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疲劳点蚀的特征及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齿轮疲劳点蚀的特征及案例分析

齿轮疲劳点蚀的特征及案例分析

齿轮疲劳点蚀的特征及相应案例分析1 疲劳点蚀的定义及特征点蚀又称接触疲劳磨损,是润滑良好的闭式传动的常见失效形式之一。

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相互接触的齿面受到周期性变化的接触应力的作用。

若齿面接触应力超出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时,在载荷的多次重复作用下,齿面会产生细微的疲劳裂纹;封闭在裂纹中的润滑油的挤压作用使裂纹扩大,最后导致表层小片状剥落而形成麻点,这种疲劳磨损现象,齿轮传动中称为点蚀。

节线靠近齿根的部位最先产生点蚀。

润滑油的粘度对点蚀的扩展影响很大,点蚀将影响传动的平稳性并产生冲击、振动和噪音,引起传动失效。

点蚀又分为收敛性点蚀和扩展性点蚀。

收敛性点蚀指新齿轮在短期工作后出现点蚀痕迹,继续工作后不再发展或反而消失的点蚀现象。

收敛性点蚀只发生在软齿面上,一般对齿轮工作影响不大。

扩展性点蚀指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继续扩展的点蚀现象,常在软齿面轮齿经跑合后,接触应力高于接触疲劳极限时发生。

硬齿面齿轮由于材料的脆性,凹坑边缘不易被碾平,而是继续碎裂成为大凹坑,所以只发生扩展性点蚀。

严重的扩展性点蚀能使齿轮在很短的时间内报废[1]。

2 疲劳点蚀的实例某重型车辆侧减速器主动齿轮发生了早期失效,失效齿轮与行星转向机相连,将全车动力传递到行动部分,是全车受载最大的齿轮,始终在大载荷、高转速、多冲击的复杂苛刻环境下工作。

齿设计上采用整编为齿轮,传动比为5.9,润滑方式为油池飞溅润滑。

实效齿轮材料为18Cr2Ni4W A钢。

采用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

失效齿轮发生严重的接触疲劳失效,使用寿命未达到规定时间。

采用断口分析、金相分析、硬度测试及有限元接触应力分析等方法对齿轮进行失效分析,查找该齿轮实效的原因(由于篇幅有限以及结合自身知识面,仅列举出端口分析和金相分析两项结果)。

2.1 断口分析通过对失效齿轮宏观观察发现.在啮合受力齿面的节线附近靠近齿根一侧,沿齿宽方向分布许多剥落坑,剥落坑附近有许多点蚀坑,这些点蚀剥落坑再吃款方向上基本连成一线,形成由点蚀剥落坑组成的凹坑带,基本与齿宽同长(图一)。

齿轮失效分析实例

齿轮失效分析实例

齿轮失效分析实例齿轮是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机械零件。

齿轮的类型以及特点不仅可决定齿轮的运转特性,并且也决定了它是否会过早地失效。

齿轮失效的类型可划分为四种:(1)磨损失效,是指轮齿接触表面的材料损耗;(2)表面疲劳失效,是指接触表面或表面下应力超过材料疲劳极限所引起的材料失效。

进一步又可分为初始点蚀、毁坏性点蚀和剥落。

(3)塑性变形失效,是指在重载荷作用下表面金属屈服所造成的表面变形。

它又可进一步分为压塌和飞边变形、波纹变形和沟条变形。

(4)折断失效,是指整个轮齿或轮齿相当大的一部分发生断裂。

可以进一步分为疲劳折断、磨损折断、过载折断、淬火或磨削裂纹引起的折断等。

本章主要介绍变速箱齿轮及被动齿轮的失效分析实例,供读者参考。

变速箱齿轮失效分析1.45号钢齿坯裂纹分析45号钢齿坯,由φ80mm圆钢落料后直接粗车成外径为φ78mm的柱体形状。

其化学成分为:C:0.49%,Mn: 0.68%,Cr<0.2%。

热处理工艺过程:在X—45箱式电炉中加热,到温度(820℃)装炉,装炉量109只,保温时间为一小时(工件达到温度后计算时间),工件用盐水冷却(冷却液不循环),水温20~30℃。

回火温度为520~530℃(零件淬火后隔天回火)。

经车削后,发现零件内孔平面和内孔上有较多裂纹,如图1和2所示。

图1 OPI 图象说明:零件实物经SM-3R型渗透剂着色探伤后宏观形貌。

经肉眼与放大镜观察,在齿坯内孔平面与内孔中有距离大致相等的5~6处较长的裂纹,裂纹均由内孔之平面与孔交界处为起始分别向内孔壁与平面扩展;内孔平面上和内孔交界处加工纹路明显且尖锐。

图象说明:内孔平面试样作金相观察,有数条裂纹交叉分布,其内充满氧化皮夹杂。

其微观裂纹长度不等,分别为0.63mm,0.29mm,0.23mm及0.19等。

图2 OMI 200×2.汽车变速箱齿轮失效失效齿轮为载重汽车变速箱一挡齿轮,由渗碳钢制造,在进行台架试验时,未达到设计要求就发生断齿现象。

齿轮点蚀与剥落原因分析

齿轮点蚀与剥落原因分析

齿轮点蚀与剥落原因分析
齿轮表面发生点蚀和剥落的原因主要是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不足所致。

这种点蚀和剥落与磨损的不同之处在
齿轮点蚀与剥落原因分析
齿轮表面发生点蚀和剥落的原因主要是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不足所致。

这种点蚀和剥落与磨损的不同之处在于,金属不是以微粒形式被磨损掉,而是以成块的形式发生剥落,造成齿面凹坑,严重地破坏了齿型的正确性。

其破坏过程是:首先在齿面产生微小裂纹,润滑油进入疲劳裂纹,再经过多次反复的啮合作用,使裂纹不断扩展和延伸,润滑油随着裂纹的扩展与延伸不断向裂纹深部充满,直到有一小块金属剥落而离开齿面。

这种现象破坏了齿轮的正常啮合性能。

齿面发生点蚀的主要原因有:
(1)材质、硬度和缺陷。

齿轮的材质不符合要求;影响齿轮接触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热处理后的硬度较低,无法保证齿轮应有的接触疲劳强度。

此外,齿表面或内部有缺陷,也是接触疲劳强度不够的原因之一。

(2)齿轮精度较差。

齿轮加工和装配精度不符合要求,如啮合精度、运动精度较差等。

还有圆弧齿轮的壳体中心距误差太大。

(3)润滑油不符合要求。

使用的润滑油的牌号不对,油品的粘度较低,润滑性能较差。

(4)油位过高。

油位过高,油温升较高,降低了润滑油的粘度,破坏了润滑性能,减少了油膜的工作厚度。

齿轮疲劳点蚀判定标准

齿轮疲劳点蚀判定标准

齿轮疲劳点蚀判定标准一、前言本标准旨在规定齿轮疲劳点蚀的判定准则,以便对齿轮的质量和性能进行评估。

齿轮疲劳点蚀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损坏形式,对于齿轮的可靠性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本标准的实施,可提高齿轮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水平,降低机械故障的风险。

二、齿轮材料与热处理1.齿轮材料应选择具有足够强度和韧性的金属材料,如钢、合金钢等。

2.齿轮材料应经过有效的热处理,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3.材料的化学成分和微观组织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三、齿轮几何参数1.齿轮的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应合理设计,以满足使用要求和疲劳强度要求。

2.齿轮的齿形误差和基圆偏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和载荷分布的均匀性。

四、齿轮使用工况1.齿轮的使用应力应在其许用应力范围内,避免过载和冲击载荷。

2.齿轮的使用温度应在其耐温范围内,避免高温和低温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齿轮的使用环境应无腐蚀性介质和有害气体,避免对材料和润滑系统的影响。

五、齿轮润滑状态1.齿轮润滑剂的选择应考虑其粘度、润滑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等因素。

2.齿轮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应定期进行,以保证润滑剂的清洁和充足供应。

3.齿轮的润滑状态应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润滑不良引起的齿轮磨损和点蚀问题。

六、齿轮疲劳试验1.齿轮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疲劳试验,以评估其抗疲劳性能。

2.疲劳试验应包括应力循环次数、应力幅值、频率等参数的测试,以获取准确的疲劳寿命数据。

3.根据疲劳试验结果,对齿轮的设计和制造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其抗疲劳性能。

七、齿轮损伤修复1.对于已经出现疲劳点蚀的齿轮,应及时进行修复。

2.修复方法可采用焊接、喷涂、电镀等工艺,以恢复齿轮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

3.在修复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齿轮的其他部分不受损伤或污染。

4.修复后的齿轮应经过质量检验,确保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性能。

5.八、齿轮使用年限与维护6.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齿轮使用年限和维护计划。

失效案例|齿轮失效分析

失效案例|齿轮失效分析

失效案例|齿轮失效分析弧齿锥齿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选材、加工工艺、热处理问题或装配问题造成失效,本文针对这方面的模式进行逐一分析。

弧齿锥齿轮失效弧齿锥齿轮热处理后由于变形太大,齿轮精度等级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局部应力过高造成断齿。

或在配对研磨过程中由于选用的研磨砂、研磨工艺不合适,造成工件研磨烧伤,齿轮表面硬度、耐磨性降低,齿轮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早期磨损失效。

1 弧齿锥齿轮磨损(1)弧齿锥齿轮轻度磨损如下图所示,特征为啮合齿面刀纹磨平,轮齿表面非常光滑,有磨损波纹。

齿根处不形成台阶,齿厚没有明显变化。

图轻度磨损产生原因:由于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坏。

1)润滑油黏度差,从而造成润滑油膜厚度不够。

2)使用时严重超载。

3)装配不当,如主动齿轮轴颈预紧力不够、轴承间隙大等,造成齿轮运转时轴向窜动,使啮合齿面逐渐磨损从而导致齿轮失效。

(2)弧齿锥齿轮严重磨损如下图所示,特征为工作齿面材料大量磨掉,轮齿齿廓形状破坏,如齿顶磨尖、齿根变瘦、轮齿根部磨成台阶、运转时噪声加剧以及齿轮早期失效。

产生原因:系统严重振动,润滑油系统和密封装置不良,齿轮常在边界润滑或接近边界润滑状态下工作,油膜建立不起来或油膜厚度不够,导致啮合齿面大量磨损。

图严重磨损(3)齿面磨损条纹如下图所示,特征为由于摩擦,啮合齿面沿滑动的方向形成较均匀条状摩擦痕迹,齿轮不能平稳运行。

产生原因:由于角齿预紧力不够,轴向间隙过大,齿轮运转不平衡;或润滑油被污染,外来的硬质颗粒在润滑过程中侵入到相啮合的齿面之间,由于磨粒的切削作用,将轮齿表面材料刮掉,造成两接触齿面的擦伤条纹。

图齿面磨损条纹(4)齿面胶合如下图所示,特征为轮齿啮合面由于严重摩擦而磨损,齿面局部金属过热,沿运动方向出现明显的撕裂沟槽。

产生原因:润滑系统严重缺油,润滑不充分致使齿面温度急剧上升,金属熔化,相互粘合,在随后的滑动中又被撕开,在齿面形成撕裂沟槽,造成齿轮失效。

这也是由于使用问题所造成的。

解决设计齿轮传动时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不够的问题

解决设计齿轮传动时齿面接触疲劳强度不够的问题

理论研究
深入研究齿面接触疲劳的机理,建立更为精确的理论模型,为设 计提供更为准确的指导。
新材料与新工艺
探索和开发具有更高强度、耐磨性和耐热性的新材料和加工工艺。
智能化设计
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值模拟技术,实现齿轮传动的智能化设计和优化。
对实际应用的建议
优化设计
01
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通过优化几何参数和
03
解决策略与方案
材料选择与处理
选用高强度材料
选择具有高强度和耐磨性的材料, 如合金钢、不锈钢等,以提高齿 面的抗疲劳性能。
材料热处理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如淬火、 回火等,改善材料的硬度和韧性, 增强齿面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能。
表面强化处理
采用喷丸、碾压、渗碳淬火等表面 强化处理技术,提高齿面的硬度和 抗疲劳性能。
解决设计齿轮传动时齿面 接触疲劳强度不够的问
• 问题概述 • 问题原因分析 • 解决策略与方案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问题概述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的定义
01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是指齿轮在接 触应力作用下抵抗疲劳破坏的能 力。
0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取决于齿轮材 料的机械性能、热处理方式、表 面处理、齿轮参数以及工作条件 等因素。
优化设计
改进齿形设计
优化齿形参数,减小应力 集中,改善齿面接触状况, 降低接触疲劳应力。
增加润滑设计
合理设计润滑系统,确保 齿轮在传动过程中得到充 分润滑,减少摩擦和磨损。
优化装配设计
确保齿轮装配精度,减小 装配误差,提高齿轮传动 的平稳性和可靠性。
制造工艺改进
精密加工
质量检测与控制
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提高齿 轮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减小齿 轮的制造误差。

齿轮传动疲劳点蚀失效的试验研究

齿轮传动疲劳点蚀失效的试验研究
果 表 明 :齿轮 疲劳 寿命 为 对数 正态 分布 ;齿 轮疲 劳 点蚀 失效 首先 是一 个 更新 过程 ,通 过 进一 步 的检验 分析 ,其寿命 特 征
没有 呈现 出增 大 的趋势 ,即齿 轮故 障模 型 不是 一个非 时 齐 的泊松 过程 ,通过 验证 ,该 过 程 为时 齐泊松 过 程 。 关键 词 :齿轮 传动 ;疲 劳 点蚀 ;可 靠度 ;更 新 过程 ;时齐泊 松过 程
t e t n e c ff t u i i g o e rlf p n we e su i d Th e u t h w t a a i e l e o e m t h o — o ma h e d n y o a i e p t n fg a ie s a r t d e . e r s l s o h tf t g t s u g i fg a f s t e lg n r l f i
齿 轮 传 动 疲 劳 点 蚀 失 效 的试 验 研 究
张 云凤 赵 民 刘伟 东
辽 宁 沈 阳 106 ) 118
( 阳建 筑 大 学交 通 与 机 械工 程 学 院 沈
摘要 :应 用齿 轮试 验机 进行 齿 轮传 动疲 劳点 蚀试 验 ,研 究 齿 轮疲 劳寿 命 的 分 布 类 型 ,确 定 分 布参 数 ,并 计 算 可靠 度 及可靠 寿命 ;建立 齿轮 传 动系统 中疲 劳 点蚀 故 障的 随机 过程 模型 ,研 究 齿轮 疲劳 点蚀 故 障 的分布 特征 、趋 势特 征 。结
c ie Th it b to y e a d d srb to a a tr fftg e l e o e r r t de T e r l b l y a d te l e h n . ed sr u in tp n itiu in p r mee s o ai i fg as wee su id. h ei i t n h i i u f a i f wee c luae F i r a d m rc s ig mo a fft e ptig g a y tm s b it te d srb t n c a a trsis, r ac ltd. al e rn o p o e sn d lo ai i n e rsse wa ul,h it ui h ce t u u g t i o r i c

懂得齿轮“小心机”,瓦解侵蚀大危机

懂得齿轮“小心机”,瓦解侵蚀大危机

懂得齿轮“小心机”,瓦解侵蚀大危机微点蚀虽不起眼,但它表明齿轮表面处于疲劳状态!若不加以有效控制,可能会成为齿轮箱乃至整个设备“崩溃”的罪魁祸首。

因此,掌握齿轮疲劳表现的“小心机”——了解微点蚀现象的危害、掌握辨识以及控制方法,已经成为齿轮箱日常维护、提高性能水平的必备技能之一。

“微小”隐患,巨大威胁微点蚀引起的破坏性磨损,可能在设备工作的最初数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齿轮上的微点蚀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齿轮、轴承和密封的一系列问题。

齿轮齿面磨损增加齿轮上出现微点蚀时,所产生的磨损会改变齿轮齿廓的形状,使得载荷集中于较小的区域,从而影响齿轮在通过啮合点时的传动精度,这不仅会导致齿轮箱的振动、噪声及错位,还会增加齿轮失效的机率。

点蚀不断的磨损,让原先齿轮齿廓“微点蚀”区域逐渐发展成了一系列“点蚀”。

碎屑压痕导致剥落由于磨损而产生的金属屑会成为齿轮箱润滑油中的污染物,挤压在齿轮和轴承表面上成为“碎屑压痕”,从而改变轴承滚动体和轴承滚道的表面,进而导致轴承表面金属剥落。

基于埃克森美孚的科学家目前研究的轴承寿命理论和数据,齿轮齿面上的微点蚀产生的硬质碎片颗粒,可能降低轴承寿命20%以上。

及早发现,赢得先机微点蚀几乎可能出现在齿轮的除节线外的任何位置,最常出现在齿轮啮合的重载区或者高速滑动区域。

正因如此,微点蚀经常会发生在齿轮的齿顶和齿根以及轮齿边缘,另外在高应力的局部表面也会观测到微点蚀。

对症下药,瓦解危害能够有效抑制微点蚀的解决方案一般有三种:1、使用表面及其平滑或“超精细加工”的齿轮或轴承2、改变设备的工作条件3、选择专用于抑制微点蚀的润滑油然而,超精细加工的齿轮仅用于最关键的工业生产中,而改变工作条件通常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最为实际、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具有高粘度指数、低牵引系数和平衡配方的齿轮润滑油。

兴泰工程服务。

高强工程齿轮的材料疲劳特性研究

高强工程齿轮的材料疲劳特性研究

高强工程齿轮的材料疲劳特性研究简介工程齿轮是各种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的重要零件之一。

对于工程齿轮来说,疲劳是其最主要的失效模式之一。

由于工程齿轮承受了不断变化的载荷和应力,长期工作状态下会发生材料疲劳现象,导致齿轮失效。

因此,研究高强工程齿轮的材料疲劳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材料疲劳材料疲劳是指在循环加载条件下材料失效的过程。

当应力施加在材料上,并且经过许多次反复加载和去加载的循环后,材料的强度和可靠性会逐渐下降,变得更易破裂。

疲劳破坏一般发生在材料强度极限的一小部分下,且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二、高强工程齿轮的特点1. 承载能力高:高强工程齿轮由于采用了高强度材料,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适用于承受大载荷和高运转速度的场景。

2. 长使用寿命:高强工程齿轮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设备长时间的运行需求。

3. 抗疲劳性能好:高强工程齿轮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和设计,能够提高其抗疲劳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高强工程齿轮的材料疲劳特性研究内容1. 材料选用:针对高强工程齿轮的应用场景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高强度材料,考虑其机械性能、化学成分等因素。

2. 循环载荷设计:通过对高强工程齿轮使用环境的分析,确定循环载荷的设计参数,包括载荷大小、作用时间、载荷类型等。

3. 疲劳寿命预测:利用现代材料疲劳损伤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预测高强工程齿轮的疲劳寿命,并根据预测结果对材料进行优化。

4. 疲劳试验:通过对高强工程齿轮的疲劳试验,获取实际应力-寿命曲线,验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并对设计参数进行迭代优化。

5. 材料改性:通过表面处理、渗碳等方法,提高高强工程齿轮材料的抗疲劳性能,降低其疲劳失效的风险。

四、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1. 研究高强工程齿轮的材料疲劳特性,可以为材料的选用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2. 对高强工程齿轮的材料疲劳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齿轮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其向高强度、高质量方向发展。

地铁齿轮箱齿轮轴齿面点蚀失效探究

地铁齿轮箱齿轮轴齿面点蚀失效探究

a.齿面有麻点的中间齿轮轴b.齿面麻点形态图1 中间齿轮轴与齿面麻点分布形态图2 齿表面磨削后的粗糙度形态和麻点所处部位1.2 硬度测定1/2齿高距齿表面0.1mm处硬度为677HV0.2(相当于59.0HRC),心部硬度为41.5~42.0HRC(齿根圆与轮齿中心线相交处)。

1.3 磨削烧伤检查将齿面清洗和轻微打磨后进行磨削烧伤检查,结果齿面有条状的轻微烧伤(一般是允许存在的)。

在体视显微镜下可看到,剥落麻坑正处于轻微磨削烧伤的条带内(见3)。

麻坑大小不一,但均较浅,麻坑局部有相连外,一般均独立存在(见图4、5)。

1.4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2020年9月(下)/ 总第269期表1 化学成分表元素(%)失效件与标准C Si Mn P S Cr Ni Mo 中间齿轮轴0.190.230.730.0100.004 1.69 1.410.2818CrNiMo7-6钢0.15~0.210.17~0.350.50~0.90≤0.020≤0.0151.50~1.801.40~1.700.25~0.351.5 齿面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测定从有麻坑剥落的齿部取样检查,结果有剥落麻坑的齿面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为CHD550HV0.2=1.15mm,无剥落麻坑的齿面渗碳淬火硬化层深度为CHD550HV0.2= 1.17mm。

从齿部取样磨制抛光后,按GB/T 10561-2005标准检查和A法评定,结果A类夹杂物为0.5级、B类和D类夹杂物均为1级、DS类夹杂物为1.5级。

1.6 显微组织检查(1)直接在齿面轻微抛光浅浸蚀后观察,齿面有呈条带状分布的不规则剥落坑,有的剥落坑的尾端和其周围出现微裂纹形态,如图6所示。

(2)垂直于齿面和剥落坑剖开磨制抛光浸蚀后观察,在剥落坑的周围未见有明显的组织变化,剥落坑深度也较浅,仅为0.01~0.015mm(齿表面在做磨削烧伤检查时经细砂纸轻微打磨,实际剥落坑要比测量的略深一些),如图7~10所示。

齿轮失效分析与实例

齿轮失效分析与实例

引起冷塑变形。
料的屈服极限。
轮齿折断:齿轮一个或多个齿的整体或局部断裂。
疲劳折断:起源于齿根处的疲 高的交变应力多次作用的结 修改齿轮几何参数,降低齿
齿轮失效分析与实例 试验分析部:袁红昆
劳裂纹扩展造成的断齿。 果,齿根圆角半径过小,表 根表面粗糙度,正确的喷丸
面粗糙度过高,滚切加工时 处理,适当的热处理消除残
图 30 图中所示的表面淬硬偏轴伞齿轮产生 的齿面波纹皱、波纹、起棱、冷变形是高负 载齿轮上出现的典型现象
齿轮失效分析与实例 试验分析部:袁红昆
图 31 表面淬硬齿轮有起棱是由于过载造成
图 32 图示是中等硬度齿轮发生冷变形的过 程情况,此类齿轮较硬化齿轮更易产生齿面 金属移动现象,图中可以看出材料已卷到齿 顶边上,造成齿型损坏,重载是引起金属移 动的主因
表3 齿轮失效分布图
13%
24%
15% 20%
疲劳24%
撞击15%
麻点、剥落、渗碳层压碎 20% 外物落入齿合区10%
过量磨损、划伤、擦伤18%
其他13%
附录一:图例 附录二:齿轮失效分析实例
齿轮失效分析与实例 试验分析部:袁红昆
图例
图 1 因润滑不良或啮合不正确引起的粘附 磨损
图 2 齿面的中等磨损使节线变得清晰可见 (箭头所示)多数由润滑油中磨料引 起与实例
失效分析已从一门综合技术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失效 的形式、机理、原因,并提出预测和预防失效的措施,称为失效学。因此,它是 涉及广泛学科领域和技术范畴的学科。失效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图所示。
齿轮是传递运动和动力的重要零件,齿轮种类较多,工作环境不同,因此有 多种不同的失效形式,失效类型由失效齿轮的形貌和失效过程或机理确定的,失 效机理确定后,就可以确定失效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齿轮点蚀原因

齿轮点蚀原因

齿轮点蚀原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齿轮点蚀是齿轮在运转过程中遭受到的一种表面损伤现象,通常表现为齿面呈现出一种点状的腐蚀或压痕。

齿轮点蚀的出现不仅会影响齿轮的耐磨性能和传动效率,还可能导致齿轮的寿命缩短,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及时有效地控制和预防齿轮点蚀现象的发生对于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造成齿轮点蚀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润滑不良:润滑不足或润滑油质量不合格是导致齿轮点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润滑油起着减少摩擦和磨损、冷却和清洁的作用,如果润滑油流动不畅或质量不达标,则无法形成有效的润滑膜,导致齿轮齿面之间的直接接触,产生点蚀现象。

2. 负载过大:如果齿轮在工作过程中受到过大的负载或冲击负荷,则会导致齿轮齿面的局部应力大幅增加,使得齿轮表面易发生点蚀。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设备的负载超出设计要求或在瞬间受到冲击负荷时。

3. 齿轮设计不合理:齿轮的设计规格不合理、齿轮参数选择错误或齿轮加工精度不高等都会导致齿轮点蚀现象的出现。

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数等参数选择不当、啮合误差偏大、表面粗糙度过高等都会导致齿轮啮合不均匀,产生点蚀。

4. 工艺不当:齿轮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如果工艺不当,则容易导致表面残留应力或磨损引起的表面微裂纹,进而加速齿轮点蚀的发生。

5.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导致齿轮点蚀的重要原因之一。

包括温度、湿度、腐蚀介质等对齿轮表面的影响。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或受到腐蚀性介质的侵蚀,都会加速齿轮的表面点蚀。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齿轮点蚀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

为了有效预防齿轮点蚀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选择合适的润滑油:根据设备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并保证润滑系统正常工作,定期更换润滑油以防止油质老化和变质。

定期检查润滑系统,确保有足够的润滑膜形成在齿轮齿面,并保持运转过程中的润滑良好。

2. 合理设计及选材:在齿轮设计和选材过程中考虑到工作条件和负载情况,选择合适的齿轮参数和材料,以提高齿轮的负载能力和耐磨性能。

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中的疲劳强度分析

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中的疲劳强度分析

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中的疲劳强度分析齿轮传动系统是机械运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船舶、军工等领域。

在设计齿轮传动系统时,疲劳强度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齿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承受不同程度的疲劳损伤,从而导致传动系统失效。

本文将从齿轮材料选用、载荷分析、疲劳寿命预估等多个方面探讨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中的疲劳强度分析。

一、齿轮材料选用在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中,首先要确定齿轮的材料。

尤其对于高负荷、高速传动的齿轮来说,材料的选用更显得至关重要。

传统齿轮材料包括低碳钢、中碳钢、铸铁等,但这些材料在高负载、高速传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疲劳裂纹,进而导致齿轮失效。

针对这一问题,现代齿轮传动系统常采用效应材料,如合金钢、超高强钢等。

这类材料不仅具有高拉伸强度和高硬度,而且还能够增加齿轮的韧性和耐久性,从而提高齿轮的疲劳强度。

此外,在选用材料时,也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和经济成本综合考虑。

二、载荷分析在考虑齿轮的疲劳强度时,载荷分析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不同的载荷会对齿轮的疲劳强度造成不同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设计不同的载荷条件。

一般而言,载荷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两种,其中静载荷是指传动系统在静止状态下的承载能力,而动载荷则是指传动系统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载荷。

在实际应用中,载荷往往是非常复杂的。

对于齿轮传动系统来说,载荷来源多种多样,如机器本身的振动、不同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外部环境的影响等。

因此,需要对多种载荷进行分析,确保齿轮的设计满足最糟糕的载荷情况下的强度要求。

三、疲劳寿命预估齿轮的疲劳寿命是指在一定载荷条件下,齿轮出现第一个裂纹的时间。

疲劳寿命的长短直接影响齿轮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中,预估疲劳寿命非常重要。

常用的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包括双应力范围法、极限载荷法、等效应力法等。

这些方法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计算疲劳寿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

其中,等效应力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它将不同载荷情况下的应力转化为等效应力,进而推导出疲劳寿命。

风电机组齿轮箱磨损案例分析

风电机组齿轮箱磨损案例分析

风电机组齿轮箱磨损案例分析风电机组齿轮箱作为传动机构,对风力发电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通过油液监测技术可以监控风电机组齿轮箱的润滑状态和磨损状态,之后通过内窥镜检查验证该齿轮箱的磨损程度。

油液监测技术通过对风电机组设备摩擦副的润滑状态和磨损状态进行定期跟踪监控,可以有效地评判在用润滑油的性能状况和预防设备磨损故障隐患[1]。

工业内窥镜检查是预警式维护,对维修时间的推断是非常有效的,将其和油液监测相结合更直观了解设备内部磨损情况,为设备维修提供决策支持。

1风电机组齿轮箱结构及工作原理1.1结构组成一般的双馈型风电机组齿轮箱采用一级行星二级平行结构,主体结构包括法兰,中箱体,后箱体和输出齿轮;变速机构包括第1~4级齿轮、行星轮和太阳轮。

1.2工作原理风轮叶片在风的作用下带动主轴转动,扭转的主轴(低速轴)传递风轮扭矩到齿轮箱的一级行星齿轮,一级行星齿轮通过二级平行轴齿轮传递扭转,使低转速大扭矩载荷转化为高转速低扭矩载荷,便于发电机的吸收;最后电机轴(高速轴)上的扭矩通过切割电磁形成电能,完成风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2]。

2油液监测诊断标准风电机组齿轮箱起增速作用,运行时载荷多变,易发生故障,通过油液监测技术监控机组齿轮箱磨损状态;油液监测分析诊断结论一般分为3个等级,分别为正常、注意和报警。

(1)“正常”是指在用润滑油各项指标均在标准规定的正常值范围内,可以满足设备润滑要求,且设备润滑、磨损状态均良好。

(2)“注意”是指在用润滑油一项或多项指标超出正常值范围、油品不能完全满足设备润滑要求,设备润滑、磨损状态可能存在故障隐患,宜引起现场关注,并要求现场在必要时采取取样复检、加强巡视等措施。

(3)“报警”是指在用润滑油一项或多项指标经连续多次检测值均在标准规定的报警值范围内,油品劣化明显,已无法满足设备润滑要求。

设备运行存在故障隐患,需采取更换润滑油、部件检修等维护措施。

为避免取样不规范等干扰因素影响判别结论的准确性,对于首次检测到“报警”值的样品,一般应至少取样复检一次再进行确认(排除取样环节可能的干扰因素),报告给出复检结论后应在一个月内完成取样复检。

齿轮齿面点蚀原因

齿轮齿面点蚀原因

齿轮齿面点蚀原因
齿轮齿面点蚀是指齿轮运行过程中,齿面表面出现点状疲劳损伤。

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齿轮齿面质量不佳:齿面存在表面缺陷、孔洞或不均匀的硬度,会导致应力集中,从而加速点蚀的形成。

2. 润滑不良:齿轮工作时,润滑油起到润滑和冷却的作用,如
果使用的润滑油不合适或润滑系统出现故障,会导致齿轮齿面过热,加速点蚀的形成。

3. 负载过重:齿轮负载超过其设计的最大负载,会导致齿轮齿
面受到过大的应力,从而加速点蚀的形成。

4. 齿轮磨合不良:新安装的齿轮在磨合过程中,如果磨合不良,会导致齿面表面不光滑,产生额外的摩擦力,从而加速点蚀的形成。

为减少齿轮齿面点蚀的发生,需要加强齿轮齿面质量控制,选用适合的润滑油和润滑方式,控制齿轮负载,确保齿轮磨合良好。

- 1 -。

高速动车组弧齿锥齿轮齿面疲劳点蚀失效分析

高速动车组弧齿锥齿轮齿面疲劳点蚀失效分析
接触应力 , 利用试验 台进行 多工况加 载试验 , 获得 了接触面积 的变化规律和趋 势 ; 确 定 了等效 载荷扭矩 下 , 接 触 区域 当量 圆柱齿轮与齿宽 中点法线 当量 圆柱齿轮 的赫兹接触线长度和分度圆直径 , 并分析 了齿面接触应力 与接 触面积 间变化规律. 研 究结 果表明 : 在变载荷运行工况下 , 从 动齿轮锥齿 小端 凹面为常接触 区域 ; 在等效扭 矩载
ma c r o - a n d mi c r o — mo r p h o l o g i e s o f t he p i t t i n g f r a c t u r e s u r f a c e s we r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 Th e n,b a s e d o n t he t r a c k t e s t o f EMU t r a i n s i n p r a c t i c a l s e r v i c e,t h e l o a d s p e c t r u m o f g e a r wa s c o mp i l e d t ho r o u g h l y,a n d t h e c o n t a c t s t r e s s o f g e a r wa s c a l c u l a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S O 1 03 0 0- 2—- 2 O 01 .I n a d d i t i o n.a s e r i e s o f be n c h l o a d i n g t e s t s u n de r d i f f e r e n t o pe r a t i o n a l c o n d i t i o ns we r e c o n d u c t e d t o o b t a i n t h e v a r i e t y l a w o f t h e c o n t a c t a r e a . At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t h e e q u i v a l e n t l o a d i n g t o r q u e,t h e l e n g t h s o f He r z c o n t a c t l i n e s a n d t he d i a me t e r s o f p i t c h c i r c l e s we r e d e t e r mi n e d i n t he c o n t a c t a r e a o f c y l i n d ic r a l g e a r a n d t h a t i n t he n o r ma l di r e c t i o n a t t h e t o o t h wi d t h c e n t e r ,a n d t h e c o n t a c t s t r e s s a n d c o n t r a c t a r e a o f g e a r s we r e a l s o a n a l y z e d.Th e r e s u hs s h o w t ha t t h e c o n c a v e c o n t a c t a r e a a t t h e e n d o f s ma l l g e a r t e e t h o f t h e d r i v e n s pi r a l b e v e l i s t h e n o r ma l c o n t a c t a r e a u n d e r v a ia r b l e l o a d i n g c o n d i t i o n s,wh i l e t h e c o n t a c t a r e a wo u l d

齿轮轮齿的5大失效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齿轮轮齿的5大失效表现形式及原因分析

一、齿面点蚀
1、产生原因及现象:脉动偱环的接触应力→齿面产生微小裂纹,在齿轮的挤压下润滑油压上升→裂纹扩展,小块金属剥落→小坑(麻点)
2、发生部位:靠近节线的齿根面处
3、发生场合:闭式传动
4、预防措施:提高齿面硬度、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合理选择润滑油的粘度及采用正角度变位齿轮传动
二、齿面磨损
1、产生原因及现象:铁屑、灰层进入,啮合齿面间的相对滑动摩擦而产生磨损,齿形变瘦
2、发生场合:开式传动
3、预防措施:采用闭式传动,提高齿面硬度,减小接触应力,降低表面粗糙度值,保持润滑油的清洁
三、齿面胶合
1、产生原因:高速重载时散热不好,低速重载时,压力过大,使油膜破坏,金属熔焊在一起而发生胶合。

2、发生部位:靠近节线的齿顶面
3、发生场合:高速、低速重载齿轮
4、预防措施:适宜的润滑油、提高硬度、减小表面粗糙度值、采用抗胶合能力强的齿轮材料
四、齿面塑性变形(飞边)
1、产生原因:较软齿面的齿轮在频繁起动和严重过载,由于齿面很大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齿面金属局部塑性变形
2、发生部位:主动轮形成凹沟,从动轮齿面形成凸棱
3、预防措施:提高齿面硬度、选用较高粘度的润滑油,避免频繁起动和严重过载
五、轮齿折断
1、原因:变载(疲劳、过载)
2、发生后果:不能正常传动,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3、发生场合:开式齿轮传动和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中
4、预防措施:选择适当的模数和齿宽,采用合适的材料及热处理工艺,减小齿根处的应力集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齿轮疲劳点蚀的特征及相应案例分析1 疲劳点蚀的定义及特征点蚀又称接触疲劳磨损,是润滑良好的闭式传动的常见失效形式之一。

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相互接触的齿面受到周期性变化的接触应力的作用。

若齿面接触应力超出材料的接触疲劳极限时,在载荷的多次重复作用下,齿面会产生细微的疲劳裂纹;封闭在裂纹中的润滑油的挤压作用使裂纹扩大,最后导致表层小片状剥落而形成麻点,这种疲劳磨损现象,齿轮传动中称为点蚀。

节线靠近齿根的部位最先产生点蚀。

润滑油的粘度对点蚀的扩展影响很大,点蚀将影响传动的平稳性并产生冲击、振动和噪音,引起传动失效。

点蚀又分为收敛性点蚀和扩展性点蚀。

收敛性点蚀指新齿轮在短期工作后出现点蚀痕迹,继续工作后不再发展或反而消失的点蚀现象。

收敛性点蚀只发生在软齿面上,一般对齿轮工作影响不大。

扩展性点蚀指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而继续扩展的点蚀现象,常在软齿面轮齿经跑合后,接触应力高于接触疲劳极限时发生。

硬齿面齿轮由于材料的脆性,凹坑边缘不易被碾平,而是继续碎裂成为大凹坑,所以只发生扩展性点蚀。

严重的扩展性点蚀能使齿轮在很短的时间内报废[1]。

2 疲劳点蚀的实例某重型车辆侧减速器主动齿轮发生了早期失效,失效齿轮与行星转向机相连,将全车动力传递到行动部分,是全车受载最大的齿轮,始终在大载荷、高转速、多冲击的复杂苛刻环境下工作。

齿设计上采用整编为齿轮,传动比为5.9,润滑方式为油池飞溅润滑。

实效齿轮材料为18Cr2Ni4W A钢。

采用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

失效齿轮发生严重的接触疲劳失效,使用寿命未达到规定时间。

采用断口分析、金相分析、硬度测试及有限元接触应力分析等方法对齿轮进行失效分析,查找该齿轮实效的原因(由于篇幅有限以及结合自身知识面,仅列举出端口分析和金相分析两项结果)。

2.1 断口分析通过对失效齿轮宏观观察发现.在啮合受力齿面的节线附近靠近齿根一侧,沿齿宽方向分布许多剥落坑,剥落坑附近有许多点蚀坑,这些点蚀剥落坑再吃款方向上基本连成一线,形成由点蚀剥落坑组成的凹坑带,基本与齿宽同长(图一)。

经扫描电镜观察,失效齿轮的点蚀剥落坑带上有较多面积在2 mmz以上剥落坑,剥落坑最大深度为0.8 mm,剥落坑底部有较浅的疲劳辉纹,底部大致与表面平行(图2)。

剥落坑侧面一侧大致与表面成45°角,另一侧约垂直于表面,剥落部分一端与齿轮基体分离,形成悬臂梁(图3)。

通过对齿轮磨损面的分析,发现失效齿轮具有典型的接触疲劳特征,而且齿轮节线附近偏向齿根一侧的接触疲劳较为严重。

[2]2.2 显微组织分析从失效齿轮轮齿部位取样抛光.经4%的硝酸酒精溶液腐蚀后,在Olympus金相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试样心部组织为低碳板条回火马氏体及少量铁素体(图4)。

渗碳层组织为高碳针状回火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马氏体针叶略微粗大(图5)。

按照JB/T 6141.3—1992 《重载齿轮渗碳金相检验》标准评定,试样心部组织为2~3级,渗碳层马氏体组织为4级,符合要求。

但试样渗碳层中有较细的白色网状碳化物析出(图6),按照JB/T 6141.3—1992《重载齿轮渗碳金相检验》标准评定,试样渗碳层碳化物为4。

5级,不符合标准规定要求。

经扫描电镜观察,白色网状碳化物在渗碳层表面附近呈现连续网状(图7)。

至距表面1 mm处.白色网状碳化物基本消失(图8)。

较细的白色网状碳化物是齿轮在渗碳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较慢.奥氏体沿晶界析出细网状二次渗碳体。

这种白色网状碳化物会削弱晶粒之间的结合强度,降低齿轮的抗接触疲劳性能[2]。

3 讨论齿轮齿面疲劳点饰损坏主要是因为轮齿工作时,其工作齿面上的接触应力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脉动循环应力。

齿面接触应力超过材料的接触极限应力时.齿面表层会产生细微的疲劳裂纹。

点蚀会使齿面减少承载面积,引起冲击和噪音,严重时轮齿会折断。

根据损坏程度不同,点蚀可分为初始点蚀.破坏性点蚀。

一般初始点蚀在齿轮磨合过程中可自行矫正或是扩展性的.一般不致构成破坏.而破坏性点蚀及表面剥落一旦出现。

随着齿轮的继续使用点蚀和剥落区域不断扩大.可能导致齿面破坏。

齿轮运转不平稳震动加剧.传动噪声增大。

当其损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导致轮齿折断。

尤其是关键性齿轮的损坏,可能造成整个传动系统或机械部件损坏的严重后果。

对损坏齿轮尤其是早损坏的齿轮进行失效分析,正确判定齿轮损坏类型和破损程度。

找出损坏的产生原因,从而提出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较少或预防齿轮类似损坏事故的重复发生。

以提高齿轮的使用寿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3]。

该重型车辆侧减速器主动齿轮的试验分析证明失效齿轮的失效形式为接触疲劳失效。

齿轮失效的主要原因为:1)渗碳碳势不足或者渗碳时间过短造成的渗碳层过浅。

2)失效齿轮渗碳后冷却速度较慢,造成奥氏体沿晶界析出细网状二次渗碳体,而随后的正火处理没有有效消除网状二次渗碳体。

3)齿轮的接触应力较大,超过了许用接触应力。

4 结论(点蚀的预防)轮疲劳点蚀损坏的预防齿轮疲劳损坏的预防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设计期、制造期、使用期。

4.1设计期预防齿轮轮齿相互啮合传动过程中.轮齿的接触疲劳表面作滚动或滑动复合磨擦时,在交变接触应力的作用下。

表面金属会形成疲劳断裂。

对于齿轮来讲.通常齿根的弯曲疲劳和齿面接触疲劳两种失效形式占多数。

齿面接触疲劳的计算主要是了解接触应力的大小.是判断正常设计情况下,齿面是否可能发生接触疲劳失效的理论依据。

轮齿表面和次表面金属可能受拉伸、压缩和剪切应力。

接触面间以纯滚动方式运动,没有滑动现象。

类似于轮齿节线出的啮合状态.接触表面在载荷作用金属产生弹性变形.接触区是以一定宽度的压缩接触而不是线接触。

压缩带中心区弹性压缩最大接触带前后的金属在应力作用下产生弹性位移凸起。

同时在该区域金属皮下表层产生剪切应力。

应力大小取决于金属的弹性模量、金属面承受的总压力和接触表面的曲率半径。

选用材料弹性模量和接触长度一定时,接触表面应力大小与接触表面的曲率半径有关。

曲率半径越小,接触带就越窄。

单位表面的接触应力也就越大。

承载转动表面受力分析表面,承载齿轮在啮合传递动力过程中,轮齿表面各处承受着不同形式的应力作用.齿面和皮下金属在拉伸、压缩和剪切应力作用下,经过多次重复应力作用后.齿面和皮下金属可能产生微小裂纹形成疲劳源.随之应力循环次数增加.裂纹将不断扩展以致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小块金属脱落.齿面出现点蚀剥落.齿轮齿面产生疲劳损坏。

4.2制造期预防齿轮的点蚀的最主要原因是齿轮啮合没有达到足够高的配合精度造成局部接触应力过载,导致疲劳损坏。

因此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以预防和控制齿轮的损坏,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4.2.1提高齿轮加工精度齿轮加工精度太低.造成啮合的齿轮齿轮接触不良容易造成局部齿面超负荷工作.使齿轮局部实际接触应力超过齿轮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

提高齿轮加工精度。

减少齿轮副的两中心线不平行或交叉偏差及加工时齿向误差造成的精度误差,有利于保证齿轮传动的平稳性。

4.2.2保证齿轮材料质量重载大齿轮多以铸造毛坯加工而成,齿轮毛坯材料的局部缺陷及其热处理不均匀造成的点蚀往往比较平滑,所造成的点蚀往往发生在一小区域内.这种情况往往造成齿轮局部强度不足,最终导致齿轮折断的现象发生.就需要更换齿轮。

因此优良的铸造和热处理工艺水平就尤为重要。

4.2.3安装不良造成的齿面点蚀齿轮的装配及机体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齿轮齿面的接触面积,装配时必须严格控制齿轮轴线与齿轮的轴线平行度误差,精确调整减速机体与减速机底座及电机等配合部件的联接精度,减少轴向和径向跳动,保证齿面的接触精度.避免局部接触应力过大。

可以有效减少齿轮点蚀疲劳现象。

4.3 使用期点蚀分析与预防4.3.1初始点蚀重载传动齿轮的初始点蚀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新齿轮啮合初期.常因齿面偏离渐开线曲面较大,在若干个微凸起处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造成点蚀现象,点蚀区出现很浅的小麻点.一般较分散。

有时伴随有轻微的胶合磨损。

当齿面经过一段时间跑合后,微凸起处逐渐变平,从而扩大了接触区。

又由于磨损、碾压等原因使其表面接触趋于平滑,高峰接触应力随之降低。

因而促使点蚀停止发展。

实践表明.这种点蚀一般情况下不再发展,经过一定阶段的啮合磨合后就点蚀就会消失.因此这类点蚀一般不会造成损坏。

4.3.2破坏性点蚀破坏性点蚀多数出现于节线以下的齿根区域。

这是由于齿根处曲率半径较小,齿面接触应力较高的缘故。

震动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从齿根处初始接触点开始,齿面曲率半径逐渐增大.接触应力也随之下降。

通常重载传动的直齿轮,当接触点移至一定位置时.啮合齿的数目由两对牙齿变为一对。

此时接触应力增至最大.当接触区域继续向外移动时,接触应力再次开始下降,每当轮齿过负荷时,金属表面可能产生疲劳损坏。

通常在主动齿轮的齿根区域。

经过长时间工作后可能出现破坏性点蚀,如果过负荷足够大.短时间啮合后就能产生这类点蚀破坏。

齿轮啮合传动过程中.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相互接触区承受相同的应力,但在正常情况下。

点蚀首先出现于主动齿轮的齿根部位。

分析认为这是主动齿轮通常直径较小,转速较高,轮齿数目也较少。

因而承受着较频繁的重复应力.此外主动齿轮轮齿上滑动方向与齿面问的滚动方向相反,因此金属表面产生过度伸张.促使疲劳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最后导致齿面产生点蚀破坏。

破坏性点蚀通常呈小点状金属脱落形成凹坑.当点蚀逐步扩大或点蚀相互连接起来,可能造成较大面积破坏,齿轮运转不平稳.传动噪音大。

这种点蚀破坏发展到足够程度时,可能导致轮齿断裂.应加以重视。

轧机减速机做为轧机机组的重要设备.齿轮又是减速机的关键性部件,齿轮的损害可能影响整个传动系统或其他机械部件损坏.影响生产运行的严重后果,点蚀做为齿轮损坏的初始阶段.如果能够通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延长齿轮使用寿命.减少生产设备事故的发生,促进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安琦顾大强机械设计[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71~174.[2]谢俊峰朱有利等某重型车辆侧减速器齿轮接触疲劳失效分析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J] 2009, 32(6)[3]施银辉轧机减速器齿轮点蚀分析与预防科技视界[J] 2013,(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