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读书报告一、费孝通简介:费孝通(1910—2005),生于苏州吴江。
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获硕士学位。
1936年底赴英国留学,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
1938年夏回到中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主持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办的社会学研究室。
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
1945年—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
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1957—1982年任中央民族学院人类学教授。
1978—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
1980年—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1982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1982—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名誉所长。
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主要作品:《花篮瑶社会组织》,《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生育制度》,《乡土中国》,《乡土重建》等。
二、作品描述:本书是作者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
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结构的关系。
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
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问题。
”本书的研究框架结构清晰,逻辑严谨。
第一章总述了整本书的内容,第二章到第六张描述了开弦弓村的地理情况和社会背景,第七章作者正式进入主题,转为研究开弦弓村农民的经济生活;最后一章,作者谈到了中国的土地问题,并指出最终解决农村问题的办法是恢复农村企业。
三、主要思想、论题、概念:1、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
开弦弓村坐落于太湖东南岸,位于长江下游,在上海以西约80英里的地方,其地理区域属于长江三角洲。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交锋费孝通的《江村经济》是一部令人深思熟虑的社会学著作,它将读者们引入了中国农村的世界,深刻剖析了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这些现象背后的经济、文化和哲学内涵。
阅读这本书让读者对农村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向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变革的窗户。
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采用了田野考察的方法,通过对一个农村的方方面面进行观察和研究,揭示了中国农民生活的多面性。
与其他作家的田园牧歌式描写不同,费孝通不回避也不嘲讽农村中的消极一面,而是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呈现出来,深入分析背后的深层原因。
这种真实而深刻的观察让读者对中国农村的现实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社会学著作,它还具有哲学的意味。
费孝通探讨了存在主义、实用主义、象征主义等概念,通过富有逻辑性的叙述方式展示了江村的风气。
其中有许多句子富有哲学意味,如“抚养孩子的目的是为了结束抚养孩子”,这句话虽然看似晦涩,但深思熟虑后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这种哲学性的探讨让读者对江村社会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江村社会中,人情风味浓厚,中国人传统的意味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现代社会的发展导致江村社会逐渐瓦解,但中国人仍然怀揣着江村情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会关系发生了改变,但江村的风景和风俗仍然根植在人们的心中。
社会在不断发展,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共同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费孝通运用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和社会研究方法,深入研究了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习俗、家庭生活、亲属关系和农业生产方式,从而得出具体结论。
这本书让读者对中国农村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读者深入了解了传统生活的根源以及经济格局的演变过程。
从书中,读者了解到当前农村面临着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这导致许多农民外出务工。
这个问题虽然在费孝通写作时只是一个趋势,但如今已经演变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剩余劳动力的去向,同时也导致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社会现象。
《江村经济》读后感(精选多篇)
《江村经济》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江村经济读后感全书分为十六章,可划分为四个部分,江村经济读后感。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本章是全书内容的引子也是对全书内容的总括。
作者用一句话揭示了全书的主旨,即“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第二章,本章从地理状况、经济、人际关系等方面概括了调查地区的情况,并阐述了选择这个调查区域的原因。
第三部分是第三章到第十五章,分别从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生活生产方式等几个方面描述了该村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第四部分是第十六章,作者根据上文描述,指出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的饥饿问题。
作者认为,“但当饥饿超过枪杀的恐惧时,农民起义便发生了。
”作者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一是改进技术;二是社会再组织;三是“最终取决于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1 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作者根据自己的观察,认为中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
位于太湖附近的开弦弓村,由于气候适宜,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于水稻的种植和桑蚕的饲养,因此,一直以来水稻就成为当地人们的主要作物,又因为便利的水路交通,蚕丝业也成为“这个村里的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且“农民从事家庭蚕丝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作者以事实证明了中国农村混合型的经济结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否决了一般人认为中国仅是农业大国的说法,从当时农村看来,中国是农工业大国,只是农村工业是分散型的,未能使人易于觉察。
2 造成农村经济萧条的根源一般认为,农村经济萧条是源于内外交困和阶级的压迫,但作者却有独到见解:“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的饥饿问题。
”“在这个村里,当前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经济萧条并非由于产品的质量低劣或数量下降。
如果农民生产同等品质和同样数量的蚕丝,他们却不能从市场上得到同过去等量的纸币,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
人类学角度江村经济读后感
人类学角度江村经济读后感一、村庄就像一个小宇宙。
江村,这个小小的村庄在费先生的笔下就像一个完整的小宇宙,啥东西都有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则。
从经济方面看,那可真是个复杂又有趣的体系。
这里面有农业,种稻子啊啥的,就像这个小宇宙的基础能量源。
农民们天天在田里忙活,跟土地打交道,那土地就像一个魔法宝库,你精心伺候它,它就给你产出粮食。
但是呢,光靠种地还不行,还得有副业。
就像家里光有主食没有配菜可不行一样。
缫丝业就是江村很重要的副业,这就像是给这个小宇宙的经济增加了一些高级的装备。
妇女们在这个副业里可是起着超级大的作用,她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嗡嗡嗡地忙着缫丝,给家庭带来额外的收入。
这让我觉得一个村庄的经济不是单一的,而是像一个拼图,各个小块儿得拼在一起才完整。
二、人际关系像一张大网。
在江村,人际关系也是特别好玩的。
这村子里的人啊,就像一群相互关联的小蚂蚁,谁跟谁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就像一个个小细胞。
家庭里的长辈就像是细胞核,有着很大的权力。
比如说家里的经济大权啦,还有对子孙婚姻大事的决定权之类的。
然后家庭和家庭之间又通过婚姻、宗族关系连在一起,就编织成了一张超级大的人际关系网。
这张网可神奇了,在村子里,不管是农忙的时候大家互相帮忙,还是有啥纠纷需要解决,都是靠着这张网的力量。
而且这种人际关系还影响着经济呢。
比如说,亲戚之间借钱、借农具啥的,都是很常见的事儿。
这就像是这个小宇宙里的信息和资源交换,靠着人际关系这张网来传递和调配。
三、传统与变革的博弈。
江村也面临着传统和变革的大问题。
传统的东西就像村子里那些老房子,稳稳当当的,大家都习惯了。
像那些古老的耕作方式、家庭结构、社会习俗,都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大家觉得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可是呢,外面的世界在变,就像一阵大风吹过来。
缫丝业就面临着这种变革的冲击。
以前传统的手工缫丝慢慢不行了,因为有了外面更先进的机器缫丝。
这就像传统的小帆船遇到了大轮船,有点招架不住了。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1)
用行动坚持信念——读《江村经济》有感一、作者简介:重情奇男子1936年夏,一位刚从清华毕业的年轻人在太湖边的一个普通中国农村住了下来。
一个月后前往英国求学,在上海到威尼斯的邮轮上他写下了这篇论文的第一行字“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
涛涛海浪和对半年前大瑶山调查中牺牲的前妻的思念见证了《江村经济》的诞生。
这个年轻人叫费孝通,他所有著作的第一行字从未改变过。
也就是如此重情重义的男子,在如今的中国历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启了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新篇章,却在2005年4月份永远离开了,为表示对费孝通先生的敬仰之情,我们后人都称其为“费老”,以此纪念这位老先生。
二、书本内容简介:中国农民之生活回到话题本身,《江村经济》是一本人类学著作。
该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伦敦经济学院师从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的马林诺斯基时的博士论文。
该书被看作人类学中国学派的代表作,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从“异域”转向“本土”,从“原始文化”转向“经济生活”的崭新尝试。
该书虽说是一本人类学著作,却有着浓重的经济学意义,在农业经济学课上,老师也曾推荐此书让我们阅读。
作者在书中指出的在农村发展工业的经济模式,完全不同于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大工业设计这是一种来自中国的经济思想灵光。
就书本身而言,《江村经济》主要描述的是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方面的内容。
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
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
通过这本书,读者能看到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依照马林诺夫斯基的说法,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轨迹。
它倡导了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应该从“野蛮人”转向文明社会,好像也因此引起了西方一阵研究东方的风潮,而费孝通本人则很好地运用了“微型社会学”的方法。
三、读书心得:见贤思齐、勇往直前《江村经济》中简单生动而逻辑严密的行文,就凭我的那点功力和那浮躁的心态当然无法企及。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5篇
江村经济读书心得5篇江村经济读书心得1全书正文一共十六章,四篇附录和一篇序言,接下来将对正文十六章的内容做简单的自我认识和总结。
第一章前沿和第二章调查区域,主要陈述作者写作全书的目的以及选择调查区域的原因、调查区域的地理、经济、人口及土地背景。
中国农村在当时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过程,“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3],作者认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过程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简单的转渡过程,而是中国的传统社会制度和西方社会制度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对当前的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了解,将会引导这种社会制度变迁趋于期望的结果,这也是当时中国青年学生爱国救国的一种尝试。
至于选择开弦弓村作为调查区域,是因为此村为当时中国重要的蚕丝业中心之一,农业较为发达,具有完善的水路交通网,同时,作者本是当地人,语言具有优势,且有其亲人帮助,能够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工作效率较高。
第三章到第六章从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及户与村的角度描写了开弦弓村的社会背景。
家庭这个农村最基本的社会群体,其规模一方面受到“分家”的力量削弱,另一方面又受到父母和子女相互依存合力的增强,在此平衡力量下,中国农村家庭人数大约在4-6人之间。
在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为重要,夫妻间的关系次之。
婚姻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有后代,子女是家庭“香火”绵续的载体,也是父母年老后的生活保障。
由于拥有土地面积的有限,生产能力的约束,为了预防贫困,存在溺婴、流产等人口控制现象,杀害女婴更为经常,家产较大的家庭则不受限制的有更多子女。
父母与婴儿的关系受到迷信的影响,表现为,对孩子的珍爱被刻意小心地掩藏起来。
孩子与母亲的关系较为密切,父亲则是严厉家法执行者。
在孩子的教育上,家庭居于主导,学校教育由于与经济活动不相适应,辍学率较高,文化知识及训练不能显示对社区生活有所帮助。
婚姻大事并不是由青年男女自己决定,而是完全服从父母的安排,通常在孩子6-7岁时便已安排好。
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江村经济》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同大多数中国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一个巨大的变迁过程。
因此,本书将说明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江村经济》全书共十六章。
除第一章“前言”和第二章“调查区域”外,第三章至第十六章都是对开弦村人们基本生产、生活方面的详细描绘。
详细点说,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是介绍开弦村人们的生活方面,为后面九章描写该村的生产方面作铺垫。
整本书用朴实的语言和精确的数字向我们全面展现了一幅惟妙惟肖的开弦村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图景。
而第一章“前言”与最后一章“中国的土地问题”更是对全书的内容和思想的升华,让人回味无穷。
这本书本着科学的态度向我们阐述了开弦村传统文化,习俗,经济等方面,它不仅仅复述静止的过去,还紧紧地抓紧发展的今天展望未来,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
一方面,在对于农村经济落后萧条的理解中,与他人不同的是,作者认为“农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们的饥饿问题。
”作者还运用发展的眼光在世界经济大环境背景下来分析经济萧条的原因:“在这个村里,当前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家庭手工业的衰落,经济萧条并非由于产品的质量低劣或数量下降。
如果农民生产同等品质和同样数量的蚕丝,他们却不能从市场上得到同过去等量的纸币,萧条的原因在于乡村工业和世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
”另一方面,作者独特视角也体现在如何使农村走出困境,得到发展。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经济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农业经济,它是一种“农工混合的乡土经济”。
也就是说,中国农民单靠农业生产是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更不用谈什么发展。
因此,作者认为,农村经济要想得到发展,除了要恢复农村企业外,需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开发新工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另外,还要有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工业的发展,这就需要进行土地改革,减少地租和平均地权。
江村经济读后感优秀3篇
江村经济读后感优秀3篇江村经济读后感篇一费孝通老先生的《江村经济》(其实,此书在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名是《中国农民的生活》)最早是1939年以英文版面世的,其后直到1986年才有了中文译本。
这时隔的40余年,可以说贯穿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国历史进程——从国民党统治到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建国后的几个不同发展阶段。
所以单从时间上说,此书是中国近现代发展轨迹的见证者;另外在内容上,此书由于中译本出现时间较晚,所以现在大家所见的中译本里一般都会附加费老先生在回国后对江村陆续进行的十余次调查情况以及其总结和比较。
作者将本书的研究范围从上世纪30年代一直拓展到90年代,而这些后续的补充也极大的提升了此书的价值:特别是在历史研读和文献价值方面,因为目前还未出现第二本能对某一地区进行的长达60多年的调查和总结的著作,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社会学研究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所以,无论上是作为历史资料来研读还是作为社会学研究著作来看,此书可以说都是首选。
而事实也说明了这点:此书自面世以来就是那些有心了解、学习中国农村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变迁的入门之选。
首先接触此书的感觉就是通俗易懂;待稍微深入进去后,我们才发现它已经为我们踏入中国农村这一重要而宏大的调查领域提供了一个绝妙的范本。
可以说,现代对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很难不受到此种风格的影响:从《黄河边的中国》到《私人生活的变革》,无不闪烁着此书的影子(看了一点,即有此种感觉····不当之处请明者指正)。
而这点其实也激起了我对于此种调查风格或是研究方法的反思:为何一种思路或是方法在没有出现之前很少有人去运用它,而一旦其出现则如同秋风扫落叶之势风靡不止呢?能否简单的比较说是某位大家创造了一种风格,还是说他适应了大众对于某一事物的欣赏和偏好而顺势而为的。
对于这个问题,只是一点突发奇想而已,其实不应该是我们读书笔记的“正规任务”,仅此自娱吧!另外,看了此书,不禁联想起了另一位社会学大家——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一书。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祖籍江苏吴江。
费老,曾就读于清华大学、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师从世界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并在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
由书也即奠定其学术地位。
费老一生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学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是享有世界名誉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此外,费老是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费老一生心无旁骛,致力于他所认定的学术道路,为中国社会学的重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晚年的他依然在为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而四处奔走忙碌。
二、著作介绍:《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经典学术著作,是费老一生行行重行行,实地调查和考察总结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各种模式。
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
另有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作的序及附录“关于中国亲属称谓的一点说明”。
作者详尽地描述了江村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以及与所在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该书详尽的资料和客观系统的描述,为国际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其他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出版后受到了人类学界和社会学界的重视。
三、主要内容:费老在《江村经济》以生动手法、简朴通俗的语言,在平淡之中又不乏深刻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位于太湖边的传统中国农村在社会变迁时的全貌,正如费老所言“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
《江村经济》读后感(四篇)
《江村经济》读后感今天终于将费老的《江村经济》细细品完。
真的是挺惭愧的,由于一些琐事,我前前后后近三周才读完,由于不是一口气,所以下一次读的时候都要把前面看的再温习一下,虽然觉得看的挺透的,但是这种效率,我自己都汗颜。
我觉得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是体悟到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从作者阐述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作者对社会制度的功能分析的细致程度。
而且,这种分析不是纸上谈兵,它结合了实际需求,是在一定的高度上避开政治立场、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所做的调查和研究,这反映了作者实事求是的立场和客观务实的科学精神。
本书行文通俗易懂,没有晦涩的名词,以一种平易的叙述方式描述了开旋弓村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结构清晰、逻辑清楚。
第二章说明了为什么选择开旋弓村作为调查对象以及开旋弓村的大致情况。
第三章到第六章是描述的当时中国农村的特点,介绍了开旋弓村的实际情况。
从第七章开始,是这本书的重点吧,分别描述了开旋弓村的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和资金。
其中对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土地的占有这一章,土地真的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之于农民如同水之于鱼,没有水,鱼无法存活。
同样,没有土地,农民也将无法生存,所以当土地只属于地主阶级时,农民最终会受不了剥削而起来反抗。
但是,现在土地公有化了,农民有了土地的使用权,他们生活就变好了吗?我无法给出直接的答案。
近年来涌现的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或许能给出一些回答,他们有的甚至是将家里的土地荒芜,也要到充满诱惑的城市来用低端的劳力赚取他们认为比种地强的价值。
是土地不够?还是土地质量不好?又或许是土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太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和土地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思考和探索。
或许,这就是我所学专业“农业推广”的使命所在?《江村经济》读后感(二)___年费孝通在开弦弓村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试验检验的理论,用第一手真实资料总结了《江村经济》一书,该书即是作者___年在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答辩论文。
江村经济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
江村经济的读书笔记江村经济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书笔记吧。
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村经济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村经济的读书笔记1《江村经济》这本书是老师介绍给我们的,据说不错(当然在看完之后,我觉得确实不错)。
它是费孝通先生的一篇博士论文。
作为论文,由于受其自身体裁的限制,学术性的内容会多一些,因而便显得枯燥。
其实,在一开始,我对它并没有什么兴趣,但在读过两三章之后,发现它真的很不错。
《江村经济》将一个大范围的社会研究,通过研究一个小村庄折射出来,将作者自身经历融入书中,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更是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
而我,在认真阅读后,也收获了一些东西,产生一些看法。
前言《江村经济》是一本关于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
它描写了长江流域一个名叫开弦弓村的村庄的经济等问题和该村庄的历史发展变化。
在书中,费孝通先生针对这个村的发展作了深刻分析,使我对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并且,从中我更是深深体会到了作者的赤诚的爱国心和他对于社会学的热衷。
地理环境费思博士等认为:在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的现阶段,把一个村子作为单位最为合适。
而费孝通先生也正是出于实际的考虑,将自己的调查范围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村庄内进行。
费先生选择的调查地点叫开弦弓村,它坐落于长江三角洲上的太湖东南岸。
该地区受夏季季风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爽,“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的气候条件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生产季节约持续300天”。
而且,“该地区位于长江和大运河这两条水路干线的交叉点上,这两条水路把这个地区与中国西部和北部的广大疆土联结起来”。
自然环境的优越和交通的便利是这个地区在当时中国经济上取得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村庄中,土地是维系人们生产与生活的主要物质条件。
江村经济第四章财产与继承读后感(3篇)
第1篇在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一书中,第四章“财产与继承”深入探讨了农村社会中的财产分配和继承问题,揭示了农村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和人们对于财产观念的多样性。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农村社会在财产与继承方面的独特性,以及这些观念对于农村社会发展和变迁的影响。
首先,第四章详细介绍了农村社会中的财产分配情况。
在农村社会中,土地是人们最重要的财产,也是家庭经济的基础。
土地的分配和继承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江村,土地分配主要遵循“平均主义”原则,即按照家庭成员的数量平均分配土地。
这种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村社会的公平,但也存在一些弊端。
例如,土地过于分散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此外,土地继承问题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在江村,土地继承主要遵循“长子继承制”,即长子继承父母全部土地。
这种继承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土地的传承,但容易导致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纷争。
其次,第四章揭示了农村社会中财产观念的多样性。
在农村社会中,财产观念并非单一,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社会普遍存在“重农抑商”的观念,认为土地是家族的根本,而商业活动则被视为不稳定因素。
其次,受到经济条件的影响,农村社会中的财产观念也呈现出多样性。
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中,人们更注重财产的积累和传承,而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中,人们则更注重财产的分配和公平。
此外,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农村社会中的财产观念也呈现出多样性。
例如,在一些地区,家族观念较为强烈,财产继承往往遵循家族内部的约定;而在一些地区,则更注重个人的权益,财产继承更加自由。
在阅读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财产与继承问题对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首先,财产分配和继承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
如果土地分配不均,容易引发家庭内部的矛盾和纷争,进而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
其次,财产分配和继承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发展。
在土地过于分散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高,农村社会的发展受到制约。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江村经济读后感4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村经济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村经济读后感1《江村经济》是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一本书,是根据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
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这个村庄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过程,本书说明的是这个正在变化着的乡村经济的动力和问题。
尽管这是小范围的深入实地的调查,但是反映的却是中国农村普遍的生活状况和一系列由社会变迁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
有些问题知道今天都还没有确定的有效的方针对其进行解决。
农村劳动力过剩就是其中之一,尽管这在当时只是处于萌芽的趋势,但,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这也正好说明了费教授的先见之明。
在本书中的第十章有关农业提到:“前两年村里有两台抽水泵……然而这种机器尚未被普遍的采用,主要是因为使用机械而节约下来的劳动力尚未找到生产性的出路。
”注意了,这这两台抽水泵在村里已经存在了两年,根据当地的地域宽广来说应该是有足够的时间得以推广的了,但是它偏偏就是没有被普遍的采用,而其根本原因也已经明确了。
也就是说在当时来说,当地的农民们就一家就已经害怕劳动力过剩了,相当于吃闲饭吧,害怕失业。
也就是说至少从那时开始村民们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而在本书当中曾不止一次的提到可以说是强调每个家庭都不敢要过多的孩子,怕养不起,就算养大了也还是个问题,因为财产的再分配问题,也即是人均占地量又将减少。
造成劳动力过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口增长量过快;二是农业机械化。
人口增长虽然在当地来说是受到压制,但是人口还是得增长的,人均占地量也是快速的下降,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发展得到很大的改善。
然而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又来了更大的挑战,农业机械化接着来了,如果机械化得到普遍的应用的话,那又将有大批的农民沦为剩余劳动力。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读后感
《江村经济》是一本描绘中国农村经济变迁的经典之作,作者王小波以其独特
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深入剖析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通过对江村经济的深入研究,王小波揭示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种种问题和困境,同时也探讨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江村经济》中,王小波通过对江村经济的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揭示了中
国农村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他指出,中国农村经济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农民收入低下、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王小波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除了揭示问题,王小波还在《江村经济》中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他认为,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对农村产业的支持和引导,促进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农村经济面临的种种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阅读《江村经济》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和困境,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王小波的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我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让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愿《江村经济》这本书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促进中国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人类学角度江村经济读后感
人类学角度江村经济读后感《从人类学角度读<江村经济>有感》读《江村经济》就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文化的对话。
读到作者细致地描述江村的家庭关系时,我感觉就像是被带到了那个江南水乡的小村落里。
作者提到家庭在经济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比如家户如何管理土地、如何组织生产,这种家庭与经济的紧密联系是非常有趣的。
这让我想起在我老家的农村,虽然和江村相隔甚远,但过去的情况也有相似之处。
在我的记忆中,家里的长辈会合理安排家中每一个劳动力去田里干活或者从事一些副业,整个家庭的收支管理也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特别触动我的是江村丝织业的发展与变迁这个部分。
这个传统产业面临的问题十分复杂,从市场竞争到技术变革,它的兴衰反映了整个江村经济结构在外部影响下的调整。
我想作者想表达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丝织业的故事,更是想通过这个微观现象展现出在全球化冲击下传统农村经济该何去何从。
当初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就在想,其实这种兴衰变换在现代社会的很多地方也都存在。
比如一些传统手工艺小镇,他们有的凭借创新转型又焕发生机,有的却慢慢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在阅读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
比如关于书中一些社会学专业术语的阐述,有时候会让我阅读节奏停顿一下。
但是,这也促使我去查阅更多的资料来加深理解。
后来我明白了,正是因为这些术语的准确性,才使得《江村经济》从学术角度上成为一本无可替代的著作。
再说说江村的土地制度。
作者深入探讨了土地的所有权、租赁形式等。
我觉得这种土地制度的探讨对理解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经济基础非常有帮助。
同时,这还让我联想到现在土地流转等乡村发展新政策,它们像是一种传承与变革在不同时间维度上的呼应。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江村经济》仿佛一幅描绘乡村社会生活画卷。
它让我深刻认识到研究一个小村落的经济现象,可以折射出这么多重要的关于文化、社会、人类发展的宏大命题。
这也给我未来的学习和思考带来了启发。
在看待事物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它自身,更要去探寻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等多方面因素。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读书报告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读书报告XXX XXXXXXXX 一、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人。
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
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
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
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
还有《内地农村》、《生育制度》、《乡土重建》、《Toward a People's Anthropology》、《Chinese Village Close-up》、《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小城镇四记》等诸多著作。
关于费孝通,谢泳曾经有过如下一段评价:他的晚年,或者说他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政治家(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称呼)的世界,这一面为人所知,另一个则是社会学家的世界,前者是公众的,而后者是个人的,理解晚年费孝通,非走入费孝通的个人世界不可。
这为我们理解费孝通的两个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
我在读张冠生先生所著的《青山踏遍》时发现,费孝通两个世界的形成,恰恰是在其生命力最为旺盛的39岁。
《大学的改造》于1950年5月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以后,费孝通便开始把自己真实的世界隐藏在他隐秘的内心了。
二、书籍简介《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分为三部分,包括“江村经济”、“重访江村”、“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
《江村经济》读后感范文
《江村经济》读后感范文
《江村经济》是一本以江南农村为背景的小说,作者以江村的发展历程为线索,展现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崛起与变革。
读完《江村经济》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小说以徐山为主角,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展示了江村的经济腾飞和变革。
作为一个从城市回到农村的年轻人,徐山积极投身于农村经济建设,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江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小说中,作者生动地刻画了江村村民的形象。
他们勤劳、智慧、努力上进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
他们敢于尝试新的建设模式,勇于探索创新的道路,在大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他们相信江村的美丽未来,坚定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他们之间的友情和合作也令人感动,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努力,实现了江村的经济繁荣。
《江村经济》还深入描绘了江村大地的美景和生活的细节。
作者用生动的文字将江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
我仿佛置身于江村的田野间,感受到大地的沃土和春天的气息。
江村的生活琐事、农田的耕作、晚上的红灯笼,都让我觉得亲切和温馨。
通过阅读《江村经济》,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国农村的崛起和发展的力量。
小说中的江村,通过勇于创新和上进的精神,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增长。
这是中国农村在改革开
放进程中实现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也是中国农民的辛勤努力和智慧的结晶。
《江村经济》读后感范文.doc。
【VIP专享】《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读书报告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读书报告XXX XXXXXXXX 1、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人。
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
论文的中文名《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系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
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
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费孝通著述浩繁,其作品《乡土中国》和《江村经济》是研究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必读之书,他的主要论著收入《费孝通文集》。
还有《内地农村》、《生育制度》、《乡土重建》、《Toward a People's Anthropology》、《Chinese Village Close-up》、《从事社会学五十年》、《小城镇四记》等诸多著作。
关于费孝通,谢泳曾经有过如下一段评价:他的晚年,或者说他的后半生,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一个是政治家(想不出其他更好的称呼)的世界,这一面为人所知,另一个则是社会学家的世界,前者是公众的,而后者是个人的,理解晚年费孝通,非走入费孝通的个人世界不可。
这为我们理解费孝通的两个世界提供了一把钥匙。
我在读张冠生先生所著的《青山踏遍》时发现,费孝通两个世界的形成,恰恰是在其生命力最为旺盛的39岁。
《大学的改造》于1950年5月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以后,费孝通便开始把自己真实的世界隐藏在他隐秘的内心了。
2、书籍简介《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分为三部分,包括“江村经济”、“重访江村”、“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
《江村经济》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江村经济》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江村经济》读后感1我无法体会乡村的生活。
但是通过费孝通先生《江村经济》一书,从社会关系到社会经济的详细描述中,我对1930s的乡村样貌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江村经济》本质是一篇社会调查报告,读来十分流畅,但是要做分析与思考却并不容易:从调查区域(背景)、江村的家庭关系到家族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的扩展,在从家庭内部关系到户与村的关系,这样一系列的“关系”构成了后续的消费、职业、劳动、产业、贸易种种现象,并且最终归结到乡村经济的基础与根本——土地。
“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实行土地改革、减收地租、平均地权,并不能最终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最终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恢复农村企业是根本的措施。
”现代的中国已然不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了,现代中国的乡村也不是那时的中国乡村了。
现在,日益突出的土地问题、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以及它造成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等)是一桩桩一件件摆在我们眼前的社会现实。
我们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但是他们并没有变得富有,或者说,被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并不能实现整个乡村的振兴。
这其中的根源便是中国乡村中人和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传承千年的乡村文化。
而现在生长在城市中的人,不能理解这种文化。
人们往往从政治角度理解乡村问题,比如科技含量低下,人口多耕地少等等,试图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稳定土地政策”这样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而《江村经济》从文化角度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如财产的传承和“分家”现象,就导致了一块大土地被分割为很多块然后被无数小家庭占有,这导致了人均土地占有量很少。
在这种基础上,人们还会想着去买拖拉机,去买抽水机吗?农业的机械化随之难以实现。
另外,现在对于迷信、旧俗等等,大多数人是持着怀疑与排斥心理的,因为身处城市的我们不需要这种民间信仰来构建我们的社会。
民间信仰却是乡村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在人们对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中产生,是有其充分存在的合理性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关于农村的隐性自闭作者信息:2010010131 陈伟内容摘要:本文是在阅读费孝通老先生的《江村经济》之后所感。
费老并未在书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只是通过自己的深入调查将现象展示出来。
该书详细的勾画了农村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详细的描述了社会基层结构和经济活动。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问题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农民的心理贫困造成,或说一种隐性的自闭症,这种隐性自闭症通过影响农民的行为目的,行为偏好和生产行为模式而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人力资本的累积。
因此,本文在通过分析费老在《江村经济》一书中描述的农村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基层结构和经济活动,来说明农民内心潜藏的排外、自闭对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读后感、隐性自闭、经济生活、社会生活。
首先申明,这篇文章是我在看了《江村经济》和查阅其他文献之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因本人在这方面并无太深入的研究,知识较为匮乏,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老师指正。
在现阶段,对农村经济的研究多把重点集中在其表面问题,如农村问题被很多学者粗略的分为了资源问题,粮食问题,土地问题,人口问题等等,然后在这些问题中分别提出一些措施。
尤其在现代,农村经济有了稳步发展的趋势,很多学者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认为农村经济已经不再需要担心,或者即使认识到了其弊端,却简单的认为“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社会对农村的不重视”。
本文并不否认在客观上农村经济受到了如资源环境、产品产业结构以及经济次序等的制约,相反,的确工业革命后,由于受资源环境的限制,农村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费老书中的开弦弓村,其蚕丝业曾繁荣过一段时期,工业革命后,这类手工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出口量和价格均开始下降,之后再也无法摆脱这种不景气的状况。
因此农村经济要想发展,不仅仅是在那个年代,即便现今,改变产业结构都是很必要的,在这里大家也知道,本文不否认客观原因的影响,但是主要集中在隐藏在客观原因中的主观性,及农村或说农民的局限性,这里我把它称为隐性的自闭,或可以理解为一种排外和自我保护心理,但是在如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点。
本文接下来会从不同方面对农村中体现的这种特性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费老书中的一个例子开始我的阐述。
在费老《江村经济》第二章第五节——村里的人——中,开弦弓村的外来户统计了的共10家,虽然从法律上讲,在这个地区生活了三年以上,他就成为了当地地区的一名成员,但是在当地人看来,这样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本村人。
居住时间的长短并不会改变其外来人的身份,甚至在本地生下来的孩子长大后还是不能真正的被当地人认为是本村人。
尤其是当这些外来人保留有自己的生活语言习惯是,更加会被区别对待。
费老认为“对本村人和外来户做出区别是颇有意义的,因为这种区别已经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的确,据我所了解,一般外来人在村庄内都是从事特殊的职业,如纺织工,理发匠等,而并没有权利拥有土地。
这其中其实隐藏着农村的自闭性,即村里人在潜意识里面认为外面来的人会对其生活经济造成影响,会对他们对土地的拥有权造成威胁。
因此表现出这种排外自保的本能。
也正是这样,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即便还没有达到动摇农村基本产业结构的地步。
也许读者会说,费老的书中描述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情况,在现阶段已经有点过时。
本人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的一个小村庄,我要说的是在这方面至少我的家乡那边也是有着很大的排外自闭性,山上的树,田地等的所有权仍然仅限于本地人,外来人口依旧只能从事特殊的行业,甚至在这个村子,外来人口很难生存下去。
有从外地嫁过来的女人平时的称呼也会被冠上其家乡的名字。
外面的世界飞速发展,但仍然有很多乡村,即使在政治上不断改进,经济生活却仍然按照其原有的轨迹慢慢进行,自闭性可见一斑。
其次我想提到一点就是宗族势力,在费老的书中,血缘关系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父系那一方,领养孩子基本上是为了养老,而且领养的孩子在最后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这也是一种极端的自闭心理。
由于受人控制和扭曲的唯血缘关系的观念,宗族势力在农村成长迅速,大部分的宗族势力往往以狭隘的本族利益为依靠,而且正如刚才所说,具有封建自闭性。
宗族势力的存在激化了农村的社会矛盾,宗族势力容易利用宗族感情挑起械斗出于对本族经济利益的维护或者仅仅是因为异姓族个别人的个人矛盾宗族势力就可以引发有组织的械斗,破坏当地的社会安定;再次,宗族势力具有较强的排外性,影响了外地资本进入农村地区或者在农村本地内进行合理配置。
这种农民的自闭性给农村经济带来很多阻碍与限制。
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族势力对农村的影响力在逐渐下降,但是对于家族仍然存在很强的影响力,我家每年必须到隔壁县的组祠中去拜老祖,即使在现在的社会中,农民仍然有很强的宗族意识,其局限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尽管联系越来越弱。
而关于农村政治上的自闭性就尤为突出了,首先如费老书中的保甲制度,即使在同一个村中不同保之间也是泾渭分明,甚至在同一个甲中,不同的人之间也相互有提防。
在现阶段,很多腐败问题曝光,然而很少出现说农村的腐败干部被曝光。
在农村,以家族为纽带的关系网正在成为腐败的温床,一张关系网甚至可以垄断地方经济甚至成为地方一霸。
农民饱受着这些腐败干部的压迫,然而即使这样,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农民选择容忍,这也是中国农民的特点之一。
地方政治的腐败也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这些腐败的干部希望自己对这个地区的“统治”能够长久,在客观上加剧了农村的自闭性,而类似水利工程、治疗水土流失等利民工程他们自然也不会投入资金,如此经济自然停步不前。
同时,农村的自闭性在其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体现,安于简朴的生活是农村人早年教育的一部分。
农村的消费水平很难提高,更不用说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费老的《江村经济》中,农民除了日常生存所必须的消费外,最大的花费应该就是礼仪上的开支了,然而我个人认为这种礼仪上的开支对于农村经济却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这些开始基本上没有流入市场,而是直接以物或者钱的形式在人与人之间流通,甚至连交易都算不上。
举个例子,在嫁娶的过程中,男方付下聘礼之后,不论是物还是钱,女方在嫁过来的时候随带一份差不多的嫁妆,在二者的进行中并没有涉及到市场。
因为农民自身生存所需要的东西基本上都能通过自家获得,交易的必要性并不大。
内需不足已经渐渐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在我的家乡,除了每逢农历1、4、7(包括尾数带着三个数字的日子)有到集镇上去进行大型交易,我们那边称之为逢圩,在村子内部的交易应该就是俩个小卖部了,主要卖烟酒以及孩童的糖果等等。
本村人基本上很少会到外村去买,甚至在这两个小卖部中,因为二者分别属于俩个不同的区域,自然也是不同的家族聚集处,任何一个家族聚集处的人都很少跑到另外一个家族聚集处的小卖部去买东西,自闭性可见一斑,也正是这种交易的匮乏,让农村的经济很难走向多元化,很难有新的进步。
最后,说到产业结构,在费老那个年代,农村的经济主体基本上是农业和乡村手工业,到现在,大部分的村庄依然如此。
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种产业结构的弊病,也是一种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我国的农业需要养活十三亿人口,可是这也并不需要使用九亿农民去支撑,因此,分离一部分人出来从事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是相当必要的,但我说的并不是以农民工的形式,那也是一种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的形式,而且打工者常年在外,以出卖苦力为生,极似西方的自由劳动力,付出多而报酬少,况且外面行骗多多,以双手挣钱糊口也很困难,这样更加加剧了农村对于外部事物的本能的排斥性。
为了改变农村发展的状况,国家也有很多的政策,如科技力量下乡,城乡统筹发展等,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应该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却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本人认为这与农村的自闭性相关,因为在农村生活,首要任务就是让自己能够保证温饱,这是从人类出现就有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对于外来事物的冲击,农村的表现十分谨慎。
工业革命时期如此,现在仍然如此。
即便现阶段农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所提升,但是骨子里的谨慎很难让他们放弃传统的农业手工业而接受新型的产业,如果无法放开手脚去做,可以想象政府的政策也很难达到最大的效果。
以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在费老的书中,当大米价格上涨的时候,农民不会出售自己的大米,因为他们不确定未来大米的价格会如何变动;相反,当大米价格降低的时候,农民反而出售自己的大米,因为他们必须保证能得到保本的利益。
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是完全不合理的,但正是农民的这种谨慎自闭的心理使得这种不合理成为了合理,在众多不确定因素之前,农民偏向于保证自己存活的底线,而不是通过接受外来事物、非传统产业,那些在农民心中来说相当于一种赌博,而其本身的性格决定他们不会选择赌博。
当然,上面所说的都是因为农民的这种自闭心理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制约,但是并不是说我们无法改变这种情况。
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结构要更好地体现自身的自然禀赋和比较优势,以使得自己的竞争能力能够充分发挥。
我国传统农业呈现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水平较低的特征。
相对于农业发达的国家来说,我国还处于一个高投入、低效率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要适应国际竞争力,就需要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就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
如何让农民接受这些新科技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应该说政府的科技下乡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在类似杂交水稻使得农民增产增收之后,为摆脱各种因素对传统农业的制约,农民已经开始逐步放弃自己的自闭排外性,尝试着接受新鲜的血液。
在东部发达地区中,农业的现代化和产品的市场化国际化已经十分成功。
为了能够改善农村农民的这种自闭性,从而解决这一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病根。
我们需要做的是:关注农民现状,改善农民的心理感受。
要改善目前我国农民的自闭心理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关注,具体来说,就是在颁布政策或者下达指示的时候多让他们参与进来,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发展的主人,确立农民在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像现在政府推行的村民代表大会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增强农民主人公意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另外,为了让农民认可自己,也为了让很多对农村有偏见的人认可农民,必须有措施来促进城乡居民的平等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的社会认可度和自我认可度得到提升,只有当农民感觉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社会,其潜在的自闭性才有可能根本消除,经济发展的障碍才能彻底解决。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文化的提高,这种潜埋在农民灵魂深处的自闭性也在逐渐的减弱,当农民摆脱了这种变相自我保护的囚笼之后,接受新事物,谋求发展,那么,制约农村经济的各个因素如资源问题、产业结构问题等都能够解决,分析了这么多,本人并不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表示怀疑与质疑,更多的是一种希冀。
我也相信随着巨大挑战的降临,农民能够知道什么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能够在挑战中放弃狭隘的排外和自闭,谋求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的经济真正的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