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声慢》教案

一课时

五大连池市高级中学陈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吟诵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象,品位诗歌的意境。

2、结合写作背景,品位诗歌语言。

3、通过这首词的学习,掌握鉴赏词的一般方法,并学会运用。

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课堂教学以教师点拨、学生自主讨论为主,鼓励每一位学生发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诗词的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词句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环视课堂。

课前三分钟播放“李清照画像”幻灯片,配以王祖贤唱的《声声慢》曲。

播放幻灯片1,内容:李清照画像

一、导语

当诗歌的盛世成为过去的时候,作为“诗余”的次走向了前台。走进词的天空,你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豁然开朗。少了大唐的气势,多了两宋的情怀;少了整齐划一的句式,多了长短曲折的别致;少了酣畅高歌的豪迈,多了浅酌低唱的缠绵;少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傲气,多了“润物细无声”的含蓄。而在中国的词坛上有许多大家名垂千古,几千年来都由男性统治,但其中有一位女词人却在此大放光彩,她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女性—李清照。(1分钟)

二、作者介绍

李清照的词以清兵南渡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写相思、离愁,情感真挚、细腻;后期多写孤寂愁苦,词风哀婉凄苦。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醉花阴》是她前期的代表作,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她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相信大家学完这首词后会对李清照的词有更全面的更深入的把握。

播放幻灯片2,内容:标题(1分钟)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读后不做点评,听和录音有何不同。)

2、播放录音。(第一印象?用一个字形容,“愁”。体味到词中句句皆愁。诗词主要以情感人,这种感情主要通过声音传达。“声声慢”慢词表长调,语气比较舒缓,在读的时候要注意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

3、找单个学生读。(3、4个)(10分钟)

四、鉴赏过程

这首词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词,写愁写悲写得最深,既然这首词是写愁的,那么她是如何表达如此深重,浓的化不开的愁呢?

播放幻灯片3,内容:

品读提示:1、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3、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播放幻灯片4,内容:写作背景

播放幻灯片5,内容:《声声慢》全文(5分钟)

1、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解析:

⑴之所以寻觅,是因为东西丢了,内心失落,怅然若失。她寻觅的是流亡以前的幸福生活;丈夫在世的甜蜜爱情;曾经喜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国家的命运非常凄惨,她想找些出路等等。总之,寻找一切以前所有的美好时光。

⑵“冷清”不仅指周围环境的冷清也指内心冷清。

⑶如果冷清只是暗示内心的环境,那么最后“凄凄惨惨戚戚”纯粹写心理或心情。其实,从意思上讲,叠词和单个词表达的意思一样,但作者为何要用叠字,有何好处?

①韵律美②情感更加丰富(参考书后的42页唐圭璋《唐宋词简释》)(5分钟)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解析:

⑴这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这些情景都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但是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说尽。

⑵与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较,哪个好?

“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能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却非笔墨可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修辞,什么渲染,直截了当的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6分钟)

2找出间接抒情的语句。通过意象,还原意境,品味情感。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解析:

环境冷清,心情很坏,身体也就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环境冷清,心之凄惨,而归咎于天气。用天气的变化来表现心里的愁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解析:

“酒”提到酒就会想到愁,举杯消愁愁更愁。既然淡酒解不了愁那就来点浓的,一醉解千愁。所以说这里并不是酒淡而是愁浓,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晚风吹过,酒醒,情更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解析:

李清照《一剪梅》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古代有鸿雁传书,这只旧时相识的大雁,也许过去曾经给丈夫穿过书信,而如今呢?已经是物是人非。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解析:

“黄花”黄花盛开时应该摘取,但现在却早已满地落红。如今国破、家亡、夫丧,人早

已憔悴不堪,哪还有心思和兴趣去摘呢?再无当年那个“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花喻人,暗示自己年华已逝,青春不再。无人堪摘无人怜爱,也暗示晚年的词人孤独寂寞,无人欣赏,没有人守护,就像黄花一样慢慢枯萎凋零。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解析:

“梧桐”古人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说法。梧桐叶大且浓密,雨打下来会发出很响的声音。傍晚时分,落叶飘零,心虚飘零,最易怀念未归之人,所以诗人常将梧桐河秋雨、秋声联系起来,表达情意。小雨缠绵暗示词人内心的缠绵,“到黄昏,点点滴滴”说明她看了很长时间,看了很久,愁了很久。秋夜漫长,雨声敲打在已经败落的叶上,那种声音,只有夜深人静,难以入眠,心中极端痛苦的时候,才会听得如此真切,那一滴滴的雨声,敲打在梧桐叶上,也敲打在词人的心里。(10分钟)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两首词的学习,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两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中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愁”、“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苦、丧父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愁。

齐声背诵《声声慢》。

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播放《声声慢》歌曲。(2分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