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C偏析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轻碳偏析的方法
高碳钢用于制作高强度的预应力钢丝和钢绞线,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桥梁、海港码头、电站、大坝、工业民用建筑等领域,是一种高附加值产品,近年来,其需求量逐年攀升,所以高碳钢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而高碳钢在后续连续拉拔成单丝的过程中,压缩比可高达84%,这就要求原始的盘条成分化学均匀,钢的纯净度高,金属夹杂物含量低且无大型夹杂,连铸坯中心偏析和中心缩孔小,线材的表面质量好,不能有折叠、耳子等缺陷,组织性能均匀稳定等。应该控制连钢、精炼、连铸、轧制、拉拔等各个生产环节,综合优化工艺,减轻偏析。
1.0炼钢
生产工艺为: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LF炉精炼→喂丝→软吹→保护浇铸,炼钢过程主要控制连铸坯中心偏析、中心缩孔及夹杂物,从以下下面几个环节控制。
精炼部分:
(1)成分控制,在铸坯结晶过程中,钢液中的溶质元素在固液相界上的溶解并未平衡移动,C、S、P等易偏析元素以柱状晶粒析出,排到尚未凝固的钢液中,随着结晶过程的进行,这些易偏析元素被富集到铸坯中心或者凝固末端区域,从而产生铸坯中心偏析。
由于出钢过程增碳量大,为达到LF精炼成分的目的,对钢中硅、
锰成分分别用硅铁和锰铁调整,用含碳合金球或碳芯线微调碳成分。硅是促进石墨化作用最强的合金元素,硅促进石墨化的能力,是镍的3倍,是铜的5倍。无论在液态或者固态的钢中,硅与铁结合的作用都比碳强。钢水中含有硅,就会使碳的溶解度降低。因此含硅量越高,碳含量相应的越低,就会有更多的碳被排挤出来。碳含量降低,铸坯碳偏析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2)温度控制,由于高碳钢液相线温度低,因而其过程温度低,但是温度过低会造成化渣困难,所以要求LF炉第一次升温温度不能过低。
(3)夹杂物控制,为改变夹杂物的形态和分布,在钢水离开LF站之前,利用含钙包芯线对钢水进行钙处理,钙处理后,为保证夹杂物充分上浮,必须对钢包液进行较长时间的软吹氩,软吹氩时间要求不少于8min。
连铸部分:
(1)浇注温度,浇注温度高,铸坯易产生柱状晶或者穿晶组织,造成中心疏松、缩孔和偏析加剧。浇铸温度高还会使得液芯变长,导致
铸坯坯壳发生鼓肚现象,在铸坯中心产生具有负压抽吸作用的空穴,使凝固末端富集溶质元素的钢液被吸入铸坯中心。也是导致铸坯产生中心偏析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浇铸温度过低易造成中包水口冻结,迫使浇铸中断,不利于钢中夹杂物的上浮。并可能恶化铸坯表面质量,因此,要严格控制浇注温度。钢包、中间包永久层里加装保温材料,减少钢包、中间包钢水降温,稳定浇铸过程钢水温度。中间包钢水面采用双覆盖渣,底层为碱性保护渣,起保护和净化钢水的作用,上层加炭化稻壳,起保温作用。控制钢水过热度20~30℃为宜。
(2)拉速制度,拉速过高,铸坯在结晶器内停留时间变短,延长了钢水的凝固时间,使铸坯液芯变长,推迟了等轴晶的形核和长大,扩大了柱状晶区,促使柱状晶搭桥,增加了小钢锭结构形成的机会,还会发生铸坯鼓肚,加重了中心偏析和缩孔,而拉速过低可能使钢水回炉量过高而影响生产效率和产量,因此要从生产效率和拉速平衡的角度考虑,既不影响产量,又能保证连铸坯的质量。此外拉速的稳定有利于连铸坯的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浇铸过程中拉速的变化会导致连
铸坯凝固结构的不均匀,增加保护渣卷入的几率。
(3)连铸冷却工艺,二次冷却条件直接影响铸坯质量的好坏,固液界面上的冷却条件严重影响固液两相区微观组织的生长,若二次冷却太弱,铸坯表面温度就会过高,铸坯液芯加长,抑制柱状晶生长,增加等轴晶区,坯壳抵抗因钢水静压力引起的鼓肚变形能力减弱,从而促进中心偏析的形成和扩展。而二次冷却太强,使钢液中的元素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选分结晶,因此有利于偏析的改善,但是会加重中心缩孔。
比水量与铸坯组织枝晶间距的关系如下图,由图可看出,随着比水量的增加,冷却速率增大,一次枝晶间距和二次枝晶间距减少。这主要是由于当二次冷却强度增大时,钢液凝固速度增加,溶质原速度析出和扩散减小,树枝晶组织细小致密化。阻碍了枝晶间溶质向中心富集,减小中心偏析。在相同比水量的情况下,随着铸坯厚度的增加,冷却速率逐步减小,但是到铸坯中心位置,不同比水量的冷却速率基本相同。
根据公式计算出结晶器坯壳厚度:
H=K*(L/V)1/2
式中:K—凝固系数,取值27;
L—结晶器有效长度,900mm;
V—拉速,1.9m/min;
计算结晶器坯壳厚度为18.6mm,实际状态下,有涉及冷却效率的问题,铸坯尚有75%的厚度为液相或固相混合相。采用强冷缩小二
次枝晶间距的效果有限,所以将强冷区域延长,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强冷的冷却效率,有效缩短了二次枝晶间距,对抑制高碳钢的中心偏析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
(4)电磁搅拌工艺,连铸使用电磁搅拌技术,能减少铸坯皮下气泡,非金属夹杂物缺陷的产生,改善铸坯铸坯表面质量,增加微细等轴晶,减轻中心偏析,缩孔和疏松,防止结晶器内的不均匀凝固。根据搅拌位置不同,电磁搅拌分为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二冷电磁搅拌(SEMS)以及凝固末端电磁搅拌(FEMS)。实践表明,高碳钢必须采用M+S+F三段搅拌才能使铸坯中心偏析和疏松得到显著改善。
(5)保护浇铸,全程保护浇铸,钢包到中间包采用长水口加密封环,中间包加覆盖剂,中间包到结晶器之间采用浸入式水口,结晶器采用高碳钢专用保护渣。
(6)轻压下技术,炼轧厂铸机无轻压下设备,不具备轻压下功能,可以借助拉矫辊实施,用拉矫辊实施轻压下,有两个问题必须首先研究解决。①拉矫机夹棍和液压系统的能力是否满足轻压下的要求;②不同拉速下铸坯凝固末端的位置及轻压下的最佳位置。
2.0轧制
高碳钢轧制流程:加热炉→粗、中、预精轧、精轧机→水冷→吐丝机→斯太摩尔风冷线→集卷→打捆→成品入库,轧制过程主要控制线材表面质量,索氏体化率及渗碳组织,从以下方面控制:
(1)加热炉,控制加热炉内气氛,采用低加热,尽可能减少坯料在炉内高温段停留时间,以防止表面脱碳,为了保证铸坯中心碳的充分扩散,在不增加盘条表面脱碳、氧化铁皮的前提下,适当延长铸坯在炉内的时间,一般选择铸坯加热时间不小于150min,铸坯出炉(均热段)温度为960℃~1050℃。
(2)粗、中、预精轧和精轧机,采用低温开轧,获得小的奥氏体晶粒,高碳钢变形抗力大,粗、中、预轧机应均匀分配压下量,避免单机架压下过大,保证合理的活套量及连轧常数。终轧温度是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提高终轧温度,钢的抗拉强度呈上升趋势,这是由于终轧温度提高,有利于高碳钢中碳化物的溶解,增加了奥氏体的稳定性。但是终轧温度越高,奥氏体晶粒长大趋势越严重,引起钢的断面收缩率下降,塑性降低,奥氏体晶粒大小直接影响到相变后的组织和晶粒尺寸,因此保证适宜的终轧温度,可使产品获得满足使用要求的组织和强度均一性,实验表明,终轧温度为950℃,钢的强度、塑性匹配较好,另外,为了避免轧件表面出现划伤和折叠,全线应该采用无扭转轧制。
(3)吐丝机,轧后冷却过程中,吐丝机温度的控制对线材性能的影响非常重要,在对高碳钢的控制冷却过程中,希望抑制铁素体的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