。

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皖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玉米种植区之一,但是在种植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病虫害问题,其中玉米小斑病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做好玉米小斑病的预防和综合防治工作,对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小斑病的发生情况玉米小斑病是由真菌所致的一种病害,主要在玉米的叶片上出现,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中间为褐色或灰褐色,边缘则为暗褐色,有椭圆形淡红色或紫色斑点,病斑表面有一层白色霉层。

这种病害会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叶片减少,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在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生在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下易引发病害。

种植密度过大、连作时间过长、施肥不当等也是诱发病害的重要因素。

及早了解玉米小斑病的发生规律,有助于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二、玉米小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1. 合理选择播种地点和时间为了降低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应该选择离田边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块进行种植,并且尽量减少连作时间。

避免在高温多雨的季节种植玉米,可有效降低病害的发生。

在播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整理和消毒,以减少土壤中病菌的存活。

2. 合理施肥管理科学施肥有助于增强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

在施肥时,应该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玉米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等营养物质,增强玉米的养分吸收,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

要避免施用过量的氮肥和磷肥,以免诱发病害的发生。

3. 选择抗病品种选取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有助于降低玉米小斑病的发生。

在种植前,可以通过咨询专业人士或者参考品种的抗病性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抗病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4. 定期清理病害部位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要经常巡视玉米地,及时清除病害叶片,避免病害的传播。

一旦发现病害斑点,要及时进行切割处理,避免病害的扩散。

5. 合理灌溉管理合理的灌溉管理有助于降低玉米小斑病的发生。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玉米小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叶片上,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小斑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更加容易流行。

本文将从流行特点和防治技术两个方面对玉米小斑病进行探讨。

一、玉米小斑病的流行特点1. 病原特点: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真菌植物病原体,属于禾谷类真菌病害中的玉米类病害。

该病害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出现小圆形或椭圆形的黑色斑点,后期斑点融合成大斑,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2. 流行环境:玉米小斑病在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发生和传播,特别是在潮湿的天气下,病原菌更容易侵入玉米叶片,从而形成病害。

3. 传播方式:玉米小斑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孢子传播,也可以通过种子、残体和农具等方式传播。

当玉米田中有病株存在时,会通过尘土和水花的传播方式迅速在田间蔓延。

4. 流行病程: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气温和湿度适宜时更容易发生病害。

在病害发生后,迅速蔓延,造成严重的病害损失。

二、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技术1.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小斑病的玉米品种是预防病害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广了许多抗小斑病的玉米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够有效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能够增加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提高植株的免疫力。

特别是钾肥的施用可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减轻玉米小斑病的发生。

3. 间套作物:在玉米田地中适当种植一些间套作物如蚕豆、豌豆等,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在玉米田间的传播和侵染。

间套作物还能够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对于玉米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4. 合理田间管理:合理的田间管理是预防玉米小斑病的关键。

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保持通风透光,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及时疏浚排水沟,减少水花的传播途径。

5. 农药防治:在病害初期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可以选用杀菌类农药如多菌灵、嘧霉素等进行喷洒,通过喷施农药来控制和杀灭病原菌,降低病害程度。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而小斑病是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小斑病对玉米的影响很大,会导致减产甚至歉收。

及时有效地分析小斑病的病因及采取相应的防治技术对于玉米的健康生长和生产至关重要。

一、小斑病的病因分析小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是由镰波孢菌、叶褐斑镰刀菌和镰刀镰刀菌等引起的。

这些真菌一般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因此玉米生长季节常见的高温多雨气候为小斑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土壤质地不良、缺乏养分、种植密度过大等也是小斑病的易发因素。

二、小斑病的症状表现小斑病主要在玉米叶片上表现出症状,其主要特征是在叶片上出现一些小而圆形的病斑,病斑呈淡黄色或棕色,边缘清晰,病斑中央常有黑色小点,病斑扩大后叶片会逐渐枯黄,并出现干枯死亡。

在重度感染时,整个叶片可能被覆盖,导致光合作用受损,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三、小斑病的防治技术1.合理施肥玉米种植过程中要合理施肥,特别是氮肥。

过量的氮肥容易使玉米植株过于茂盛,增加了小斑病的发生风险。

钾肥的施用也有助于提供养分,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2.良好的排水小斑病易在潮湿的环境中发生,因此在种植前要确保田地通风、排水良好,避免积水,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间作轮作轮作玉米和其他作物,有助于控制小斑病的发生。

适当安排间作的作物,可以有效减少真菌在土壤中的滋生,降低病害的发生。

4.选择抗病品种在种植玉米时,选择抗小斑病的品种,减少病害的发生。

抗病品种的栽培,可以有效降低小斑病的发生率。

5.药剂防治在玉米生长季节中,可以采用相应的化学药剂喷洒进行防治,选择有效的杀菌剂和药剂,喷洒到植株上可以有效地控制小斑病的发生。

6.清理病残体在玉米生长结束后,及时清理病残体,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滋生,降低下一季度小斑病的影响。

7.增加密度适当增加玉米的栽培密度,有利于叶片之间的通风,减少叶片之间的湿度,减少小斑病的发生。

以上就是关于玉米种植中小斑病的分析及防治技术的相关内容。

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玉米小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特别是在皖北地区,由于该地区气候湿热,是玉米小斑病的易发区域。

此病害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于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玉米小斑病的发生玉米小斑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形成小斑点,初期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后期蔓延扩大,表现为黄色至棕色的病斑,严重时整片叶片几乎全部被侵染,导致玉米叶片黄化、干枯甚至凋落。

玉米小斑病还可能导致玉米茎秆、穗部受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种植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气候潮湿、气温适宜的条件下,病原菌易于繁殖扩散,并且玉米生长发育受到影响,从而使得玉米更容易感染小斑病。

土壤疏松、排水不良的地块更容易滞留水分,成为病害滋生的温床。

种植密度过大、缺乏轮作等也容易造成病害的发生。

二、玉米小斑病的综合防治针对玉米小斑病的发生,综合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从预防、治理、根除玉米小斑病出发,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病害发生、保障玉米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合理种植选择健康种子,种植前进行种子处理,如浸种和种子包衣等,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

适当稀植,保持通风透光,减少叶片间的湿度,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2.合理施肥充分施用有机肥和矿质肥,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

特别是在生长期间,根据玉米的生长需要进行追肥,保证玉米的生长发育健康,增强玉米的抗病能力。

3.适时浇水合理控制浇水量和浇水频率,避免积水滞留,保持土壤透气性和排水性,减少病原菌的繁殖。

尤其是在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度适宜,从而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4.合理轮作定期进行合理的轮作,将玉米与其他作物进行适当地轮作,减少相同作物连续种植的可能性,有效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滋生,降低病害的发生。

5.使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增加玉米抵抗病害的能力,减少玉米小斑病的发生。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玉米小斑病是由镰刀菌等病原菌引起的一种玉米病害,主要发生在玉米的叶片上,给玉米生长和产量带来严重影响。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一直是重点关注的对象。

本文将从小斑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技术两个方面进行浅析,希望对广大玉米种植者有所帮助。

一、玉米小斑病的流行特点1. 病原性强: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主要是镰刀菌等真菌病原体,这些病原菌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生长迅速,并且易于在玉米田间传播,因此病原性非常强。

2. 季节性发生:玉米小斑病主要是在玉米生长的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季节发生,一般在夏季到初秋的时候比较常见,这也是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小斑病的发生时机比较严重。

3. 病害范围广:玉米小斑病在全国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是在江淮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玉米田间病害更为常见,且病害范围广,给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严重威胁。

4. 形成孢子传播:小斑病的病原菌在玉米田间通过形成的孢子进行传播,孢子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可以通过风、雨水等途径传播,因此在防治小斑病的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二、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技术1.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是防治小斑病的首要措施之一。

当前市面上有一些抗小斑病的玉米品种,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可以减少小斑病的发生和传播。

2.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玉米的自身免疫力,减少小斑病的发生。

在施肥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施用过多氮肥,可以适量施用磷、钾等微量元素,使玉米健康茁壮。

3. 种植密度控制:适当的种植密度可以减少玉米叶片之间的空气流通,有利于小斑病的传播。

因此在种植玉米的时候要注意控制好种植密度,避免叶片之间过于密集。

4. 合理灌溉:合理的灌溉管理可以减少玉米叶片的湿度,从而减少小斑病的发生。

在灌溉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积水,保持良好的排水条件。

5. 化学防治:在小斑病发生的初期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喷施一些有效的杀菌剂来控制病害的传播。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

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分析及防治技术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病害问题。

小斑病是玉米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对玉米种植中的小斑病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治技术显得非常重要。

一、小斑病简介小斑病是由真菌所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感染玉米的叶片和茎秆。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小型圆形斑点,斑点呈黄白色,后期逐渐变为褐色,形成不规则的斑状病灶。

严重的叶片可能会枯黄并凋萎,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的吸收转运。

茎秆上的小斑病斑点则呈黑褐色,形成溃烂并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二、小斑病的发病原因1. 真菌病原小斑病的病原主要为玉米小斑病菌,喜欢在高湿、暖和的环境下生长繁殖。

特别是在玉米生长期间,如果遇到潮湿的气候条件,将会更有利于小斑病菌的生长。

玉米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是小斑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

2. 缺乏养分玉米生长过程中,如果长期缺乏养分或者养分吸收受阻,植株抵抗力降低,容易受到小斑病的侵害。

3. 饥渴长期干旱和土壤过于干燥的情况也是小斑病大量繁殖的一个因素。

三、小斑病的防治技术1. 种植抗病品种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选择一些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

在市场上,已经有许多抗小斑病的玉米新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小斑病对玉米的危害。

2. 合理施肥及时根据土壤中的养分状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增加植株的抗病能力,提高植株免疫力,减少小斑病的发生。

3. 地膜覆盖适时进行地膜覆盖,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土壤湿度,降低小斑病的发生。

4. 合理灌溉适当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又不能过多地灌溉,避免长时间的积水,减少小斑病的发生。

5. 及时防治在玉米生长期间,要及时巡视田间,发现有小斑病病斑时,要及时喷洒合适的杀菌剂,以防止小斑病的扩散。

6. 合理密植适当降低玉米的种植密度,避免玉米植株之间的过于密集,减少玉米植株因过于拥挤而引起的湿度过高,有助于小斑病的减少。

简述玉米小斑病的病害症状。

简述玉米小斑病的病害症状。

简述玉米小斑病的病害症状。

玉米小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玉米病害,其病害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玉米小斑病的病害症状。

1. 叶片出现小斑点
玉米小斑病的最早病害症状是叶片上出现小斑点,这些小斑点通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直径约为1-2毫米。

小斑点的颜色为淡黄色或浅绿色,边缘清晰,中央稍微凹陷。

2. 小斑点逐渐扩大
随着病情的发展,小斑点逐渐扩大,直径可达5-10毫米。

扩大后的小斑点颜色变为淡褐色或淡黄色,边缘仍然清晰,中央凹陷更加明显。

3. 叶片出现黄化斑
当小斑点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叶片上会出现黄化斑。

这些黄化斑通常呈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颜色为淡黄色或浅绿色。

黄化斑的边缘清晰,中央凹陷,有时会出现褐色或黑色的小点。

4. 叶片出现枯死斑
如果病情继续恶化,叶片上的黄化斑会逐渐变成枯死斑。

这些枯死斑通常呈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颜色为淡褐色或淡黄色。

枯死斑
的边缘不再清晰,中央凹陷更加明显,有时会出现黑色的小点。

5. 叶片逐渐干枯
当病情严重时,叶片会逐渐干枯,变得脆弱。

叶片上的枯死斑会逐渐扩大,直到整个叶片枯死。

此时,玉米植株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产量也会大幅度下降。

玉米小斑病的病害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包括小斑点、黄化斑、枯死斑和叶片干枯等。

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玉米小斑病如何治?

玉米小斑病如何治?

玉米小斑病如何治?玉米小斑病可以参考以下方法防治:一、症状表现玉米小斑病在玉米整个生长期皆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苞叶和果穗也可受害。

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扩展。

叶片病斑形状因品种抗性不同,有三种类型:(1)不规则椭圆形病斑,或受叶脉限制表现为近长方形,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病病斑型。

(2)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病斑较大,灰褐色或黄褐色,无明显、深色边缘,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

也属感病病斑型。

(3)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基本不扩大,周围有明显的黄绿色晕圈,此为抗性病斑。

二、传播流行条件病菌借气流、雨水传播。

一般夏玉米2~3叶期即可出现病斑,5~6叶时病斑密集,叶片枯焦,而且病害的潜育期短,生长季节再侵染次数多,危害重,玉米收获后随病残体再行越冬。

病菌发生的气候条件关键是温湿度。

在具备了一定的菌源和感病品种基础上,病害发生程度决定于温湿度。

对于小斑病,如7~8月份的温度较长一段时间内稳定在25℃以上,又遇多雨多露则发病重。

另外玉米连作病重,靠近村庄病重,秸秆还田的发病重。

三、防治方法由于玉米种植面积大,而且叶斑病发病范围广,发病期集中,所以一旦流行,采用局部小的措施防治较为困难。

因此,应侧重大范围的预防为主的措施。

1.摘除病叶。

发病初期,当下部两叶片发病率在20%左右时,应立即去除病叶,摘除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隔7~10天再去除3~5片叶,对控制病害扩展有明显效果。

但必须大面积进行,而且在短期内完成效果明显。

摘除病叶后立即施肥浇水,促进生长,增强抗病力。

2.中耕划锄。

降低土壤湿度,改善田间环境条件。

3.增施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苯菌灵乳油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天1次,连防2~3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小斑病一、发现历程玉米小斑病又称玉米斑点病,是国内外玉米上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

早在1961年,菲律宾工作者默卡多和兰蒂坎第一次提出T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易感小斑病,不过没有引起重视。

在1969年8月两位植物病理学家在爱阿华地下室贮藏收获一年的玉米中,发现了这个真菌。

在1969年,这个真菌也在伊利诺和印第安纳的南部的分散地区被发现。

20世纪60年代,玉米小斑病曾在我国河北石家庄和湖北宜昌大规模暴发,导致两地玉米大幅度减产,给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引起玉米育种家的重视,开始注重抗性材料的选育。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一些抗病品种的推广,玉米小斑病在我国基本得到控制。

玉米小斑病1970年曾在美国大发生。

发生地区达38个州,使玉米产量比1969年减产10拓左右。

该病近年来在日本也有发生,特别是1968年以来发病较多,受害较重,因而玉米小斑病在美国和日本均已引起重视。

国外曾发现O、T两个小种,它们对玉米的细胞质专化性、产生毒素的能力、侵染玉米的都位和症状表现等都有明显的不同。

O小种在国内外各地普遍存在,而T小种目前主要发现在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上,分布不广。

我国主要是O小种,有无T小种目前尚未明确,但有些为害只穗、苞叶和花丝的小斑病菌,有类似T小种的反应,需尽快查清。

随着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推广,这是一个急待弄清的问题。

我国各地小斑病菌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正在研究之中。

二、病原菌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玉蜀黍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oem.,异名为Helminthosporium maydis N. et . M.和Drechslera maydis (N. et M) Subram & Jain]侵染所引起。

有性世代为子囊菌亚门的异旋腔孢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异名为(Oph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偶有在叶鞘和叶枕处产生,但不常见。

无性态分生孢子梗单生或多根丛生,褐色,直或曲膝状,具隔膜,大小为80~156×5~10微米,基细胞膨大。

分生孢子长椭圆形、倒棍棒状,或弯月型,褐色,中部稍宽,端细胞钝圆形,脐点明显,凹入基细胞内,具3~10隔膜,以8个居多,大小为55~140×5~17微米,萌发时从两端长出芽管。

玉米小斑病菌存在明显生理分化现象,1970年美国玉米小斑病大流行时,将病菌划分为T和O两个生理小种。

我国小斑病菌则划分为16个生理小种。

小斑病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为23~25℃。

在水滴中,分生孢子在24℃条件下1小时就可萌发,4小时后的萌发率达90%以上。

三、病症玉米叶、叶鞘、苞叶都可被害。

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抽雄至灌浆期发病严重。

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病斑初呈水浸状,在严重发病的植株上,布满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不一的病斑。

病斑大者达3公分左右,小者呈点状,大小一般为(10~15)mm×f3~4)mm;病斑形状有椭圆形、长方形、纺锤形及不规则形;病斑的颜色从淡黄色至褐色边缘色泽较深。

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以抽雄至灌浆期发病严重。

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

病斑初呈水浸状,。

严重时病斑连成片,叶绿素被破坏,叶片退绿,光合作用减弱,维管束被堵塞,植株提早枯死。

环境条件适宜,病原菌侵入24小时后即出现水浸状退绿小黄点,逐渐扩大,2一3天后呈现典型的长方形或近椭圆形病斑。

在潮湿条件下,过几天病斑长满了黑绿色霉状物,即分生抱子。

病斑有1一2个同心轮纹。

病斑颜色通常比大斑病颜色浅。

病斑受二个相邻叶脉限制,这是与大斑病的一点区别。

四、侵染循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

分生孢子虽也可越冬,但存活率低。

因此,田间发病的主要初侵染源是上年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或玉米秸秆垛中尚未分解的病残体。

种子上的病菌对传病一般不起作用,但T小种可由种子传播。

越冬病菌存活的多少与越冬场所的环境条件有关,地面上病残体中的病菌至少能存活1-2年,埋入土中的病残体腐烂后,病菌即死亡。

翌年,温度和湿度条件适宜时,病残体中越冬的病菌即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玉米植株上,在叶面有水膜时,萌发形成芽管,由气孔侵入或直接穿透叶片表皮细胞侵入。

在适温下,病菌侵入寄主24h后,叶面出现褪绿点,5-7d内形成典型病斑,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

T小种在约60-72h内就能完成一次侵染过程。

在田间,病害最初在植株的下部叶片上发生,先逐步向周围的植株扩展(水平扩展),然后再向植株上部的叶片扩展(垂直扩展)。

春、夏玉米混播地区,春玉米收获后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上的孢子可以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

因此,在这些地区,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

玉米收获后,病菌又随病残体进入越冬阶段。

五、发病原因分析玉米小斑病流行主要与品种特性、气候条件和栽培措施相关,而一个集抗病、抗倒、优质、高产等特性于一体的品种选育难度大,目前在生产上推广的高产品种还没有发现完全对该病免疫的。

刘爱国等观察到最初对强毒株表现抗性的玉米品种478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对玉米小斑病的抗性也在减弱,因为玉米小斑病小种在不断变化。

7月中旬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多雨季节,水分充足、温湿较高,玉米地残留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开始活化侵染正常植株,玉米小斑病病情迅速扩展,在一些低洼积水地,种植密度过大,也容易暴发。

六、流行特点玉米小斑病一般要经历3个时期:始发期、普发期、盛发期,始发期5d左右,普发期28d左右,盛发期21d左右。

夏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播期和种植密度、田间气候、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

玉米小斑病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月中旬到8月下旬,特别是雨日多,雨量大,光照时数少时易流行。

很多研究都表明,遮阴和潮湿条件有利于发病,这能解释玉米小斑病的最初发病部位是在植株的下部叶片,然后逐渐向上扩展。

第1年的病株残体内的菌丝绝大部分都可以存活到第2年。

病原菌也通过形成分生孢子,来年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借气流或尘土传播到田间玉米的叶片上,在60~72h内可完成一个侵染循环,一个生长季节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七、防治措施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具体是:1、化学防治当玉米小斑病暴发后,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是施用化学农药。

由于小斑病生理小种发生变化,可能会对过去常用的药物产生抗性。

近年来,部分学者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相关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的抑菌效果,并得到了能有效防治小斑病的化学农药,如7.5%欧宝、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25%咪鲜胺等。

但由于化学药剂没有选择性,有可能作用于有益微生物,污染环境,人们正在研究能替代化学药物的生物杀菌剂。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能有效地控制病原微生物和害虫,污染少,成本低,因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

(1)生物杀菌剂植物体以及微生物的抗菌化合物是它们自身产生的多种具有抗菌能力的次生代谢产物,其数量已超过40万种。

叶云峰分离纯化枯草芽孢杆菌B47菌株抗菌物质,该物质对测试的14种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其中,对玉米大小斑病菌和各种香蕉叶斑病菌的拮抗作用强。

该抗菌物质在0.3g/L浓度下对玉米小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53.05%。

王霞在玉米小斑病发病前喷洒青霉TS67菌株的发酵液,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率达到53.34%。

柯野等研究表明,长根金钱菌能很好地拮抗玉米小斑病菌,其效果比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稀释液的抑制作用强。

王勇等用草酸青霉水剂对玉米小斑病进行防治研究,发现稀释9.8倍的20%生物农药草酸青霉水剂对玉米小斑病田间防治效果高达88.4%,优于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

申晓慧等研究发现,白头翁石油醚提取液对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达到76.59%,与对照差异显著。

中国有着丰富的植物及中药资源,是植物源农药的理想来源,此外还可充分利用微生物发酵液和中药材的提取液防治玉米小斑病。

(2)生物激发子激发子是植物抗病生理过程中诱发植物产生植物抗毒素和引起植物过敏反应的因子。

生物激发子包括真菌或植物细胞壁的多糖成分、脂类化合物以及其分泌的多肽。

将哈茨木霉SH2303接种玉米植株后,能诱导玉米体内防御反应酶系PAL和SOD活性升高,盆栽及大田试验表明,防治玉米小斑病防效分别达到78.1%和56.3%。

陈华保等将内生放线菌MT14 和MT17用于防治玉米小斑病研究,发现2菌株对玉米植株的地上部及根的生长均没有明显影响,对玉米小斑病和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均有较好的生防效果。

谢红辉用稻瘟病菌菌株97-151a 的菌丝细胞壁激发子(CWE)预处理玉米幼苗,后接种玉米小斑病菌孢子悬浮液,结果表明:经CWE处理后,各品种玉米幼苗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

也有研究者用玉米小斑病病原菌作为激发子。

商闯等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C小种毒素培养滤液处理植株,发现植株与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显著增强。

马春红利用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培养滤液预处理叶片,经预处理叶片的病斑面积远小于对照,差异极显著,并且经预处理的样本内与抗病性相关酶的活性显著增强。

(3)生物促营养吸收剂李宝深等采用磷高效(181)和磷低效(197)2个玉米基因型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DE)真菌对玉米小斑病发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玉米苗期的发病等级与地上部磷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磷营养的改善是降低小斑病发病率的原因之一。

在供磷不足时,2个玉米基因型小斑病发病率均最高,此时接种DE真菌显著提高了磷低效基因型(181)的地上部磷浓度,降低了其小斑病发病指数;而对磷高效基因型(197)接种DE真菌未显著提高地上部磷浓度,因而接种DE真菌对其小斑病的抗性影响不显著。

以上结果表明,接种DE真菌能够提高玉米对小斑病的抗性,其机理与改善磷营养状况有关。

3、物理防治田福进等于2002-2005年用低频电流处理玉米种子防治玉米小斑病的防效可达58.4%,与化学农药多菌灵、代森锰锌处理近似。

电处理后,玉米植株性状改进,如植株增高、鲜叶增多、千粒重增加等,从而达到增产目的。

因此,低频电流处理种子防治玉米小斑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防治措施。

4、农业防治(1)选择抗性品种。

品种的易感性是小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实践证明,选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玉米小斑病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很多具有美国血缘的品种一般对大小斑病易感,但由于其它性状可能优良,在生产上推广较多,这需要育种家们利用抗病材料对其改良。

黄淮海地区抗小斑病的品种有郑单958、鲁单981、沈单16、苏玉20等;西南地区有川单418、雅玉889、贵单8号、登海11号等;北方地区有哲单37、辽单505等;南方地区有新美夏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