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程基本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设计理念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基本理念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
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一、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xiaochen1]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xiaochen2]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研究的主体,教师是数学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研究惯,掌握有效的数学研究方法。
学生研究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研究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研究数学的重要方式。
[xiaochen3]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xiaochen4]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研究的关系,[xiaochen5]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取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研究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研究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研究的结果,也要[xiaochen6]关注研究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研究的水平,也要[xiaochen7]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九大变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九大变化新修订课标主要呈现以下九大变化:1. 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原来的“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在的“两句话”: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原课标: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3.关于数学观的修改:原课标: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修改稿: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数学课程五个基本理念
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课程五个基本理念工作多年来,作为一线数学教师,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也受益匪浅。
1.让课程标准走进我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我通过参加学校和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使自己有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理解。
通过学习新课标,我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是踏着别人踩出来的路走,而新的学习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走。
”课改使我帮助学生改善了学习方式,提升了学习水平。
新课改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的学习,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更新教学观念,使自己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学水平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2.指导学生进行有质量的预习首先,要进行预习设计,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结构。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培养他们的预习兴趣、预习习惯;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则重在训练他们的数学思维,使他们掌握数学学习的方法。
其次,要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以增强预习的效果,最好分层进行。
(每使用一次预习纸,教师就要写一次提纲。
)最后,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初读教材,了解主要内容。
阅读时,学生要从教材的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试着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了解新知,读懂教材上的结论,把重要的概念、结论画出来。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听了李光杰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我对新课标的要求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
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
三、健全新的评价机制。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同时提出:“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念。
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实施时,更新教育观念迫不及待,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要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
1、提倡“多样化”算法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算法多样化是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题,再进行合作交流。
这样能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各种计算,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即使学生的方法幼稚、不成熟,但评价要有角度,要从学生思考角度来看,学生在思考中,经历了一个探究过程,且学生的方法更加符合儿童认识水平。
对于各种方法,教师都应加以鼓励,并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同时,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刚才你是怎样做的?如果……怎么样?出现什么错误了?你认为哪个方法更好?对于最优方法,主张让学生自己反思、评价并进一步探索,让学生在选择中选择,在合作中合作,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 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 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 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 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 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 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 识自我,建立信心.
• 3.统计与概率
• “统计与概率”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 数据,包括简单抽样、记录调查数据、描绘统计 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 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 简单的判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 了解(认识):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举例说明 对象的有关特征;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景 中辨认或者举例说明对象。 • 理解: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 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 运用:用已掌握的对象,选择或创造适当的方法。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 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四)关于实施建议
• 为了保证《标准》的顺利实施,《标准》 分别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以及教材编 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提出了 实施建议;同时,为了更好地说明课程内 容,《标准》在相关部分提供了一些案例。 以上内容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总体目标
•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 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 验。 •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 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 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直观与推理是“图形与几何”学习中的两个重要 方面。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几何或者其他 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在 许多情况下,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 题变得简明、形象。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 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贯穿 在整个数学学习中。 •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 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因此,与直观一样, 推理也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中。推力一般包括合 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下面我再谈谈小学数学新课标中的几个核心概念 ,课程标准以全新的观点将小学数学内容归纳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特别突出地强调了6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一、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即能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现实,能以数学的思维研究现实,能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它使人将数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令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符号感是人对符号的意义、符号的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地使用符号的意识和习惯;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可以同时从两方面进行:⒈结合数学内容,及时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符号;⒉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独特符号;三、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基本要素空间观念表现为对现实世界里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把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可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⒈增加平移、旋转与对称、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方向和路线图、测量不规则图形等知识;⒉削弱单纯的求积计算、减少计算的量、控制计算的数,并允许学生适当使用计算工具;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四、统计观念的发展与培养统计观念是人对统计活动的体会与理解,是自觉应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发展小学生的统计观念,可采用的方法:⒈组织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⒉ 通过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培养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信息的意识,读懂统计图表,并能与同伴交流;五、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⒈指导学生选好题目;⒉明确活动目标;⒊强调自主性与交流的要求;⒋总结与评价; 六、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其次,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标准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智能发展水平,小学数学学科应具备以下特点:一小学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小学数学知识是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具体活动产生的;数学教学要向学生提供探索、讨论、实践、调查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机会,其基本方式不应该是“授予”,而是“引导”,给学生的思考和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数学学习不再是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而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数学课堂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场所;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二小学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从儿童的生活经验来看,数学学习不再是局限于教室中的活动,而且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学生的生活环境及任何一个活动场所都应该作为数学学习的课堂;校外的买卖活动、房屋的建造备料、面积的估计测量都含有丰富的数学问题和知识;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生活化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等能力的培养;三小学数学是大众数学而非精英数学大众数学的理念首先是:数学教育必须照顾到所有人的需求,以促进全体公民数学素养的提高;其次,在数学学习中,人人都能学有价值的数学,每个人都可以学习他所需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可以达到不同的数学水平,构筑不同的数学世界;数学教育应该为大众服务,满足全社会各领域的人对数学的不同水平的需求;从以上四个角度看小学数学,实质上是强调数学与学生生活的本质联系;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突出了数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强调各种生活化的活动,启迪和诱导儿童的多种智能,为今后在不同领域充分展示其才能作好准备;学生的情况属于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老师应该分析一下;我根据有的学生“ 数学作业大多会做的,但在计算过程中总出错” 的信息提一些想法供参考:1 、孩子已经偏科了,你要做好心理疏导,不能给她心理压力,防止她对数学产生惧怕感;作业会做说明教学内容懂了,计算出错说明计算能力低;计算能力为什么低,一是计算的基本功不扎实,二是没有学会自我检查,平时做完作业就交,依赖家长或老师指正;到了考试就没人帮助指正了;2 、关键要多训练,特别是加强基础题口算笔算能力;多练能生变熟,熟变精;如每天做20 题左右的四则混合运算题;这种练习题基本是小学三至五年级的类型,但在训练的要求要提高,小学要求正确率,现在要求正确和速度;如20 道题控制在30 至40 分钟;随着熟练度的提高,逐渐缩短练习时间;3 、学会自己演算和检查;起先你可以拿一些孩子以前出现错误的计算题,让孩子学做老师批改,学会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能力;然后训练孩子,每次做完题目演算检查,这是很重要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数学题计算才能又对又快;每次练习要求正确率而不是量;数学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既然我们了解了它的一些特点,下面我再从两个方面浅谈一下如何教好小学数学:一、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数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1、作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2、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3、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三、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从数字至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整数到小数、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养成的;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二、在数学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对数学学习活动具有引发、维持与导向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抓住数学内容本身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促使学生勤思多想,成为学习的主人;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争强、乐胜的心理,适时、适当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比比谁最聪明”、“解题方法最佳的是谁”……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以不断深化学习动机,把学生从对分数的竞争引向追求知识、提高能力的竞赛;从而达到增添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
浅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浅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这次全员培训中,我对小学数学新课标有了新的认识,让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
传统的教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培养能力。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我认真比较了新课程标准和以前教学大纲,发现了新课标对以前课程标准的修改,新的课程标准更适合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一下我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一、基本理念: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3、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改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6、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课标解读,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
三、新课标更健全了新的评价机制。
把过程纳入评价的视野:过程评价和结果相结合、认知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相结合、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注意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小学数学新课标理念及内容解读
学生要把在活动中的经历、体会总结上升为
“经验”。
既可以是活动当时的经验,也可以是延时反思
的经验;既可以是学生自己摸索出的经验,也
可以是受别人启发得出的经验;既可以是从一
次活动中得到的经验,也可以是从多次活动中
互相比较得到的经验。
33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直接的活动经验、间接的活动经验、设计的活动经验 和思考的活动经验。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
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
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
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
方法。不仅要强调“分析与解决问题”,更要强调
“发现与提出问题”。
5、明确提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新两能) 发现问题:是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数学思维,从表面
上看来没有关系的一些现象中找到数量关系或者空间形式的 某些联系,或者某些矛盾,把这些联系或者矛盾提炼出来。
提出问题:是在已经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把找到的联系 或者矛盾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以问题的形式表述出来。 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和提出问题。
16
总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 感态度。现在课标把“解决问题”改为“问题解 决”,内涵有所扩大,包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图形与几何:第一、二学段内容结构没有大变化 。第三学段将原来的四个部分调整为三个部分, 即由原来(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
21 标、图形与证明),修改为三个部分(图形的性
统计与概率:内容结构作了较大调整。第一学段内 容减少,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搜集 与整理;第二学段分为“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两部分;第三学段分为“
2023读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心得体会(通用12篇)
2023读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心得体会(通用12篇)读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心得体会1开学前,我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感到收获甚多。
现就这次的培训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理念之二是“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基本理念之三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得心应手地驾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有助于弘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
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它强调学习的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机,批判的思维品质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三、健全新的评价机制。
不但有终结性的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应该侧重的是一个阶段后,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发展,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元领域的综合评价,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制订改进计划,促进更好的发展,这样,评价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才会有始有终科学的。
总而言之,新教材新理念,为我们教师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也对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生活化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从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和学生过的教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活动理解教学知识,建构数学知识结构。
2、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就是“再创造”。
必须让学生看到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
3、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主动和具有个性的过程”。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这是此次课改的核心理念。
4、教师要转变教学的方式《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文化。
5、评价的根本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评价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教学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倒数的认识一、说教材《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的内容。
教材首先出示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从而引出分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倒数的特点。
例1教学求一个数的方法。
从教材的内容来看,比较简单。
数学知识的联系性很广泛,比如本册将要学习的《分数除法》就要运用到倒数的知识。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在经历中体验、在做中发现、在活动中理解倒数的意义,能正确的求一个数的倒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材内容在编排上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教学重点难点比较突出,求1、0、小数、带分数的倒数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基于教材内容比较单调,那么只有在教法上体现新、奇、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想学,要学。
首先,根据小学生一般是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的思维特点,我将在教学中联系小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实际,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同时把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比如让学生先理解“互相成为好朋友”就是你是我的朋友,我是你的朋友的意思,朋友必须建立在两个人的基础上的,那么有了这样具体形象思维的理解,学生对倒数有互相依存的特点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就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了。
其次,我将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比如教材中只是简单的出示几个乘积是1的分数乘法,然后就引出倒数的含义、特点,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其实这样的导入根本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有点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味道。
我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写出等于1的算式,看看自己能写出几种不同类型的式子,然后学生汇报、分类,要让学生自己说出等于1的乘法算式有特色,有怎样的特色,并且让学生自己给这些有特色的算式中的因数起个名。
这样学生就对倒数的意义中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有了彻底的理解。
三、说学法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讨问题,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在这一系列的合作中进行恰当的学习活动,有时也能产生思想的碰撞、人格的升华……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
四、说教学思路本课主要围绕“导入、探究、深讨、练习、小结”四个环节进行。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和学生谈谈“老师和大家互相成为好朋友的”意思,在谈话中让学生理解“互相”应该是双方面的,这句话可以理解成“老师是你的朋友”,“你是老师的朋友”。
这样学生对马上接触到的“互为倒数”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接下来告诉同学人与人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同样在我们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有着相互关系,比如8是4的倍数,4是8的约数,比如2和3是互质关系,等等,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两个数之间的有趣关系。
这样就比较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经历体验,探究发现。
让每一个学生写几个等于1的算式,并且小组合作进行分类,分类时大部分学生可能都会以加、减、乘、除来分类,(也有可能会出现其它情况的分类方法)然后让学生找出比较有特色的一类,当学生找出乘法算式等于1的这一类的比较有特色时,要及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特色体现在哪里,再让学生写出几个和这些算式类似的算式,根据特点,给它们取名字。
由此引出课题和倒数的意义。
(三)加强合作,深入探讨。
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还有哪些数有倒数,怎样来求这些数的倒数。
这一环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求整数、带分数、小数的倒数,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带分数、小数的倒数必须要先变形,再换位。
在探讨中,如有学生提出1和0的倒数,那么要作为重点进行研究,总结出: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如没有学生提出,教师可稍加提示,比如:有没有哪些数的倒数是它本身呢是不是所有的数都有倒数呢(四)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本节课的练习形式多样化,主要有合作练习和独立练习两种形式,在练习中碰到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课堂小结,谈谈感受。
让学生谈谈上了这堂课的感受,这堂课最让你感到高兴的是什么最让你值得自豪的是什么要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既是课堂小结,同时也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文培养。
用字母表示数复习说课稿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式与方程》中的内容。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周长、面积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四年级下册第13单元已经学过,通过复习帮助学生重新建构相关知识。
本课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也为学习方程以及其他的代数知识奠定基础。
本节课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逐步过渡到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数、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
这样由易到难,层次深入,便于学生有效掌握。
二、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着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确定以下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完整地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发展符号感。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从具体问题情境抽象概括出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方法。
四、说教学方法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你怎样去教,也许比你教什么更为重要。
”为此,在教法上我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创设具体问题情境,提供丰富感性材料,激发学生求知欲;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会从具体事例中逐步进行抽象概括;三是注重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方式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我们面对的是少年儿童,是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珍爱他们。
根据新课标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感受意义1、奶奶买了4千克香蕉,每千克a元,一共要用多少元列算式是:ax4= 4a1xa =a答:一共要用4a元。
2、比一比:比X多7的数是( ),比X的7倍少a的数是( )。
3、(1)、用字母表示数时,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
(2)、省略乘号的时候,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1和字母相乘,1可以省略不写。
首先我用买香蕉为素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会数学内容,理解数量关系。
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从而使学生理解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暂时不确定的数参加列式,再通过对比,概括出字母表示数的要点。
[设计意图]: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只有在实践中得以延伸,生活是数学的生命之源。
练一练:1、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或( )或( )2 工作总量(c)、工作时间(t)和工作效率(a)之间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是( )。
重点提示:在同一个问题中,不同的量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
3、学校去年植树a棵,今年植树的棵数比去年的2倍多6棵,今年植树( )棵。
4、一种足球每个原价a元,打折后现价b元,原来卖100个的钱,现在可以买( )个。
说一说你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最大优点是什么你知道“a+b=b+a”表示什么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xb=bxa乘法结合律:axbxc=(axb)xc乘法分配律:(a+b)xc=ac+bc减法的性质:a-b-c=a-(b+c)一说:(用字母表示要求的计算法则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减计算法则:分数乘法计算法则:分数除法计算法则:(c可以做0要除外)环节二:深化练习,拓宽思路通过练习不仅让学生发现在同一个过程中,不同的量要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而且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计算法则、相关计算公式或特定数量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再次体会字母公式比文字表达更简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设计意图]:把学生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我记得按要求用字母表示下面各计算公式。
1、圆柱的侧面积公式:2、圆柱的体积公式:3、圆锥的体积公式:我的发现按照习惯,一些特定的量常用一个固定的字母表示,一般不要任意选。
说一说下列字母在具体公式中各表示什么S长=ah中S=vt中V柱=sh中重要提示在特定情况下,某一个字母表示的内容有它的特定意义。
你还发现了什么整理方法提示:针对重点分类整理填补小知识复习方法提示: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