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同意的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人体实验知情同意历史

人体实验知情同意历史
• 由于纳粹暴行,专行主要依靠研究人员的自律。
• 1953年10月9日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 (MRC)发表临床研究”声明,强调对研 究方案应该进行审查和研究人员有责任 保护受试者。
• 1964年世界医学协会发表了《赫尔辛基 宣言》。
犹太人慢性病医院 布鲁克林(Brooklyn)1963年
特移——司日令文部原将文爱意国思抗为日“人特员别“移特送别处移送” 理”,就是各给地73宪1部兵队队的向指“令73、1”电部话队记秘录密的移底送稿、 活人充当试验副材本料,的各一宪种兵隐队匿根的据称关谓东。宪兵队司令
部的指令,将特移人员移交哈尔滨宪
兵队的实施报告,以及日本各宪兵队
关于处置爱国抗日人员的统计、报告、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1865)
第2阶段(1900-1947): 开始有规则但实施不力
1900年,外科医生George Miller Sternberg组织了一 个由Dr. Walter Reed领导的 医学委员会对古巴的黄热病 进行调查。
Sloan Kettering 癌症研究中 心 虚弱的老年病人被注射了肝癌 细胞,以研究其免疫学反应 病人没有被告知癌细胞的事
研究者觉得没有必要吓着病人 很容易被拒绝
问题(教训)
• 伦理方面仅仅留给研究组内部处理不妥
• 需要外部(研究组外的科学家和非科学 家)的参与
• 需要独立机构的审查
第4阶段(1966-1974): 外部监督的开始
• 审查不限于科学家参加
第5阶段(1974-1980): 由委员会正式审查
–由伦理委员会(称作IRB)审 查以确保研究在伦理方面的可 接受性

患者知情同意及告知培训

患者知情同意及告知培训
医生有义务对患者的病情和隐私 进行保密,未经患者同意不得泄
露相关信息。
03 患者告知的内容
诊疗信息
诊断结果
向患者详细解释其诊断结果,包括可能存在的病 因、病情严重程度等。
治疗建议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合适的治疗方案,包 括药物治疗、手术、物理治疗等。
预期效果
向患者说明治疗方案的可能效果,以及预期的治 疗周期和康复时间。
患者知情同意及告知培训
目录
• 患者知情同意概述 • 患者知情同意的过程 • 患者告知的内容 • 患者告知的方式与技巧 • 患者告知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患者知情同意培训
01 患者知情同意概 述
知情同意的定义
知情同意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向患者充分说明病情、医 疗措施、医疗风险等事项,并征得其同意后,方可实施相应的医疗行为。
详细描述
医生在告知过程中应保持客观、真实、准确 的态度,避免过度承诺或误导患者。同时, 应向患者充分说明治疗方案的风险和不确定 性,以便患者做出理性决策。此外,医疗机 构应建立完善的知情同意书制度,确保患者 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以证明医生已履行告 知义务。
06 患者知情同意培 训
培训目标与内容
培训目标
详细描述
图片与视频告知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理解抽象的医学概念和过程,提高患者的认 知度。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使用真实的医疗图像或视频 。
患者教育材料的设计与制作
总结词
患者教育材料是专门为患者设计的,用于帮助他们了解病情、治疗方案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详细描述
患者教育材料应遵循简单、明了的原则,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同时,应根据 患者的年龄、文化背景和认知能力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在制作过程中,应充分 考虑患者的阅读习惯和视力、听力等身体状况,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论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论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论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摘要】患者有权力知晓自己的病情,并可以对医务人员所采取的防治措施决定取舍,这项权利就是患者知情同意权。

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一项法定权利,它的保障对于维护患者权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关于患者知情同意权的案件时有发生,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在知情同意权的起源发展、概念内容、法律依据、知情同意权与告知义务的关系、现存的问题和解决建议这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更高的维护知情同意权有所帮助。

【关键词】知情同意权,患者,医疗机构,法律,告知义务,问题,建议【Abstract】Right of informed consent means that patients have the right to know his condition, and to decide whether or not to acdept the therapeutic measures of the medical personnel. This is a legal right of the patients, the guarantee of which can help protect the rights of the patients, build a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But nowadays cases about “right of informed consent”happen frequently, which do harm to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n this pasage, we will talk about five parts including the resou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ight, the concept and contents of the right, legal base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ight of informed consent and the obligation to inform,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Right of informed consent; Patients; Medical establishment; Laws; Obligation to inform; Problems; Suggestions(一)知情同意权的起源和发展每项法律规定一般都有其相应的来源,知情同意权也不例外。

浅析患者知情同意权

浅析患者知情同意权

浅析患者知情同意权作者:陈秋汀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30期摘要患者知情同意权理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

它是指在医患关系中,医方履行充分告知义务后,患者依靠自身的认识理解能力,真实自愿的作出同意决定的权利。

患者知情同意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知情、自由意志、有能力三个方面。

患者知情同意权具有保障患者自决权实现、对抗医疗“合理风险”以及划分医疗责任等方面的法律效力。

关键词知情同意告知义务法律效力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0-270-02一、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内涵“知情同意”又称之为“告知后同意”,属于舶来品。

知情同意权属于英美法系产物,起源于1767年的Slaterv. Baker & Stapleton 案。

该案中,法院首次做出判定,认为在实施手术之前取得患者同意是“外科医生之惯例和法则。

”同时,美国堪萨斯州的 Natanson v. Kline 案和密苏里州的Motchu v. Robinson 案使得知情同意权在判例上得以确立。

这两个判决都以医疗方没有履行说明治疗风险的存在,否定形式上存在的患者的同意权利。

而二战后纽伦堡审判则是形成现代意义上知情同意的里程碑。

在《纽伦堡法典》中有这样一条规定:“人体受试者的自愿同意是绝对必要的”,“应该使他能够行使自由选择的权利,而没有任何暴力、欺骗欺诈、强迫、哄骗以及其他隐蔽形式的强制或强迫等因素的干预;应该使他对所涉及的问题有充分的知识和理解,以便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

关于知情同意的具体内涵,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患者知情同意权分为知情权和同意权,或者说包括了解权、被告知权、选择权、拒绝权和同意权等;第二种主张认为患者知情同意权仅限于手术和有创的特殊检查这两方面;第三种主张认为患者知情同意权不仅应该体现在医疗方案中,而且也应包括与患者就医有关的其他事项。

通说认为知情同意是指“医生应做必要说明使得病人就某种医疗行为作出同意的决定。

什么是知情同意在医疗法中的应用

什么是知情同意在医疗法中的应用

什么是知情同意在医疗法中的应用知情同意是现代医疗伦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医疗法中有广泛的应用。

知情同意是指当患者接受医疗行为时,医生必须向患者详细介绍医疗行为的目的、方法、风险、效果等相关信息,并取得患者自愿的、明确的、真实的同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知情同意在医疗法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一、知情同意的法律基础知情同意的法律基础可以追溯到医疗倫理學的重要原则之一——尊重人的自主权。

根据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医疗伦理原则,患者有权知情并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医疗行为。

许多国家都将此原则确立为法律,要求医生在实施医疗行为之前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在中国,知情同意的法律基础主要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

二、知情同意的要素知情同意的要素主要包括信息提供、理解能力和自主意愿。

医生应向患者提供医疗行为的相关信息,包括风险、效果、替代方案等。

患者应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能够了解医疗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最后,患者需要基于自己的自主意愿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三、知情同意的形式在医疗法中,知情同意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或默示等形式获得。

对于一些风险较低或常规的医疗行为,口头同意即可。

对于一些风险较高或具有重大影响的医疗行为,建议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患者对医疗行为的理解和同意。

此外,如果患者表达了明确的反对意见,则医生不能进行该医疗行为。

四、知情同意在医疗法中的重要性知情同意在医疗法中具有重要的保护患者权益的作用。

首先,知情同意能够保护患者的自主权,使患者在医疗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知情同意能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通过向患者提供详细的医疗信息,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医疗行为,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最后,知情同意能够树立医生的职业形象,提升医疗信任度。

医生通过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展示了其专业和道德水平,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和尊重。

五、知情同意的限制尽管知情同意在医疗法中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尊重病人的知情权

尊重病人的知情权

尊重病人的知情权,严格执行告知义务,防范医疗风险近年来,由于法律条文不断完善,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加上社会因素,如媒体的炒作等导致医疗纠纷如日具增。

而且纠纷诉讼模式多样。

据不完善统计,2002年—2007年全国法院受理一审医疗事故赔偿案件量为:相关部门认为,实际受理的医疗纠纷案件量为上述人数的四至五倍,由于医闹的存在、媒体的炒作误导,有社会上的黑社会参与,甚至有的黑社会和个别司法人员相互勾结、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医疗风险是摆在医疗机构面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本人就严格履行告知义务,防范医疗风险的有关问题谈点体会:一、医患关系我们时常讲:“视病人如亲人”“把病人当做亲人”这种说法在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时候,可以这么讲,也可以这么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同情和关心病人,给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使病人消除顾虑,感到医院温暖,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病人与医务人员合作,配合治疗。

这没有错,也是必要的,也是广大医务人员高尚情操,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

但是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法律的观念,明确医务人员和病人关系,即医患关系的实质,医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

著名的医学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曾绍耆教授曾经指出:“有人说,“为病人服务”“待病人如亲人”实际上不少医生不赞成这种说法,认为它带着太多的感情色彩,反而淡化了职责的问题。

即使医生想对病人与亲人,对方还未必接受呢。

医生应该带着深厚的感情,千方百计地为病人治病,但心里应该明白医患之间,首先是一种契约关系、合同关系或法律关系。

一旦医生违反了规章制度,发生了差错事故,医院可以批评处分,执法部门也可以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医生的职责,既应自觉遵守,同时又带着强制性。

客观上,医患之中就是这种关系。

曾教授还说,同病人讲话时候要注意,你一开口就可能被录音,你所写的一切,随时都有可能被呈上法庭作为物证。

美国医疗知情同意权的历史嬗变及法律启示

美国医疗知情同意权的历史嬗变及法律启示

美国医疗知情同意权的历史嬗变及法律启示作者:刘昂来源:《湖湘论坛》2015年第02期摘要:医疗“知情同意权”(Informed Consent)作为英美法系的产物,是一项重要的私法原则,在其历史发展的嬗变中,始终与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等重要人格权概念密切交织着;在美国医疗诉讼法律史中,知情同意权有着严密的逻辑演进路径,经历了从“医师标准”到“患者标准”再到“理性人标准”的嬗变,形成了一项独特的免责特权制度。

同时,对“知情同意权”的适用和侵权保险保障机制做出了合理的规制,这对当前我国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有着重要的法律启示。

关键词:医疗知情同意权;人格权;理性人标准;免责特权;医疗保险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5)02-0094-04引言知情同意权是医生病人法律关系中一项特别法律原则。

其法理基础之一是保障人权,他是与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等重要人权概念密切交织着的一种私权。

但在现实层面的操作中,有时各方恪守僵化性的严格解释原则,导致一些“合法”但“非正义”的窘境案例的发生,例如前几年沸沸扬扬的丈夫拒签字致孕妇死亡的案件。

医院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知情同意权之规定,以无家属签字为由拒绝实施手术进行抢救。

而不久后,类似情况下的急症孕妇坚决拒绝签字实施手术,经过反复劝说并征得其家人同意后,医院领导自行签字,强行进行剖腹产。

两则案例都与医疗“知情同意权”制度密切相关,依照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两家医院各自都作出了“合法”的选择。

但在这“合法”的外衣下,我们不得不拷问:医院在“知情同意权”与生命权、健康权冲突困境中何去何从?医院或患方是否有滥用“知情同意权”之虞?在医疗实务中,“知情同意权”侵害下,如何保障患方权益?笔者以此为起点,展开对“知情同意权”的历史嬗变的考察,并结合经典案例进行法理诠释,对我国现世的医疗纠纷现状提出法律启示。

一、美国医疗“知情同意权”的历史考察(一)“同意权利”的前奏一般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知情同意法理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蕴含了“追求自由”、“人的尊严”等法律元素。

知情同意原则PPT课件

知情同意原则PPT课件
三、知情同意原则
(一)知情同意的概念与历史 (二)知情同意的伦理意义 (三)知情同意的具体问题
1
三、知情同意原则
(一)知情同意的概念与历史
1、知情同意的概念
2
知情同意的概念 (informed consent)
也称知情许诺或承诺,是指为病人提供 其做出医疗决定所必需的足够信息,并在 此基础上由病人做出的承诺。
20
14
给病人以希望是医务工作者的 神圣职责,特别是对那些预后不良 的病人、临终病人且心理素质较差 者而言,在获知自己疾病的真实情 况后很可能影响治疗、促进疾病的 恶化或加速死亡。正是从这点出发, 医学长期以来对这类患有预后不良 疾病的病人采取隐瞒真实病情的做 法。
15
选择好讲真话的对象、地点、时机和方法 让病人提前担心 利用恰当的语言向病人说一些具有鼓舞作 用的建议,帮助病人对付坏消息 帮助病人度过消极阶段
10
知情同意的伦理意义 ①病人自主原则的具体体现 ②有利于建立合作的医患关系 ③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措施
11
三、知情同意原则
(一)知情同意的概念和历史 (二)知情同意的伦理意义 (三)知情同意的具体问题
12
知情同意的具体问题
① 提供信息的限度
医院是否要讲真话? 医院履行告知义务,该不该有个“度”? (手术同意书=“生死契约”?)
因人而异原则 保护性原则 少而精原则
13
【案例】能告诉病人真情吗?
一位65岁男性病人,向医生诉说 自己长时间感到腹部持续性钝痛。检 查证实患有转移性胰腺癌,6个月内会 死去。这位病人刚退休不久,他一生 都忙忙碌碌。最近,他已制定了与妻 子作环球旅行的计划。病人要求医生 告诉有关他的疾病情况,医生感到十 分为难。是如实讲呢还是否认他得了 癌症?该不该将真情隐瞒到他与妻子度 假之后?

从知情同意的发展史看对知情同意权认识的误区

从知情同意的发展史看对知情同意权认识的误区

155第21卷第2期 卫生软科学 V ol.21 No.2 2007年4月 Soft Science of Health Apr.,2007从知情同意的发展史看对知情同意权认识的误区夏媛媛(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摘 要:通过回顾知情同意权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明确了知情同意权的本质,分析了从知情同意权传入中国后在中国应用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误区,提出在实践中应对知情同意权有正确的认识才能走出误区。

关键词:知情同意;发展;误区中图分类号:D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2800(2007)02-0155-031 知情同意权的诞生“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是英美法系的产物。

在英语语言文献中,涉及知情同意的首次记载可追溯至1767年的英国Slater 案[95 Eng.Rep 860(K.B.1767)]。

在该案中,法院认为,在实施手术前取得患者的同意是“外科医生之惯例和法则”。

现代意义上的知情同意权的形成最早起源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纽伦堡审判。

战后,纽伦堡大审判特将人体实验事件列为审理之案件,并针对人体实验提出了所谓《纽伦堡纲领》(1947)。

该纲领要求进行人体实验必须恪守十项基本原则:即有关实验之性质、期间、目的及进行实验之方法、手段甚至一切可预测之不利益、危险与影响等“知的权利”,以及非因强暴、胁迫、欺瞒或其他限制等所为自由意思之“自发性同意”。

对于实验之利害得失经判断后决定不参加之自由或要求终止实验等之 “拒绝权利”,以保障上述各项权利为前提之“同意的合法性”及人体实验之基本原则。

故公认是开创知情同意权之先端。

1964年世界医师总会通过了赫尔辛基宣言,对人体实验作了进一步要求。

1975年第29届医师总会作了大幅改动,并将Informed Consent 一词置于宣言中,至1981年第34 届医师总会通过了里斯本宣言,将Informed Consent 不仅扩大到医学人体实验,而且扩展到所有患者的治疗上。

知情同意的演变及发展

知情同意的演变及发展

知情同意的演变及发展王珍娥李鹏李静 [摘要]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认可患者有权在治疗中了解和选择有关措施,并提出医生在实行手术治疗前必须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1946年,在审判纳粹通过的《纽伦堡法典》中,知情同意被作为患者的权利确定下来。

195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上诉法院对Salgo事件的判决中,法官引入了“知情同意”这一词汇,将“知情同意”引入医疗诉讼领域,形成了“知情同意”理论。

1964年6月,第18届世界医学协会联合大会在芬兰通过了《赫尔辛基宣言》,它对人体实验作了进一步要求。

1975年,第29届世界医学会对其作了大幅改动,将informed consent一词置于宣言中。

1981年,世界医学会第34届全体大会提出了《里斯本病人权利宣言》,将知情同意扩展到了对所有病人的治疗中。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知情同意被引入中国,1999年,这一理念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自此,知情同意在中国逐渐得到应用和发展。

知情同意;医患关系;医学伦理学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ed Consent WANG Zhn-eLI PengLI JingHeping Hospital,Medical College of Changzhi, Changzhi, 046000, China. Graduate School of Kunming Medical College, Kunming,650031, China.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Shanxi Tumor Hospital, 030013, China  [ Abstract] At the end of the 18th and beginning of the 19th century it was acknowledged that patients had the right to know and choose intervention themselves and informed consent must be gained before operation. In 1946, the Nuremberg Code was legalized and at the same time informed consent was preserved as a patient's right. In 1957, court of appeals California quoted ‘informed consent' in medicine litigation in salgo's suitcase and the theory of informed consent was conceived. In June, 1964, the Helsinki Declaration was approved by the 18th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Conference in Finland, in which claims about human experiments had been made. At the 29th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Conference ( 1975 ), the Helsinki Declaration was greatly revised and the word ‘ informed consent' was put in the declaration. Informed Consent was placed into the declaration in 1981, the Declaration of Lisbon on the Rights of the Patient was approved at the 34th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Conference and the scope of informed consent was enlarged to include all patients. The concep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middle to late 1980s and was adopted by 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Medical Practitioners. From then on it was applied and developed gradually in China.Informed consent;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Medical ethics 10. 3760/cma. j. issn. 0255 - 7053. 2011.05. 006046000 山西省长治市,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医务科(王珍娥)650031 昆明,昆明医学院研究生院在读硕士(李鹏)030013 太原,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李静)・280・・281・・ 282・@@[1]张宝珠,李泽平,朱士俊.医院落实“知情权”需要把握的几个 问题.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7(4):68 -70.@@[ 2] 马海然.医疗纠纷中的知情同意权.锦州医学院学报,2005,7 (3):6-7.@@[3]吴向红.规范医疗告知行为,保障患者知情同意权.中国医药 导报,2008,31(5):94-96.@@[4]姜萍,殷正坤.知情同意再探.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0(5): 20-21.@@[5] Appelbaum PS, Libz CW. Informed connsent: legal theory and clinical practice. New York : Oxfoyd University press, 1987.@@[6]薛满全,赵继顺.临床医疗中知情同意的实践与思考.医学与 哲学,2008,29(9):4-6.@@[ 7 ] Schuck P H. Rethinking Informed Consent. The Yale Law Jour nal, 1994,3( 1 ) :890-899.@@[8]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37 -39.@@[9]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3-4.@@[ 10 ] Pellegrino E D , Thomasma D C. For the Patient's Good : the Restoration of Beneficence in Health Care. Oxford: Oxford Uni versity Press , 1998:38.@@[11]张柯庆,练育梅.浅谈知情同意权.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8, 19(3):64-66.@@[12]张宝珠,刘鑫.医疗告知与维权指南——知情同意权理论与实 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1):42-43.@@[13]赵西巨,王英.论美国法的知情同意原则及我国的立法思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3):178-182.@@[14]L・R・邱吉尔.美国医学伦理学的发展.医学与哲学,1986,7 (10):47-49.@@[ 15] David AL ,Larry HC. Interventional spine research : The evolu tion of informed consent. Pain Physician,2002,5( 1 ) :8-17.@@[ 16] Nancy EB.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ed consent. AORN Journal, 1997,6(5 ) :377-386.@@[17]夏媛媛.从知情同意的发展史正确认识知情同意权.医学与社 会,2007,20(2):44-46.@@[18]段匡,何湘渝.医生告知与患者的承诺.民商法论丛.北京:北 京法律出版社,1998:154.@@[19]翟义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手册.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 社,2002.@@[20]周俊,何兆雄.外国医德史.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241.@@[21 ] Schwartz C , Meisenhelder J B , Ma Y, et al. Altruistic social in terest behaviors are associated with better mental health. Psychosom Med, 2003,65 (5) :778-785.@@[22] Bell N K. Triage in medical practices : an unacceptable model ?. Soc Sci Med,1981,15(4) :151-156.@@[23]贾新生,汪凤莲,王丽英.医疗服务须体现人文关怀.医学与哲 学,2004,25 (1):35-36.@@[ 24 ] Tsai D F. How should doctors approach patients ? A Cofcian re fleetion on personhood. J Med Ethics,2001,27( 1 ) :44-50.@@[25]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国家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司.中华人民共 和国医药卫生法律全书.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2:21.@@[26] Beauchamp T L, Childress J F. principles of Biomedical Ethics. 4thed. New Yorw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 120-188.@@[27]邓娟.论知情同意权中医师的说明义务.前沿,2006(8):124-126.2011-03-10・283・知情同意的演变及发展作者:王珍娥, 李鹏, 李静, WANG Zhn-e, LI Peng, LI Jing作者单位:王珍娥,WANG Zhn-e(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医务科, 山西省长治市,046000), 李鹏,LI Peng(昆明医学院研究生院在读硕士, 昆明,650031), 李静,LI Jing(山西省肿瘤医院病理科, 太原,030013)刊名:中华医史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History年,卷(期):2011,41(5)本文链接:/Periodical_zhyszz201105006.aspx。

医学伦理学 第九章 生命研究与人体实验的伦理

医学伦理学 第九章 生命研究与人体实验的伦理

医学伦理学
应格外申明:
将患有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患者纳 入安慰剂对照组,违背了医生忠实于病人 信托的承诺,尤其是可以用其他方法有效 地使病人获得治疗的效应。
mj422@
医学伦理学
医学研究与试验的规范性文件
《纽伦堡法典》1947 《赫尔辛基宣言》(涉及人的医学研究的伦理准则)1964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准则》2002 《评审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委员会工作指南》2002 《涉及人体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2007 (中国)
医学伦理学
第三节 人体实验与知情同意
人体实验知情同意历史
知情同意中的伦理实施
案例分析
mj422@
医学伦理学
第三节 人体实验与知情同意
人体实验知情同意历史
知情同意中的伦理实施
案例分析
mj422@
医学伦理学
同学们,你们认为医疗研究中受试者 在知情同意中表示同意,同意是一切吗?
mj422@
医学伦理学
二、知情同意的伦理内涵
自主性:意志自由,值得追求的绝对价值 独立的人格:尊严,人不是被当作手段、工具使 用,而要被当作目的 知情同意的提出,就是对个人自主性的承认,对个人 主权的尊重,即人们有掌握自己生命从而自主决定 权利。
mj422@
接受独立的伦理委员会的审查
受试者必须得到当时最好的诊断和 治疗
mj422@
医学伦理学
三《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反思
对《赫尔辛基宣言》实际应用提出质疑 安慰剂的使用
对照组中的受试者要服用安慰剂以验证新药的 疗效,这与伦理规则中的“最好的治疗”是明显矛 盾。
经济差异
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并不平衡,贫困国家或许 支付不起最好的方法的治疗费用。而如果给予贫 困国家的受试者价钱便宜的药物,这种药物的疗效 显然不如昂贵的药物有效

知情同意的由来

知情同意的由来

龙源期刊网 知情同意的由来作者:邓利强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24期“知情同意”最早可追溯到1914年美国的一个案例,该案例因在案件的论述中给出了患者对其身体决定权的思考和回答,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饱受椎体疼痛折磨的患者,找到医师要求手术。

医师告诉患者,手术可能导致死亡,但患者宁愿冒死亡的危险也不要再忍受病痛。

手术实施后,患者没有死亡,但却造成了截瘫。

患者于是将医师告上法庭,并表示截瘫对于他来说比死亡更难以接受,如果知道有这样的结果就不会接受手术。

最终法官判医师败诉,并在论述中这样写到,“医疗行为的开展,患者和医师谁有决定权?”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是:“一个心智正常的人,有权决定如何处理自己的身体。

”虽然没有出现任何知情同意的字眼,却给出了“无论医师实施什么治疗,患者都有决定权”的理念。

之后,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这个问题的思考,1957年,美国将“知情同意”引入医疗诉讼领域,形成了“知情同意”理论。

此后,知情同意随着西医的引进乘风破浪来到中国。

向患者交代病情及签署知情同意书也成为我国医疗界的习惯。

行业内以及一些暂行办法都对具体程序作了约定,但一直没有把这种程序上升到法律的层次。

直到1994年,《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才给了知情同意一个明确的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按照该规定,临床上的知情同意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一般的医疗行为,只要对患者进行告知,推定患者同意,无需书面签字;另一种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等,必须向患者交代将采用哪种治疗方式、目的是什么、有哪些风险、可能给患者造成的损伤等。

医学研究患者知情同意

医学研究患者知情同意

研究流程
向患者介绍研究的流程、方法、时间 安排以及可能的风险和不适,以便患 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隐私保护
强调研究过程中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措 施,确保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 密性。
利益与风险
客观地介绍参与研究可能带来的利益 和风险,以便患者权衡利弊并做出自 主选择。
获取知情同意的方式
书面同意
口头解释
提供详细的知情同意书,供患者阅读并签 署。书面同意书应包括研究相关信息、参 与条件和限制等内容。
规定在开展医学研究或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必须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自主权,遵守伦理准则,履行知情同 意书签署等程序。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
规定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伦理审查委员会,负责本机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 伦理审查。
违反法规的后果
法律责任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 开展医学研究或提供医疗卫生服 务,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赔
医学研究患者知 情同意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 知情同意的定义和重要性 • 知情同意的过程 • 知情同意的法律和法规要求 • 知情同意的实践操作 • 知情同意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知情同意的定义和重要性
知情同意的定义
知情同意是指在医学研究中,受试者 被告知研究的目的、方法、预期风险 和受益等详细信息,并自主做出是否 愿意参与研究的决定。
对于未成年人和无行为能力人,应依法指定监护人或代理人代表其行使知情同 意权。在特殊情况下,如紧急救治等,医生可在无法获得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情 况下进行医疗救治。
紧急情况
在紧急情况下,如患者生命垂危需要立即救治,医生可在无法获得患者知情同 意的情况下进行紧急救治。此时,医生应尽快通知患者家属并征得其同意。

合同制定中的知情同意和合意原则

合同制定中的知情同意和合意原则
法律领域:律师在代理案件前,需向当事人充分说明案件风险、后果及可能的解决 方案,当事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代理。
教育领域:学校在为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前,需与学生家长充分沟通学生的特殊 需求、教育方案及风险,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教育服务。
知情同意原则的限制和例外
紧急情况: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儿童:儿童作为受试者时,需要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强迫或利诱:不得以强迫或利诱的方式要求受试者同意 医疗危机:在医疗危机时,可以豁免受试者的知情同意
添加文档副标题
合同制定中的知情同 意和合意原则
汇报人:XX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知 情 同 意 原 则
03 合 意 原 则
04
知情同意原则与合意原 则的比较
05
知情同意原则与合意原 则的未来发展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知情同意原则
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双方应当充分了解合同条款的内 容和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
应对策略:面对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 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素养。
展望:未来,知情同意原则与合意原则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合同制定更加 公正、合理、规范。
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添加标题
知情同意原则与合意原则将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 意志,强调在合同制定中充分尊重个人的自主权和选 择权。
添加标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合同制定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 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等技术手段,实现更加高效和精 准的合同条款匹配和风险评估。
添加标题
合同制定将更加注重公平和透明,避免出现信息 不对称和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知情同意法保护个人隐私与自主选择权

知情同意法保护个人隐私与自主选择权

知情同意法保护个人隐私与自主选择权在当今信息时代,个人隐私和自主选择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保护公民的个人权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知情同意法。

知情同意法作为一种法律保护手段,旨在确保个人在分享个人信息和做出决策时能够全面了解并自主选择。

本文将探讨知情同意法对于保护个人隐私和自主选择权的重要性,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知情同意法的概念和原则知情同意法是一种法律原则,要求个人在提供个人信息或接受特定处理之前,必须事先被告知并明确同意。

该法律原则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个人能够知悉其个人信息的使用方式,并且拥有自主选择是否提供或允许处理个人信息的权利。

知情同意法以个人隐私保护和自主选择权为出发点,旨在确保个人在数字化环境中能够保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权。

知情同意法的主要原则包括:1. 透明度: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方必须明确告知个人信息的目的、使用方式、存储期限等相关信息,并且不得隐瞒或误导。

2. 自主选择:个人有权选择是否提供个人信息以及是否同意个人信息被处理,个人有权拒绝或撤回知情同意。

3. 有限性: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方只能在明确告知的范围内使用个人信息,不得超出预定目的使用个人信息。

二、知情同意法的重要性1. 保护个人隐私权:知情同意法确保了个人对其个人信息的控制权,避免个人信息被滥用、泄露或擅自处理。

个人隐私是一项基本人权,保护个人隐私权对于个人的尊严和自由至关重要。

2. 促进信息交换:知情同意法通过确保个人对信息流通的选择权,为个人与组织之间提供了一种公平、透明和平衡的信息交换机制。

个人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愿意与哪些信息共享,并有权拒绝任何不必要或不适当的信息收集。

3. 增强个人信任:知情同意法使个人能够了解他们的信息将如何使用,从而增强个人对组织的信任。

只有在个人对信息的使用方式和目的有充分了解和确认的情况下,个人才会更愿意与组织分享个人信息。

三、知情同意法的问题与挑战尽管知情同意法在保护个人隐私和自主选择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2.第二讲知情同意权

2.第二讲知情同意权
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
征得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同意。
三、我国知情同意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具体法律法规条文列举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11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
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 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后果。
三、我国知情同意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案(1957)让informed
consent广为人知。
Bray
法官首次详尽地表述了医生的披
露义务
(二)知情同意权的产生
2. 《赫尔辛基宣言》
1964年的《赫尔辛基宣言》
让“知情 同意”成为世界医学界共识。
对知情同意进行更详细的规定。
(三)知情同意权的立法进展
1973年的美国患者权利法案 1991年美国患者自我决定权法
二、知情同意权的内容
五要素说: 信息披露(disclosure)
表意能力(competency)
充分理解(understanding) 自愿(
voluntary) 同意决定( decision)
(一)信息披露
1.关于何种风险/信息应予披露:
“实质性”标准:即若某信息/风险会
秘密;
日本:59%的人希望被告知病情;
我国:绝大多数重症患者的家属强烈要
求医生不要与患者谈病情。
(一)与保护性医疗原则的冲突
2、我国保护性医疗原则的相关法律规定

《执业医师法》第26条第1款:“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 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61条:“医疗机构在 诊疗活动中,应当对患者实行保护性医疗措施,并取得 患者家属和有关人员的配合”。

知情同意的历史及发展

知情同意的历史及发展

知情同意的历史及发展从细节看同意权的历史演变1 单纯强调“同意”的阶段1 9 1 4年,在Schloendorff v.The Society of New Y ork Hospi—tal案中,美国纽约州地方法院的法官Benjamin Nathan Cardozo在判决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患者的“自己决定权(patients’right of selfdetermination)”]。

这标志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开始积极寻求“主动”的抉择以更好的维护自身利益,在法律层面,便出现了诸多类似判例。

当然,此时法院更多的还是关注于医生的“专断行为”,对“同意”是否是在患者对已知情形完全了解基础之上而形成的并未进行过多评判。

1.2 强调“知情同意”的阶段2O世纪中叶,美国发生的Salgo v.Leland Stanford Jr.Uni—versity Board of Trustees案(1957),首次使用了“知情同意”(in—formed consent)这一创新概念[4]。

由此,患者同意权得到了极大丰富,它不再单纯强调在医疗过程中患者有权做出是否同意的意思表示,还开始重视患者的“自己决定”是建立在知晓并充分理解关于病情诊断、医疗方案、预期后果、可能风险等相关医疗信息的基础之上,所做出的真实、自愿的决定。

可以说,这种认识从实际出发,充分反映了患者在专业知识等方面与医生的差异,在协调医生义务与患者权利的同时,更为深刻透视出患者同意权的实质。

1.3 《规范》中的表述《规范》的第十条摒弃了《规范(试行)》中“同意书”的提法,而改称“知情同意书”;在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六条中,都再次明确了“在患者签署相关医疗文书前,经治医师须向患者告知拟实施治疗的相关情况,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等内容。

这些充分表明,患者同意权的行使离不开医生的“告知”行为,那种术前最后一刻拿出“同意书”,让患者或被授权人草草签署了事的做法,是极端错误、并应严格禁止的。

论数据权下的知情同意机制

论数据权下的知情同意机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出自唐朝人的《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这首是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诗中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

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

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国家而悲痛。

赏析二作者:佚名意境赏析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

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

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

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

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

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

知情同意名词解析

知情同意名词解析

知情同意名词解析
知情同意是指一方拥有信息有关另一方的事实或者权利,并取得另一方的知情同意,以行使该权力的行为。

知情同意的概念源于法律,它主要用于医疗行业,也可以用于其他场合。

知情同意用于医疗行业,是指获取病人的同意进行诊断、治疗或手术。

病人的知情同意是医疗法律中的重要概念,它实现了病人与医务工作者之间道德上的公平。

在施行任何类型的医疗检查、治疗或手术之前,医生都必须与病人签订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中明确指出,病人已知悉和理解了医生拟定的所有检查、治疗或手术的可能性和风险。

病人在接受这些检查、治疗或手术之前,需要完全了解检查、治疗或手术的可能后果,以便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可能会出现失误或医疗事故。

除了医疗行业,知情同意也被用于其它不同的领域。

例如,当研究者进行研究时,通常需要获得人们的知情同意,确保研究者在合法的程度上利用这些人的身份和私人信息。

此外,在实施证券交易或其他金融行为时,交易双方也必须取得对方的知情同意,确保双方都知晓所有的风险报酬因素,以便能够进行合理的交易。

知情同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实现了人们对私人信息、财务信息以及社会活动的有限的认可和尊重。

在全球社会,知情同意的概念也在不断发展和演进,以使得每个人都能够享有足够的尊严和保护。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知情同意的发展历史
作者:王斌全, 赵晓云
作者单位:王斌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030001), 赵晓云(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030001)刊名:
护理研究
英文刊名: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年,卷(期):2008,22(19)
被引用次数:1次
1.夏媛媛从知情同意的发展史正确认识知情同意权[期刊论文]-医学与社会 2007(02)
2.Nancy EB The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ed consent 1997(65)
3.David AL;Larry HC Interventional spine research:The evolution of informed consent 2002(01)
4.唐粼知情同意如何体现在临床护理中 2008
1.钟勤.蔡冬姣知情同意在临床护理操作告知中的应用进展[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sxhlzz200819051.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