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_伍先林

合集下载

东山法门的禅法思想特征

东山法门的禅法思想特征

以 中国禅 宗 四祖 道 信 ( 5 7 9 5 1 ) 与五 祖 弘忍 ( 6 0 2 7 5)为 标 志 性 人 物 的东 山 法 门在 中 国早 期 禅 宗 发 展 历 程 中具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位 置 。 东 山 法 门 继 承 了菩 提 达 摩
( ?_5 3 6 )的禅学精神 ,启发和成就 了中国早期禅宗的总结者和集大成者——六祖惠
学 有心 得 ,则 单独 予 以进 一 步 的启 发 。其 实 ,念佛 净 心 的种种 方 便 ,是从 四祖 道 信 的 时 代就 已经 开 始提 倡 了 的 。
道信继承了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 ,他在 《 人道安心要方便法 门》 中开宗 明义地说 :
“ 我此法 要 ,依 《 楞 伽经 》 诸佛 心第 一 。又依 《 文殊说 般若 经 》 一行 三 昧 ,即念佛 心是 佛 ,妄 念是 凡夫 。 ” ④ 道信所说的 “ 依 《 楞 伽经 》 诸 佛 心第 一 ” ,是 引用 四卷 本 《 楞 伽 经 》 的品名 《 一 切 佛 语 心第 一 》 。道 信 按 照 自己的 理解 ,将 《 楞伽经》 的 “ 一 切佛 语
心第一” 自由地发挥为 “ 诸佛心第一” ,这就将 《 楞伽经》关于 “ 如来藏 自性清净心”
的思想 直接 地置 于首 要 和枢要 的地 位 ,这是 继 承 了菩 提达 摩关 于真性 本 体 的思 想 ,而且 道 信更 是 直接将 真性 本体 归结 为心 性本 体或 自心本体 。在 具体 的修 行实 践上 ,道信 则依 据 《 文 殊说 般若 经 》 ,主张通 过念 佛 的方便 形 式 ,经 过一 行 三 昧 的修 行 功夫 ,从 而 能够 最 终地 证 人众 生 自心 的佛 性 本体 或心 性 本体 。所 谓 “ 念 佛 心是 佛 ” ,意 思 就是 说 ,通 过 念佛净 心 的方便 形 式 ,众 生 当前 而现 实 的念佛 之 t L , 本身 就可 以说是 具有 佛性 本体 的意 义 了 。道信 关于 “ 念 佛三 昧 ” 的具 体论述 是 :

达摩祖师读后感

达摩祖师读后感

达摩祖师读后感
看了达摩祖师的故事,我就像被一道闪电击中了脑袋,突然对很多事儿有了新的看法。

达摩祖师那可是个传奇人物啊,从印度大老远地跑到中国来传播佛法。

他刚到的时候,那场面就像一个超级巨星闯进了陌生的地盘,大家都对他好奇得不得了,但又不太能理解他那高深的佛法。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他面壁九年的事儿。

九年啊,就对着个山洞的墙壁,一动不动的。

这要是搁我,别说九年了,九天我都得疯掉。

我就想啊,他这得是有多大的毅力和对佛法多深的执念啊。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做一件事,往往坚持个几天就觉得累得不行,想放弃。

人家达摩祖师这九年的坚持,就像是在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什么困难都能扛过去。

还有他那些神奇的传说,什么一苇渡江之类的。

虽然听起来有点玄乎,但这背后传达出的那种超脱常人理解的境界,真的很让人着迷。

感觉他就像是一个来自另一个维度的智者,带着无尽的智慧和神秘的力量。

从达摩祖师身上,我也看到了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

他不管周围的人怎么看他,怎么不理解他,就一门心思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他没有因为别人的眼光就改变自己传播佛法的初衷,这种坚定在现在这个容易被别人看法左右的社会里,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不过呢,达摩祖师的故事也不是那么好懂的,就像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

我看的时候也是似懂非懂的,但这并不妨碍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他就像一颗巨大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让我们这些后人在仰望的时候,能从中汲取一些力量,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达摩祖师的故事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箱子,每次打开都能发现新的惊喜,每多读一次,就好像又给自己的心灵注入了一股新的能量。

什么是禅

什么是禅

Ⅰ什么是禅?一、广义的禅(一)禅宗大师论禅慧皎:“禅也者妙万物而为高,故能无法不缘,无境不察,然缘情察境,唯寂乃明,其犹渊池息浪,则彻见鱼石,心水既澄,则凝照无隐!”(二)佛学文献论禅《佛学大辞典》:禅(术语)禅那之略。

译曰弃恶,功德丛林。

思惟修等。

新译曰静虑。

属于色界之心地定法也。

今于欲界人中发得之,谓之修得。

生于色界而发之,谓之生得。

思惟而修得之。

则名为思惟修。

成就之之心体,即为寂静,有能如实虑知所对之境之用。

故名静虑。

弃恶,功德丛林之名,以其结果之功能而名之者,是亦一种定心之法,故虽时翻为定,而定之梵名,为三昧或三摩地,总为心一境性所附之名也。

又禅宗之禅,其名虽取思惟静虑之义,而其体为涅盘之妙心,非谓色界所属之禅。

见禅定条。

智度论十七曰:‘诸定功德都是思惟修。

禅,秦言思惟修。

’法界次第曰:‘禅是西土音,此翻弃恶,能弃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故云弃恶,或翻功德丛林,或翻思惟修。

’大乘义章十三曰:‘禅定者别名不同。

略有七种:一名为禅,二名为定,三名三昧,四名正受,五名三摩提,六名奢摩他,七名解脱,亦名背舍。

禅者是其中国之言,此番名为思惟修习,亦云功德丛林。

慧苑音义上曰:‘禅那,此云静虑,谓静心思虑也。

旧翻为思惟修者,略也。

’ 禅法(术语)有二种:一曰如来禅。

一曰祖师禅。

如来禅者,经论所说,秦罗什初传之,至天台而极详悉。

祖师禅者,经论之外,祖祖自心印心,魏达摩初传之。

佛于灵山会上拈一枝莲华示四众,百万人天不能解其意,独摩诃迦叶破颜微笑而领佛旨。

佛言我付汝以涅盘之妙心。

是如来禅之宗源也。

故称为佛心宗。

常言禅法者,指此佛心宗之禅。

1、总说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共名十二门禅,亦名世间净禅,通称禅定。

禅定者,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为“思维修”,新译曰:静虑。

思维修者,为思维所对之境,而研习之意也。

静虑者,为心体寂静而能审虑之意也。

定为梵语三昧之译,为心定止于一境,而离散动之意。

即一心考物曰禅,一境静念曰定。

博大精深的少林禅与武

博大精深的少林禅与武

博大精深的少林禅与武提起“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大家也许首先想到的是那神奇的少林武功、那精彩的功夫表演和武侠小说甚至影视剧里把她作为武林泰斗的种种形象。

可是今天,我要重点给大家介绍的,是少林寺真真正正的镇寺之宝、少林寺第一绝技、少林寺得以千年不衰的真正奥秘。

她不是那宏伟的古迹建筑、不是那高深的武学秘籍、也不是千年流传的历史传说,而是从北魏一直传承到现在,并且在不断演变、发展、传播和完善,到目前为止仍然有着重大积极意义、博大精深的禅宗文化。

著名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曾经说过:在艺术领域,一个人只会画画乃是小技,因为比绘画高一层的是书法,比书法更高一层的是文学;比文学更高的,是富有哲理性的音乐。

至此仍非大道,更上一层的,是印度佛学与中国哲理中老庄思想结合发展而成的禅。

那么,少林与禅的关系到底怎样?什么是禅?禅与现实社会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禅,是印度梵语“禅那”的简称,印度高僧鸠摩罗什称为“思维修”、西天取经的玄奘叫它“静虑”,日本学者铃木大拙解释为“生活”、而少林寺今天的方丈永信大师却一语道破了禅的现实意义,认为禅即智慧。

简单来讲,就是改造思想、自我修养的意思,不注重念经拜佛、也不提倡研究佛法,只要心中能够明心见性,便是证到了无上佛法,这种以坐禅苦心练性为方式修佛的教派即禅宗。

可见,禅是一种在认识上、作用上以及对它的修持上都在不断变化的文化,显得高深莫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以佛教才有了“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全是错~~~”的缘由。

咱们不妨先把这些暂时搁置一边,先从禅的本源开始,让我们一层一层来揭开禅的神秘面纱吧!根据有关佛经记载:佛祖释伽牟尼在一次灵山法会上讲经说法,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没有用任何语言,而是手持一支曼佗罗花“拈花示众”,众多弟子迷茫难懂,只有他的大弟子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与佛祖心心相印。

佛祖释伽牟尼于是说:“我有万千法藏、无上心法,皆付诸摩诃迦叶。

”从此,迦叶就成了以“心悟”为特点的佛教宗派---禅宗的首创者。

日本茶道的禅宗精神内涵

日本茶道的禅宗精神内涵

日本茶道的禅宗精神内涵禅宗和茶道曾在日本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当今的日本社会生活中,其深刻的内涵和特征依然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的禅宗精神内涵,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的禅宗精神内涵传说南北朝梁武帝时期,印度菩提达摩传法于中国。

菩提达摩始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之后宗派林立,枝叶茂盛,盛唐时得以定型。

这期间主要由唐代六祖慧能所确立的南宗禅盛行,其宗旨为“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并以其“不离世间,明心见性”的修行理念和庄子哲学思想相互融合,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

南宗对禅的修行方法和教义进行了简化,主张“顿悟”的空无观,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主张“相对论”,这种近似道家的阴阳转换思想;认为佛在“心内”,提倡修行不必苦修身心,也不必出家坐禅,只要在日常生活起居中保持一种心灵境界的超凡脱俗,做到无心不动念就是成佛。

这种中国化的教义和修行理念很快被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老百姓接纳并盛行起来,慧能的“顿悟成佛”之说也就成为了禅宗正法中的核心思想。

到了晚唐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佛坛。

唐末五代时期,南宗一系分流,发展为五个流派。

临济宗是其较大流派,临济宗在北宋中期又分成杨岐派、黄龙派。

南宋以后最为盛行的流派是南宗五派中的临济宗和曹洞宗。

定型于盛唐的禅宗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两种不同文化间的变异和同化并进而形成的另一种佛教宗派形态。

它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接纳和认同外来文化的革新运动,是东方文化的一朵奇葩。

因为,从印度传教过来的佛教只有禅而没有禅宗,禅宗是典型的中国文化精品。

它融合了中国的道家、儒家以及印度的佛教精华,成为最适合中国士大夫另一种口味的宗教形式,是中国化的佛教,是中国哲学思想与印度佛教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它道以修心达成真人,儒以诚心修成圣人,佛以明心见性成佛,其思辩性和思想性对于中国乃至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约公元1192―1333年,日本镰仓时代,贵族佛教和国家佛教逐渐丧失统治地位,这时注重内心信仰的人们,对禅的钟情和强烈兴趣开始重新唤起。

达摩与禅宗佛教

达摩与禅宗佛教

达摩与禅宗佛教禅宗佛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流派,而达摩则是禅宗佛教的创始人之一。

本文将探讨达摩以及他对禅宗佛教的贡献和影响。

一、达摩简介及禅宗佛教的起源达摩,又称菩提达摩、达磨大师,传说中是佛教中神秘的人物。

他来自印度,公元5世纪时传播佛法至中国,并在中国嵩山少林寺创立禅宗佛教。

他的传世作品《二入四行论》对后来的禅宗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佛教起源于达摩,它是佛教中的一支重要派别,强调修行者通过内观和冥想来觉察自己本性,以达到觉悟的境地。

禅宗佛教着重于体验直觉、超越思维和概念,通过体验来证悟佛性。

二、达摩的教诲与禅宗佛教的教义达摩的教诲主张超越言语和文字的束缚,强调通过直接体验来发现真理。

他教导人们直面内心的苦难与痛苦,通过冥想与觉察来解脱自己。

禅宗佛教的教义也与达摩的教诲相契合,认为个体的觉悟只能来自个人的直接体验,而非他人的指导。

禅宗佛教鼓励修行者修炼“坐禅”,也即是静坐冥想的方式,通过专注于呼吸和当下的体验来培养觉察力。

通过领悟悟性,修行者可以解脱自己的烦恼与纠缠,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三、达摩对禅宗佛教的贡献达摩被认为是禅宗佛教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教诲和传授的禅法对禅宗佛教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传世作品《二入四行论》是禅宗佛教最早的经典之一,概括了禅修的要义和实践方法。

除了创立禅宗佛教的奠基性工作,达摩还对禅宗佛教的僧侣制度进行了组织和规范。

他创办的少林寺成为禅宗佛教的中心寺院之一,培养了一大批禅宗佛教的僧人,为禅宗佛教的传播和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禅宗佛教的传播与影响禅宗佛教自达摩创始以来,逐渐传入中国的各个地区,并与中国的文化和哲学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华禅宗佛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禅宗佛教传播到日本、韩国和其他亚洲地区,对东方文化和世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禅宗佛教注重内观和直觉,启发人们超越思维的限制,体验当下的流动。

它对人类的思考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宗教观念产生了积极的改变和影响。

达摩杖杂谈

达摩杖杂谈

达摩杖杂谈推荐文章关于手工木雕知识:我的木雕达摩热度:王者荣耀达摩技能怎么用最厉害热度:王者荣耀达摩怎么玩攻略热度:达摩经典典故热度:王者荣耀达摩怎么使用热度:达摩杖是少林派武术中的特有兵器,又叫少林单拐、祖师拐,传世甚少,但这种兵器用法独特,招法奇妙,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民间武术经典套路。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达摩杖杂谈。

达摩杖杂谈达摩杖相传是达摩平日为自我强身、防身而创。

达摩,本名菩提多罗、菩提达摩(Bodhidharma),通称为达摩。

达摩生于南天竺(印度),种姓刹帝利,婆罗门族,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后因极为倾心大乘佛法,后从般若多罗大师研修。

南朝梁普通年中(520~526,—说南朝宋末477~479),他自印度航海来到广州。

梁武帝信佛,达摩遂从广州出发北行抵建业会梁武帝,因面谈不契,又“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始以禅法教人,遂在中国始传禅宗,终为中国禅宗之始祖。

所谓“杖”,乃中国传统武术器械之一。

“杖”是象形字,以甲骨文字为例,像人之手持一长柄勾头器,可取物,可作祭典道具,亦作打击乐器,后渐用为兵器。

一般说,“杖”是古代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主要用于冲击或仪仗前导等作用的兵器,如《诗经·卫风·伯兮》云:“伯也执受,为王前驱。

”《毛传》:“殳长丈二而无刃是也。

”《说文解字》云:“以投投人也。

《礼》:‘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车旅贲以先驱。

’从‘又’、‘几’声,凡‘殳’之属皆从‘殳’。

”段玉裁注:“杖者,殳用积竹而无刃;殊(杸),断也。

”1978年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葬中发现有三支积竹木为柄的武器,其铜制套筒上有铭文:“曾侯越之用‘殳’。

”(《文物》1979年第07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另又于1955年安徽寿县蔡侯墓中还发现过一种三棱矛,根据随县的铭文也正名为“殳”。

这就是《方言》所说的“三刃枝,南楚宛、鄙谓之‘匽戟’。

其柄,自关而西谓之‘秘’,或谓之‘殳’。

达摩破相论的讲解

达摩破相论的讲解

达摩破相论的讲解一、引言《达摩破相论》是佛教经典之一,由菩提达摩所著。

这篇文章主要阐述了破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破相来悟道成佛。

本文将详细讲解《达摩破相论》的核心思想,以飨读者。

二、《达摩破相论》背景介绍在佛教中,“相”指的是世间万物外在的形象和特征。

人们往往会执着于这些表象,以至于遮蔽了自己的佛性。

因此,破相成为了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

菩提达摩,作为禅宗初祖,他在《达摩破相论》中详细论述了破相的境界和方法,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修行指南。

三、核心思想讲解1.破相的境界《达摩破相论》中提到了三种破相的境界:第一种是破除对事物形象的执着,第二种是破除对事物性质的执着,第三种是破除对事物空无的执着。

这三种境界层层递进,最终使人达到真正的解脱和智慧觉悟。

1.破相的方法为了达到破境的目标,需要修行相应的禅法。

在《达摩破相论》中,菩提达摩提出了“观自在”、“无我”、“无常”等修行方法。

这些方法的核心在于培养人们在面对世间万物时,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被表象所迷惑,从而体悟到事物的真实本质。

四、现实意义与应用《达摩破相论》作为一部佛教经典,其实不仅仅对佛教徒有指导意义,对于广大世人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各种物质和精神追求所困扰,难以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通过学习《达摩破相论》,人们可以学会如何面对纷扰的世界,坚守内心的信仰和原则,不被世俗所累。

同时,《达摩破相论》中的修行方法也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自我修养,增强内心的力量,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因此,《达摩破相论》不仅是一部古老的佛教经典,也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人生智慧宝典。

五、结论总的来说,《达摩破相论》是菩提达摩留给后世的一份宝贵遗产。

它告诉我们,要想解脱生死、证悟成佛,必须破除对世间万物表象的执着,体悟事物的真实本质。

通过学习和实践《达摩破相论》中的修行方法,我们可以逐渐达到这一境界,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

希望广大读者能够珍视这部经典,将其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修行中,共同追求真理、解脱和成佛的境界。

谈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

谈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

谈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一、引子丛林是佛教特有的名词,通指禅宗的寺院,所以也把它叫做禅林。

又以芳香之梅檀树林比喻佛门龙象所住之清净丛林,故也称之为旃檀林。

《大智度论》卷三载:僧众和合居住於一处,犹如树木聚集之丛林,故以之为喻;《大庄严经论》谓:众僧乃胜智之丛林,又《禅林宝训音译》载:“丛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乱生长之意,表示其中有规矩法度。

《四分律名义标释卷》曰:“梵语贫婆陀那,此云丛林……草丛生藐。

”《百丈丛林清规正义记》曰:“丛林二字喻也,丛林乃草木葺聚集之义,喻僧坊为众所止之处,行人栖心行道之所。

能生道芽,趋登圣果,福利群生也。

又此名义,具经解,《华严离世间品》颂曰:‘菩萨妙法树,生於直心地,信种慈悲根,智慧以为身,方便为枝杆,五度为繁密,定业神通花,一切智为果。

'又法华经药草品亦卉木丛林,喻随机受化。

又律中,凡四僧以上,至百千,同住一处,作法游事,如水乳和,皆名丛林。

”佛教传入中国,至隋唐之际,大放异彩,同时形成了佛教的黄金时期。

丛林制度在此一时期亦应运而生,于是就有马祖设丛林,百丈立清规的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

本文,就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略抒管窥之已见。

二、佛教原始制度简介伟大的释尊在青少年时代,曾受过宫庭式的高级教育,对古印度之各种礼教,都有非常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为了探发解脱自我与众生苦迫的大道,他决意摆脱一切入山修行,热肠而冷眼的透视人间,审思、参究、体证,以敏锐的智慧,从中道的缘起观,完成了圆满的正觉,成为人间的佛陀。

释尊创觉佛教后,凡是正式出家的弟子们都必须剃除须发,身披袈裟,离情绝俗,断家室之累。

男的名为比丘,女的名为比丘尼。

比丘(尼)们严格遵守佛陀的戒律和制度,立志精勤,以求佛道。

除了应当守心修性,和行为上等等的戒律以外,佛陀又为他们定下了个人生活上,衣、食、住、行的各种制度:1、衣:如《三中彼经》说:“佛告迦叶周那沙弥,舍粪扫中物至阿耨达池浣洗,诸天遥为作礼,取其浣汁以自沐浴,外道持净毡次后将洗,诸天遥遮,勿淤池也,然此粪衣,竟是世人所弃碎帛收拾抖缀以为法衣,欲令节俭,少欲少事,一纳之外更无余物。

达摩祖师感悟心得体会(3篇)

达摩祖师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佛教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而达摩祖师作为佛教禅宗的初祖,他的思想和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国佛教史上,达摩祖师以其独特的禅宗思想,为我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阅读了达摩祖师的教诲后,我深感其思想的博大精深,以下是我对达摩祖师感悟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禅宗思想的精髓1.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达摩祖师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思想。

他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认识自己的本性,就能达到成佛的境界。

这种思想打破了传统的繁琐仪式和教条束缚,使佛教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2. 无念无住,不立文字达摩祖师主张“无念无住,不立文字”的修行方法。

他认为,修行者应该放下执着,不被文字和教条所束缚,直接体悟佛性。

这种修行方法强调内心体验,摒弃了形式主义的束缚,使修行更加纯粹。

3. 静坐冥想,感悟人生达摩祖师认为,静坐冥想是修行的重要方法。

通过静坐,修行者可以排除杂念,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

在这个过程中,修行者可以感悟人生,认识到自己的本性,从而实现心灵的升华。

二、达摩祖师感悟心得1. 洞悉人生的真谛通过学习达摩祖师的教诲,我深刻认识到人生的真谛。

人生如梦幻泡影,世间万物皆无常。

我们应该放下执着,顺应自然,珍惜当下,才能活出真实的人生。

2. 培养内心的平静达摩祖师的教诲使我明白了内心的平静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喧嚣和内心的杂念所困扰。

通过静坐冥想,我们可以培养内心的平静,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3. 关注自我成长达摩祖师的教诲让我意识到,关注自我成长是人生的关键。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4. 传承禅宗文化作为达摩祖师的信徒,我们有责任传承禅宗文化。

我们应该将禅宗的智慧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禅宗的教诲。

三、结语达摩祖师的教诲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人生道路。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学习达摩祖师的禅宗思想,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智慧,为实现人生的真谛而努力。

达摩人生感悟心得体会(3篇)

达摩人生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达摩,原名菩提达摩,是中国禅宗的奠基人,他的思想深刻,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达摩的人生哲学中,他强调“禅宗在心”,主张“见性成佛”。

本文将从达摩的人生感悟出发,探讨其哲学思想,并结合自身心得体会,阐述达摩人生哲学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二、达摩人生感悟1. 禅宗在心达摩认为,禅宗的本质在于人心,他说:“禅者,心也。

”这意味着,禅宗的修行不是外在的仪式,而是内心的觉悟。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追求物质财富,而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达摩的人生感悟告诉我们,只有关注内心,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2. 见性成佛达摩强调“见性成佛”,即通过修行,发现自己本具的佛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只是被无明所遮蔽。

通过禅修,我们可以揭开无明的面纱,发现内心的佛性。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为名利所困,无法找到内心的平静。

达摩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要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找到佛性,从而获得解脱。

3. 无分别心达摩提倡“无分别心”,即不对事物进行好坏、善恶的分别。

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一切。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被偏见和歧视所困扰,达摩的人生感悟提醒我们,要消除分别心,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人。

4. 无住于心达摩强调“无住于心”,即不对事物产生执着。

他认为,执着会导致痛苦,只有放下执着,才能获得自在。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为名利、情感所困,达摩的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要学会放下,才能获得内心的自由。

三、心得体会1. 关注内心达摩的人生感悟让我深刻认识到,关注内心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忽略了内心的需求。

通过学习达摩的哲学思想,我明白了要关注内心,寻找内心的平静。

2. 消除分别心达摩提倡“无分别心”,让我意识到,消除分别心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偏见和歧视而与他人产生矛盾。

学习达摩的人生感悟,让我明白了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人,消除分别心。

3. 学会放下达摩强调“无住于心”,让我认识到,学会放下的重要性。

34、大悟——菩提达摩禅法在中国的学修体系(中英文)

34、大悟——菩提达摩禅法在中国的学修体系(中英文)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菩提達摩禪法在中國的學修體系大悟上海寶華寺內容摘要:佛教大約在西元一世紀初由印度傳入中國。

約西元475年,菩提達摩在他師父般若多羅的鼓勵下由印度來到中國。

他花了幾年時間雲遊了中國隨後駐錫少林寺。

他承襲了印度禪法,並把這套修行體系介紹到中國,隨後禪法又傳入日本和朝鮮。

根據傳《法定正宗定祖圖》記載“原夫菩提達摩。

實佛氏一教之二十八祖也。

與乎大迦葉。

乃釋迦文如來。

直下之相承者也”。

根據七,八世紀的敦煌藏經文獻記載,菩提達摩傳入中國的禪法的特色在於:“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其中著名六祖惠能尤重此點。

因此,中國禪超越了佛教不同教派間的分別,奠定了立足于個人修證的禪門修行體系。

進而,經歷了晚唐和宋代,禪宗得到了壯大和繁榮;每個宗派又發展出自己不同的禪法,這也導致了後來禪宗五大宗派的形成。

關鍵詞:禪菩提達摩大乘禪修理論和實踐南傳的禪修佛教最初的教法立足於四聖諦和八正道,並通過對這些佛陀遺教的體驗和習練引發禪定;這種思潮無疑受到瑜伽思想的影響。

而佛教的特色在於,揚棄了沉溺於身體的苦行和享樂的兩種極端;行中道(八正道)而趣入正覺。

簡而言之,尌是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在戒定慧的基礎上悟入,解脫。

南傳巴厘語三藏認為禪定分四個等級,尌是四禪;從道德層面上;對修行者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進行提升和發展。

這種觀點也被瑜伽經典所認同。

南傳佛教修禪的核心是對四禪的體證。

這些也包含了由受,想,行,識入手,所引發的九次第定。

修行者通過對貪,嗔,癡,慢,疑- 381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論文集(五蓋)的對治,而修證四禪;進而證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四禪天。

但這只是禪修的四個階位,而不是最終的解脫和涅槃。

佛陀認為修行人通過四禪,可以最終證入涅槃,而且可以在無所有處定和非想非非想處定基礎上,引發一些神通自在。

佛陀也印證由此可以得到三種神通;即天眼通,宿命通,和滅盡定。

菩提達摩到達前的早期大乘禪修佛教于西元一世紀初傳入中國,當時佛教的基本觀點被認為和道家的無為思想有某種相似之處。

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_伍先林

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_伍先林

#佛教研究#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伍先林提要:菩提达摩的禅法将证入最高真理的方法分为理入和行入两种,而根据达摩的禅法精神,理体和事行、理入和行入其实本来是不可分的,分而为二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只是为了修学和说明的方便而已。

在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中,无论是理入还是行入都分别同样地并且相得益彰地表达了达摩禅法的理行并重而重行的即行即解即证的顿悟的精神原则,而达摩禅的这种在实际生命、实际事行的当下直接证入最高真理的即行即解即证的精神原则也确实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顿悟禅的基本特征。

达摩的禅法也符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尚简易直截、重实践和实证的精神特点。

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以简括的文字概括了佛教大小乘的所有的基本义理和实践,这表明达摩禅具有极大的涵括性和融摄性的精神特点,具有向多种层面解释和发挥的可能性,后来的南宗禅和北宗禅、看话禅和默照禅等都可以说是对达摩禅法精神在不同层面的发挥和发展。

达摩禅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的基本精神,道信是试图将达磨禅奠定的基本的精神原则予以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开拓者,而慧能则是将达摩禅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真正完成者,是六祖慧能将达摩禅奠定的精神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伍先林,哲学博士,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

主题词:菩提达摩禅法精神理入行入顿悟禅有关菩提达摩的生平,虽然历来众说纷纭,但历史上实有达摩其人,这是没有问题的。

达摩也称/达磨0,据比较信实的唐道宣5续高僧传6载:菩提达摩,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

悲此边隅,以法相导,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止,诲以禅教¹。

据此,则达摩为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种姓,深通大乘禅法。

达摩是在南朝宋代(420) 479)年间先到达中国南方,后又到北魏传授大乘禅法的。

有关达摩的在华传法和活动,北魏杨衒之5洛阳伽蓝记6、唐杜5传法宝记6、唐净觉5楞伽师资记6、宋道原5景德传灯录6等文献都有各种记录,比较为史家公认可信的道宣5续高僧传6云:于时合国盛弘讲授,乍闻定法,多生讥谤。

南北朝禅僧达摩生平简介

南北朝禅僧达摩生平简介

南北朝禅僧达摩生平简介菩提达摩(Bodhidharma)是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天竺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南北朝禅僧达摩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达摩生平简介菩提达摩是佛传禅宗的第28代祖师,是中国禅宗的祖师,据说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据说其原来的名字是菩提多罗,成年后改为了达摩多罗,菩提达摩据说从小就聪明异常,其父亲香至王对佛法非常的虔诚,所以菩提达摩从小就遍览佛经,并且在交谈的时候时常会有精辟的见解,后来师从班若多尊者,成为其大弟子。

菩提达摩一生之中最大的理想是将佛教四分五裂的佛法统一起来,让佛法在印度重新振兴起来,菩提达摩继承了自己师父的衣钵,在印度弘扬佛法,有一天菩提达摩听说南天竺国新继位的异见王想要采取禁止信仰,于是派自己的弟子婆罗提前去劝谏异见王,婆罗提出色的完成了使命,使得异见王从此开始信仰佛法。

菩提达摩在南北朝时期航海来到了中国,首先到了广州,梁武帝萧衍听说菩提达摩到达了广州,派人前去迎接,但是菩提达摩与梁武帝沟通不畅,于是菩提达摩渡江去了北魏,菩提达摩在所到之处遇到寺庙就开始弘扬佛法。

据说梁武帝萧衍后来后悔让达摩祖师离开了,达摩走后很快派人去追,后来在幕府山眼看就要追上达摩了,达摩用手折下一根芦苇丢在江中华为一叶小舟,渡江而去,达摩到达了少林寺,并且在少林寺开坛讲法,所以少林寺后来被称为禅宗祖庭。

据说菩提达摩祖师被菩提流支下毒七次,最后菩提达摩被毒死了,于是被安葬在熊耳山下的定林寺,但是后来北魏去西域的一个使者宋云遇到了达摩祖师,不相信达摩已经死去了,于是众人将达摩的坟墓挖开,只看到棺材里有一只鞋子,所以又有达摩祖师“只履归西”的说法。

所以达摩祖师埋葬的寺庙又称为“空相寺”。

达摩渡江的故事达摩生卒年月不祥,据说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出身高贵,并且非常的聪明,在孩提时代就饱读佛经,并且有自己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后来跟随第二十七代祖师班若多尊者学习佛法,成为印度禅宗第二十八代祖师。

东山法门的禅法思想特征

东山法门的禅法思想特征

东山法门的禅法思想特征
伍先林
【期刊名称】《佛学研究》
【年(卷),期】2015(0)1
【摘要】以道信与弘忍为标志性人物的东山法门继承了菩提达摩的禅学精神,启发和成就了中国早期禅宗的总结者和集大成者——六祖惠能.东山法门将在达摩禅学中居于首要位置的佛性本体归结为自心本性,并且试图以“守一”和“守心”的方便形式为普通一般根器的学人提供一种可以普遍遵循、并且贯彻始终的修习模式.东山法门是以“守一”或“守心”的方便形式来贯通本来清净的心性本体与扫相离妄的般若空观的方法和精神的.后来惠能继承了东山法门“即心是佛”的心性本体思想,同时非常强调自性本有般若之智,以佛性本体与般若方法在当前一念心上的直接合一,扬弃了“看心看净”的方便模式,基本上完成和构筑了中国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论和实践特征.
【总页数】13页(P325-337)
【作者】伍先林
【作者单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弘忍之禅法及其方便法门 [J], 哈磊
2.“猖獠作佛”公案与东山禅法南传——读敦煌写本《六祖坛经》劄记 [J], 张新民
3.从“东山法门”到《六祖坛经》--试述中国禅学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 [J], 熊安余
4.喜读《“东山法门”与禅宗》 [J], 杨建文
5.东山法门与黄梅五祖寺 [J], 陈望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正觉的默照禅思想

正觉的默照禅思想

正觉的默照禅思想
伍先林
【期刊名称】《佛学研究》
【年(卷),期】2000(000)000
【摘要】正觉的默照禅与宗杲的看话禅一样,都是为了纠正当时文字禅、口头禅的弊病而产生的,正觉的禅法在理论上继承了曹洞宗综合慧能南宗与神秀北宗的传统,并与神会、宗密一系荷泽宗的灵知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但在具体的宗教实践上,默照禅则进一步退向神秀北宗的禅法。

【总页数】6页(P128-133)
【作者】伍先林
【作者单位】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9.2
【相关文献】
1.悟语极照顿成正觉——中国佛学的思想境域与后现代境遇 [J], 余乃忠;董立清
2.大慧宗杲批评默照禅为“邪禅”的实质 [J], 周瑶
3.宏智正觉禅宗生态思想研究 [J], 陈红兵
4.略论宏智正觉的默照禅风 [J], 伍先林;
5.宏智正觉、“默照禅”与禅宗美学 [J], 皮朝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被各种神化的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被各种神化的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被各种神化的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纵观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最高武功是“易筋经”,第一高手是少林寺的“扫地僧”。

这个扫地僧的历史原型应该是南北朝时代的高僧菩提达摩,相传菩提达摩是《易筋经》的作者,也是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创造者。

金庸大师之所以把菩提达摩映射成小说中的绝世高手“扫地僧”,肯定是看多了关于达摩的各种神奇传说。

比如“一苇渡江”,站在一根芦苇上渡过浩瀚的长江;“面壁九年”,对着石壁参禅悟道,结果墙壁上映出了达摩的身影。

请不要武断地认为这些只是传说,纯属子虚乌有。

怎么可能站在一根芦苇上渡江?那不成了神仙了?是的,佛教是无神论的,神仙属于道教,僧人达摩肯定不是神仙。

但“一苇渡江”是可能的,只是我们不要曲解成“一根芦苇”,如果是一大捆芦苇呢?就像竹排那样,不就完全可以当成简易的一条船了吗?面壁九年也没有问题,除了吃饭睡觉,每天坐在石壁前思考问题,只要足够耐心,没什么难度吧。

至于石壁映出人的身影,那可能是后人编故事的需要。

尽管传说十分可疑,但是菩提达摩这位高僧确是个真实历史人物。

南朝梁高僧慧皎著《高僧传》与唐朝高僧道宣著的《续高僧传》里均有菩提达摩的事迹记载。

最铁的证据是官方正史有记载,达摩与梁武帝有过接触并交谈。

事实上,菩提达摩是公认的中国禅宗的初祖,其弟子慧可为二祖,后面依次为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

菩提达摩本是印度人,刹帝利种族(印度最高种族是婆罗门,次之是刹帝利,这两个种族属于统治阶层。

第三种族是吠舍,属于平民阶层;最低等种族是首陀罗)。

据说当年释迦牟尼讲法,天花乱坠,佛祖拈花,众人不解,迦叶一笑,于是佛祖说:从此以后,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心心相印,名禅宗,交于迦叶。

于是迦叶成为禅宗初祖,传至第二十八代菩提达摩。

这一段也是传说的多,并无史料证据。

但菩提达摩的的确确在公元六世纪初经海路在广州登陆,而后北上来到建康(南京)会见了梁武帝,结果两人话不投机,达摩便“一苇渡江”继续北上,来到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修行。

禅宗百问(一):菩提达摩是什么人?他是否就是中国禅宗的开创者?

禅宗百问(一):菩提达摩是什么人?他是否就是中国禅宗的开创者?

禅宗百问(一):菩提达摩是什么人?他是否就是中国禅宗的开创者?2016年以来,予承天祥师之业,于高校讲授《中国禅宗思想史》通识课,数年以来略有心得,虽本之于近贤者实多,然颇不同于时贤之说,故拟成《禅宗百问》之篇,略抒己见,就正于具眼方家。

自今日起,将不定期连载于本号。

——2022年11月18日,于武昌珞珈山PART.1(一)问:菩提达摩是什么人?他是否就是中国禅宗的开创者?答:恐怕不是。

有关菩提达摩(“摩”亦作“磨”)的最早记载,见于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中,但只提到他赞叹洛阳永宁寺之壮丽的话,并说他是西域的“波斯国胡人也”。

系统记载他的事迹的文献则是唐代道宣《续高僧传》中,又说他是“南天竺婆罗门种”,于刘宋末期来华,随即北上,综合《续高僧传》中的种种线索分析,他大概在中国生活了五六十年,对此胡适先生的《菩提达摩考》及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有详细考证;更早的则有日本学者忽滑谷快天的《禅学思想史》对相关问题也做了详细梳理,此书有朱谦之和宋立道译本,宋译后出,为全译本,此为了解真实禅宗史的必读之书。

后世禅宗传说菩提达摩于梁武帝时来华,与梁武帝有一番交谈,但话不投机,随后“一苇渡江”北上少林,面壁九年后“只履西归”等事,这些都是后世的“虚构故事”,生成上限应该是唐代后期到五代这一段,因为最早提到了达摩跟梁武帝有对话的记载,见于敦煌本《坛经》及一些8世纪的佛教文献中,而这个版本的《坛经》抄写年代是在五代时期,至于其他有关故事,大多在宋初的禅宗文献中才看得到,而这些都与《续高僧传》的记载是矛盾的。

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篇》中分析,达摩见梁武帝故事的产生背景,是因为当时许多人质疑,信佛未必像佛教界人士说的那样,一定有好报,因为梁武帝毕生笃信佛教,却最终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所以“释子终惧梁武事贻辟佛者以口实,遂虚构公案,撇脱干系;士夫之不辟佛者亦谓梁武于佛法初未清信真知,咎由自取,佛不任焉”,意思是说,佛教人士对此质疑的辩解是:梁武帝之所以没得好报,是因为他信得不纯正,还不尊敬我们“祖师”,所以他没得好下场,是不能怪我们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研究#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伍先林提要:菩提达摩的禅法将证入最高真理的方法分为理入和行入两种,而根据达摩的禅法精神,理体和事行、理入和行入其实本来是不可分的,分而为二只是由于侧重点不同,只是为了修学和说明的方便而已。

在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中,无论是理入还是行入都分别同样地并且相得益彰地表达了达摩禅法的理行并重而重行的即行即解即证的顿悟的精神原则,而达摩禅的这种在实际生命、实际事行的当下直接证入最高真理的即行即解即证的精神原则也确实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顿悟禅的基本特征。

达摩的禅法也符合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尚简易直截、重实践和实证的精神特点。

达摩二入四行的禅法以简括的文字概括了佛教大小乘的所有的基本义理和实践,这表明达摩禅具有极大的涵括性和融摄性的精神特点,具有向多种层面解释和发挥的可能性,后来的南宗禅和北宗禅、看话禅和默照禅等都可以说是对达摩禅法精神在不同层面的发挥和发展。

达摩禅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的基本精神,道信是试图将达磨禅奠定的基本的精神原则予以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开拓者,而慧能则是将达摩禅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的真正完成者,是六祖慧能将达摩禅奠定的精神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伍先林,哲学博士,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研究人员。

主题词:菩提达摩禅法精神理入行入顿悟禅有关菩提达摩的生平,虽然历来众说纷纭,但历史上实有达摩其人,这是没有问题的。

达摩也称/达磨0,据比较信实的唐道宣5续高僧传6载:菩提达摩,南天竺婆罗门种,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冥心虚寂,通微彻数,定学高之。

悲此边隅,以法相导,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随其所止,诲以禅教¹。

据此,则达摩为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种姓,深通大乘禅法。

达摩是在南朝宋代(420) 479)年间先到达中国南方,后又到北魏传授大乘禅法的。

有关达摩的在华传法和活动,北魏杨衒之5洛阳伽蓝记6、唐杜5传法宝记6、唐净觉5楞伽师资记6、宋道原5景德传灯录6等文献都有各种记录,比较为史家公认可信的道宣5续高僧传6云:于时合国盛弘讲授,乍闻定法,多生讥谤。

有道育、慧可,此二沙门,年虽在后,而锐志高远,初逢法将,知道有归,寻亲事之,经四五载,给供谘接。

感其精诚,诲以真法。

,,摩以此法开化魏土,识真之士从奉归悟,录其言诰卷流于世。

自言年一百五十余岁,游化为务,不测于终º。

这就是说,达摩曾自言一百五十余岁,年岁活得很长。

达摩到北魏传法之时,魏境主要盛行经论讲授之学,对达磨的大乘禅法不能理解。

只有慧可和道育等少数弟子能理解、传承达摩禅法,尤其是慧可,后来被尊奉为禅宗二祖。

禅法精神那么,达摩传授的大乘禅法究竟是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菩提达摩历来被中国佛教禅宗推尊为东土初祖,这应该也是有其禅法思想和历史的依据的,不可能是凭空妄传的。

现存主要有关记录达摩禅法的资料是/二入四行论0,/二入四行论0的核心部分在5续高僧传6、5楞伽师资记6和5景德传灯录6等史料中都有记载,杨曾文先生曾在5唐五代禅宗史6中对日本佛教学术界有关5二入四行论6的整理、研究作了简要而概括的介绍»。

下面就主要依据/二入四行论0来探讨达摩的禅法精神及其在中国佛教禅宗发展史中的地位,不对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根据净觉的5楞伽师资记6,达摩禅法的主要内容是: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

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

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

如是方便者,遣其不着。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¼。

达摩禅法包括安心、发行、顺物、方便四个方面,按5楞伽师资记6所说,这四个方面其实都是大乘安心之法,即发行、顺物、方便三个方面其实也可以用安心来统括的。

因为达摩强调的是大乘安心,不同于小乘沉空滞寂式的安心。

大乘的安心不单是体现在壁观理体的一面,而且是要落实到度化众生的实际生活中去,要体现到实际事行中去。

顺物和方便就是要在实际事行中随顺众生、防护讥嫌而又处处不著。

达摩禅法的这四个方面有依次从理体到事行层层递进、次第展开的意味,譬如顺物和方便其实是可以被发行所涵盖的,达磨将这两项单独详细标出,这就正如发行以下三项都可以被安心所融摄,而达摩特意将发行等单独列出而予以强调,这些都表明了达摩禅法理行并重而重行的特色。

所以达摩禅基于这种理行并重而重行的精神,特别强调入道之途可以有理入和行入两种。

所谓/道0,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儒佛道三家的思想里,都是用来表示最高真理,而/入0就是契入、证入、悟入的意思。

本来,所谓契入一般是指契理,而达摩禅法另外在契理的/理入0之外特意标出/行入0,即在平常的事行上契入、证入最高真理,这就再一次证明了达摩禅法理行并重而重行的特色。

下面再看/理入0和/行入0的具体内容。

在达摩禅法中,所谓/理入0是指:理入者,谓籍教悟宗,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若也猞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状,寂然无名,名之理入½。

此/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状,寂然无名0,在5续高僧传6中作/不随他教,与道冥符,寂然无为0,两种记录只是在个别文字表达上有所不同,/冥状0应该作/冥符0。

/籍教悟宗0,教就是经教的/说通0,宗就是离文字言说而自内证的/宗通0,所谓籍教悟宗就是通过经教而又能领悟宗通自证的道理。

说通与宗通的提法出自5楞伽经6,5续高僧传6记载达摩曾以四卷5楞伽经6授于慧可,以5楞伽经6作为传心法要,这种说法是有达摩禅法的依据的。

在达摩禅法有关/理入0的说法中,按照佛教关于信、解、行、证的修学的几个方面,/籍教悟宗,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0是属于信解的方面;/更不随于言教0的/猞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0是属于禅观修行的行的方面;/与道冥符,寂然无为0是属于证的方面。

按照传统佛教一般的修学方式,信解行证是个渐进的过程,而达摩/理入0禅法的特色在于,不走传统佛教迂回曲折的渐进路子,信解行证都统一到/壁观0这一理入安心的禅观之行中了。

/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0的/籍教悟宗0不是单纯停留于理知的信解上,而是应该当即不随言教,摆脱言教束缚,应该当即在/凝住壁观,坚住不移0的禅观之行中达到/与道冥符0的证悟,所以达磨/理入0禅法的特色在于提倡即信即解即行即证的顿悟,而这又确实奠定了后来中国禅宗的基本特征。

/理入0主要是与最高真理的理体相应,而按照达磨禅法,众生的真心自性就是最高真理的法性理体,这些都成为后来中国禅宗提倡自性是佛、明心见性、顿悟见性而成佛的禅法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渊源。

在达摩/理入0的禅法中,证入最高真理的法性理体关键是通过/壁观0这一禅观之行而达到的,壁观是说明这种禅观/喻如墙壁,中直不移,心无执著,遣荡一切执见0¾,就是说这是一种如墙壁一样遣荡一切执见而直接与实相理体#49#试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精神相应的禅观之行,既不陷于知见执著,也不一定要局限于静坐调心、调息等特殊的、烦琐的禅修方法,这就更为鲜明地显示了达摩禅理行并重、行解相应从而达到即信即解即行即证的顿悟的禅法特色。

这就是说,/理入0虽然侧重于实相理体的证入,但不单是一种理知上的信解,而是有行有解有证或者说是即解即行即证的,所以达摩的/理入0禅法实际上已经提出了即行即解即证的理行并重而重行的精神原则,而这种精神原则在/行入0的禅法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更为具体的展现和表达。

所谓/行入0即:/行入者,所谓四行。

其余诸行,悉入此行中。

何等为四行?一者报怨行,二者随缘行,三者无所求行,四者称法行。

0¿行入即是在实际事行、实际生活中体证、证入最高真理。

与理入侧重从真理的理体入手稍有不同,行入则偏重从事行、事用上入手。

行入可以分为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四行,这四行可以统摄一切事行。

报怨行是指:云何报怨行?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为数劫中,弃本逐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忍受,都无所怨诉。

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本故。

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怨进道,是故,说言报怨行À。

报怨行是说修道行人在实际的践行或事行中,若受苦时,应当知道此苦是自己过去业报所致,不怨天尤人。

能作到这一点,就能与理相应,体证佛教四法印中一切皆苦的事理而进修道行。

报怨行可以说就是以佛教四法印中/一切皆苦0的道理来指导实际事行、实际生活。

随缘行是指:第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Á随缘行是说在实际事行中若遇到胜报荣誉等事,应该认识到这也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何喜之有?所以也应无动于心,与道相冥。

随缘行可以说是以佛教四法印中/诸行无常0、/诸法无我0这两法印来指导实际践行,在实际事行、实际生活中体证/诸行无常0、/诸法无我0的道理而进修道行。

无所求行即是:第三无所求行者,世人常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及,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于诸有,息想无求。

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Â。

无所求行就是在实际事行中应该无求无愿,安心无为,这实际上就是以佛教四法印中/涅磐寂静0这一法印来指导实际践行,在实际事行、实际生活中体证/涅磐寂静0的道理而进修道行。

称法行是说:第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因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

经云: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吝于身命,则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利,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

檀度既尔,余五亦然。

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l v。

如果只有前三行,容易流于小乘,因为佛教的四法印或三法印是大、小乘佛教公认的基本原理,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于四法印的解释不一样。

若沦为小乘容易流于沉空滞寂。

所以第四称法行就要以大乘不共的法性本净、本空之理来提升,称法行就是要在大乘六度的度化众生的实际生活中,依据对大乘般若法性本净、本空之理的信解来指导实际践行,在实际事行中体证大乘般若法性本净、本空之理,这样虽修行大乘六度之行而实无所行,因为已与大乘般若法性本净之理相应。

从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来说,称法行都可以内在地涵摄前三行。

#50#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通过上面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达摩/行入0禅法的四行都是强调以佛教四法印尤其是大乘佛教法性本净的基本原理来指导实际践行,在实际事行、实际生活中体证佛教的真理,这就使/理入0禅法中理行并重而重行的即行即解即证的精神原则得到了更为具体的、更进一步的贯彻和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