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村经济》读书报告
————关于农村的隐性自闭
作者信息:2010010131 陈伟
内容摘要:
本文是在阅读费孝通老先生的《江村经济》之后所感。费老并未在书中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只是通过自己的深入调查将现象展示出来。该书详细的勾画了农村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详细的描述了社会基层结构和经济活动。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问题很大的一个因素是农民的心理贫困造成,或说一种隐性的自闭症,这种隐性自闭症通过影响农民的行为目的,行为偏好和生产行为模式而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人力资本的累积。因此,本文在通过分析费老在《江村经济》一书中描述的农村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基层结构和经济活动,来说明农民内心潜藏的排外、自闭对其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读后感、隐性自闭、经济生活、社会生活。
首先申明,这篇文章是我在看了《江村经济》和查阅其他文献之后自己的一些想法,因本人在这方面并无太深入的研究,知识较为匮乏,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还望老师指正。
在现阶段,对农村经济的研究多把重点集中在其表面问题,如农村问题被很多学者粗略的分为了资源问题,粮食问题,土地问题,人口问题等等,然后在这些问题中分别提出一些措施。尤其在现代,农村经济有了稳步发展的趋势,很多学者在没有深入调查的情况下,认为农村经济已经不再需要担心,或者即使认识到了其弊端,却简单的认为“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社会对农村的不重视”。本文并不否认在客观上农村经济受到了如资源环境、产品产业结构以及经济次序等的制约,相反,的确工业革命后,由于受资源环境的限制,农村的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费老书中的开弦弓村,其蚕丝业曾繁荣过一段时期,工业革命后,这类手工业受到了很大冲击,出口量和价格均开始下降,之后再也无法摆脱这种不景气的状况。因此农村经济要想发展,不仅仅是在那个年代,即便现今,改变产业结构都是很必要的,在这里大家也知道,本文不否认客观原因的影响,但是主要集中在隐藏在客观原因中的主观性,及农村或说农民的局限性,这里我把它称为隐性的自闭,或可以理解为一种排外和自我保护心理,但是在如今,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点。本文接下来会从不同方面对农村中体现的这种特性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费老书中的一个例子开始我的阐述。在费老《江村经济》第二章第五节——村里的人——中,开弦弓村的外来户统计了的共10家,虽然从法律上讲,在这个地区生活了三年以上,他就成为了当地地区的一名成员,但是在当地人看来,这样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本村人。居住时间的长短并不会改变其外来人的身份,甚至在本地生下
来的孩子长大后还是不能真正的被当地人认为是本村人。尤其是当这些外来人保留有自己的生活语言习惯是,更加会被区别对待。费老认为“对本村人和外来户做出区别是颇有意义的,因为这种区别已经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的确,据我所了解,一般外来人在村庄内都是从事特殊的职业,如纺织工,理发匠等,而并没有权利拥有土地。这其中其实隐藏着农村的自闭性,即村里人在潜意识里面认为外面来的人会对其生活经济造成影响,会对他们对土地的拥有权造成威胁。因此表现出这种排外自保的本能。也正是这样,不知不觉中发展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即便还没有达到动摇农村基本产业结构的地步。
也许读者会说,费老的书中描述的都是几十年前的情况,在现阶段已经有点过时。本人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的一个小村庄,我要说的是在这方面至少我的家乡那边也是有着很大的排外自闭性,山上的树,田地等的所有权仍然仅限于本地人,外来人口依旧只能从事特殊的行业,甚至在这个村子,外来人口很难生存下去。有从外地嫁过来的女人平时的称呼也会被冠上其家乡的名字。外面的世界飞速发展,但仍然有很多乡村,即使在政治上不断改进,经济生活却仍然按照其原有的轨迹慢慢进行,自闭性可见一斑。
其次我想提到一点就是宗族势力,在费老的书中,血缘关系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父系那一方,领养孩子基本上是为了养老,而且领养的孩子在最后没有继承财产的权利,这也是一种极端的自闭心理。由于受人控制和扭曲的唯血缘关系的观念,宗族势力在农村成长迅速,
大部分的宗族势力往往以狭隘的本族利益为依靠,而且正如刚才所说,具有封建自闭性。宗族势力的存在激化了农村的社会矛盾,宗族势力容易利用宗族感情挑起械斗出于对本族经济利益的维护或者仅仅是因为异姓族个别人的个人矛盾宗族势力就可以引发有组织的械斗,破坏当地的社会安定;再次,宗族势力具有较强的排外性,影响了外地资本进入农村地区或者在农村本地内进行合理配置。这种农民的自闭性给农村经济带来很多阻碍与限制。应该说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族势力对农村的影响力在逐渐下降,但是对于家族仍然存在很强的影响力,我家每年必须到隔壁县的组祠中去拜老祖,即使在现在的社会中,农民仍然有很强的宗族意识,其局限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尽管联系越来越弱。
而关于农村政治上的自闭性就尤为突出了,首先如费老书中的保甲制度,即使在同一个村中不同保之间也是泾渭分明,甚至在同一个甲中,不同的人之间也相互有提防。在现阶段,很多腐败问题曝光,然而很少出现说农村的腐败干部被曝光。在农村,以家族为纽带的关系网正在成为腐败的温床,一张关系网甚至可以垄断地方经济甚至成为地方一霸。农民饱受着这些腐败干部的压迫,然而即使这样,在能承受的范围内农民选择容忍,这也是中国农民的特点之一。地方政治的腐败也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为这些腐败的干部希望自己对这个地区的“统治”能够长久,在客观上加剧了农村的自闭性,而类似水利工程、治疗水土流失等利民工程他们自然也不会投入资金,如此经济自然停步不前。
同时,农村的自闭性在其生活中也有很大的体现,安于简朴的生活是农村人早年教育的一部分。农村的消费水平很难提高,更不用说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在费老的《江村经济》中,农民除了日常生存所必须的消费外,最大的花费应该就是礼仪上的开支了,然而我个人认为这种礼仪上的开支对于农村经济却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因为这些开始基本上没有流入市场,而是直接以物或者钱的形式在人与人之间流通,甚至连交易都算不上。举个例子,在嫁娶的过程中,男方付下聘礼之后,不论是物还是钱,女方在嫁过来的时候随带一份差不多的嫁妆,在二者的进行中并没有涉及到市场。因为农民自身生存所需要的东西基本上都能通过自家获得,交易的必要性并不大。内需不足已经渐渐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在我的家乡,除了每逢农历1、4、7(包括尾数带着三个数字的日子)有到集镇上去进行大型交易,我们那边称之为逢圩,在村子内部的交易应该就是俩个小卖部了,主要卖烟酒以及孩童的糖果等等。本村人基本上很少会到外村去买,甚至在这两个小卖部中,因为二者分别属于俩个不同的区域,自然也是不同的家族聚集处,任何一个家族聚集处的人都很少跑到另外一个家族聚集处的小卖部去买东西,自闭性可见一斑,也正是这种交易的匮乏,让农村的经济很难走向多元化,很难有新的进步。
最后,说到产业结构,在费老那个年代,农村的经济主体基本上是农业和乡村手工业,到现在,大部分的村庄依然如此。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一种产业结构的弊病,也是一种资源分配的不合理,我国的农业需要养活十三亿人口,可是这也并不需要使用九亿农民去支撑,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